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教案范文

时间:2022-03-13 00:32:3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奥尔夫教案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奥尔夫教案

篇1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公认的著名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它在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具体回答了如下问题:怎样使孩子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怎样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怎样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和发展孩子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如何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孩子与人合作、交往以及群体意识,怎样将音乐教育与其他教学活动相结合。近年来,特别是学前教育领域在学习、探索奥尔夫教学法的实验中有较大的发展,并通过大纲、教材、计划贯穿到实际教学中。而作为高师院校中的学前教育专业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探究方面仍然比较空缺,不能很好地与当前幼儿园的音乐教学进行有效接轨。作为这门学科的传授者,我想我有义务为奥尔夫音乐教育在高师院校的推广及普及尽一份微薄之力。现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及所在院校的教学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笔者的初步构想。

一、教学大纲的建设

教学大纲对任何一门学科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它是教学的指路标。面对音乐程度参差不齐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制定一个符合其专业特点的教学大纲是十分迫切和重要的。但笔者发现由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在新形势下从外引进的先进课程,在国内的不少院校里仅作为选修课开设,并无类似于钢琴、音乐等学科具有系统、规范的教学大纲。社会上办的培训班也只是根据授课教师的某项特长进行开课,并没有一套适合本土的、完善的、系统的教学大纲 。因此,笔者通过下到幼儿园挂职锻炼、参加培训班学习,搜集各方面相关资料,再结合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初步形成了第一版教学大纲。

根据学前教育的特点,本课程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是:明确课程的目标和任务,突出奥尔夫艺术思想及其作品、教学方法的重要特色,培养学生良好的乐感,遵循思想性、艺术性、经典性相结合的原则,引导学生了解奥音乐教育的理念,并运用这种理念为将来从事幼儿音乐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立足于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同学们提供优秀课例,通过“授课”的方式表述课例。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在知识方面应达到下列要求:了解奥尔夫的生平与音乐活动,理解其音乐教育思想。通过课例的学习,结合相关的理论基础知识,到幼儿园见习、实习。在能力方面基本能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方法开展幼儿园各项音乐活动。

二、教学内容的整合

奥尔夫音乐教学中提倡动手自制乐器,动脚踏出自己的舞步,动口唱出内心的情感,动眼看出视觉艺术的音乐流线,动心将这些元素整合运用在音乐艺术上,将创意用在音乐教学活动上。简单说课堂上我们要让学生“动手做、动脚跳、动口唱、动耳听、动眼看。”因此设计了以下五大模块内容,使每一节普通的音乐课不再枯燥,全面提升音乐课的实用价值。

“节奏教学”

(一)节奏的培养与训练

奥尔夫强调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因此,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学,结合大自然的节奏、语言的节奏、动作体态的节奏来训练和培养儿童的节奏感。

(二)运用打击乐器

打击乐最容易敲击出声,音色鲜明,被孩子们喜爱,常可以运用在朗诵、给歌舞伴奏、给旋律伴奏等。包括:1.打击乐制作和利用;2.打击乐的使用方法;3.如何组建一支生龙活虎的乐队4、如何指挥乐队

(三)即兴演奏训练

奥尔夫教学中即兴演奏是一大特点,由于打击乐器的技术简单,和声单纯,伴奏常以固定的节奏型为基础,因此完全可以让幼儿一开始就作即兴性演奏。即兴演奏可以让孩子直接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些正好符合奥尔夫要“动”“注重培养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要求孩子自己创造音乐,发展个性和创造性的精神。

(四)模拟幼儿课堂操作训练

为了将来能让学生零距离上岗,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模拟教学尝试:1.环境创设,模拟教学;2.布置课题,分组讨论如何开展教学;3.分组展示;4.讨论总结。

“唱歌教学”

(一)幼儿唱歌技能培养包括:1.听觉培养;2.感受培养;3.发声培养;4.呼吸培养;5.音的高低培养;6.音的强弱培养;7.音的长短培养

(二)怎样教唱歌

虽然现在不主张以往的唱歌教学模式(唱一句学一句),但用什么方法来使孩子真正的感兴趣?我们知道人在高兴时会情不自禁的哼唱歌曲,孩子也一样。设计情境,营造歌唱氛围:1.从歌词的道白节奏入手;2.结合语词替换、律动、图片、故事、游戏、戏剧等手段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3.进入旋律,水道渠成

“舞蹈教学”

音乐、舞蹈、语言、表演等融为一体,是奥尔夫艺术思想及其作品的重要特色,也是他的教育理念中颇有特点的组成部分。古人云:“动情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如争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道出了语言、歌唱、舞蹈原是同根一体。这里的舞蹈是指没学过。舞蹈的人都能跳的舞,要求是:依据音乐,要有想象,自由设计1.动作由浅入深,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创编;2.创作来源于幼儿生活的舞蹈语言;3.幼儿舞的教学浅析。

“欣赏教学”

(一)全新意义的欣赏

说到欣赏,许多人认为就是静下心来认真听音乐,即使是老师也做不到从头至尾不走神,何况我们的幼儿,怎么才能让幼儿真正的读懂理解音乐呢?两个字“参与”。

(二)间接欣赏

即不在正式的音乐课上欣赏,在课间、在用餐、在睡前睡起等时间段,看似简单和随意,但却贯彻了奥尔夫教学中“让孩子通过自身活动去感受音乐”的原则。

(三)直接、有准备的欣赏

多变的活动形式:声势、律动、游戏、乐器演奏、独奏、伴奏、合奏、轮奏、齐唱、合唱、轮唱,几乎调动了音乐的一切手段,既进行了丰富多彩的练习,又高度统一于欣赏。

(四)模拟幼儿课堂操作训练

教案编写教学”

目前许多幼儿园老师上奥尔夫音乐课都有现成、统一的教案,他们不用过多的思考和研究,因为在她们接受培训时,专家已经告诉他们每节课该怎么教,怎么做,做什么样的音乐活动和律动、游戏,将课程内容细化到每一步灌输给教师,教师们上课照搬培训内容就可以了。笔者认为对教师们进行教材的指导以及培训的做法是正确的,然而这些培训是否让老师们真正的了解奥尔夫教学法呢?将教学模式化、内容具体化所带来的结果会怎样?即老师们上课时所做的音乐游戏和活动一样,所有的教学基本相同。这是奥尔夫教学法的本意吗?本人持怀疑态度。无论有多少现成的优秀教案,毕竟是别人写的,对于在校学习的学生来说,通过自身的思考、钻研编写出的教案才是最有价值的。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教案编写的教学,及时发现教案设计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写出有创意的教案。

三、注重教材建设

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由引入到实践运用于我国的音乐教育,仅仅经历了30年的时间。在这30年的时间里,奥教育理论经历了由照搬国外教育到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操作和实践的本土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出现了许多奥音乐教育专家,同时在专家们的努力带动下,通过各类培训班和学校开设的课程,在音乐师范教育中基本普及了奥音乐理论,同时培养出一批能够将此教学法运用于实际教学的音乐教师。我作为一名研究音乐教育的高校教师,了解和学习了奥音乐教育理论,也有幸将理论运用于实际,对此教育理论的认识由初步认知阶段到基本了解阶段。在实践与理论的碰撞后,我发现很多奥音乐教师并没有一套完善的教材,但他们有的是丰富的课例,他们通过优秀的课例进行展示,让学员在展示中了解奥音乐教学。在2002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由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编著《奥尔夫音乐思想与实践》是一本非常不错的适合本土教学的教材。该教材是奥音乐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我想在更多音乐教育同行努力下,将会涌现出更多有价值的书。

四、注重实训

奥尔夫音乐教学注重实践性教学,始终贯彻“学生实训为主,教师讲授为辅”和“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去锻炼”的指导思想,在教学中将理论讲授和实践教学穿行。同时,聘请幼儿园一线的专业教师把幼儿园具体的教学环境和教学任务融入到教学中,不仅让学生看到、学到当前幼儿园音乐教育对一名教师在实施奥尔夫音乐教学技能方面的要求,更使学生在专业的一线幼儿园教师的带领下,在具体的幼儿园模拟教学任务中进行各方面能力的学习。

学前教育专业的奥尔夫音乐教学建设和发展是一项长远而又艰巨的工程,我们不是推崇一种潮流和时尚,不是认为不用奥尔夫教学就跟不上时代,而是看到了奥音乐教学给中国传统的音乐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其教学也完全充分体现了我国所推行的素质教育,而且更加完善了音乐教学手段。奥教学的真谛是以节奏作为连接各艺术表演形式的纽带,将音乐、舞蹈、话剧、美术、文学等各学科联系起来形成一种综合的艺术教学手段。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感受、领悟和表现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与此同时,发掘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和树立自信心,培养与他人和谐合作的意识。以育人为根本,既为学习艺术专业打下良好基础,更重要的是挖掘和发展孩子们的各种潜能素质,培养和造就适合当今世界需求的人。这种真谛让我意识到一种崇高的使命感,虽然现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推广和使用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和矛盾,但我坚信有一天它必然会走出一条广阔的大路,而我们的音乐教育也会在坎坷中一直前行。

参考文献:

[1]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编著.《奥尔夫音乐思想与实践》,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4

[2]许卓娅著.《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10

[3]郭亦勤著.《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指导》,复旦大学出版

社,2007,8

篇2

在奥尔夫音乐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和孩子们都有不同的进步;在奥尔夫音乐课研期间,奥尔夫音乐成为了我和孩子们的好朋友。奥尔夫音乐教材是通过专家教授们精心实践编制的题材,其中的内容适合每个年龄阶段,从小班到大班循序渐进,逐层深入,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得到发展。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越来越感兴趣,他们把奥尔夫音乐的每一个活动都当成是一次游戏的享受。

1.兴趣是幼儿学习奥尔夫音乐的前提

小班喜欢随着音乐唱歌、跳舞,音乐活动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之一。 活动过程中通过歌谣的教学形式,让幼儿了解歌曲的节奏,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渲染乐学、好学的氛围。幼儿在活动中的快乐更是一种内心体验。通过第一年奥尔夫音乐教学,我们感受到在幼儿身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了。

通过活动《小老鼠和小猫》、《水族箱》、《小企鹅》、《七式进阶》、《围个小圈圈》、《两只小鸟》、《小青蛙赵老婆》、《动物园》、《拔萝卜》、《我的朋友在哪里》、《戴娜》、《大黄蜂飞行》、《魔笛》的实施我得到了以下的感受:即兴创作方面孩子们能大胆想象并用自己的肢体表现律动,有了简单的语言创作,如《芝麻开门》,已经能进行简单的节奏创作;在节奏方面能独立拍出固定拍,对2/4、4/4拍的节奏较为熟练,在乐理方面知道了"TA"、"TITI"感受力AB二段式的曲式;音感方面能根据不同的主人公进行简单的模仿,感受渐强减弱、渐快减慢。演奏方面认识了几种简单的乐器并进行简单的合奏。

2.环境对奥尔夫教学的重要性

中班的孩子在接触奥尔夫音乐活动是自己有了对音乐的理解,加上小班一年的经验,孩子们显得更为自如,感觉很顺利的就完成了中班一年的教学,孩子们和我都轻松愉快的完成了教学任务。通过中班一年的教学感觉幼儿在各方面都更为进步了。通过小班的经验,我在中班是更为注意在环境上对音乐的渗透。如在"音乐区"的墙饰中,我将每次奥尔夫音乐活动中的节奏卡、自制乐器、图片进行展示,既巩固了对知识的掌握,又激发了幼儿继续学习的兴趣。与此同时,我们也为幼儿提供了充分的活动机会,并积极地引导幼儿参与环境创设,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材料的投放上,我能根据教育目标与幼儿兴趣,和孩子一起制作和准备各种各样能发出声音的乐器、玩具、各类表演的服装、道具和材料,如:动物头饰、纱巾、彩带、彩棒等,并配备不同风格的音乐,让孩子自由选择,自由探索,自由玩耍,自由的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孩子们在其中摸摸、听听、敲敲、打打、玩玩、跳跳,各自展现自己的表演才能。在游戏中,培养了幼儿即兴表演的兴趣和能力;在活动中,我也加强了有目的的指导。用五线谱、音符、各种图形和线条装饰教室,幼儿在自由活动时可以在上面边唱、边跳、边玩,有的幼儿还可以自己创编节奏谱,不仅调动了口、脚、手,甚至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能够成为乐器,身体的协调性得到加强;孩子在游戏中全身心的去唱、去跳、去演,进行创造力的练习,充分享受创作的乐趣。

3.必不可少的绘本教学

为了提高幼儿对音乐的表现表演能力等,在奥尔夫教学中,通过绘本教学让幼儿感受许多有趣的故事和不同风格的曲子,扮演快乐的人、公主、等及各种小动物,不仅激发了幼儿对表演的兴趣,在乐器方面感受了分角色演奏、合奏、轮奏,幼儿在扮演角色中表现自己,在表演中也得到了许多快乐。在本次绘本教学中,孩子们每次都显得积极和投入,精彩的故事内容及生动的画面深深的吸引着每一个孩子;之后的表演更为让我吃惊,孩子们在表演中积极主动,而且还把故事中的人物表演得淋漓尽致。所以说,绘本教学是奥尔夫音乐教学必不可少的分支。

篇3

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注重综合性,提倡以唱歌、演奏、形体动作、舞蹈合为一体的音乐教育。小学生一般处在6-12岁的年龄段,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精力充沛、好奇心强、好动的特点,针对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教师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中应注重情境创设、实际操作,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首先,在音乐教学中,我们结合了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更快地进入音乐意境,受到音乐感染,准确地捕捉音乐形象。情景创设要选用能引起孩子好奇心、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方法,如以美丽的故事导入情境、以丰富的画面再现情境、以动感的课件进入情境、以生动的表演体会情境;其次,在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综合性的引导下,应当让学生在课堂中手、脚、脑都动起来。如人教版一年级音乐教材中的歌曲《大鼓小鼓》,本是让学生聆听生活中的声音。但在教唱此歌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边唱边加动作,让学生发挥想象去扮演大鼓小鼓,或者让男生表演大鼓女生表演小鼓等。另外,一些课堂活动中所需的道具也可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让学生手、脚、脑都动起来,参与到课堂中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想象力、表现力、手脚协调能力、胆量等。

二、注重人本性

(一)导入课题

师:今天老师就继续带你们到童话世界中遨游,那么今天我们认识的主人公又是谁呢?先来听一段音乐。(放一遍音乐)

师:听完了音乐,谁能告诉我们这首歌曲讲了一个什么样的童话故事。那你们用自己对这个故事的理解给这个故事取个名字。

生:……

(二)教学过程

让同学们拿出手,边拍手边根据歌曲节奏朗读歌词,教师用琴弹奏节拍。

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根据自己对歌词的理解发挥想象,加以语气和表演。

教师弹奏旋律,并让学生根据理解,为每个角色选出能代表其形象特点的音色。

学生基本对旋律和歌词已经很熟悉,合唱歌曲。

编排课本剧,让学生发挥想象自己编排,并自己动手制作道具。

在上述教案中,让学生听音乐讲出故事,根据自己的理解为故事取名,根据理解分角色读歌词,为角色选择音色等都很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十分符合奥尔夫人本主义理念。

三、注重即兴性和原本性

“奥尔夫教育理念中的原本性就是要尊重孩子的天性,使其不被程式化的教育所破坏。即兴创作是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一种天性,是来自心灵的本能反应,这两者都强调了孩子的天性。原本性需要天性来表现,即兴性需要天性来创造。”而怎样把这两个理念运用到小学音乐课堂中呢?如果一唱歌就摇头晃脑、身体僵直,这是做作、勉强的,如果过分强调动作整齐划一,不管音乐给个人感受如何,就是机械、没有个性的。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要给学生固定的答案与示范,否则会束缚孩子的思维和想象力。如教《大鹿》过程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给故事取名、为角色选择音色,这些问题教师都不能给出固定答案,每个孩子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给出的答案都是正确的。

篇4

每月工作安排如下:

三月份:

1、以大组为中心,邀请专家来园对教师进行“快乐体验数学”教材使用指导,帮助教师理解教材。每单周在教研组长的组织下进行“快乐体验数学”小组集体备课、磨课。程。(本月重点:熟悉教材)

2、教研组长根据实际教学计划,拟出学期教师磨课安排表。

3、以大组为中心,邀请专家进行分享阅读教材培训,提高教师的语言领域教学水平。每双周在教研组长的组织下进行分享阅读小组集体备课、磨课(教师提问的有效性、讲故事的能力)。

4、班级开展区域环境创设及材料投放教研活动,培养幼儿的区域常规。教研组长进班对班级区域创设及区域教学进行实践指导,帮助教师提高执教水平。

5、奥尔夫小组每周备课

四月份:

1、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借鉴姐妹园的经验,结合本班幼儿发展情况,做好班级区域材料调整工作,培养幼儿的区域常规。教研组长对班级区域创设及区域教学进行实践指导,提高教师的执教水平。(本月重点)

2、在教研室的带领下,以年级为单位,进行分享阅读观摩研讨活动,观摩顺序为:大、中、小年级,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每双周在教研组长的组织进行分享阅读小组集体备课、磨课(教师提问的有效性、讲故事的能力)。

3、组织教师分批外出学习观摩“快乐体验数学”实验园——海南师范附属幼儿园的教学(解读教材)。每单周在教研组长的组织下进行“快乐体验数学”小组集体备课、磨课。

4、奥尔夫小组每周备课。

五月份:

1、开展班级区域活动观摩、点评活动。班级三位教师一起组织一节区域活动,园内其他教师共同观摩,找出亮点及不足(关注教师的指导:何时指导、怎样指导),进行推广及调整、改进。(本月重点)

2、各年级做好分享阅读常规备课及课程开展工作(如何依据班级孩子情况灵活使用教材上的教案);邀请专家观摩指导分享阅读课堂教学活动。

3、各班级在年级组长的引领下做好“快乐体验数学”常规备课及课程开展工作。

4、奥尔夫小组每周备课。

六、七月份:

篇5

教学目标 :

1、能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彝家娃娃真幸福》。

2、在一系列活动中,能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

感受彝族音乐、体验彝族音乐

教学难点 :

欢快、热烈的歌曲演唱

教学准备:课件

多媒体

电子琴

课前三分钟:奥尔夫身体音阶操

评价方案;小组合作,互评

教学过程 :

一、 情境定向:

游戏:《看谁学得快》教师打出节奏,学生模仿

(师:欢迎 一(3)班的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

A、X   X ︱X   X ︱   B、X

X  X

X ︱X

X  X

X︱

C、X

X  X ︱X

X  X ︱  D、X

X  XXXX  ︱X

X  XXXX ︱

E、X

X  XXXX  ︱X

X  X ︱

(1)、学生拍手

(2)、启发创造:用其他的方法拍击。

二、     导入引趣:

1.导入:今天,由老师带领小朋友到云南去旅行。让我们跟着音乐出发吧!

出示听赏曲目云南童谣“猜调”,感知少数民族歌曲风格。

2.引趣:云南除了歌中的小伙伴外,还居住着很多少数民族的小朋友,今天我们旅行的一站是彝族,

欢迎小朋友到我们彝族做客。出示课题《彝家娃娃真幸福》

三、激趣体验(一):

1、导入:你们听,彝族的小朋友们用歌声迎接我们啦……

2、初步感受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

(1)、问:彝族小朋友唱得好不好听?你听出了哪些歌词?

(2)、引导学生说出“阿里里”

(3)、小结:真聪明——“阿里里”是云南彝族民歌中最有特色的歌曲衬词。(表示高兴,快乐)

(4)出示课件:《彝家娃娃真幸福》歌词

(6)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3、初步体验歌曲:

(1)、老师示范,弹琴演唱歌曲

(2)、分句教唱,学生跟学

(3)、师生合作学唱歌曲:采用接龙游戏学会。

(4)小结:彝族小朋友有话要告诉大家。(我们彝族人唱歌时边唱边动,你也试试!)

4、深入体验歌曲:

(1)、教师示范:边唱边用律动伴奏。

(2)、自己尝试:学一学边唱边用律动伴奏。

(3)、全体在音乐伴奏下边唱边用律动伴奏。

7、情感激发:

(1)、问:彝族小朋友在唱歌是的心情是怎样的?速度呢?

(2)、启发学生说:情绪——活泼轻快,速度——稍快

篇6

二、音乐欣赏课教案《春晓》进行分析

下面我们就以音乐欣赏课教案《春晓》为范例,对它的每一个教学环节进行分析,来了解一下在新课程标准引导下的现代音乐欣赏课教学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座位编排

本教案在座位编排上采用扇型小组式排列法,也许有些教师会对这一环节不屑一顾,还有些教师甚至根本就没有注意过这一环节,殊不知这一环节正是上好一节音乐课的关键所在。

在以往,甚至是在现在,有些音乐教师的课堂上仍存在着教师在讲台上讲,不顾学生的感受,不顾教学质量,完全凌驾于学生和课堂之上的现象。其实一切问题都源自“讲台”。一个三尺高的讲台,不仅让学生对教师又敬又怕,甚至觉得教师是遥不可及的。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尽量走下讲台,尤其是在音乐课上。像教案《春晓 》中的座位安排就非常得当。“一领众围”的座位安排使学生在心理上变的轻松自在,与教师的距离也拉近了。

这样的座位安排,更有利于教师成为学生研究活动的“参与者”和“合作者”,并随时充当学生的“后勤部长”,为学生提供所需的研究资料,并保证学生有充裕的时间验证各种假设,体验作品。

(二)导入

有了好的座位编排,更要有一个好的课堂导入。有了好的导入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好的欣赏课教学的课堂导入不仅可以为教学内容做好铺垫,将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调动起来, 更能让一节音乐欣赏课气氛昂然,博得满堂彩[2]。

教案《春晓》的课堂导入严格针对音乐教学内容而设计,使课堂导入建立在与所教授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教师首先让学生欣赏一幅唐诗《春晓》图,并请同学们一起朗诵一遍彩图上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名作《春晓》,在此基础上,请一位同学讲述《春晓》的含义,并由此引出了艺术歌曲《春晓》。教案《春晓》利用对以往所学古诗的回顾,又请同学们对古诗的含义进行了描述,启发了

这样的课堂导入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活跃了课堂气氛。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5] 学生的兴趣是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培养起来的,而活跃的课堂气氛和教师对学生的积极引导,有益于学生在接下来的音乐欣赏过程中迅速的“进入音乐”,更有助于他们用心去聆听音乐。

(三)授新课

1、简介曲作者生平及主要作品

在正式欣赏歌曲之前,先把作品的有关情况介绍给学生是非常必要的, 教案《春晓》在这个环节上设计的非常得当,它不仅对作者及其主要作品和艺术歌曲等知识点进行了精炼的讲解,而且还及时的为这个环节设计了几个小问题,加以提问,这样的设计无形中又加固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我国古代学者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5]实践证明: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 是开发思维迷宫的钥匙。

2、听赏《春晓》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活动都必须依赖听觉,只有通过认真的聆听音乐,才能初步的了解并感受音乐美、旋律美、节奏美和风格美。[7]

教案《春晓》在聆听之前先有意识、有目的的根据欣赏内容给学生提出一些简单的,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如:歌曲的基本情绪是怎样的?听后有什么感受?词与曲的结合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聆听,问题提的虽然非常简单,但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的听,使学生的思维也因此而变的积极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审美功能的直觉性,加强了对音乐初步的感性认识和理解。

3、复听并小声哼唱

当然,音乐欣赏是不能仅仅停留在兴趣阶段的,还必须进一步深刻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所以在教案《春晓》中,在学生复听并小声哼唱之后,老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物品(纸、彩笔、塑料袋、矿泉水空瓶、米、水、玻璃杯、红色皱纹纸、剪刀、小录音机、有伴奏的音乐磁带等)这些看似与《春晓》这首艺术歌曲毫不相关的物品,却在老师的问题中起到了不同凡响的作用,教师提问:“除了欣赏和哼唱之外,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创作表现《春晓》的意境呢?”老师在提问时,要求大家分组讨论,人人参与,这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4、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巡回指导, 联系生活实际创作

在音乐欣赏活动中,适当的加入同学们的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所教新课的理解,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在有计划有组织的前提下,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做自行创新活动是非常必要而且重要的,这样有助于学生之间相互启发,共同提高。[10]同时,学生的兴趣越来越浓。另一方面,教师切忌将道具推给学生,让学生自由活动,这样会造成学生“活动”杂乱,动手和动脑相脱节,目的性差。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学生开阔思路,适当的给他们提供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但也不可将教师的思路强加于学生。总而言之,教师在这个环节只是做学生的顾问,而不能代劳。在这方面教案《春晓》做的就很恰当。

5、学生分组展示表演

德国著名音乐教育大师卡尔•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11]奥尔夫教学法不把理论作先导,而是让学生从游戏中探索,去尝试,去感知音乐,而教案《春晓》就从此基础上出发,让学生自己去讨论,做游戏,根据自己的爱好,去创作表现《春晓》的意境。

三、教案《春晓》对音乐课堂教学的启示

学生是审美的主题,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对那些严肃高雅的音乐艺术接触较少,感到难以接受,难以理解,他们往往对高雅音乐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与此同时,他们对大量快餐式的流行音乐耳熟能详,兴趣盎然,基于这种情况,音乐欣赏课《春晓》,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手段,来激起学生对高雅音乐的学习兴趣,带动他们的情绪。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积极的参与意识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虽然其中还存在着:导入方法不够新颖,有些环节缺乏趣味性,听赏《春晓》时目的不够明确等问题,但毕竟我们的中、小学音乐课堂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只有正确的对待缺点,事物的发展才能有动力,有前景。

参考文献:

[1] 周海宏. 音乐与其表现的世界[J].人民音乐,2001,(5):18—20.

[2] 本书编委会. 新课程课堂教学管理实用手册[M].新疆人民出版社,1989:86.

[3] 陈玉丹.音乐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145.

[4] 赞可夫.和教师的谈话[J].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48—49.

[5] 李自密.教学艺术论[J].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180.

[6] 伍新春,张军.教育理论基础[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91.

[7] 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4):32—34.

[8] 王胜先.浅谈音乐欣赏教学[J].赤峰学报,2007,(5):158.

篇7

哈哩噜

讲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摘要

学唱、律动、创编表演

教学目的

1、学会并自然有感情的歌唱《哈哩噜》。

2、学会《哈哩噜》中的节奏

3、通过学习歌曲,感受特立尼达的音乐文化,并自主创编舞蹈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唱、拍、创编等艺术手段表现《哈哩噜》。

教学难点:

难点节奏

|

x

x

x

x

x

|

教学准备

1、查阅相关背景资料;

2、汇总PPT,制作教案、音乐、图片、幻灯片、钢琴、非洲鼓

3、奥尔夫教学法

(一)

导入(5分钟)

1.教师歌舞表演引出哈哩噜:(同学们好,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这位朋友非常热情,还带来了特别的见面礼,同学们想不想认识一下这位朋友呢?你们看他来了)

(设计意图:通过这种开门见山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并能将学生注意力快速的引入课堂)

2、同学们注意这位朋友表演过程当中出现最多的那几个字哦!(引出课题)

3.

引出哈哩噜、感受师:同学们,刚刚这位朋友演出精彩吗?

师:小朋友们,这位朋友在唱歌当中出现最多的字是什么呢?

生:哈哩噜!(出示卡片)(开心说出)

师:哈哩噜是什么意思?

师:哈哩噜是特立尼达人在很高兴的时候发出的感叹语!(做示范)

师:我们能开心的跟今天探望我们的老师们打个招呼吗?

师:同学真是太友好了,接下来我的这个打招呼可跟你们不一样哦!(

哈哩噜有节奏感)

师:我还能变出不一样的哈哩噜,你们听!(234……345)

(二)

节奏学习(13分钟)

回顾:

同学们,你们知道特立尼达在哪吗?

师:同学们,张老师今天给大家准备了个小礼物,这个是我们特立尼达的朋友最喜欢的乐器了,同学们看是什么呢?

1.特立尼达手鼓表演(加音乐)

2.

师:同学们想不想试一下?但是这个乐器一定要你们学会了才能上来尝试哦!

3.

教打节奏

a.

4\4

x

x

x

x

x

|(板书)

b.

ti

ta

ti

ta

ta

c.

加歌词

(啦)——注意舌尖翘起来,开心一点

3.初听歌曲,找出你听到的那句话。

4.按节奏朗读歌词

同学们的耳朵真厉害,下面我要用这个鼓来读出这几句话了

老师读歌词,让学生尝试跟读

4\4

x

x

x

x

x

x

|

x

x

x

x

o

|

跟着音乐

跟着音乐

4\4

x

x

x

x

x

|

师:同学们真的太厉害了,这么快就把我们特立尼达独特的节奏学会啦!接下来我们一同来感受一下这首特立尼达民歌吧!

(五)学唱歌曲(10分钟)

2.

1.这首歌曲的速度?歌曲的情绪?

2.听歌曲,小组讨论,找出你最喜欢的那一句并学唱,等下展示(出示歌词贴黑板展示)(制作简谱,两段歌词,小手)

3。教师弹唱,学生做律动

3.初唱:

a跟钢琴带唱一遍

b

找出相同歌词部分,分句带唱歌曲一遍

4.学唱游戏

唱歌接龙,老师常前面一句,学生唱后面一句。

5.复唱

老师弹琴,学生唱加律动

五.拓展:乐器展示,舞蹈创编(8分钟)

1.播放背景音乐,同学观赏特立尼达人载歌载舞照片

师:同学们,特立尼达的小伙伴们是不是非常漂亮还非常热情呀?现在她们再邀请我们一起跳舞呢!你们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要加入她们的队伍了?

1.

学生分成三组,自主创编动作

2.

选出优秀小舞蹈家进行表演,教师在前示范

六.拓展(1分钟)

1.

篇8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180-02

戏曲是我国传统的综合艺术,它涉及文学(剧本唱词)、音乐、美术、表演、武术等诸多艺术领域。其中,京剧是国粹,因形成于北京而得名,但它的源头还要追溯到几种古老的地方戏剧。以微调"二簧"和汉调"西皮"为主、兼收昆曲、秦腔、梆子等地方戏精华的新剧种诞生了,这就是京剧。在200年的发展历程中,京剧在唱词、念白及字韵上越来越北京化,使用的二胡、京胡等乐器,也融合了多个民族的发明,终于成为一种成熟的艺术。将京剧称作"东方歌剧"是因为两个剧种都是集歌唱、舞蹈、音乐、美术、文学等于一体的特殊戏剧形式,在形式上极为类似;同时,在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它们都获得了经典性地位。

我国有许多京剧学校专门培养京剧人才,但对于多数高中学生来说京剧仍是一个盲点。因此在学校艺术教育中,应让学生掌握京剧的一些基本知识,了解京剧艺术对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以及其深远意义,培养学生对京剧的长久的兴趣。为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

一、教学内容体现时代性

传统音乐欣赏的重点是几千年的音乐文明,而现代高中学生对通俗音乐比较感兴趣,应利用这一有利因素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一些流行音乐,满足学生的时代需求。如:在导入时,为了让学生有听京剧的欲望,引用大家经常听的通俗歌曲《唱脸谱》,这首歌的后半段用了京剧的旋律风格,再加上红、白、黑、蓝、紫等几色脸谱的,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为下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在介绍京剧表现手法――念功时,先介绍学生们都喜欢的由周杰伦作词、作曲、并演唱的《霍元甲》、《双截棍》。周杰伦:香港著名的音乐人,集坐次作曲演唱为一身。作品特点:把京剧中的念功及唱腔与流行音乐巧妙的结合起来,使京剧艺术在流行音乐中得以传承和发扬。上海市把他的作品纳入中学音乐教材。通过他的作品,京剧艺术以流行歌曲的形式不断渗入校园文化生活,而且被广大的青年朋友接受、喜爱。在进一步的对比讨论这一环节中,学生勇跃参与。有些同学甚至主动要求演唱周杰伦的歌曲。其实在这种潜移默化中,同学们已经对京剧中的念功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实践。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教育的改革发展,多媒体教学走进课堂。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图片等制作课件,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更形象,使学生易于接受。如:在进行京剧行当介绍时,如果仅仅是文字介绍,显得有些单调。因此可利用网络下载各行当的人物图片,一方面使学生在学习时可以根据图片中人物的年龄、服装、脸谱等来辨别各种行当,使问题直观形象;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各色的脸谱和多彩的戏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对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传奇故事及作品流派的介绍,进一步引起他们了解京剧、探索京剧的欲望。通过介绍中央国际频道的《同乐五洲》栏目,让学生明确:中国的国剧――京剧,在世界艺术长廊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在《同乐五洲》栏目中,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人都在画着脸谱,穿着戏服,咿咿呀呀的学唱中国的京剧。作为一名中国人,对京剧的传承更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三、注重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

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也就是随机性,主要表现为即兴教学。即兴教学部分是无教案的,是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中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认知而进行的生成性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个体不同对同一知识点的理解、感受也会不同。如果忽略了学生的感受,照着教学计划往下进行,有些学生一定会无法接受,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根据学情随机应变。大多数高中生可能不喜欢京剧,喜欢流行歌曲。这时,可将对京剧的直接欣赏变为比较欣赏,为了加深影响,流行歌曲《唱脸谱》让学生亲自演唱,然后给学生问题讨论:“比较京剧与通俗音乐的异同。”通俗音乐《唱脸谱》中,第二乐段的创作素材是京剧唱腔。这首歌曲学生在初中时都学过,让他们重新复习这首通俗音乐与京剧相结合的歌曲,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学习兴趣。这一课堂生成性问题的解决,既激发了学生学习京剧的兴趣,又不影响教学进程。兴趣是引起和维持注意的重要因素,对感兴趣的事物,学生们总会愉快的去探索它,使活动过程和认识过程不会成为一种负担,从而提高了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率。师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感受、传承了这一人类文明的非物质遗产――京剧艺术。

四、让学生全身心参与感知

篇9

音乐能够促进大学生心智的健康成长,它对于净化学生的心灵、调节学生内心的情感,培养和树立健康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就我国现阶段大学音乐教育现状来看,音乐这门课程在大学教育环节中的地位和作用还没有充分的显示出来,音乐教学基础较为薄弱,教学方式呆板老旧,再加上师生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大学音乐教育发展遭遇瓶颈,以下就对我国大学音乐教育的现状进行简要分析:

1、音乐教学学科设置不合理

目前,大学音乐教学主要采取的是学分制,也就是通过成绩和学分来衡量学生学习的质量。大学生在选择音乐这门课程时,其最终的目的也许并不是因为对音乐本身的热爱,而是为了取得课程的学分来完成毕业的最终目的。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也就不可能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学习过程中,系统的音乐知识对他们也就显得并不重要了。现阶段,大学生音乐教学学科设置不合理,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基本诉求,并且还破坏了音乐学习和艺术魅力的相通性。

2、音乐教学的地位认识不足

在我国现阶段的大学教育当中,音乐教学的地位显得有些尴尬,许多学校将音乐作为选修或者采取娱乐教学的方式进行,在这种重视程度不足的情况下,无法深度培养大学生的音乐素质,即便是在艺术类院校和音乐教学的专科学校,教师的课堂教学也仅仅是要求学生们掌握音乐的基本专业知识,对音乐创作的背景、文化素养以及学生自身的因素修养要求较低,使得这些院校的学生在音乐创作方面的能力受到限制,在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所面临的阻力也越来越大。

3、大学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虽然现如今各大高校都开设了音乐专业课程,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的音乐教育培养目标,但是对其定位却并不明确,尤其是在音乐教学的专科学校,往往只注重对高精尖人才的培养,但这仅是小众群体,更多的大学生并不一定能成为音乐家和音乐教师,他们更多的是通过学习音乐课程的方式来获取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欣赏音乐的艺术魅力,但是就目前高校音乐教学现状来看,由于受到学校实际情况的限制,许多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不能配备到位,再加上学校对社会上音乐人才的需求考虑不周,导致音乐人才的供需关系出现失衡,严重影响了音乐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极大挫伤了大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大学音乐教学模式的优化策略

大学音乐教育的改革需要着眼于当前实施的素质教育出发,彻底改变大学音乐教育的整体思路,创新音乐教学模式,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音乐欣赏水平、以及创新意识,下面就对大学音乐教学模式的优化进行研究:

1、教育观念的改革

大学音乐教育工作的改革和创新的根本,是从教学理念本质层面开始着手,只有教育工作的整体思路得到更新和升级,大学音乐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首先针对音乐教育的思想,要进行彻底改变传统的被动式教学,教学材料也尽量补充一些新鲜的内容,做到与时俱进,运用现代化的教学理念,根据时代的潮流以及学生的兴趣进行大胆创新,提高课堂教学的氛围,具体可以通过开展一些与音乐有关的讨论活动,让学生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理解,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把学习到的音乐知识勇于实践,提升他们对音乐赏析的素养。对于音乐专业课的学生,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他们音乐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们理解音乐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知识,这样才能让他们理解音乐的本质和内涵,提高音乐创作的能力,最终达到现实社会对音乐专业学生的要求,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学生们的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

2、强化教学团队的整体实力

教学团队是整个大学音乐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教学团队的整体实力,是大学音乐教学未来发展的重要保证。要重视音乐教学,首先就要扩大和提升音乐教学团队的整体实力,教师必须要有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在设计教案方面,要更加富有创新性和渲染性,注重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尽量做到让学生多听、多看,完全主动地去接触音乐,探讨音乐的艺术魅力。如果课堂上教师一味的陈述乐理知识,教学课程就变得异常的枯燥和乏味。

3、优化音乐教学的环境

大学音乐教学不同于其课程,它更加注重学生对音乐艺术魅力的赏析,因此,优化音乐教学环境,营造积极主动地音乐艺术氛围是非常重要的。鉴于此,大学校园应该通过学生社团等方式,让更多怀揣音乐爱好的人走到一起,共同学习和探讨音乐。学生社团的优势在于,它是由学生自发组织的一个团体,学生参与任何有关音乐学习的行为都是积极和主动地,这样的学习效果要比课堂教育更有优势。当代大学生,面对现实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竞争环境,需要具备更加专业的素质能力,因此,在教育活动中,必须积极寻求大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和素质培养的最佳途径。

4、教学课程和内容的创新

创新是大学音乐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在大学音乐教学课程和内容的改革创新方面,我们完全可以吸收和借鉴外来的先进教育模式和成功经验,例如: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该教学方法是由联邦德国著名音乐家卡尔?奥尔夫(carl?orff1895―1982)所创建的音乐教育体系。它以全新的反传统的观念和方法贯入音乐教育中,从音乐产生的根源和本质出发,注重音乐对学生思想和情绪的激发和体验。目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较多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教育中得到广泛运用,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当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需要结合国内音乐教育的实际情况,对这些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模式进行逐步的兼容、消化和整合,使其更好地适应我国目前大学音乐教育发展的现状。

篇10

音乐教育中的体态律动教学法源自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它由瑞士音乐家、音乐教育家爱弥儿・雅克・达尔克罗兹(Emile Jaques-Dalcroze,1865―1950)于1900年前后提出,包括体态律动、视唱练耳、即兴创作三个部分,其中,“体态律动”的思想贯穿其各个环节。达尔克罗兹认为,人是通过自身的运动将内心的情绪转译为音乐的,人体本身就是反应音乐、沟通情感的乐器。因此,对于音乐训练而言,只有耳朵、嗓音、手指的训练是不够的,必须包括体态、姿势及各种形体动作,在音乐中使学生通过身体姿势,即所谓“体态律动”,充分地体验音乐,提高对音乐的反应能力来发展其音乐才能。①其后,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Carl Orff,1895―1982)受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影响,在他提出的奥尔夫教学法中也包含了体态律动的因素,通过将朗诵和身体动作的节奏与乐器伴奏音型相结合,在节奏节拍的学习中调动身体,丰富学生对音乐的经验,优化学习效果。②

所谓体态律动音乐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就是指在体态律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具有的角色特征,它受体态律动音乐教学的特点及其教学规律的制约,音乐教师在体态律动音乐教学活动中的角色特征必须与之相符合,这与传统音乐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不同。

运用体态律动教学法进行音乐教学,其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它打破了传统音乐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将音乐作为活态事件使学生参与其中,更加凸显了音乐教育学科的教学内容――音乐是作为人类的一种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在体态律动教学中,非音乐操作行为的介入,使学生能以个人的动作和姿态感受并习得音乐,使音乐教学也不再局限于用耳朵聆听、嗓音歌唱、手指演奏的功用性教学,而是借助人的身体来实现对音乐艺术的感受、理解与表现,获得对音乐更加深层领悟,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实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更高目标。

事实上,对于音乐教师角色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尽管有许多文章还是停留在诸如对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授课方法实例,以及对奥尔夫教学法方法进行探讨的层面,但是,也有学者在其相关研究著述中意识到音乐教师角色的转变在音乐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性,有的学者甚至明确地提出了音乐教师角色转变的问题。例如谢嘉幸先生曾就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出,中小学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教师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建自己的教学方式。他立足于音乐教育对学生创造能力与健康人格培养的长远目标,提出教师角色的转变主要是教师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向音乐生活的指导者转变,将教学的重心由传统的向学生传授知识向促进其发展转变,将教与学的关系由传统的依赖教师的“教”向学生主动地“学”转变,师生关系由居高临下向相互平等转变,教学由模式化向个性化的转变。③虽然谢教授对于教师角色问题的思考是基于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即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兴趣,使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得到全面、自主、有个性的发展,但这对于我们探究体态律动音乐教学中教师角色问题的探讨是有所启发的。

在体态律动音乐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作为学生进行音乐活动的引导者的角色贯穿始终。体态律动教学的完整过程可分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理解与表现等不同的阶段。④这几个阶段的教学内容与任务各不同,因而,教师的教学活动也有不同的侧重。

首先,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聆听来感受音乐,这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起点。它是由作为听觉艺术的音乐自身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只有通过聆听才能引起听者对音乐的共鸣,唤起对音乐的本能感受与想象。在这里聆听与传统音乐教学中不同,它不是为了对音乐进行单纯的欣赏,而是要把聆听与肢体动作结合起来以加深内心对音乐的感受和对音乐的印象,所以,教师在这个教学环节首先要找出音乐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节奏,并启发和指导学生在音乐的伴随下,按照音乐的基本节奏组成各种体态律动的动作图形⑤,为下一个教学环节运用肢体动作来直观表现音乐做好准备。

然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肢体动作直观表现音乐。也就是运用身体的不同部位,以各种不同幅度的不同动作对音乐旋律的高低起伏、强弱变化、速度快慢、节奏舒缓做出反应,当然,更多的是通过肢体动作直观地表现音乐的节奏。在这一个教学环节,教师要指导学生倾听并判断音乐节奏的重音,进而启发他们用相应的肢体动作来加以表现,使学生在聆听音乐并运用身体的动作进行体验的同时,发现更多的肢体动作与音乐要素的关系,将音乐的节奏与身体的律动相互贯通,从而初步建立起音乐要素与身体动作的对应关系。

在音乐要素与身体动作对应关系建立之后,教师就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肢体的动作与音乐要素之间关系的不断强化,使音乐要素与肢体动作之间的对应更为规律化,并有意识地借助不同的肢体动作来感知特定的音乐要素及其不同的组合,从而培养学生理解不同的音乐风格特征及其表现内涵的能力。这要求教师不仅要善于启发学生在运用不同的肢体动作表现相应的音乐要素,而且要引导他们逐步形成对不同音乐风格特征及其所表现的情绪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其培养起对音乐风格的感知力和理解力。

通过对体态律动音乐教学过程不同环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以及音乐教师在不同教学环节教学活动的特点进行分析可以看到,由于体态律动音乐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的情感表达、审美能力以及艺术创造培养,强调通过身体动作充分体验音乐,进而达到真正地认识、理解并掌握音乐的目的,音乐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必然要打破传统音乐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教师不再仅仅是音乐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而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尽管由于这种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借助身体的动作来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和理解音乐,而使得音乐教师不同环节的教学活动会有不同的侧重,但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对于体态律动音乐教学中教师角色的正确认识与准确定位,将会有助于我们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清醒地认识教师的职责,充分发挥教师在各个教学环节中的作用,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既定的教育目标。

①[美]格雷珍・希尔尼穆斯・比尔《体验音乐――美国音乐教育理念与教学教案》,杨力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年版,第104页。

②同①,第102页。

③谢嘉幸、郁文武《音乐教育与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96、197页。

篇11

音乐舞蹈作为学前教育中的重要课程,属公众艺术,最能直接引起兴趣,表达人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世界,更易于把德育教育与专业知识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明白师德的重要性,音乐舞蹈是艺术性、实用性很强的课程。经过实践,其教学模式与培养模式应符合幼师专业特点,符合职业需要特点。

一、改革创新之处

1.将以往传统的学院派专业训练转变为学前教育专业――灵活、多样、实用性强的综合训练模式。把有关歌唱能力、弹奏技巧、舞蹈表演等知识技能,全部揉进视唱、乐理、赏析、创作等内容里,从表面看,没有为技巧花去专门的时间,从实际上看,却收到了应有的良好效果。

2.第一次尝试奥尔夫教学法体现节奏第一理念的采用柯尔文手势运用与教学相融合。教师用恰当的专业语言、身体语言、表情语言进行教学,彰显了个人优秀的综合素质,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良好的训练,突出表演与教学。

3.通过分脑训练、分组交叉训练、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教学方法,将声乐、舞蹈、钢琴、音乐理论等学科间整合运用,教师紧紧围绕训练内容,教学设计思路细致严谨,环环紧扣,时刻体现了专业性的同时,使学生领会各学科的思想美、艺术美、情绪美。

二、教学方法与模式训练

如何“玩”,是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幼儿园艺术活动整合的新探索中提出的,与新的教育理念紧密相连,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素养、心理健康状态为重点,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对学科的热爱,着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1.让“玩音乐”走进课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根据学生的素质现状,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合理设置课程,在课时量的安排上有针对性,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幼师专业学生正确的幼教观。在玩中把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的思想渗透于教学各环节中去。

2.让“玩音乐”走进课堂,大胆打破现有教材内容、课程的设置,教师彻底改变角色,和学生的关系不是主动与被动,而是亲密的互动伙伴。课堂内容应更丰富,形式更多彩,如歌唱与活动、游戏与表演、声势与节奏、旋律与节奏、歌唱与乐器等等。乐中学,玩中练,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陶冶学生情操,真正做到新时期与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相接轨,实现它在音乐教育中应有的价值,更好地服务于基础音乐教学。

3.让“玩音乐”走进课堂――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研究和实践,以歌感人、以情陶冶人,以舞美化人、以德育人,建立一种新型的学习气氛,从单一的技能技巧向多元的综合的方向转化,音舞教学是一种不同领域之间的文化综合教学,拓展学生的知识空间,使学生全面、健康、自由、和谐地发展,并形成内容多样化、教案多样化、教学设计多样化、成绩评定方式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三、改进在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1.教材选用要适当,要简练。教授新内容时,教师首先应当给学生正确的示范,同时要求教师讲风格和要领,采用具体有效的方法。教师在讲解时语言要简练,语调要放慢,要精讲多练,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反复练习上。

2.学生感悟能力不强,概念性的知识要有步骤地提出。不能一味地把元素一股脑儿地和盘托出,必须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一些简单的内容和要领可在短时间全部提出,有的则要经过几周才能全部提出,一个教学程序,教师要精通,才能胸有成竹,方能在训练的不同阶段提出合理的要求,使学生有步骤有条理地去掌握。

3.学生喜爱艺术学科,但容易出现不规范。所以就要求老师要选择有效的训练步骤,即经过由简至繁、由易到难的过程。步骤过于繁琐或者一开始就练习“完成体”显然都是不适当的。前者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容易造成机械、不连贯的毛病;后者会使学生难以正确地完成任务,教学中应照顾到男女生的差异训练。

篇12

二、改变教学模式,注重课程融合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大致可分为音乐技能类课程、音乐理论类课程、音乐教育类课程,每一类课程对于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建构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这些课程各自为政、互不融合,那么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因此这些课程只有协同作战,才能达到1+1>2的效果。对于音乐技能课程来说,首先要使学生明白学习音乐技能课程的目的,是以舞台表演为目的还是以当教师为目的,这个问题必须搞清楚。其次应培养学生的教师角色意识。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学习了技能技巧,还会主动思考如何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教学规律,如何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难题,如何将学习所得运用于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实践。另外应开设一些与中小学音乐教学结合紧密的技能性课程,如自弹自唱、即兴配奏、小型课堂乐器演奏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学生的专业技能转化为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能力。对于音乐理论课程来说,大部分学生都不够重视,认为理论学习枯燥无味,然而不仅音乐技能技巧的学习有赖于音乐理论的学习,而且从音乐教师需要的综合素养来看,对音乐本体的分析还是对音乐相关文化的掌握,无不需要扎实的音乐理论根底,因此,首先要增加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兴趣,笔者建议可改变仅由教师讲授的单一的教学方式,将理论课程学习中一些简单的内容交由学生讲解,教师加以引导和补充,这样既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对于音乐教育类课程来说,要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绝不可能单打独斗,要和音乐技能课程、音乐理论课程协同作战,要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将所学的音乐知识、音乐技能与音乐教育理论教学技巧联系起来,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此外音乐教育课程应改变教师单一说教的模式,开发各种实践形式,如课例鉴赏、教案写作、中小学音乐课情境模拟、微格教学、说课实践等,只有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小学音乐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

三、增加实践形式,拓宽实践渠道

传统的音乐教育专业实践主要包括艺术实践与教育实习,艺术实践主要是对学生音乐技能方面的展示,教育实习主要包括中小学教学实习与实作,一般安排在音乐教育专业的第四学年,无论从实践的形式还是渠道来看,对于培养学生音乐教学的实践能力来说都远远不够。笔者认为要拓宽学生的实践渠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增加学生课堂实践的机会,这主要是指学生在专业课程的课堂中进行模仿式教学。以笔者长期执教的音乐教学论课程为例,笔者不仅讲授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理论知识,更开拓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上模仿中小学音乐课进行教学,从教材分析到教案写作再到课堂实践,学生从模拟的环境中会使教学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再如,基本乐理、和声、曲式、中外音史等音乐理论类课程,每门课程都是中小学音乐教学所需要的知识,在这些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同样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截取其中较为简单的内容,让学生通过自行预习上网收集资料PPT课件展示的方式将教学内容讲授给大家,教师进行引导与补充,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文字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理解教材的能力等,从另一个层面来说也是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教学实践能力。而音乐技能类课程,如果适当开设一些技能类的大课,我们就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课堂实践的机会,让高年级同学在初始入学的大课中辅助教师进行教学,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无疑会得到提高。二是提供综合性的艺术实践活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艺术实践活动多是单一的音乐技能的展示,如钢琴、声乐或其他器乐音乐会,笔者认为可以开展综合性的艺术实践活动,如自弹自唱、即兴配奏、合唱指挥等,这些都是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必备技能,将有利于学生中小学音乐教学能力的提高。三是建设教学实习基地。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育实习一般在大四进行,当前的情况是集中实习少,分散实习多,实习时间短,不便于教师指导。笔者建议高校可以和当地的中小学进行长期合作,建立教学实习基地,将一至四年级的实习目的与任务分阶段细化,学生可以分不同的阶段在实习基地进行见习、实习,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加强高校与中小学的联系,实现双方互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