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科范文

时间:2022-03-16 03:07:2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健康管理科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健康管理科

篇1

1军队疗养院健康管理护理工作特点分析    

军队疗养院的主要保障对象是军队在职、离退休高中级干部和特勤人员,是利用白然和人工疗养因了为疗养员增强体质、防治疾病、促进健康服务的专门医疗保健机构。健康管理“零级预防”理念与疗养院的预防保健、中医“治未病”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处,其目的均在于使人们更好地拥有健康、恢复健康、促进健康[[4]。结合工作目标进行分析,军队疗养院健康管理护理工作主要有下述特点。

1.1理念的整体性整体健康观是健康管理护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其核心是以提供全面优质护理服务为基础,综合分析评估健康状况,探询服务对象健康风险,探索实施风险管控的适宜健康管理方法,既重视生理指标和疾病护理,又重视心理因素和社会环境等致病风险控制护理,推进传统护理服务拓展延仲为循环递进持续终生的健康管理服务。

1.2技术的全面性健康管理学科最大的特点是多学科交义渗透、交织互补,结构多元,内涵丰富,范畴广阔。疗养院健康管理专科护理作为一门技术,其知识体系不仅包括疗养学、康复学和护理学,还应涵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医学心理学、中医学、营养学、运动医学、医学气象学、环境卫生学,以及哲学、社会学、伦理学、语言学、教育学、管理学等人文科学的知识;服务技术既包括专业性很强的特定技能,又包含言行举止、交流沟通等行为艺术。

1.3方法的针对性军队疗养院疗养保障模式类型多样,主要包括体检疗养、保健疗养、康复疗养、特勤疗养等。健康管理护理服务对象特殊,各类人员职业环境不同、健康需求各异,生活习惯、文化志趣和保障标准也有较大的差异,由此要求开展健康管理专科护理,必须构建形成各具特色的实施方法,如健康体检与评估健康管理护理方法、疗养因了运用健康管理护理方法、实行综合康复措施健康管理护理方法和特勤人员专项保障健康管理护理方法等,加强和提高健康管理护理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

1.4路径的规范性健康管理路径是指健康管理服务专业人员为了规范健康管理服务行为,针对健康管理保障目标,制定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时问顺序性或阶梯式的健康管理实施计划。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旨就是要保证临床路径的规范实施,因此,保证健康管理专科护理路径的规范性并扎实推进,是确保健康管理路径有效落地的根本保证。

2军队疗养院健康管理专科护士素质要求    

专科护士是指在某一特殊或者专门的护理领域具有较高水平和专长的专家型临床护士,即具有超越一般护理知识技能的高质量护理特长和专科护理技术[}s}。我国专科护士的培养开始于15年5月实施的《护士条例》中明确提出:根据临床专科护理发展和专科护理岗位的需要,开展对护士的专科护理培训。经过多年实践研究,我们认为,军队疗养院健康管理专科护士应注重以下能力素质的培育。

2.1高尚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职场道德和素质的总和,是指劳动者通过教育、劳动实践和白我修养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内在基本品质。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健康服务,保障的是人最根本的需求,承接的是人最崇高的信任,高尚的职业素养是每一位健康管理专科护士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2.2开放的思维方式健康管理最大特点是把人和(或)人群的健康问题作为整体工程,宏观、系统、辩证地进行分析解决。根据“健康体检是基础,健康评估是手段,健康干预是关键,健康促进是目的”的整体健康管理观,应注重培育开放整体的思维方式,学会系统地看待问题、辩证地分析问题、换位地探讨问题、互动地解决问题。

2.3良好的协调沟通健康管理服务院前、院中、院后闭合衔接,长期连续,周而复始,螺旋上升,延续生命整个过程。良好的健康管理服务效果,除依托服务者提供专业服务保障外,更多的是要依靠服务对象白身由内而外的白觉行动。因此,必须通过良好的协调沟通,清晰双方共同的目标、计划、路径、方法,提高依从性、执行力,形成共识和合力。

2.4扎实的业务功底专科护士是更高层次的临床护理人员,健康管理专科护士理应成为健康管理的护理专家,既把握疗养、康复、护理等健康管理相关学科知识,又掌握设备操作、咨询交流、穿刺注射、训练指导等技能,具备扎实的业务功底,既能独挡一面,又能示范教学。

2.5敏锐的洞察判断健康管理的重点是“零级预防”和慢病风险因了管理,探询服务对象的健康风险,探询进行全面风险管控的适宜健康管理方法。在实际服务过程中,多数服务对象并不十分清楚白己的现实需求和轻重缓急,需要我们护理人员帮助他们分析判断,找准问题的症结,从而有效实施个体化、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

2.6熟练的信息技能健康管理学集医学科学、管理科学与信息科学于一体,许多健康管理的技术和方法,必须依托信息技术的有力支撑。没有信息化,就难以实现有效的健康管理服务。作为健康管理护理人员,应具备熟练运用医疗物联网、门户网站、APP、微信、微博等信息化工具的技能,提高服务效率。

2.7平和的心理涵养健康管理工作特点是社会接触面较广泛,服务对象包括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健康状况的人群,护理人员要与形形、方方面面的人打交道,因此,难免会受到“热面孔贴冷屁股”的委屈,需要及时白我心理调整,始终保持阳光的服务心态。

2.8规范的礼仪礼节礼仪礼节是人与人交往的礼仪规矩,是人对人表示尊重的各种形式,包括动作形式、语言形式。健康管理护理既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服务技术,同时也是一项极为精细的服务艺术。护士的言行和神态直接影响到服务对象的精神与情绪,直接影响服务的质量和品质。

2.9积极的服务意识积极的服务意识就是主动、热情地投身于本职岗位,服务于他人,尽最大可能履行好白身的职责。对于我们疗养院来说,就是要保持和发扬“第一时问服务”的优良传统,第一时问靠前预知、第一时问温馨接待、第一时问解决问题、第一时问拓展优化。

2.10执着的事业追求健康管理作为一门新的医学学科与健康服务业态,与传统医学及医疗服务有着很大的区别,其建设发展愿景远大光明,同时也面临诸多现实挑战,需要我们每一位健康管理工作者坚定信心、执着敬业,把日常工作与事业追求结合起来,融入推进健康管理这一造福人类的崇高事业,体味奋斗的人生快乐。

3军队疗养院健康管理专科护理建设做法    

着力从转变思维、规范培训、强化管理三个方面入手,扎实推进疗养院健康管理专科护理建设。

3.1转变思维定势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是开启思维、指导行动的“调节阀”,直接制约着服务态度、服务标准和服务方法。引导转变弱势思维,深刻认识健康管理专科护理的丰富内涵。随着社会需求的进步和高科技的迅速发展,现代医学出现了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健康管理专科护理的形成和发展,适应了医学发展的客观趋势,是现代医学、现代护理学、现代管理学同步发展的必然结果。引导转变惯性思维,由传统的疾病护理模式,转化为利用现代医学和信息化管理技术,从社会、心理、生物学的角度,对个人或群体的健康状况、生活方式、社会环境等,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指导,并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管理的全方位护理。引导转变被动思维,清晰角色定位,由根据患者病情被动执行医嘱,转化为围绕人的健康,主动提供全要素、全过程、全方位健康护理服务。

3.2规范岗位培训高质量专科护士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既需要不断的理论学习,更需要长期的临床磨练[f}l。我们依托院内全军健康管理中心和全军创伤康复中心,进行规范化岗位培训。规范培训形式,采用参观见学、专题讲座、集中授课、示范操作、分组讨论,情景模拟、案例分析、专科进修、论文撰写等形式组织岗位培训。同时,要求由各科室根据白身发展需要,选拔优秀的人员参加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计委联合组织的“健康管理师职业培训与考核”,进一步提高专业能力。规范培训内容,根据健康管理护理工作特点和规律设置培训内容,主要开展服务流程、健康教育、特色技能、礼仪礼节和急救能力等内容的训练,如:接待流程示范,健康知识讲座,茶道、八段锦、筋骨养生操,敬语、雅语、谦语、文明语规范与运用,急救场景模拟等。规范培训标准,对参加培训的到课率、掌握特色技能的项目数、护理笔记数质量、院内外学术交流次数、篇数等指标,做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

3.3强化综合管理围绕实现健康管理服务目标,综合施策,强化管理,提高能力素质。强化价值观培育,通过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三严三实主题教育、医德医风专题教育等活动,着力从疗养员健康需要和工作人员事业发展出发,关注个性需求、心理需求和潜在需求,倡导微笑服务、主动服务、感动服务[yob。强化专家队伍建设,组织成立训练教学办,邀请健康管理、康复、中医等专科医学专家作为技术顾问,充实师资,审核教学计划和培训大纲。强化考核管理,建立常态考核、专项考核和年度考核机制,每月组织基础理论统考,每次培训结束前都组织专项理论和技能考核,每年组织年度综合考核,要求全员参训、人人过关。健全人员考核档案,各项考核成绩与职称晋升、调职调级、交流使用挂钩。

4军队疗养院健康管理专科护理建设成效    

健康管理专科护理模式,从单一疾病护理拓展到全面健康管理护理,推动传统护理模式在新兴的健康管理领域开启了历史性变革,传统的护理理念又有了新的连释。

4.1增进了服务团队合作健康管理服务的特点是全要素、全过程,许多工作需有护理单元来承接,如客服护理、导检护理、操作护理、陪诊护理、咨询护理、随访护理、教育护理、训练护理等,工作环节多、衔接要求高。通过健康管理护理专科建设,每一名专科护士对健康管理护理岗位工作性质、专业特点、衔接要求等,都有全面系统的了解和掌握,在实际工作中有利于增进沟通理解,相互补台,有效提高了服务和效率。近三年,我院健康管理服务综合满意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

篇2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其标准的核心是:能自我调节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和驾驭自我的能力。凡对一切有益于心理健康的事件或活动做出积极反应的人,其心理便是健康的。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当是热爱生活、勤于实践,并有足够的信心迎接各种挑战的人,同时又是擅长用机智、幽默、理解、宽容的态度去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与隔阂的人。

思想健康是指人具有一种积极向上、奋发图强、乐于助人的发展心理状态,有较好的心灵境界,并有科学的世界观、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积极的人生观和社会主义的道德观。良好的心理是一个人树立良好道德的基础,思想健康的关键点体现在敬业、乐群和自我修养,以达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并且会求知、会做人、会做事、会共处的全面发展的目的。

我们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必须从生理、心理、心灵、社会、思想行为等因素分析,不仅看他有没有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还要看他有没有主观不适应感,有没有社会公认的不健康行为。机体健康是人们生理要求的最基本的条件;心理健康是生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往往影响机体健康,良好的心理情绪、心理情感是机体康复的重要条件,心理健康是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机体、心理、思想三者有机统一,构成一个健康的生命机体。

试谈困难生的心理特点

赵国粱 徐伟良

(1)强烈的自卑与自尊交织

困难生在同学、老师和家长面前总觉低人一等,对自己缺乏应有的自信心。尽管这样,他们也有自己的自尊,对人家的批评与嘲讽十分敏感,有时变得十分固执。

(2)有进取的欲望,但又不知所措

困难生希望自己能获得成功,有突出的表现,能得到老师、同学的羡慕,但由于原有基础较差,虽经努力,仍难达到愿望。进而丧失信心,在现实面前变得不知所措,有的干脆破罐子破摔,随波逐流。

(3)有明显的“补偿”行为

困难生为引起他人的注意,经常有一些“补偿”行为。这些“补偿”行为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从正面来看,他们对善于做的事很积极,只要老师安排他,他就努力做好,以出色的表现赢得同学、老师的好感。从负面来看,他们有时故意违反课堂纪律,招惹同学,破坏公物,以“耍英雄”来,获得同学老师的注意。应该说,这些现象的出现是正常的,只要我们合理利用,引导得当,转化困难生定会有很好的效果。

(4)希望得到别人的亲近,但又有一定的对抗行为

困难生由于经常受到训斥、批评,因而对老师、同学有不信任感,常采取抵抗行为。他们渴望能与老师、家长平等相处,能平等民主地商量问题,能真诚地得到老师的帮助。对他们来说,老师的帮助是荣耀,也是在家长、同学面前炫耀的资本。

笔谈式交流在高中生心理辅导中的运用

蔡 群

笔谈式交流是指教师与学生在“心灵本”上进行的交流。“心灵本”上学生除可写老师规定的内容如个人特长爱好、个性、优点外,也写自己在学习上、交友上、师生关系上遇到的困惑、烦恼。老师在阅读过程中要写下自己的真实感受,并给予适当的鼓励及指导、建议,以此达到师生彼此交流、沟通的目的。这一辅导方式有如下一些特点,并深受高中生欢迎。

一、保密性

主要体现在:收发“心灵本”由老师本人负责,避免了在同学中泄密的可能,本上的内容只有老师和学生本人知道,且老师要严格做到为学生保密,不在任何场合透露任何相关信息。

二、互动性

笔谈式交流可以帮助师生建立互相接纳、信赖的良好关系。对心理老师来说,这种方式是了解学生的一条好途径。通过这个窗口,老师可以多方面了解学生的内心活动,为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这里也为那些不想直面咨询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获得帮助的机会。对学生来说,笔谈也是认识老师了解老师的一个途径,学生可以通过提问、设疑等方式了解老师的个性及兴趣爱好等。当学生感到你是亲切的,是对他们有帮助的不可缺少的人时,教育辅导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及时性

俗话讲“言为心声”,通过“心灵本”,老师可及时地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及时帮助学生,不会错过辅导时机。

在具体运用笔谈式辅导时,需要慎重处理以下几个问题:

一、慎写批语

教师在写批语前应能读懂学生的用意,不要轻易下笔,写评语时,要在字里行间流露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语言多用肯定、尊重、赞扬、欣赏的词语,如“是的”,“好极了”,“很不错”,“你很优秀”,“你很棒”等,尽可能幽默诙谐一点,轻松愉快一点,还可在上面圈圈点点,画线,帮学生改错别字等,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最后在小结或写指导性的话语时,一定注意不要用批评、责怪、教训的词语,否则会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二、慎用红笔

一般老师批改作业、作文都用红笔,醒目。但在“心灵本”上要慎重。红笔是老师在改作业,落入俗套,学生感到有压力,也有的会认为是在教训人,内心不舒服,所以最好用蓝笔,给人的感觉是朋友间在平等交谈。

三、慎用署名

与学生进行笔谈式交流,老师在结尾怎么落款署名也是很有学问的。人常说,当人们关系变化时称呼也会发生变化,直呼其名或省去姓氏的称呼就表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密切了一步。我为了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双方处于轻松、愉快、无拘无束的交流状态,我采用了“直呼其名”的署名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我和他们之间的平等。

实践证明,笔谈式交流是对高中生心理辅导的一种有益尝试,也是对心理教学途径的一种补充。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

以语文为载体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韩庆娥

语文是一门集社会性和人文性为一体的社会科学,它在培养学生良好性格上起着其他学科无以匹敌的特殊作用。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以语文为载体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可以从以下方面人手。

一、用语文教师自身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横通国际热点,竖晓历史大事的杂家。他有正直的人品、渊博的学识,有积极进取、顽强奋斗的锐气,有乐群合作热情开朗的性格。他能用机智幽默的语言、轻松活泼的教学,营造宽松宜人的教学环境。语文教师这些优秀的心理品质会融会在教育教学中而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通过课文中人物形象的优良品格影响学生人格的形成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精彩的课文和优秀的文学形象,这些人物身上所体现的良好的心理品质,可以成为教育影响学生的好教材。如藤野先生的温和严谨、严格执教、无民族歧视的高尚人格,为中华之嵋起而读书的远大抱负,竺可桢坚持不懈、兢兢业业对待工作的态度等。

三、通过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例如,为了使学生将语文练笔与生活实践内容结合起来,我曾在初一下学期举办过一次“今天我当家”的语文活动,计划在一周时间里完成打扫整个家庭卫生、洗全家人的衣服、做一顿饭、到市场买一次菜、到超市购一周日常生活用品的任务,并要求学生将每次的活动过程记载下来,尤其是记心理体验过程,培养的内容是勤劳、节俭、体贴父母、关心他人的良好性格品质。

组织这样的实践活动,要注意计划切实可行,活动内容有的放矢,培养目标具体适中。活动要有趣味性、操作性、思想性,让学生在无形中受到教育和启迪。

篇3

根据门诊患者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大课堂课程设计。门诊患者就医通常有陪伴。70%的患者在诊区候诊2小时左右。我院就诊患者中外地患者占60%以上,且农村患者的健康知识缺乏较城市患者严重,二次就诊的患者健康需求较少,因此,门诊科普课程设计应把握基本方向,提高就诊人群的自我保健能力:①结合就诊患者的特点和需求制定授课内容,内容多为季节性常见病、多发病,包括科普知识、自我保健、疾病预防、专题讲座和健康指导。如乳腺的自我保健、高血压的健康指导、流感的防控、骨质增生与酸性体质、小儿发热的处理以及家庭急救常识等。教育内容侧重普遍性,简明扼要、通俗易懂。②授课的时间:根据门诊患者和家属流动性大的现状,选择在午间患者等候时间进行集中教育,教育形式包括医务人员讲解、急救演示、伤口处理、PICC自我维护操作,并邀请患者及家属进行现场演练。每次时间在30分钟左右。③在世界艾滋病日、糖尿病日、无烟日等与医疗相关的日期配合医院整体安排进行相关主题科普宣传。

1.2门诊健康大课堂管理方法

医院首先由护理部、门诊部及科护士长组成活动的领导小组,具体由各门诊护士长负责,明确小组及各成员的职责。要求根据医院门诊分布特点每周开展一次健康科普大课堂活动,根据门诊科普教育课程的基本方向制定年授课计划和月计划,于月末将下个月的计划张贴在门诊各宣传栏内并在医院的大屏幕上滚动播出。同时护理部建立健康大课堂活动登记、统计制度,并制定和发放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问卷。

1.3授课护士培训

以往门诊的健康教育方式是以护士被动地接待咨询为主,表现的形式是分散的个别指导,患者问则答,每名护士每天要回答患者上百个问题,且多数问题是重复的,遇到不清楚的问题就让患者去问其他护士或找医生,门诊部每月接到患者投诉1~2例。针对上述情况护理部要求每名护士参加大讲堂授课,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分散指导为有针对性地集中指导,并对授课护士进行健康授课的基本功训练,包括理论和技能培训。理论培训包括:疾病护理常规、健康教育理论、授课技巧、患者就诊流程等;技能培训包括伤口处理、管路固定、急救技能等。课前进行试讲并集体备课,收集制作的PPT课件和要发放的健康大课堂相关宣传资料并存档。此外门诊护士除参加护理部举办的护士培训和考核外,护理部为门诊护士举办一期基础生命支持课程(BasicLifeSupport,BLS),18名护士参加。

1.4保障开展门诊健康大课堂可持续性

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和患者需求不断改进活动质量。活动结束后由活动小组成员发放测试问卷评价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活动领导小组成员按分工职责参加每次的健康大课堂工作,并于课后对护士的授课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每年组织一次经验交流会,总结和交流各门诊健康大课堂工作开展情况。

2开展门诊健康大课堂效果

2.1护士熟练掌握了护理知识和技能,提升了科普授课能力

医院门诊护士72人,平均年龄38岁。门诊护士大专及以上学历占81%,比全院平均水平低13%;主管护师及以上占89%,比全院平均水平高55%。门诊护士工作经验丰富,但多数护士身体状况欠佳,且缺乏进取心。开展门诊健康大课堂后门诊护士工作职责和管理内容有了改变。咨询工作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众多患者共性咨询的问题得到归纳,科普的知识宣传或宣教得到较为广泛的落实,同时护士主动学习的热情提升,能熟练掌握护理技能,多次成功抢救候诊患者,得到医生和患者的好评;护士在授课的同时得到锻炼,自身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在门诊护士中营造出比知识、比技能、比服务、比奉献的氛围。2014年门诊护士对医院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8%。

2.2增强了患者和家属的疾病防治意识及患者满意率,门诊就诊秩序得到了改善

患者及家属的候诊时间得到合理的利用,有效改善了门诊候诊秩序,同时增强了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防治意识。2008-2012年和2014年共发放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2199份,每年患者的年龄和文化程度均无统计学差异,2009年和2010年门诊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与2008年相比均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1年、2012年和2014年门诊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显著提升,与2008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4年患者对门诊护士的投诉仅1例。说明随着门诊健康大课堂的不断深入开展,门诊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也不断提升。

3体会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坚持在门诊开展健康科普大课堂难度大,对护理管理要求高。医院门诊诊区涉及多个科室,护士平均年龄38岁,高年资护士比例大,大专学历偏多;但门诊护士大多数是从事病房工作多年,工作经验较丰富,由于上夜班困难或身体状况欠佳等诸多因素被调入门诊。门诊的护士工作内容简单,分诊、维持秩序是主体工作,久而久之失去了进取心。因此,门诊健康科普活动是机遇更是挑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解决方法极其重要。整合资源,科室病房与门诊是个整体,本科生护士发挥知识创新优势,年资高的有多年临床经验的护士发挥他们善于沟通的长处,制作课件,集体备课。让护士体会到健康科普要通俗易懂、让患者感兴趣、授课时间短、需要学习者参与,它不仅包括了知识和技能,还要授课者结合患者的感受讲解或穿插小故事情节。因此,采取集体备课,诱导式授课方法,将主要的健康行为尽可能流程化,将知识点变为容易上口的短句,采用反示教方式,如心肺复苏的操作课,护士指导家属或患者进行模拟人的操作,又如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管理形象化,使用挂图和食物模型橱窗展进行授课,门诊科普健康大讲堂生动,让门诊候诊患者愉快且有收获地度过等候就医的时间,是护理管理的有效探索与实践。

(1)近年来医院不断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门诊护士更加珍惜目前的工作岗位,自愿利用午休时间开展门诊健康大课堂活动,积极配合医院全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护理部充分调动这部分护士工作积极性,创造一系列方便条件,积极发挥护士在疾病健康指导方面的作用,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篇4

[中图分类号] R587.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1-159-01

糖尿病是继心血管疾病 恶性肿瘤之后 第三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的代谢疾病,其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普及糖尿病的防治知识是糖尿病并发症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的主要途径。为此,我科自2005年来一直坚持自费开设《健康课堂》为糖尿病友们提供专业的、多种形式教育。通过对生活方式的干预和药物治疗的个体化指导,帮助病友们学会了更好地自我管理方法和护理技能,提高生活质量。

应用传统治疗和护理方法,指导患者用药及治疗措施个体化 告知患者定期检测尿糖、血糖、血脂水平级视网膜,防止胃脏血管病变。在上述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 由内分泌科专职医生和护士若干名组成健康课堂小组成员,专门针对患者病情制定治疗护理计划,包括出院后的血糖检测、饮食管理、具体方法:1 每月固定最后一周周五下午设专题讲座,示范,小组讨论,必要时采用投影仪、幻灯播放等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力求图文并茂 通俗易懂 让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友明确的认识,学会自己管理。2 针对每个患者的自身体质,患病情况,治疗、饮食、体重,在顺应患者生活习惯的基础上制定具有个体特点的治疗。教育形式为计划性的单个教育指导,类似有切身体会的患者互相交流经验。让所有患者有机会交流经验和心得,发挥互助互勉作用。3 掌握自我检测的方法,内容包括:①指导病人学习和掌握检测血糖、血压、体重指数的方法。如微量血糖仪的作用,血压的测量方法,体重指数的计算等。②了解糖尿病的控制目标(见表1)。

4 提高自我护理能力:①需向病人详细讲解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的名称、剂量、给药时间和方法。教会其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使用胰岛素的病人应教会病人或家属掌握正确的注射方法。②强调饮食治疗与运动疗法的重要性,指导病人掌握具体实施及调整的原则和方法 生活规律,戒烟酒,注意个人卫生。③心理调适,说明情绪、精神压力对疾病的影响。并指导病人正确处理疾病所致的生活压力。强调糖尿病的可防可治性,解除病人及家属的思想负担,坚持长期与糖尿病作斗争,及战胜疾病信心。④病人及家属熟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发生时,如低血糖症,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主要临床表现。观察方法及处理措施。⑤指导病人掌握糖尿病的预防和护理知识,预防意外事故,外出办事携带识别卡。以便发生紧急情况及时处理,评估患者长期疗效,生活质量及对恢复社会功能的应对能力。

目前,医院和社区健康保健服务对家中糖尿病患者所占比例越来越高,而糖尿病对人体的危害及普遍程度变成为一个不科忽视的问题。对糖尿病治疗的成功之道 在于人们认识糖尿病自我管理的重要性。令患者掌握糖尿病及其护理知识,对糖尿病有正确认识,即糖尿病的健康教育,我科实行的健康课堂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有目标、有组织、有计划、有条理、有评价的健康教育方法。对糖尿病人及高危人群进行糖尿病防治知识的教育,让他们从糖尿病的病因概念、分型、血糖监测、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意义、合理安排饮食、饮食治疗、药物治疗、服药时间、量、运动治疗的时间安排的重要性、怎样预防急性并发症、怎样预防低血糖反应等等。通过健康课堂学习活动,让患者主动参与进来,对糖尿病的认知度,遵医行为大有改变。大部分患者可以学会自我检测,自我护理技能与技术、实行规范药物治疗的同时 动态控制自己血糖水平,胰岛功能,使患者自我管理不断进步,进而有利于糖尿病的良好控制和并发症,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糖尿病健康管理目标的实现 体现了健康课堂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 希仁翠,高辉,井月秋等.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小组健康教育的作用[J].中国健康,2007.22(5):358-360.

篇5

要创建积极课堂环境,首先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情绪安全感,使学生有勇气应对学习的挑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会越来越不愿意让别人看到自己的无知或错误。有的老师意识到了这种变化,在课堂上承认自己知识的漏洞或教学中的过错,给学生创建一个充满安全感的学习环境。

以一年级数学课《位置与顺序》为例,本课的核心概念是: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培养空间观念,逐步养成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可是一个学生发现,老师的PPT中“左、右”位置方向写反了!老师没有放过这个“课堂生成”,大胆地向学生认错:“同学们,我们这次能够找到引发错误的问题,应该归功于张同学的坚持,让我们对他表示诚挚的谢意。同时这件事也让老师认识到自己在备课过程中出现的疏忽,今后我一定要更认真仔细地备课,让你们再也找不到老师的错误了。”全班响起了掌声。

承认自己的未知并非难堪的事,事实上,这本身也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如果教师可以轻松自如地承认自己的未知邻域或教学过错,不但有助于教师的成长,也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认知。

建立师生相互接纳的学习场所

以一年级英语课为例,老师在讲授Food and drink一课的句型What do you like的运用时,设计了学生去快餐店点餐的情境,当学生在教师的提问下答出自己喜欢的食物和饮料从而得到了相应的食物教具时,学生的原有生活经验、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这时,老师趁热打铁,带学生去了另一家不同特色的快餐店,但是这个快餐店需要口令才能进入,学生的“内需”被极大地调动了起来。老师顺势引出了本节课的问句What do you like?这时,快餐店的大门打开了,并从里面飞出来5种不同食物。

把课堂内容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才会使课堂充满趣味,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老师对学生的“文化”了解得越多,就越有可能把课程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

满足学生的归属需要

篇6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391-02

1 影响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健康因素

1.1 特定的服务对象。精神病人在其病态的的支配下,常表现出行为幼稚,思维脱离现实,让别人难以理解,对环境的认识也可能发生扭曲,从而出现伤人,毁物,自伤,逃跑等多种危机状态,造成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精神高度紧张,注意力高度集中,极易导致心理失衡。因此,要求精神病患者的一切活动均不能脱离护士的服务视线,方能保证患者和自己的安全。使得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造成护士身心疲惫。多数人在面对职业压力时会出现对工作厌恶疲倦感,表现为工作效率低,对服务对象漠不关心,情绪低落、个人无工作成就感等。

1.2 客观形势使护士产生压力。医院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中求生存和发展,管理者就必须抓好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超期望值的服务。高标准、严要求的管理模式,加之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医疗护理纠纷的增多,迫使护士在进行任何操作时,都必须各尽职守,精心细致。研究表明,工作难度越大,应激强度越高,越易引发心理问题[2]。尤其是刚参加工作及专业素质偏低的护士,由于各种客观和主观的因素,使工作中常常受挫,极易产生紧张焦虑等心理问题[1]。

1.3 轮流工作制的心身反应。患者连续的治疗,护士实行轮流工作制,不分昼夜,不管花费多长时间,消耗多大体力,都要格守职责,导致生活规律的改变,引起人的生理、心理活动的变化。特别是晚班和夜班的护士,由于精神病患者的危险行为常在工作人员较少,或夜间实施,护士既要完成日常治疗和护理,又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杜绝各种意外事件的发生,使护士在工作期间心理高度紧张,心身疲劳,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有研究报道[2],巨大的工作压力易使护士群体中心境抑郁、心理紧张、焦虑失眠发生率增高,出现习惯性便秘、经前期紧张综合症,甚至产生疾病等。

1.4 社会的价值与评价。由于受传统文化形成的社会偏见的影响,社会在对精神病患者歧视的同时,对精神科护士社会价值的定位较低,对精神科护士的社会贡献不能正确看待,认为其工作没有意义。尽管精神科护理专业在不断发展,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仍未被社会及部分医院管理者的完全认可,仍然认为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就是“执行好医嘱,看管好患者不出事”,从属于医疗工作,认为医生是医院的主体,医院出台的各项制度,医生具有绝对优势,精神科护士的辛劳得不到应有的承认与尊重,使护理人员不能从工作中体验到自我价值的体现及满足感和成就感等,主观上形成不良的身心疲劳状态,导致自卑,无助的心理。

2 管理对策

2.1 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不断改善工作环境,提高护士的夜班待遇,以解除护士的后顾之忧。还要尽可能地解决护理人员的数量结构不合理等情况,缓解护士的身心超负荷运转的状态,合理有序地安排工作。此外,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对优秀护士公开表扬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定期选派一定人员培训、进修。医院的各项决策中要注重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增加护士的主人翁意识。

2.2 适时的心理疏导。护士长要充分认识护士可能形成的一些紧张因素的影响,积极引导护士正确对待各种压力,充分发挥护士的聪明才智,关心护士冷暖,让他们在宽松的环境中奋进,还要通过各种沟通途径针对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情况下护士的心态,给予及时疏导,使护士的心理压力有机会释放,以保持心理平衡。

2.3 引导护士正确对待压力源

(1)要加强政治思想和业务知识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首先要正视自身价值,精神科护理工作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稳定,也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和睦幸福,患者在护士的精心护理下,摆脱精神疾病的折磨,从而恢复身心健康,回归社会,这就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意义所在。护士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逐步达到毫不利己的医德境界,在工作中不断加强业务训练,提高业务水平,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才能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

(2)要注重培养护士对挫折及困难的承受和应对能力,不断学习心理学知识,提高自身心理素质修养,运用积极的应对策略,减少消极心理防御。

(3)引导护士保持平和心境,运用各种方式正确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

(4)合理安排工作、学习、休息时间,保证足够的睡眠,保持旺盛的精力。

(5)鼓励护士积极参加各种社交、文体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丰富业余生活,增加生活情趣,疏导、松弛精神紧张状态,维护其身心健康。

2.4 尽力满足护士生理及心理需求。实行固定班次,护士长根据具体情况随时增加班次人员力量。合理安排护士休假、进修、学习、工作等,以确保人力的合理使用,同时根据护士的能力、性格特点及特长,用人之长。并经求护士意见,采纳合理化建设,满足护士的合理需求[3]。

2.5 运用价值激励法。激励的过程就是满足需求的过程,护士长要在工作中运用价值激励法帮助护士相信自我,挑战自我和成就自我,敢于面对现实,正视现实,遇到特殊情况的患者和家属,关键时刻护士长要敢于承担责任,维护护士的尊严。护士长要学会称赞护士,对表现突出的骨干护士运用人性化的激励理论,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对有潜力的护士要创造条件,使他们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优质服务、高效率工作、有创见性建议的护士给予奖励、表扬,使之形成良性循环即:努力干,得到表扬;再努力干,又赢得新的赞美。使护士劳动价值得到更多认可,满足他们成长与自我发展的需要,从而激发护士人性化服务的自觉性。对于护士的缺点和错误,护士长要态度诚恳,耐心教育批评,促之改进。总之,护士长要注意工作作风,做到对下属态度公正,赏罚分明,才有利于营造一个和谐、团结、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护士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调动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

2.6 运用感情激励法。护士长要了解自己的下属,知道她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与她们建立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表现在工作上关心、政治上教育帮助、生活上体谅照顾、学习上鼓励支持。做护士的知心朋友,帮助解决生活中困难,创造和维持一种有利于调动积极性与温暖友爱的环境,引起护士情感上的共鸣。

总之,人性化管理就是要从细节入手,与护士建立起理解、支持、和谐、友爱的关系,在护士中营造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和谐有序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护士长事事从“假如我是护士”的角度考虑,最大限度地理解护士心情,并为其解决问题,积极与护士沟通、交流,这样才能受到护士们的拥戴。

参考文献

篇7

现如今,随着医学模式,健康观念和医院功能的转变,在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中,根据患者的需要,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具有广泛的临床和社会学意义。健康教育是护理人员的重要职能,不断提高健康教育能力,才能把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并取得成效。每个家庭都希望孩子能健康的成长,孩子一旦生病,家长就情绪焦虑、心情急切在求医的过程中,对医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儿科护理人员要针对不同的患儿,用不同的方法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及管理,为疾病治疗与预后打下夯实的基础。

1.儿科健康教育内容

对患者及其家长的健康教育,主要包括:(1)生活卫生和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的教育;(2)常见病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及家庭初步护理知识的教育;(3)合理配给营养和微量元素的教育;(4)日常生活常识与加强锻炼的教育;(5)常用药物(内服和外用药物)的作用、用法及其副作用知识的教育;(6)正确使用简单器具(如体温计、血压计)的教育等等。

2.落实健康教育管理计划

2.1入院健康教育计划

首诊护士做好接待工作,及时为患儿提供舒适、整洁、安静的治疗环境, 以诚恳的态度为患儿提供护理服务, 耐心地向陪护家长介绍病区环境、制度流程以及医疗设施的使用方法等等,同时应该讲解医院的优势及本科室的专科特色,以此来消除患儿及家长对医院的陌生感和恐惧感,使其尽快熟悉环境, 适应住院生活。刚入院时家长可能没有心思去听取责任护士对疾病知识的讲解,可以发放图文并茂、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的疾病防治知识宣教单。并要求家长认真阅读,对患儿进行讲解,这样患儿容易接受。

2.2护理操作前后健康教育计划

责任护士在护理操作前应向患儿及其家属讲解此项护理操作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如打留置针前应与家属交流沟通,在征得家属同意后才能实施留置静脉穿刺术,并告知患儿家属使用留置针后应注意不能沾水、拽扯等注意事项;雾化吸入前向家属讲解雾化吸入能止咳、化痰、消炎等好处,前后半小时禁食水,雾化吸入时应深呼吸后屏住呼吸,结束后应洗脸擦油等注意事项。只有在执行每项操作前后都与患儿家长进行交流沟通才能有效地避免护理纠纷的发生,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2.3治疗空隙健康教育计划

责任护士在做晨午间护理、换药巡视病房的时候向家长讲解所用药物的作用及其副作用,疾病相关知识和护理方法,并操作示范给家长看直至其掌握,指导家长观察患儿病情的方法。面带微笑,语言轻柔,尽量使用日常用语,少用专业术语,必要时重复重点内容,直至家长掌握。也可以使用非语言交流,如抚摸患儿头、脸,拥抱患儿。结合患儿所患的疾病和家长关心的知识进行宣教,如高热时,除了用退热药以外,指导家长可采取给患儿松解衣被, 多饮温开水以助降温;咳嗽患儿,指导家长多喂患儿温开水,有利于痰液的稀释,并教会家长给患儿扣背的正确方法;对于哮喘患儿,教会家长哮喘发作时简单的紧急处理方法以及在家中监测病情变化,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去医院就诊。为防止患儿及家长忘记,可以适当进行奖励,对患儿及家长提问,回答正确就奖励一张小贴画、一个大拇指、一句“你真棒”,鼓励患儿及家长配合治疗。告知家长如有治疗、护理方面的疑问,均可询问自己的责任护士、管床医生,以求解答。

2.4出院时健康教育计划

出院健康教育即出院指导,内容包括复诊的时间、用药的指导、饮食的要求、休息的原则以及生活中应注意的事项。教会患儿家长疾病的日常护理方法,掌握居家监测患儿病情观察及住院指征,并告知家长科室电话号码,有任何育儿方面的疑问可以打电话咨询。

2.5回访时健康教育计划

每个患儿出院一周内会做回访,打电话了解患儿在家恢复情况以及对家长在护理患儿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这就要求责任护士不仅要有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还要具备丰富的医学护理知识去指导帮助家长解决问题。回访时责任护士与患儿家长进行沟通,了解患儿疾病的预后情况,发现患儿存在的健康问题和护理隐患,以及家长对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在护理患儿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意见和建议。责任护士及时将问题反馈给护士长,并组织护理人员进行讨论,拿出更好的方案来完善健康教育的管理,提升护理服务的质量。

3.健康教育管理

3.1健康教育的意义:(1)实现初级卫生保健的需要;(2)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人群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的需要;(3)执行以预防为主的保健方针,降低医疗费用和提高效益的需要。

3.2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1)为服务对象提供健康相关信息;(2)帮助服务对象认识影响健康的因素;(3)帮助服务对象确定存在的健康问题;(4)指导服务对象采纳健康的行为;(5)开展健康教育的研究。

3.3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二者联系紧密,但不能互相等同或代替,有其各自的工作目标。(1)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健康促进是健康教育的发展与延伸;(2)健康教育在健康促进中起主导作用;(3)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必要条件,没有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目标无法实现。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保健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护理要求甚高。现在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的成长,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时代的要求下,在医疗改革的必经之路中,健康教育推动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患儿及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比对患儿的精心护理显得更为重要。护理人员应充分利用护理之便与患儿和家属接触的一切机会,对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教育的方法要多种多样,态度要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对患儿及家长视如自己的家属。只要如此,患儿及家长不仅能接受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同时能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还可以减少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的矛盾,加快治疗和康复的进程,使患儿能健康成长。

篇8

1.农机管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1.1基层农机管理体系不健全,技术力量薄弱

原县属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在撤、扩、并后完全由县下放到乡镇管理,乡镇农机员或任行政干部,或抽调到其他业务部门,农机管理职责难以履行。乡镇、村级农机服务组织不键全,而村级农机管理与服务组织多数已不存在。留存的农机管理服务组织技术力量薄弱,技术人员外流,剩余人员从事农机服务已力不从心,而且对新技术、新农机了解不多,有的农机网点不但技术设备简陋,甚至有的从业人员未经培训就上岗。

1.2服务范围较窄,服务体系中缺少“龙头”企业

多数县(市)级农机服务体系有一定的服务范围和内容,但部分县(市)级农机服务站服务内容单一、范围不广,乡镇级农机服务机构服务范围更狭窄。

1.3农机服务人员素质不高,不能适应农机化发展需求

乡镇农机人员普遍存在人员老龄化、素质偏低的问题。大部分乡镇农机人员是从70年代中期进站工作的,水平参差不齐、文化素质不一,缺乏系统的业务培训,知识不能更新,难以适应当今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1.4农机管理和服务工作缺乏政府的扶持政策和保障机制

农机化服务工作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如购买样机、进行试验和示范推广等,如果政府对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农机化推广应用的投入较少,特别是经济不发达的县(市)农机管理服务机构,必然给农机管理工作带来困难,影响农机化的发展。

2.加强农机管理服务的有效措施

2.1大力宣传,提高认识

农机服务体系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教兴农的桥梁和载体,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有力支撑,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是农机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大力宣传农机服务的作用,提高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认识。

2.2完善农机安全管理体制

乡(镇)一级由县农机局根据一定的配备标准,派驻农机安全管理员,农机安全管理机构的职权必须由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享有执法主体资格,县农机局加大农机安全监理执法检查力度,积极查处重大农业机械安全事故和违法案件,指导基层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和业务培训。

2.3提高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人员综合素质

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人员素质是农业机械化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只有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人员素质提高了,才能科学地操作各种现代化农机具,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机效益;只有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人员素质提高了,才能自觉遵章守法,杜绝违章操作;只有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人员素质提高了,才能更有效地服务于农村经济。提高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人员的素质,是实现农村机械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必须加强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人员业务培训,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篇9

师生之间建立理解型的师生关系,是教育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我们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一方面需要掌握有关的心理学知识,另一方面需要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加以探索。对此,教师要学会洞察幼儿的内心世界,理解它,接纳它。教师在与幼儿的接触中,应尊重幼儿的感受,用平等的对话,以商量、引导、激励的语言与幼儿沟通、交流,而不是用命令或指责,让幼儿感到独立和压迫。作为教师应该蹲下来,站在和幼儿同等的高度看待事物。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幼儿、理解幼儿、建立理解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幼儿身心健康地成长。

有这样一个事例,使我深深地感受到尊重幼儿有着无限的教育价值。有一次,我班陈克凡小朋友尿床,起床后小朋友纷纷告状,但他为了维护自尊,极力掩饰,说自己是出汗。这时,我并没有当众揭穿他,而是理解地说:“是不是你睡得太香了,所以出了这么多‘汗’自己都不知道”。克凡小朋友机灵地说:“下次我要出‘汗’先告诉阿姨。”我没用成人的逻辑去分析孩子的行为,而是用宽容的态度维护了一个幼小生命的尊严。此后,克凡小朋友再也没出过那么多的“汗”了。

二、开放――给予自由活动的空间

我们可以感叹,孩子是有潜能的,他们的能力往往超出我们的估计。正如麻省大学乔治・福门教授说过:“通过寻常时刻,你会发现一个能干、自主的儿童。”我们应该给予孩子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不要太多地去干预其自主解决问题的活动,那么,孩子更有望得到更多的东西。这也体现了“我们要创造一个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推选适合教育的儿童”的理念。

在一次探索活动《寻找绿色》的过程中,原本的计划是带领孩子在幼儿园寻找绿色,孩子们排着队,手拉手跟着老师边走边看。但一走出教室,我想:为什么不让孩子自由地去寻找和探索呢?尽管孩子的安全问题使我犹豫和担心,但最终我还是放手了,就让孩子们试一次。于是我提出了一些安全和寻找方面的要求,让孩子们自己去寻找,而我就站在操场中间,观察和等待着这一群孩子。老师的放手使孩子新奇和激动,也使他们对自己充满了信心。“老师,我发现了……老师,我发现了……”这样的效果远远超出了我原本的设想,从中,我看到了孩子们的潜能,更感叹着:自己拥有着一群多么能干的孩子呀!

三、激励――课堂教学的积极互动

老师和孩子都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教育是老师和孩子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我们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纲要中说:我们要成为孩子学习的合作者、支持者和引导者。因此,我们可以适当卸下“老师”的角色,多倾听和理解,走进孩子的精神世界。而用我们的激励、鼓舞和唤醒,使幼儿在互动中感受、体验,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篇10

积极的课堂环境与学生纪律之间有着密切联系,许多课堂管理问题与教师能否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从而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有关。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满足学生需求,应注意以下几点:(1)分析学生需要满足情况,弄清问题行为产生的环境原因。(2)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3)营造人性化的积极课堂环境和氛围,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4)接纳学生,努力满足学生的归属需要。(5)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满足学生的自信需要。(6)培养学生选择和履行职责的能力,满足学生有关权力和自由的需要。

二、运用有效沟通技能,改进交流方式

当代课堂管理理论认为,健康的交流方式和有效的沟通技能不但有助于增进师生间的关系和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也是健康课堂管理的重要策略。在课堂管理中运用沟通技能,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善于倾听。教师的倾听体现着对学生的接纳和重视。在所有能让学生感到被接纳和重视的事件中,“倾听”最为重要。这不但会改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并且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尊心理。

2.身体接近。对课堂上违纪的学生,教师的言语批评既会中断教学活动,又可能引起学生的反感。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师只需走近他(她),或轻轻地拍一下,什么也不必说,就能使其端正行为。

3.恰当反馈与赞扬。有关研究表明,要使给学生的反馈(表扬)成为有效的鼓励因素,应该具有如下三个特点:(1)情景性。不要随便滥用表扬,表扬必须紧跟在良好的行为之后。(2)具体性。赞扬应针对某个特别要强化的行为。(3)可信性。赞扬应因人而异,可信有据。

4.正面诱导。所谓正面诱导,是对一类信息的总称――无论是语言的还是非语言的,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即传递给学生说他们是负责任的、有能力的、有价值的信息。

三、坚持健康课堂管理思想,实施健康课堂纪律

近年来,国外在课堂管理别强调“健康课堂管理”的思想,以激发学生自强、自尊、自立的心理,促进学生心理、社会多层面的安康,从而使学生在课内外过一种健康、幸福和有意义的生活。

1.实施健康纪律模式,通过激发动机控制课堂。专制型模式要求强制而无视尊重,放纵型模式注重尊重而放弃强制,而健康型纪律实施模式则力图在强制与尊重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

2.有的放矢地矫治不同误设目标行为。作为拥有强烈归属欲望的社会生物,学生的所有行为都表现出要求被接纳和被重视的愿望。

3.积极鼓励引导,恰当使用惩罚。针对课堂管理中存在的批评惩罚多、鼓励关怀少的现状,教师应坚持积极引导、恰当使用惩罚的教育原则。

参考文献:

[1]成尚荣.新课堂需要什么样的纪律[J].课程・教材・教法,2004(7).

篇11

在开展健康教育时,重点采用开设课堂,加强宣传的教育方式,对同时期入院的患者集中开展讲座,将讲座的参加作为入院护理的一项内容,提高患者的重视程度,另外在病房之中也由专职护理人员进行讲座的宣传,让患者能够认识健康讲座,并对讲座产生一定的兴趣。在入院讲座的同时,我院还开展了定期定阶段的健康讲座,其中包含,妇产科知识的宣传以及操作规程示范等等,让孕妇能够通过讲座更加了解妊娠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使患者更加能够制约自己的心理,配合治疗及护理。另外除了采用集中式的健康讲座之外,还将健康教育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病房的专职护理人员,要求护理人员除了要对患者进行精心的护理和照料之外,还要向患者普及健康知识,通过健康知识的宣传增进护患之间的信任关系,融洽病房氛围。对于产后的患者同样采用集中讲座式的健康教育,配以图片资料,重点讲述产后婴儿的健康保护以及母亲的健康恢复,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专属的健康计划,提高患者身体恢复健康的保障度,推动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二、分娩期的健康教育

分娩期的健康教育重点在于对于患者进行心理的安慰以及生产知识的传授。由于孕妇往往都是在临产前不久入院,在非常时期突然入住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之中,患者往往表现出焦躁不安和紧张的情绪,这个时候作为护理人员除了要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之外,还要对患者的这些不良情绪有一定的认识。造成这些[!]不良情绪的主要理由是因为陌生,不仅是对环境的陌生,同时还是对妇产知识的陌生,我院收治的孕妇往往都是初产妇,经验比较欠缺,入院时非常紧张,这个时候护理人员就要采用健康教育的护理方式,让患者能够了解妇产科知识,消除患者因为未知而产生的恐惧,以及由于恐惧而产生的紧张和焦躁,这样患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消除心理压力,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分娩。

三、产后健康教育

患者在产后往往身体和心灵上都受到了很大的创伤,护理人员除了在常规的护理工作中着力恢复患者身体之外,还要在此基础之上对患者继续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消除患者的身体痛苦和心灵创伤。首先护理人员要对产妇在产后的身体以及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育计划,一般患者在产后的24小时之内,患者的体力、精神都在逐渐的恢复,这个时候要让患者多摄取一些热量高,脂肪以及蛋白含量较高的食物,推动患者的身体恢复,另外也要让患者补充一些维生素含量较高的蔬菜和水果,推动乳汁的分泌。由于不同患者的身体状况不尽相同,需要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让患者能够掌握基本的健康恢复策略,并在恢复过程中积极配合护理工作,避开由于自身疏忽而造成康复时间的增长。

四、出院时的健康教育

篇12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高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有多种途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最直接的形式,也是大面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主要途径。但目前开设系统化的、全面讲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高校较少。一些高校虽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但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考核评价、师资队伍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思考和讨论。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的必要性

本研究选取了自我概念问卷(SCT)作为心理健康的指标,从实证的角度证明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以咸阳市两所高校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一所高校为实验组,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构建了较为完整的课程教育体系,授课内容涵盖人际关系、学习方法、生活能力、与婚恋、人生与创造、职业准备、自我成长等方面;另一所高校作为对照组,未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研究结果表明,有无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对学生心理健康有明显影响:两组学生在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课之前在自我概念指标上的得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讲授心理健康课之后,实验组学生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成绩。并且在参与调查的625名学生中有89.9%的学生认为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很有必要。

又有研究发现,通过公共选修课、讲座等形式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名额有限,教学课时数少,心理健康知识普及面窄且不深入,系统讲授知识难;大班授课、教学形式很难灵活;学生不重视,稳定教学秩序难等。因此,高校只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才能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真正面向全体学生,才能真正起到优化学生心理素质的作用。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的建议与思考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涉及到与教学相关的各个环节,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考核评价、师资队伍等均提出了要求。

(一)运用蒙台梭利教育思想

蒙台梭利在她的著作《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中谈到:“激发生命,让生命自由发展,这是教育者的首要任务。”要达到“让生命自由发展”的教育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做到两点: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强调教师主导性。将蒙台梭利教育理念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能帮助大学生树立自信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效改善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等消极心态。

(二)设置合理的教学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在充分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设置合理的教学内容。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最关注的心理健康知识依次为:人际交往、情绪调节、自我意识、压力管理、恋爱与性等。这与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2001),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关注大学生的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基本吻合。因此,心理健康课程的内容应紧密围绕这几个方面。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应用性课程,讲求知行统一,认知和技能并重。遵循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从教学形式上,应变传统的单向讲授为师生间的多向交流;变传统讲授为主向学生体验为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既要采取常规课堂教学,为学生讲授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也要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多种教学形式,比如团体训练、情绪宣泄、心理电影赏析、心理案例讨论、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等等。

也有研究表明,“体验活动”和“案例教学”是大学生最喜欢的心理健康教育授课形式,分别占38.7%和27.2%;行为训练也是大学生比较喜欢的授课形式,比例为24.5%;课堂讲授虽然只占到9.6%的比例,但在心理健康课程中不应该忽视“课堂讲授”的重要作用,它是心理健康教学活动的基础。

(四)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目前高校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有考试和考查两种。几乎所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的高校针对本门课程均采用了考查的考核方式。此次调查中作为实验组的高校也是采用了考查的方式,具体是课堂表现(占30%)和团训心得体会(占70%)。

本研究认为,心理健康课程的考核方式应灵活进行,即学校将这门课程设定为考查课,但就如何考查不做具体要求,由任课教师自由选择,任课教师应结合所带班级实际情况,创新性地开展考核,与体验式的教学方式相对应。比如可以让学生书写或者口述一个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策划方案,针对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具体案例提出自己的处理意见,就心理健康电影、团训活动、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撰写心得体会等等。考核还应侧重平时的课堂表现,占70%;期末考核占30%。

(五)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素质要求

有调查表明,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和资质按照从高到低分别为:丰富的心理咨询经验、高水平的授课技能、扎实的心理学知识、学历。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应具备以下几点要求:(1)具备一定的心理咨询经验,了解大学生心理发展实际。教师做心理咨询的过程也是了解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状况的过程。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可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典型案例进行分享,教会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分享真实案例需注意保密学生真实信息。(2)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或者接受过心理学专业训练。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专业性课程,任课教师需具备相应心理学知识才能做有效讲解。目前一些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由德育工作教师、辅导员兼任,他们未接受过心理学专业训练,对于课程的意义不能完全理解,降低了课程的有效性。(3)具有较高的授课技能。这项要求不仅仅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但凡作为教师,都要有采用适当授课形式表达课程内容的能力,因为授课技巧的合理运用会大大提升教学质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