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战略管理范文

时间:2022-08-10 09:32:3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科技发展战略管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科技发展战略管理

篇1

一、国际政治动因:技术威慑成为斗争焦点

民族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选择,既决定于本国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也受国际政治因素的影响与制约。20世纪末以来,现代高科技广泛运用于战争使得技术优势成为各种威慑力量中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国际关系的强权背后是技术强势的支撑,科学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实力和政治实力的体现。今天的高科技已经成为影响国际政治军事格局的主要因素,技术上的领先是国家参与国际政治较量、扩大国际影响力的物质基础之一,技术威慑是比直接使用武力更为有效的威慑手段。一个国家只有拥有符合时代特征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趋势的现代科技工业体系,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追求实力和影响,获得国际政治中的战略主动权。在当代世界上的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对涉及国家安全和国家竞争力问题的那些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央政府必须从整个国家和民族利益出发,通过科技发展战略的制订来引导其发展。

从科技发展史来看,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是一个民族与国家技术进步的两种主要途径。后,由于外部环境的制约,自主创新和“科技追赶”成为我们政策设计的基本特征。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世界安全观念的变化,各国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使得政治和军事因素不再是国家间关系的唯一主导者,、发达国家将制造业向国外转移导致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发生了某些变化。“以市场换技术”战略的实施,使得我们在一段时间内忽视了自身的科技积累和自主创新,将外资导向型经济发展带来的技术引进作为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途径。应该说,这种战略部署是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相一致的,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我们必须看到,高新技术和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密切相关,其发展已经不单纯是一项经济范畴的活动。作为国家政治战略意图的一种表现形式,西方发达国家不可能把真正的高新技术转让给中国。由于一些国家将中国崛起视为是对既定国际格局的挑战,正在试图对中国的发展进行压制,因此经常把技术特别是高端技术问题政治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可能把技术合作和引进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我们必须分清科技发展的国家目标和企业目标。在企业运行的微观层次,可以继续坚持比较优势的技术引进,但是在国家战略层面,必须坚持把技术的赶超和跨越作为重点,大力发展战略产业。

在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代世界,维护生存权和发展权不受侵害是一国政府的两项基本职能,也是民族国家的根本利益所在。目前我国的科技能力尚不足以承担起保障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历史重任,“技术瓶颈”是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从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角度来看,在科技发展上摆脱过去的跟踪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是我们必须确立的战略思维,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的统一应该成为技术选择的出发点。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的外部环境不可能有过去20多年那样好,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安全上的高风险期。我们必须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综合安全利益出发,主动进行科技发展战略的调整,提高国家战略能力,预防和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冲突或者战争。21世纪是战略技术和战略产业竞争的世纪,自主创新是维护国家和安全的最佳选择。没有自己的战略技术和战略产业,中国要在世界竞争格局中获得相对优势地位是不可能的。我们逐渐成型的新科技发展战略之所以强调要着重研究解决事关国家中长期发展和安全的战略性和前沿性高技术问题,在一些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安全的高技术领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在若干重要领域和关键产业实现技术发展阶段的跨越,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二、国内经济动因:经济增长模式转变

过去20多年中国的发展是以数量扩张为特征的“数量型增长”,经济增长明显超前于科技进步。在比较优势战略指导下,虽然技术引进对中国经济增长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中国自主科技进步进程缓慢,统计意义上的中国产业竞争力的知高并不等同于中国企业竞争力的同步提升。新世纪开始后,由于科技和信恩化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到不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就不能促进经济发展的时期。在全球化所导致的南北贫富差距拉大的情况下,在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单纯依靠消耗自然资源和发挥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来积累资本、换取技术、发展经济的做法已经落后于时代。只有提高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增强中国自主产业的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的转换,我们才能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21世纪前10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科技创新能力需要实现历史性跨越的阶段。这一时期自主科技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决定了中国能否在21世纪中期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这是我国科技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主要原因。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到2020年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这个目标不仅是经济数量增长的概念,更是生产力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度提高的综合体现,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质的提升。作为从属于国家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战略的科技发展战略必须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服务。现在,我国科技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了实现科技发展“三步走”战略设想,争取到2020年前后科学技术整体水平达到发达国家中等水平的中期目标,形成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在高新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形成支撑我国核心竞争力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基础,必须完成科技发展由跟踪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的战略转变。正因为如此,我们根据适度超前的原则,从2003年开始了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使我们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更高的层次上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科技资源、科技人才和科技市场,但是“全面开放、跨越发展”应该是我们在确定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时必须坚持始终的基本思路。

中国全方位地参与国际分工体系这一历史变化加快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一种“外来型工业化”。一方面工业化所需关键技术大多来自国外,另一方面东部和中西部经济联系不紧密,沿海地区的技术引进没有起到拉动内地经济增长的作用。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们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从世界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出发,结合中国的实际,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是以科学技术为先导的高科技含量的经济,强调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这一变化意味着,我们的科技发展必须考虑可持续性,努力改变中国经济发展过于依赖外资和国外技术的局面。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国内技术发展。新型工业化成效如何,主要看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否提高。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普适性”:“科技是牵头的方面”应该落实到我们工作的方方面面。正因为如此,科技部在2003年工作要点中强调,“制定科学和技术长远发展规划”是实现科技发展战略向自主创新转变,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力的重大措施,必须以原始创新为主,引进和创新相结合,实现我国技术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努力使中国成为技术创新型国家。

三、世界经济动因:贸易保护主义和知识产权争端加剧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世界经济发展已经由资源驱动、资本驱动向创新驱动过渡,同时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由过去单纯的纵向流动转向同时共存。这一变化意味着作为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没有必要严格遵照梯度转移的渐进式模式,而完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步提供的有利条件实现本国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在今天的国际经济格局中,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提升主要表现为产业链条或者产品工序所处地位及增殖能力的提升上,发达国家更为注重科技研发,依靠知识产权来增加物质财富总量而把制造业等转向发展中国家,从而形成一种新的依附关系:技术上的依附。这使得落后国家的财富总量尽管与过去相比有所增加,但是却无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整体差距。尽管我们不能因为加工制造环节的附加值低而否认参与新型国际分工的、承接发达国家加工制造环节转移的经济合理性,但却不能放弃对技术先进性的更高追求。跨国公司把制造部门转入发展中国家,其出发点是对利润获取的考虑。在这种格局中,东道国的产业发展由跨国公司而不是由本国决定,发展中国家除了提供廉价劳动力,很难涉足核心技术,生产规模的扩张并不能促进产业结构的同步升级和优化,很难谈得上真正的发展。我们提出全面落实人才、专利和技术标准三大战略,切实推进重大科技专项工作,就是从这种认识出发的。

现在,我国有关政府部门已经提出了2020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力争达到4500亿美元的目标。但我们不得不面临这样一种现实,那就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很大变化。首先,入世后中外知识产权纠纷不断。自2002年6C联盟向中国DVD生产企业征收专利费以来,类似事件不断增多,从而增加了中国企业的成本压力。这一现象要求国家应该从战略高度考虑制定相关的宏观指导政策,引导企业从追求短期效益转向通过增加创新能力谋求长期效益的轨道上来。其次,国外针对中国的技术壁垒和反倾销问题更为严重。

1996年至今,中国已经连续7年成为世界反倾销头号目标国,2003年前三季度国外对我国反倾销保障措施立案共计42起,涉及金额10.7亿美元;调查表明,2002年我国71%的出口企业、39%的出口产品受到国外技术壁垒的限制,损失达到170亿美元,均高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前。不掌握专利和技术标准的危害性可见一斑。强势增长与弱势竞争力并存这一过程持续的时间越长,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就越弱,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动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影响就越大,中国自主选择的空间就越小。另外,外资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外国资本在中国获得巨大利益的同时挤压了中国企业发展的空间,中国企业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劣。如果国家不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就是一句空话。

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合作加强的同时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事实说明,当今的世界市场并不是完全竞争的世界市场,政府依然在各国经济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因为技术壁垒和反倾销的运用都是借助政府力量,其应对显然不能仅仅在企业的层面上进行,同样必须动用国家资源。我们不能以自由贸易和静态比较利益来指导中国产业的发展,应该通过高新技术的发展创造动态的比较利益。中国的科技发展必须坚持市场机制与政府组织协调相结合的原则,国家要掌握关键部门关键技术和行业技术标准。事实上,尽管20多年来我国一直坚持的是市场导向的发展战略,但是政府作用始终是我国经济增长内在决定性因素。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在中国加入WTO一年后对国内24个中央和地方权威经济研究单位的经济学家进行的问卷调查,近七成的专家认为政府行为是经济增长的主因。强化政府在科技进步中的战略决策能力和宏观调控能力,是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发挥政府作用,保持战略技术及产业领域的相对完整性和独立性,同样也是我国科技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利用WTO规则中的“国家安全”例外原则,在公开、透明的原则下合理合法地保护国内产业。不然,依靠企业自身与在技术和资本上都十分强大的跨国公司竞争,中国科技进步的前景不容乐观。

四、科技动因:科技短缺与科技起飞问题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在经济活动中存在一种“短缺效应”,即经济增长水平和速度是由最短缺的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的。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科技短缺是种普遍的现象,是制约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高新技术研发基础仍然较为薄弱。从目前来看,我国的科技短缺主要表现在缺乏原始性创新能力上,即自主知识产权少,由此导致中国在一些关键领域内形成强烈的对外技术依赖。为了改变这种状况,2002年科技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的意见》,指出原始性创新是科技创新的主要源泉,是科技与经济获得重大发展和超越的前提,已成为决定国家间科技乃至经济竞争成败的一个重要条件,我们必须利用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加入WTO的机遇,把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作为我国新时期科技发展战略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加快实施专利战略,切实提高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总量,科技部又于2003年2月出台了《关于加强国家科技计划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规定》,以促进国家科技计划在高起点上创新,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

篇2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利益相关者 环境保护

一、利益相关者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本文通过通过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影响进行分析,帮助企业发现面临的机会与威胁,从而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

(一)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可持续发展定位

1.利益相关者。所谓利益相关者,自愿地或非自愿地为一个公司的财富创造和经营活动做出贡献,并最终成为企业的潜在受益者或风险承担者的个体和团体。

2.利益要求与关注点。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分析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力图使企业的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实现其目标,并合乎伦理地对待其他的利益相关者,使他们感到满意;与此同时,也希望企业是赢利的。

(二)利益相关者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影响

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从社会责任管理经济驱动走向可持续发展战略驱动。合理地配置各种资源与条件,同时进行认真的经济分析,使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目标与企业的长期收益相一致。

三、西门子可持续发展目标与举措分析

西门子作为整合型技术企业的世界先驱,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公司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柱之一,负责任地开展业务,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共同进步。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体系

1.股东――公司纵向一体化和多元化发展。西门子公司正在努力在华建设一条产业价值链,其包涵了产品采购、设计、制造、销售和反馈的整个过程,这一完整价值链中各个环节紧紧相扣,并且需要兼顾前后。

2.雇员――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首先,尊重员工的基本人权,包括为员工提供平等的机会和待遇;尊重员工的人格尊严、因素及各项个人权利;拒绝违背员工意愿雇佣或安排其工作;拒绝容忍以任何无法接受的方式对待员工;提供公平的报酬,并符合国家法定最低工资标准;任何员工依法自由结社的权利。

3.客户――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供应商及第三方中间人签订行为准则,要求其对包括环境在内的利益相关者承担责任,主要内容包括遵守法律、公平竞争、反垄断、保护知识产权、避免利益冲突、保护环境。

4.政府――反贪污反洗钱,打造健康。首先西门子禁止贪污和贿赂,不容忍任何形式的直接或间接的贪污贿赂行为,不以影响官方行为或获取不当利益为目的,向政府官员或私营领域的交易对方授予、提供或承诺任何有价物。

(二)战略举措

1.企业治理机制。西门子加强与各利益相关方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沟通与交流。为此在管理委员会中设有合规委员会,以召集来自全球政治、科学及商业领域的领先代表,负责制定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与规划,并监控及汇报公司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工作的开展和执行。

2.技术利用。西门子明确承诺企业的商业活动应该着眼于未来。西门子宣布于203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的目标,将成为全球首家实现这一目标的工业公司。此外,公司预计将最早于2020年减少50%的碳排放量。

3.社会责任。西门子始终致力于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积极开展与环保相关的各项活动,扶持中小型公益机构,为弱势群体提供社会援助,以及在自然灾害发生后提供及时的技术和人道主义援助。

四、结论

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得出的如下结论。

(一)树立以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

企业的理念是企业战略形成的先导,利益相关者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企业应当为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创造财富,因此,企业应当树立以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战略理念。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应当包括利益相关者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我们认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环境除了宏观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环境,中观的行业竞争环境、微观的内部组织环境外,还应将利益相关者环境包括进去。

(三)可持续发展战略措施应关注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实现

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与战略行动来达成,企业应当关注企业的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参考文献:

篇3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石油企业已经意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实施成本管理、责任会计等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石油企业的运营成本,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近年来,石油行业的原材料价格大幅度提升,内外竞争力持续加大,根据我国实际国情,改变传统成本管理模式,实施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加快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1、 石油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原则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石油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掌握基本方法,才能真正达到控制成本的目标。

1.1 基本战略原则

战略成本管理是一个持续性、动态化的过程,并不是一味地压低成本,而是强调系统性优化,增强企业长久的成本竞争优势。因此,战略成本管理应遵循基本战略原则,围绕“战略目标”开展工作,这往往是一个长期过程。例如,从石油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着手,注重各个环节的优化,最终达到降低成本的目标。

1.2 整体性原则

战略成本管理涉及到若干方面,包括确定管理目标、收集管理信息、制定管理计划等,各个环节之间相互关联、密不可分,形成一个整体。因此,落实战略成本管理目标,需要注重整体化,将其视为一个系统性工程,强化各个环节的协调与统一,经过努力共同完成战略成本管理的各项内容。

1.3 竞争性原则

战略性管理,实际上就是一个决策支持系统;战略成本管理,通过系统的优化运行,帮助企业决策者制定可行性战略方案,企业在执行该方案过程中获得成本的降低及可持续发展。因此,战略成本管理应遵循竞争性原则,在分析各项指标的同时,关注其竞争力;如果某项成本指标缺乏竞争力,就要以战略角度出发进行改进与调整,才能符合企业持续性发展需要。

2、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石油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策略

在坚持“持续性发展”理念的前提下,石油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应该采取创新思路与方法,强化管理作用,可采取如下方法:

2.1 明确战略成本管理目标

近年来,我国石油企业已经意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经过采取各种管理方法与控制手段,取得了一定成绩并积累成功经验。但是以往采取的成本管理方法,仍停留在表面阶段,例如原油成本仍然居高不下,证明没能从根本控制成本问题。实际上,成本管理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作用,必须从整体把握,如果仅关注某个单独的要素,无法真正降低成本。原油成本的高低,将影响石油出售的价格高低,整个价值链中所有要素都要考虑,既要降低成本、也要提高收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改进、管理方法的不断完善,成本控制的水平也要有所变化,对比分析“实际成本控制水平”与“预期成本控制水平”之间的差距,发现存在问题的原因,对成本控制思路与方法进行调整。

2.2 构建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

对于石油企业发展来说,具有战线长、各环节紧密关联等特征,成本管理应该注重系统化,不能出现“条块分割”现象,最终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目标。因此,构建石油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体系,非常重要:首先,根据原油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构建成本系统管理。从原油勘探到钻井、开采等各环节,都要融入成本管理意识,各环节缺一不可,这样更利于石油企业战略成本的整体分析与控制;其次,建立并落实成本分析制度,以战略性角度加强对成本较高原因的分析,掌握影响成本高低的因素及变化规律,有针对性地采取降低成本措施;再次,改进经营组织结构,对基本的成本组织要素进行整合,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优化调整结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应注重业务与资产的重组,摒弃原有已经落后的生产作业模式,加快新产品的开发力度,实现产业升级,获得更多利润空间。

2.3 加强各方面的成本分析工作

在当前信息化背景下,石油企业财务部门也开始运用计算机等现代技术与管理手段,以更快捷、更全面、更真实地获取成本信息,为成本规划与决策提供依据。一方面,企业成本动因信息的收集与应用。成本动因可分为两种形式:结构性成本动因、执行性成本动因。企业通过分析产生结构性成本的原因,可从其生产、管理等各个角度进行调整,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通过分析产生执行性成本的原因,可优化价值链中上游与下游产业的组合,达到成本控制的最佳效果;另一方面,企业目标成本信息的收集与应用。目标成本是企业强化管理与发展的根本参考内容,通过强化企业会计核算效率与质量,获取更多的企业成本资料、会计信息等,分析以往成本管理的成果,考核成本降低程度,寻找成本差异,制定全新成本管理策略,适应企业发展需要。

2.4 发挥价值链成本管理作用

对于石油企业来说,其价值链的上游环节和下游环节,都将对其整体成本管理起到影响作用。因此,以持续性、战略性角度为出发点,成本分析不能仅停留在某个环节的成本控制,而是更多地关注价值链分析,更好地适应内外环境变化。从国外大型石油公司的成功经验来看,大多采取战略价值链分析模式,明确公司的核心业务,分析价值链中各项价值活动之间的关系,增强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争取将成本支出降到最低,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提供必要条件。纵观我国石油企业的实际情况,也要借鉴这一成功经验,尤其在石油企业的重组与并购操作中,更要发挥价值链分析的作用,明确自身在整个价值链中所处的地位,弱化重复的管理环节、略去不必要的合作模式、改进竞争力不强的业务,进而提升整体竞争优势。同时,通过协作模式,应着眼于国际化市场,与国际大型企业加强合作,明确各自分工,做到取长补短,实现可持续发展。

2.5 以科技进步控制成本支出

当前,科技进步已成为推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对于石油企业同样如此。在生产作业中运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降低作业成本。石油企业的整体工作中,涉及到原油的勘探、开发、加工等过程,运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工具手段等,可更好地保证石油生产效率与质量,增强石油价值。依靠科技进步,可降低石油开发的成本,减少石油开发风险,提高炼油率、保证化工生产效果,进而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确保企业获得更多经济收益。因此,为了从根本加强石油企业成本控制的力度,应该从企业总体发展战略为出发点,注重石油科技发展,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进而获得更多回报。应该认识到,科学技术的提高离不开科技资金的投入支持,因此石油企业也要从多渠道筹集资金,为提升企业科学技术水平及核心竞争力提供支持与保障。在投资技术之前,应该做好基本的分析工作,包括投入与产出比,确保投入有所回报,且投入使用的新技术、新设备能够对降低成本起到作用。

由上可见,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石油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应该坚持“统筹兼顾”原则,注重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有机结合,确保石油企业能够更好地面对新经济环境下的机遇和挑战,转变以往的成本管理思路,树立战略成本管理观念,创新管理方法与管理模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9-0280-02

酒店管理本科专业作为教育部试办专业从2007年开始招生,截至2011年10月,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已开出酒店管理本科专业的普通本科院校约28所,其中2011年新增酒店管理本科专业院校11所;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有12个省、4个直辖市、1个自治区开出了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其他14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酒店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领域空白。特别是经济发达的沿海省份如浙江和江苏,及旅游资源丰富的省份如云南、河南和陕西等,目前没有普通本科高校开出酒店管理本科专业。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发展如此缓慢的原因在哪里?我们认为除了受社会上的择业理念、用人理念的影响外,该专业从2007年开始试招到2011年止,在专业特色、人才定位、课程设置、师资建设、教学管理、学生职业思想教育等方面也是存在一定问题的。要解决这些问题,应该有针对性地实施国际化发展策略。

酒店管理本科专业要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首先要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创新,要做好革新的准备;其次要与本校的办学特色和资源能力结合,紧紧围绕市场需要确定本专业的发展定位,走一条国际化、差异化的发展道路;再次要加强终身就业观教育。

一、国际化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定位

酒店管理本科专业以国内外酒店业市场为导向,以专业为支撑,以英语为基础,以小语种为特色,通过“实践—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模式反复学习与实践,实现应用型、国际化、高品质的酒店职业经理人的培养目标。坚持德智并重、产学研一体、重基础、重素质、重实践的原则,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两条教学线平行展开,相辅相成。层进式地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掌握酒店管理的国际标准、流程和规范,注重学生实务操作、人际沟通、团队协作、领导力的培养,让学生走进行业,走向社会,走向世界,使培养的人才真正符合国际酒店产业发展的需求。

二、国际化的基于能力本位的课程设置

1.国际化的多语言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高端酒店的客人往往来自不同的国家,对工作人员的多语言能力有要求,所以,如果毕业生在酒店里工作能用几种语言对客交流,将非常有竞争力,多语言能力可以成为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培养学生的多语言能力,应注意以下几点:(1)语言学习目标:听说领先。要强化学生酒店管理职场外语听说能力的培养,引入国际上广泛认可的口语类证书。(2)语言学习方式:实训模式。语言实训学习方式基于能力本位,以酒店专业知识为背景,在模拟或真实的酒店工作环境中,在实训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基于一定的工作过程的实践,语言学习的效果明显提高,学生学以致用。(3)语言学习过程:不能断线。语言的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和使用的过程,因此语言学习应该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逐步推进,不能断线。

2.国际化的多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兼顾专才和通才的培养,在规范的基础上更强调特色,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结果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职业能力的养成充分以市场为先导,各课程之间内在关联紧密,形成一个逐步递进、不断上升的课程系统。强调饭店硬件课程的同时,注重软件课程与之匹配,适当横向增加在酒店服务和管理工作中所需要的技术知识课程和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使学生获得专业之外的其他相关能力,确保实现国际化、应用型、高品质的酒店职业经理人的培养目标。为实现课程设置的国际化和高起点,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嵌入美国饭店协会(AHLA)的12门“饭店运营管理文凭课程”,该12门核心课程被全世界多所高校认可,学分互认。由12门核心课程组成酒店管理本科专业的专业课程模块,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最优专业课程群。12门专业课程全部采用双语教学,使用国外原版全英教材。

三、国际化的实践教学管理

篇5

1.学科本身的发展需要

人类社会面临一系列重大问题,一两个具体学科难以解决,需要若干个学科甚至若干个学科群来共同应对。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与各种外部资源支持和竞争性制约因素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跨学科研究更强调不同学科间的综合性、整体性和跨越性,这些都为我们解决问题打开了思路,指明了方向。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学科的自身的发展必须与时俱进,跨学科融合拓展了学科研究的理论视野、丰富了它的研究途径,不断为学科注入新的发展活力。另外,不同学科之间相互碰撞、交流和融合,可以促使新兴学科的诞生[2]。

2.高校变革的推动

过去的人才培养模式,规范性和专业性是教育模式中的突出特征。高校中的学科门类划分很细,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多样性培养。这种培养模式与社会的需求脱节,必须有所改变。跨学科融合给高校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多学科渗透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跨学科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培养目标,与传统的教育理念差异较大,更加强调全面性、系统性和整体性。为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以及学科综合化发展,高等院校必须进行变革,积极转变教育理念,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二、劣势分析

1.跨学科融合组织上存在障碍

我国大学普遍实行“校一院一系”三级组织模式,这种模式致使我国高校院系间相互隔绝,阻碍跨学科融合的进一步发展。在这种组织模式下,学科边界非常清晰,一个学院可以有很多个专业,但各个学院之间存在许多的壁垒和障碍,而且这种局面在短期内很难改变。此外,教师都是隶属于某一学院或者院系,教师的工资、职称和福利都依附于院系,而且教师的流动都是有限制的,需要得到院系的同意。这就限制了教师的自由流动以及信息的共享,最终制约了跨学科融合。

2.人员匮乏和教学体系不完善

传统教育模式专业性较强,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很难同时精通地掌握两门或两门学科以上的知识,特别是跨度相距比较大的学科。因此找到可以促进跨学科融合的人员比较困难,以至于跨学科融合存在一定的困难。另外,跨学科的教材也是制约跨学科融合的重要因素。在跨学科融合的初期,教学内容无法标准化和规范化,缺乏权威的教材。因此,只能由教师根据对跨学科的理解、自己的兴趣以及知识背景来传授课程,由此导致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学生在学习和理解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3.评价体系存在缺陷

现在的教师评价体系以对本专业的贡献程度为主要考察指标。然而在跨学科融合过程中,教师的贡献无法清晰折算为对本专业的贡献,大多跨学科融合成果都是许多专家共同完成的,导致教师的贡献无法量化,从而造成教师的投入与利益分配不相符的困境,这就打击教师参与跨学科融合的积极性。另外,跨专业融合属于新兴事物,对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失败的可能性较大,许多教师往往望而却步、知难而退。

三、机遇分析

1.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现在社会中不确定的因素越来越多,所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复杂,这要求我们必须从多个方面2016年以及多个角度分析问题。比如说现在社会普遍存在的人口、环境、资源等问题,如果从单一层次来分析,不能较为准确地抓住问题的本质,势必会造成研究的片面性。而跨学科融合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途径,跨学科融合可以带来方法的共享和信息的交流,可以开阔研究的视野,跨学科融合更适合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2.就业层面的需求

我们所面临的社会大环境是复杂的,对人才需求不再是单一的,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也就是复合型人才更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复合型人才就要求有宽广的知识面,宽广的知识面包括人文社科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等方面。跨学科融合能够实现文理渗透、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由于跨学科融合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还能够使得学生运用“多学科”的观点看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这就扩大了学生的就业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仅强调专业知识、业务技能,而且还看中人文素养与社会经验相结合的重要性,把厚基础、宽口径、亲和度和拓展能力作为一种人才的评价标准。这种人才的培养需要借助于跨学科融合的培养模式。

四、挑战分析

1.跨学科融合项目支撑力不够

由于跨学科融合科研项目涉及许多不同学科,跨学科融合的项目很难立项,致使跨学科融合的研究缺少资金和政策支持,即使在申报成功后,由于涉及多种学科,需要许多专家共同协助完成,并且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就增加了跨学科融合项目研究的难度。

2.学生的热情不高

学生是高校跨学科融合的重要参与者和受益者,学生对跨学科融合的激情不高是阻碍高校跨学科融合的重要原因。跨学科融合涉及多种学科,特别是在高校中专业划分十分明显,专业之间的知识差异性较大,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时,需要掌握更多相关学科的知识,这无疑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除此之外,一些学生对跨学科的专业不感兴趣,这就影响了跨学科融合的进度。

五、经济管理类专业跨学科融合发展的策略

本文主要是针对高校跨学科融合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运用SWOT分析法梳理了目前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跨学科融合存在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据此提出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相关的发展策略。现对本文SWOT分析法进行总结。

1.SO策略

(1)借鉴国外融合经验

国外一些院校在跨学科融合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国高等院校跨学科融合发展,可以吸收借鉴国外高等院校成功的发展经验。国外成功的跨学科融合的经验表明,跨学科融合源于社会中问题的复杂性,因此应从实际出发,找出准确的融合点,这是跨学科融合的基础M。此外,跨学科融合离不开重大项目和学术研究平台的支撑,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相互交流和学习,发挥各自学科的比较优势,完善学科体系,有利于更好地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2)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紧贴市场需求,人才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必须具有跨学科的背景,掌握多种技术或者综合技能的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现代经济社会多元化趋势和个性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倒逼高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和开发学生应对生活、工作中的实际能力柔韧性和灵活性,注重对人综合能力的培养。

(3)营造良好的跨学科融合环境

首先,要在高校中营造兼收并蓄、包容互鉴的文化环境,打破和消除各学科之间的壁垒,促进各学科之间的相互交流。其次,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增加人们对跨学科融合的认知度。良好的跨学科融合环境,可以为跨学科融合提供土壤,促进其快速成长。

2.WO策略

(1)实行学部制,为跨学科融合创造良好的组织环境

学部制是具有尚起点、尚标准和尚要求的开放式跨学科组织模式,明显优于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校-院-系”组织模式。学部制将相对靠近的学科、学科群集中在一起,有利于发挥优势学科和综合学科的优势;组织管理上避免了机构复杂、架空和冗余,实现了资源、信息的共享,学部制以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为核心搭建创新平台,避免了以前各学院间各自为政的情况,打破了学科之间的壁垒,促进了学科之间的融合。与此同时,学部制还满足了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跨学科融合的带头人

由于跨学科融合通常是依托于某一学科体系,同时又要善于兼容并蓄其他学科,这就对研究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这样的跨学科融合的带头人较少,成为稀缺资源。因此,高校推进跨学科融合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可以实行若干学院联合培养,共同促进跨学科融合。也可以通过派遣教师去跨学科融合的院校学习交流甚至出国深造来培养跨学科融合的带头人。

(3)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体系,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要充分发挥激励体系的激励作用,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了调动教师参与跨学科融合的热情,高校中教师的工资、津贴和职称应该与跨学科融合的成果直接相关。根据教师在跨学科研究中所承担的工作量或者所做的贡献,决定教师的工资、津贴。此外,跨学科研究有其独特的复杂性,因此在从事跨学科研究中应当允许失败。

3.ST策略

(1)加强政策和财力支持力度

推进跨学科融合不能只靠高校,政府的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政府还是高校本身首先要树立积极推进跨学科融合的发展的理念,在政策上出台相关鼓励措施,积极推动高校进行改革,高校本身要创造条件,促进跨学科融合的发展。一定的资金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政府和高校的研究基金可以适当向跨学科融合倾斜。

(2)优化课程体系

对现有的课程的体系进行整合和优化,适度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专业课,注重公共选修课的开设,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增加选修课的广泛性和选择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程,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要注意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有序的衔接。人文专业与理工专业之间要开设一些文理融合的课程,推动两者有机结合。

4.WT策略

(1)夯实学科基础,打造跨学科融合的研究平台

在推进跨学科融合中要善于搭建优秀的研究平台。经济管理类专业突破原有的学科壁垒是一种趋势,需要将不同的学科理论、方法或思维有机地融为一体,打破过去固有的按专业划分的知识体系,构建一种将不同知识体系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创新学科交叉体系,打造“大部类”各专业间资源共享、优势整合、彼此支撑、互为依托的研究平台。高校可以依托学科专业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建立各种各样的研究中心。

篇6

1 概述

我国自十以来全面实施了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并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是推动我国现阶段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的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1]。在当前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下,全社会也在逐渐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全民创业创新的新局面。

科技创新按照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科学发现,创造出新知识,即知识创新;第二层次为科学发明,创造出技术,这是对创造出的知识的应用开发,即技术创新;第三层次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大量积累,集成若干技术创新,由此形成系列密切关联的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最终构成新产业,即产业创新。知识创新是创新驱动的源头和动力,产业创新是创新驱动的终端和目的[2]。在整个创新体系中,科学发现所带动的知识创新是创新链中的基础和源泉,在整个创新链中处于核心的地位[3]。在我国的创新体系中,知识创新主要由高等院校和科技院所的科学家完成。然而,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知识创新远离经济活动的中心,更多的成为科学家自身的学术追求,未能对经济发展起到足够的驱动作用。

在知识创新活动中,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所设立的科学研究项目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科学研究经费几乎支撑了所有知识创新活动所需的支出[4]。为适应国家全面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我国在2015年对科技项目的管理体制进行了全面改革,对原有的科技项目体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合,经过2016年的实施,新的科技项目管理轮廓已经初步形成。美国学者Nelson等认为科学技术处于不断变革中,政府应保证制度安排上的灵活性和适应性[5]。我国的科技项目改革,正是为了提高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科技项目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而进行的改革。相应地,科技项目的灵活性与适应性提高了,科技项目费管理的灵活性与适应性也需要随之提高。

因此,在创新驱动战略下、新的科技体制下,科技经费的经费管理制度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以适应新形势的需求。为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充分发挥资金利用率,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自主性、积极性,我国科技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势在必行。本文将重点探讨我国当前创新驱动发展的形势下科技项目经费管理改革的建议。

2 总体原则

2.1 服务性原则

科技项目是为知识创新而设立的科技项目,科技项目的经费管理也需要为知识创新而服务,根据知识创新的客观规律进行科技经费的管理将有助于知识创新的快速高效完成。在当前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前提下,为知识创新高效服务应是科技经费管理的第一原则,即服务性原则,也是最为重要的原则。

2.2 灵活性原则

知识创新是科学家不断突破自我、探索未知的智力劳动,具有创造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因此,科技经费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满足灵活性原则,需要预算但不能完全依照预算、照搬预算而一成不变。如果完全依据预算来执行科技活动,知识创新将无法完成、永不可及。

2.3 真实性原则

科技经费的执行与管理,在灵活性的基础上,还需要保证真实性。一切科技活动的支出,必须保证是在服务科技创新的前提下来进行,并且是真实存在的,不是虚构的。真实性原则是科技人员必须遵循的,也是科技经费管理部门对经费进行审核的重要标准。

2.4 安全性原则

科技经费是国库资金,取之于民,也应用之于民,为更好地为创新服务,尽管在使用经费过程中需要保证经费的灵活性和真实性原则,但同时也需要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原则。国家资金的安全保障是科技经费管理的基本原则,不可动摇。安全性原则与灵活性原则和真实性原则不矛盾、不冲突。

2.5 国库支付原则

针对当前科技经费执行率明细滞后,大量资金囤积,结题之前突击花钱,科技经费的整体流动性差的问题。建议凡是以国家或各级政府名义立项的科技项目,经费都应实行国库支付的原则,统一管理和调配,提高国库资金利用效率。各单位设立国库虚拟账号,统一从国库支付,这样将极大提高资金的流通性和利用率。

3 项目立项

篇7

作为政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关青年正在政府部门各个岗位上发挥重要作用。机关青年关员正以自身良好的政治素质、文化修养、综合能力展示自身的风采,同时也以自身的个性特点、创新思维、自我追求在政府队伍中形成独特的风景。随着青年队伍的扩大,为机关文化注入更为丰富和多元化发展因素。今天的机关青年队伍是未来政府队伍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因此解读机关青年文化内涵已经成为机关文化建设、队伍建设与管理的重要课题。

一、机关青年文化框架

政府工作人员代表国家行使权利,其素质、效率、作风直接体现了政府的形象及文化内涵。 上海海关团委于2007年6月-7月在上海海关青年关员范围内抽取200名青年关员进行的《上海海关文化建设与青年价值实现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问卷抽样调查,对上海海关文化与青年发展进行初步调研。

1.意识形态。《报告》中“对海关文化的认识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在对“海关精神文化(宗旨,意识,工作方针等)”的认识程度上,38.5%的人非常了解,自然而然遵守;51.0%的人了解,能够用来约束自己;6.0%的人有所了解,但不受其影响。

2.道德风尚。《报告》中“看待社会和个人的关系”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人活着就应该为社会和国家做贡献”占10.0%;认为“个人是社会的一分子,理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占81.0%。机关青年关员的道德风尚主要分为职业价值基及社会人生价值观,体现为意识行为规范、处世哲学、工作精神、文化观念和办事风格。

3.性格特征。《报告》中“在现代社会中,哪些品质比较重要”调查结果显示其中选择“诚信”占73.5%,选择“责任感”占41.0%;选择“宽容”占30.5%;选择“正直”占25.5%。上述调查结果显示机关青年关员具有较强的个性差异,体现了强烈的自我意识。

4.理想信念,《报告》中“怎样看待理想”调查结果显示选择“要树立一个较高理想并为之奋斗”,占29.6%;选择“理想没必要太高,要考虑现实条件”,占45.7%。上述调查结果显示机关青年有着正确良好的理想信念,对于自身理想追求需要的非常清楚。

二、机关青年文化发展趋向

1.从知识型关员的普及来看。以《报告》调查结果为例,99.9%以上的海关青年干部是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由于知识型员工的出现,机关青年对工作报酬的考虑不仅仅是工资,而是希望分享劳动成果,并更加追求“自我实现”的机会。

2.从工作方式的改变来看。随着政府电子信息化程度的普及和提高,这种以知识为核心,以信息化建设为结构体系的工作方式,更需要用文化管理来强调合作精神和工作责任,来实现政府系统信息的共享。

3.从需求层次的变化来看。广大干部职工期望通过这种创造性或挑战性的工作实绩来获得精神、物质及地位上的满足。而这种创造性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与人们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所以更需要实行文化管理。

三、新时期影响青年文化的主要因素

1.机关章制。政府系统机关实际情况研究制定的内部管理制度,每项工作有程序、有标准、有方法、有限制,如《公务员条例》等。机关章制的刚性特点,机关制度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对青年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产生限制。

2.机关环境。目前政府的工作、生活等物质环境是非常好的,同时还应着力营造有利于工作人员个人发展、同事间协同进取、部门内民主和谐的良好的人文环境。

3.机关民主。机关民主的核心内容是尊重人、重视人、培养工作人员的参与意识和集体观念,政府民主的发展有利于广泛融合集体智慧,无形中鼓励机关青年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4.机关教育。它是机关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和根本途径。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业务培训等,通过教育,全方位地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5.政绩评价。政绩评价的标准体现了用人的导向,正确的用人导向会引导机关青年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四、解读机关青年文化内涵,建立政府队伍发展“战略支点”现实作用

从管理学角度来看,动力是内在的,你不能直接激励别人,但是可以影响他们做某事的动机。

1.解读机关青年文化内涵,建立提升海关队伍建设与管理长远规划。在解读机关青年文化内涵的过程中,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首要资源积累,完善机关青年人才库,针对性加强机关青年人才的培养指导,形成机关青年队伍发展的良性循环。

2.解读机关青年文化内涵,锻造共同的价值观,凝聚整个政府队伍的创造力和战斗力。解读机关青年文化,对青年的素质和能力有效分析和评价,理解青年独特的价值观念和风格,促进个性与共性的和谐,正确引导青年促进自我设计和发展。

3.解读机关青年文化,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首要资源积累,针对性加强政府青年人才的培养指导。机关青年最终能否成才,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成才的内因,指青年成才的内在素质,包括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智能因素和品德结构、个性结构等非智能因素;二是成才的外因,指青年人才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职业环境。

参考文献:

篇8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地方银行日益发展壮大,比如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居民的收入也在不断的提高,居民对于投资和理财有一定的需求,随之,各个地方银行的各种金融服务业务如雨后春笋般纷纷产生。伴随着客户消费行为的逐渐成熟,对于金融产品的种类和银行的服务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客户关系的维护也成为银行目前正在加强的主要侧重点,特别是作为新生力量的个人金融业务,客户关系的管理对于地方银行的经营与发展起着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地方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客户关系管理的现状

近几年来地方银行在个人金融业务上也迅速发展,在很多城市和农村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业务量的增长也日益显著,以某地方银行为例,据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该行的金融理财客户共计11.5万户,总存款额628亿元;该行的信用卡,一年内新增259万张,全年消费703亿元。个人金融业务的客户关系对于地方银行目前的生存和以后的发展壮大都存在根本联系。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提高客户的信任度,可以降低客户的流失率,从而全面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但是目前地方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客户关系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个人金融业务类型单一。西方发达国家在个人金融业务上发展的较为迅速,在同一家银行可以满足客户各种金融需求,而目前我国地方银行的金融产品品种的开发比较单一,而且许多金融产品的作用和功能相近,缺乏创新意识,产品还停留在初级的水平,多数还是传统业务的储蓄、贷款和汇兑形式,像北京银行除了传统业务,目前的理财产品还仅仅是以国债为主,又例如上海银行目前只有“慧财”系列理财产品,不能充分的满足客户多方位的需要,达不到客户关系管理的基本条件。

(2)个人金融业务客户管理系统缺失。目前很多地方银行已经建立各自的客户系统,但是这些信息是零乱的,没有形成统一的数据库,不能对客户进行分类和对比,也不能充分的了解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这对于客户的管理和对金融产品的销售非常不利。并没有真正形成以客户的需求为中心的管理理念,这种意识还只是停留在口号的表面,得不到切实的执行。很多地方银行还是以追求产品的销售为中心,把银行的利润作为唯一的经营目标。同时一些地方银行的资源配置不能达到市场形势和客户要求的程度,从而不能把握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规律,使银行内部各个管理要素之间配合不畅,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3)个人金融业务客户关系管理渠道不畅。很多地方银行都采用由总行到分行、分行到支行、支行到网点的管理层级模式,比如上海银行就有上海银行总行、天津分行、江湾支行等。在每个管理层级都有一定的决策权,这样就会对经营管理信息的传导形成机制阻碍,降低了对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及时应对能力。并且在各个地方银行都会有不同的业务区域划分,这样会使管理职能既有空白地带也会有重合区域。并且缺少对客户级别的划分和管理能力,不能根据不同客户的实际情况提供差别化服务、缺乏个人客户信息的回访、对个人客户开放的柜台有限导致排队过长、有的业务手续较繁杂,这些因素直接致使客户不满意情绪产生,感受不到银行的合作诚意。对一些地方银行,很多偏僻的网点只能办收付业务、很多网点只有很少的金融柜台,并且金融柜台的私密性低、很多网点根本没有金融产品和其它金融服务、电子类的金融渠道利用率低。网点之间也缺乏分工与协作,个人客户资源没有整合与共享,对于个人客户的管理还是处于传统的模式。

二、地方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客户关系管理的发展策略

(1)建立个人金融业务客户关系数据库。把个人金融业务客户的信息形成一个独立的数据库,通过各个分行和支行以及网点把信息进行搜集,统一进行筛选和整理,并且根据不同客户的情况进行分类,建立客户数据树,对现存的个人客户资源进行有效统计和的整理,不但有利于查询,还可以及时发现新增客户,按照需求为其提供全面服务,留住新增客户资源,及时发现优质客户。同时还能尽早发现流失客户,及时进行电话回访和信息反馈,找出原因,自我检查与调整。还要对客户反馈回的信息加入数据库,完善投诉制度,对于客户反映的问题类型、解决方式和客户对解决方案的意见进行统计,分类统计在数据库中。之后还需要对数据及时更新,随时调整客户信息,达到对客户的有效管理,提升银行的服务质量和形象。

(2)加强新技术引入,丰富金融工具。金融工具的丰富与使用的便捷能从根本上增加个人客户对银行的光顾。随着技术革新所带来的便利,使客户对金融业务的要求也更高。想要强化客户关系,地方银行就必须利用科技工具,提供手机银行、网上银行、支付宝等便利的金融工具,使客户足不出户就能完成炒股、缴费、查询、购物等各种金融业务。如果地方银行及时的丰富了金融工具,就会吸纳当地的更多的个人客户,随着金融工具不断的技术更新,也会对个人金融业务客户关系的管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增加金融服务业务的窗口和人员,使客户享受到人性化、舒适、高效的服务。并且根据客户个性需求逐渐完善个人投资理财、住房公积金、货币兑换等等金融业务,吸引更多个人客户。

(3)以客户为服务中心,加强地方银行人员素质。培养员工“顾客满意至上”的服务理念,与客户建立长期联系,让客户放心和信任,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培养出服务能力强、业务技能强、综合素质强,能吸引新客户,稳定老客户的高质量团队。对员工实行问责制和绩效考核,并要求写工作日志,在同事之间定期对典型事例和典型客户资源进行分享。设立客户业务受理反馈表,及时的发现客户的需求和意见,可以把客户业务受理反馈表作为员工调整服务的依据。据统计,某银行的业务受理表显示,8%的个人客户表达出不满意之处,64%的个人客户因不满意而逐渐离开选择其它银行。通过制度与经济上的约束和精神上的培养,使员工真正把个人客户的金融业务服务到位,建立良好客户关系。

三、总结

中国加入WTO以来,各种金融形式都与国际接轨,中国的地方银行在客户管理方面学习了许多先进的作法,但是目前地方银行对个人金融业务客户关系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表面,没有真正的做到以客户为服务中心,经营方式粗放,经常导致客户的流失,不能为客户提供金融业务的个性化服务。所以地方银行应该加强客户管理,通过建立个人客户反馈信息制度、建立客户数据库、员工培训、丰富金融工具和强化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等方面从根本上加强服务能力,通过为客户提供人性化的舒适服务,不断吸引新客户,稳定老客户,实现地方银行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杨路明,杨竹青,徐铃.客户关系管理理论与实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2]齐佳音,万岩,尹涛.客户关系管理[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

篇9

前言

航天科技是国家科研的重要前沿,但是随着科技发展的不断深入与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使得航天科技研发的周期、风险与经费都大大增加,同时航天科技发展的不确定性也越来越高,为更好的促进航天科技的发展,需要在分析现有的航天科技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对体制进行改革,以使得其能够适应现今快速发展的航天科技的战略需要。

1 航天科技管理发展现状

航天科技对于经济、科技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国外,航天科技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航天科技的管理体系以及航天科技/技术与装备的发展战略策略。但是在国内,对于航天科技的发展战略的研究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并未将航天科技管理作为一个主题来进行研究,仅仅在航天科技工业的发展战略研究中有一定的涉猎。在航天科技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引入创新发展战略,通过完善航天科技管理制度与管理机制,做好航天科技项目的立项与项目管理,以此来使得航天科技项目从立项、研究直至得出成果都有一套完善的航天科技管理制度来对其进行保驾护航,促进航天科技的发展进步。现今在航天科技的管理中缺乏系统性的航天科技战略管理框架,缺乏系统性的研究从而使得航天科技的管理长期以经验管理为主,其中,在航天科技的管理中主要以战略分析和战略制定为主要管理模式,忽视了对于航天科技管理战略实施监督控制,使得航天科技的战略管理并未取得良好的成果。因此,需要在分析借鉴国外同行成熟、先进的航天科技战略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符合我国航天科技战略管理需要的航天科技管理新模式,因此来提高航天科技项目的战略管理效率与效益,促进我国航天科技的高速、稳定的发展。

2 国外在航天科技与装备发展战略管理研究中的现状

国外在航天科技与装备战略发展中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其中以美国和欧洲的航天局为主要代表,下文将对其航天科技与装备发展的战略管理模式进行分析介绍:(1)美国国家航空航天管理局对于航天科技与装备的战略发展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其中第一层次是管理局的战略管理,通过对航天科技项目的发展从规划、实施再到监督与控制,建立起一个完善的航天科技项目监督管理反馈回路以确保航天科技项目的规划和项目实时的紧密贴合,并对航天科技项目的实施进度进行监督与反馈控制,以确保航天科技项目的顺利实施。在航天科技项目战略管理的过程中,其主要依靠的是航天科技项目的战略管理原则,以确保航天科技项目研究工作的顺利展开。在航天科技项目的管理过程中通过三委员会的相互作用来构建起航天科技项目的监督管理体系。在战略规划阶段主要通过科学的研究确定NASA的近期及远期的发展规划并做好航天科技项目的战略管理与战略框架责任的安排。在项目实施阶段,则主要负责实施计划的责任安排。在航天科技项目的监督与控制环节,则主要通过内部的评估与评审,建立其内、外部的评价矩阵,负责航天科技项目实施的监督与控制。在第一层的航天科技项目的战略管理中,需要建立起精益治理、责任与决策以及考核与平衡、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协调与管理,以确保航天科技项目的顺利实施。

在航天科技项目的第二层战略管理阶段,需要做好对于NASA下属企业的航天科技项目战略管理的延伸,在NASA总体战略的指导下,对科技项目的管理流程尤其是战略规划流程进行详细的细化和划分,确保航天科技项目的顺利实施。第三层为航天科技组件的战略管理,做好对于航天科技的实施计划、技术战略的应用以及商业化和教育战略的实施和布局,确保航天科技项目战略的顺利实行,与此同时,NASA对于航天科技项目的群和项目的组合管理的应用也十分重视,通过制定程序文件来对其进行专门的指导和规范。在欧洲航天局(ESA)中为航天科技的发展制定了终点-终点的航天科技战略管理框架,在航天科技的战略管理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为未来航天科技的发展项目建立和准备相应的技术储备、建立起完善的航天科技技术创新奖励机制、支持航天科技的发展并积极参与外部市场的竞争、做好关键技术的独立研发与掌握、积极做好航天科技在非航天领域的应用与商业化方向的应用。同时在航天科技项目的战略发展中,还需要将不同类型的技术项目群整合到统一的技术规划流程中,确保航天科技项目的管理流程更为透明、高效。ESA是多个国家共同组建的,因此在航天科技的管理中需要做好各方的协调,为保障技术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ESA通过建立欧洲航天技术平台来完成各成员国之间的协调与技术的一体化,在航天科技的战略管理上,ESA在其航天科技项目的战略管理框架中都有着明确的要求与体现,为做好航天科技项目的规范化管理建立起了良好的管理体系。

3 做好我国航天科技项目的管理

相较于国外成熟、完善的航天科技项目的管理体系,我国在航天科技项目的管理上欠缺的是系统性的航天科技战略管理框架,且长期处于以经验管理的状态,其中对于航天科技项目的管理的重点放在战略分析和战略制定上,对于航天科技战略的实施和监督与控制有所欠缺。因此,在研究和借鉴NASA和ESA等在航天科技项目发展与战略管理方面的经验,在了解其在理论研究、战略管理模式以及战略管理原则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国内航天科技项目的管理进行补充与完善,从管理机制与治理结构方面入手,明确在航天科技管理中各职能层、企事业层等的职责与特点,建立起符合我国航天科技发展需求的战略管理框架与管理原则,并以此为基础指导航天科技项目的战略管理,促进航天科技项目的顺利实施。

4 结束语

航天科技项目的战略管理对于促进航天科技项目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在分析了NASA和ESA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对如何做好我国航天科技项目的战略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2000年以后,企业的发展面临全新的竞争压力,各种技术的发展与运用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为了在这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占据市场份额,获取企业利益,顺应时展的潮流,企业必须在优化企业内部管理的同时,注重市场和客户的需要和要求,调整生产部署,优化产业结构,解决企业面临的问题,这是当代企业努力的方向。企业要将发展目标,管理和生产相结合,加强各个部门的合作能力,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一、企业管理中的战略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企业都具有独立的生产能力。一个企业通常由市场营销,人力资源,财务和生产等众多部门共同组成,正是这些机构的存在和相互协调合作,使得企业的运转走向正轨,常规化。其实,协调各个部门最为主要的手段就是公司的发展目标。一个企业的战略目标是一个企业前进的动力。从某一角度说,战略是一个综合的发展目标,在其下面可以分为众多的子战略。具体分析,海尔公司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战略目标就是拓展海外市场,但是,为了实现这一整体目标,海尔还制定了服务战略等具体的战略目标。一个企业的战略目标的制定对企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子战略的制定也是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的必经途径。战略目标需要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全体员工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完成。战略目标的制定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企业要想发展,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目标。通过分析大型企业的成长历程可知,它们都是从小做起,一个一个阶段的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在实现战略目标的同时本身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经过层层的蜕变,最终成功的实现了质的飞跃,这就是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的价值和意义。

通常情况下,一个企业的战略是综合的,涉及到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比如公司的定位,公司的发展目标等,应当注意的是,要坚持战略的与时俱进,应当根据企业的发展不断的及时的调整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企业的发展扫清障碍。例如,西南航空公司为自己的定位是低价航空公司,并按照这一定位开展服务,公司在短期内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收获了显著的成效。在公司的发展战略制定上,不仅仅需要坚持发展战略的与时俱进,还要注重战略的制定应当从实际出发,符合公司的发展需要和实际情况。正确的公司定位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根据上文的叙述可知,公司的发展战略是一项综合的发展目标,公司的定位仅仅是其中一项具体的子战略,也只有做好企业发展的子战略目标才能实现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目标。当然,企业的战略管理理论也依赖于众多理论的支持,例如波特五力模型分析等。一个企业战略目标的制定对参与人员有着较高的要求,能够审时度势,具有较好的商业头脑,只有这样,制定出的战略才具有实际的价值。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影响企业战略目标制定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管理者的商业智慧。因此,企业的管理者要加强对商业的洞察,确保制定出企业战略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二、现代企业总体战略管理对策

(一)加强现代企业的资源战略管理。

资源战略顾名思义,以企业发展的总目标为指导,对企业的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部署,分配的战略。在通常的情况下,企业的资源可以分为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等。要做好企业的资源战略管理就必须合理的分配这三种资源。在资源战略管理中,根据管理对象的差异性分为资源采购管理战略和资源库存战略。进行资源管理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最大程度上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妥善的解决原料供应与生产的矛盾,原料存储与仓库的矛盾等。

(二)完善企业投资战略管理。

所谓投资战略就是对企业的各种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分配。具体来说,以企业的最高级别发展战略为中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对各种子战略进行部署,对资金的流向进行控制,管理的,优化资源配置的战略。第一,要拓展企业的市场。要想获得投资的利润,要求投资管理人员对市场有深入的研究,能够预知和把握市场的运行方向,可以抓住机遇,获得市场投资回报。所以,企业应当注重对市场产品使用时间的研究,了解市场和客户的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生产模式和生产结构,合理的投资。第二,注重投资方法的选择,现阶段,企业常用的投资方法有两种:产品分类法和投资分类管理法。

(三)加强企业科技发展战略管理。

科技发展战略隶属于企业的总体战略,是在深入的了解企业的总体战略和市场的前提下,充分的认识企业所处环境的和生产能力的基础之上,对企业的科技发展做出科学合理的部署。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之间的竞争主要变现为综合实力的竞争,其中综合实力主要表现为产品的创新上。创新是企业得以发展的基础。企业的科技发展战略主要通过率先创新战略、追踪创新战略和技术渗透战略来实现。率先创新战略可以说是一种先发制人的发展战略,它能够确保企业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跟踪创新战略属于被动型战略,立足于市场,紧跟时展的潮流,对已经流行的产品技术进行模仿,复制,用于自己的产品生产之中。这种创新对企业的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应当具有独立的研究团队。技术渗透战略实质上是一种变废为宝的过程,将最新的技术运用到以前的产品之中,提升产品的性能,期待再次获得市场占有率。

三、结论

战略管理可以说是企业管理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是企业负责人做好企业管理工作必须掌握的技能,这种管理模式将直接左右企业的发展,壮大。在制定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时,应当以企业的最高发展目标为指导,基于企业的发展实际出发,为企业的茁壮成长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2011秋2班)

篇11

一、创新的战略观和管理观

战略作为人类思维的客体,主要是指全局性、前瞻性和决胜性的谋划;从行为视角看,则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为实现战略目的而进行的全局性资源配置。战略观是一个共同体对战略目标、战略过程和手段等内容的总体认识,管理层及领导者的战略观又是这个共同体战略观的集中表现。

(一)战略观、管理观

我们首先对与战略相关或相近的一些词做简单的区分,从中也间接地表达战略观和管理观的内涵所具有的内容。

首先是战略与对策。专家考证战略(strategy)来自于希腊词汇strategeia,意指“将军的才能或军队的运动”,也就是说是对整个战场(时空)的资源配置;而对策或战术(tactics)则出自希腊语taktika,指的是遭遇敌人时所采取的手段和措施,实际上含有针对性手段的意谓。

另一对概念就是战略与大战略(grandstrategy)。大战略指广义的战略,就是指跳出局部领域来谋划取胜之道,常常涵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内容。

还有一对概念是战略与策略:战略不同于策略,战略的指向是为了改变战略环境或者为了取胜或者获得绝对的竞争优势;策略的指向是为了适应战略环境或者针对战略环境中的某些变量、某些情形,通过谋划资源安排而形成对自己有利的态势,能多得固然好,首先要过得去。如果我们认可这样定义,策略无疑具有机会主义、个体化的色调。但保护自己是生命系统的天性,在遇到障碍、压力、挑战甚至威胁时,策略倾向往往是人的第一反应。但如果不只是考虑到“有利”,还要考虑更好的生存,人们必须策划自己的战略。策略不能等同于战略,最佳的策略也不见得就是战略;对于争取决胜的目标而言,战略必须优先或高于策略。因为策略不能保证走向决胜;一大堆策略也替代不了一个战略。影响未来和命运的是战略,策略一般是引导人们适应环境或他人的战略。关于迎接WTO的挑战,我们可以把其它国家所遇到的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汇成一集,就是一个很好的策略版本,从中也可挑选更适合的策略组合,但这绝不是战略。

在一个竞争性的社会,一个弱肉强食的环境里,围绕全局性的主题,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一个创新机构要根据条件和需要可以适当地运用一些策略,但更要谋划自己的战略。一个积极的战略观是激励共同体成员进取心、决胜心的思想源泉,定位,相对于先进国家是策略,相对于后进国家是战略。如果所有后进国家都采取“跟踪”方式,我们尚可以维持自己的优势;但是如果有的后进国家集中力量,另辟蹊径地发展个别领域的科技和产业,那么它们就有可能获得某一方面的竞争优势。于是乎“跟踪”的策略实施下来,结果是我们既不可能获得相对于先进国家的竞争优势,且在一些领域,曾落后于我们一些国家正在超越我们。企业的情况也是类似,受成本和资源约束,企业更倾向于使用策略。由于资源有限,策略的实施常常排挤战略资源,这就是我们常常看到的企业的创新战略多是有头无尾或虎头蛇尾。而以“引进”、“跟踪”、“模仿”为主的策略型创新模式,不可能使企业在此创新时代获得必要的竞争优势。大国、大企业的科技创新战略必须以形成决胜优势或至少形成可竞争的优势为前提。

此外,须指出的是,一个共同体的战略观从属于其世界观、价值观和发展观,也深受其人才观、竞争观、创新观及绩效观等观念的影响。单方面塑造一个战略观是实现不了的。

管理观是人们对管理事务、问题、过程等主题的一般看法。管理概念带有相当大的统摄性、整合性,因而关于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就带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狭义的管理指内部控制,广义的管理指宏观治理。企业的创新战略管理,多用前者之涵义,而国家的创新战略管理则两个涵义都用。

在科技创新方面有一个老生常谈而又总翻新意的问题很能反映一个人或一个组织的管理观,这就是技术和制度的关系问题。对于一个经济共同体,两者都是生存和发展的要素,不可或缺。历史地看,不存在孰轻孰重。但在共同体发展的不同阶段,面临的不同战略环境,不同的技术和制度以及制度的编码化、标准化就是两者互相渗透和影响的结果。所以,一个好的科技创新的战略观和管理观,不仅会针对共同体发展的实践情况来选择目标,配置权重和相应的资源,更能够适时升级战略管理平台,让技术、制度及其它创新发展要素更快地相互识别、更自由地组合、更充分地互动。

(二)科技创新战略管理的主要职能

科技创新的战略管理旨在拓宽科技发展的视野,端正创新理念,摆正共同体的位置,引导共同体成员快速识别战略目标,形成贯彻执行模式,响应总部决策和指导,因应前端及环境的变化,疏通渠道,传导信息,协调各战略单元的行动,并根据战略实施的进展启动正向激励和负面约束机制。创新的战略管理必须以保证方向、保证执行、保证疏导、保证调控为指针。

(三)科技创新的战略管理必须遵循科技研究及研究成果产业化、社会化的逻辑

科技创新的战略管理既要遵循科技发展的一般规律,也要遵循一些创新的逻辑。

其一,原创优先。尊重发明发现的优先权,尊崇原创性,是科技共同体的基本原则,也是知识产权法规处理有关事宜的基本取向。不能实现原始性发明发现的“战略”不应成为科技创新战略的主导,所以,像技术引进这样贸易性政策和策略,只能成为科技创新战略必要的补充。

其二,胜者全得。由于现在的科技开发投入成本越来越高,知识产权保护越来越受到关注,企业对新产品的市场成长规律研究越来越深入,科技新产品率先进入市场更容易获得相对的垄断权,于是谁先取得优先权,也就容易获得技术标准的创制权和市场垄断权,后来就会占有大部分市场。

其三,常规扩张与突变革命交替发展。科技创新同知识发展一样,有其常规发展、按照一定模式扩张的一面,也有在一定程度产生革命性巨变。常规发展的波及效应很少也很短,而大大小小的革命性创新有着很强的波及效应、次生效应,也就是会产生熊彼特所说的“创造性破坏”。小小的鼠标就是一个创新革命鲜明的小事例,它对人类行为方式的“破坏力”现在还没有释放完。

其四,路径依赖。科技创新虽然讲求推陈出新,但也以一些主客观条件为前提。原有的发明发现有其客观的物质基础和文化成因,这些因素会影响其进一步发展。路径依赖如果单是科技因素造成的,这只是一种“弱锁定”,如果是科技、制度、产业、文化多重锁定,则是一种“强锁定”。李约瑟难题就是一种强锁定现象,被锁定的封建社会中国的科技发展很难跳出的原来轨道。

其五,增量决定存量,替代存量。知识具有未来性,具有向后的兼容和覆盖力,所以,知识的发展遵循着“增量替代存量、兼容存量,从而最后决定存量”的逻辑,所以,需要指出的是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应关注知识的增量发展,重心也应放在增量方面,学习发达国家把主要资源投向活的知识,这才能使创新战略真正成为发展的先导。

其六,知识的非线性迭加。知识的总量不是按照线性模式迭加的,两个大学的知识加起来并不见得比一个大学多,图书馆的知识量也并非正比于馆藏书本的总量。企业的情形也如此,创新投入与回报不是线性对应的,竞争之激烈有时会导致企业的新产品与次新的产品在争市场。如果一个国家的知识总量可以说是由这个国家拥有(或可运用)的学科带头人的数量决定的,那么,一个国家的知识增量将决定于有创新意识的带头人的数量和质量。

总之,在创新的实践中,有所综合,有所创造;有所集成,有所超越。创新的战略管理就是在尊重创新逻辑的前提下,营造必要的综合与集成的平台,为实现战略的终极目标创造条件。

(四)面向未来的科技创新战略基本理念

有什么样的战略理念,将意味着有什么样的战略平台。关于面向未来科技创新战略的基本理念,笔者认为有四大理念:

宽带创新――这一理念要求以开放、宽容、平等、兼容的意识和心态善待各种创新,甚至相互矛盾的理念和策略,并对各种正当的创新活动、各种正当机构或个体的创新、各种正当方式的创新一视同仁。观念、理论、知识、科技、技术、机制、体制、管理、文化等等方面的创新,以及独立开发、引进、模仿、逆向、渐近、干中学、竞争中学、网络、并行、集成、跨越等等创新模式和手段都可以统合于一个宽带、广谱化的战略之下。简单地说,只要合法、合理、合情,能够致胜,对创新怎么管理都行。这样一个战略是创新主体吸纳各方面资源和经验的重要前提。第一代研发管理到第四代或五代研发管理的根本性变化就是战略平台涵盖的内容越来越多;创新致胜就是要求要比对手有更宽的战略理念、视野和平台。

演进创新――创新是从概念到实体、从少数人使用到大多数人使用的一个不断演化、升级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一般要经历概念的物化、商品化、产业化到国际化等几个标志性阶段。成功的创新,有的看似横空出世,每个都有一个从小到大、滚动发展,最后广为众人接受经历。设想一个贯穿全过程的战略几乎不可能,因为在创新的开端处,人们无法清楚未来各个阶段的战略环境和参量。这就要求创新战略提倡尽可能的全程思考和设计,但必须是因时制宜,视情而定,与时俱进,延阶升级。

人本创新――创新是人类最重要的实践活动之一,也是最能体现人类文明的实践方式之一。以人为本首先要服从和满足人的需要。其次,人是创新智慧的根本载体,也是创新实践的主体,人本创新就是要充分考虑人在创新实践中反映出来的特殊需要,如信息、学习、交流、基础条件(科研仪器)等因素都直接地影响创新的效果和效率。以人为本的社会表现形式就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特别是应充分认识劳动本质上的创新性,创新知识共享性、经济性,创新人才专才性、稀缺性,以及创造性活动的独特性。以人为本是使人的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基本前提。

自主创新――提倡自主创新,并不是闭关自守,盲目排外。这一点无须再加说明,它是宽带理念要解决的问题。自主就是想方设法保持自己选择理念、目标、模式和过程的主动权。现在有些人议论,大家都要按国,际规则和惯例出牌。这应视民族大义而定。任何新的国际规则都是对战略赢家的奖励。战略大师有一句话最能体现这种自主性:“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就是不要按竞争对手意图出牌。自主创新就是不要锁定在对手设定的创新轨道里。

二、科技创新战略管理视野的四个基本点

科技创新战略应集中注意力,着眼于四个基本点的管理。

面向新生点的管理――新生点是我们常说的新的增长点,但“增长”的意义又很难全部涵盖“新生”的涵义。科技以推陈出新或标新立异为基本特征。新的学说、新的成果、新的产品、新的方式方法都会成为科技、经济和社会的新生事物。文艺复兴之后,科技不断向经济社会提供新生事物,提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高技术产品又是当代经济社会中最具发展潜力的新生事物。战略的新生点管理就是在共同体内部为“新生点”打造环境和支撑体系;对共同体外就在充分研究科技产业化、社会化规律的基础上,用适当的管理体系支持并调控科技创新市场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的节奏。这里须指出的是,并不是每个新东西都可以成为“新生点”或“增长点”,成为这样一个点,需要客观基础,也需要社会支撑和认同,还可能需要一些机遇。

面向切入点的管理――科技探讨世间万物,还可以渗透到社会各项事务的各个层面。科技创新战略就是要实现科技及其成果要长人经济,进入社会,并持续地茁壮成长。所以,科技创新战略的切入点管理必须关注和研究科技与产业、经济和社会的各个可能的接口和环节,从中寻找科技创新的切入点。一个主动切入点管理应花气力研究和探索实现切人的普遍模式和某些条件下的特殊模式,即使市场拉动的创新也需要研究和正确运用切入点管理。

面向临界点的管理――临界点也可称“转折点”。临界点的涵义是在这个点的前后事态有质的改变。科技创新是一个演进、升级的过程,如上文所述,从研究的开始,一般要经历到概念的物化、商品化、产业化到国际化等几个标志性阶段。这几个阶段都至少有一个发展阶段的临界点。创新管理就是从一个临界点到下一个临界点的管理。下个临界点往往是前一临界点的阶段性战略目标,在每个临界点前后,共同体常常需要一个战略转型,需要打造新的平台和内部支撑体系。临界点之间的间隔是客观,也是有条件可以改变的。“战略竞争可以压缩时间”,跨越式发展就是通过战略设计和有效管理压缩某个创新阶段内各个临界点之间的间隔,或几个创新临界点之间的间隔。在创新与全球化交叉变奏的今天,任何共同体都要主动地宽带、全程地设计自己的创新战略。比如游戏、网络服务等新兴产业的国际化速度超过了传统产业,我们看到这类产业的成功主要因为企业一开始就采取了周期压缩型的国际化战略。

面向制高点的管理――创新是动力,自然而然成为竞争者必争之地。所以,创新系统涵盖了诸多制高点,如基础研究、产业化开发、能力培训、高等教育、企业研究院、专业人才、特殊人才、拔尖人才、知识产权、产品标准、市场化和国际化渠道等等。任何国家或企业,越是要保住现有优势,就越是要控制这些制高点;越是控制这些制高点,越容易给对手设置障碍、抬高门槛、增加成本,维持自身的竞争优势。发达国家对此招术早已轻车熟路,常常信手拈来。微软、英特尔、思科等企业对行业关键技术的控制体现了企业创新战略制高点的管理。一些有竞争优势的国家或企业有时还搞联盟,共同控制制高点。

战略实施的过程中,一般还会出现其它一些关键点,如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点、学科或专业的碰撞点、融会点、几个市场的交织点等等。这些点与上述四个基本点有关联,甚至可还原到这四个基本点的分析。但如果有特殊的战略需要,如支持跨学科发展,抢占细分市场等等,这些点也可以作为战略视野的着眼点。

三、科技创新战略管理的基本分析框架

同样的事物,不同的视角,观察的结果自然不同。科技创新战略管理分析基本框架也要根据视角而定。个人认为,有三个基本的视角:层次、价值导向和内容。当然还存在其它视角,不一而足。

以一个国家科技发展为例,从动员资源能力、社会复杂性等方面因素看,科技创新的战略管理层次有六个:个体、团队、法人机构、区域或集团、国家和国际。其中关键层次为团队和国家。而国家层面的内容主要是指国家利益和国家战略。

从动力、价值等因素来分析,科技创新的战略管理的价值导向有三大类六个,主要是科技共同体内部类的兴趣导向和建制导向;社会功利方面的市场拉动(需求拉动型,先有市场,再开发针对性技术)和技术引领(创新驱动型、希望更多的人认同和使用已出现的新技术);超越上述两个方面的公共利益导向(非军事化和政治需要)和国家战略导向(出于政治考量和军事优势需要)。

根据战略研究理念和科技管理今天发展实际,科技创新的战略管理的内容至少具备以下六个,我们可从其英文的对应词概之为3R―3D或R3―D3:即研究(Research)――包括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学术化各类研究;规制(Regulation)――含技术标准、制度、体制等等;协调(Reconciliation)――跨部门、跨区域协调行动;开发(Development);转移(Diffusion);监测(Detection)――统计、监控、预警。上述分析的是国家层面创新战略管理基本框架,如果是企业的创新战略管理基本框架,则要视企业规模和战略纵深面而定。如高新技术企业可能规模不大,但其战略纵深面也许覆盖多个区域或国家。须指出的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针对不同的战略环境,

上述内容的关键性作用是不同的,有效的管理应学会识别主要关键性的影响因素。

四、科技创新:战略创导未来

篇12

1柯达公司简介

柯达公司由发明家乔治・伊士曼始创于1880年,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市。柯达利用先进的技术、广阔的市场覆盖面和一系列的行业合作伙伴关系来为客户提品和服务。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影像产品及相关服务的生产和供应商,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市,多年来,伊士曼柯达公司在影像拍摄、分享、输出和显示领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从战略管理的视角分析柯达破产原因

2.1缺乏明确的战略目标.决策层迷恋既有优势,不愿意放弃眼前利润,自恃在化学、光学和胶片方面占据着优势,试图用旧有能力来制造新产品。特别是与胶卷相比,数码相机的利润率和利润贡献比暂时还不高。柯达的品牌主要依靠胶,以赚钱利润为最高目标,而不是以改变社会为最高目标时,目光短浅、智慧有限就在所难免。

2.2缺乏全面的战略分析。(1)忽视市场需求变化。从数码成像技术出现开始,传统的依靠胶卷摄像的冲印技术就显示出落后。可惜,尽管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是柯达研发成功的,但它却未能将其及时地转化为生产力,当全球市场迅速为数码摄像技术而激动的时候,柯达仍然固守其在传统模拟相机胶卷上的地盘,没能及时跟上市场业态的快速变化。(2)竞争中自我定位失误。市场竞争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价格和质量的竞争”,“技术和专利的竞争”,“制度和标准的竞争”。柯达一味信仰技术主义,过分依赖国际制度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完全忽视市场变化,将自己定位于市场竞争的第二个阶段,偏离市场客观竞争事实。定位的失误,导致其发展战略的选择失误,从而难逃破产命运。(3)品牌管理存在误区。柯达在品牌管理上存在误区,认为品牌必须不断地强化,必须有依附的产品载体。但品牌是可以在产品间迁移的,对有社会影响的品牌来说,常常是产品依附于品牌,而不是品牌依附于产品。柯达过分沉溺于品牌以往依附的产品,使品牌成为负担,成为一种负资产。

2.3缺乏有效的战略选择

(1)突破性创新不足。创新是企业生存之本,是企业保证竞争优势的唯一途径。柯达公司重视渐进式创新,对处于生命周期衰退期的胶卷技术仍不断改进,而对突破性的、处于婴儿期的数码相机技术,由于害怕其不确定性和回报周期长,延误了创新,没有跟上技术发展潮流。

(2)短视的战略联盟。从市场竞争角度看,柯达经营战略中技术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被短期市场行为所左右,竞争者与合作者的战略定位和战略角色模糊。虽然柯达也与对手建立了大量战略联盟,但是就核心技术而言形成的战略联盟却寥寥无几,大部分是基于服务项目。

2.4缺乏科学的战略决策

(1)缺乏长远战略规划。柯达的产品发展重点长期围绕已有胶卷、印像和冲洗业务打转,压制了数码相机的进步。即使在摄影技术从胶片化向数码化转型的趋势十分明显时,柯达依然沉溺于传统胶片,无法扭转全球胶卷消费市场以每年10%的速度急速萎缩的颓势。

(2)人力资源管理不善。柯达面临着尾大不掉、多层管理、效率低下、人事冗杂等人力资源管理问题。首先,柯达在人员任用上,走马观花,尤其是在高层的任用上,更换频次高,导致公司整体战略不稳定。其次,高层管理人员主要来源于老资格领导者,缺少市场敏锐感,管理作风偏于保守。最后,职能层的执行力不足。

(3)质量战略偏差。特别重视客户的感受,是柯达前六分之五生命得以成功延续的质量战略。可是在此后的六分之一生命周期中,柯达逐渐偏离了特别重视客户感受的轨道,迷失在追求过时质量的完美中。柯达虽然也在数码领域展开了研究和创新,却无意调整质量战略,继续在一个即将失去消费者基础的领域中深耕细作,使质量逐步进入无根之木、镜中之花的境地。

3从战略管理角度看柯达破产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3.1树立品牌意识。柯达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品牌意识出现偏差,我国企业要吸取教训,树立品牌意识。首先,中国企业要坚持自主创新和品牌战略,积极寻求核心技术研发的突破。其次,立足国内市场,抓住中国当前城镇化进程中不断开拓新兴市场的机遇,同时积极进军国内高端市场。最后,做到未雨绸缪,提高风险意识,努力实现“弯道超越”。

3.2进行全方位持续创新。我国企业要进行全方位的持续创新,包括战略创新、技术创新和企业文化创新三个主要方面。其中战略创新是决定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核心,技术创新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企业文化创新是激发企业活力的内在源泉。

3.3关注战略定位和发展规划。在影像市场占据绝对地位的柯达公司在一个时期“迷失”了方向,企业发展战略出现了问题。这些战略上的失误,与破产关系密切。成功的企业要正确判断自己经营产品的技术发展方向和市场形势,对技术和市场前景作出正确的战略判断,及时对自己的经营战略和策略进行调整。

3.4将创新转化为生产力。只有创新还不够,必须把创新变为生产力,转化成公司效益,给企业带来丰厚利润,走在世界潮头才行。柯达拥有世界上最具创新性的研发部门,企业拥有专利高达几千项。但柯达公司却未很好把创新转化成生产力和自己的利润效益,反而被自己发明的数码相机所打败,颇具讽刺意味。这启示中国企业,当发现自己的经营领域需要作出战略调整时,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不可恋战旧业务。

4结论

百年柯达轰然倒塌,给世界所有企业特别是创新力不足的中国企业以巨大警示,给无数企业以镜鉴!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之迅猛,要求企业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此外,纵然科技是个好东西,但倘若企业的战略管理不善,不能引导技术挑动文化脉搏,科技也只能成为时代文化的附庸,同时企业若不进行相应的战略转型,也只能留下一个悲壮退出的遗憾。

参考文献:

[1]王建民.战略管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