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0 03:40:5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出口商品营销方案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01
一、引言
在本次的调研中,我们将以大量的数据调研与分析作为特色与创新点,以中国出口商品有关部门的数据资料进行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结果为基础,通过对国内一些工厂的走访调查,对相应行业协会的专家人员的采访以及对历年的出口商品的统计资料来分析我国的出口商品会呈现低端化趋势的原因,并运用理论结合实证、国内企业横向对比、同类企业中外对比的方法,分析这种趋势对我国商品出口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我们能够采取的一些应对措施。
二、调研方案与实施
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一共走访了四家公司进行访问并发放了320份问卷,它们分别是上海荃察贸易有限公司、临安市南洋装饰纸公司、上海胜华气雾机械有限公司和上海六环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同时我们在网络上的问卷也收到了125份的回答。
在问题设计方面,阅读参考了《严防引进技术的消化不良》①、《浅谈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现状及优化措施》②、《经济全球化下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危害与遏制》③等核心期刊的文献并结合我们自身阅读理解后,我们对问卷进行了这样的设计。首先,通过询问公司主要出口的国家、生产的产品类型以及对于我国主要出口产品的主观认识来大致推测出我国出口贸易的基本结构。其次,通过询问出口商品的主要优势、与外国同类产品的价格比较与其他方面的差距来了解到我国出口方面的现状及可能的未来发展趋势。最后,通过询问我国出口贸易的主要面临的挑战及我国出口贸易结构优化的关键点,通过统计回答选项的比例来更好地得出我们调研报告最后的结论。
三、调研结果的分析
在国内企业横向比较下,通过对《2000年中国进出口额最大的500家企业》④的整理分析,不难发现电子技术类产品占进出口总量的41.6%,其中进口为绝大部分,而纺织服装鞋类则占24.2%,其中出口占绝大部分,从中我们能看出,进口大多为技术密集型产品,而出口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此外,通过纵向对比中外同类企业,如耐克与李宁,ZARA与森马,三星与小米,从中体现的问题均可以归为以下几类:国内产品技术欠缺,营销模式陈旧,品牌意识薄弱,我们认为,这些也是造成出口产品结构低端化的重要原因。因此,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确实存在不合理和缺陷,出口产品结构呈低端化即出口产品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产品是不争的事实,下面我们将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以及对于此现象改善的建议。
1.出口商品的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
我国出口商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对于外资企业的技术过分依赖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缺乏自主研发的先进技术,缺乏自有的知名品牌。据统计,只有不足20%的在境外设立对外直接投资的中国企业依靠的是自主知识产权。另一方面,我国的出口商品还缺乏自有知名品牌,没有在国际市场上打出名气,现在仍然主要是贴牌生产。这些都造成了出口产品只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尴尬局面。同时,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不良、出口市场过分集中以及低端劳动力过剩和高端劳动力短缺并存。
2.国际市场因素
为了应对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冲击,各国不断调整经贸政策,其中有些政策带有明显的贸易保护内容,这多多少少也影响了我国产品的出口。同时,与不断崛起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价格竞争,人民币升值的汇率问题都造成了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⑤
3.分析结果对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启示和建议
在调研中,关于“您认为您公司的产品的主要优势是什么?”的回答几乎如出一辙,来自不同公司的受访者均认为价格是公司的最大优势,而同时他们也表示受人民币升值和国内成本上升影响,这一优势正在不断减小。面对这一形势,企业应该要做的是采取积极的态度,通过自主研发、自主品牌出口,建立自己的营销网络等方式来提高竞争力取得比较优势。
归结起来,在保持现有出口商品优势的前提条件下,推进产品的多元化,提升产品档次和推进产业升级,完善产业体系,是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最好方法。我们的问卷也有涉及到关于优化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关键点的问题,38.6%的受访者认为“重视科研创新,提高企业出口商品质量”,得到了很大的认同,同时与其占有同样较大比例的还有“增强出口商品的品牌创造与效应”。由此可以得出,无论是从加大科技投入的比例与科学技术的改善上,还是自主品牌的创造上⑥都是需要我国的企业从自身来改进和完善的,只有重视了自主品牌的创造,重视科研创新,不断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⑦,并优化劳动力市场结构,增加高端人才的供给,同时政府能够出台政策,更好地扶持中小出口企业的发展,我国的出口行业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中有所发展。
注释:
①牛文育.严防引进技术的消化不良[J].发展,1995(09).
②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竞选.浅谈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现状及优化措施.
③薛荣久.经济全球化下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危害与遏制[J].国际贸易,2009(3).
④北方网http://.cn.
一、存在的问题
L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经济效益不高。企业的规模状况是影响其出口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被调查的42家企业看,规模普遍较小,注册资金在500万元以下的占61.9%;固定资产投资在100万元以下的占57.2%;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下的占38.09%户从汕头市整个工业行业的规模看,也大都属于中小型工业企业,以2003年为统计年份,在全市7799家工业企业中,大型企业占0.05%,中型企业占0.73%,小型企业占99.22%,可见中小企业是汕头市工业企业的主体。如汕头市的潮南区,民营经济总体规模不小,但除了少数规模比较大的企业,其他多为小企业或者家庭作坊,效益不高;总户数不少,但有特色上规模的企业不多。出口方面,虽然国家不断下放外贸经营权,但大部分小企业因为实力弱,未能获得进出口经营权,影响了其出口竞争力的提升。
2.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较低,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专业技术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产品科技含量的提高,对此,笔者对42家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见表1)。由于人才资源缺乏,在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企业的经营管理和产品的质量监控方面缺乏必要的人才,影响了企业经营方案的制定、产品质量和花色款式的更新,从而影响了产品在国外市场上的销路。
3.出口商品科技含量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出口商品结构反映了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在所调查的42家企业的出口产品结构中,高档商品仅占14.29%,而中档商品占61.90%,低档商品也占14.29%,9%。明汕头市中小企业出口的大都是中、低档产品,科技含量偏低;从出口商品采用的商标(品牌)来看,采用自己商标生产的占52.38%,但采用定牌生产的尚有28.57%,说明中小企业逐步重视创立自己的品牌,注意利用自己的商标开发国外市场,但利用他人名牌商标生产的比例还比较大,这作为产品商标尚未出名、借用名牌商标打入国际市场是必要的,但要注意苦练内功,培育自己的拳头产品,扩大自己商标的知名度。在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大多数中小企业的产品是引进技术或模仿他人技术生产的,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且由于受经验、技术、人才的制约,企业自主开发创新能力不强,直接影响了其出口竞争力的提升。
4.产品出口市场较单一,外销渠道较狭窄。分析企业的出口市场和销售渠道,对提高企业的出口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在被调查的42家企业中,其出口市场及营销渠道见表2。
如表2可知,汕头市中小企业产品的出口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中国的港、澳、台等地区,出口市场较狭窄,未能较好地实施出口多元化战略,这使产品的出口受到一定的影响,直接制约了企业出口竞争力的提升。在出口方式中,自营出口占47.62%,委托出口占25.87%,这是因为加入WTO后,中国对外贸经营权全面放开,中小企业自营出口的比例越来越大。但笔者在调查走访企业的过程中发现尚有相当多的企业不重视出口市场的开拓,有的不敢自营出口,也没有在开拓国外市场上下功夫;销售渠道也比较狭窄,主要靠自己寻找客户(占42.85%),通过中间商或华商网络出口的只占38.1%,说明企业在出口中还没有充分发挥中间商的积极作用,没有充分利用汕头地区华侨众多的有利条件。
5.企业的治理结构还不尽合理,管理制度改革滞后。企业的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往往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影响企业的出口竞争力。汕头市的多数民营中小企业仍倾向于集权式治理结构,在笔者调查的42家企业中,实行总经理负责制占23.81%,而且大部分实行总经理负责制的企业,总经理就是业主本人,尚不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由业主委托他人管理、合伙业主协商决策以及由业主管理的占33.33%,以上这些企业的治理结构都偏向于集权式管理。在笔者走访的12家企业中,60%以上的企业主承认他们的企业本质上是家族式企业。也就是说,虽然不少中小企业采用了有限责任公司或合伙制的形式,但家族制的实质并未改变。
6.外贸宏观环境有待改善,出口的商务成本还比较高。外贸宏观环境包括外贸政策法规,水、电、交通等基础设施,税收、通关、检验检疫以及外贸主管部门的信息等因素,表3是被调查企业的宏’观环境调查统计表。
如表3所示,外贸部门在提供信息咨询和服务方面还缺位,因此,外贸部门应强化服务意识,经常提品的供求信息以及咨询服务。汕头市中小企业出口的商务成本比较高。首先,土地价格高。调查发现,不论企业规模大小,几乎所有企业都认为能否获得便利和便宜的土地使用权,是制约企业出口竞争力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次,信息成本较高。由于汕头市的信息服务工作还比较薄弱,中小企业获得信息的代价较之广东其他地区更高,影响了企业出口竞争力的提升;再次,商务费用比较大。所有这些,都影响了企业出口竞争力的提升。
二、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的对策
1.强化中小企业集群,增强行业的整体出口竞争力。汕头市的中小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无法在企业内部实现规模经济,为了获取单个企业所不具备的竞争优势,中小企业活动必须向一定区域聚集以增强区域粘性,通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获得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汕头市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中小企业集群,但目前,汕头市的多数集群组织还处于自发阶段,为了增强行业的整体出口竞争力,必须进一步提高对中小企业集群在当地经济发展中作用的认识,发挥政府部门和私人服务机构的作用,支持中小企业集群朝着分工协作的网络化方向发展。
2.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由于中小企业所在的行业集中,进入障碍比较低,各家企业的产品趋于同质,相互竞争非常激烈。中小企业必须在产品的质量、性能、款式、外观等方面有突出优点的差异化产品,才能有效地适应和引导消费需求,这是提高企业出口竞争力的有力武器。
而产品科技含量的提高和产品的“差异性”都必须通过不断的创新才能产生。汕头市中小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重视知识,重视人才,大胆使用人才;除了在技术创新上要依靠广大科技人员之外,还要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鼓励全体员工积极投身于各种创新活动。要紧紧抓住消费者和国外市场的需求,确立技术创新的技术路线和重点领域。通过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来不断提高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深化中小企业制度变革,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积极开发人才资源。汕头市的多数民营中小企业仍倾向于集权式治理结构,相当多的企业本质上是家族式企业。政府要从制度和政策供给上给予民营中小企业必要的支持和引导。要加强对民营中小企业产权的保护,研究并公布一套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企业治理结构评价体系,指导中小企业正确选择和构建企业的产权结构、治理模式和监督机制。在企业管理方面要强调以人为本,创造平等轻松和人性化的工作氛围、工作环境,增进企业内部领导与工人、工人与工人之间的沟通,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此外,汕头市中小企业的人才资源缺乏,严重制约着企业出口竞争力的提升。因此,中小企业必须以战略眼光解决好聚才、选才和育才问题,构筑中小企业的人才工程。
2005年7月21日,中国政府宣布进行汇率制度改革,中国人民银行宣布美元/人民币官方汇率由8.27调整为8.11,人民币升幅约为2.1%,取消紧盯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是调节经济平衡的一个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注重汇率的作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利于使人民币汇率自动保持在与其购买力水平相应的、比较合理的水平。但人民币汇率由市场决定,也必然增加了汇率风险。几年来, 人们持续不断地对汇改的利弊进行讨论分析,尤其关注人民币升值可能造成的对中国对外贸易的不利影响。
一、有关汇率影响外贸的经济学相关理论
1.马歇尔―勒纳条件
马歇尔―勒纳条件的主要内容为,一国货币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具备改善效应的条件要满足其进、 出口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若用 Dx 表示出口商品需求弹性,Dm 表示进口商品需求弹性,则当 |Dx|+|Dm|>1 时,货币贬值可以改变贸易收支;当 |Dx|+|Dm|=1 时,货币贬值不起作用;当 |Dx|+|Dm|1。
2.J曲线效应
即使在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的情况下,货币贬值也不能马上改善贸易收支。相反,货币贬值后的头一段时间,贸易收支反而可能会恶化。这一现象可以用“J曲线效应”来解释,即本币贬值后,最初发生的情况往往正好相反,经常项目收支状况反而会比原先恶化,进口增加而出口减少。最初的一段时期内,消费和生产行为有“粘性作用”,进出口量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但由于汇率的改变,以外币计价的出口收入相对减少,以本币计价的进口支出相对增加,就造成经常项目收支逆差增加或是顺差减少。一段时间后,这一状况会得到改变,出口商品逐渐增加,进口商品逐渐减少,这样经常项目收支会向有利的方向发展,先抵消原先的不利影响,然后使经常项目收支状况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因此汇率变化对贸易状况的影响具有“时滞”效应的,呈现字母J的形状。货币升值情况下, 经常项目收支变动则恰好相反, 表现为反向“J曲线效应”。
二、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贸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改善我国贸易条件
随着后危机时代的到来,我国贸易顺差继续扩大,致使我国对外贸易环境急剧恶化。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升值有利于减弱我国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势头,有助于减少其他国家对我国产品的低价倾销诉讼,减少一些贸易伙伴对我国进行保护主义贸易攻击的借口。人民币升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与美、欧、日等主要贸易伙伴的之间的贸易摩擦,减少经贸纠纷,促进我国经济和贸易的和谐发展,创造和保持更加平稳的贸易环境。
2.降低了进口成本
我国的贸易顺差虽在年年增加,但出口商品价格不断下降使贸易条件正不断变差。我国靠出口大批的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才能换回少量的国外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人民币升值后,外国原料、能源、生产资料等价格变得相对便宜,无形中增强了我国的购买力。同时,人民币升值能降低进口商品的本币价格,进而降低加工贸易的生产成本,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也会随之下降。所以,人民币升值会降低进口成本,并会出现以进口带动出口的趋势。
3.有利于促进贸易结构优化升级
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以美元表示的外国商品的价格相对降低,由供求定理知:价格降低,需求增加。所以,人民币升值有利于降低进口成本,增加进口量。长期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实行的是以“鼓励出口,抑制进口 ”为主要特征的出口导向战略。在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这一战略发挥作用的十分巨大,但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这一战略的实施导致了我国对出口的依存度过高,使经济增长和就业也面临着潜在的风险,同时由于企业过度依靠廉价劳动力的价格优势出口,产生单方面的贸易顺差,从而频繁引起其他国家反倾销诉讼。这种长期依赖于出口单一增长的对外贸易结构很不合理。而人民币的升值引起的一定程度的出口减少和进口增加,就能够改变我国进出口贸易结构不均衡的局面。
三、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贸的消极影响
1.削弱了我国商品的出口价格优势
人民币升值将提高我国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直接使我国出口的价格竞争优势被迫削弱 。我国出口商品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上,人民币升值前,这些行业向国际市场提供的产品和其他国家同类产品相比存在明显的价格优势。这些产品基本上是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低,并且产品价格弹性较大。人民币升值后,企业为了维持利率,必须提高商品价格,这必会削弱我国出口商品的价格竞争力,不利于提高甚至保持原有的国际市场占有率。
2.增加国内就业压力
人民币升值将导致中国产品出口价格大幅提高,中国产品将失去价格竞争力,面对人民币升值将由微利走入无利甚至亏损的泥沼,进一步将传导至社会就业,使本就非常严峻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首先,人民币升值降低对低素质劳动力的需求,我国出口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人民币升值抑制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也促使企业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降低对低素质劳动力的需求,导致就业压力。其次,人民币升值增加外商投资成本进而减少外商投资,从而降低劳动力的需求,导致就业压力。
3.不利于吸引外资和加工贸易产业升级
人民币升值使得外国投资者在我国建立外资企业的成本相对增大,再加之我国的劳动力价格也在提高,这将提高外资在华投资的成本。同时,人民币升值还会使得外企生产产品的出口价格相对升高,从而影响到营销销量。这样一来,外商投资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规模和外商投资产业本地化的进程都会受到影响,不利于吸引外资和加工贸易产业升级。
四、应对人民币升值的对策建议
积极应对人民币升值,要求我们既要尽量减轻其对我国外贸的不利影响,又要充分利用其促进作用。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进行政府采购,适当缓解当前人民币升值压力
由于我国目前仍然是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利用国内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定的价格优势,因此大幅度的人民币升值势必会伤害我国的外贸出口业,并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我国政府可以利用适量的财政支出,以国家为单位,像美国、日本、欧盟等经济体一样,进行以政府为导向的大额商品采购,以应对出口减少给国内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
2.政府应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向浮动汇率制转型
政府应该进一步促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加强完善汇率市场机制,向浮动汇率制转型,充分发挥汇率对外外贸有利的一面。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贸易市场,并积极配合我国经济增长转变的战略,为由外向需求型逐步向内向需求型的转变提供条件,逐步降低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降低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3.政府应加强对我国进出口企业在政策上的引导和扶持
在人民币升值的大趋势下,中国政府应该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遏制对外贸易顺差过快增长,积极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这就要求中国政府在政策上对进出口企业进行适当地引导和扶持,颁布有利于出口企业的政策,建立和完善贸易出口体系,减轻出口企业在出口时遇到的负担。
参考文献:
[1]刘源,石媛倩.人民币升值对贸易的影响及应对的措施[J].商场现代化,2007(35)
[2]李石凯.国际金融危机没有改变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J].世界经济研究,2010(02)
[3]张艳霞,李永红.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分析[J].2011
[4]刘开云.论汇率制度与人民币升值[J].时代金融,2012(1)
中国外贸在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2006年全年中国外贸出口9690.8亿美元,增长27.2%,同比回落1.2%;进口7916.1亿美元,增长20%,同比上升2.4%。但是随着人们对环境的问题的日渐关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绿色包装来迎合市场的需要。这种趋势对于中国的外贸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一、绿色包装壁垒对中国外贸的影响
20 世纪70年代以来“绿色革命”逐渐兴起,随着保护生态环境越来越为各国所关注,同时也出于保护本国相关产业的需要,国际市场上欧盟、美国、日本等国的“绿色壁垒”的设置速度正在加快,设置力度也在加大,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这些环境管制措施进一步渗透和体现到贸易政策措施上,使得环境问题与贸易措施相结合,形成了一些独特的贸易管制措施。“绿色壁垒”技术复杂、隐蔽性强、扩散效应大、影响面广,已成为制约我国出口发展的严重障碍,对我国相关产品的出口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最近,在江、浙等地接连出现德国的商家以LGA检测机构(Landesgewerbeanstalt Bayem,德国)的检测结果,认定中国出口的箱包产品镉含量超标,向中国出口商索赔的事件。对这一问题如应对不当,不仅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造成国际市场份额减少、贸易机会丧失,还会对企业信誉造成负面影响。
包装作为商品的外衣,包装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出口竞争力,符合环保标准的包装可以促进产品的出口,而不符合环保标准的包装在出口时就会受到进口国的阻止。因此包装也已成为国际贸易中“绿色贸易壁垒”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贸易壁垒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壁垒使得产品包装忽视环保标准的国家的出口受到极大的阻碍,企业利益遭受很大损失。
发达国家设置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出口产品包装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加上我国的出口产品的包装与发达国家的环保标准要求相差甚远,因此中国出口产品因包装问题在出口中受到的障碍越来越多。1998年9月中旬,美国农业部提出,我国出口商品的包装使用了未经处理的木料,将亚洲地区的长刺蜂带进美国。该部向中国发出90天的最后通牒,要求我国商品在此期限内改换包装,否则,同年12月17日以后将禁止使用上述包装材料的商品出口到美国。同时在1998年9月美国对离开我国港口运往美国的我国货物的木质包装提出新的检疫规定后,加拿大政府也于1998年11月决定对我国输出商品的木质包装提出新的检疫要求。1999年6月1日,对所有来自我国的货物木质包装规定不得带有树皮,不能有直径大于3mm 的虫蛀洞,必须对木质包装进行烘干处理,使木材含水量低于20%,这对我国输往欧洲的产品也提出严峻挑战。目前,在国际上绿色包装制度已成为发达国家设置绿色标准的主要内容之一。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每年约有240亿美元出口产品因达不到发达国家环保包装要求而受到间接影响,因包装问题每年减少外汇收入约10%。
绿色包装要求固然有保护环境的一面,但也不排除有些国家对进口商品的包装故意设计过高的环保标准,以环保为借口达到保护本国市场的目的,从而在国际贸易领域中有形成了一项新的非关税壁垒――“绿色包装壁垒”。绿色包装对贸易的影响世界范围内的绿色浪潮已经开始影响到国际贸易领域,无论是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产品竞争除了价格、产品质量等传统因素外,环境指标正在变成一个重要因素,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这对国际贸易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我国应该大力提倡和发展绿色包装,促进外贸发展。
二、我国出口商品包装现状
我国商品包装材料包括金属(主要是薄钢板,镀锌的白铁皮,镀锡的马口铁),玻璃瓶,纸板箱和各种塑料瓶、盒、桶、袋等。每年的生产总量达1500万吨左右,其中塑料占600万吨左右。而包装废弃物的回收率与发达国家相比却特别低。在各种包装材料中,塑料仅次于纸和纸板占第二位。塑料包装用途甚广,但由于塑料难于降解造成了当今社会的白色污染。我国每年因包装管理不善造成大量的包装容器和包装物被废弃。直接经济损失达150亿元以上,其中70%是由运输包装造成的,如水泥的破包率为15%-20%,每年损失约300万吨,玻璃的破损率平均为20%,每年损失为4.5亿元。
在中国出口商品的包装物中有40%是木质材料,木质材料常常因为其中含有病虫害而一再受到进口国的责难和限制,甚至经常因通不过动植物检疫而影响有关产品的出口。而且,木质包装经过热处理或防腐处理,成本将增加20%,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会严重受挫。我国用于出口商品垫衬的发泡塑料,虽然没有被禁止使用,但因为其本身没有回收利用价值而不受国际市场的欢迎。另外,产品包装标签达不到进口国的要求。欧盟一直通过产品包装、标签的立法对我国产品的出口设置障碍。生态标签是纺织品进入欧洲纺织品市场的通行证,CE标志是工业品进入欧盟市场的通行证,我国的机电产品因欧盟实施CE标志,产品出口更加困难。对此,我国出口企业包装理念和意识都有必要进行更新。我国包装技术尚未完全同国际接轨,这对我国这个出口大国来说是个重要问题。例如,我国国内使用的塑料托盘不能与国际通用的集装箱相匹配,企业为了能适应相关的国际运输工具,不得不向塑料托盘生产企业订购与本企业周转使用规格不一致的托盘,从而增加了企业的出口成本,降低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我国的包装与世界先进水平有很大差距,中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一等质量,二等包装,三等价格”的局面。
三、发展绿色包装,促进进出口发展
绿色包装又称生态包装,环境之友包装是指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的能循环和再生利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包装,也就是产品的包装从原材料开发生产使用以及回收或废弃的整个过程要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对生态环境无害或污染微小且有利于资源的回收利用或再生。绿色包装制度就是要求包装材料要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用后易于回收再用或再生、或易于自然分解、不污染环境、保护环境资源和消费者健康的包装。也就是说,包装制品从原材料选择、材料加工、产品制造与使用、废弃物的回收再生,直到最终处理的整个运行过程均应不对人体及环境造成公害。发达国家就此提出了“4R+lD”原则,即:(1)实行减量化(Reduce):即在满足包装的保护、方便、销售等各项功能条件下,尽量减少包装材料的使用。(2)可重复使用 (Reuse):包装在完成某项使用功能后,经过适当处理,能够重复使用。(3)能回收再生(Recycle):通过生产再生制品、焚烧利用热能、堆肥化改善土壤等措施,达到再利用的目的。(4)能再装罐使用(Refil1):罐、瓶等包装物在回收之后,可以再装罐使用。(5)可降解(Degradable):包装废弃物可以分解,不产生环境污染,进而达到改善土壤的目的。
(一)从国外实施绿色包装的做法中吸取经验
近几十年来,发达国家相继采取措施,制定了含有环保措施的关于包装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与此同时,各国还纷纷通过立法手段对进口商品的包装提出环保要求,进口商品的包装必须达到进口国的绿色包装要求方可进口,否则,一律拒绝入境。
1.包装在商品的生产、交换、消费中都可能破坏环境,尤其是在失去包装功能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更大。因此发达国家都相继颁布了包装的法律法规。如德国1995年7月规定,包装回收法定定额为80%,并要求这个总量的80%~90%必须再循环处理。同时规定运输包装要l00%回收,销售包装按“谁生产谁回收”、“谁销售谁回收”的原则,由生产者、销售者负责回收再利用。英国规定从2000年起,实现对60%的工业包装物和35%的家用包装物回收再利用。法国规定从2000年起,生产商、进口商必须完成75% 的回收定额。
2.为了保护本国的自然资源,防止因包装物中的病虫、细菌、有害物等造成危害,许多国家对包装材料做出限制,严格检验和处理规定。如禁止使用木材、稻草、旧麻袋等传统天然包装材料,禁止使用含有铅、汞和镉等成分的包装材料等等。同时限制使用不能再生或不能降解的包装物。例如意大利从l991年1月开始禁止在其境内使用不能降解的某些塑料杂品袋。德国政府采取措施推动饮料行业将PVC瓶改为PET瓶,并要求将80%的PET瓶回收利用,并已禁止使用聚氯乙烯,只准使用聚乙烯(PE)或聚酯(PET)类可回收使用的包装材料。据世界包装组织理事会宣布,美国、日本、新加坡、韩国和欧洲各国现已全面禁止使用PVC包装材料。
3.许多国家规定啤酒、矿泉水等饮料一律使用可重复使用的包装材料。消费者在购买时向商店交付一定保证金,返还容器时再由商店退还保证金。有些国家还将这种制度扩大到洗涤剂和油漆的生产和销售上,并制定再循环或再利用法律。如日本的“再利用法”、“新废弃物处理法”,欧洲各国的“包装废弃物令”。一些国家为推行绿色包装,还利用税收优惠或处罚等经济手段鼓励回收使用再生包装材料。
发达国家的这些做法有利于保护环境,我国应该借鉴这些做法,在本国的出口产品包装上严格要求,以达到环保目的。
(二)立足本国资源技术,发展绿色包装,促进出口
我国要根据本国现有资源和技术发展绿色包装,提高产品竞争力,扩大商品的出口,促进中国外贸的发展。
1.为绿色包装立法。如制定“再利用法”、“废弃物处理法”等有关绿色包装法律法规。积极推行ISO14000国际标准,加强对出口包装产品从设计到生产过程直至回收再利用的绿色包装方案的实施,鼓励企业开发研制绿色包装。积极实施产品环境标志制度,使中国出口商品的包装标准符合进口国的环保要求,让更多的出口商品跨越“绿色包装壁垒”,提高出口质量。
2.包装设计突出环保内涵
包装设计直接影响到包装形式、包装材料的选择和使用量及包装废弃物的处置等。因而绿色包装设计的整体要求,除强调包装保护功能外,更要强调环保功能,选择少公害、易回收的材料。出口包装设计充分考虑目标市场国的环保法规、消费者环保消费观念的深度、绿色组织活动、环保包装发展趋势等,如澳大利亚防疫局规定,凡进口货物用木箱包装,均需提供熏蒸证明。在进行包装设计时应考虑这些因素,否则出口必将受阻。另外,在包装装潢、图案和色彩等的设计上要突出环保气息,以适应国外消费者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现代消费心理,以达到扩大营销的目的。只有在包装设计上突显环保内涵才能更有效的规避绿色贸易壁垒。
3.开发绿色包装材料,提高包装技术水平
生产企业需从环保的角度出发积极研发绿色包装材料,提高包装技术水平:(1)研究开发新的绿色包装材料,贯彻执行绿色包装制度的“4R+1D”原则,结合我国资源情况,有效利用资源,节约能源,减少包装废弃物。积极开发植物包装材料。植物基本上可以延续不息地重产繁殖,而且大量使用植物一般不会对环境、生态平衡和资源的维护造成危害,(2)加强研究包装物的降解技术、回收再生和复用技术、生产替代品技术等绿色包装技术。特别是塑料包装,因其不可分解性易形成白色污染,塑料包装物的回收利用和降解十分重要。目前普遍的做法主要有直接再生利用和改性再生利用,同时积极开发降解塑料。(3)加快包装废弃物的处理和综合利用技术及设备的研制,积极引进国外各种先进技术为我所用。
绿色壁垒给我国的外贸出口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加强中国的出口产品包装绿色化建设,建立绿色包装体系是破除绿色壁垒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绿色包装的发展,借鉴外国的技术和经验,发展本国的绿色包装技术,促进外贸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勇.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包装要求及其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商业研究,2001,(06).
[2]邢特.浅谈出口商品的绿色包装及我国的对策.中国对外贸易,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