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2-12-10 08:32:4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新闻传播学教育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新闻传播学教育论文

篇1

新闻传播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和重要,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为新闻传媒业的健康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巨大、直接与明显。新闻传播事业在中国,已成为联接新闻信息产业和以高科技为特征的传播技术产业的桥梁,不仅有其经济效益,而且有着重要的社会效益。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迅猛发展,给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研究带来了重大的契机。

一、新闻传播学的发展特点

1.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融合。传统的新闻学研究有较强的实用性质,但理论色彩较弱。传播学被引入新闻学界以后,许多传播学的理论假设和研究方法已成为新闻理论研究的一部分。新闻学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学报,它包括广播电视、网络传播等各种传播媒体或形态,而且涉及了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的内容,以及广告、公共关系、媒体经营的研究等等。

这种融合不仅是原来两个学科的融合,而且与传媒活动相关的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例如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法学、经济学等等,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融合,新传媒的研究发展迅速。

2.传媒经营、新闻法治与职业道德成为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热点。近年来,中国的传媒处于大整合的时期,各媒体不再仅仅是党的机关报或国家的广播电视台,也是经济实体和利益单元,报业和广电业的集团化,传媒之间的竞争内地传媒与境外传媒的竞争,都要求各媒体的负责人懂得传媒经营。把受众接受传媒作为消费行为的研究,将传媒娱乐视为经营策略考察也纳入了传播经营的理念之中。

随着中国传播业近几年的急速膨胀,传媒每日每时与社会发生互动,矛盾冲突的频率上升,新闻官司增加,社会对传媒职业道德不规范的指责增多。因此,传媒业自身的法治建设和职业行为的规范化,越来越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近几年,该研究扎实而有成效,涉及新闻官司的各个方面,从各种新闻侵权现象到著作权问题,从隐性采访到隐匿权、更正与答辩,就论证的范围而言已经相当全面而完善。

3.舆论监督的内涵发生变迁。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广播电视,特别是电视(包括卫星电视)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空前。有的学者从行政、综合市场、专业市场三个角度看中国电视产业的市场格局,指出中国电视产业的三人发展趋势:政府导向让位于市场导向;民营电视业将成为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电视资源要素的流通和集中同时进行,形成区域性传播中心。

目前,舆论监督成为与新闻理论、新闻法治和职业道德相关的一个重要学术课题,并涉及到了社会学、政治学和公民权利的研究等等。中国的新闻学从传统的党报理论转向一般新闻学理论,其背景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环境变化,“舆论监督”的内涵发生了变迁。

二、现阶段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特色的研究

中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已具备相当的规模与条件,也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只要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看问题,坚持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办实事,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局面一定能够开创。

现阶段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的研究当中,关于教育特色的研究最为重要。怎样形成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特色呢?首先,要充分依托自己学校的特色,根据自己学校的性质地位和特点来办专业。这样才能把专业和学校紧紧融合在一起,充分集中和整合学校的所有学科的优势,扬长避短,突出自己专业的特色。比如一所体育学院的新闻传播专业,就正好从体育上做文章,努力探索体育新闻办学的途径,着重在培养优秀的体育新闻从业人员上突出特色。其次,要充分考虑自己学校所处地区、城市的特点,发挥地区优势,突出地区特点,在区域文化、社会、经济发展上做文章,紧密与当地党政部门和新闻传媒单位结合,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如一些地方民族大学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就可以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有优势,在民族新闻的教学与研究中独树一帜,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做出有特色的突出贡献。第三,要充分调动本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发现与培育教师们有特点的教学与科研新经验、新成果,不断努力在新闻传播领域的某一方面、某一项目、某一课题上,做出新的突出的研究成果,并以此为契机,不断培育出特色。第四,突出特色,还要善于和勤于在办学中不断总结与积累经验,每学期、每学年都要认真回顾一下在办学中哪些事情是做得好的,哪些地方还有不足,师生们的反映如何,新闻传媒界和社会的反响如何,从而去发扬和推广好的办学方法、模式与经验,克服与改进不足之处。

篇2

二、新闻传播对终身教育的作用

所谓的终身教育思想是在积极适应社会的基础上实现自身学习的一个过程。从新闻传播学角度出发,新闻媒介将终身教育思想中的受众、思想与新闻融为一体,促使三者之间形成了统一、协调的发展关系。除此之外,在受到受众因素的影响中,新闻传播的特点成为了终身教育思想发展的主要趋势,教育的范围也得到了扩大,从家庭到工作,从社会到朋友。近几年,在我国新闻传媒的发展与进步中,新闻媒介自身所具备的基本特点逐渐成为了终身教育思想的特征。从新闻传播学角度分析,新闻是时展的必然趋势,是展现社会事务的关键。在传播学的发展过程中,新闻作为最为基础的内容,对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进步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在近几年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下,新闻传媒得到了有效进步,人们获取终身教育思想的途径得到扩大。与此同时,在人们积极适应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变化中,各种类型的媒介产品出现在人们身边,以新闻传媒为主体的发展趋势下,人们能够将新闻传媒的特点与教育模式进行融合,在将学习习惯与学习方式进行改善之余,也从根本上适应了新闻传媒的发展趋势与发展变化,这种情况从传播学角度分析是非常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媒介传播模式的。除此之外,新闻传媒如今已经成为了思想文化的主要载体,对终身思想理论的传播与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20世纪开始,媒介产品、媒介思想、媒介传播的渠道便已经成为了终身思想理论发展的关键因素,虽然在上个世纪新闻媒介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但是在今天,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促使新闻传媒、新闻媒介成为了终身教育思想发展中的主要趋势与依靠。在1970年,朗格朗所创作的《终身教育引论》成为了终身教育理论的主要著作,标志着终身教育理论的诞生,其中朗格朗认为,终身教育理论的基础是以人文理念为主,在通过新闻媒介的角度中实现受众在教育方面的实践与思考,这对全世界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朗格朗还认为在现代社会发展趋势下,各种与职业交往会受到挑战,而这一系列挑战会从本质上改变人们的命运。其中中国目前所面临的挑战包括人口快速增长、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生存模式发生改变等,在传播学理论中,“沉默的螺旋”在进一步将新闻传播的本质进行分析的同时,也进一步对社会发展的趋势进行了总结,近几年,在新闻媒介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受到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多,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趋势,并且在社会发展的各个层次上,新闻媒介自身所具备的特点均会促进终身教育的创新发展,这对终身教育思想的传播而言起到了媒介保障。

篇3

第一,学徒制强调培养学生能力的划分。学徒制必须对学生的基础能力和领悟能力及表现能力,进行全面深入地探索。

第二,师与生的关系是点对点的关系。学徒制,需要师与生在专业技能兴趣上有较大的吻合,建立起来亲密的师生关系,这样点对点的模式,强调学生因类而分,因类而教,而这不同于传统文学教育点对面的培养方式。

第三,学徒制强调实践操作性。学徒制一般来说都与职业技能直接相关。因此让学生学会如何直接处理在事情进行中出现的问题,是核心培养目标。英国的现代学徒制制定了相应的课程体系,一方面是主要技术课程,另一方面是职业技能资格培训,再一方面是技术等级考核培训。通过三方面的考核和具体实践才能决定一个学生是否符合了既定的教育标准。学徒制的三个特点,恰恰与新闻传播教育的诸多特点相吻合,其目标应放在培养具有新闻传播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上。而这种实践能力,需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育,对学生的个人能力进行先导性考查,从而对学生进行更符合个性特点的深入指导。由于新闻传播不单纯等同于某些纯技术领域的技能学习与工作,其工具是文字,而文字的运用是个人文化素质的综合体现,还需要具有深入的人文思考能力,而不单纯是动手能力,因此在教育上也不能照搬英国的或中国传统的学徒制,而应将传统的中文教育与学徒制相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辽宁新闻传播教育呼唤学徒制的教育新模式

既然新闻传播教育本身与学徒制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们应该从学徒制中借鉴相应的优长之处,并结合自身的特点,探索出新的属于辽宁新闻传播教育自身的学徒制新模式。

第一,确立新的培养目标。新闻传播专业属于操作性极强的学科,一般来讲,学生不可能一跃成为管理型人才,而需要他们具有扎实的实践积累。因此,新闻传播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适当向“下”调整,着力培养具有实践能力与思考能力的高级人才。

篇4

英国作为主要的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之一,是现代高等教育发源地之一,新闻学起步较早,在新闻传播学教育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值得我们进行学习、研究与借鉴。

一、中国新闻传播学发展趋势。

随着新闻装备、人们思想观念、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新闻传播学得以飞速发展,并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与特点。

(一)、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交叉融合。传统的新闻学研究突出实用性质,淡化理论性。传播学被引入新闻学界以后,新闻学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研究领域,它包括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多种传播媒体或形态,而且涉及了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的内容。这种融合不仅是原来两个学科的融合,而且与传媒活动相关的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这就要求必须创新现有的课程设置以及教材内容的划分方式,重新构建一种适合新的环境条件的新闻传播理论。

(二)、新闻传播学的研究领域正在不断扩张。近年来,中国的传媒处于大整合的时期,传播业急速膨胀,传媒每日每时与社会发生互动,矛盾冲突的频率上升,新闻官司增加,社会对传媒职业道德不规范的指责增多。因此,传媒业自身的法治建设和职业行为的规范化,越来越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传媒经营、新闻法治与职业道德成为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新领域。

(三)、新闻传播学的内涵不断拓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广播电视特别是电视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空前。从行政、综合市场、专业市场三个角度看中国电视产业的市场格局,中国电视产业呈现三大发展趋势:政府导向让位于市场导向;民营电视业将成为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电视资源要素的流通和集中同时进行,形成区域性传播中心。

二、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发展历史渊源。

英国作为主要的西方发达国家之一,在近现代新闻传媒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新闻传播学教育源远流长。

(一)、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起步较早。

英国最早的日报《每日新闻》创办于1702年,是世界上较早采用双面印刷并分栏、较早形成近代日报形式的报纸;1851年出现在伦敦的路透社,是世界上首批诞生的新闻通讯社之一;1922年以民营形式组建的英国广播公司于1927年改组为公立(BBC)以来,已成为西方最大的公共广播电视机构;1936英国广播公司(BBC)建立的电视台是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英国的新闻传播教育也伴随着新闻媒介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英国人的观念中,掌握实际本领的最好办法就是实践,从实际接触中学习其中的技巧,新闻传播教育也不例外。这种理念影响着早期的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奠定了英国新闻传播学的地位。

(二)、传播学发展先于新闻学。英国的传播学出现在新闻学之前。早在上世纪30年代,一些社会科学家便开始对媒体效果研究产生兴趣,传播研究与传媒研究院系应运而生。西方新闻学的研究领域很早就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传播学,范围更加宽泛,设计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内容,以及广告研究,公共关系研究,媒体经营研究等。在英国传媒教育领域颇具盛名的城市大学新闻系被规划入该校的艺术学院,而另一所著名的维斯敏斯特大学新闻和大众传播却在同一个学院,还有一些院校的传播学被划入英语学院和商学院。

(三)、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起始较晚。在新闻与传播学教育方面,伦敦大学曾率先开设新闻学专业本科教育(非学位教育);最早开设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是卡迪夫(Cardiff)大学,于1971年开始进行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伦敦城市大学于1976年开始辨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但本科学位教育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英国的新闻与(大众)传播学教育、媒介教育起始较晚,但英国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具有自己特色的大学教育传统和发达的传媒业等基础,在新闻与传播教育/媒介教育与研究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

三、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现状。

英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研究生层面的教育,新闻学教育与传播学教育区别较明显,而且整个学科领域的教育总体上也形成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学位点,而各校又自有其特色。

(一)、新闻传播学强调专业实践性。从新闻学与传播学教育的区别角度来讲,英国新闻学教育领域的学位点,虽然提供宽厚的理论框架,但更加突出的是强化专业新闻实践。无论是伦敦大学戈德斯密斯学院媒介与传播系研究生教育中按媒介及其实务细分的专业方向设置,还是威斯敏斯特大学媒介、艺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教育中划分较宽的专业方向设置,均要求学生深入某种媒介领域进行大量练习。而传播学领域的研究生课程设置,则侧重于传播学、文化学和相关学科的理论视角、争议点、研究方法等,以便为研究生选择课题进行研究,奠定宽广的理论基础。

(二)、新闻传播学教学要求严格。关于整个学科领域形成不同类型的学位点,英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科的研究生教育,不仅有欧美较为常见的研究型、课程(教学)型之分,而且还有研究与课程(教学)型,而且对课程学习的数量要求非常高。就“ResearchDegrees”来说,不但该专业的博士学位点在时间分配上以研究为主,并对开题报告、研究项目和博士学位论文有严格的要求,要求博士论文达到8~10万,并强调博士论文对于专业的独创性贡献,而且该专业的哲学硕士点(A型)也要求学生聚焦于选定的研究领域并撰写4万词的学位论文。而该专业属于教学型(“TaughtProgrammes”)的硕士学位点,则要求研究生修满4门课,撰写1万词的学位论文。

(三)、社会科学特征明显。英国站在社会科学的视点上研究新闻和传播活动的规律,表现出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从理论课授课内容也可以看出其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比如《新闻理论》,涉及战争与新闻、新闻业市场结构与新闻实践、新闻从业者为谁而工作、新闻与政治、国际新闻流与通讯社等专题。与英国相比,中国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新闻学教育表现出较强的人文学科特点,新闻学更多地“体现出政治与文学杂揉的特点”,“更具人文学科的特点”。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这种新闻学教育视角与社会对新闻人才的需要基本合拍。超级秘书网

但是,“当新闻活动越来越表现为一种文化消费活动时,以社会科学的态度对待新闻学已是一种必然选择。”站在社会科学的视点上把握新闻传播活动的规律,可以让新闻学教育更贴近现实操作。

(四)、学校教育国际化特色突出。此类学校师资构成较为国际化,不少教师来自国外;其学生结构更呈现出国际化特征,约50%的研究生是外国留学生。这种师、生构成的国际化特点带来的文化间的相互融合,一方面增加了彼此间了解不同文化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以及对于新闻与传播学领域的重要概念的多元文化理解;但同时也因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带着其对一些重要概念的不同理解在一起学习而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社会传播现象和传播学科的跨学科性质,在当今时代传媒的传播活动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这种跨学科、个性特色突出的专业方向,有利于培养宽口径、复合型的传媒人才,也有利于对于传媒实践的深刻理解。

四、结束语。

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发展历史源远流长,新闻传播学强调专业实践性、新闻传播学教学要求严格、社会科学特征明显、学校教育国际化特色突出等,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特点,抓住了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精髓,对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篇5

为武警院校学员开设“新闻学与传播学导论”课程是个新的尝试,有助于通过新闻传播理论的学习提高武警院校学员从事新闻传播与新媒体运营工作的能力。对部队来说,有利于培养自己的新闻传播人才,为军事新闻媒体的运营工作及处理涉军舆情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新闻学与传播学导论”课程教学概况

在地方大学,“新闻学与传播学导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传播的本质、模式、功能、原则,新闻的概念性质和功能,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等,使用的教材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在新闻系开设此类课程,有的院校在对外汉语系也会开设类似课程,如“跨文化传播”。除了个别政工类院校或专业以外,在武警指挥类院校,“新闻学与传播学导论”作为一门专业课出现在课程设置中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该课程是武警指挥专业中国语言文学方向的选修课,为大四学员开设半学期,共有50个课时,使用童兵所著的《理论新闻学与传播学导论》作为教材进行授课。

二、武警院校“新闻学与传播学导论”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

“新闻学与传播学导论”课程是四年培养期的唯一一门新闻传播理论课程,在教学上存在以下四点不足。

(一)课程定位需要明确

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新闻学与传播学导论”对中文方向的本科战士学员来说,普遍年龄与地方大学生相比要大五六岁,他们往往不太能够接受理论学习。对高中毕业入伍的青年学员来说,他们中的大部分往往是理工科背景,因而对社会科学的了解比较薄弱。面对这样的教学对象,“新闻学与传播学导论”课程的教学定位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它既不属于基础课,也不属于专业核心课程,类似人文素质课程却又占用了专业课课时。

(二)教学内容需要精炼

依据当前比较通用的《新闻学与传播学导论》教材,内容包括新闻传播行为、理论新闻传播学对新闻起源的认识、新闻传播的特点、新闻传播者、新闻传播内容、新闻价值、新闻选择、新闻传播过程、新闻传播要求、新闻传播媒介、新闻传播事业、新闻传播受众、新闻传播效果、新闻传播调控等,相当庞杂。总体上来说,现行教材理论过强,与学生距离过远,实用性太弱,难度太大,需要去繁就简,精讲重点内容,对次要内容予以精简。

(三)教学方法需要创新

首先,由于课时不足,课时安排过于紧凑造成教学速度太快,节奏非常紧张,学生吸收知识比较困难等问题。而且,大四学员往往忙着各类考核,学习时间有限,采用地方大学式的按章节逐节细讲的方式是行不通的。其次,学员生活比较单一闭塞,除了军队相关的生活内容,他们和社会上的新闻传播舆论场基本绝缘,最新的案例难以高效讲解。再次,长期以来教学形式比较枯燥,而院校教学评价的趣味化趋势对教员提出了较高要求,于是我们尝试采取话题讨论的教学法,学生分为两组,分为正反两方课堂讨论,学生课堂反应有所改善。最后,实践教学部分,操作难度较大。由于院校军事化管理的特殊性以及出于人身安全考虑等多方面原因,学员课外实践机会很少,长期限制在院校内部,因此可发掘的新闻素材少之又少。

(四)学习方法需要选择

在学习方法的选择偏好上,与普通地方大学学生相比,武警院校的学员存在明显的差异。武警院校学员尽管心理上并不认同“满堂灌”,但因为种种原因却不得不接受这种教学模式。而地方大学学生就能够根据自己喜好来摒弃高中式的“满堂灌”的学习方法。对于理论性实践性均较强的课程,在实践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操作中却相当困难。地方大学课表空余部分较多,有时间条件安排学生参与社会调研,甚至参加老师的课题与学术会议。而武警院校学员的课表是统一设置的,从周一到周六上午,课程门类繁多、时间紧迫、要求太高,课余时间相当有限,离校进行社会调研和旁听学术会议几乎不太可能,这种现实情况导致学习方法的选择有待探讨。当然,由于教学领域太新,教员缺乏相关经验也是暂时无法改善的缺陷。

三、改进“新闻学与传播学导论”课程教学的对策

(一)明确课程体系

本文的顶层设计侧重于教学规划方面。具体来说,教学规划部门应根据不同类型的学员量身开设不同的科目并确定开设顺序。本门课的开设目的是要达到两个目标,一是基本目标,即重视基础知识、基础理论与基础技能的训练;二是较高目标,使学员不仅在知识上了解新闻传播学的发展方向,在笔头上也要获得初步的新闻撰写能力,增加对军事新媒体的了解,形成初步的媒介素养。如条件许可,还可引导学员将所学理论服务于武警部队建设,例如军事新闻的传播、涉军舆情的分析等。

(二)明确课时配备

由于本门课程的课时与地方大学相比稍显不足,故而只能采取抓重点内容的教学方法。至于重点内容的内涵则应该结合学员实际需求进行统筹。在理论讲授上把新闻概念、传播过程、传播模式、传播效果及言论自由的必要限制作为主要内容,在实践教学上把自习时间的案例讨论作为重点,除了教材上这些内容,还需要大量讲解军事新闻的内容,另需预留一定量的练习和复习课时,从而巩固教学质量。

(三)明确学习意义

根据教学经验,武警院校学员在学习本门课程时可能会出现以下三种情绪。第一种是非专业情绪,高中毕业考学的学员在入学之前没有学过任何新闻传播类课程,且高中阶段往往是理工科,对大四学习社会科学类课程在接受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在培养新闻敏感等专业意识方面先天不足,容易产生非专业情绪。第二种是畏难情绪,“新闻学与传播学导论”课程的教材理论性太强,论述过程较为枯燥,学员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应明确本门课程的基础是部分理论,但主要是一门应用课程,并在教学实践中注意贯彻。第三种是消极情绪,由于本门课程不属于需要考核的军事类科目,且大四学员临近毕业,容易降低自身学习标准,为此,应明确新闻传播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更要明确在日后任职过程中的重要指导意义。

篇6

根据2013年在厦门大学举办的国际广告教育论坛所提供的《中外部分院校广告教育教学计划》,笔者选取了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为分析对象,发现其课程结构大致可分为三大部分: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和补修课程。这4所高校广告专业研究生学位总学分要求基本接近,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所占学分比例也大体相当。笔者综合了所选4所高校广告专业硕士教学计划的内容(详见表2),分析发现4所高校的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设置有较高的一致性:首先,都设有包含的公共课程;其次,专业基础课基本都是围绕传播、媒介等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的课程,表现为传播理论与研究方法课程居多;再者,专业必修课主要以广告综合理论研究为核心,涉及广告运作管理、广告伦理法规等方面;最后,专业选修课涉及领域广泛,既有研究方法类的课程,也有广告专业实务课程,还包括营销、公关、媒体等方面的研究课程,有利于拓宽研究生的研究视野。

2、美国高校课程结构分析

根据2013年在厦门大学举办的国际广告教育论坛所提供的《中外部分院校广告教育教学计划》,本文选择了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佛罗里达大学、西北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4所美国高校为研究对象。他们都将广告专业设在其新闻或传播学院之下,其课程一般分为广告专业的必修课程、相关学科的选修课程以及毕业环节(包括论文和研讨会),所有课程基本要求学生在两个学年内修完,课程安排可由学生自主选择。通过对所选4所美国高校广告专业硕士教学计划内容的整理分析,笔者发现,与中国高校不同,美国高校广告专业在课程内容设置有各自的特点,这种差异在选修课内容设置与选择要求上表现得更为明显。比如西北大学提供给学生自主选择的选修课/强化课程(con-centration)远多于其他高校广告专业,分为“品牌与广告策略”、“企业传播与公共关系”、“媒介管理”、“营销分析”、“直销与互动市场销售”5种类型。

二、中美广告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特点比较

1、学科归属

到2004年,根据《我该去哪里学广告和公关》所列美国129所设有广告专业大学的统计,有占总数近80%的广告专业设在新闻、传播或新闻/大众传播院系。而梳理中国高校广告专业所属学院,根据其不同的办学特色,将广告专业基本设立于新闻传播学院、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三类院系之中。就本文所选择的中美两国高校来看,其广告专业也基本都设于传播学院之下,尤其是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内容以新闻传播学为理论基础,为研究生广告专业的学习打下坚固的学科基础。

2、课程分类

中国的大学课程一般分为公共必修课程、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其中公共必修课程为政治与英语,美国因社会体制与国情的不同,并没有开设此类课程。美国的研究生课程一般就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大类,有的学校会根据教学计划安排辅修课程、强化课程(concentration)等。本文所选的中美8所高校都会根据该校广告专业自身特色来开设不同的专业必修课,例如西北大学IMC项目就以整合营销传播相关课程为主。除此之外,中美两国也都同样开设了广告学理论与传播学研究方法两门核心课程。

3、课程安排

美国高校研究生的研究课程可提供多种方法供学生选择,美国学生可完全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课程和相应的教师,只需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选学足够数量的选修课,完成必要的实践性教学活动,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毕业总学分即可毕业。因此,完全学分制也是选课制、导师制和弹性学制相结合的教学管理制度。比如佛罗里达大学并未直接规定具体的课程安排时间,但提供了一份“推荐课程列表”,让学生在课程安排选择时有所参考。而中国虽然也实行选课制,但在课程安排上却几乎是统一划定。

三、对中国广告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启示

自1983年厦门大学成立广告专业以来,短短的30年间中国已然成为世界广告教育大国。在如此高速的规模发展形势下,如何提高我国广告教育质量则成为了国内广告教育者共同关心的问题。

1、改革广告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

随着市场条件的成熟,广告业对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的需求日趋扩大。中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虽然已经开始重视专业型硕士的培养,但整体上仍侧重于学术型人才的培养,专业型硕士的教学模式、课程结构、考核评价体系等都深受学术型硕士培养方案的影响,并未形成针对性强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国内高校广告专业应拓宽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渠道,与资历雄厚的广告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为广告专业硕士研究生寻求更为广阔的实践性学习平台。

篇7

2、美国高校课程结构分析根据2013年在厦门大学举办的国际广告教育论坛所提供的《中外部分院校广告教育教学计划》,本文选择了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佛罗里达大学、西北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4所美国高校为研究对象。他们都将广告专业设在其新闻或传播学院之下,其课程一般分为广告专业的必修课程、相关学科的选修课程以及毕业环节(包括论文和研讨会),所有课程基本要求学生在两个学年内修完,课程安排可由学生自主选择。通过对所选4所美国高校广告专业硕士教学计划内容的整理分析,笔者发现,与中国高校不同,美国高校广告专业在课程内容设置有各自的特点,这种差异在选修课内容设置与选择要求上表现得更为明显。比如西北大学提供给学生自主选择的选修课/强化课程(con-centration)远多于其他高校广告专业,分为“品牌与广告策略”、“企业传播与公共关系”、“媒介管理”、“营销分析”、“直销与互动市场销售”5种类型。

二、中美广告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特点

1、学科归属到2004年,根据《我该去哪里学广告和公关》所列美国129所设有广告专业大学的统计,有占总数近80%的广告专业设在新闻、传播或新闻/大众传播院系。而梳理中国高校广告专业所属学院,根据其不同的办学特色,将广告专业基本设立于新闻传播学院、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三类院系之中。就本文所选择的中美两国高校来看,其广告专业也基本都设于传播学院之下,尤其是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内容以新闻传播学为理论基础,为研究生广告专业的学习打下坚固的学科基础。

2、课程分类中国的大学课程一般分为公共必修课程、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其中公共必修课程为政治与英语,美国因社会体制与国情的不同,并没有开设此类课程。美国的研究生课程一般就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大类,有的学校会根据教学计划安排辅修课程、强化课程(concentration)等。本文所选的中美8所高校都会根据该校广告专业自身特色来开设不同的专业必修课,例如西北大学IMC项目就以整合营销传播相关课程为主。除此之外,中美两国也都同样开设了广告学理论与传播学研究方法两门核心课程。

3、课程安排美国高校研究生的研究课程可提供多种方法供学生选择,美国学生可完全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课程和相应的教师,只需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选学足够数量的选修课,完成必要的实践性教学活动,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毕业总学分即可毕业。因此,完全学分制也是选课制、导师制和弹性学制相结合的教学管理制度比如佛罗里达大学并未直接规定具体的课程安排时间,但提供了一份“推荐课程列表”,让学生在课程安排选择时有所参考。而中国虽然也实行选课制,但在课程安排上却几乎是统一划定。

三、对中国广告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启示

篇8

概括地说,媒介素养就是公众正确认识媒介、使用媒介的能力或修养。1992年,美国传媒素养研究中心将其定义为:人们面对传媒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性回应能力[1]。而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对公众进行媒介认知能力方面的教育,其目的是帮助公众正确认识传媒的性质,提高对各种媒体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正确使用媒体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初英国、加拿大等国家。80年代后随着官方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介入,媒介素养作为独立课程开始纳入许多国家的学校课程教育体系;90年代以来,教育思想又有新的发展,媒介素养教育的重点是培养青少年接受、处理与鉴赏传媒信息的能力,并渐成全球规模性的教育运动,甚至为此立法。目前,在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法国和几个北欧国家,它己被纳入全国或部分地区中、小学的正规课程内,并出现了许多教学模式和教材,甚至发展为白成系统的教育体系。[2]

一、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

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毕业论文尚未引起充分和广泛的重视,高校中只有北京、上海等少数新闻院校比较早且有计划地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但多是以选修课形式开设的,如2004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新闻传播信息技术学院首开《媒介素养专业》公选课,同年10月,复旦大学媒介素养小组创建并开通了中国大陆第一个媒介素养专业网站(WWW.medialiteracy.org.cn)。近几年,浙江、江苏、山东等地一些高校也开始面向全校大学生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选修课程。到目前为止,我国仅有中国传媒火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出版了儿本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专著和教材,如张开的《媒介素养概论》,蔡帼芬等主编的《媒介素养》,陈先元的《大众传媒素养论》,邱沛篁等主编的《媒介素质教育论集》等。同时一些新闻传播期刊和网站也登山了大量的探讨媒介素养教育的文章,高校硕、博研究生中也出现了有关专业论文,这都标志着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水平在逐步的深入和提高。可喜的是,2002年中国传媒大学正式成立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2004年高等教育研究所设立媒介素养教育专业硕士点;2004年10月,以“信息社会中的媒介素养教育”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中国传媒人学召开;2006年6月,复旦大学媒介素质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另外还有大量相关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个案研究出现,如调查发现,上海火学生对媒介的表征和建构能力缺乏足够的判断和警惕,获取利用信息还不够积极主动,参与媒介互动和媒介内容制作的人数比例较低等方面存在着媒介素养的缺陷等。[3]

总之,社会各界对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促进了媒介素养教育各种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发展。

二、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现实性与必要性

1.媒介素养教育的现实性

最初,以李维斯为首的英国学者是出于对大众传媒文化的强烈批评,才开始倡导媒介素养教育的。直至上世纪90年代,由于大众媒体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欧美国家更把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信息时代对人才能力的基本要求,必备的基本素质,并把媒介素养教育作为青少年的通识教育,作为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训练,而今,全球化的媒介素养教育已经成为一种现实。在我国,大学生对网络、手机短信、校园DV等新媒体的接触与使用率越来越高。可以说,大学生这个庞大的消费群体也是新兴媒体的主要接触和使用者。然而,在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还未完全定型的时期,可能会受到媒体的某些误导,甚至是诱导和某些不良暗示,可能会影响到其价值、行为判断的偏颇。2003年3月哈尔滨某大学生创作并演唱的FLASH作品《大学自习室》在高校中几乎有口皆碑,但其中展示的某些大学生形象却令人担忧;2005年4月四川成都某学院的4l位在校男女学生露天,上演了一幕名为《@41》的行为艺术:以身体组成电子邮件符号“@”,此行为艺术在社会各界也是褒贬不一⋯⋯现代社会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人的发展也越来越个性化,这些在当代大学生身上的体现尤为明显,但是如果不加以正确的认识、分析和判断等系列媒介认知教育,可能会对其媒介素养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影响。

2.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2006年l0月,一组以中国人民大学为背景的女生“露腿学士照”在网络上引起巨大争议,中国人民大学方面则表示,大学生的自由开放思想不应该受限制;2006年10月中国戏曲学院大四女生,自称为自居易后代,被网友称之为“国学辣妹”,其针对孔子的大胆言行在网上引发热情“辣评”一片。在大众传播事业飞速发展的今天,高校的大学生的注意力从诸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的火众媒体逐渐转向手机短信、网络、DV 等新兴媒体。然而,从诸多的传媒事件中我们感觉到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能力的缺失,特别是对媒介素养教育有着重要影响的传媒认知能力的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互联网的开放性吸引了整个青年群体,而大学生又是这个群体的主力军,他们可以利用手机、视频、QQ空间、博客等传播着自己的个性人生,但是如果没有正确的媒介观念与媒介素养,可能会对社会起着负面影响,对青年群体的社会认知和媒介认知起着消极作用。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高校传媒教育研究理论的提升,也为媒介素养教育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专著、论文和专题讨论也越来越多,媒介素养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均不再是纸上谈兵。大学生群体容易为新的技术、新的潮流所吸引,对于互联网上新鲜的东西有着无限的好奇和求知探索,而目前我国高校传媒教育课程体系如新闻学、传播学、电影学、广告学等学科体系均已成熟,加上社会学、教育学、伦理学等学科课程的支撑,它们能为善于探索求知的学生群体提供媒介素养教育的坚实专业知识基础。

三、媒介素养教育的实现途径

正确认识媒介素养教育的历史与发展概况,硕士论文有助于我们在学校甚至是在社会各个层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教育的实现有多种途径与方法,作为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实现关键问题还是在于以下三点:

1.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的确立

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是理论教育课程体系的确立,必须有一套成熟的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体系。目前诸如《媒介素养概论》、《媒介素养》等专门教材已经出现,加上传媒教育课程列:广播电视学、新闻学、传播学、电影学等学科体系的诸多课程,已基本可形成独立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专业教材、专业论文和专业教学、研究人员的出现使该课程体系的开设成为可能。各个高校可以开设《媒介素养概论》、《媒介文化》等必修课程,同时辅以《媒介伦理学》、《媒介认知与文化》、《人众传媒与社会》、《理解媒介》等选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给大学生提供全面的媒介教育,丰富利发展他们对传媒的认知与了解,从学习、认识传媒中发展其媒介素养,从而达到提高个人素养的目的。

2.学生参与传媒实践能力的提高

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世界对于大学生是具有强大诱惑力的,在媒介素养教育理论课程的基础

上,要注重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多地给大学生创造参加传媒实践的机会。他们每天都在网上体验着信息时代的传播乐趣,但也因为意识上的薄弱和缺乏把理论知识用于实际的能力。他们可能沉迷于传奇、魔兽等游戏的虚拟世界,他们可能热衷于FLASH、DV的制作来展现自己多姿多彩的学生生活,他们可能醉心于论坛(BBS)、QQ空间、博客的制作与维护,但是“铜须门”事件、“国学辣妹”甚至是更多的网上“愤青”“网络暴民”却使我们认识到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缺失,因此,必须要用正确的媒介素养教育来教育大学生,培养他们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基础上有更多的自我约束,有更多的责任意识,不至于自己的个人行为对学校、社会有负面作,也不使自己受现代媒介技术发展消极作川的影响,从而达到正确的认识媒介、理解媒介、运用媒介,提高传媒实践能力为自己认识社会、发展个人综合能力服务。

3.媒介素养评估标准(体系)的确立

媒介素养是人们面对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论能力,医学论文刨造利制作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媒介素养体现的是一个人内在品质,是一种内在思想意识修养,所以对于如何衡量一个人媒介素养的高低难以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据目前的了解,媒介素养的评估体系和媒介素养教育的评估体系并不完善,甚至可以说还没有明确的评估指标。但不管怎样,在衡量利判断一个人媒介素养的高低时,应该有一个基本的评判依据。它应该包括一个人:正确认识媒介的性质和功能;对媒介的信息有基本的是非批判意识和批判能力:对不良的信息有辨认能力和免疫能力;能有效的利用大众传媒为自己学习、生活等诸项人生发展服务[4]。完善的评估体系的确立,不仅仅是一个评价标准的确立,更重要的是使社会、学校和个人在这个评估体系里有一个明确的媒介认知导向,对于大学生个体来说,则不至于在纷繁的媒介信息海洋中失去辨别、接受和使用信息的交流能力。

在实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对媒介素养专业教育的实施,不仅能使我们的学校、教师等对媒介素养教育有着基本认识,而且能使其在教学、生活等领域对学生起着影响表率作用,使学生能正确认识媒介性质、功能并且自觉用于自己的亲身实践,这样对于其学习和今后步入社会,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的确立以及其实现途径、方式的创立,对目前社会公众阶层的媒介素养教育问题的实现也必将起着重要的借鉴与参考作朋。

参考文献

[1]郑智斌,樊国宝.论农村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J].南昌大学学报,2005,(5):158—162.

篇9

中图分类号:G206;G64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10-0050-02

基金项目:西南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SWU1209510)

一、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内涵复杂、外延广泛。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的定义是: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面对大众传播媒介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性回应能力。

媒介素养教育在英国被称为 “media education”,在美国和加拿大是“media literacy education”。香港翻译为“传媒教育”,台湾翻译为“媒体识读教育”或“媒体素养”。国内大陆地区学者则多数赞同“媒介素养教育”这个名称。综合学界的各种观点,我认为媒介素养教育是以提高大众媒介素养为目标,致力于培养普通民众正确认知、判断和使用媒介的素质养成教育。通过对媒介本质、媒介手段以及媒体效应的学习,使人们认识和了解媒介,从而正确、合理、安全地使用媒介。与新闻教育、传媒技术教育等专业媒介教育不同,媒介素养教育面向的应是非新闻专业的普通大众。

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不仅在英、美、法、日、韩等发达国家得到了长足发展,也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我国的港台地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国内大陆地区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是从1997年社学院的卜卫发表《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与方法》一文才正式开始的。

2004年国内大陆地区掀起了成果激增、影响扩大的研究:中国传媒大学申请设置的传媒教育硕士点得到批准;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主办的《媒介研究》媒介素养教育专辑出版;《光明日报》公布了国家教育部的重点招标课题“媒介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复旦大学中标;全国首届媒介素养教育国际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全国首个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网站在复旦大学开通;我国第一本针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著作《新闻・传媒・传媒素养》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然而毕竟基础薄弱,本土化程度不够,至今还没能建构起符合中国国情的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

二、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现状

2012年1月16日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网民总数达到5.13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8.3%。青少年学生仍然是网民中规模最大的群体,占比为30.2%,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网民普及率已经超过90%。

这些数据向我们传达:在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介时代,包括大学生在内的青少年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媒介信息接受主体,媒介素养教育应以其为主要对象。而“90后”在校大学生自幼就习惯于快餐式的视觉文化冲击,不曾经历过传统阅读时代较为严密的语言逻辑思维训练。在学习知识、接受信息时习惯于相信老师、相信书本,从而普遍缺乏“怀疑一切”的意识。而批判精神、批判思维应当说是媒介素养必备的核心要素。由于心智尚未完全发展成熟,且好奇心旺盛、擅长模仿,面对良莠不齐、纷繁复杂的各种媒介信息,大学生群体容易受到影响甚至被其左右。

那么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如何呢?

关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只有北京、上海等地区的少数高校新闻专业开设有单独的媒介素养课程,且以选修课为主。第一个吃螃蟹的是上海交通大学新闻传播信息技术学院2004年开设的《媒介素养专业》公选课。接下来,全国各地例如浙江、江苏、山东等地陆续有高校开设了面向全校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选修课程。但总体教学水平较低,主要还是对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翻译和介绍,本土化程度不高,教学方式单一,效果不好。

关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成果:专著《大众媒介对儿童的影响》(卜卫 新华出版社),《媒介素养概论》(张开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媒介素养》(蔡帼芬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媒介素养引论》(单晓红 浙江大学出版社),《大众传媒素养论》(陈先元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媒介素养导论》(段京肃 杜骏飞 福建人民出版社),《媒介素质教育论集》(邱沛篁 四川大学出版社),《媒介素养教育通论》(陈龙 中南大学出版社)等,以及大学公共课系列教材《大学生媒介素养概论》(于翠玲 刘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另外还有大量发表在各类期刊上的研究文章和硕士论文,例如硕士学位论文《重庆市高校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调研及培养研究――以西南大学为例》(西南大学 唐静)、《论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福建师范大学 邹鹰)等40余篇,尚无相关博士论文。但目前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多在理论探讨阶段,且定性分析多量化研究少,对网络外的其他媒介研究少,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不明显。

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高校研究机构:2002年中国传媒大学成立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2004年高等教育研究所设立媒介素养教育专业硕士点;2006年复旦大学媒介素质研究中心成立。2004年1月经国家教育部备案批准中国传媒大学在国内率先设置了传媒教育硕士点。2009年山西师范大学成立了媒介信息素养教育研究科研组。这些研究机构不仅为媒介素养教育搭建了研究平台,培养了一批专家学者,更重要的是为包括大学在内的教育机构输送了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力量。但与新闻专业的教师有所区别的,专门从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人才目前仍是严重匮乏。

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网络媒介:中国内地第一个媒介素养专业网站(.cn)由复旦大学媒介素养小组(Media Literacy Group)2004年正式创建、开通。其他现运行网站还有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网,http://中华传媒学术网,http://中国青少年媒介素养网,http://媒介素养研发网等等。

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最新资讯:2009年,全国首个媒介素养教育教师实践基地――浙江传媒学院媒介素养研究所实践基地落户中山。这是全国第一次专业化、大规模针对教师群体进行的媒介素养专项师资培训项目。2011年,全国首家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会浙江省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会在浙江传媒学院成立,浙江传媒学院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协会也是全国第一个大学生自发组织的媒介素养教育社团。2012年8月,中国传媒大学、甘肃省广播电影电视局主办的第三届媒介素养教育国际研讨会将于兰州召开。

根据调查分析,我们可以把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梳理如下:一是大学生媒介素养普遍不太高,但对媒介素养教育有较大的兴趣和期望。二是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教学论研究较少。三是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并未得到高校的足够重视,独立课程开设难度较大。四是在中国国情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还未建立,教学理念和方法较落后,师资不足。

三、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突围之路

1.关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

近年来国内对于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研究呈井喷趋势,各种理论研究文章和调查分析报告层出不穷。理论研究文章虽然各自切入点不同,但共同落脚点都是认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势在必行,且迫在眉睫。

调查分析报告数目众多,既有针对省市地区的如:《江苏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分析》、《上海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报告》等,也有以某具体高校为例的,如《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调查――以丽水学院为例》、《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以南昌航空大学为例》等,还有分性别的如《女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分析》,分民族的如《少数民族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调查报告―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分媒介的如《大学生媒介素养问卷调查――以微博为例》。其他如、陕西、郑州、南京、徐州、西安、河南、武汉和南昌大学、湖南工业大学等地区和高校都陆续开展了类似调研。

这些报告结论都大同小异:(1)当代大学生对于媒介信息的选择和接收是趋于理性的,多数能认识到媒介信息的商业性目的。但多以娱乐和获取信息为目的,实用功利性倾向明显。(2)大学生多数能意识到媒介对于自己知识结构、思维观点等方面的影响,但对其自身价值观等深层次的影响考量不多。(3)媒介道德规范和自律性较低,对一些暴力、黄色等不良信息抵抗力不强。(4)制作媒介产品的能力偏低,参与媒介互动的比例不高。

2.关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对策

人民日报2011年8月16日刊发的《分层次推进国民媒介素养教育》一文中指出“媒介素养教育的具体实施大致可以分为四步:一是问题和对策的研究与论证,由专家、学者、教育管理部门和各级教育机构共同完成;二是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完成教育所需的师资储备;三是推广普及相关知识,并通过媒介宣传、主题活动等方式实施学校、家庭、社会等不同层面的教育;四是通过对前期试验的不断总结和调整,形成科学完善的教育机制。”沿着这个思路,针对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我认为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突出重围:

一是加强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宣传,争取舆论支持。对内通过专家讲座、专题讨论、社团活动、媒体介绍等各种方式加强对大学生自身提高媒介素养的宣传;对外则通过发表文章、参与座谈、建言献策等各种方式,与政府部门、教育部门、高校领导等建立对话,宣传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二是引导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向指导教学实践转移。理论研究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并最终指导实践。因此,各研究机构应该引导专家学者和硕士博士研究生,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向教学实践方面倾斜,多致力于对课程和教学论的研究,以及本土化建构。

三是着力加强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开发。不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注意通过培训、进修、学术交流等方式培养合格的教师,提升教师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紧跟媒介发展步伐;编写有针对性的教材,对不同类别和层次的大学生可选择不同的教材,但要注意跟新闻传播学的专业教材不能等同,难度不宜过高;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如利用博客、BBS提交作业,分小组讨论以及教学内容专题化等。

四是探索在大学语文、大学英语以及思想政治等课程中渗透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方式。媒介素养教育不是专业教育,而是素质养成教养。所以除了单设课程之外,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也是实现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途径。与素养息息相关的基础学科语文、语言学科英语和德育学科思想政治,都可以并应该是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载体。

五是扩大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资源范围,加大媒介实践力度。在校内外寻求媒介产品制作和传播的实习实践基地,利用学校内的报社、BBS论坛、社团、广播站、电视台等平台,积极联系学校外的电台、电视台、报社、杂志社、网站等媒体,提供参观体验和实习实践的机会。

媒介只是个载体,媒介信息承载的是各种知识、观点和理念。因此,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不仅关乎大学生了解和使用媒介信息的素质,还与知识、技能、道德等其他基本素质联系紧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媒介素养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不可缺失的重要一环,而且是素质教育最终得到有效实现的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赵维森.视觉文化时代人类阅读行为之嬗变[J].学术论坛.2003,(03):130-134.

[2]蔡骐.媒介化社会的来临与媒介素养教育的三个维度[J].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06):112-114.

[3]许俊杰,黄晶.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述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6,(06):120-122.

[4]刘伟国.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及实施难点分析[J].新闻界.2005,(01):30-31.

[5]朱毅峰.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及构成[J].新闻界.2007,(04):54-55.

篇10

媒介素养指数概念分析

笔者认为,媒介素养是指人们批判性地解读和鉴赏多种媒介信息与作品以及利用媒介获得自身和谐发展的能力,提升媒介素养的教育则为媒介素养教育,简称为媒介教育。①其基本内涵包括帮助人们获得新闻传播知识,提升对媒介传播规律和特质的认知,洞悉媒介运作和传播过程,调整对媒介信息的被动接受和盲从意识,最为重要的是提高公众的推理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媒介教育的目标是调适人与媒介的关系,促进人们在与媒介接触过程中获得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从梳理相关文献内容可以看出,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泛化”几乎迷失了明确的学术研究对象和价值。譬如,在某些高校,把媒介教育与传媒教育混为一谈。事实上,媒介教育的核心理念是批判性地理解和应用媒介,而传媒教育则是培养传媒从业人员,尽管传媒从业人员同时也是传媒使用者,然而,两种教育的目标有着根本性差异。

个体的媒介素养是可以测量的吗?答案是肯定的。这就是媒介素养指数概念的由来之一;由来之二,各地不少研究者常常开展当地特定群体如大学生或中学生的媒介素养调查,甚至许多硕士学位论文专门研究大学生群体媒介素养问题。由于此类调查没有提出媒介素养指数概念,其问卷设计、调查方法、数据处理方式均有巨大差异,基本上属于媒介接触行为调查,也无法进行深层和综合意义上的比较,只能进行单项目的简单横向比较,无法进行针对调查对象更深层次的纵向比较,从而开展普遍意义上的公众媒介素养测量与研究,致使研究层次和结论层级普遍偏低。假若有媒介素养指数这一概念的统领,就可以将此类研究推进一大步。

类似的研究给我们提供了方法层面的借鉴,譬如,我国每两年一次的大规模的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科学素养(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显然是人们基本素质的构成部分,媒介素养作为其基本素质的构成部分,自然也是可以测量的。

那么,如何定义媒介素养指数呢?笔者认为,可以引入“基本媒介素养”概念,进行明确定义和测量,通过科学的抽样调查统计分析,确立基本媒介素养指标体系,设定某个值为基准水平值,把100人中具备基本媒介素养水平值的个体数量定义为“指数”,如某高校学生的媒介素养指数为0.08,即表示该校每100名在校生中,有8名具备基本媒介素养水平的个体,这样,无论是进行横向还是纵向等多维度的比较研究,均具有可比性价值和意义。

媒介素养指标体系的建立

确立媒介素养指标体系并设立科学的测量方法,是建立和完善媒介素养指数的基础。若从上述基本概念定义展开,媒介素养指标体系应当包括哪些基本内容呢?

关于媒介素养,大多数研究者认为:一是媒介教育的重点群体为未成年人,这个群体更易受到媒体不良传播的影响;二是媒介素养的基本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媒介接触度,即与媒介具有一定频次和时间的接触和互动;2.媒介知识量,在接触媒介过程中,要具有基本的媒介常识和基本概念;3.媒介理解力,要能够批判性地解读媒介信息、赏析媒介艺术作品。在接触媒介过程中,能保持冷静的头脑,具备相应的独立判断、思考和决策能力;4.媒介应用力,能够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获取相应的媒介信息、提升自己的信息处理能力,利用媒介对社会有建设性价值的信息或作品。(见上页表1)

媒介素养水平即为上述4项指标的综合结果。与媒介的接触是提升媒介素养的基本条件,媒介素养水平并不完全取决于与媒介的接触度,尽管媒介知识量可能与媒介接触度呈正相关关系,但是,人们的媒介理解力和应用力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获得,是包括媒介接触在内的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意味着在具体应用过程中,4项指标可有不同的权重,在指数研究过程中,要进行加权处理。

把上述4项指标作为一级指标,用以设定二级指标,如表1所示。对于一级指标权重的分配,可以采取专家问卷或访谈方式进行,即对数加权法。在某一区域选取若干新闻传播学和教育学专家,对指标按照其重要程度和作用大小进行打分,认为最重要的指标给4分,第二重要的给3分,第三重要的给2分,最不重要的指标给1分,最后统计每个指标共得了多少分,按每个指标的总得分来确定权重,将各个指标的总分进行归一化处理即可得出权重系数。对于二级指标权重的分配,也可以采取同样的方式进行。

为此,笔者进行了试验性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山东省内4所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农业大学、聊城大学、潍坊职业学院)的在校大学生及部分研究生,除了山东师范大学随机抽取了40个样本外,其余均为20个样本。

样本没有区分年级和专业,共收到有效样本答卷100份。经简单统计分析,学生们对一级指标的权重分配如表2所示,并且各校样本的答案之间没有明显差异。

表2说明,在校大学生对媒介理解力是最为看重的,其次是有关媒介的知识,再次是媒介接触度。据笔者了解,大学生的学习和研究资源严重依赖网络媒体,远远超过利用图书资料的情况。为此,他们把媒介应用力放在了最后一位,即对利用媒介表达自己、参与社会活动并不是特别看重。是不是山东省或我国所有大学生态度是一致的?其他群体又会是怎样的表现?这有待进行规模性科学抽样调研。

以上述调查方式和结论为基础,笔者将进行二级指标问卷的设计与试验性调查,确立二级指标权重,再展开对特定人群的抽样调查,最终为媒介素养指数的确立奠定基础。

建立媒介素养指数的意义

国内媒介教育的基础研究仍然十分薄弱,突出表现在基本概念不统一,基本理论体系框架远未清晰,如研究对象、研究目标等还没有形成共识。研究者们用“媒介”、“媒体”、“传媒”、“信息”、“网络”、“新媒体”等中心词分别与“素养”、“素质”、“教育”排列组合出数十个概念,各自对概念阐述的重点亦不相同,研究方向也有差异,并逐渐形成自说自话、自我封闭的态势,国际交流更是出现了障碍和不对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内媒介素养理论研究和媒介教育实践的深入开展。

笔者认为,通过抓住媒介素养指数研究这条线,可以很好地统领相关的研究方向和路径。

1.便于明晰和确立媒介素养研究的学术范畴。通过建立公众基本媒介素养指数,进行广泛的意见调查和实践探索,逐渐确立一套相关的概念体系,并对这些概念的基本内涵和外延加以明确界定,这是促进媒介教育这门学科迈向成熟不可逾越的阶段。

2.便于研制媒介教育的目标。针对不同层次社会群体,如中小学生、大学生、务工人员等易受媒介影响群体等,研究制定相关的媒介素养标准和对应的媒介教育目标,促进相关课程或教材的编制以及师资力量的培训。事实上,在这方面,国内已有许多研究者在努力并已有成果在推广。如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东北师范大学媒介素养课程中心、浙江传媒学院媒介素养研究所等机构,已成为研究和实施媒介教育的重要力量。

3.便于测量目标群体媒介素养自然水平以及媒介教育实施后的效果。

4.便于开展媒介素养的比较研究。显然,社会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其媒介素养是不断提升的。因此,媒介素养只有在多重比较中才有意义和价值。换言之,媒介素养的比较价值远大于绝对价值。

有了媒介素养指数作为“衡量”的尺度,一方面,可以开展不同群体、不同区域、指标偏向等诸多方面的比较研究。分析差异性,针对差异性研发相应的课程、制订相应的媒介教育方式,必然比盲目地实施效果要好;另一方面,尽管媒介素养发端于西方国家,由于社会制度、价值观、媒介文化、教育制度等诸多差异性的存在,中西方对媒介素养会有不同的理解,对实施媒介教育会有不同的操作方式,但依赖于媒介素养指数具有一定的可比较性,可以为国际交流奠定对话的基础。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3-0246-02

网络媒介相对于早期诞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而言被称为第四媒体,网络媒介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的文化载体。“解读”在新出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被解释为通过分析来理解。一切解读的目的都是要缩短或消除网络媒介与解读者之间的距离,同化网络媒介,使最初隐藏的东西成为变成自己的、再现自我的理解,把客体的隐含意义显露出来,并被其他人所认同。解读的过程能够揭示网络媒介的深层含义,在解读中受众把自己的理解力置于网络媒介之上,向媒介敞开自己,以便接受自我和创造自我。

一、问题提出

伴随高校校园网络的发展,各种网络平台和网络信息不断地涌现,网络已成为当前大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拓展社会关系的主要方式和重要渠道,网络更是呈现出了“主体创造性、功能集成性、价值多元性”等一系列特征。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提升已经成为一个重点课题。笔者进行了大量文献整理与考察,在中国期刊网(期限:1997―2015年)以“媒介”、“网络媒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等为主题跨库检索,对检索出的文献分析得出,研究总体分布如下:其一,对国外相关理论及在高校发展概况的借鉴与反思,如张开、蔡琪等学者对美国、英国等国家媒介素养理论的概述与思考;其二是基于多元理论的思考,如卜卫、陈昌凤等学者依托教育学、传播学、心理学等理论对青年媒介素养展开的研究;其三,闫欢、郑保卫学者对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其四,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的相关实证调查与分析,如鲍海波、陈燕、刘佳、李天姣等多位学者对大学生网络媒介接触等的实证调查研究。研究对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现状、重要性、内涵、提升策略考察较多,但在提升策略研究上较少地投入到网络媒介方面的研究。网络媒介生产、传播、流通、评价等一系列的规则和内容对大学生来说都是一个个陌生的字眼,阻碍了网络信息时代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综合培养,在当前的网络媒介文化氛围下,媒介能力培养更需本土化、层极化、精细化,网络媒介研究作为媒介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其解读研究不容忽视。

二、解读网络媒介的理论与框架

(一)解读网络媒介的多重理论

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展开从具体概念到抽象事物的教育。倡导在教学中引导大学生用多重理论去分析网络媒介:一是从符号学相关理论去分析网络媒介;二是从媒介再现理论去分析网络媒介;三是从话语理论去分析网络媒介。

首先借助于符号学理论。“媒介是象征或符号的体系。”符号(symbol、sign)作为符号学中的核心概念,它是各种传播的通道,大众只有通过各种符号才能够做到相互沟通。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认为符号由两种元素构成:能指与所指。从符号学视角出发,一般来说传播都包含了符号、符码两种重要元素。符号作为一种表象,是表达信息的基本元素,都是一套套有组织的符号系统即符码。这也同英国“文化研究之父”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所提的“编码”与“解码”相吻合。

其次从媒介再现理论(Representation theory)去分析。“再现”一词用来表达如何将不同的符号放在一起,使得复杂与抽象的概念变成简单与具体的概念。作为一种重要的实践手法,“再现”融入到了通过各种符号形式进行表达的过程中。美国著名新闻学者沃尔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指出了媒介对于现实的呈现并非是一种镜子式的再现,而是充满了选择与建构。网络媒介有其独特的表意系统和表现手法,通过这些系统与手法,兼“他者把关”不断弱化,建构者悄无声息地将自己的态度注入其中。所有的表意活动即所有带有意义的实践都涉及到权力关系,网络媒介产生的过程也是遵循一般的意识形态立场的过程。

再者从话语理论去分析网络媒介。在某个网络语境中得出的结果将会传达到另外一个语境中,鼓励人们去声明自己的观点,或者把话收回去保持沉默,直到经过一个螺旋的过程。某种观点在公开场所占统治地位,而其他观点在公共意识中消失,这便构成了一个“沉默的螺旋”。网络媒介在一个虚拟的传输通道上,传者更是把自己的意识形态和话语权力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话语分析、再现分析是媒介分析的侧重点,二者都强调超越构成网络媒介中形形的能指,去揭示符号表象背后的多元“所指”。

(二)网络媒介解读框架

从表面看,虽然网络媒介能够及时提供多重信息,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事件进行立体式、全景化地呈现,但其仍然无法完全客观而全面地来表达现实,同时,海量的网络媒介更新频繁,所接触的网络信息一般缺乏条理与逻辑,这都呼唤着大学生提升去粗取精和去伪存真的辨别、整合能力,对网络媒介进行敏锐地捕捉和客观地评价。文章归纳出网络媒介一般来说包含如下5个方面的内容(见图1)。

一是结构:以什么形式(纪实、劝服等)出现?这些形式对网络媒介有何影响?二是元素:产品是否体现了传者的目标?这可以从网页编排、链接选择以及文字等组织等元素来考查。三是内容:如何评价网络媒介?评价内容的标准包括信息的流通性、可靠性、客观性、一致性。四是载体:网页有些什么功能?遗漏了什么信息?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观?五是产生的背景:该网站上曾经提供过的媒介是否是大学生的兴趣所在,所持的态度是否代表了社会中的主流观点?它在现实中被认可吗?

围绕上面五个方面,笔者搭建了一个大学生网络媒介分析的框架。在网络媒介实践教学方法中“提问法”是一个典型的方法,搭建的框架内容以“提问”的方式展现每个环节的内容,问题的设计通常从传者与受者、真与伪、表面与深层等视角出发。该流程的思路为:构建―解释―表征―评估―反思。

1.构建――网络媒介是怎样表现事实的?它采用了什么技术?

2.解释――所持的态度是否支持社会中的主流观点?每个人对同一解释为什么不相同?

3.表征――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或语言?这些表达准确吗?表达的方式和语言潜在问题还包括:受众是如何理解媒介信息的含义?媒介如何生成意义?规范和惯例在如何起作用?叙述的结构有什么潜在的意义与作用?

4.评估――网络媒介是否会影响我们对某一问题的看法?网络媒介是否真实?有没有比它更真实的网络媒介?

5.反思――谁发言了,谁又沉默了?网络媒介中包含了什么,又隐藏了什么?

网络媒介解读应使大学生对不同网络媒介所使用的符号与形式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即对网络媒介的构建进行剖析。网络媒介的形式与内容密不可分。在以话语符号传送的环节中,原始事件遵循语言所依托的较为复杂的形式规则,用悖论的方式讲,这个事件在变为能够传播的事件之前,必须要变成一个故事。经过编码的网络媒介是一个多义且开放的系统,受众不得不对其中的意义进行解码,在多元表征的情况下产生了多元解释。网络媒介解读还需要大学生对产生的环境进行透视。受众所采取的行动是要作用于现实环境的,不应盲目被动接受而应主动对环境认知。大学生在关注网络时,反思的环节必不可少。

网络媒介解读的最后一个隐型环节就是“创作”。虽然在网络媒介分析框架中并未列出,但是作为媒介教育本身便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在解读的基础上创作网络媒介也是对解读的一种成功性应答。高校可以通过举办校园博客写作评比、网页与网站设计大赛、开展网络道德论坛等,提高学生对网络媒介的分析、鉴别、评价能力和主动参与媒介互动、自主信息的能力。为此,高校可以搭建一些宣传与交流平台。

文章提出了大学生网络媒介实践的框架,课堂教学、开展一系列网络媒介实践与练习等,对提高学生鉴赏、甄别网络媒介,提升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经过实践操作和亲身体验,将会灵活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对现实中的网络媒介运作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逐渐实现从盲目的网络消费者到理性的网络掌控者的转变。

参考文献:

[1]雷跃捷.互联网媒体的概念、传播特性、现状及其发展前景[J].现代传播,2001,(01):97-101.

[2]王文N.校园网络文化与高校和谐校园建设[J].电化教育研究,2010,(07):35-38.

[3]袁磊,刘丹,程美.我国媒介素养教育论文内容的分析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1,(03):83-88.

篇12

关键词 生存论 ;学习动机; 英语强势

Abstract

Generally people study English learners’ inpidual motivation as a starting point to research the different motivation. It is no longer British or American’s mother language, but the product of social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it becomes a global language. Viewing from survival perspective, English learning has its characteristics of times.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people using English. English is a working language, a kind of knowledge and technique, a large area of appliance and a tool of survival. Although inpiduals have different motivations to learn English, their motivation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survival. In order to survive better, learning English is quite important.

Key words survival theory ;learning motivation ; English strong performance

引言

人类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是生存,一切政治、经济、文化活动都是围绕生存进行的。教育活动当然也不例外,也是为人类生存服务的。在我国人们重视教育,特别是关注英语的学习,绝大部分的个人、家庭、学校都把英语学习看成是学习的重中之重。随之对英语学习动机的研究便具有现实的意义,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了解学习者,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英语成为有支配地位的语言,具有其他学科所没有的国际影响力,它不再单单属于英国或美国,而是属于世界的,因此对英语学习动机的调查与分析也日趋重要。英语的强势在国际传播表现在使用英语的人口数量上、英语的应用范围及其在研究领域中的交流。这一方面是英语国家的经济技术起关键作用,另一方面是英语是工作语言、是一种知识技能,也是生存工具。我国学习英语的热潮一浪盖过一浪,大家学习英语的动机不尽相同,不管你喜不喜欢英语,你也在学习它,因为你需要融入全球化趋势和信息化浪潮,你的生存驱动着你。

一、对生存论的认识

(一)、人的生存论

人的生存首先是生命的存活。就如马克思所说:“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但是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1](p118)“作为现实中的个人,他就必须从事生产活动,获取生活资料以满足基本的生命存在状态,就必须进入与自然、他人、社会的交往活动,从而使个人取得历史的社会的以及人类的整体规定性。个人作为个体的生存与整体的生存本是人生存的两个维度,同时意识到这两个维度都体现着人对自身生存的高度自觉。如果说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合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那么,同样的,他也是总体、观念的整体、可以被思考和被感知的社会之主体的自为的存在,正如在现实中,他既作为社会存在的直观和对这种存在的现实享受而存在又作为属人的生命表现的总体而存在一样。”[2](p23)个人的生存是个人的需要,同样也是国家的生存、民族的生存、人类的生存的需要。

生存的过程是历史现实的过程。就个人而言,人生来富贵贫穷不等,不能自定父母,不能自选时空,不能自择片段。生存是必经的过程,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不惧怕任何磨砺、挫折的过程,是生命强悍韧性的表现。人总是向往好的生存状态,学会生存,学会更好的生存。生存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生存的对立物是死亡,是它成就了生存的永恒。人类代代相传是生存与消亡的统一。从原始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虽年老生命在消亡,新生命并没有因此而止步,生命一直在消亡,一直在延续。人出生先是依靠父母亲人而生存,长大让自己生存、更好的生存,也让别人因为自己的生存而生存。

(二)、教育的生存论

教育的用途多种多样,概括起来讲,她主要有两类用途,即占有和生存,相应的教育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助长人占有的教育,另一类是引导人生存的教育。[3](p6)占有的教育把教育视为获得功利的工具,倾向于物质利益。知识和自己的认知结构没有结合生成新的东西,没有同化为自己的东西,因此是机械的占有知识。而引导人生存的教育则不同,教育的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关注自己本真的生命存在,把个体对周遭世界、对自身的生命感受和体验纳入到教育的日常生活之中,让教育为人而存在,为人的生命的完整和完善而存在。[4](p33)

人是活动的、发展的、自主的个体。教育要转向,转向生存的教育势在必行。生存的教育视教育为丰富生命内涵,完善人的发展的过程。它启发人关切生命,担起生存的责任,赋予生命深刻的意义。以生存为使命的教育把人引向自由自在的,摆脱欲望束缚,征服物质占有的状态。“人的生存是自我生成,自我绽放,因而也可以说生存本质上是人的自我否定,自我超越。”所谓学会生存是指人走出模式化、表浅化、庸常化的生活层面,全面了解自己的生存境域和生存可能性,在与各种对象打交道的过程中,既依赖外在对象,又不断的否定和超越他们,选择属于自己的生活道路,创造真实的自我。[5](p8)教育引导人学会生存。儿童的最终学习是学会在各种环境中生存。通过教育儿童是培养其独立性、创造性和超越性的过程。接受挑战,担起生存的责任,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中做不折不扣的自己。

引导人生存的教育致力于以人为本,全面和谐发展的社会。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要求教育必须服务于人。个人的生存是国家社会存在的前提,国家社会的生存促进个人更好的生存。两者关系紧密,不可分割。

二、英语学习动机

(一)、动机的概念和功能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动机是活动的一种动力或心理倾向的,它促使人产生某种活动、按某种活动方式行事。

作为活动的一种动力,动机具有三种功能:一是激发功能。动机能激发机体产生某种活动。二是指向功能。动机是机体的活动针对一定的目标或对象。三是维持和调节功能。当活动产生以后,动机维持着这种活动针对一定的目标,并调节着活动的强度和维持时间。[6](p196)动机的三个功能表现是复杂的。动机不同活动表现可能相同;活动表现相同动机可能不同。同样是学习英语,动机却各不相同,有的是为了工作需要,有的是为了能毕业。

(二)、英语学习动机的认识

无论学什么,学习动机都是必不可少的,英语学习自然也不例外。中外语言教育学家们都认为动机是影响外语学习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之一。Jakobovits曾根据一些语言学家在美国大中学生中所做的调查指出,经过调查发现,影响外语学习的几个因素中,动机占33%、才能占33%、其它占14 %。上述比例未必十分准确,但大体说明了学习动机的重要性。[7](p121)

外语学习中的学习动机究竟如何定义呢?芮利红曾提到:加拿大心理学家Gardner (1985) 教授曾指出:“动机是指学习某种语言的愿望及为此所付出和对学习某种语言所持良好态度的综合。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间接对学习起促进作用。根据Gardner的理论,外语学习动机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溶合性动机和工具型动机。溶合性动机即学习者对目的语社团有着真正的或某种特殊的兴起,希望能用目的语与社团成员进行交流,最后达到参与或完全溶入到目的语社团中去的目的。工具型动机则是指学习者为了某一特殊目的,如为了通过考试或找到一份令人满意的工作,或能够阅读目的语国家的信息和文献资料而学习某种外语,带有更多的功利性目的。中国的绝大多数中学生学习英语是出于升学或工作需要,属于工具型学习者。[8](p22)

学习外语是一个模糊的过程。很少有人能学会和外国本土人一样使用英语,所幸的是,也很少人需要像外国本土人一样学习英语的每一种技能。[9](p7-12)因为学习英语的动机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希望拿学分,希望自己考试名列前茅,希望将来找到好工作;拿文凭,拿证书,为继续深造读研究生靠博士;因为英语老师喜欢自己,因为父母要求自己必须学,因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英语有市场;深一层的动机是对英语感兴趣,视英语为一种挑战,可以开阔自己的眼界。从社会的角度看,学习英语是一种潮流,世界的各个角落都在学英语。从学校的科目设置看,英语摆在极重要的位置。需要英语家教的学习者远比需要语文家教的多,待遇方面也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社会的发展,对于下一代的英语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少大学毕业的父母可以辅导孩子学习各门功课,就是辅导不了英语。

近年,我国英语学习氛围浓厚,各类英语学习机构不断出现,推陈出新。假期少儿英语班,剑桥英语、新概念英语培训班,初、高中英语辅导班、提高班,职称英语强化班,大学英语四、六级辅导班,考研、考博英语冲刺班,托福、雅思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英语有这么大的市场,是因为它具有自己的时代重要性,以生存问题驱动学习。

生存驱动英语学习,另一方面促进生存质量的提高。学习英语,吸取英语民族的文化精华,提高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咀嚼英文诗歌,体验异土风俗民情。细品洋乐器的独特格调,共享奇妙旋律。生活因英语品质更高,内容更丰富。

三、英语学习与生存

(一)、英语的时代重要性

英语列为联合国及其机构规定的五种工作语言之一,但它的使用范围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远非其他四种语言所能及,从商业广告、娱乐、通讯、运输到科学家国际讨论会,国家首脑会谈,英语的足迹随处可见。英语对全社会的魅力并非人们在追求时尚而实在是实用所致。人们使用英语,可便于国际交际,以促进商业贸易、科学技术的发展,此外,特别对年轻人而言,凭借良好的英语技能,寻得一份好职位,却是贴近与个人的利益所在。在今天的世界舞台上,无论是将英语作为母语的人们,作为第二语言的人们,还是用作为外语的人们,尽管他们操着不同的口音,话语中夹杂着各自的文化习惯,然而,却能达到相互沟通的目的。英语已成为这个星球的语言,第一全球性的语言。[10](43)

(二)、英语的国际地位

1、国际传播中英语的程度强势表现为使用英语的人口数量上。

目前全世界有近3.8亿人口把英语作为母语,约2.5亿人口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而学习英语的人数则更多。英国文化委员会估计,全球正在学习英语的人口大约为十亿,另有15—20亿人口每天使用接触英语。到2050年,全球一般人口会较熟练使用英语。[11](p26)

2、国际传播中的英语强势更多体现在英语的应用范围。

冷战结束后,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到来,英语在全世界各个领域被广泛使用,包括政治、经济、贸易、文化、外交、旅游、通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学术研究等,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60多个国家把英语作为官方性的语言。有85%的国际组织把英语列为通用语言(联合国、欧盟等)世界上75%的邮件是用英语写的,80%的出版物和互联网信息都是用英语出版和的。[12](p26)

3、英语在强势研究领域的交流中很明显。

据科学引用指数的创始者尤金加菲尔德教授对1997年全世界几千份主要科学期刊调查发现,1997年全球发表的925000科学论文,其中75%用英文撰写,而且这些论文只有一半是来自英语国家的作者撰写,也就是说有一半的论文是非英语国家的作者用英语撰写。英语的国际化程度可见一斑。在我国情况也不例外,从媒体发展来看,国际传播中的英语强势在我国也较为明显,尤其是在过去的20年更是如此。我国英语媒体的大量出现便是例证。到目前为止,我国以传播新闻为主的英语媒体包括1个英语电视频道,1个外语电台,9家英文日报和周报,9大英文网站,10家英语杂志,上述的统计还未包括全国各地以学习为主的英语报纸。[13](p26)

在我国的教育发展史上,英语学习人数庞大。全国约有3亿人口学习英语、应用英语。我国的中学教育规定英语是必修科目,从2001年起还要求条件好的城市从3年级起普遍开设英语课。小到幼儿园的小朋友,大到博士生都在学习英语,这是我国教育历史上的新篇章,也是英语强势的表现。

4、英语国家的经济技术对英语国际化的作用

经济强国——美国的经济实力无人可与之相比,世界各国向美国的发展看齐,了解美国的发展,就必须掌握他们的语言,学习他们的技术,引进他们的机器设备,进口他们的产品,只能通过语言的掌握才能实现。英国和美国主张自由贸易,经济往来,文化交流是英语传播的渠道。随着科技革命的进行、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的出现,美国、英国、加拿大先声夺人,他们的语言都是英语,加强了英语的国际影响力,最终促使英语成为因特网上的通用语言。互联网上存储的信息中80%是英文信息。为了获得更多更及时准确的信息,英语的掌握是个基本的条件。语言的掌握是了解一个国家的最直接途径,加之英语的掌握可以了解很多国家的信息。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英语功不可没。英语在汉语中的渗透作用也在加强,随口说CCTV现场直播别人就知道这中央电视台,说坐TAXI就知道是打的,发E-MAIL就是发邮件。可见,英语在我国日常的社会生活中地位逐渐突出。

回首过去,改革开放前,我国学习俄语的人数远远超过学英语的人数。以为当时的苏联是世界的经济巨头之一,是中国的老大哥。随着苏联的解体,俄语的影响力一落千丈。取而代之的是英语、日语、韩语。汉语虽然是世界上最多人使用的语言,汉语却没因此影响力大于英语,在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中的作用有待提高,汉语要成为真正的国际性语言,有赖于科技进步综合国力的提高。我们目前的要务是通过学习英语更好的发展自己,充分发挥优势,在复杂的国际形式中更好的生存下来,挑战自己,超越别人。

(三)、英语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1、英语是工作语言,是生存需要。

英语受到我国大众的青睐,是因为英语是工作的需要和生存发展的需要。外贸英语、管理英语、商务英语、旅游英语、文秘英语的出现都是工作的需要。不同的工作对英语的需要具有多样性。同是翻译工作,有笔译、口译、同声传译之分。据统计,参加英语口译资格考试的人数从1997年开考的400余人猛增到2002年9月第十二次考试时的14000多人。[14](pvi) 对不同工作而言,英语语言学教师和外交事务从事人员,语言学和外交方面的词汇差异很大,导游知道的如艺术词汇和佛教的英文名称一些大学教师也不一定知道。计算机英语的词汇导游知道的可能很少。这些都是不同的行业和岗位对工作人员的不同要求引起的,都是为了工作需要而出现的。

2、英语是一种知识技能

国内外都有关于外语学习促进智力开发的观点和报道。日本曾有人说学习外语和学习数学一样能开发智力。加拿大实行法语浸入式教学方法后,发现从小学习两种语言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语言敏感性,我国也有通过英语学习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例证见诸报端。但是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明学习外语对于智力开发的作用与其他学科有无差别。中国人学习方言或者普通话能不能达到同样的功效。因此,我国目前强调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实际上着眼于英语在科学研究和其他工作中的使用价值。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外语知识是众多知识技能中的一种。

3、英语是生存工具

英语是国家生存的工具,现阶段英语的掌握关系国家的兴衰成败。国际事物的参与、国外先进科技的引入都需要英语。在没有掌握英语的情况下,改革开放将如何进行,我们难于想象。英语也是我们个人生存的工具。英语创造了就业机会,创造了生存的更大空间。英语教师、外贸人员、翻译人员都是靠英语生存的。英语学习资料出版商靠英语发家致福。科研人员靠英语掌握新技术,创造新发明。普通学者靠英语长见识。

很多人苦苦的三番五次学英语 ,但是始终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习动机的影响作用是主要。学生以考试为学习目标,考试结束,英语学习也随之结束;在职人员认为不出国用什么英语、周围的人也大都不会英语、自己会不会无所谓,在形势影响下可能学英语,但遇到一点困难就会停止或放弃。我们应对英语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它不是我们想学就学,不学就抛之千里的东西,它是时代的产物,是生存的需要。

(四)、英语学习与生存

1、英语与个人生存

个人学习英语的动机具有多样性,或是在将来工作中有用,或是在旅游、学习及国外生活时有用,或是想通过GRE、TOEFL,或是有助于理解英文电影电视等。找工作英语是个门槛,CET-6、TEM-8都是公司招聘时所重视的。等级没过,面试也没资格,生活着落便成大问题。自80年代以来,职称英语(以及其他语种但以英语为主)考核就一直是各行各业专业技术人员申报各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先决条件。[15](p25)很明显,没有通过考试,面临的就是工作得不到晋升,甚至是下岗,生存问题受到威胁。但另一方面,英语掌握好了,就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提高生存质量。

2、英语与引导人发展的教育

教育即具有个体发展的功能,又具有个体谋生的功能。个体生存需要要求教育必须传授“何以为生”的知识、技能和本领,使人学会生存。[16]英语是知识技能也是本领,所以英语教育的目的应在于造就和培养具有谋生本领的劳动者和建设者,使其成为推动社会生活发展进步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英语教育应引导人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

3、英语与社会生存

英语强势的实质是讲英语国家的强势。目前,美式英语之所以能取代英式英语也只是对美国在世界格局中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和实力的反映而已。因此,如今席卷全球的语言虽然还被称为“英语”,但它携带的却是美国文化。[17](p27)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我们的汉语随很多人讲,却远不及英语受欢迎。 原因之一是经济实力与美国还有一段距离。我们现在学英语是生存的必须,是发展的必须。我国的语言政策曾导致50年代的俄语热、1960年到1966年短期的俄语英语并重,以及1966年以后长达10年的对外语学习的消极或限制态度,而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以英语为主的外语的积极的语言政策导致英语在我国呈大众化趋势。[18](p77)我国社会的和平稳定、团结发展证明,英语大众化是有利于社会的。

结论

生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永恒的问题。英语学习与生存息息相关,提高英语的学习动机要真正理解英语对生存的意义,了解其特有的时代重要性,从生存的需要层次认识英语学习。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生命与教育》北京:教育教学出版社,2004年11月.

[2]邹诗鹏.生活世界话语的困限与生存论的自觉.《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五期.

[3]李虎林.超越占有:教育的生存论转向.《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第16期.

[4]刘济良,《生命教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5月.

[5]同[3]

[6]黄希庭,《心理学导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7]刘亚宁.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研究 .《山西师大学报》2001年7月,第28 卷第3期.

[8]芮利红.如何激发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9]徐林.英语学习成功策略.《英语文摘》2003年下半年合订本.

[10]朱晡道.英语的国际化、地域化发展趋势.《广东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增刊.

[11]郭可.国际传播中的英语强势及影响.《新闻学与传播学》.

[12]同[11]

[13]同[11]

[14]梅德明,《中级口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第2版.

[15]胡荣升、张思武.论我国大众英语的意义.《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7月,第31卷第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