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2-09-19 01:48:1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经济学管理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经济学管理论文

篇1

摘要:总之,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创新涉及的内容比较多,而创新又是现代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过程,因此我们对国民经济管理理念创新进行了探讨分析,希望能够为其创新和改革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创新国民;经济管理

1从管理层面看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的创新环节

内容理念的创新。我们比较习惯的国民经济管理内容无外乎是物资资本以及货币资本的投入产出,对自然资源进行管理,物资资源的流动,货币资金的存取等来进行经济管理,管理内容也仅在于资金的运作、物资的调动,劳动力也是这些运作和调动中的一个内容。这样的国民经济内容单纯以物质和资金流动来当做主线。因为传统的粗放经济模式,人们对于物资的需求比较高,占的比重也比较多,而如今有了变化,因此需要对内容理念进行创新。

2从运行层面看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的创新环节

(1)政府组织的变革

政企分开以及政经分开,政府组织不直接参与经济活动领域,由民营企业进入其中,参与竞争,给民众创业提供条件,给经济创新提供基础,清除创新路上的阻碍,提供便利。尤其是政府组织的领导,应该要打破行政垄断,让组织结构退出经济领域。如果政府在经济领域过度的活跃,乃至于与民众争夺利益的时候,那么就不能够让经济的自由全面发展得以实现,从民众可以自由竞争的经济领域中退出来,对民众组织进行扶植,建立社会公共经济组织,促使民众组织得到健康的发展。

(2)国民经济管理组织中的社会自组织生长起来

构成国民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设立第三部门来对法治经济秩序责任进行承担,能够帮助政府缓解负担,同时提升了经济的民主性,对法治社会的完善具有非常大的帮助,这也是国民经济管理一直以来都希望能够实现的目的。社会自组织系统是必须存在的,企业和国家之间形成的社会自组织系统能够确保国民经济管理的正常运行。新的国民经济管理组织除了注重上下级关系之外,微观主体活力也是其关注的焦点,希望能够将微观和宏观主体聚合能量给无限放大。

(3)权利平衡和分割的组织结构

政府进行国民经济管理是利用其行政身份,而当其职能发生了转变之后,其有了更多的责任,因此,新的国家经济管理组织中,权利应该划分得更清楚,防止相互之间的推诿现象,避免责任无法追究的情况发生。

3结语

总之,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创新涉及的内容比较多,而创新又是现代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过程,因此我们对国民经济管理理念创新进行了探讨分析,希望能够为其创新和改革提供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推进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和云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1-15

2、国民收入核算的政治经济学方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赵峰;姬旭辉;冯志轩;研究2012-08-15

国民经济学管理论文范文二:国民经济管理目标充实和完善路径分析

摘要:引入能够反映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指标。随着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在人均收入超过1000美元以后,结构性矛盾会愈加凸显,乃至会成为制约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关键词:国民经济管理;现实性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呈现出的重数量、轻质量,重速度、轻效益,重总量、轻结构,重视经济增长、忽视社会发展及人与自然的协调等,均与国民经济管理目标的设计直接相关。随着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以及人民对美好生活质量的追求,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下,相应地改变发展战略,更新发展观念,充实和完善国民经济管理目标的内容,以符合新时展的要求。

充实和完善国民经济管理目标的现实性

(一)社会问题的突出要求经济增长必须服务于社会发展

总体而言,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既包含有直接促进生产力进步的经济活动,又包含对生产力进步起间接推动作用的社会活动,或曰非经济活动。前者主要指全部的物质生产、交换、分配、生产性消费以及所有与此有关的服务与管理活动;后者是指与物质生产只有间接联系和非物质的分配、交换和生活性消费活动,以及与经济活动在形式上全然无关的其他活动[2]。这二者共同构成人类社会向前推进的整体内容,当然也内含着国民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不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看,人类社会发展都要求经济活动与社会活动必须相互协调、彼此促进。经济活动与社会活动是一种相辅相成和彼此依赖的关系,按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经济活动是各项社会活动的源泉,社会发展总是依赖于经济发展;反过来看,社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经济发展。但同时,经济活动与社会活动又有自身特有的运行和发展规律,不能相互取代。所以,二者之间不会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同步协调的,相反,社会活动同经济活动则往往保持着超前、同步或滞后的关系[2]。不管在一个国家内部的各个时期,还是同一时期的不同国家都可以看到二者协调与非协调关系的存在。

尽管理论上讲,经济活动与社会活动应该同步发展、协调运行,但现实中真正将二者很好地兼顾起来则是较为困难的,多数时间往往是重视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发展,结果较低的社会发展水平严重制约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从二战后世界各国经历的道路来看,这种情况不乏其例。迟至冷战结束后,联合国才日益意识到社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才把包括维持地区和平与发展在内的社会发展作为重要任务提到议事日程。为此,相继召开了一系列涉及社会发展问题的世界首脑会议,如1990年世界儿童问题会议、1992年的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大会、1994年的开罗世界人口大会、1995年的北京世界妇女大会,尤其是1995年3月在哥本哈根召开了有史以来的社会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把消除贫困、增加就业和促进社会融合定为此次会议的议题,尽管会议只是通过了没有约束力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两个文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严重分歧也未因此完全消除,但是这次全球性的会议无疑开辟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新里程碑。进入新世纪后,社会发展问题普遍受到各国政府的大力重视。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但是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诸多林林总总的社会问题同样困扰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化与转型。虽然我们在六五计划以后就将社会发展计划从原有的经济计划体系中划分出来,计划名称也由原来的国民经济计划改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但实际工作中仍未将其置于与经济计划同等重要的位置,人们的认识也未真正到位,反映社会发展的指标也不明确、全面,措施更不得力,以至于我国社会发展长期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改变,社会与经济的非协调发展至今仍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建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就必须大力改变经济与社会相互脱节的现象,要像重视经济发展一样重视社会发展。

(二)资源与环境已成为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约束瓶颈

无论是经济增长还是社会发展,均离不开资源与环境的因素。资源是人类生产的重要载体,也是生产要素之一。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物质空间,具有整体性、持续性及相对稳定性等特点。一方面,经济增长的速度与可持续能力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受资源与环境的制约,另一方面,资源与环境的保护也需要巨大的投入,要求经济必须有一定的发展速度,社会发展更要以保护资源与环境为目标,并从环境的质量改善中得到进步。因此,从完整的意义上讲,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与资源合理利用、环境有效保护共同构成了含义更加广泛和完整的国民经济管理的内容。

与上述轻视社会发展的问题一样,长期以来,在经济高增长的同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的有效保护同样没有引起世界的高度关注。不仅如此,甚至还往往不惜一切代价来保持所谓的高速度,这种增长实际建立在高耗能-低效率极端不平衡的基础上,使全球资源和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浪费和破坏,如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环境噪音、气候变暖等,不仅使当前人类的现实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也加剧了代际公平的矛盾。西方国家长期实施的发展战略忽视了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已经走过一条先污染,后治理,治理难的惨痛之路。这本是前车之鉴,应当汲取,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竞争的挤压下,众多发展中国家为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可避免地选择了赶超型战略,国民经济发展多以极端追求高速度、高增长为目标,其结果是经济总量提升的同时也日益付出资源与环境方面的沉重代价,诱发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更为严峻的是,由于经济结构仍旧滞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缺乏治理污染所需的资金和技术,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治理问题困难重重。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曾通过环境道琼斯指数──生命地球指数①来反映环境破坏的情况,结果表明,20世纪是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世纪,也是人类对环境破坏最严重的世纪[2]。

人类为了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忽视了生态平衡,造成了环境污染,反过来,环境污染又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给人类社会的发展造成巨大损失。工业革命以后的几个世纪里,以西方为代表的全球性工商业扩张活动热衷于对自然界的征服,很少有人认识到人类也只是自然的一体和组成部分,应该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上世纪70年代以后,人与自然失衡的加剧所带来的种种经济社会环境问题,才促使人们逐步认识到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迫切与重要,也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但直到1978年才第一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实现的前景和途径。9年后即1987年2月第八次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才对人类发展及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评价,并把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明确界定为在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对环境资源需求的前提下,寻求满足我们当代人需求的发展途径。用我们现在公认的表述就是,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3]。可见,可持续发展有两个基本点:一是通过发展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二是这种发展不能以牺牲后代人利益为代价,要为后代人的发展能力考虑。可持续发展虽然起源于环境保护问题,但已超出了单纯的环境保护领域,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思路和理念,它要求人们从全新的角度处理好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与生态平衡、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从管理的角度来讲,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不能使资源和环境问题游离于管理者的视野之外,必须把其纳入国民经济管理的内容,要像重视经济发展一样重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有效保护。

我国长期以来单纯追求GDP增长而忽视资源和环境的协调,这主要表现在以往对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指标比例分配失调,过于强调经济增长指标,而缺乏环保指标等的约束,使得诸如生产挣钱,环保花钱,经济上不去,环保搞得再好,也不能算政绩的竭泽而渔式的观点在地方发展中流行。结果是决心在嘴上,行动在会上,落实在纸上。十一五规划前,虽然也召开过数次全国性的环保大会,制定了若干个环境保护发展规划或计划,但总的来说,落实效果非常不理想,一直到十五计划结束时,我国的经济增长乃至社会发展等指标都完成的较好,但唯独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指标未完成。近几年我国才十分重视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问题,将其提到是否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并按照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对各级政府的考核进行了补充,增加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低碳发展等方面的指标,说明我国的环境保护问题已经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

(三)经济结构优化与升级严重滞后

人们一般把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从不发达状态向发达状态转变过程中的经济发展,称为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发展。现代经济发展的特征主要表现是:经济总量大幅度增长;全要素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急剧变革;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迅速改变,世界经济更趋于一体化等。其中最主要的是经济总量的高增长率和经济结构的高变动率这两大基本特征。长期以来,众多经济学家都看到了二者的联系,如早期的威廉配第,后来的克拉克,近代的库兹涅茨和钱纳里等,且观点较为一致。但触及现代经济发展的本质,经济学家则出现了较大分歧,以库兹涅茨为代表的经济学认为,现代经济发展本质上是一个总量增长的过程,总量增长比结构变化更为重要,后者是依附于前者的;而以罗斯托为代表的经济学则把结构变动的过程视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本质,认为结构比总量更重要,离开了结构分析,就无法解释总量为什么增长和如何增长[4]。

表面上看这种孰轻孰重的争论意义似乎不大,然而,这场争论的焦点绝非仅仅停留在国民经济的技术剖析层面或方法论意义上,其现实影响是深远的,因为它启发我们必须从总量和结构的辩证关系和交替演进中来寻找现代经济发展的本质,这自然便是与现代经济发展实践密切相关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经济发展必然有一个总量问题,但它又不仅如此,如果离开了结构分析,人们就难以正确解释经济总量增长的原因和途径。因而现代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应该是结构的不断优化与升级(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否定总量变化的作用)。这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说明:

第一,总量与结构本身是宏观经济运行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共同决定着宏观经济运行的态势及质量。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和依附的关系,其中总量是结构的基础,而结构则是总量扩大的必要条件。但是,二者并非任何情况下都完全一致,所以把总量与结构割裂开来乃至对立起来都是错误的。从世界经济发展史来看,经济结构的变动一般是通过两种基本方式来进行:一是由新增投资的边际推动所引起的结构变动;二是由传统产业的存量衰减而导致的结构变动。当一国结构变动以前一种方式为主时,宏观经济的总量变动与结构变动便出现不等的非对称性,且结构变动对经济运行的作用要大于总量变动的作用。目前主要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变动基本上是以后一种方式为主,在这种情况下,经济调控的重心必须移到调整与优化经济结构上,否则,就会影响调控与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第二,技术创新对总量增长的作用只有通过结构的关联效应才能实现。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创新对于经济总量的增长起着难以替代的作用。但是,新的技术引进一般只能是在某个或某些产业发生,不可能在所有产业之间同时平均分布。因而技术创新也总是首先在特定产业内部出现后,通过各产业之间的关联效应向其他产业不断拓展,这样就会猛烈激发和推动产业结构发生变动,最终导致经济总量的大幅度增长。如果一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关联度小甚至产业链条断裂,那么就会使技术创新的扩散受阻,也就不可能对经济总量的增长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

第三,经济结构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资源的配置效果,并最终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程度。因此,结构不断调整与优化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最本质要求。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结构调整与优化,决不是像西方经济学家所说的政府可束之高阁,完全依靠市场机制自发来进行调节,它实际上是政府根据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和市场变化的要求而自觉、主动地进行调控与管理的过程,因此必须把其纳入到国民经济管理的内容之中,否则就难以实现宏观经济的总量平衡和进一步的发展。

结论与思考

通过对当前国民经济管理目标内容的反思,笔者认为,应在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下,在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下,对国民经济管理目标的内容加以充实和完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

1.加大社会发展方面指标的比重。现有国民经济管理目标的四个内容,仅充分就业目标部分反映了社会发展方面的状况,其他三个基本上都是反映经济方面的,这是造成经济与社会不协调的重要原因。按照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在国民经济管理目标中加大社会发展方面指标的比重,并逐步将其量化,以引起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对社会问题的高度重视。当然,社会发展是复杂、多方面的,难以通过某一单项指标来反映,开始可以选用若干个指标来反映其主要方面,如国民受教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居民收入差距、国民享受医疗保障率、国民社会保障程度等。随着发展逐步可借鉴国外的做法,通过计算国民幸福总值①来综合反映社会发展整体水平以及与经济增长、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和谐程度。

2.增加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方面的指标。如果说现有的国民经济管理目标中虽然不多、但毕竟还涉及社会发展某些方面的指标(如充分就业)的话,那么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指标则基本上是空白,上至中央政府宏观调控所制定的目标,下至对各级政府的具体考核目标,均未考虑对资源的利用状况和环境保护程度,只重视经济增长率的提高和总规模的扩大,而并不关心取得这些成果背后所付出的资源与环境代价,投入与产出严重脱节。这些都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完善国民经济管理目标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密切重视资源的合理利用、重视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增加这方面的指标,可遵循先单项,后综合;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首先考虑采用单位GDP的能源消耗量、环境污染程度等指标,待条件成熟后,也可考虑用上述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所倡导的生命地球指数来衡量。只有加大对各级政府环保方面考核的力度,才能逐步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

3.引入能够反映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指标。随着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在人均收入超过1000美元以后,结构性矛盾会愈加凸显,乃至会成为制约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正因如此,各国都把结构是否优化作为经济发展可持续程度和竞争力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然而,我国现行的国民经济管理目标内容中仍只有宏观经济的总量指标,缺乏反映结构性变化的指标。对此,应增设此方面内容。经济结构的内容也很广泛,鉴于我国目前情况,可先考虑选用反映产业结构变动的三次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和反映区域结构变动的三大地带经济占全国经济比重来作为此方面的代表性指标,今后可视发展再进一步细化。

篇2



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分析范式,新制度经济学摆脱了新古典经济学忽视制度的弊端,继承了制度学派的传统,把制度作为经济分析的内生变量,在宏观和微观层面对经济行为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从而开辟了一条新的经济分析道路。伴随着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从环境资源的产权的角度出发也已经成为研究和分析环境问题的新方法。环境产权制度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和排污权交易制度。

一、环境产权理论的经济学基础

产权是新制度经济学中的核心概念。它反映了产权主体对客体的权利,包括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支配权和收益权等。德姆塞茨认为,产权是能够帮助一个人形成他与其他人进行交易时的合理预期,并引导人们实现将外部性内在化的社会工具。罗伯特•考特和托马斯•尤伦从法律的角度,认为“产权是一组权利,这些权利描述一个人对其所有的资源可以做些什么,不可以做些什么;他可以占有、使用、改变、馈赠、转让或阻止他人侵犯其财产的范围。”[1]也就是说,产权既是一种权利,又是一种自由。产权界定的实质是财产权利的配置,不同的产权界定方式不仅影响经济活动的效率,而且影响财产分配的公平。产权得到明确界定的意义在于,至少使能够给他人带来利益的人能得到受益者的认可和回报,使损害他人利益的人给予受害者一定的补偿。因此,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中,强调了权利的界定和权利的安排在经济交易中的重要性,并认为即便存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也只有在对产权有明确的界定后,才能发挥作用。因此,“权利的界定是市场交易的基本前提”,只要产权不明确,外部害就不可避免,只有在明确界定产权的基础上,利用市场机制,才能有效地消除外部性。

产权理论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产权交易。人们进行产权交易的原因就在于不同主体对同一物品的经济价值会有不同的评价,即它可以给不同的主体带来不同的收益。科斯认为,在零交易成本的环境中,产权交易在清晰的产权界定的基础上可以实现资源利用的最优。当然,现实中的交易不可能没有成本。因此,不同的产权的结构设计可以带来不同的效率,而作为权利最基本的反映形式,法律的重要性得以凸显。

二、环境产权的性质

人们一般倾向于环境产权是典型的公有产权,所以环境产权应该表现出非排他性。但是从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环境产权并非是完全的非排他产权。例如,清新的空气,在乡村和城郊是完全非排他、非竞争的,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享用,阻止其他人享有没有必要,也是不可能的,并且增加一个人的享用也不会影响其他人的效用;但在拥挤的城市,随处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就不是人人都可以免费享受得到的,特别是在大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大都市,只有居住在生态环境较好、人口密度较低的社区才能自由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因此,清新空气在大规模人群中具有了排他性和竞争性。简言之,环境作为一种自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必须受到自然法则的约束。一旦超过环境容量,环境的排他性则明显表现出来。因此,我们可以说环境产权的排他性源于稀缺,一旦清洁的空气、洁净的水源、安全健康的生存条件成为稀缺,环境资源就会表现出强烈的排他性,环境产权的排他性和竞争性也由此产生。

三、产权理论对环境问题的解决范围

作为新制度经济学的经典之作的《社会成本问题》对产权的研究就是从环境问题入手的。文章通过对许多环境问题的案例展开经济学分析,最后得出了学界非常熟悉的科斯定理。产权理论是用经济学方法研究外部效应问题制度根源的一条重要思路,而环境问题正是经济活动外部不经济性的具体体现,因此,环境问题是产权理论研究的起点和重要的应用领域,而产权理论又为分析导致环境破坏的权利安排过程提供了理论基础。但由于对科斯定理在理解上的不同,导致了理论界对环境资源产权的许多不同观点。市场理性学者对科斯定理的实用性深信不疑,他们认为所有的资源与环境问题,都可以通过产权途径去解决,其代表人物有安德森、利尔、史密斯和古帕塔等。安德森和利尔合著的《从相克到相生——经济与环保的共生策略》一书是市场理性学者的代表作。该书的基本思想是环境是一种资产,围绕环境资源是可以建立界定完善的产权制度的。环境资源的所有者可以通过自由市场机制来确保经济与环境的共生。因此自由市场机制是替代环境管理中“专家战略”与“政府控制战略”的有效途径。

有的学者对产权制度完全解决环境问题表示怀疑,主要原因就在于有些环境资源的产权是难以界定的。环境产权的界定不同于一般物品的产权界定。环境产权是一种十分特殊的财产权利,其与一般财产权是有严格区分的。一般财产权利强调财产所有权人对财产的所有、使用、处分及收益权,集中反映财产主体的权利;而环境产权则既强调权利主体对环境资源的权利,同时还必须强调权利主体对环境资源的管理责任。其原因是:

1.环境资源存在着严重的外部性问题,而一般财产不存在外部性问题。环境污染一旦形成,公众就会遭受损害。因此,环境资源的权利主体可以放弃对环境资源的利用权利,但不能推卸管理环境资源的责任。

2.环境资源是一种十分珍贵的自然财富,它具有不可再生性和不可逆转性。环境污染之后形成的某些物种的灭绝,人类无法使其再生,每一种物种的灭绝都意味着人类失去了一笔宝贵财富。

3.对环境资源的破坏或保护不仅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于整个人类的生存环境、人类健康及其生活质量的保障都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从长远来看,任何一个国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都是得不偿失的。我们可以失去发展机会,但却不能失去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四、我国环境产权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向——以自然资源产权为例

1.自然资源产权主体虚置

现行宪法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除外并进一步对基础性自然资源—土地的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范围作了明确界定。但名义上的集体所有在实践中逐渐为国家所有吸收。国家所有看似产权清晰,实则不然。在资源的管理和利用上,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系是委托—,所有者与经营者职能发生了分离。但是,这种公有制基础上的委托—关系与私有制基础上的委托—关系是根本不同的,前者缺乏明确人格化的所有者,自然资源及其收益从理论上讲属于全体人民或有关集体,但它们却没有支配、转让等产权所有者所应有的任何权利。产权界定即产权关系的不明晰。

2.自然资源产权交易制度缺失

宪法对自然资源所有权主体资格的规定与限制,使其他主体无法进入,没有多元所有权主体的参与,自然资源的不可交易也就成为现实。所有权主体的二元结构决定了中国的自然资源不可能进入市场,即使有可能进入也是残缺和不完全的,这也正是中国自然资源市场无法发育的根本原因。排斥了交易,使用也就失去了价值,使用的不经济性也就成为必然。

3.产权结构的设计不尽合理,使用权和经营权安排亟待改进

我国自然资源的所有权阶段主要是国有产权形式。在此基础上,人们形成了“公有公用”的概念和逻辑。这种“公有公用”在实践中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我国森林大面积的被砍伐,草原普遍退化等,均可以在这里找到原因。对于自然资源而言,哪些正负外部性很大、紧缺和对一个国家经济有重要影响及具有自然垄断特征的资源,如稀缺的矿产资源,生态湿地等,都需要以强制性的公共产权的形式来安排其所有权,而那些排他性、竞争性较强的,如一般的商品林、荒地、普通的小型矿产资源等,可以通过私人所有的产权安排增加市场的竞争力及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五、结论

笔者认为我国环境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的一个基本思路就是:从单一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到建立多元化的所有权体系,逐步完善产权交易体系,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关键。对于具有重要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而且产权界限比较清晰的自然资源,如森林、草原、矿山等,在平衡公共利益和所有者利益的前提下,根据使用、经营的公共性和外部性大小,将其所有权拍卖给不同的市场主体,包括国家、地方政府、企业和个人;对于产权边界模糊、界定成本过高、外部性较强的自然资源,如海洋水产资源,地下淡水资源、石油等,应当继续以公共产权主体为所有者,由统一的机构组织单独管理,改变过去的政出多门的所有权结构。

参考文献:

[1]罗伯特•考特,托马斯•尤伦(美).法和经济学[M].张军,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篇3

一、结合经济常识复习需要注意和运用以下知识:

1.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本质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树立和落实可持续发展观,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

2.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文本,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客观要求。

3.价值规律。水电的供求变化影响价格,反过来,水电的价格变动也会影响供求。运用价格杠杆调节水电供应,实行差别水电价格,就是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通过适当提高水电价格,增加水电供应,减少需求,提高人们的节能意识。

4.资源配置方式。资源、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如水资源的合理调配、水电价格的制定等,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落实科学发展观,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保证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人口协调发展。全国开展了以清理整顿开发区为重点地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工作,国土资源部要求各地要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保护耕地体现了国家加大宏观调控。

5.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法制性是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之一,社会经济运行需要有健全的法制基础,健全的法制是协调和处理矛盾、体现公正平等的依据和准则。为了维护公平竞争,必须有严肃、健全的法制作保证。否则经济秩序就会遭到破坏,任何经济活动都难以进行。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体现了法制性。

6.农业。农业发展要走可持续发展与科教兴农之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也要节约土地资源,保护耕地面积;大力推广节水、节电技术;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实行计划生育,有效地控制农村人口的增长。

7.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把节水、节能、节材、节地与环保、降耗、增效结合起来,发展农业应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提高对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8.现代科学管理办法。提高管理水平,节约能源,有效地发挥各种资源的效能,提高经济效益。

9.财政的巨大作用。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西气东输工程等都需要财政提供支持。

10.坚持改革开放。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地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1.做到“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2.做到“五个坚持”。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3.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着力推动科技进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增强开发创新能力,为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4.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理顺分配关系,努力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使广大人民群众从改革发展中获得更多的实惠。各级政府和领导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正确对待GDP的增长。

三、关于循环经济

1、发展循环经济有哪些经济意义?

(1)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2)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保产业的发展,给我国经济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3)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4)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2.如何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1)国家:①应及时立法,建立相应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使之有法可依。②加强宏观调控。政府应充分利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规范循环经济,保障可持续发展。

(2)企业:①应强化科技支撑。充分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调整,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②应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提高环保投人比例,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

(3)公众;推动公众参与。通过各种途径、渠道,广泛宣传普及生态知识、循环经济知识和环保法规,引导社会公众树立现代生态价值观,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理念。积极开展循环回收利用活动,建立循环型社会。

3.为什么要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建设节约型社会?(为什么要发展循环经济?)

(1)资源具有稀缺性,合理有效地使用有限的资源,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2)有助于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3)有利于减少污染排放,保护资源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4)是缓解资源瓶颈制约,实现国民经济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5)反映了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4、如何建设节约型社会?(如何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四、怎样正确认识“五个统筹”?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就必须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国家宏观调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城乡关系和“三农”问题关系着现代化建设全局,必须从统等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高度来推进涉及“三农”问题的各项改革。这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等,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目的和有力保障,要改变目前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不够协调的状况,必须加快推进社会领域的各项改革。积极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理顺分配关系,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是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篇4

1.1收集有关信息

收集有关信息主要包括外部环境信息以及企业内部信息(1)外部信息主要是指当年的整体市场环境,也就是国家的宏观经济导向。同时还会关注企业所在行业的市场环境、竞争对手情况和未来发展走向。关于劳动力市场,企业一般会关注人才市场变化、城市人12'发展走向、当年人才供应整体素质等社会大环境方面的宏观数据.这些数据主要跟企业所在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相关(2)内部信息一般是指企业'-3年的发展目标.企业人员组织架构的变化、企业在人力资源投资中所投入的资金比例.以及企业业务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渴求成度等,这些信息都与企业自身发展息息相关。

1.2预测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

在未来一年内人力资源的需求和市场大环境的供应情况.通过对现有的外部和内部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同时运用一些统计学方法.企业可以较为准确的预测本年度人才引进计划。如果人才市场整体环境饱和、企业不需要太多引进人才就可以完成当年的发展目标.这是企业内部可能会有一些人力资源的流出;反之,企业会引进人才,相应的人力资源成本和投入就会发生变化

1.3编制人力资源计划

人力资源计划的编制与企业人力资源发展质量息息相关。人力资源发展目标、企业当年发展计划以及企业所在行业整体大环境的竞争趋势等.这些都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都决定了人力资源计划编制的质量人力资源管理行动计划一般由项目名称和项目细则组成,在年度人力资源计划中,行动计划是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还要有相应的、明确的行动计划。

1.4人力资源成本预算

所谓企业人力资源成本(以下简称为HR成本),是指为了获得日常经营管理所需的人力资源。并于使用过程中及人员离职后所产生的所有费用支出,具体包括招聘、录用、培训、使用、管理、医疗、保健和福利等各项费用。人力资源预算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人力资源预算不仅有利于人力资源计划工作。通过对前一年度人力资源投入和产出进行经济分析.以此作为下一年度人力资源参考.企业有关人员招聘、内部人员晋升以及人员调整可以以此为依据企业人力资源预算的制定是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而不是以静态不变的。为了使人力资源预算方法具有现实可行性.一般调整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可以修改和变更,使之完善,在年末,人力资源预算还可以和实际发生费用相比较,这样将更有利于人力资源的组织工作和控制工作。

2人力资源管理年度绩效标准

企业人力资源绩效指标考核的重要前期就是能否制定出合理的绩效标准.这也是年度人力资源计划制定是否科学有效的标准之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年度绩效目标一般是以上一年的年度绩效目标以及完成情况作为参照,而不是上级或部门领导的随意指定企业在制定完整的人力资源绩效目标后还需分解到每个月执行。下一年人力资源绩效目标的制定除了要有科学的参照物.同时也需要下达到企业员工中.明确界定当年的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目标.同时将绩效结果和激励机制挂钩通过逐级分解,在当年的工作中,员工要清楚的知道要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企业人力资源领导要跟踪,了解员工发展情况:建立绩效档案,对整个流程要有相关责任人要进行跟踪考察,并就有关的问题进行处理。通过人力资源目标既定的范围内不断做出调整,回顾、反馈和调整,在不定期地对目标进行考核:以记录有关人员的绩效表现确保企业人力资源目标的制定和完成都有根有据,确保绩效考评的公正。人力资源管理年度绩效指标一般包括:人事费用率、人均费用、人均产量、人均产值、人均效益、招聘费用率、人均培训费用、内部流动率、外向离职率等(见表2某一案例)。

3从经济学角度看人力资源管理

3.1人力成本假设

每一企业当年的计划位销售额6个亿左右。一般来说。该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效率应为6000万元.也就是其1O%.这样该企业明年销售计划和人力资源管理计划就有以下两个可能性:(1)假设该企业制定第二年的销售任务为7亿元,那么,第二年该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效率我们不一定为l0%.因为人力资源的边际成本要高于销售额的边际成本,当销售额增长后.人力资源成本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出现下降.本案中假设为9%:(2)假设该企业制定第二年的销售任务为8亿元.根据上述分析,该企业第二年人力资源成本这样分解:2亿元(8亿一6亿)中有1亿元的人力成本为9%,另一亿元的人力成本为8%。预算整体的人力成本公式为:∑(月销售额×人力成本率)=全年人力成本一般而言.企业的人力资源部在指定下一年的人力资源计划之前要留出充足的时间来收集各方面的信息.假设该企业是11月份开始收集信息,筛选出变量因素。这时候.本年度12月份人力资源成本就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某月的销售额×人力成本率=当月的工资总和.

3.2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

一般而言.企业员工S-资分为两部分.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这两种工资模式都属于人力成本,统称为基准工资。那么如何从经济学角度看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支出呢?举例来说,某一公司当年1月份销售任务是4000万元.人力成本率为10%,公司制定的年终奖绩效系数为2%,企业现有员工400人。2月份企业招聘人员2O名,销售任务不变。(1)1月份人力成本:4000:,:8%=320(万元);400人的岗位工资之和为250(万元);绩效工资=320—250=70(万元)(2)1月份人力成本:4000~8%=320(万元);400人的岗位工资之和为260(万元);绩效工资=320—250=60(万元)就基准工资而言,基本工资和技校工资的比例.不同企业有不同的规律,一般情况下.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的比例有几种模式,例如对半、开、七三开等。如果企业的基准工资比例发生变化,例如原先基本工资:绩效工资=5:5,现在调整为基本工资:绩效工资=6:4.这说明员工的基本工资在增加.绩效工资再减少。企业从人力资源成本节省角度考虑,可以适当减少人员的数量,为了进一步达到双赢的机制,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考虑采取绩效工资还按原来的人数所得发给现有的人数所得,而基本工资的发放按减少后的人员数量发。

4人力资源预算管理的保障措施

4.1人员保障

企业必须安排相应的人员全程编制、执行和监督人力资源预算,如果人力资源预算的编制不能结合实际.就是失去了其指定的目的。有条件企业必须有相对应的单位和人员来保障,可以考虑成立专项人力资源编制小组进行预算编制工作。集团型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指定的人力资源预算编制要复杂.这是由于比一般的中小企业要复杂得多。在人力资源预算执行的监督和评估方面,为了更好地确保预算执行不偏离正常轨道.可以由单位领导或者相关的专业人士来进行

4.2激励保障

在当年执行完企业人力资源预算后,要对其进行平复.一般分为两种,完成和未完成。对人力资源预算执行结果评估和测算。并给予所有参与预算执行的单位相关质量考核,以确定是否给与奖励以及奖励金额的多少。值得注意的是。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造成预算的难以执行或者无法执行可能是因为有的单位遭遇外界环境的巨变或者企业内部的突况吗.所以要区分对待

篇5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发展,现代社会信息技术作为时展的主流,计算机、物联网以及多媒体为核心的技术发展过程中,促使人类转变以往的日常生活交流学习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学习的效果,因此,在高校实行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当前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发展滞后的现状,充分借助信息技术平台构建经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可以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满足社会需求适应社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信息技术可以为经济管理类学生提供实践的教学场所,利用高科技技术进行实践内容,虚拟模拟结合的实践操作下,使得学校可以节省大量的实践经费,为学生提供更先进科学的实践教学体验,帮助学生尽快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自身经济管理专业的经验提升。

一、应用信息技术实现经济管理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1.突破传统实践教学模式

应用信息技术实现经济管理实践教学,突破传统实践教学模式。信息技术具有跨时间、跨区域的特征,可以促使经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突破以往传统教学的局限性走出课堂,走入实践虚拟空间,虚拟教学突破时间教学的成本。学生在登陆虚拟网络系统的同时,不受时间、地域、空间的限制,随意选择自身的管理角色进行管理模拟实践练习,并根据自身的需求设定合理的实践内容等。

2.提高经济管理实际教学的质量

应用信息技术实现经济管理实践教学,提高经济管理实际教学的质量。在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新媒体技术可以提高高校培养人才的能力,并在教学中利用虚拟的网络空间构建实践模式,对理论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增强自身的实践经验,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影响下,传统的经济管理实践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实践教学融入了现代进行技术,提升了虚拟化实践平台的教学效果,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深入感受到社会激烈竞争,更好地将实践知识应用到工作中,为社会输送更加高素质的管理类人才,提高经济管理实践教学的质量。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不仅提高了教学的质量、教学的水平,从而达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而且促进了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学生自我能力的提高,全面地实现了整个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经济管理实践教学为社会输送了大量高端技术、管理人才,提高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

二、应用信息技术实现经济管理实践教学的模式

1.模拟教学

应用信息技术模拟经济管理实践教学。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专业管理的实践教学人才,其在经济管理实践情境的过程当中,为学生创造了管理的主动权,总结管理经验,进行模拟学习的重要建设平台,强化学生理论知识,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平台对学生进一步学习实践管理,掌握经济管理操作经验,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

2.实践推演

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实践推演,绝大多数的学校开始应用新媒体教学,新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形象的知识解释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微信、微客等多种新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课堂直观感受真实性,使得学生积极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管理中。对企业的生产运作及时了解,在虚拟的时间操作中获得经验,促进自身专业管理水平和能力的提升。

三、应用信息技术发展经济管理实践教学的未来情势

信息技术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期,在高科技的助力下,可以更好地解决经济管理实践教学的难题,为学生构建模拟实践教学空间,使得学生深入实践教学的内部。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应用信息技术为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提供帮助。促进学生充分消化吸收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可以使得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企业的实际运作情况,掌握实践经验,提高自身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为社会输送输送具有较高素质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未来信息技术发展必然催生更多的新媒体技术发展,应用多种新媒体技术进行经济管理实践教学必将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影响整个时代的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学资源的重组以及应用,而并不局限于经济管理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整个教学工作必然形成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多元化教育模式。

四、结论

针对现代企业的发展而言,其运行的效率、竞争的实力等主要决定于企业内部管理人才的使用程度,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加专业的管理服务,提高工作的效率,继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信息技术在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为学生通提供虚拟实践平台,使得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条件下,应用实践操作能力,丰富自身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更好地运用到经济管理工作中,促进企业经济管理的水平提升。

作者:曾筝 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篇6

虽然现在大多数经管类高校已经建立和实行了实验教学平台开放制度与开管理办法,但由于开放工作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管理经验不足,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积累,实验教学平台开放尚未步入规范化的轨道。特别是管理制度中缺乏对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实验管理人员、学生等开放实验相关主体相匹配的激励机制,导致师生员工缺乏参与开放性实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另外,实验教学平台开放的组织模式还很不健全,主要体现在:开放实验教学目标不明确、开放实验教学内容缺乏、开放实验教学组织缺失等。所谓的实验教学平台开放,更多是维持在一个静态的层面,即对时间、场地和设备的开放和管理上,而开放实验的“教”与“学”空乏,没落到实处。

2.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实验教学资源不足

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和充足的实验教学资源是实验教学平台开放的前提与保障。其中,基础设施条件主要指实验教学的场所、网络环境以及基础设备的支撑,实验教学资源则主要指实验仪器设备及能够参与进来的师资力量。然而,随着近几年实验教学开放的热潮,很多高校不顾自身条件是否允许,生搬硬套的进行实验教学平台开放工作。结果开放以后才发现,现有的基础设施条件和实验教学资源根本无法为开放工作提供支持,反而给原本正常的实验教学秩序带来了很大的干扰,最终导致开放工作难以为继。

3.实验设备维护难度加大,实验与维护资金相对匮乏

实验教学平台开放目的是方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多动手多实践。但由于知识水平和动手能力参差不齐,这样就难免会对实验设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无形中增加了实验设备的维护频率、维护难度和管理工作量。同时,实验教学平台开放后,由于实验项目和实验内容的增加,实验消耗也必然随之增加。如果学校对购买实验低值消耗品的投入进行限制,会出现实验经费不足的问题。这样一方面会直接导致开放性实验无法开设,另一方面会影响实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另外,实验教学平台开放后,就需要占用指导教师和实验管理人员的课余时间甚至休息日来进行实验教学和管理工作。如果只是一味的要求指导教师和管理人员讲敬业做奉献,依靠他们的责任感来保证开放工作的正常运转,这肯定是不现实的。因此,必须对他们的这一部分工作量进行量化和补贴,而补贴经费的来源也就成为一个新的问题。

二、对策与建议

1.完善激励机制,鼓励和吸引学生进行主动学习

实验教学平台开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主动学习、逻辑分析和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思维。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参与者,是实验教学平台开放的主要对象。在实验教学平台开放初期,可能会出现准备工作热热闹闹,而学生选课冷冷清清的局面;或者是前期选课情况不错,但到了后期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实验继续不下去而草草收场。面对这种局面,首先要加强宣传力度,让他们意识到实验教学平台开放后自己是最大受益者;其次,利用人才市场更愿意选择具有综合性实践经验的学生的这一客观要求,鼓励学生主动进入开放实验教学平台参加各种类型的开放实验。另外,将这部分工作归入学校的教学体系中,学生只要参加实验并经考核合格,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学分。这样能极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他们能够以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投入到开放实验中。此外,对依托开放实验教学平台参加各级别竞赛并获奖的给予额外的奖励和学分,以此鼓励和吸引学生主动进入开放实验教学平台进行学习实践。

2.对指导教师的工作进行全程量化和肯定

实验教学平台开放后,大量的开放实验也会随之出现。这些实验涉及的内容较广、灵活性较强。做这类实验的指导工作,指导教师不仅要在理论方面有扎实的功底,还要在实验实践中有丰富的经验。所以指导实验的工作强度将会远远大于理论教学的。另外,由于是开放实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随时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实验指导教师需要即时的对这些问题进行指导,这样工作时间也就大大加长。因此,建议管理部门对实验指导教师的工作时间和强度进行量化认定:首先,工作时间从形式上与一般行政人员相同,需按行政人员的标准给予一定比例的额外津贴;其次,每单位实验教学工作量的具体报酬应高于理论教学工作量,以1.5或2倍为宜。

3.构建丰富新颖的实验内容

实验教学平台开放若想吸引学生,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构建丰富新颖的实验内容。以往的实验室教学主要是由基础性和验证性实验组成,过程机械、形式死板,学生没有参与感。因此,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给学生创造能够自由运用知识和发挥想象的空间,就变的十分必要。这类实验涵盖本学科的知识、理论和相应的技能,自行开发和设计的难度非常大,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建议学校按照项目研发的相应政策予以支持。另外,学校可以通过采购、合作等方式,从校外引进成功案例,通过对指导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在短时间内为学生提供丰富新颖的实验场景和内容。例如甘肃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0年采购的ERP电子沙盘模拟操作系统,由于其独特的趣味性和实战性,在短短三年时间内已吸引1200多名学生参与学习和实践,深受广大师生喜爱。

篇7

在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中,金融类课程的设置,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足够了解和熟悉常见金融实务,具备初步投资和理财的基本技能。但是,对于金融类课程,不仅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其实务类课程和基础课程也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实务类课程的开展,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具备一定的金融基础知识,但金融基础课程的开展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教学中,通过教师将金融实务类课程作为教学重点,忽略了金融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导致大多数学生在学习实务类课程中出现听不懂或难以理解的现象,尤其是金融实务的操作原理及金融资产价格的影响因素等,在这样的条件下,是难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的。

(二)不重视实验和实践教学

面对社会发展对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加强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和实践教学对培养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在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中,必须注重实验和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但是,据调查显示,学校开设的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和实践教学课程较少,一般每周课时仅为二节,在这种条件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金融交易的操作原理和技巧,往往教师只能通过一些案例来讲解。然而,在日新月异的社会金融下,在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中,仅仅通过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和静态的案例分析,学生是难以掌握金融交易的基本技能的。

二、加强经济管理专业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提高金融实务课程的比率

在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中,金融理论课程的开展,有利于让学生掌握扎实的金融理论,为金融管理专业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为了实现经济管理专业教学的目标要求,仅仅开展金融理论课程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加强金融实务课程的学习,提高金融实务课程的比率,在学生基本掌握货币、国际金融学、保险概论等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加上对证券投资分析、外汇交易及金融理财等实务类课程的学习。根据经济管理类的具体专业开设金融实务课程,如对于国际贸易与经济专业,可以增加外汇交易、保险实务等课时;对于财务管理专业,可以增加金融理财、证券投资等课时,合理设置课程及课时,以保证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经济管理专业人才。

(二)注重实验和实践教学课程的开展

在社会金融日新月异的背景下,金融发展主要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金融交易形式逐渐多样化,交易流程也变得更加复杂,尤其是各种金融衍生出的新产品;二是金融在居民生活中的渗透程度日益增强,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面对金融的不断发展,在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中,仅仅采用传统的金融课程学习是远远不够的,难以充分理解和掌握各种新心的金融业务。为此,在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中应加强金融理论课程的学习,尤其是金融基础课程的教学,在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加强金融实验和实践教学,适当提高实践课程和实验课程的比率,使学生的专业素质得到一定的提高。所以,对于实验课和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学校应假期那个实验室和实践基地的建设,在现代化时代下,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际工作中常见的金融交易过程,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虚拟交易,使学生对金融的常见知识有深入地了解。

(三)构建经济管理专业“教学-科研”互动机制

为了进一步促进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活动的开展,建立“教学-科研”互动机制,从教学、科研、教学与科研等三个方面下手:在教学方面,适当调整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体系,改变现行的教学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实现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研兴趣;在科研方面,加大经济管理专业教师的培训力度,注重经济管理专业教师引进,建立科研平台,以保证科研活动的顺利开展;在教学与科研方面,应形成完善的教学与科研考核评价体系,将年度考核体系融入到教学与科研考核评价体系中,充分发挥师资的力量,以保证经济管理专业的正常开展。除此之外,为了提高经济管理专业教师的专业素质,可以组织多种多样的外出学习考察活动,借鉴外校丰富教师的经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通过自身的学习,为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

篇8

2在经费投入方面也存在严重不足,不能够合理配置相关资源。作为社会性工作中的一种,预防保健工作无论是从工资还是疾病疫情处理方面,所有的卫生活动都需要国家资金的投入,但是从事实来看,这方面的国家投资少之又少。

3管理体制存在缺陷,内部约束收效甚微。省会城市中包含了三级防保机构,分别是省、市以及区,而地级市中则为两级并存,人员以及相关经费的管理需要受到市以及区两个政府的管理,因此若想对业务进行协调统一,极为困难。

4群众对卫生服务质量要求与事实之间存在差距。目前的相关保健机构,其职能不能被完全发挥出来,如服务以及收费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正确处理,争取社会以及经济效益相协调。

5全社会关于卫生防疫问题并不能够充分重视起来,人们的观念还停留在重治轻防上,这一观念从未被真正改变过。很多人为了省钱,不愿意花钱打几十元的预防针,而在后期花费上千元医疗费。因此,诸多预防机构也因此不能够获得周转资金,很多机构出现了半饱半饥的问题,一些机构甚至出现了外债,这些都打消了该行业从业者的劳动积极性,因此业务发展也无法迅速开展起来。

二、加强经济管理在预防保健机构中的应用对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预防保健机构正在寻求新的发展途径,进行新的探索,与之相适应的经济管理措施也有待加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之下,想要预防保健工作与之相适应,就必须要为人民健康更好的服务,因此笔者提出了下列想法。

1开辟资金来源渠道,拓宽补偿机制

从多年实践经验来看,若想使得预防医学得以振兴,需要保证预防保健机构的正常发展,首先需要满足人民大众相关需求,若仅仅依靠国家支持,这是远远不够的。想要促进预防保健事业快速健康发展,需要通过诸多途径获取广泛财源。首先:需要积极争取卫生经济政策,以期望政府能够加大对该事业的投资力度;其次:从社会方面来看,需要想方设法多渠道筹集资金,保证事业的发展;第三:业务范围比需要扩大,可以通过有偿服务来为自己创造相应的价值;四是试行预防保偿制,围绕各类保偿开展全程优质服务,组织风险性财源;五是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发挥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提高业务收入中的科技含量,降低成本;六是兴办第三产业,开展以副补主,以工助医为补偿的经营活动。

2加强经济管理,强化约束机制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预防保健工作有着广大的工作范围以及较宽的服务领域,可以说每分每秒都出现了经济活动。所以,这一过程正是经济活动的过程。首先可以保护劳动人民的身体健康,同时也可以从劳动人民身上获取经济利益。因此,虽然这个过程对相应的人力物力等有所消耗,但是同时也在创造着劳动价值,因此这是一个极为完整的经济活动进程。所以,若想进行该机构的深化改革,则需要把握好对它的经济管理。笔者有如下想法:其一:通过建立健全的经济管理制度,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对预算之内的资金进行良好的管理,预算外的资金也需要管理好。其二:需要建立完善的财务核算体系,对于药品以及相关材料的数量计算,收发制度要加以完善,对过去的实报实销方法进行改善,改为实耗实销的制度,尽量避免卫生资源的浪费。另外对于管理费用的分配也需要保证好,能够为后期业务活动的评价提供十分有用的依据。其三:把握好效益分析,事业计划完成状况如何,对固定资产以及设备的投资效益等进行分析,另外如费用结构的合理性分析也需要包括其中。经过上述分析之后,单位可以获取节约支出的潜力,在经济管理中的相应问题也可以被解开,随后可以进行经验总结,让机构获取更多的社会以及经济效益。

篇9

2对农村经济管理发展的实况进行跟踪和调查

目前,农村不断的出现新的问题、新的状况,要想革新农村经济管理发展的现状和工作,就要对农村、农民、农业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的了解实情,针对最新的问题及时的解决问题和颁布一些新的法规和政策,进而对农村经济管理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因而,相关工作人员要对农业经济发展以及农村稳定等关系重大的问题进行最深入调查、系统的分析。同时还要大量的搜集有关农村经济管理发展所需要的信息,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统计和监督,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及时更新相关政府部门的信息库还可以为党、政府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提供重要的依据,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管理发展。

3改善农村经济管理发展体系

政府部门只有在合理的农村经济管理发展体系下,才能对农村经济进行有效的管理。因为我国正处于社会市场经济体制,要想适应这种体制,农村经济管理发展体制就要不断地得到完善。同时,政府要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和精简政府机构及人员来实现我国农村经济管理发展的规范化。对于那些自己经营的乡镇所,要逐渐让他们实现自主发展、独立营销,进而脱离财政供养的模式。只有通过具体的措施来说改变农村经济管理发展体系,才能真正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4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养的必要性

科学文化知识在任何发展中都是必不可少的。要想农村经济管理得到有效发展,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如果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不够高,农村经济管理发展会受到严重的阻碍。因此,政府及相关部门要不断改善和农村的教育体制和加大教育工作,进而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

篇10

二、新课程理念下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设计的特征

整合性。新的课程理念的目标是一个有机结合的三维目标,包括: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应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获得管理经济学课程知识,掌握寻找结果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精神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

适度性。适度性是指教学设计的时长要适度,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以单一课或者单元教学为宜,以学生的接受程度为标准,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以同样的教学内容为例,对大一学生的课时与大三学生的课时就应该完全不同,大一学生的内容较为简单,可以课时较短,而大三学生的内容比较有难度,而且会有实际操作部分,课时可适当延长。

互动性。课堂教学需要有学生和教师这两个主体之间的充分互动,才能完成教学活动,二者缺一不可。一个好的课程设计不仅只包括教的部分,还有体现学的部分,只有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才能使课堂教学更具生命力。

实效性。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实效。教学设计需要在特定的时间内组织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学设计必须要具有实效性,切实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创造性。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赋予教师很大的发挥空间。以《高等院校大专教材:管理经济学课程》为例,这份教材增加了弹性和综合性,教学方式的增多,信息来源的丰富都给教师保留了发挥的空间。教学设计的过程应是对教学的理念的创造过程。

反思性。教学是一个不断实践、探索的过程,需要不断的总结经验进行完善,因此,教学设计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前对教学内容的设计,也应该包括课后的经验总结,改善和进步,从而使得教学设计是一个不断自我更新和完善的过程。

三、新课程理念下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设计的策略

(一)以学生现有的知识为基础进行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设计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管理经济学课程的重要性,了解管理经济学课程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和解决与管理经济学课程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希望能通过教师的授课更好的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所以课堂设计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现有的知识积累为基础进行教学设计,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让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的问题中,那些知识真正的价值和意义才能凸显来,从而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接受。

(二)依据教材特点,优化教学内容

其弹性和综合性都增大,这就使得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对课本中的知识、例题进行加工,使其转化为易于学生接受的内容。因此,教学设计必须关注教材中哪些内容是必学内容、哪些是拓展知识,哪些应详讲、哪些应略讲,哪些内容需要补充讲解,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还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要以新教材为基础,但是又不能困于教材中,要在实践中积极的进行创造性的授课。

(三)精心设计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传统的教学是注入式的“传递-接受”的教学。新课程标准主张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合作-探究”的互动式教学[2],管理经济学是一门把经济学原理和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学科。教师通过事件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习。要讲究实效。教学设计都要讲求实效性,没有实效的课程设计是没有意义的。比如,是否有必要安排课堂内的合作探究、如果安排需要通过什么方式,合作探究想要达到的结果;如果不需要安排是否可以取得相同的结果,怎么样才能提高全班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怎样实现不同学习形式的优势互补,怎样教导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思考、并且会表达观点,发现新的问题。

(四)加强动手能力,强化自主意识

新课程重点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活动形式要创新,创新性的实现教学目标。活动内容和形式要根据地区和学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6]。灵活的、有创造性的进行实验活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学生的创新性和发散性思维得不到培养。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为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发展空间。

(五)改进备课方式,完善教学设计

经过多年来教师梯队持续性的共同努力,课程教学实践不断适应经济管理学科人才培养要求和学科的发展,经历了从引进、消化、吸收到成熟、发展和创新的过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课程在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不断更新和改造,形成了一定特色:一是针对课程特点,对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正确定位。二是适应管理经济学学科范围和内容的发展变化,对课程内容进行扩展。三是针对管理经济学涉及范围广、内容多的特点,结合课件授课、案例分析、课后作业、经济热点问题网络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四是个性教案与共性教案相结合。一位教师负责一节课教案的主备工作,写出课程的重点、难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课程练习以及教学的思路等内容,形成教案中的活页[8]。以共性教案为基础,每位教师以自己班的班情、学生情况以及教学情况为依据,形成具有个性特色的教学设计。五是增加“教后反思”的内容。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的效果进行反思和审视,记录下自己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新见解、新发现、新突破等等,然后进行反思、分析,矫正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使自己的教学设计以及教学方式日臻完善。

篇11

二、产学研结合背景下的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措施

在我国,可以通过高校与企业合作,特别是针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特点,加强与企业管理咨询公司、会(审)计师事务所合作,实现校企联合,共建产学研基地。具体可以考虑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高校教师到产学研基地挂职锻炼。当前,高校教师有年轻化、高学历化趋势,高等院校经济管理专业教师虽然有着全面系统经济管理理论知识,但相当部分教师缺乏实务经验。具有高学历的年轻教师需要通过实务的提升,促进其教学联系实际。产学研基地为这些教师了解实务,在教学中引入实际问题以及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务提供了平台。同时,通过高校教师到产学研基地挂职锻炼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中指导老师不足的问题。

二是合作开发教学案例与应用软件。利用产学研基地拥有的案例素材,开发教学案例。通过产学研基地将案例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不仅在课堂上进行案例教学,而且每年组织案例分析比赛,邀请实务专家予以点评,提升学生综合分析与职业判断能力;鼓励学生毕业论文中加入案例分析。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学校和企业可以考虑投资共同合作开发物流、财务、信息系统等管理软件,以此推动应用研究。

篇12

中等职业学校在我国的社会发展中,担负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我国教育体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为我国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默默的付出着。经济管理作为中职院校的教学项目,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培养了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适应了社会的发展需要。但是其本身还有着严重的不足,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中等职业学校经济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经济管理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教得非常辛苦,学生学得非常痛苦。之所以用“非常”一词,是因为中职学校课堂不像课堂,而是教师与学生的战场,教师戏称上课为“上战场”。高耗低效,无效教学、负效教学在中职学校经济管理教学中甚至是一种常态。对于学生而言,长期的低效学习和无效学习,导致学生对经济管理学习产生困惑和失望,产生厌学情绪。学业的失败又影响到学生自信心的建立,影响到兴趣和意志力的培养,健康人格的塑造,最终会影响其一生。对于教师来说,低效教学和无效教学不利于教师教学技能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投入多,效果差,上好上坏一个样,不利于教师教学积极性的发挥,使老师产生惰性,得过且过,不愿钻研教学业务,最终也影响到教师自身的成长。形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中职学生的基础薄弱,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差,对学习有抵触情绪。另一方面就是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仍然因循着以教为中心,学围绕着教转的教学方式,在经济管理教学中,没有将学生当作教学的主体,使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变成“单边活动”。学生真正主动学习的时间较少,过分强调课堂的安静,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的时间较少,使得学生不会思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了很大限制,从而大大削弱了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分强调学科的独立性和重要性,教学目标的实现简单地异化为将一本书上完了事,没有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也没有考虑学生的情感因素和其它非智力因素,不知道学生走到哪里,在哪里迷了路,所以也就无法帮助学生,教师和学生都陷入无助的境地,教学相长变成了教学两茫茫。

在教学手段上,方法过于单一,基本上还是一支粉笔一张嘴,很少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缺少多样化的视觉效果,学生没有兴趣;教师对学生的差别也没有认真考虑,没有因材施教;对学生的评价缺乏鼓励和热情的赞扬,而且往往因为批评方式方法不当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这样的教学就是无效教学。

二、中等职业学校经济管理教学的改革

(1)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以职业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

(2)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专业知识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人才。中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决定了课程具有技术实用性的特点,对于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也应该相应的调整。

(3)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综合开发学生的使用能力。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就业上岗和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中职学院与其他学院相比,入学分数低,坚持“人人有才观”必然应注重学生主体的个性特点,多种形式的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能动性因素,强调研究和开学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

(4)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中职院校经济管理教学,在课堂上课时,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课堂变成了教师个人的空间,没有充分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作用,久而久之,使学生产生了厌学的心理,对经济管理课失去了兴趣。教师在进行经济管理教学时,应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形成模块化、弹性化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一旁加以引导;要多和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让他们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真正的激发学生学习经济管理课程的兴趣。

(5)教师要有爱心,关心和理解学生。中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年龄小,自律性也比较差,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开小差的情况。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要理解学生,不要辱骂学生,更不能体罚学生,要和学生好好的沟通,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们。中职院校的分数比较低,学生也多为学习基础不好的学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因材施教,不能是统一标准、统一评价,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不要批评多于表扬,要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不要经常性的不顾原因、不分场合的批评学生,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加强他们的自卑心理,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全丧失,成为无效教学。

(6)究课程设置的方法,以社会和企业的需要为中心来设置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坚持以服务社会为导向,以产业需求为中心,产学研结合,向着与企业“零距离接触”的方向迈进,走“订单式”培养之路。中职教育不仅要研发物质客观世界,更要重视研发主观世界,使培养对象成为高素质的技术性人才,为经济、社会所服务。职业教育直接为社会经济服务,贴近社会、贴近劳动市场,以就业为导向,它是综合的贴近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教学。

三、总结

中等职业学校的经济管理教学,贴近社会、贴近劳动力市场,以服务社会为目标,以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技术人才为目的。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我们一定要跟住形势,努力完善中职院校的经济管理教学模式,对其进行改革,以期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要。但是我们更要清楚,经济管理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我们要根据形势,提出更适合经济管理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