时间:2023-01-29 10:27:0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专家培训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魅力校园:学术氛围浓厚、治学严谨
华师大的校庆是开展一个月的学术报告,每个学院都出很多学术报告会,同时邀请教育专家做学术交流,如中国职业教育研究院院长杨进教授的报告《学习的本质》、教育知名专家叶澜教授的报告《老树新枝》等,报告会现场听众都是满满的,还会进行现场交流互动,我们安排了两天听学术报告,深刻感受到了研究、学习的氛围,同时开阔了自己的眼界。
二、课程设置合理,形式丰富
为了提高大家的专业素质、科研创新、终身学习等多方面能力,华师大对培训课程做了精心安排,主要采用4个模块的培训方式。具体内容包括:
1、职业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
通过学习我了解先进的教育技术,比如微课的制作如何实现从知识到技能的突破。陆素菊教授的中职教师专业化发展让我懂得了教师需要科研,怎样科研,怎样确立课题,她讲到对于一线教师应主要研究课堂六要素:即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技术、教学环境,先做叙事性研究,再做调查研究,对我很有启发。陈默教授是临床心理学专家,她给我们深入的分析了中职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如何与中职生沟通:倾听、询问、共情;只有了解学生,做他们的朋友,才有可能做到我们备课本上每一页都印着的那句话“争取让学生喜爱你的学科”。
2、专业知识与技能训练
主要讲授学前教育的理论知识与五大领域7个学科的教学特点及方法。课程在刚刚制定的《3―6岁儿童发展学习指南》的引领下,涉及了学前教育的各个方面,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对于幼儿教师理论学习重要,技能训练重要,更重要的是如何关注幼儿心灵的成长,通过幼儿的行为去解读幼儿,对幼儿教师职业应具备的素质有了更深的了解,不再局限于自己对音乐学科的认识。
3、专业实践
上海市幼儿园都是以主题活动为主的课程模式,我们观看了涉及五大领域的7场集体教学活动,每个活动都是教师通过一课三研的方式,经过仔细研讨、反复推敲呈现的。课后由本园园长或市级、区级骨干教师等专家评课,既讲优点又讲不足,立足教师的长足发展,他们的点评具有专业说服力。授课教师也做教学反思,通过反思达到以教促学的目的。各幼儿园把这种公开教学常态化,即使不是有参观,每周也都有公开教学活动,以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可以看出教研在整个上海幼教中是一个普遍行为,他们是把教研作为一种需要,作为提升自己的途径,而不是工作任务,是教师主动提出问题并解决疑问的过程。从他们对工作的高标准高要求可以看出他们倾注在孩子身上的心血,这种钻研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4、分组研讨与教学演练
学员们经常进行研讨交流,无论是学习心得,实践实习,还是学员间互相说课评课,经常一起发表自己的观点,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三、本次培训对我的启发
1、幼儿园的主题活动对我们培养方式的影响
(1)我建议技能课都应该有一定比例的教法内容,让学生做活动设计,模拟课堂,为学生就业奠定坚实基础的同时对教师资格证考试起很好的推进作用。比如音乐课,要开设一年半的音乐基本技能练习,1年的时间开设教法,也可以教法课贯穿始终。我们还可以开展学生的活动设计评比或者模拟课堂竞赛,调动学生对活动设计课程的热情和重视程度。总之,我们的学生要达到懂知识,会技能,会传授。
(2)幼儿园的主题活动是综合性的,那么我们老师们应多交流,多研讨,不能局限于自己的学科,所有老师都应跳出自己的圈子,综合的看学生的活动设计,这种高标准也对老师有更高的要求。
2、要不断学习,让课程与岗位对接
通过学习我觉得我们对幼儿园了解比较少,比如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那作为老师我们了解多少幼儿游戏,范围缩小一点了解多少与自己学科相关的幼儿游戏?实话实说,我了解的很少,所以我要学习,除了买了一些与游戏相关的书,我觉得还要去幼儿园观摩,实习。
3、专业理论学习很重要,齐抓共管出效果
柏拉图曾说过“教育非它,乃心灵转向”,幼儿教师应懂得关注幼儿心灵,通过幼儿的行为解读幼儿,要“顺乎天性,导之有方”,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对幼儿心理学、教育学有很深的解读。我们的学生理解能力较低,单纯依靠理论讲授很难到达这个层面,不只是理论课教师一己之力能达到的,如果所有的任课老师都研究一下幼儿心理学、教育学,通过案例或实际问题去给学生分析,帮助学生研读行为背后的心灵成长,慢慢灌输、潜移默化,对我们学生的培养质量一定有帮助。
赴马来西亚参加WMO台风委员会巡回讲习班总结
参加WMO基本系统委员会数据表示和代码跨项目专家组第3次会议总结
参加世界天气信息服务网(WWIS)第3次协调会总结
中蒙沙尘暴监测双边合作项目执行情况总结
国内外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赴欧洲考察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及防灾减灾情况总结
参加2010年海峡两岸灾害性天气分析与预报研讨会总结
美国国家极轨环境业务卫星系统(NPOESS)项目再次陷入困境
出席INTROMET2009国际学术会议和WMO专家组会议总结
参加古巴“将气候风险评估管理的实践、手段、制度和减灾策略纳入国家政策计划”技术研讨会总结
中-印“亚洲季风模式平台合作研讨会”简介
赴英国参加国际会议总结
参加“欧洲和全球气溶胶网络发展与合作会议”总结
参加“GAW气溶胶科学指导委员会会议”总结
参加“全球大气观测2009年大会”和“大气科学委员会环境污染与大气化学联合科学指导委员会会议”总结
赴奥地利、德国访问交流总结
赴美国密西西比州杰克逊州立大学工作总结赴德国对流层研究所学术交流工作总结国外低碳经济及其借鉴
中国人工增雨工作组在沙特与国际同行同台竞技
第8届中越灾害性天气研讨会总结
青岛市气象局代表团赴美考察总结
赴俄罗斯进行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培训总结
赴越南举办“天气、台风及气候预测国际培训班”总结
国外公路雪灾应对对策
最精密的全球数值预报模式
1891-2007年全球年平均地面气温距平的多年变化
1880-2007年全球年降水距平百分率的多年变化中国气象专家代表团赴雅典进行奥运会气象保障服务的工作报告
参加美国气象学会第13届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科学会议总结
参加中美大气合作计划之“培训和参与”项目情况总结
访问朝鲜气象水文局情况汇报
柬埔寨气象局及缅甸水文气象局气象通信系统考察报告参加“厄尔尼诺国际研究中心”成立暨学术讨论会情况汇报
参加WMO基本系统委员会特别届会总结
参加WMO第3次卫星事务高层政策协调会总结
访问丹麦商讨ACE+合作计划情况总结
参加以色列第ll届“气象和水文学数据库管理”国际研究生课程培训班总结
国际GPS/MET地基和空基应用研讨会
烟灰对中国旱涝的作用
北大西洋气候与亚洲季风的联系
洋面盐度影响E1 Nino预报
科学家研究日本海上的雪
卫星观测到全球有两条热带、风辐合带参加美国气象学会第83届年会情况汇报
美国第48届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年会
参加第13届国际气象(电视)节总结
出席WMO教育和培训研讨会总结
一、复审检查目的及原则
通过复审检查,进一步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监督管理,健全培训质量评估机制,完善培训网络基地,促进培训机构加大投入、改善条件、健全制度、改进方法,提高培训质量。
复审检查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总量控制、合理布局、资源整合、动态管理的原则,严格按照《标准》对培训机构进行复审考核和监督检查,做到硬件与软件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选树示范与鞭策落后相结合。
二、复审检查范围
*年资质到期的91家一、二级安全培训机构。
三、复审检查内容
1.复审考核主要内容。培训机构设置、注册资金或开办费、管理人员及办公场所、教师、教学及生活设施等必备条件情况,以及培训师资队伍、教学研究、组织实施、业绩和规章制度建设等情况。
2.监督检查主要内容。培训机构贯彻落实安全培训有关规定、培训收费、资质管理、合作办班以及公务员在培训机构兼职等情况。
四、复审检查安排
1.培训机构自查阶段(7月1日至20日)。培训机构按照《标准》进行自查,总结成绩与经验,查摆问题与差距,形成自查报告和现场复审检查备查材料(见附件2)。
2.现场复审检查阶段(7月21日至8月31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人事培训司组织现场评审专家组(每组设组长1人,成员2名)会同机构所在地省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按照《标准》对培训机构进行现场复审检查。
3.评审结果确定阶段。现场复审检查结束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组织召开由培训管理、纪检监察等部门、现场评审专家组组长及其他有关专家参加的综合评审会议,对培训机构进行综合评审,并将评审结果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网站上进行公示。公示期满,对社会无异议、符合条件的,按照有关规定延期换发相应资质证书。
五、复审检查方式
1.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现场评审专家组要全面听取复审机构自查情况汇报和当地省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意见,组织召开由复审机构主管策划、管理、财务、后勤等工作的负责人以及培训学员参加的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
2.查阅资料,现场检查。现场评审专家组要深入现场进行实地检查,既要核查培训设施、培训场地、后勤保证等硬件,又要核查文件资料、培训档案、管理制度等软件,多渠道了解培训情况。
3.反馈意见,整改提高。现场复审检查结束后,专家组要向复审机构通报现场复审检查情况,提出整改建议和要求。复审机构要按照专家组意见制定整改措施,并组织落实。
4.发现典型,总结推广。复审检查中,要注意发现各单位在安全培训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以便总结推广。
六、复审检查工作要求
1.有关培训机构要高度重视复审检查工作,加强领导,认真制定自查方案,深入细致地开展自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好各方面准备工作。
2.现场评审专家要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轻车简从,廉洁自律,出发前要签署《现场复审检查公正、廉洁、保密承诺书》(见附件3)。
3.现场评审专家组要认真履行职责,本着公平、公正、廉洁、高效的原则,严格按照《标准》中的各项指标,逐条逐项进行检查打分,不得泄露复审机构的商业秘密和复审分数。
为强化培训效果,激励员工掌握焊接技能和规范,本次培训采用评分制度,要求学员按培训部提供的试板,按规程进行实操,由专家指导评定,实操考试分外观评分、内部探伤、侧弯检验三部分,专业的考评人员评分,并对每名应试者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在整个培训的过程中,指导专家与培训员工面对面交流,解答他们实际工作中疑难问题,既能把自身的经验传授给每个学员,又把问题讲明白透彻,受到一线员工的欢迎。
与以往传统的培训模式相比,此次试点培训有三个创新点:
1、在培训方式上,改“请进来”为“走出去”。传统的办班培训,都是培训方命题、备课后,通过发通知把受训方(企业)集中到一个统一的地点,由宣讲人员授课,这种培训形式有局限性,针对性不强,培训内容宽泛,且增加受训方成本。此次试点培训则较好地克服了以上的缺陷,开训前,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圈定培训的专业,选定培训的专家,确定培训的计划,结合受训企业生产情况,适时进驻企业内部展开培训。由于这样的形式针对性强、不影响企业的生产而赢得受训企业领导、员工的欢迎。
2、在培训形式上,改“面对面”为“手把手”。以往的培训多为“说教”的形式,面对面所讲的内容不能与实践进行有效的结合,给受训人员带来的直接感受就是简单、乏味,培训的效果可想而知。此次驻训规避了了以往培训的弊端,进驻企业的指导老师与受训员工同吃、同住、同劳作,加强交流和互动,采取实际指导为主,理论教学为辅的形式,一方面指导老师参与企业生产,边干边教,另一方面,受训员工跟随老师边学边练,此种“手把手”的培训形式寓教于“做”,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由于经历相似,共同语言多,教授和指导时易于接受,受训员工受益匪浅。受训员工最大的反映就是:指导老师有技术、有耐心,实实在在。
3、在培训环节上,不止“往前走”,增加“回头看”。培训工作,重在做实,而非图快。对于此次驻训,培训组非常注重“回头看”这个环节,一方面,培训组要对此次驻训的整个过程进行回顾和总结,广泛吸取受训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择期回访,对培训后的效果进行验证,及时修正培训的内容、方式、方法,以期为后续的受训企业提供更好的培训服务。
陈卫和
今年是第四次教育部组织的高中新课改实验省培训,主要面向我国西部地区,参加的省市有西藏、贵州、甘肃、四川和重庆,青海后来加入。这项工作在教育部师范司的领导下,纳入国培计划由中央电教馆组成项目组主持,具体仍由继教网平台运作。这次远程培训的专家团队集中地点设在北京西郊凤凰岭实创西山科技培训中心——2007年第一次远程研修新思考网平台也设在这里,期间平台被黑客攻击遭遇研修重创,这一“黑色记忆”今年又被唤起——这次远程培训开始两天由于平台技术问题登录困难,后来调用去年平台替换恢复正常。培训时间从7月28日开始,8月6号团队工作结束,8月7日至9日派出团队三位专家网络值班,继续学员作业和班级简报的评阅。
今年的远程培训工作尽管一开始遇到困难,但是在专家团队与继教网的齐心戮力下,迅速替换平台转移数据,发挥网络研修的无穷魅力,仍然取得了极好的研修效果。在研修的平台上学员纷纷转录首席专家尹少淳教授的留言:“网络断了思想不能断,平台塌了精神不能塌”,积极想办法克服困难投身远程培训。在美术学科远程研修课程简报第九、第十期后面的跟帖中,好评如潮热评不断,“感谢专家”、“感谢平台”、“从来没有参加过这么好的培训”、“希望保留平台内容”、“希望常常回来学习”等等留言比比皆是,获得超过预期的培训效果。
以下是美术学科远程研修培训情况的全面总结。
通过远程补修培训学习,每天都充实地度过,看视频,听讲座,听专家点评,看简报,发评论,做作业,看研修文章、评论以及参与评论,不断地为别人的评论而叫好,不断地被别人的作业而感动,真是受益匪浅。现将这次培训体会总结如下:
一、丰富理论,更新理念。
通过理论学习,专家结合理论对实际课例的点评与分析,名师关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经验介绍,学员之间的展示交流等,使我提高了理论水平,对一些久在心中悬而未解的疑惑有了顿悟,犹如拨云见日,茅塞顿开,思维顿时清晰起来,领悟到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从而进一步更新了理念。
二、这次远程研修,我们体验了一次全新的现代网络生活。
令人感到深刻难忘。通过参与在线研讨和交流,我领略到了远程研修的魅力,有幸聆听到了各位学友们不同的课改心声;通过完成提交作业,我锻炼了表达,增长了个人智慧;我分享到了学友们的研修成果和专家们的课改成果;最后,通过撰写提交研修总结心得,思想和认识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三、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上好政治课,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参与热情。
教师不能拘泥于课本,而是要善于利用课本,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把课本知识用最通俗的语言来讲授,善于联系生活,使学生感到政治课就在我们身边。能够联系生活,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要面向全体学生,力求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
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要时刻保持乐观的心态,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忘我地工作,努力把微笑带给学生。继续提高自身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和自身素质,探索教学规律,改进教法。多向同行名师专家学习,与经验丰富的教师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同时还争取机会多听课,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特点。
五、结合热点,把握时代脉博。
思想品德课是时代性较强的一门学科,因而其教学内容不能脱离时代,也不能滞后于时代。更何况当前中学生思维特别活跃,兴趣非常广泛,对国内外诸多“热点”问题,喜欢了解,更喜欢评论。这时,教师应该要了解学生在想什么,盼什么,需要什么,号准学生的思想脉博,再把这些问题与教材内容联系起来,这样思想品德课既有说服力有又增加了吸引力,学生也会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从而取得学生的共鸣和支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骨干老师学习工作总结2
根据市教育局骨干教师成长计划的相关要求,为了打造一支业务精湛、素质优良的小学数学骨干教师队伍,本着以培促教、以培促发展的原则,我们针对参加培训骨干教师的特点和实际状况,以新课程、新理念、师德修养为主要内容,结合小学数学课程的特点,精心策划、有效地组织,使本次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现将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培训活动及主要特点
1、培训内容具有针对性
本着培养骨干、讲究实效的原则,针对我市教育教学和培训对象实际,此次培训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既有专家的讲座,又有一线教师面对面的指导,学员间的教学观摩以及写论文等。共听取了专题讲座六个:芦喜强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的培训;田东平对《解决问题》等的辅导;以及《教材分析与教学实践》和《教材分析与教学评价》。这些讲座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给学员们带来极大收获。
围绕“在新课程下如何提高课堂效率”这个主题,骨干教师分学段撰写教学设计,各区内由教研员组织骨干教师研讨交流,并进行上课、研课,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探讨的机会。
2、培训形式灵活多样
培训中主要以提高认识、关注课堂、寻找问题为研修的主旨、以专题讲座、小组互动作业、课堂观摩、交流研讨为研修的主要形式。同时还根据学员的实际和学科的特点,围绕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研讨。
为了调动参培教师已有的经验,我们高度重视他们在培训活动中的参与,针对每一个专题均有供学员思考、讨论的时间和空间。重视教师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生成研究问题。培训中既有实践操作又有理论提升,既有专家讲座,又有互动交流,既有课堂观摩,又有学员互动评课,专家引领。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很受学员欢迎。
3、培训任务完成质量高
由于我们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数学学科的特点,按不同的板块类型,提供了有研究价值的研究课,围绕各类课的教学特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因此学员积极认真参与各项教学活动并能进行热烈的讨论,从具体教学切入,联系实际,充分激活教师教学实际经验的总结,反思教学行为,实效性较强。高效地完成本学年的培训任务。
这种培训不仅掌握了具体的教学方法,而且掌握新课程教学的一些基本要领。学员们非常喜欢这样的活动,在他们的总结中写到:“这样有理论有实践的培训,很实在。作为一个长期从事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的我来说,亲身感受到了新教材并非那么难上,教法与学法上得到很大提高。”。
二、培训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为了确保培训的高水平、高质量,从培训的理念、教学方式以及授课专家的选择,经过精心安排,精心准备。在培训过程中,教师们专心致志地听课,记录,积极思考并参与讨论交流。他们刻苦学习和勤于探索的精神给我们下了深刻的印象。
1、实现了方法到理论的提升
教育教学理论的提升是本次培训的重心之一,我们聘请了全省既有丰厚的教育教学理论又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育专家学者,他们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教育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新课程改革中的焦点问题进行方方面面精辟独到的剖析。李晓梅主任对数学严谨地表述,潜心地思考,精辟的归纳,不得不让人佩服数学和数学研究者的魅力。从而加快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让大家感到受益非浅。
2、教学实战能力得到提升
本次培训充分关注一线教师的实际需要,不仅在大的纬度上帮助教师构建理论体系,同时更关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深层问题。如《教材分析与教学实践》和《教材分析与教学评价》的讲座研讨活动中,巧妙地运用一个教学案例,让大家深刻地理解了“什么是教学设计”,懂得了“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掌握了“教学设计的核心是什么”。明白了“抓住教学目标、抓住学生思考、抓住教学反思、落实教学环节、落实教学活动,”在充分的教学准备的前提下,设计和上出高质量的新课程数学教学课。
几位特级教师老师的精彩课堂实例展示以及丰富多彩的教学片段设计、小组交流等都使每一位参培教师在观摩、思考、碰撞中得到提高。为学员提供了学习和研究的现场。
整个培训活动从实践到理论,循序渐进,打破了过去从理论到实践的传统。从培训的思维方法看,从过去的理论演绎转化为从实际到理论的归纳。不仅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而且提高了学习的实效。
3、培训者的收获
教学是一个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过程。充分利用学员优质资源也是我们这次培训的一大特色。在与参研教师平等对话、交流中思想得到碰撞,通过碰撞,得到共识。同时学员之间交流生成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非常宝贵的资源。
三、培训后的思考
今年的培训工作从总体上讲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受到广大参训教师的欢迎。但在局部还存在一些值得总结和反思的问题:
1、在培训中我们注重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但供大家参与交流的时间还不够充分。
2、由于班额大,人数多,因此跟踪指导的不够及时、全面。
在下学年的教师培训中,我们一定不断改进工作,把培训搞得更加有声有色,更加卓有成效,不辜负市教育局领导和参训学员的期望,也希望教育局、各有关学校和广大教师给我们更大的支持和帮助,共同做好我市的教师培训工作。
骨干老师学习工作总结3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上级部门组织的XX年中职骨干教师培训。在领导和老师们的组织和安排下,我们这些来自各中职学校的学员们,在团结友好、互助交流中愉快地度过了每一天。通过半个月的学习,我的教育教学水平、专业技术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感受到了名师的风采,同时也学到了企业里很多前沿的管理知识以及新的职业教育理念。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一个月的学习,让我开阔了眼界,让我对职业教育的含义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坚定了我从事职业教育的信心和决心。繁忙紧张的半个月的学习生活很快过去了,收获巨大,感受颇多,现将我的学习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培训过程
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安排,此次学习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以专业理论知识为主。主要内容如下:
一、教学理论与方法。举办了数场讲座,主要有:“我国职业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系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教学过程的优化设计”、“科研论文选题与写作指导”、“关于服务质量与服务礼仪的若干思考” 、“导游服务技巧”等。向我们介绍了国际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使我对职业教育有了很多全新的认识。这些前沿性的理论开阔了我的视野,在今后教学和科研上会受益无穷。
二、专业知识与技能训练。这次培训还安排了四天旅行社实训课程,并要求参加初级导游考试。
第二阶段是去旅行社及旅游景点参观考察。在学校老师的辛苦联系下。每到一个地方,先安排我们参观,再安排我们与负责人座谈,让我们直接与企业管理人员面对面交流,受益匪浅。在学习即将结束前,学院安排我们去就近的旅游景点参观考察,近距离的学习全陪和地陪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这些实践活动不仅使我们领略了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与企业文化同时还熟悉了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和岗位操作规范,加深了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和企业实际联系的理解,为我们这些中职学校的教师指明了教学的目标和方向,使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不再盲目,教育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为我们以后更好的教学打下了基础。
二、个人收获及提高方面
1、聆听名师讲座,更新职教理念
此次培训,我们每天聆听有名的专家和学者讲座,使我们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模式有了新的认识;使我们了解精品课程的建设理念及方法;使我们了解了中职学校的教学理念,掌握了课程开发的步骤,初步具备新课程开发的能力。如《中职专业课教师的实践困惑及其解读》,《教学过程优化设计》,《关于服务质量与服务礼仪的若干思考》等讲座。讲座内容涉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观、课程开发、教学设计理念与有效教学实践、教育研究项目设计与实施、学习方式的变革与教学模式的创新、中职教师心理健康等。每一场报告,每一次对话,都是思想的洗礼,头脑的风暴。在聆听与对话中,我感受了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步伐,感受到了差距,激发了热情。专题讲座课上,教授们的妙语连珠引得在场的学员们不时陷入深思。老师们新颖的职教观点和教学方法,风趣的讲解,使长期困扰我的中职生管理工作和教学工作问题,茅塞顿开。更新了职教理念,学员们课堂上忙着做笔记,下课后,围着授课老师提问、拷贝课件,那情景真让人难忘。在每次长达三个小时的讲座中,专家学者们很少停下来歇一歇,喝口水。专家们以鲜活的实例和精辟的理论阐述,给我以深刻的启示,更重要的是我从专家们的身上学到了做学问和做人的道理。看到了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对学生的热爱,这种精神,怎能不让我们感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他们的身上体现出了人民教师这个名词的本义。
2、深化专业知识,拓宽专业视野
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使我的专业技术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通过此次的培训使我以前所学知识更加系统化、具体化。使我在旅游管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一些老师为我们做了说课的示范教学,分析了项目任务教学法,使很少参加说课的老师,耳目一新。还有实用的《科研论文选题与写作指导》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等讲座,都让我提高了不少,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帮助很大。
3、师生相互交流,结下深厚友谊
一、评估应遵循的原则
坚持实事求是,注重客观公正;坚持质量第一,注重培训实效;坚持沟通协调,注重平等和谐。
二、评估的范围
1、承担我省境外培训任务的所有机构,包括在国家外国专家局《境外培训机构名册》上选用的,组团单位根据培训内容自行联系的国(境)外政府部门、公益团体、国际组织和知名企业、大学,以及经国家外国专家局批准选用的其他机构。
2、我省派出的所有团组。
三、评估内容与方法
(一)对机构的评估
评估内容主要为:机构在培训课程设计与组织实施、与培训内容相关的考察活动安排与组织实施、生活接待安排、履行协议及收费等方面的情况。
评估采取填表反馈和综合评估相结合的方法。由各团组如实填写《境外培训机构评估表》(附件1),于团组回国后10日内反馈省外国专家局。省外国专家局还将通过向国家外国专家局和外省市外国专家局了解情况、与机构有关人员面谈、不定期召开组团单位和团组相关人员座谈会等多种途径,了解机构的培训实力、特长、接待能力、信誉等方面的情况。
省外国专家局根据团组的评估意见和其他途径了解的情况,对机构作出综合评估意见,建立机构备选库。综合评估分为优、良、一般、较差四个等级。对综合评估达到“良”以上等级的机构,选入我省机构备选库,作为各组团单位申报年度境外培训项目计划时优先选择机构的依据,对连续3年(次)被综合评估为“优”等级的机构,作为推荐使用的重点,并列为我省相对固定的境外培训基地。机构备选库的名单于每年10月在省外国专家局网站上公布。备选库实行动态管理,对已入选备选库但综合评估等级下降为“较差”的机构,暂不予推荐;对不予整改的,省外国专家局将其从备选库中取消,并汇集情况后报国家外国专家局。
(二)对团组的评估
评估内容主要为:团组在培训包括考察中的学习态度、遵守纪律与时间、遵守交通规则和文明规范等方面的情况。
评估同样采取填表反馈和综合评估相结合的方法。由各机构如实填写《境外培训团组评估表》(附件2),于团组离开培训所在国(地区)后10日内直接反馈给**省外国专家局(地址、邮编、联系人、电话、传真等同上,也可邮件发送至gjc@)。省外国专家局也将采取召集部分团组成员座谈、个别交流等形式了解相关情况。
省外国专家局根据机构的评估意见、团组总结和通过其他途径了解的情况,对团组作出综合评估意见,并将意见反馈给组团单位。对团组中表现优秀或较差的学员,会同或建议组团单位向派员单位反映其情况。对组团单位未按要求组织安排培训或不注重培训效果、违反外事纪律的,省外国专家局将予以通报,视情减少或不予安排翌年的培训计划,情节严重的按有关规定处理。
四、有关要求
(一)组团单位负责境外培训工作的部门在实施培训项目前,要提前与机构认真研究,包括课程设计、访谈考察内容等,合理、科学地进行安排,并与机构签订《境外培训协议书》。
(二)组团单位(包括团组)不得向机构提出违反境外培训规定的要求。机构和团组应共同严格执行报批的培训日程,确保听课和对口考察交流或业务实践活动分别超过在外日程的三分之一,确保在外时间一般不少于21天,确保在1个国家(地区)的1-3个城市内完成培训任务。严禁擅自改变培训课程、日程和缩短培训时间,严禁以各种名义前往未报批国家(地区),包括未报批的“申根国家”和互免签证国家。坚决制止假借培训名义变相公费出国(境)旅游。
(三)机构要严格遵守我国的境外培训规定,认真履行与组团单位(团组)签订的《境外培训协议书》,按报批的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培训。认真选配授课人员和翻译,妥善安排团组的伙食、住宿和交通等生活事宜,确保培训质量。对弄虚作假、编造培训日程等违反我国境外培训规定的,省外国专家局将其从备选库中取消,并如实向国家外国专家局反映情况。
随着国培、省培计划的不断推进,高端、自主、丰富的网络远程培训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推开了一扇门,迎来了一片天。就目前来看,“分段指导、全程监控”的网络远程培训方式,有力保证了教师网上学习的时间与质量,避免了教师培训中的走过场现象。不过,在现实中,我们发现不少教师在看专家视频课程时有触动、网上交流时很激动、回到教学教研实践中时却一动不动。
为什么会出现断层现象呢?原因就在于,学校没有把校本研修与网络研修有效衔接起来。如果能依托网络优质课程和专家资源,为农村学校的校本研修提供专业支持,创新培训载体,丰富培训内容,拓展培训领域,就能提高农村学校校本研修的层次,增加其实效性。
二、怎样衔接
1.在网络培训的“准备阶段”
首先,学校制定校本研修相关制度,明确网络培训学习要求,了解老师能否在学校、在自己家、在朋友家用上电脑,没有电脑的应确保其每周有时间上网吧学习;再按学科报名,组成网络培训学习小组(有的学校一个学科只有一至两名专任教师,可以与片区其他学校的本学科教师组成共同研修体);然后,网络培训小组组长确定好时间、地点,网络培训学员每周在校集中研讨一次。
2.在网络培训的“学思阶段”
网络学习开班后,网络学习小组完成两个任务:一是作为学员,要在校本研修过程中,将自己或同伴发现的教育教学问题、自己的教案、听课笔记、教研活动记录、反思札记等及时上传到个人空间,分享课程专家、网络辅导教师推荐的优秀作业、教学资源,并在专题论坛中参与讨论“如何表述教学目标,如何观课议课,如何发现教学中的关键事件”等热点问题,在网络班级学员中的你争我论中汲取营养,提炼思想。二是作为学校教师,在每周一次的校本研修交流日中,将网络培训中展开专题讨论的核心问题、热点问题以及课程专家、辅导教师、其他学员在此问题上的意见或建议,邀请未参加网络培训的老师分享、交流,一起读书再修炼。当然,如果未参培老师有不同的想法或其他的难处,网络学习小组的教师则将其再次与专家、导师沟通。这样,在提升网络学员的同时“以点带面”、推动学科组全体老师前行。特别是,某些网络培训项目中安排了专家视频答疑环节,学校可组织本学科全体老师一起参与互动。这样,一来二往,既提高了网络培训的实效,实现了资源共享,又解决了校本研修主题随意、研究肤浅的难题。
3.在网络培训的“知行阶段”
一般来说,网络培训对接了理论与实践,安排了实践研修时间,实现知行合一。而校本研修也正是行动研究、行动学习。这个时间段内,学校可组织以下几种研修活动:①课例移植。网络培训中往往以学科课例为载体,学校组织本学科老师亲历课堂教学改进的全过程:观摩典型课例(集中或分散)―了解专家报告及课例分析―选择相同或相关课例―网络培训学员独立备课―查阅相关文献集体备课―上课观课―评议反思连环改进―归纳小结。如此移植,避免了农村校本课例研修的形式化、低效化。②课题研究。以网络培训学员为主建立研究共同体,以“解决现实问题”为核心,选择网络论坛中与本校实际紧密相关的典型问题为研究课题,实践、研究,再实践,再研究,有困惑的时候向网络培训课程专家求助,提高农村教师的研究能力。③校际联合。校际联合研修是新形势下校本研修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学校要求网络培训小组联系自己网络班级中的邻近学员,每期进行一次网下集中研讨,取长补短,以强带弱。这样,通过互教互学、成果展示,彼此赞赏,学员获得了心灵的愉悦,加速成为学科合格或骨干教师。有条件的话还可联系课程专家、网络培训辅导老师参与,网上网下大联动,构成“大校本”研修环境。
4.总结评优阶段
学校根据校本研修评价制度,结合网络课程专家、辅导老师的评价,总结经验,明白问题,进行全面总结,并将总结上传至网络平台,为网络培训的改进提供参考。另外,校长、学科教研组、网络培训小组、网络培训学员和未参加培训老师,一起召开座谈会、沙龙,交流各自的真实体验,消除培训倦怠心理,增加研究成就感。评优时,既要注重网络学员在网络学习平台的表现,又要关注学科组老师、网络学员在校本研修中体现的价值。如:学校以网络培训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评比,设立“学习型团队”“共享快乐奖”;以本学科老师为单位,设立“研究型学科组”“精诚合作奖”;以学员、老师在学习和研修过程中生成的优秀资源,设立“单项成果奖”“学习型教师”等。
三、衔接要注意什么
(1)校本研修与网络培训的衔接,并不是简单相加。校本研修不可能包罗网络培训中的所有信息,网络培训也不可能解决校本研修中的一切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机结合,使网络培训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使校本研修实践研究深化网络培训。
(2)校本研修要选择有针对性、现实性的网络论坛典型专题进行攻坚,做“力行”的培训,不一味谈论理念。
培训第一天:专家深入分析行业现状
培训第一天,魅祺娜教育专家团队结合自己多年的市场经验,对目前美容院经营现状进行了总结:1、美容院经营时间越久,流失的客源却越多,老顾客忠诚度不高,成为美容院最头疼的事;2、在美容院原本应该是享受、放松、修身静心的,可很多顾客却反映是“受罪”;3、美容院没有凝聚力,员工没有忠诚度,缺乏归属感;4、美容院太依赖人来做业绩,导致经常性的人才匮乏;4、自己辛辛苦苦几年培养出来的员工,却在自家店的附近或其他地方自立门户,更郁闷的是还带走了很多老顾客;5、顾客拒接美容院的电话,不回复美容院发来的短信,活动邀约有困难;6、很多老板经营一家店觉得很轻松,但一开分店,就发现力不从心,不知道如何管理……
魅祺娜教育专家将这些难题罗列出来后,立刻引起了美容院的强烈共鸣。而随后教育专家针对这些问题所做的透彻分析,更是让美容院经营者们茅塞顿开。
一、薪资制度问题
大多数美容院的薪资结构会选择两种:“低底薪+高提成”或“高底薪+低提成”,前者有利于稳定员工,不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容易造成互相推托工作,从而在顾客中形成不良影响;后者有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但会给美容师造成不小的销售压力。
魅祺娜教育专家认为,美容院的薪资结构不合理,会影响美容师的服务积极性和销售竞争性。主要体现在员工薪资结构属于“高底薪+低提成”,导致部分员工满足现状,缺乏主动精神。所以,建议采取“低底薪+高提成”的薪资结构,以利于美容院的长远发展,加之配合新的服务项目、好的推广方案,降低美容师的销售压力。
二、教育体系问题
美容院教育系统一般分为专业知识培训、销售技能培训以及其他相关项目培训等。一般来说,美容院认为最有价值的培训是前两种,因为它们能直接产生销售业绩。
魅祺娜教育专家建议,所有持续增长盈利的店都有较完善的教育系统。美容院一定要选拔一名技术和销售技能最好的员工,充当店内的培训l辅导员,负责督促和带动店内的日常技术培训、销售技能交流。作为品牌商,魅祺娜教育专家团会对合作美容院的经营进程时刻保持关注,定期拟定相关课程,强化对美容师的素质提升,帮助美容院增强竞争能力、盈利能力。魅祺娜企业大学开设的营养学、皮肤疗养学、日式皇室手法、顾客消费心理学、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绝对成交销售等课程,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相当完善的基础培训体系,通俗易懂,完全能够在满足美容师的专业基础知识需求后,促使其销售技能再次提升。
三、店内项目结构等问题
通过和美容院店长沟通,魅祺娜教育专家发现不少美容院服务项目设置不合理,主要体现为:留不住消费能力强的顾客,顾客不愿意介绍朋友来店里消费。例如湖南芙蓉坊店,2009年2月成立,连续亏损,8月份引进魅祺娜品牌。之前该店主要经营项目是丰胸及纤体,但在一个区域内有丰胸与纤体需求的顾客是有限的,时间一长就会产生诸多问题。为此,魅祺娜教育专家建议其做了一些策略性调整 1、合理安排店内服务项目的比例,如面部项目占40%、身体项目占60%,或功效项目占20%、养护项目占80%,或者可以保留店内的特色丰胸与纤体项目:2、提升服务水平,招募高素质店长参与经营管理3,专家团给出了两三套不同的社区拓展宣传方案,旨在加强和推动芙蓉坊店在周边社区的形象声誉。在魅祺娜教育专家团队的帮助下,湖南芙蓉坊店从8月下旬开始,经营局面就迅速好转,11月和12月两个月净利润均超过10万元。
培训第二天:目标100%达成系统、标准化预约管理系统培训
培训第二天,魅祺娜教育专家团队以“目标100%达成系统、标准的预约管理系统”为主题的培训课,重点介绍美容院如何更加合理、科学地制订每个月的目标和实现真正的预约管理。
魅祺娜教育专家指出,多数美容院为店里制订经营目标都会依据4点:1、上个月的业绩:2、店里的员工数量;3、促销活动情况;4、店里每个月的费用开支。这样制订经营目标严重缺乏科学性,最终也很难完成。只有进行系统的管理目标设定、管理执行、目标达成培训,才能帮助美容院取得最佳的目标效果。同时,多数美容院实行的顾客预约制度还处于初级阶段,完全没有给顾客定要预约的理由,所以美容院更有必要进行标准化预约管理系统培训。
培训第三天:标准美容院早会流程和夕会内容培训
美容院每天的早会一般有两方面作用一是提升员工士气,增强团队信心;二是让每位员工清楚地了解自己每天的工作内容。而夕会则可以理解成总结会,总结每位员工当天的工作业绩,同时让经营者了解店面的赢利状况。培训第三天,魅祺娜教育专家团队专门就店面早会和夕会的标准化流程进行了培训,帮助合作伙伴实现轻松管理。
会后感言:获益匪浅
在培训会的毕业典礼上,很多美容院代表感慨万千,把此次培训会比喻为美容院管理的一次“革命”。云南雅致美容休闲会所的顾问小王说道:“我们店的知名度和业绩都做得不错,但是在管理上很欠缺,通过这次培训,我真正弄清楚了店里经营的每个环节,相信过不了多久,我们的店就会跨入一个发展的新阶段。”
成都名媛美容中心的店长表示,她们店里以前每个月制订的目标基本上都很难完成,以至于后来订目标就成为了一种形式。培训后,她才真正明白以前制订的目标为什么总是完不成,合理的目标应该怎样制订。
在前几年试点的基础上,利用实施“国培计划”的契机,我区初步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地置换脱产研修的“四阶段”模式。
1.过程规范,重在落实
第1阶段:前期准备。顶岗实习支教师范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有计划地进行备课、试教等准备工作;高师院校在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配合下,进行选点和做好相关衔接工作。
第2阶段:岗位适应。支教生到达实习学校的第一周,在“双导师”(高校实习指导教师和被顶岗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见习,之后在被顶岗教师的帮扶下进行一周实习,保证支教生尽快进入角色,并能有效地独立开展工作。
第3阶段:顶岗置换。第三周开始,支教生开展独立教学和班级管理,被顶岗教师到高等院校进行脱产研修。充分发挥支教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完成由师范生向教师的转变;农村教师能真正走出去,接受高水平的培训。
第4阶段:总结反思。最后一周,被顶岗教师培训结束回工作单位,与支教生一起开展教学研究,总结和探讨,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2.效果显现,“三方得利”
我们认为该模式做到了“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农村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有利于加强师范生的实践环节、有利于促进师范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通过置换脱产研修解决农村教师的工学矛盾,使他们能走出农村到高水平的培训院校安心学习;在培训模式上,采取“集中研修+影子教师”等方式,为他们量身打造具有针对性的学习形式和内容,帮助他们尽快成长为乡村教学能手。通过师范生顶岗支教解决师范生实习走过场的弊端,使他们真正了解将来的工作对象和环境,强化专业思想、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实习工作切实收到实效;同时,使师范院校深入了解基础教育,加强高校与中小学的联系,真正实现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促进师范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师资培养培训质量。
二、精心实施远程培训,确保低成本高收益
在我区2010年“国培计划”的三个类别培训中,远程培训占总培训教师数量的92.7%,培训经费仅占费用总额的23%,实现了低成本、高收益。为确保大规模远程培训质量,我们采取多家竞争的策略和坚持必须“落地”的原则。
1.明确标准,公开竞争
我区通过招标遴选了五家具备资质的远程培训专业机构承担任务。在确定承担培训机构时,明确提出,当年的培训效果将作为下一年招标的最重要依据。评判标准就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受训教师对培训服务的满意度。为了做到客观公正,除了当地师训部门进行过程监控之外,自治区组织了专家组进行巡回检查和问卷调查,最后进行总结反馈。在今年评估中,五家机构有四家交出了满意的答卷,得到了教师的认可。
2.针对需求,确保落地
在基础教育深化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专业发展的命题越来越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负责教师教育的机构也在千方百计加强教师培训促进教师适应课程改革、适应素质教育实施的能力。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更多的地方和单位采取了聘请专家进行专题培训的形式,虽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并非十全十美。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强烈的主体性色彩,不仅仅是规章制度和要求就能凑效,尚有许多其自身发展的内在机理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
一、影响基层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作为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的基层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才能跟上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但是,从广大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目前在专业发展方面的实际实际看,仍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发展。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教师外出交流的机会少。由于受经费等因素的限制,大部分教师很难走出校门,走出本地区去学习,特别是农村学校的教师,有的教师从教二十余年还从没有参加过县里组织的教学研讨会,更不用说到外地学习取经了。教师长年囿于学校的小天地中,难以撼动自己多年来形成的教学模式,对实施教学改革缺乏信息的支撑,难免会出现夜郎自大的现象,更有闭门造车之嫌。
第二,教学压力大,学习时间受限。在与教师们座谈中,我们了解到学校主人制度中学生的考试成绩占毕生相当大,教师们感到教学压力很大,总担心学生成绩上不去,担心被平行班比下去。所以,教师的主要精力用于千方百计抓考试成绩,越抓越死,学生学习成绩反而进步不大,越是进步不大,教师抓得越紧——这样形成了一个“恶性”的循环,通过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教学改革从而促进教学效益提高的途径便被弃置,影响了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动力。
第三,组织有限的培训活动,难以满足教师发展的需要。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每年都有地市级培训、县区级培训若干次,但是仍然无法满足教师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层次越高的培训,受训的面也就越窄;一方面培训的内容并不连贯,培训效果受到影响。这样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是暂时的而不能持久,是零星的而不能系统化。教师专业发展除专业引领外,更需要系统的培训来支持。
第四,对专业发展的认识不够。与专业发展给教师带来的提高是综合性的,对教育教学改革的促进虽是持久的但也并非立竿见影,不如教师紧抓一阵来得效益高,因此许多教师认为专业发展提高的是自身,对学生的影响已经次之,对专业学习与发展显得热情不足。譬如要求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教师们就觉得很累,并且对于学生成绩的提高成效慢。这就好比翻越山头一样,大家习惯了从山上的羊肠小道走,年复一年,不觉得累,也不觉得繁琐,但要让他们打一条隧道,可能一年两年完不成任务,效益一时难以显现,大家就不愿去做。因此,教师在专业发展上的认识不足,影响了其主动发展的积极性。
从以上几种因素的分析来看,前三条基本上属于外部因素,而第四条恰恰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原因。教师自身的需要是其实现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只有使教师认识到位,才能更好更快地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大提高,大飞跃。
二、设计专家引领模式,促进教师理论提升
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专家的引领是必要的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没有专家的引领,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和带动,一线教师则难以突破多年教学经验累筑起来的藩篱,专业发展的预期往往落空。但是,我们必须要弄清楚的一点是专家的理论引领并不能解决教师的所有实践问题,至少是不能圆满地解决所有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在弄清楚专家引领的作用的前提下,认真设计专家引领的模式,让一线教师能够获得最大的帮助。
当前活跃在教师培训领域中的许多专家对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研究与探索很深入,但由于职业的缘故多远离基础教育教学一线,因此理论造诣往往高于对实践的理解。因此,引入专家培训的作用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开阔一线教师的理论视野,使一线教师能够及时地了解到当前教育理论前沿的基本情况,强化教师的理论素养,使其把握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在进行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的实践中不至于走偏方向;二是通过这些走南闯北的专家让教师了解全国各地教学改革的最新成果,从面对自身所进行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情况有一个比较合理的评价,从而使教师知道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明确自己目前需要研究和突破的关键问题。
基于上述专家引领的两个方面的重要作用,我们在设计教师集中培训方案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专家队伍的阵容要有层次性。每次培训纯理论层面的专家培训要占整体内容的四分之一左右,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较好找培训内容应设计为二分之一,实践探索方面的内容占四分之一左右。这样就能够使教师既能很好的消化理论,真正达到引领的目的,同时实践探索的案例又能给教师的实践创造提供一个基本的蓝本,使教师在这个蓝本的启发下进一步拓展创造的空间,达到培训促进教师理论提升和专业发展的效果。
二是要了解教师的需要。在组织培训前要进行充分的调研,了解一线教师专业发展中急需解决又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这样能够增强教师培训的针对性,提高教师培训的有效性。
三是培训主题要明确。每一次集中培训都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围绕主题确定培训的基本内容和方案。在聘请专家时,我们要将培训设计解决和要突破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告诉专家,并与专家协商培训的基本方式,优化培训的过程。同时要协调不同层次培训者,使他们的培训做到前后呼应,尽最大可能地放大培训的成果。
三、引导教师独立思考,促进教师实践能力
许多教师把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当作职业生涯,而非专业生涯,因此其教育教学工作往往被“降低为机械的习惯,降低为虚伪的、半心半意的例行公事”。①而要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就要首先改变这种职业观念,进一步“将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增添探索的、发现的快乐,使自己的生命和才智在为事业奉献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更新和发展”。②实际上,在这些教师中并非是大多数人一开始就出现了职业模式化倦怠,而是因为他们缺少引领,缺少独立的思考,缺少思考和研究的方法,才导致他们的教学成为“职业”而不是“事业”,成为“工作”而不是“艺术”。因此,我们在探索教师专业发展道路的问题,绝不能忽视教师是实现其专业发展的主体,必须调协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是说,我们实施对其不断引领的同时,要引导和鼓励教师不唯上,不唯专家,要对教育教学更多地进行独立的思考,在思考中发现教育教学的乐趣和终极价值。
一是教师必须要学会理论思考。任何一种理论无论如何自圆其说,都与教师个人的教学实践存在距离,只有老师消化了理论的精髓并渗透到实践中去,才能说是理论与实践得到了较好的结合。但是,对于专家的前沿性理论,教师不是亦步亦趋地照搬,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不断在实践中进行实验与探索——这就需要教师在学习、接受的同时必须加上自主地独立的思考,从自己所理解的透彻的那一点入手,指导自己的实践。另外,并非所有的理论都是完善的,没有一丝缺陷的,如果教师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在实践探索中发现理论的缺陷并进行了弥补,我们才能说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专业发展。做到了这一点,教师自身也就从职业教师变成了具有“专业发展”能力的教师。
二是要对教材与教学环节作独立思考。教材是教学的辅材料,特别是新课改以来教材的地位已经从教学的“圣经”转变为教学的一种基本资源,仅是老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一种参考样本。因此,要使教学改革取得重大的突破,还需要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首先从对教材的崇拜中走出来,从研究者、使用者的角度来审视教材,取舍和改造教学内容。另外,许多教师都观摩了许多名师的课堂教学,我认为一个能够实现自我专业发展的教师最重要的不是模仿其教学过程,而是要揣摩其所以然,把握隐藏在其教学行为背后的理论精髓,才能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但是,没有对别人课堂教学环节设计、教学具体行为的独立地批判性思索,是难以达到促进专业发展的目的的。
四、经常性地进行总结反思,促进教学创新
学习他人的经验是一个方面,还有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经常性的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具体地教学行为进行总结反思,才能真正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才能为自己的专业发展找到新的发展点和突破点。
首先,要充分认识自我总结反思的重要性。“只有那些善于施行‘自我更新’取向专业发展、具有较强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的教师才会较多地关注自己的专业发展”,其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莫过于“可提高教师对自我专业发展的反省认知,或者说教师专业发展反思意识与能力”。③从教育评价学的角度来看,能够及时反思和总结自身存在的问题,是很重要的一种评价方式,也是一种成效显著的评价活动,因为这种反思直接来源于自身的批判性思考,所掌握的进行评价所需要的信息是任何一种他评的方式所不能与之相提并论的。如果是为了自身的专业发展,而不是为了教师间那种与个人利益密切相关的横向评比,我们不用担心这种自评会有虚假的成份存在,他们的反思和自评没有任何功利,除自身发展之外。
其次,要从过程性和阶段性两个方面进行反思。教育评价学认为,评价的类型主要有形成(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对过程或某个阶段的总体评价)两大类④。这两种评价所承担的功能不同,一种是在过程中及时对自己的发展进程进行矫正和完善,一种是分阶段进行总结,集中把握一个阶段的发展情况。反思属于评价的范畴,是自我评价的重要方式和方法。教师对自身进行过程性反思,可以及时发现自己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并及时改进,促进教学进程趋向更加完善,从而实现教师平时的量变式发展和进步。总结性反思可以以半学期或半学年进行一次,着力对自己在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作所为进行综合考察,得出发展的经验,集中认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下一步的发展找到突破口,从而实现专业发展的新飞跃。
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不是为了自身评职称,也不是为了在短期内取得更高一些教学分数,而是实现教学实践活动的创新,实现教育的整体创新,使之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符合教育为日益发展的国家和社会培养和提供更多有用人才的要求——这应当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高层次目标。因此,研究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应该是教育面临的一个长期的重要的而且是直接关系到我们的教育事业能否取得成功的一项重要课题。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因此,抓住校长培训便抓住了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如何适应中小学校长发展特点,构建多元化、开放式的培训模式是广大干训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导、学、议、访、研”培训模式的涵义
“导、学、议、访、研”培训模式是一种以专家导航、学员参与、交流评议、典型示范、研训一体为特点的互动式培训模式。自始至终贯彻“导、学、议、访、研”五字方针。导:即专家导航;导师解疑。由知名专家通过讲座、对话为学员更新管理理念,引导办学方向。学:即以探究式学习为主,倡导学员自主学习。议:即充分开发学员自身的教育资源,通过多种形式交流评议活动,充分展示学员自身的办学特色、管理经验,以达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访:即组织学员走访名校,拜访名校长,以开拓视野,激发灵感,鼓舞创新。研:即通过课题研究,强化学员的科研意识,培养科研能力,指导学员开展以总结自身管理经验,分析当前学校发展中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的课题研究。
二、构建“导、学、议、访、研”培训模式的依据
1.中小学校长培训的目标
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的目标是:了解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和国内外教育改革与发展动态,开阔视野,了解教育科学新知识,研究和掌握教育规律,,进一步提高组织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学校管理理论,研究学校管理规律,了解并基本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依法治校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一培训目标靠传统的以课程为中心,以教师讲授为中心,单一、被动的培训模式是难以实现的,只有采取理论与实践、讲座与研讨、交流与评议、参观与考察、尝试与反思、总结与研究相结合的多元化培训模式,才能真正实现。
2.中小学校长的自身特点与需求
中小学校长大都具有多年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并在学校管理上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面对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他们头脑中也存在着不同的困惑与疑虑。作为校长来参加培训,他们既不欢迎脱离学校管理实际的夸夸其谈式的理论讲解,也不欢迎就事论事,只见树木不见林的经验式或技能式的辅导。他们希望通过培训,能够从更高的层面,更宽的领域,更广的视角来认识学校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实实在在地解决自己在管理实践中存在的各种困惑与问题,从而登上学校管理的一个新台阶,成为学校发展的领路人。
3.现代教育理论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过程是主体间的交往、对话和理解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要让位于学习活动。”“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教育必须是从学习者本人出发的。”才能够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同样,中小学校长培训吏应注重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使培训过程成为学员自主学习过程,在培训中学会交流、研讨、评议;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会总结和借鉴经验;学会课题研究。才能为校长们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导、学、议、访、研”培训模式的组织实施
1.专家讲座,导航解疑
调查发现,我国的中小学校长大都是从教师队伍中选的。他们大都具有所教学科丰富的专业知识,但系统的学习过教育和管理理论的人并不多。尽管在以往的培训中也学习了部分管理类课程,但大都比较笼统,缺乏针对性,距离教育管理实际对校长们的客观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圆因此,弥补校长理论知识的不足,提升教育和管理理论水平,仍然是校长培训的首要任务。
(1)专家选聘。调查发现,最受学员欢迎的专家有两类:一是既有高深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又十分熟悉中小学教学改革和管理实际的专家、教授和教育行政官员;二是具有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同时又经过系统的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培训和发展,并在学校的管理实践中升华发展起来的学者型校长。
(2)讲座的编排。在整个的培训过程中,专家讲座的安排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先密后疏。即在培训的起始阶段适当多安排一些讲座,以达到方向引领、理论提升的目的;培训后期,应加强学员理论指导下的探究活动。二是相对集中。即内容相近的讲座安排在同一培训单元,以便于学员就某一专题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尝试,同时也便于对学员分专题进行考核评价。三是讲座与答疑相结合。即每次讲座后,要留有一定时间供专家为学员进行对话和答疑。
2.探究学习,主体参与
中小学校长不是简单的学习者;也不是被动的参训者。他们大都具有一定的分析和研究能力,因此,倡导学员主体参与,实施探究学习应成为中小学校长培训的重要环节。组织实施步骤为:
(1)确定探究学习方向和解决的问题。组织学员根据学校管理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确定探究的方向和要解决的问题。
(2)划分学习小组。根据探究的方向和问题,将学员划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便于学员互相帮助,相互启发,分工合作,共同研讨。
(3)制定学习计划。组织学员根据探究学习的目标、任务、条件、时间、可采取的方式方法,制定小组和个人的学习计划。
(4)指导学员查阅资料。根据学员制定的学习计划,指导学员搜集、查阅相关资料。
(5)指导探究过程。选聘有相应研究专长的教师担任导师,对学员探究学习进行点拨指导。
(6)总结和交流。探究学习告一段落,组织学员在组内交流研讨的基础上,以组为单位进行总结发言。
3.交流评议,共同提高
中小学校长培训应充分挖掘和开发学员群体内部的教育资源,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评议活动,达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交流评议可采取的形式有:
(1)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管理类人员培训中重要的教学环节,其一般程序为:呈现案例阅读分析分组讨论全班交流总结评价。这一过程遵循了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又在实践中总结提升理论的原则,体现了“学用结合、着眼实践、注重实效”的方针,充分张扬了学员的个性特长,在提高中小学校长管理能力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2)主题研讨。主题研讨的内容一般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针对某一专家讲座展开研讨评议;二是就学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校管理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探索,鼓励学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学员在短时间获得大量的信息;另一方面通过交流和探讨,引导学员以所学的理论作为观察思考问题的新视角,激发他们思维的碰撞和重组,以改变原有的思维模式,形成新的观念,帮助学员切实解决教育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4.参观访问,典型示范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教育发展和中小学管理水平不平衡。有的地区在教育改革和中小学管理中进行了富有创造性的尝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校长们迫切希望以培训为契机,通过参观访问扩大视野,交流经验。特别是教育欠发达地区的校长,更希望通过参观访问,实地了解优秀学校的教育、管理和改革现状,通过对比,寻求差距,探讨与此衔接的途径和改变现状的突破口。因此,组织校长走出课堂,步入名校,拜访优秀校长,对于学员开阔视野,激发灵感,参照创新具有极大帮助。在组织参观访问活动中,一定要遵循典型性、代表性和经济、实效的原则。
5.课题研究,指导实践
中小学校长大都具有一定的管理经验,但因缺乏必要的教育理论水平和经验总结能力,缺乏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能力,所以只能在极小的范围内传播,甚至埋没在琐碎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因此,对中小学校长进行教育科研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对于促使其由经验型、知识型校长向学者型、专家型校长转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具体实施步骤为:
(1)开设教育科研讲座。在课题研究前,聘请教育理论专家和教研工作者就如何确定研究课题,如何进行实验设计,如何实施研究计划,如何撰写研究报告等教育科研方法,进行专题讲座,为学员的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2)确定研究方向。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学员从分析当前学校管理和教育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人手,从管理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中寻求研究的方向及课题。
(3)划分课题缉,选配指导教师。根据研究方向,学员采取自由组合的方式组成若干课题组,鼓励学员进行校际间的合作研究。以组为单位,为学员配备指导教师。
(4)查阅信息资料。指导学员利用田书馆、阅览室、中国期刊网等各种途径,查阅有关信息资料,为课题研究搜集素材。
(5)实施课题研究。集中培训结束后,学员运用所学新思想、新理论以及参观访问学到的先进经验,回任职学校,结合自身管理实践,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利用4―6个月的时间,完成科研成果。
(6)组织结题答辩,进行成果验收。分散研修结束;招集学员返回培训院校,由导师和专家组成评审组,对学员科研成果的选题立意、研究过程、理论与实践价值以及在管理工作中的运用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四、实施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要把导、学、议;访、研几部分看作一个有机整体
在培训过程中,“导、学、议、访、研”几部分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交融的。这就要求从培训方案的制定之始,就要对培训活动的各个环节统筹考虑,找准每一环节的重点和与其它环节的切合点,以目标为导向,以内容为中介,相互衔接,穿行,灵活的建构培训工作的全过程。
2.主体性原则:把中小学校长当做培训活动的主体
中小学校长不是简单的学习者,也不是被动的受训者,而是自觉的专业学习和成长者。因此在培训的实施过程中,要从校长的实际出发,针对校长的需求施训。从形式上体现校长的参与性,从过程中体现校长的主体性,从内容上体现校长的需求性。
3、实践性原则:将培训活动当做管理活动的演练过程
管理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职业,校长们教育思想的更新与管理理论的拓展,最终要体现在管理的各项活动中,因此,校长培训必须十分重视实践性的演练环节。“导、学、议、访、研”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用,是为了指导校长的管理实践,因此,整个培训过程从内容到形式都要注意实践性与示范性,以增强培训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