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2-08-08 00:43:1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给排水实训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给排水实训总结

篇1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6-0208-02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在进行实践教学的同时,还应注意学生素养的提高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一、实践教学

(一)实践教学体系

1.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应遵循以下三条原则:①特色性原则。特色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为此,确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应变能力培养为关键,产学研结合为途径,与时俱进的人才教育培养模式这是我院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遵循的原则。②实用型原则。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要充分体现专业岗位的要求,与专业岗位群发展紧密相关。以此为原则组成一个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的实践教学体系。③混合型原则。混合型体现在教师类型的混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混合、教室与实验室的混合等方面,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专业教师与实践指导教师的界限,形成一体化混合实践教学模式。

2.全面实施实践教学体系。坚持实践教学与岗位技能培训相结合,即课堂、实验实训场所、企业环境相结合,学生、教师、工程技术人员相结合,教学、科研、工程项目相结合。以岗位技能要求,指导实践教学,摸索出符合本专业实践教学的方法。实践指导教师是完成实践教学的保证,是学院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给排水专业实践指导教师由指导实践教学的“双师型”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组成,形成校企合作的合理师资结构。

3.实践教学条件满足技能培训要求。①校内实践教学条件。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重要环节,给排水教研室对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实践性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进行整合优化,建立了先进的、模拟企业工作环境的校内实训基地。给排水工程技术校内实践教学应具有管道施工、测量、广联达造价软件实训机房,CAD绘图机房,钢筋绑扎等五个给排水施工工种实训场,建材实验室、力学实验室、结构实验室等实验室。②校外实训条件。为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更好地服务于就业,我们还要建立多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建立起学生顶岗实习平台,并完全可以满足学生顶岗实习的需要。

4.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是学院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后所必须进行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其目的和要求在于:①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加深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使之系统化、综合化;同时为毕业设计(论文)收集资料;②培养独立工作、独立思考并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③树立起严肃的科学态度、正确的思维方法和踏实认真的工作作风;④具备一套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工作程序和方法。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每位学生都必须按照教学计划要求,在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和学校专业老师指导下,到相关企业或事业单位进行实习,全面提高顶岗实习覆盖率。

(二)管理与考核制度

1.实践教学管理。以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定位为依据,结合各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特点,制定符合专业课程实践实训指导书及管理制度。①强化实践教学各环节的管理。从多方面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补充和完善各种管理制度,如课程设计实训考核方法和标准、实验设备的管理、安全管理、实验实训耗材的管理,根据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规章制度。②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采用计算机等现代化管理手段,建立信息收集、整理和归档制度,对实验实训室的各种信息及时进行记录,并做好统计、分析和归档工作,以便做好总结指导以后工作。③加强安全教育。制定安全教育规章制度,认真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在实验实训前,对参加实践教育的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实习。

2.实践教学考核制度。根据教育部的评估要求,结合专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为提高实验、实训课教学质量,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核:①实验、实训计划是否符合专业特色。②实验、实训课题能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③教师能否做到每次课都有目的、有要求,检查是否指导到位。④通过实验、实训教学,学生能否掌握一种实践操作技能。⑤通过查计划,查课题,查实验实训教学中的指导过程,来评价实训教学质量。⑥组织人员不间断对实践教学进行巡视督察,注重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发现不良问题,及时调整解决。

二、人才质量培养

1.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在课程体系构建上严格按照企业的岗位需求制定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在课程的设置上根据企业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构建了以培养学生的基础应用能力为主导的应用型课程体系,形成了以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知识为主的二大知识体系,并通过举办技能大赛带动实践教学。①专业基础知识:设置给排水工程技术人才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如工程制图、建设工程监理概论、环境科学概论、水微生物、水力学与应用、水质分析技术、工程力学与水工结构等。②专业技能知识:通过专业技能知识模块的课程设置,使学生具备施工员、造价员、测量员、制图员岗位能力,对应的课程分别为给排水管道工程、建筑给排水工程、给排水工程施工、水处理工程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给排水工程造价、水泵与水泵站、工程测量、AutoCAD等。③在高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能力尤为重要。通过参加专业竞赛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易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为使学生熟练掌握实验、实训技能,达到竞赛所要求的技能,分院设立了管道施工工种实训场、测量实训场、造价软件实训机房、CAD绘图机房、钢筋绑扎工种实训场、建材实验室、力学实验室,为学生在课外实训提供了极好的平台,吸引了一大批学生在各个开放性实验室进行实验、实训操作、技能训练等。给排水技术专业学生在各项技能竞赛中均取得较好的成绩。其中,工程测量项目获得第五名、工种实训项目获得第二名,材料检测项目获得第四名、工程造价项目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

2.职业能力与素质培养。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目标和课程教学计划的落实,使学生的素质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基本能够达到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将设有具有培训资质的培训部门,职业岗位技能要求融入教学内容,完成课程学习后,可以在校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本专业可进行施工员、造价员、材料员、质检员、安全员、测量放线工、建筑CAD绘图员等技能培训及资质鉴定,保证了“双证书”制度的实行。

参考文献:

篇2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决定着学生对课程掌握的能力,决定着对知识的探索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一直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探索的问题。从学生刚接触建筑给排水开始,要让其对建筑给排水学科产生新鲜感、好奇心,因为作为一门新的学科,产生兴趣是培养学生热爱这门学科的关键。因此,建筑给排水安装知识教育对学生以后建筑工程技术的学习发展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通过一系列建筑给排水安装实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实验唤起学生对建筑给排水的兴趣是可行的。趣味实验更容易对高职学生产生很强的吸引力,这符合青年的心理特点。例如,在接触热水供应之前,可以创设各种各样的实验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比如带学生到公寓楼对开启热水供暖的房间温度和进水、出水的水温进行测量,然后再到化工实训中心对食品试验区的蒸气采暖室内温度和蒸汽温度进行测量,让学生进行对比试验分析,看到低温水供暖的优势和稳定性及安全性。通过实验解释了为什么民用建筑都采用低温水供暖系统。这对学生的求知欲与兴趣都会起到激发作用,从而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这也为以后的教学做好铺垫,也对学生树立起上进心,并且不断向自我发出新的挑战,为推进自身素质的不断完善打下良好基础。

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学会学习的重要方法

自学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自学能力的强弱,对于学生知识的探索掌握有重要的作用。怎样在建筑给排水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建筑给排水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自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避免学生自学过程中的盲目性。如在进行“给水工程”内容教学时,可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解决:给水工程主要分为几类?名称各是什么?包括几个组成部分,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高层建筑中分区给水和集中给水的水压有何区别?集中给水中水压怎样转化?如何确定分区供水的区域?在给水过程中是如何调节水压差?水压在不同区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区给水系统的原理和优势是什么?分区给水的特征是什么?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学,不但容易掌握学习内容,而且还可以对知识点进行梳理、总结、归纳,使知识点条理化,在阅读课本时先全面通读,然后对基本知识重点读,对概念、规律要逐字逐句的读,深入领会、准确理解,注意关键字眼特定的科学含义,知识难点反复读,难点内容要通过反复阅读了解其内涵和外延,结合上下文,切忌断章取义,对于易混概念对比读,使之更加明确,清晰,加深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深化对概念的理解,更好地通过现象看到本质,文中如有插图,更要认真仔细观察,根据提供的信息,切实了解掌握其含义,不可轻易放过任何一处细节。通过阅读课本,学完一章,总结一章,理顺一章,这样对所学知识能系统的归纳,避免了所学知识在头脑中的零乱,总结归纳就是要让学到的知识达到“由厚到薄”的过程,是一个逐步提高总结归纳能力的过程。随着建筑给排水知识的增加、积累,逐步让学生培养起勤于归纳,善于反思的习惯,引导学生对学过的建筑给排水知识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分门别类地吸收到学生自己的知识库存里,以便应用自如。

篇3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4-0190-03

为满足建筑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和企业对岗位的要求,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开设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在教学中推行“教、学、练” 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大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职业道德能力,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团队协作能力,为了进一步提高这些能力,教学团队将设计、预算、安装结合在一起形成综合实训教学。

这种综合实训教学正处于尝试阶段。是以一个单体(卫生间)为设计对象,分别设计室内给水系统、室内排水系统、室内采暖系统,通过电脑出图;根据设计图完成给水系统、排水系统、采暖系统的预算;最后在“教、学、练”教室完成各系统的安装。综合实训教学是在完成建筑给排水工程、供热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建筑安装工程预算等专业课程结束后进行。这样既能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又能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综合实训教学的设计:以室内排水系统的设计、预算、安装综合实训为例(见表1)。

1.4.1 安装顺序

排出管――底层排水横支管――底层器具支管――隐蔽管灌水试验及验收――立管――各层排水横支管――各层器具支管

1.4.2 安装过程

(1) 排出管安装:采用比量法下料将其预制成整体管道,待达到接口强度后穿越基础预留孔洞安装,立管与排出管用2个45°弯头连接。注意管道要有坡度。

(2) 底层排水横支管安装:多为直埋或地下室顶板下或地沟内。下料长度是以各卫生器具安装中心线及管道上斜三通45°弯头承口内侧为准。坡度要符合要求。

(3)底层器具支管安装:下料长度是先定出横管标高(根据设计标高和排出管三通口的水平标高及横管坡度定);量尺:尺头对准横管上垂直向上管件承口内侧,量尺到一层地面得尺寸基数,支管长度=尺寸基数(或蹲便10mm)。器具支管一端与三通连接,另一端接卫生器具排水口。

(4) 立管安装:指从一层检查口到通气管的垂直管段(分层预制,自上而下逐层安装)。楼板上预留孔洞,弹出整个立管安装中心线。确定各立管下料尺寸,通气管(延伸出屋面0.7m,顶部设铅丝球通气帽)。立管按要求设伸缩节。管道采用粘接,用管卡固定。

(5) 灌水试验:隐蔽或埋地的排水管道在隐蔽前必须做灌水试验:灌水的高度不低于低层卫生器具的上边缘或底层地面高度。其检验方法是灌满水15min,水面下降后,再灌满水观察5min,液面不降、接口无渗漏为合格。

(6) 通球试验:排水立管做通球试验,通球直径不小于排水管道管径的2/3,通球率必须达到100%。

2 综合实训教学的总结

虽然综合实训选用小的系统,但涉及内容广泛,软件要求高,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应用办公软件EXCEL,辅助设计软件CAD以及广联达预算软件;遵循教学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模拟到真实,逐步发展,教学体系逐步完善。能帮助学生实现所学知识的整合与综合职业技能的掌握,使学生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

篇4

中图分类号:G712?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7-0190-02

随着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影响力逐渐扩大,人们对近几年实行的“以赛促教、全面培优”的赛前培优班的学生表示高度的认可。因此,在结合我校其他项目培优班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分析建筑设备安装与调控(给排水)赛项的各项考核指标,结合我校建筑设备安装专业多年来的教学成果,探索提出“建筑设备安装与调控(给排水)”赛项培优班的教学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及领导机构

一个赛项是否取得好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规范化的制定方案和落实具体实施工作。我校在组织上首先确定指导思想,具体领导机构由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领导培优班全面开展工作,土木科科长作为副组长负责培优班、集训队各项工作安排与协调,抽调具有实际工作经验和多年教学经验的专业教师成员负责技能培训指导,启用心理教师负责学生心理辅导等工作,安排体育教师负责学生的体能训练工作,做到全方位、立体式地培训学生成为技术过硬、素质优秀的高技能型人才。

二、培训方案

1.资格审核。动员在校建筑相关专业学生报名参加培训班。结合专业课教师、班主任对学生的平时表现,对学生进行资格审核,择优选择具有良好的心理和身体素质,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谦虚、谨慎、细心、活泼,严于律己、善于观察、服从指挥的学生。

2.第一阶段基本知识及绘图培优。此阶段主要培训学生以建筑设备安装与调控(给排水)技能比赛对建筑给排水和电气控制施工图的考核要求进行制定,先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进行培训,再对建筑给排水和控制电气施工图识读和绘制进行培训,实施时段为周一至周五下午第七、第八节课以及晚上,时间约四周。(1)给排水基本知识及识图训练。培训内容: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基础知识培训。建筑给排水平面图、系统图、大样图的识图与绘制,建筑水电材料工程量表和材料清单编制基础。考核方式:根据平面图结合提供的给排水设备,利用绘图工具快速、正确绘制建筑给排水施工图。(2)电气基本知识及识图训练。培训内容:建筑电气工程基础知识培训。建筑电气平面图、原理图的识图与绘制。考核方式:根据平面图结合提供的电气设备,利用绘图工具快速、正确绘制建筑电气施工图。(3)阶段考核。综合考核前四周所学知识点,重点测试学生给水排水、建筑电气识图能力,遴选出10~20人进入下一阶段培训。考试要求:试卷答题,独立完成图纸绘制。

3.第二阶段水电基本操作培优。此阶段主要培训学生对建筑给排水和电气控制施工考核要求进行制定,先对学生进行“管工”实操训练,再对学生进行“电工”基本操作训练,实施时段为周一至周五下午第七、第八节课以及晚上,时间约五周。(1)各种管材的加工与连接训练。培训内容:不锈钢复合管、镀锌钢管、PPR管、UPVC管下料、切割和连接。管材的螺纹连接、法兰连接、沟槽连接、卡压连接、热熔连接、粘结。考核方式:利用学校现有工具和设备完成管道的下料、切割和连接。(2)管道配件、附件的安装以及施工验收训练。培训内容:水泵、压力变送器、水表、信号蝶阀、湿式报警阀、水流指示器、闭式喷头、末端试水装置、水龙头、淋浴器、洗脸盆等水暖器材。管道水压试验、水冲洗、排水管道的通水试验、通球试验。考核方式:利用学校现有工具和设备完成简单器件的安装和连接,管道试验。(3)电气安装与接线训练。培训内容:信号蝶阀、压力开关、水流指示器、压力变送器、水表、液位传感器到控制箱端子排之间的连接;水泵到控制箱端子排的连接。考核方式:利用学校现有工具和设备完成简单自动喷淋系统安装和连接。(4)阶段考核。综合考核学生前五周所学知识点,以手动启动生活给水系统和喷淋系统为重点。考核完毕后,结合心理测试、体能测试、知识水平和动手能力,培优小组老师指定学生两两组合,力求达到一名水工和一名电工相配对。

4.第三阶段自动化操作培优。此阶段主要培训学生以建筑设备安装与调控(给排水)技能比赛对自动化仪器设置、调试考核要求进行制定,对学生进行PLC、变频器和接触器等器件的安装和连接,实施时段为周一至周五下午第七、第八节课以及晚上,时间约二周。(1)系统控制与调试训练。培训内容:电气控制柜PLC、变频器、接触器等器件的安装和连接,变频控制程序设计与调试,抄表计费程序设计与调试,喷淋灭火控制程序设计与调试,给排水监控程序设计与调试,组态监控系统设计与调试。考核方式:利用学校现有工具和设备完成简单自动化控制程序设计以及组态设计。(2)阶段考核。综合考核学生手动仪器控制和自动化设计、调试技能,以PLC自动启动生活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重点。

5.培优强化集训阶段。此阶段主要培训学生以建筑设备安装与调控(给排水)技能比赛要求对前述考核过关学生两两配对进行综合集训,实施时段为周一至周五下午第七、第八节课以及晚上,时间约一个月。阶段考核: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测验,根据实际情况可调整配对。重点考核绘图准确性,材料表编制,水电系统安装快速,手动启动顺利,自动化程序编写快速,纠错查错准确,文明施工程序,队员配合默契程度,以及体能和心理素质。

6.体能训练及文明施工要求。以上训练计划需适当安排体能训练,如长跑训练体能,铃训练上肢力量,由专业体育老师具体制定体能计划。培训全过程贯穿安全文明施工重要性,训练过程做到佩戴安全帽、手套,材料、工具摆放,工作区卫生清洁,废料处理得当。

三、所需要设备设施条件

第一阶段需要40~60人多媒体教室一间,第二、三阶段需要10~20人建筑设备安装实训室,需要THPWSD-1型给排水设备安装与控制实训装置4套、PC电脑4台、配套管材、线材、电气元器件一批。

四、总结

全国技能大赛培优方案的制定是一个系统教学任务,随着越来越多的学校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大赛呈现越来越强的竞争态势。上述是我校在交流总结各省队指导教师的经验基础上,积极探索实践的培训方法与手段,以此保证培训的连续性与整体性,努力提高培训效果。同时,指导老师亦应结合学生技能水平、态度、素质等各方面进行科学系统全面的评价,加强培优班学员的心理辅导,增强选手的抗压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10[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0.

篇5

关键词:建筑电气工程技术 实训项目 设计 预算 施工

高职院校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摇篮。为了使培养的学生能够达到顶岗即上岗的目的,除了设置合适的理论教学外,更重要的是实训项目的设置及开发。实训项目的设置应该符合社会对于该专业人才需求。社会对于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水暖空调、建筑电气、消防系统等方面的设计、施工、预算,其次是对应这些系统的维护和调试等。

1 开设的实训项目归纳如下

1.1 水暖空调方面的实训。①供热系统、给排水系统的设计、预算、施工及调试;②空调系统的设计、预算、施工及调试。

1.2 消防方面的实训。①消防供水系统的设计、预算、施工及调试;②消火栓系统的设计、预算、施工及调试;③自动喷淋系统的设计、预算、施工及调试。

1.3 建筑电气方面的实训。①建筑供配电系统的设计、预算、施工及调试;②楼宇安防系统的设计、预算、施工及调试;③供热、给排水、空调等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预算、施工及调试;④建筑电气照明供配电系统的设计、预算、施工及调试;⑤应急照明的设计、预算、施工及调试;⑥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的设计、预算、施工及调试;(消火栓系统、喷淋系统、广播系统等);⑦电梯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预算、施工及调试。

1.4 设备的综合调试、维护等。

1.5 天正设计软件的应用实训。

1.6 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训。

1.7 预算软件应用实训。

以上这些项目从第二学期陆续开始开设,开设的前提是必须要先学习了该实训项目所对应的相应课程。开设的地点在专业实训室。具体实训项目完成的顺序依次是设计、预算、施工、调试。

2 根据开设的实训项目,所开设的具体课程总结如下

2.1 供热工程、建筑给排水工程、暖卫施工技术、通风与空调工程、安装工程预算。

2.2 建筑电气自动控制、电气照明技术、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安防技术、网络与综合布线、智能设备测试、建筑电气施工技术、火灾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电梯自动控制系统、建筑电气施工预算。

3 成绩评定

具体每一实训项目都是由实训教师布置实训任务、之后学生分组并按要求完成实训任务,通过实训方案的呈现、操作、答辩、问题的解决情况、出勤等方面来综合评定成绩。

4 实训设备的来源

4.1 依靠学院自身已有的设备进行实训项目的开发。

4.2 采取校企合作的形式,由企业投资购买设备并提供部分实训指导人员、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提供教师和场地,通过这样的形式完成实训项目的开发。

4.3 根据企业行业的需要,把学生直接引入到企业行业、以企业行业的技术人员指导为主、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指导教师为辅,进行实训项目的开发。

通过该专业十几年的实训发现,如果只依靠本院的实训设备进行实训项目的开发,结果不是很令人满意,因为学院的资金有限,在某些方面限制了专业的发展,除非学院投资力度很大,才能满足实训的要求。采取校企合作的形式,是开发实训项目很可取的,首先是不用学院资金投入,只是提供场地和部分教学人员,而且企业提供的设备都是很先进的,基本能够满足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第三种把学生直接送入企业行业进行实训项目的开发,预期效果会很好,但就是很难找到愿意与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合作的企业行业,因为企业行业有经济效益的驱动,有时不愿意接受我们的学生。要想做到学生能够深入企业行业进行实训或培训,就得从招生环节做起,把招收的学生大多数设置为订单式培养,和企业行业签订合同,既解决了学生实训的问题,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实训项目一旦开发出来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市场的需要进行调整。及时通过深入企业行业进行市场调研,并与企业行业的专家进行座谈后,汇总意见达成共识。依次为基础设置课程和实训项目,形如企业行业是用户,我们是生产厂家,根据用户的需要生产出合格优质的产品即培养出满足企业行业需要的设计、施工、预算、设备的维护运行及调试方面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根据近几年学生的分配情况来看,企业行业需要能够胜任预算、设计、施工、系统及设备的调试运行维护、资料整理方面的人才。根据这一可靠信息,我们要加大对应这些岗位的实训项目的进一步开发和设置,让学生从基本的实训做起。学会根据需求制定合适的设计方案,并能对实际的设计方案进行预算,之后进行施工,最后进行设备系统的调试维护等。

学校是培养学生的摇篮。根据实际的需要,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开发先进的实训项目,和企业行业联合并确立了明确的培养目标,最终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高职院校培养人才之路并非平坦,只要学院、教师,企业行业三方拧成一股绳,定能体现出高职院校的价值,那就是为社会培养出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高等职业教育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教育标准和培养方案及主干课程教学大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孙光伟.水暖与空调电气控制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2-0154-04

水环境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焦点问题,因此当今社会对给排水工程专业的需求日益增加,同时对人才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多学科知识体系综合学科,实践教学对整体教学效果影响甚大,实践教学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和操作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北京林业大学“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习和设计三大部分,涉及课程实验、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七个实践性教学环节,共计32学分。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的综合水平,提高实践教学考核的公平公正性,促进教学效果,是本研究的核心任务。笔者对北京林业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近几年的实践教学模式及考核方法的实践尝试进行了综合分析,对问题和经验进行了研究总结。

一、课程定位

给排水工程专业实践课程是一门应用型的专业课程,不仅涵盖生物、力学、物理和化学的知识,而且与电子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学科,是介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1]。专业实践课程是在学习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背景下,通过实验、实习和设计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同时也是获取新知识、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新能力、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实践方法。实践课程的定位是通过实践课程实训,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了解给排水科学技术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初步具备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因此确定了整个实践课程的设置、重点内容和教学考核方式,体现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紧密结合,更好地促进实践教学效果。

二、实验教学:学院统一设计实验,自编实验讲义,扩展考核方式

(一)实验课程

给排水工程专业的实验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实验和专业课实验[2],专业基础课实验包括水分析化学实验、水力学实验和水处理微生物实验三类,专业课实验包括给水处理技术实验、供排水管网实验和污水处理技术实验。北京林业大学环境学院通过对目前国内的核心水处理企业如北京排水集团、北京自来水集团、北控水务集团、碧水源公司等企业,进行技术需求调研的基础上,组织全院老师编制了6门实验课程的讲义,并要求实验课带班老师提前亲自做好每一次实验,把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编写在实验注意事项中,并根据实验原理和设计提出思考题,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效果和思考能力。如根据目前饮用水中出现的内分泌干扰物,设计了臭氧活性炭处理饮用水中内分泌干扰物的实验课程,同时在分析手段上设计了利用UPLC-MS-MS分析内分泌干扰物的中间代谢产物,毕业生受到自来水集团的青睐。

每门实验课程都由专业任课的老师亲自带班,实验课的安排保证与理论教学同步。实验课的分组合理,微生物实验2人一组,水处理实验4人一组,化学实验每人单独进行,既保证了有效的利用资源,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要求学生课前准备预习报告,课后提交实验报告,并要求学生实验报告工整清晰,数据测定真实、数据处理规范,实验教师对测定数据进行检查和签字后方可生效,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为学生适应现实工作岗位的需要提供了良好的素质训练。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

北京林业大学设置了3类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包括国家级、北京市级和校级。专业教师可结合科研实际,提出相应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题目,由感兴趣的学生组成团队进行申报,与学生一起从事科研活动。其中三类项目有严格的验收标准,国家级项目须有SCI文章、市级项目须有核心期刊文章,而校级项目也必须有公开发表的文章。该实验实践课程的参与,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科研实践能力,每年由于发表SCI文章而被清华、北大等知名院校录取为直博的学生大有人在,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北京林业大学环境学院开展了丰富的环保社团活动,其中“绿手指”社团的地沟油制肥皂项目获得了国家20万元的经费支持,提高了学生素质和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逐步实现第一课堂的有效延伸。

(三)实验考核

给排水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是单独的课程,因此执行严格的考核制度,采用实际考操作和笔试相结合的形式,其中平时实验占50%,实操和笔试各占30%和20%。主考教师准备不同浓度的样品,考核时学生随机抽签,进行浓度的测定,在测定的基础上根据平时实验积累的经验,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污染物去除,并分析取出后的污染物浓度,监考教师根据统一制定的评分标准,对实验结果进行打分;笔试主要反应对实验原理、注意事项和问题思考的把握程度。通过考核不仅检查了学生的操作水平,而且更深刻领会了每次实验的内涵,避免了平时实验中分组实验中个别同学依赖其他同学操作的不良习惯,调动了每位学生的积极性,使学习上了一个新台阶。以上笔试和实际操作的考核形式,经过实践检验,是切实可行的考核方法。

三、实习教学:与生产实际结合,影像与现场相结合

认识实习、金工实习额、生产实习和毕业综合实习是给排水专业本科阶段非常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实习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发展,是检验教学成果的重要途径[3]。北京林业大学长期以来与北京排水集团、北京自来水集团、北京翠湖湿地公园等单位达成了长期的实训校外合作基地,还与校内的污水处理站等基地签订实习协议,进一步拓宽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渠道。

(一)认识实习

认识实习主要是学生到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和高层建筑供排水及消防系统进行参观[4],加深学生对给排水工程的认识和了解,初步建立起对本专业的总体工作任务印象。

在认识实习前,带队教师召开实习布置大会,具体明确的提出实习的目的和主要内容,并针对实习内容播放各个实习机构拍摄的供排水流程或水处理工艺技术流程,并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生产过程环境中,如北京市水源九厂对褐煤和石英砂双层滤料的过滤和反冲洗过程中各个阀门、开关、设备的操作;吴家村污水处理厂的全流程和各工艺参数的调节和控制界面,可以模拟各种事故现象及处理方式,在进入现场前对城市水处理系统的复杂性和突发事件形成深刻的感性认识。在现场实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带着问题有针对性认识实习,大大提高效果。在认识实习工程中,以工艺为主线,以单体构筑物为副线,通过先大体了解流程再具体认识单体构筑物,最后了解具体涉及的设备及选型方法,一步一步将学生从宏观的认知引导到专业知识的细节上。

(二)金工实习

北京林业大学给排水专业的金工实习是集设计制作与实际加工于一体的实习教学方式,将创新工程能力的培养与传统的机械加工技能操作训练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实习的基本要求是给用户安装洗浴系统及卫生洁具,因此首先要设计各个器具的具置,然后设计管路系统,最后进行管理和洁具的安装。因此突破了一般金工实习车削、铣削、刨削、磨削、铸造、锻造、焊接等基本机械加工工艺知识[5],更加注重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和设计创新能力的结合。最后的考核为系统稳定运行不漏水。开放式的金工实习模式成为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一个基础平台,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同时着重培养工程动手能力,使学生发展成为一个适应现代化企业需求的合格工程师。

(三)生产实习

生产实习是学生结合已学习的水质工程学[6]、建筑给排水、水处理工艺设备及仪表等专业课程的基础上,与工程实际联系起来,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北京林业大学建立了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生产实习资料库,其中包括:实纲、影音资料、实习图纸、实习思考题等。通过学生进驻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建筑公司及高层建筑现场,参观并跟班运行等手段了解工艺及运行情况、污染物处理过程、建筑施工场景等,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也为学生今后选择职业打下基础。

生产实习之前指导教师召开实习动员大会,讲解一些安全注意事项、实纲,播放实习影音资料和PPT课件,阅览设计图纸,让同学初步了解主要处理构筑物的平剖面图、动画、建筑给排水三维系统图等,并结合实验室的模型演示,让学生对各构筑物内部构造、运行机理有初步的了解。实习期间严格按照实习场地分班组实习,同时学生需要记录实习工况,编制实习报告。在生产实习的过程中针对实习中的共性问题和难点问题,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在扩展实习空间的同时也延伸了实习的时间。

1.毕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是学生结合自己的毕设选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实际工程参观实习,为顺利进行毕设打下基础。北京林业大学的毕业设计全部来自于实际课题,因此每名毕业生根据自己的选题,选择到类似工艺的水厂或高层建筑的场所进行为期一周的实地考察,包括核心工艺流程,各个工艺构筑物的形式和用途,主要设备及选型,同时对自动化控制环节进行学习。对于污水处理厂出水达地表IV水体出水标准要求的选题,不仅需要去污水厂和再生水厂进行实习,同时去设计院进行学习,以达到工艺符合实际设计的要求。通过综合实现的训练,为毕业设计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实习考核。实习结束后要求学生提交实习记录和实习报告,并由教研室组成专业团队对其实习内容进行现场答辩,最后根据实习报告及实习答辩记录评定学生的生产实习成绩。金工实习的考核为供排水系统稳定运行不漏水。对不及格的学生要求再重新实习,直至达到实习要求为止。因此,大大提高了实习的效果。

四、设计教学:命题全部源自实际项目,每个学生单独选题

(一)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作为给排水专业实践教学的基本环节,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深度理解和独立的工作能力。给排水专业课程设计包括泵站设计、给水排水管网设计、给水厂设计、污水处理厂设计和建筑给排水设计。设计题目尽量选用目前国内外的主流工艺,且难易适中,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为目的。指导教师在授课之前将设计任务书下达给学生,将课程设计的知识贯穿于授课过程,使学生掌握设计计算的方法。在课程结束后,统一进行设计任务布置和任务解答。

设计过程中,在核心设计参数的设定上,采取统分相结合的方式。每种方案由5~6人组成,同一组里的每个学生在处理规模和进水水质等方面略有不同,这样的参数率定有助于同组学生间的讨论,同时又能发挥学生独特的设计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对工艺的独特见解,反应对基础知识的领悟能力和拓展水平。

(二)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选题百分之百是指导教师正在设计与研究的现实课题,80%以上的选题体现了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水处理新工艺。如在水环境方面:更侧重于目前水体污染控制要求的缓流水体水生态和水质保持工程设计、初期雨水的收集净化与利用工程设计、面源污染控制工程设计、多自然型河流生态净化工程设计。在污水处理方面:更注重与我国污水排放新标准结合,新建污水处理厂设计全部实现一级A的排放要求,核心工艺包括MBR工艺、生化+滤布过滤工艺、生化+微滤等;同时更加注重污泥处理工艺的体现,在传统污泥脱水的工程设计的基础上,增加污泥消化、污泥堆肥及生态利用、污泥钙化及建筑材料回用等污泥综合处理及资源化工程设计;重视污水厂臭气对环境的影响,增加了污水厂的臭气收集和处理方面的工程设计;在部分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如活性污泥法、A2/O、SBR和氧化沟[7]的选题也结合目前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实现一级A达标排放的新标准要求,体现深度脱氮除磷工艺,同时将除磷精确控制及磷回收的工程设计纳入新的设计体系;同时结合北方缺水地区水环境对污水排放的达地表IV水体的高标准出水要求,更多的在组合工艺和新工艺的应用方面进行设计尝试;在饮用水处理方面:注重新型污染物的处理工艺及消毒副产物控制技术,并结合北京市面临的南水北调与海水淡化进京的多水源优化调度的管网分配,核心工艺包括多层滤料过滤、膜过滤及臭氧消毒、紫外消毒等新工艺设计。因此,学生经过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教学环节能够适应当前用人单位的技术需求,保持了较好的本专业就业率。

(三)设计考核

由教研室主任为答辩考核组长,全体教研室老师为组员组成考核团队,对同学设计中的三个环节“开题、中期和最后的设计成果”进行统一考核,成绩的核定按照去除最高分和最低分之后取平均分,3次答辩取10%、20%和70%作为最终的成绩,保证了考核的公平和公正性。由于选题来自实际的课题,且每人一个选题,因此不仅避免了设计雷同,设计成果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在工作面试中的竞争能力。

毕业设计限定了学生的基本合格线,最少8张图纸,其中2张手绘,且设计没有工艺失误和图纸基本没有错误,答辩过程对设计工艺介绍清楚,关键环节提问回答无误;对于不达标的同学,限期整改后进行二次答辩,二次答辩不合格者,不授予学士学位。严格的设计考核制度和设计规范,确保了设计质量,使得每年都有数名同学考入设计院工作。

五、结束语

实践教学是给排水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质量、高素质、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基础。整个实践教学,从实验、实习和设计三个教学和考核环节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为实践教学改革探索出一条新路。通过实验的统一编排、实习的与生产实际结合、影像与现场的双结合及设计的单独选题及实际命题的实践教学路线设计,结合水处理全流程实验设计及盲样考核、管网制作及压力实验考核、实际水厂设计及设计运行核心参数考核的多途径教学模式及公平考核渠道探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能动性,整体有效地推进实践性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满足了当前给排水工程领域对创新性实践人才的培养要求。

参考文献:

[1]田葳,杨素芬.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培养模式及教改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20).

[2]李红艳.高等院校给水工程课程的教改探讨[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

[3]冯景伟,陈慧,严燕,等.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水质工程学教学改革初探[J].宿州学院学报,2010,25(8).

[4]李芳,齐晗兵,崔红梅,等.给排水专业认识实习教学方法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3,(2).

[5]朱玉英,殷艳树.现代工程教育下的金工实习改革[J].教学研究,2009,32(2).

[6]李圭白,张杰.水质工程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篇7

中图分类号:[TM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配套设备的发展越来越快,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规范、新机具不断更新,但很多管道工程施工的教材、教学方法仍较为陈旧,如塑料管U-PVC、PP-R在给排水方面的运用已经很广泛,逐步替代原有的镀锌钢管、铸铁管,而现在的很多教材对这方面的介绍仍然较少。

作为建筑水电职业技术教育要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作为有效途径,使我们的学生一走出课堂,到了施工现场就能够尽快适应用人单位需求。故如何上好管工实训这门课,对学生能否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产中,通过实训掌握技能,通过实践巩固理论,在反复练习中达到熟能生巧以适应工作岗位需求起很重要的作用。

基础理论课程

在管工实训之前,要求学生学好扎实的基础理论课程。根据管道工国家工种教学大纲要求,作为一名合格的管道工,须识读管道施工图纸,根据管道施工图纸进行计算、下料,掌握各类管材、管件、设备的安装方法,完成建筑各系统管道工程安装,在施工现场具备管道施工安全知识、职业操守。

《建筑识图》、《管道识图》、《管工基础》、《建筑给排水工程》、《管道工程施工技术》、钳工实训、焊工实训这几门课程作为管工实训的专业基础课程,需在较靠前的时间开设,使学生在进行动手操作时,已经具备较好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实训教学内容

将实训教学内容分为六大课题,如下:

课题一管工常用量具、工具、机具的使用与维护保养

管道安装必须严格按照管道施工图样进行下料施工。学生需要掌握常用量具的使用,如钢卷尺、水平仪等。在管道安装与维护中,一些工具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如管子台虎钳、管钳、管子铰板、钢锯、管子割刀等。管道安装与作业中常用的机具有电动套丝机、试压泵、弯管器、热熔式连接器等。

课题二认识各类常用管道材料、掌握其加工方法

常用的管道材料包括金属管道如不锈钢管道、铜管、衬里管道等;非金属管道如PP-R管、PE-X管、U-PVC管、等。学生应了解各类不同管道材料的切割、连接、煨弯、调直等的加工方法。

课题三常见管道设备、仪表及阀门的认识与安装

学生应了解各管道设备如水泵、水箱、气压罐等;仪表如压力计、流量计、温度计、液位计等;阀门如闸阀、截止阀、蝶阀、止回阀、减压阀、安全阀、排气阀、疏水器等的工作原理、安装与维护方法。

课题四建筑各管道系统的预制与安装、简单故障处理

学生应掌握建筑各管道系统如建筑给水、建筑排水、建筑消防、建筑中水、建筑热水、建筑采暖、建筑通风的管道预制与安装。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机率,应该使学生的专业技术全面化。

课题五卫生器具的安装

在建筑进入室内装修时,作为水电专业的学生应该了解卫生器具如各类洗脸盆、大便器(槽)、小便器(槽)、盥洗槽、浴盆、淋浴器、洗涤盆等的种类、规格、材质,掌握卫生器具安装及其注意事项,能够按施工技术操作规程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完成。

课题六管道试压、清洗、保温与防腐

学生应熟悉室内给水、排水、采暖、消防管道系统,掌握室内给水管道系统的水压试验准备、试验过程、冲洗与消毒;室内排水管道系统的灌水试验注意事项、试验过程;室内采暖管道系统的试压试验准备、试验过程、水冲洗过程、保温方法;熟悉防腐涂料的组成,掌握管道的防腐施工。

实训教学方法实施

目的明确,准备充分

目的明确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进入每个课题时,都要集中讲解,向学生介绍它在工程实际的运用,学好它的重要性,强调操作安全。让学生有对该课题有完整认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有利于学生掌握操作技能。如在利用钢锯进行管子切割时,重点要求学生注意站立姿势、锯片垂直管子截面及两手具体用力点的方法,学生一上手时,就会立刻想到操作注意事项,避免养成错误习惯。

准备充分才能保证实训教学完整无漏失。准备的内容包括材料准备和师资准备。在进入实训课程之前,需将实训需要的材料、工具、机具准备齐全,如果机具资源相对短缺,可以采用互补方式,让几个小组同时进行不同任务,完成后交替使用。如进行管子连接加工时,有多种机具同时投入使用,分为管子铰板、电动套丝机、热熔式连接器、电熔式连接器几组,每组四至六人,保证机具的使用率,促进学生团体合作。为了上好实训课,我校还特别外聘经验丰富的水电施工员黄老师作为实训指导教师,将他多年的经验为学生讲解实训要点。一些常犯的错误和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如何解决这些毛病都会在讲解时事先提出,这样大大提升学生的听课热情,让学生认为“学的都是有用的”,增加学生动手积极性。

讲解示范

根据不一样的课题内容,讲解示范的方式也大不相同,要根据不同的内容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常见管道设备、仪表和阀门的认识与安装,偏重于认识。可以在一一讲解后开放设备、仪表和阀门的展台,让学生亲手摸一摸、翻一翻,有备份的仪表或阀门,可以让学生拆开,观察内部构造。而卫生器具的安装,则可以采用一边讲解一边示范的方法,让学生观察安装操作过程。

实习教师在进行示范时应该注意动作到位,步骤应放缓,逐步讲解操作技巧。如利用管子铰板进行手动套丝时,根据管子大小调整板牙尺寸是比较有难度的。讲解时,可以分别做出尺寸较大与尺寸较小以及正确操作后的三个螺纹管子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

分组布置任务,反复模仿练习

针对每个课题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分组,指定小组长,布置对应的课题任务。分组时教师应注意学生搭配,尽量使每一组中都有基础较好,学习较认真,组织和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小组长,这样的分配有利于在每一组进行任务时,较认真的学生能够发挥小组长的作用,指导同组成员完成任务。

实训课要求学生根据实习老师的示范动作进行模仿,不断操作,并学会从操作过程中总结经验。在学生练习过程中,老师需要来回巡视指导,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指正。学生通过反复练习,能够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深化并加强理解理论知识。

考核评价

为了避免学生在实训过程有三分热度的情况,应该对每个课题都进行成果考核。成果考核包括小组任务评价,个人操作的正确性、安全性评价,对材料的利用率,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评价。这样的考核评价,有利于加强学生操作的责任感,对实训的材料不会滥用,实训操作过程中仔细用心,每完成一个操作步骤都进行一定的思考和比较,学会分析问题,从问题中总结经验。

实训报告及心得体会

在每一个实训课题操作结束后,实习教师需要对实训过程的情况做出总结归纳,对一些操作共性的问题要再三强调,尤其安全方面;要求学生根据实训内容及操作进行心得总结,及时写好实训报告。让学生学会总结自己在操作方面的问题,同时也学会思考的重要手段。只有在做中学,在做中思考,才能不断进步。

四、结束语

管工实训这门课程能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更明了学习理论知识的运用,掌握真正的实践操作,自己动手,使其进入工作岗位时能更快地适应要求。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实践课程会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一些教学方法也可以进一步深化讨论,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更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以上观点仅为笔者拙见,偏颇之处难免,请多多指正。

[参考文献]:

篇8

教学计划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体现着一种专门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

在市场经济改革的大潮中,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与企业用人要求之间有一定的差距,企业需要的是上岗即顶岗的毕业生,而许多毕业生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动手能力较差,很多单位不得不对新人进行为期半年到一年的培训。在这段时间里,单位不但用人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还要为培训而支付大量的人力、财力,而将来一旦培养对象跳槽,又会造成单位人才投资的巨大损失,所以企业更看重的是应聘者的实践能力。

针对以上现象,加之市场调研结果,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大多数就业于建筑施工企业,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施工技能,我们调整了教学计划,将最后一学期毕业设计时间由原来的七周改为三周,将原来的给排水管网设计内容改为给排水施工组织设计,相应的增加了顶岗实习时间。学生以企业员工的身份参加实际工程项目或工作任务,锻炼实际操作能力。在实习期间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实习结束后,学生需要回学校通过毕业实习答辩,根据实习答辩情况、学生的实习日记、总结及企业对学生的鉴定综合评定实习成绩。通过顶岗实习锻炼,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实现毕业生“零距离”上岗。

2 根据职业岗位需求进行课程整合

结合目前专业学制和学时特点以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对基础理论课适当精简内容、降低难度,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突破学科体系束缚,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我们对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做了如下调整:

首先,根据水处理工艺的发展――水处理工艺不再区分给水、污水,我们将原来的《给水管网工程》、《排水管网工程》课程整合为《给水排水管道工程》;将《给水处理工程》和《污水处理工程》整合为《水处理工程》。原来的给水处理和污水处理分开设置时,其中关于沉淀池、沉砂池、调节池等内容需要重复讲解,既浪费课时又让学生觉得繁琐,而合并后的水处理工程将所有的处理工艺放在一门课程中讲解;在给水排水管道工程中,关于管道的最小覆土厚度、冰冻深度等内容不再重复,这样不但节约了课时,而且内容更加合理、连贯,教学效果明显提高。整合后的课程,在教材选择上,可与高职高专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相一致。其次,考虑到在实际工作中,不论是设计单位还是施工单位,往往是“水暖不分家”,为了建立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也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多地就业机会,我们在给水排水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增加了《供热工程》课程,学生反映良好。再次,依照行业发展的现状,为了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在原有建筑给水排水的基础上增加《高层建筑给水排水》课程,以拓宽学生知识面。

新的教学计划在投入到教学中后,教学效果明显,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有所提高,而且也缩短了学生毕业后走上社会的适应期。

3 注重实践教学

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实践是创新的基础。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所以我们应该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作为重要任务,经过多次修改与讨论,构建了较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我们以专业技术能力培养为中心,加强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建立与理论课程体系相对应的实践课程体系。为达到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除集中安排各类实习外,在理论教学中同样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掌握技能的原则,课程内容包括实际操作的训练,明确训练达到的基本要求。在新调整后的教学计划中,实践性教学课时约占总课时的50%,能够保证学生在校期间就有一定的时间来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毕业后能够直接或较快的适应工作岗位。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使他们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争得一席之地。

实践性教学过程必须由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完成,才能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鉴于给排水教研室大多数都是年轻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所以本着对学生认真负责、对实训课程重视的态度,目前很多的实践性课程由机电与环境工程学院暖通专业有经验的老教师担任,并与暖通专业合用实训室。同时,我们也在积极培养年轻教师来担任实践性课程。

为满足现在市场持证上岗的需要,使学生在获取本专业学历证书的同时,还获得与专业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毕业后直接上岗。实践教学采用单项与综合相结合、模拟与实际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方式,边讲、边教、边做。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而且学到的知识更加实用,教学效果良好。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体,教师素质是关系到教学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根据学院十二五规划和我院给排水专业师资力量年轻化的实际情况,在师资力量建设方面做了如下工作:

4.1 连续几年引进数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给水排水专业的教师,其中有的教师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从而充实了我们的专业教师队伍,能够更好地带动整个教研室的理论实践教学。同时我教研室与具有实践经验的部分企业的技术管理人员建立了稳定的聘任关系,定期的聘请他们到学校给教师、学生传达一些与专业相关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让我们及时了解专业动态。

4.2 鼓励现有教师有计划地进行在职研究生学习,继续提高学历水平,逐渐形成学历层次高、职称比例协调、业务能力过硬的教师队伍;针对多数青年教师从学校到学校,实践机会较少的情况,不能很好的适应于高职高专的教学要求,在不影响正常教学过程的情况下,我们有计划的安排一部分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和新引进教师到有关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培养其工程实践的能力,这为课堂实践教学提供了师资保证。

篇9

城市供水是城市的生命线,供水水质直接关系到市民的身体健康,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为加强城市公共供水水质管理,保障供水水质安全,供水单位应当配备水质检验人员和设备,建立健全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的水质检验制度,依照国家规定的水质检测规范做好水质及相关净水材料、设备的质量检测,开展技术咨询、业务指导和人员技术培训工作等,保证供水水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卫生防疫机构应当定期对供水水质进行检测。自来水用户使用的二次供水设施,应定期进行清洗消毒和水质检验。有些自来水公司虽建立了化验室,配备了部分仪器设备,但化验员数量不足,且未持证上岗,自检空白。有些化验室只能检测几项指标,检测数据报表不规范、不齐全,化验员检测水平不高,现场操作考核成绩较差。有些供水单位均未建立水质监测三级(出厂水、管网、末梢水)网络,没有进行全过程的水质检测,检测能力不能满足国家规定的指标的要求。

操作技术和管理岗位实用型供排水水质检验人才紧缺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是我们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现代教育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人的目光,对传统教育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教育教学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古老而年轻的主题,是教育教学的精髓和真谛。教师运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选择的教学内容、达到的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就业和未来的发展,在实践中探索和研究教学规律、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非常迫切。

2教学设计

2.1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给排水专业设置水质检验课程培养具有水质检验技术与管理工作职业资格的专门人才,为水处理工艺运行提供数据资料和科学的依据,能够正确及时地反映水质状况。

让学生获得工作过程知识,必须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通过工作学会工作。因此,本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进行教学设计和开发,以相对独立又相对完整的工作任务构建学习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保持实训内容、实训环境与企业现场一致,使学生亲自经历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完成从试液、仪器准备、采样、预处理、检验、数据记录与处理、水质评价、质控等各个工作步骤的完整训练,在工作过程中学会工作,获得职业活动的技能和知识,获得职业能力。

求知即行动,行动即学习,以完成典型水质指标检验工作任务为驱动力、教学出发点和目标,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方式,改造不适于学生认知规律发展的不合理成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开发学生潜能。实训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创造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环境,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强调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职业能力的培养,以达到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的目标。通过学生独立计划、实施、检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实践、学会协作,学生通过符合要求的水质检验全过程的专业行动和小组合作,完成一个具体的工作任务(项目),是直接学习行为,是有效的学习过程,在“做实验”过程中获得工作成果,技能、经验和知识、并归纳总结,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会科学的工作和学习的方法,在小组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增强责任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在行动中形成和提高。因此,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工作情境和能力要求设计课程,效果显著。

2.2教学目标设计

水质检验课程总体目标主要强调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领会供排水水质标准、技术规范及有关规定,严格按照水质检验周期、操作规程开展检验工作,使学生具有从事水质检验工作的基本职业能力,并具有水质检验仪器设备维护、质量监督与控制、检验数据记录与处理、报告编写、采样等方面的基础能力,为水处理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资料,保证水处理工艺正常运行和水质合格/达标。

教学目标有具体的知识目标、专业能力目标、方法与社会能力目标几个方面,注重对学生关键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

2.3教学内容设计

结合污水处理中国家标准规定的基本控制项目、主要控制参数设计有两个项目,分别为污水进出水水质检验、污水处理过程水质控制与检测。结合给水处理中国家标准规定的水源水检测项目、主要控制参数和水质监测三级网络设计有三个项目,分别是供水水源水质检验、净水构筑物水质控制与检测、出厂水、管网水和管网末梢水水质检验,按照国家标准、技术规范及有关规定设计教学项目,具有针对性,适合给排水行业岗位需求。

对每一项目,确定典型工作任务,每一任务都对应一具体的工作过程。通过完成具体的工作过程使学生学会主要水质指标或参数的检测,并使学生具有水质检验方案设计、采样、仪器设备管理、检验质量监督与控制、检验数据处理、报告编写等基础技能。转2.4教学方法与手段运用

1.项目教学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处理项目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首先,引导学生搜集信息,了解要做什么检验项目或完成什么任务以及为什么要做,检验哪种水样中有机物、重金属还是富营化物质等,了解其对环境或人身健康的危害。

然后,学生独立计划及判断计划的合理性,通过阅读教材或浏览网页知道怎样去做,目前有几种方案。水质检验是按照国家标准方法进行的,一般有常规法、快速法和在线法,学生主要查阅每一项目的几种方法。本文由中国收集整理。

开始阶段,学生不会做计划、方案,教师描述、讲解,引导学生看教材或提供网上信息,一段时间后,学生会慢慢习惯,成为自然,我们已经编写了适合项目教学法的教材,提供较为齐全的资料,逐渐地,学生结合实践会自己读懂或主动和同学、老师讨论问题,提出不同意见。

接下来是:学生独立实施及检查是否正确实施了计划、提出改进措施等。在方案实施中按照统一的过程如配溶液、仪器准备、采集样品、预处理、检验操作,得出结果几个步骤来进行。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比较薄弱,因此,最初的项目教师采用示范、讲解、学生模仿、熟悉关键步骤、学生重复做这样的教学方法。结果得出后,需要检查,因为误差和偏差主要来源于操作是否规范,所以学生首先在这方面查找原因,然后利用标准物质对照等质控措施检查方案实施的情况,同学间进行讨论,找到问题,对项目或任务加以改进,反复做实验,完成任务。几个任务实施后,学生会自主完成新任务,达到目标要求。

2.合作式学习

由于仪器、试剂和学时的限制,教学中把学生分成小组,按时间或空间进行合作,分别完成不同的任务进行汇报,因此,每个人对小组的成果有责任感,促进合作精神、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3.启发引导

在做的过程中启发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完成项目,获得相关技能。

教学手段主要采用制作多媒体课件,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网上教学资源,录制、播放视频、展示图片,学生利用视觉、听觉和信息提高学习效果,获得足够的感性认识。教学生做,学生模仿,在“做”中学,教、学、做一体化。

结语

本课程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考核方式与目前实际工作岗位对接,适应学生和社会的需要,学生上课态度积极,配合老师完成每个环节的学习和训练,教学效果好,对教师授课给予认可。校内外专家、督导对教学给予充分肯定,城镇供水和污水处理厂对于我校市政给排水专业水质检验课程给予认可,认为课程设计合理,内容选取适当,适合岗位需要。

2.4教学方法与手段运用

1.项目教学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处理项目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首先,引导学生搜集信息,了解要做什么检验项目或完成什么任务以及为什么要做,检验哪种水样中有机物、重金属还是富营化物质等,了解其对环境或人身健康的危害。

然后,学生独立计划及判断计划的合理性,通过阅读教材或浏览网页知道怎样去做,目前有几种方案。水质检验是按照国家标准方法进行的,一般有常规法、快速法和在线法,学生主要查阅每一项目的几种方法。本文由中国收集整理。

开始阶段,学生不会做计划、方案,教师描述、讲解,引导学生看教材或提供网上信息,一段时间后,学生会慢慢习惯,成为自然,我们已经编写了适合项目教学法的教材,提供较为齐全的资料,逐渐地,学生结合实践会自己读懂或主动和同学、老师讨论问题,提出不同意见。

接下来是:学生独立实施及检查是否正确实施了计划、提出改进措施等。在方案实施中按照统一的过程如配溶液、仪器准备、采集样品、预处理、检验操作,得出结果几个步骤来进行。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比较薄弱,因此,最初的项目教师采用示范、讲解、学生模仿、熟悉关键步骤、学生重复做这样的教学方法。结果得出后,需要检查,因为误差和偏差主要来源于操作是否规范,所以学生首先在这方面查找原因,然后利用标准物质对照等质控措施检查方案实施的情况,同学间进行讨论,找到问题,对项目或任务加改进,反复做实验,完成任务。几个任务实施后,学生会自主完成新任务,达到目标要求。

2.合作式学习

由于仪器、试剂和学时的限制,教学中把学生分成小组,按时间或空间进行合作,分别完成不同的任务进行汇报,因此,每个人对小组的成果有责任感,促进合作精神、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3.启发引导

在做的过程中启发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完成项目,获得相关技能。

篇10

供人们使用的房子是否舒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设备中给排水、供暖、空调、燃气、电气的应用,这些建筑设备就是建筑的神经、血管和内脏,它不断地向建筑物提供所需的能量,并逐步走向智能化[1]。而相关从业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职业技能则决定了这些建筑设备能否正常工作。

《建筑设备工程》是建筑设备工程技术、物业管理、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等专业的专业主干或基础课程之一,该课程主要包括给排水、消防、燃气、通风与空气调节、供配电、电气照明、防雷与接地、弱电(安防、监控等)等系统的组成、设备、材料、施工工艺、施工图识图、管理维护等基本理论和技能,以便学生能从事建筑设备工程建设期的预算、施工、监理以及运营期的管理维护工作。

一、《建筑设备工程》课程的教学特点及课程资源建设现状

1.《建筑设备工程》课程的教学特点

(1)课程涉及多个专业领域,知识面广,内容繁多。本课程主要包括给排水、消防、燃气、通风与空气调节、供配电、电气照明、防雷与接地、弱电(安防、监控等)等系统,这些系统里面的每一个都可以独立出来作一门课甚至一个专业。

(2)因为专业总课时的限制,课程课时偏少。大多数安排课时在30~50之间,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并培养出工程应用能力,难度非常大。应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选择不同教学目标上的侧重点,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

(3)课程教材内容陈旧,内容丰富,面面俱到,没有体现出针对性。教材应本着高职“高素质、技能型”的培养目标,书中的理论知识以“必须、够用”为原则,不强调学生的设计能力,而强调实践性环节。还应根据专业需求来进行编写,如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使用的教材应主要是设备施工图的识读,施工时各工种协调问题,设备对结构的要求,以及设备用房(如水泵房、锅炉房、电梯房等)的要求等内容;工程造价专业侧重于造价咨询和管理工作,则应重点强调对图纸的理解;物业管理专业使用的教材应主要是建筑设备的认识及管理维护知识;建筑设计、装饰工程专业使用的教材应主要是与对管线所需的空间要求的认识和设备用房面积、位置的确定;监理专业则需要学习各方面内容,要求全面。

(4)还在存在着诸如缺乏实际工程案例、时效性差、理论多实践少等问题,这些都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是由于教学资源的匮乏造成的。

2.《建筑设备工程》课程资源建设现状

目前,网络上仅有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省级精品课程《建筑设备》和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校级精品课程《建筑设备工程技术》,这个两门课程建设时间较早,存在内容较为单一及资源数量较少等问题,已经不能满足现在教学需要,及时建设《建筑设备工程》课程资源共享对于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建筑设备工程》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思路与方法

1.教学目标确定及教学内容选择的思路

要进行整体化的职业资格对接,如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对接施工员、监理员职业资格,工程造价专业对接预算员、造价员职业资格,物业管理专业对接物业管理员职业资格,通过不同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的落实将各项教学目标具体化、明确化。以建筑设备各个系统实际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建筑行业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重构课程内容和知识体系,课程内容和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落实课程学习领域和教学大纲,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按照行动导向原则组织教学,达到通过工作而学习的目的。

2.课程基本资源的建设思路

以建筑设备的各种子系统组成来划分课程模块,具体划分方法见图1。

图1 建筑设备工程的课程模块组成示意图

课程概要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等内容,课程介绍包括课程特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覆盖面、教学方法及组织形式、授课对象要求、教材与参考资料等内容。教学大纲以纲要形式规定课程的教学内容,具体包括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的结构、模块或单元教学目标与任务、教学活动以及教学方法上的基本要求等。教学日历是教师组织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计划表,明确规定教学进程、授课内容、课外作业、授课方式等。这些内容都要按照不同专业需求来单独制作。

以典型工作任务和各专业需求为依据,结合职业资格标准将各教学模块划分为若干教学单元,例如可将建筑给排水系统模块划分如图2所示,不同的专业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学单元来进行相应的学习,如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要侧重于施工管理、施工工艺和施工图识图而无需学习系统管理维护。

图2 建筑给排水系统模块的教学单元组成示意图

各教学单元的教学资源包括了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虚拟仿真等资源,例如“常见设备、常用材料的认识”单元的课程资源组成如图3所示,以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资格标准为主线,收集网络上的共享资源,同时充分利用本校现有的给排水设备、电气设备、消防设备等现成的工程实例来做教学资源,这些设备对于学生来说都是触手可及的、非常熟悉的,学生学起来也更容易。

图3 “常见设备、常用材料的认识”教学单元的教学资源组成示意图

3.课程扩展资源的建设思路

课程扩展资源一般还包括:案例库、专题讲座库、素材资源库,学科专业知识检索系统、演示/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实习)系统、试题库系统、作业系统、在线自测/考试系统等。

案例库的建设思路:选取校内有代表性的几栋建筑,分别画出建筑平面图、建筑设备平面图、建筑设备系统图、建筑设备大样图等图纸,拍摄相应照片和录像。同时根据图纸、照片、录像,撰写建筑设备各个子系统组成、材料、设备等概况,分析各子系统的施工工艺,估算各子系统的造价,描述各子系统管理维护的现状及改进方向,设置练习题等内容。

专题讲座资源库建设思路:

邀请企业专家到校分别做建筑设备工程造价、建筑设备工程施工、建筑设备管理专题讲座,摄制讲座录像。

演示/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实习)系统建设思路:

利用FLASH和3D MAX等软件制作设备仿真模型、施工工艺流程、设备维修工艺虚拟/仿真程序。利用游戏开发软件,以建筑安装工程招投标、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建筑设备管理等知识为蓝本,分别开发相应游戏。比如,施工方面的游戏,分别设置建设方、设计方、监理方、施工方、设备供应方等角色,其中,施工方又可以分为企业法人、企业总工、项目经理、施工队长、班组长、工人等角色,设定一个特定工程,让学生选择一个角色扮演,按照该角色的岗位职责去完成工作,这个工程可以是一段时间的工作,例如一个星期,教师则担任裁判的角色,随时关注学生(所对应角色)的工作,指出其工作的问题所在,直到最终工程结束,在对整个过程进行总结分析。

4.课程网站建设

基于学院网络课程平台,整合并上传课程资源,建设满足课程教学、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及综合应用多媒体技术建设的网络共享课程。

三、结束语

《建筑设备工程》课程资源的建设可以有效满足现代教学需求,改变原来满堂灌和理论脱离实际等教学弊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技术在不断发展,课程资源建设也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探索去更新,才能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11

前言:

“高职教育”是高等职业技术的简称。目前我国对高职院校的建筑设计研究较少,科别分类下的实训空间设计的研究更少,本文以建筑设计的角度对高职院校钻井技术专业的钻井液实训空间进行调查研究,并总结使用现状问题,对调研实训用房进行优化设计,分析钻井液实训空间的设计模式,丰富钻井技术专业实训空间的建筑设计研究。

1研究背景

1.1高职院校建筑设计研究现状

高职院校承担着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教学角色。高职院校不同于普通高校,其教学模式、管理模式和培养目标与普通高等院校有着本质的区别。由于我国对高职院校建筑设计领域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且我国现行的高职院校建设标准较少,199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简称“92指标”),以及《技工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等,已实行二十余年,与现状脱节,设计指导意义减弱,亟须修订与完善。[1]很多高职在校园规划建设时参照普通高校的设计模式,各个专业的实训空间没有按照课程需求设计,造成了实训空间面积不足或浪费的现象。

1.2钻井技术专业

钻井技术专业是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下的石油与天然气类里的一个专业,其专业代码为540401,钻井技术专业是高职院校石油工程院系的一个主要专业。钻井技术是以整个钻井过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学科。

1.3钻井液实训空间

钻井液实训是钻井技术专业实践训练的一门必修课程。钻井液实训空间主要包括实训室和准备室两部分,其主要功能是使学生掌握常用测试仪器的结构和测量原理,掌握常用处理剂的性质作用和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

2钻井液实训用房现状调研

2.1调研方法

(1)实地调研分析法本文调研选取YA职校、TJGC职校和CDSY高专为对象,对调研对象进行建筑图像采集、室内外环境调研、建筑平面测绘和师生访谈,然后绘制实训用房平面图,通过计算机辅助分析,为课题研究获取详实有效的实证信息。(2)对比研究法综合上述已有资料,从建筑学角度进行论证,对实测内容进行分析绘制数据表格,从而总结其空间的相似性和特殊性,运用科学的数据进行量化分析。(3)相关学科交叉分析法高职院校的实训建筑与教育学、建筑学、规划学、环境行为学等多个学科有联系,结合上述学科,综合分析钻井液实训用房的空间设计,系统地对实训空间设计模式进行研究。

2.2平面布局及使用现状

钻井液实训用房的空间没有相应的建筑设计参照,现有的实训空间多数按照普通实验室的标准设计,缺乏专业特色,不能满足教学目标。

2.3影响钻井液实训用房的因素

(1)学生数量。实训空间的使用主体是学生,上课学生数量决定了实训空间使用的舒适度,一般情况下2人一组进行实验,分15~20组,生均指标是衡量实训室使用舒适度的标尺。(2)学科建设。各高职院校的学科建设重点、招生数量不同,对实训室的需求程度存在差异化,所以在建设初期面积的差异化就体现出来。(3)实验要求。实验需要良好的通风系统、上下水系统,以及钻井液废液处理处。

3钻井液实训空间设计模式

3.1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是指实训空间的建筑尺寸、空间组织、面积配置等,结合实训设备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设计,形成量化标准。高职教育的实训应按自身定位创建特色。课程设计应注重专业实践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3]钻井液实训用房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的场所,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标准化原则。实训用房应以标准的实验台操作距离设计,实验台有良好的上下水系统,在实验台两侧设置交通空间,形成标准化的实验实训空间。(2)规范化原则。实训空间应遵循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采用规范化的建筑模数。(3)实用化原则。空间设计要符合人体工程学,空间满足操作需求,体现实用化原则,使实训用房使用较为合理。

3.2优化方案

笔者在CDSY高专的钻井液实训室基础上进行优化设计。(1)调整理论教学方向,并将实训设备区域放置在教室一端,留出一角专门用于钻井液废液收集。(2)在原有黑板处放置实训仪器存放柜,方便仪器保存。(3)在实训室一侧设有准备室,为教师提供操作准备区域。(4)钻井液实训室同时满足40人操作实验,2人一组,共计20组。钻井液实训室实训设备为中小型设备,对层高无特殊要求,可以设置在任意楼层。具体的设计方案及对比如表2所示。钻井液实训空间需要容纳学生操作的实验台,应有良好的给排水、通风系统,且需设置钻井液废液处理处。各院校在建设钻井液实训用房时可根据院校特色和学科建设等方面进行调整。

4结论

高职院校钻井技术专业的钻井液实训空间设计应结合院校特色和需求,以标准化、规范化和实用化为原则。实训空间是高职院校建设的核心,我国的高职院校实训建筑的理论研究较少,希望今后有更多的细分化研究,丰富高职教育的建筑设计。

参考文献:

[1]王琰,李志民,罗琳.关于西北地区职业技术院校校园规划与设计的研究思考[J].南方建筑,2013,(03):35-37.

篇12

操作技术和管理岗位实用型供排水水质检验人才紧缺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是我们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现代教育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人的目光,对传统教育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教育教学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古老而年轻的主题,是教育教学的精髓和真谛。教师运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选择的教学内容、达到的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就业和未来的发展,在实践中探索和研究教学规律、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非常迫切。

1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给排水专业设置水质检验课程培养具有水质检验技术与管理工作职业资格的专门人才,为水处理工艺运行提供数据资料和科学的依据,能够正确及时地反映水质状况。

让学生获得工作过程知识,必须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通过工作学会工作。因此,本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进行教学设计和开发,以相对独立又相对完整的工作任务构建学习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保持实训内容、实训环境与企业现场一致,使学生亲自经历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完成从试液、仪器准备、采样、预处理、检验、数据记录与处理、水质评价、质控等各个工作步骤的完整训练,在工作过程中学会工作,获得职业活动的技能和知识,获得职业能力。

求知即行动,行动即学习,以完成典型水质指标检验工作任务为驱动力、教学出发点和目标,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方式,改造不适于学生认知规律发展的不合理成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开发学生潜能。实训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创造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环境,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强调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职业能力的培养,以达到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的目标。通过学生独立计划、实施、检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实践、学会协作,学生通过符合要求的水质检验全过程的专业行动和小组合作,完成一个具体的工作任务(项目),是直接学习行为,是有效的学习过程,在“做实验”过程中获得工作成果,技能、经验和知识、并归纳总结,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会科学的工作和学习的方法,在小组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增强责任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在行动中形成和提高。因此,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工作情境和能力要求设计课程,效果显著。

2教学目标设计

水质检验课程总体目标主要强调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领会供排水水质标准、技术规范及有关规定,严格按照水质检验周期、操作规程开展检验工作,使学生具有从事水质检验工作的基本职业能力,并具有水质检验仪器设备维护、质量监督与控制、检验数据记录与处理、报告编写、采样等方面的基础能力,为水处理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资料,保证水处理工艺正常运行和水质合格/达标。

教学目标有具体的知识目标、专业能力目标、方法与社会能力目标几个方面,注重对学生关键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

3教学内容设计

结合污水处理中国家标准规定的基本控制项目、主要控制参数设计有两个项目,分别为污水进出水水质检验、污水处理过程水质控制与检测。结合给水处理中国家标准规定的水源水检测项目、主要控制参数和水质监测三级网络设计有三个项目,分别是供水水源水质检验、净水构筑物水质控制与检测、出厂水、管网水和管网末梢水水质检验,按照国家标准、技术规范及有关规定设计教学项目,具有针对性,适合给排水行业岗位需求。

对每一项目,确定典型工作任务,每一任务都对应一具体的工作过程。通过完成具体的工作过程使学生学会主要水质指标或参数的检测,并使学生具有水质检验方案设计、采样、仪器设备管理、检验质量监督与控制、检验数据处理、报告编写等基础技能。

4教学方法与手段运用

4.1项目教学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处理项目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首先,引导学生搜集信息,了解要做什么检验项目或完成什么任务以及为什么要做,检验哪种水样中有机物、重金属还是富营化物质等,了解其对环境或人身健康的危害。

然后,学生独立计划及判断计划的合理性,通过阅读教材或浏览网页知道怎样去做,目前有几种方案。水质检验是按照国家标准方法进行的,一般有常规法、快速法和在线法,学生主要查阅每一项目的几种方法。

开始阶段,学生不会做计划、方案,教师描述、讲解,引导学生看教材或提供网上信息,一段时间后,学生会慢慢习惯,成为自然,我们已经编写了适合项目教学法的教材,提供较为齐全的资料,逐渐地,学生结合实践会自己读懂或主动和同学、老师讨论问题,提出不同意见。

接下来是:学生独立实施及检查是否正确实施了计划、提出改进措施等。在方案实施中按照统一的过程如配溶液、仪器准备、采集样品、预处理、检验操作,得出结果几个步骤来进行。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比较薄弱,因此,最初的项目教师采用示范、讲解、学生模仿、熟悉关键步骤、学生重复做这样的教学方法。结果得出后,需要检查,因为误差和偏差主要来源于操作是否规范,所以学生首先在这方面查找原因,然后利用标准物质对照等质控措施检查方案实施的情况,同学间进行讨论,找到问题,对项目或任务加以改进,反复做实验,完成任务。几个任务实施后,学生会自主完成新任务,达到目标要求。

4.2合作式学习

由于仪器、试剂和学时的限制,教学中把学生分成小组,按时间或空间进行合作,分别完成不同的任务进行汇报,因此,每个人对小组的成果有责任感,促进合作精神、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4.3启发引导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