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机制论文范文

时间:2022-04-26 21:42:3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教育机制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教育机制论文

篇1

近年来基础教育旨在推进素质教育克服应试教育弊端的教育改革成效不够明显:应试教育批而不倒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素质教育倡而不立未能取得重大突破。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弄清作为素质教育对立面的应试教育的来龙去脉,实行换位思考即分别站到经济社会、国家、基础教育部门特别是学生及家长的立场上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应试教育,找到倾向应试教育的人们思想动机后面的物质根源、制度背景,从而把握住应试教育的形成机制,并以此为据有针对性地规划我们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本文就此做些探讨,以就教于大方。

经济社会——国家双层诱导结构

教育是有功利性的,其功利性可区分为既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三个层次:其一,职业功利性。教育使人获得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及技能,从而具有从事一定工作的职业素质。其二,社会功利性。教育使人在政治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获得进步,有助于形成基本生活技能和社会交往能力,形成科学精神、民主法制观念、良好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等,对成为合格公民具有重要意义。其三,人自身发展的功利性。教育促使人情感、趣味、特长、爱好、丰富个性的发展,虽就直接意义讲并无明确的功利性,但就其代表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和人自由全面发展未来前景以及这样那样地给予包括职业活动和社会生活以积极影响来说,也在无用外观下有着“无用之大用”的功利性。对于这三个层次的功利性,虽然国家与用人单位(经济社会的微观主体)有明显的态度差异,但综合起来又过分地向职业功利性倾斜,这就形成了应试教育的基本制度背景。

用人单位,无论是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企业,还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为了实现其效率、效益的目标,都必然倾向于片面强调人素质中的一小部分,即与细密社会分工相联系而被高度强化了的人的职业素质,对人才选择持工具主义的立场。其实,工具主义立场对教育的影响是一以贯之的:中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办教育是为实现其社会理想而培养人才,其实就是要把人打造成最好的政治工具;近代西方普及义务教育是为了适应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生产发展对有文化劳动力的需求;当代出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从根本上来说也不是出于人文关怀而是满足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对大量高职业素质人才的需求;即便现在人们批评应试教育忽略了人的身体素质、操做技能、道德情操、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也自觉不自觉地受到了工具主义的影响,是在抱怨现实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工具还不够精巧、强大、功能全面、适应性强等等。很显然,在要不要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问题上,用人单位实际倾向于为我所用的片面发展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是社会阶层分化明显并频繁流动的社会,而支撑不同社会阶层定位的主要因素正是从事不同工作人们的职业素质,社会流动的主体则是正在谋取职业的青年一代。对渴望实现向经济收入、政治待遇、工作环境、社会声望、生活质量都更高的社会阶层流动的青年一代来说,最现实的途径是求职,最基本的凭借是职业素质。对于无法以工作经历证明其职业素质水平的他们来说,相关学历就成了最主要的砝码。本来,高学历并不等于高职业素质,但用人单位在有选择余地的场合,都宁愿采用“用人高消费”的策略,其想法是经过教育体系内部有公信力的高考、研究生入学考试以及其他各种考试层层筛选出来的高学历者必将具有超出一般人的职业素质或潜质。不仅国内用人单位这样看,连跨国公司来到中国也会入乡随俗专门挑拣名牌大学毕业生,就是很能说明问题的。于是,青年一代试图跻身于高社会阶层的竞争就被归结为争取进入高职业层次的谋职竞争,谋职竞争又被进一步归结为上大学的竞争、上优质中小学的竞争等等。在经过一连串的竞争、选择、淘汰之后,青年一代各自社会阶层定位的雏形也就显露出来了,配合并支持这一竞争过程的教育模式就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围绕高考所展开的教育教学过程不过是新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争取进入以一定职业素质为支撑的高社会阶层竞争的预演版。

党和国家站在整个社会和全体人民的立场上,要求全面、均衡地实现教育三个层次的功利性,要求尽最大可能实现人全面素质的发展,并为此采取了不少措施。然而,应试教育还是成为久治不愈的顽症。究其根源,从国家这方面讲,在制度安排上存在难以超越的现实局限性不能不说是重要的原因:其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任务使国家举办的教育对人才工具性的考虑不能不具有压倒性的优势。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要顶住来自国内外的各种压力并实现振兴繁荣和走向现代化的目标,迅速发展经济成了当务之急。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要求教育多出人才快出人才要讲求成本效益要首先满足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就成为必然的了。而经济社会发展向教育提出了多层次人力资源结构的需求:最大量需求的是受过义务教育的普通劳动者,接下来是大批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及其他形式培训的高技能型人才,再有就是少数接受过大学教育的各类专门人才,最后才是极少数读过硕士、博士的高端人才。国家所构建的学校体系经过层层选拔挑选出“最适合教育的儿童”直到人才培养金字塔顶端这种制度安排,虽然不能将相差悬殊层次分明的以职业素质为支撑的社会阶层完全复制出来,但无疑能给众多受教育者阶层划分以一个大致的轮廓,于是应试升学就有了与社会地位提升相近似的意义。其二,国家举办教育的资源分配向顶端倾斜强化了人们上大学的渴望。在现实中,一个受过大学教育的青年可以享受到他只读过初中的同龄人几十倍上百倍教育资源的支持,让他日后在职场上具有后者无法企及的竞争力从而实现向高社会阶层的跨越。这样如何能抑制住人们不顾一切上大学的冲动呢?其三,国家举办的大多数中小学的现有条件难以兼顾应试与全面素质发展。我们是穷国办最大的教育,这个大主要就大在义务教育阶段。按现在大多数学校的办学条件,离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理想实在还相距甚远。必须承认,应试教育是一种比较“便宜”的教育(尽管存在淘汰过程中浪费大量人才的“外部不经济”现象),而素质教育则是“昂贵”的教育。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有高超的教学艺术和管理水平,要在教会课本知识以外更强调发展动手能力、培养创新能力,要在智育之外强调身体素质提高和道德境界升华,必须以应试、素质两不误为前提。这一切都既需要国家和经济社会直接向学校大量追加投资,还需要国家和经济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间接地向学校提供有利条件。显然,这些都是今天所难以想象的,就如同我们难以想象大批农村中小学连基本教学条件都难以保证的条件下素质教育能有重大进展那样,就如同我们不能设想在社会上就业门路狭窄的状况下能使学生心平气和地接受高考落镑或进入末流大学现实那样,就如同我们不能希望在用人单位只认文凭不给低学历者展示才华机会以及用人单位重用人轻培训做法普遍存在情况下学生能不倾向于通过应试教育考大学那样。

高考——应试教育的导因

上大学尤其是上重点大学、名牌大学的诱人前景对莘莘学子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求多供少、竞争激烈的局面可想而知。而现行高考恰恰是解决矛盾平衡各方面利益关系的有效手段:其一,符合效率的要求。实践证明,高考能将考生中基础知识最扎实、学习能力最强的一部分人选,从而为高校教育质量提供生源方面的保障。同时,统一命题、标准、考试、阅卷、评分的高考组织形式,也能使大规模人才选拔成本控制在可承受的水平。其二,符合公平原则。在中国这个最讲人情、关系的国度里选拔人才,必须最大限度地压缩主考方的自由裁量空间,必须摒弃一切人情、关系的干扰,把一切交给六亲不认的书面考试,才能保证应试者不因地域、出身、外貌、言谈、贫富、人缘而受到区别对待,从而才有选拔面前人人平等的公平。其三,具有强大的学习动员功能。以高考为核心,中国基础教育才建构起包括高考前的模拟考试、初中升高中考试、期中期末考试等在内的强有力的以考促学的体系,经常不断地督促青少年努力学习。近三十年来,老百姓节衣缩食望子成龙,孩子们起早贪黑无怨无悔,甚至把智力开发延伸到幼儿园、婴儿摇篮,中华民族有史以来还未曾有过如此遍及全民的尊重知识、尊重教育的景象。如果没有1977年恢复并持续举办的高考,这一切难道还能想象吗?

高考的内容仅涉及若干核心课程,在这根无形的指挥棒下,核心课程受到高度重视,其他课程则被冷落。那么,这里有什么道理呢?笔者认为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其一,核心课程是进一步学习各类专业知识技能从而最终形成职业素质的基础,这个基础越深厚越扎实,则大学培养人才的效率就越高。如果过分扩大高考涉及的范围,不仅会削弱这个基础,同时也会更进一步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因此是不可取的。其二,全面素质教育强调的许多内容无法以书面考试加以衡量。比如说我们不能根据考试成绩判断考生是不是道德高尚的人,无法认定他是否具有科学精神,更难以推断他融入社会时是否会发生困难。其三,以少数核心课程为高考范围,一定意义上还是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特别是广大农村考生的保护,以免他们落入更加不利的竞争地位。然而,高考决非尽善尽美,它在给基础教育注入强大动力的同时,也引发了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在以若干核心课程为内容、以统一标准书面解答为形式的高考面前,素质不如能力更不如知识,全面素质发展敌不过考试本领高强。于是,应试教育的局面就被现实功利驱动下的人们所共同打开了。

学生及家长的理性应对与基础教育的现实抉择

在现阶段,人的成长与谋生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人们总是根据谋生利益最大化来规划其受教育过程的。既然社会上越来越多被看好的职业岗位设置了学历高门槛,那么必将引导人们选择上大学上好大学来圆自己的人生梦,引导人们在高考前的十余年间,争取上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并力争成为一次次考试成绩的领跑者,如此一来就是片面发展的应试教育而不是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更适合普遍的需要了。上有以不同职业素质为支撑的阶层差异,中有以高考成绩为依据的大学教育资源分配,下有应试学习与应试教育,这是合乎逻辑的。

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素质教育举步维艰,与当今青年一代对通过应试实现人生价值的高度路径依赖密不可分。其一,应试教育成了出人头地的主渠道。与前、中大为不同的是,现在大学招生逐年攀升,已由恢复高考之初的20多万人猛增到2005年的475万人;党提出了选拔使用干部的“四化”标准,大学学历已经成了提拔重用的必备条件;知识分子也不再是被重点改造的“臭老九”,其经济、政治地位已今非昔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规模庞大,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形之下,以往通过入党、当劳模、参军提干获得提升等老路子反倒越来越不好走了。其二,应试教育路径透明、公平、速效。在青年一代看来,在高考中胜出,只要靠考分就可以一劳永逸地争取到人生的主动,与其他人生阶段其他形式的竞争相比,高考的成功率相对高、付出相对小、收益相对大。

在以往讨论推进素质教育问题时,有两点经常被忽略:一是提高素质的教育条件,二是实现素质价值的舞台或资格。如果注意到它们就会发现,原来上大学上好大学竟是如此重要:大学能给任何中小学所无法给的发展综合素质的优越环境,特别是帮助人具备专业职业素质的条件,大学能让人获得在有严格学历要求的高层次职业舞台上展示才华的资格和机会。完全离开应试上大学的制度背景来推进素质教育,就会面临“要素质而素质发展不可持续”的窘境。2004年,被公认为素质教育搞得有起色的南京市高考成绩大幅下滑,在江苏省位列倒数几名,其结果是应试教育全面反弹、“县中模式”大行其道,其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最后我们再来看社会广泛关注的中小学。

必须承认,一切合格的、有良知的教育工作者都会自觉地担当起教育的社会责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努力贯彻党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但在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又要担负对一个个学生人生未来的责任,当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将少不更事的孩子交到手里时,他们感受到的定是沉甸甸的托付。近年来,社会竞争加剧、失业率居高不下、贫富差距明显拉大,即便那些学业有成找到不错工作的年轻人都感到成家、买房、治病、养老等来自生存的压力,更别说那些考不上大学在家无所事事的青年特别是农村青年了。在如此背景下执教的教育工作者顺应潮流也就很自然地将应试教育看成了教书育人的题中应有之义。进一步看,先有应试学习后有应试教育,应试教育真正的主导方是学生及家长,把批判应试教育的主要矛头对准教师、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实在是找错了对象。亿万学生及家长接受基础教育最普遍最真实的动机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学习决定考试成绩,考试成绩决定未来命运。学生及家长为了职业理想、经济理想、社会地位理想和家庭生活理想而数十年如一日地苦学、苦熬,付出金钱、人力、情感的高昂代价,很自然地会倾向于选择那种能配合其实现理想的教育形式,选择那些最符合要求的学校、教师,选择那些最与实现理想紧密相关的学习内容。人望幸福树望春。正是来自民间分散而又汇集起来的这种教育价值选择趋向的力量,强制着中小学必须跟着走而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谁要是应试不力,学生及家长就“用脚投票”不再给他经济赞助,学校就没有声誉招不来优秀学生,教育主管部门就脸上无光就不待见他,地方政府就没有政绩就不给他充分的财力支持。应试教育就是这么来的。你可以对应试教育批判、改造、完善、扬弃,但不能对它置之不理,除非你能取消高考并彻底堵住由社会基层向上流动的这条道路。

参考文献

篇2

二、高师教育专业文艺类课程教学体系的建构

在高师院校各教育专业设置一个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文艺类课程体系,首先要明确该课程的性质。文艺类课程应是每一个教育类专业学生必学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该课程旨在向师范生“传授相关的文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对文艺作品及其相关活动的欣赏、创造”[2];其次因“文艺各门类的审美特性具有一致性与相通性,它们虽采用的媒介不同(线条、色彩、声音、肢体动作等),但都是通过塑造出感人的艺术形象给人以审美愉悦”[3],因此其众多课程可以“整合在审美教育的同一框架下”,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建立一个具有整体性、系统性、逻辑性的课程体系和系统,同时作为一门具有多元性和综合性的课程,在教学中需要汇聚多方面的力量和教学资源来共同完成。在具体的课程设置和安排上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操作:

1.按专业区别对待

文艺类课程虽内容丰富、类别庞杂,但据其特点我们可以简单地分为文学和艺术两大课程系列。在具体的课程设置、安排和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结合各教育类专业学生所学的具体专业和方向的需求,课程的设置和具体安排要因学生所学的专业和方向而有所区别、调整和侧重,不是所有的教育专业学生同时开设门类、内容、学时完全相同的文艺类课程。比如儿童文学这门文学课程,对于学前、小学、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一定要开设,且课时量要有所保障,但对于教育学、教育管理、汉语言文学(中学语文)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以不开设。而中外文学作品选读、书法、音乐、美术等课程应该面对所有教育专业的学生开设,但课时量应该有所区别,对于艺术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可相应提高音乐、美术、舞蹈、声乐、器乐、绘画、表演等课程的课时量,而小学和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可适当提高书法、绘画、演讲、朗诵等课程课时量,对于教育学、教育管理、汉语言文学(中学语文)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可增设摄影、陶艺等艺术类选修课程同时,又需适当增加中西文化、中外文学经典赏析等必修课程的课时量,以让学生能够拥有更加深厚和广阔的知识文化背景。

2.按年级科学设置

类别丰富的文艺类课程,应从整体性原则出发,按年级逐年呈阶梯状系统开设。笔者建议在大学本科阶段的前三年同时开设文学和艺术类课程。具体安排如下:一年级可开设包括音乐基础、美术基础、书法、声乐等在内的艺术基础知识和训练课程;同时开设艺术概论、文学概论、美学概论、写作等一些文学理论和实践入门课程,当然,在向教育类专业学生介绍这些文艺基础理论时,不必像对中文和艺术专业学生那样讲得深透和具体,其主要任务是介绍文艺鉴赏的方法和正确的审美观念。二年级建议开设音乐欣赏、美术欣赏、舞蹈与形体、朗读与演讲等艺术欣赏类课程,和儿童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中国现当代作品选读等文学类课程,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们的审美体验,艺术感受和感悟能力。三年级建议开设艺术创作提高类课程,如器乐、表演、绘画、手工等;同时开设难度稍大的外国文学作品选读、影视作品欣赏、影视文学、(儿童)文学创作等文学类课程。

3.按课程类别灵活安排

篇3

1、以人为本、全员育人的工作体系。和谐的工作体系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是建立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的有力保障。构建和谐的工作体系关键在于学校的制度建设与人本管理要和谐发展。一方面,构建全员合作的教育关系,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形成最佳教育合力,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另一方面和谐教育要融进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渗透在教学、科研各个环节,实现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2、思想政治教育同学生管理相结合是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教育机制的必要手段。贯彻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的同时,要积极推动思想教育与学生管理相结合,在通过规章制度等约束人的行为的同时,把思想政治工作的柔性导向融于其中,把自律与他律结合起来。在新形势下,高校要坚持立足于教育、辅之以管理、寓教育于管理的 政治工作原则,通过将教育落实到管理中,把管理上升为教育,使得两者相得益彰,互补互促,以达到塑造人、引导人、规范人的目的。

3、建立为广大学生办实事、办好事的长效服务机制。近年来,技工院校的学生尤其是贫困学生的思想和实际问题明显增多,矛盾日益突出。如学生中的贫困问题、心理障碍问题和就业困难问题等需要全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与帮助,建立服务机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问题,为他们的全面和谐发展创造条件。一是贫困生资助机制。要在奖、贷、助、补、减资助体系中,重点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机制,进一步拓展资助形式,发挥资助育人功能,在关心人、帮助人的同时,更要教育人、引导人。二是心理和谐教育机制。心理和谐是人自身和谐的主要内容。学校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建立学生心理和谐教育机制,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开设心理健康课程,通过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测试普查、咨询等形式,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因生活、学习、情感等发生的问题,促使个体心理品质健康、均衡、调和发展。三是毕业生就业指导机制。成立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开设就业指导课,加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拓展学生就业渠道,开展创业活动和职业生涯设计,将学生就业教育工作贯穿于在校学习的各个环节。

二、构建和谐的教学机制

和谐的教学机制是和谐教育的中心。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工作,要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符合社会道德准则的,课程是教育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效果的直接体现物,是决定人才发展方向、水平和素质结构的关键因素,也是教育与学习的基本依据,它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共性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和谐的课程体系应当实现社会化课程与个性化课程的统一。社会化课程是指那些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个体遵守共同的社会行为和行业规范,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的课程。另一方面,和谐的课程体系还应当体现科学化教育与人文化教育的统一。目前,受社会就业压力的影响,一些学生对所学专业的选择愈来愈带有功利的性质,一些技工院校也纷纷调整课程设置,过分的强调实用性的技术课程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实用性技术课程的不断增多,极大地削弱了有利于学生扩展眼界、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的学科设置,导致学生更热衷于个人就业目标的实现,放弃了对社会的关心和责任,这样的教育机制已经成为了纯粹的职业教育。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三、构建和谐的管理机制

不论是从现实还是从理论上看,要實现教育的和谐必须从制度入手,建章立制、加强领导、优化管理,这是搞好和谐教育的制度保障。构建和谐的学校教育教学体系,必须完善与之相协调的学校管理。在强化目标管理意识的基础上要树立现代的管理理念,建立新型的管理机制,明晰管理的层次和职责,提高管理的和谐程度和效率,以实现和谐教育的管理目标。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产品,是学校生存、发展乃至社会声誉的决定性要素,因而学校要将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学校管理工作的焦点应当是满足学生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学校管理工作的聚焦点应当是满足学生不断变化的多元化需求。

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公正与情感的交融

篇4

【正文】

当前,我国正处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时期。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一系列……

当前,对中小学教师的总结性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判断教师是否具备奖励或惩罚的条件,仍然是最主要的评价目的。当然,我们并不否认教师评价的鉴定和区分功能,它是进行教育管理不可缺少的环节,但过于强化评价的鉴定功能而淡化其矫正和激励功能则是本末倒置的,这不符合素质教育的目标导向。因为“评价的目的不在证明,而在改进。”[2](P301)应是通过评价结果的反馈,指导激励教师不断探索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逐步缩小与目标的差距。素质教育下的评价应成为教师改进工作和提高素质的重要手段。

(二)评价指标未能全面揭示教师评价的目标,且可操作性较差

评价就是对被评价对象的价值做出判断。教师评价就是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系统描述,并做出相应的价值判断。而能否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完备的、切实可行的指标体系,则是实施评价的关键。所谓指标,即具体的目标,有时也被称为评价项目。指标体系的完备性,“它要求指标体系不遗漏任一重要的指标,指标系统能够全面地、毫无遗漏地再现和反映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3](P79)一般说来,构建指标体系包括四项具体工作:一是分解评价目标选定指标;二是按照每一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程度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也就是对评价指标进行量化;三是确定评价标准,即对各项指标所应达到要求的程度进行规定,这可以说是评价的最关键要素,对结论的科学性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最后,将指标、权重、评价标准按照评价对象的某种逻辑结构排列组合,便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

教师工作具有全面性的特点,因而教师评价必须注意指标的完备性。目前中小学教师评价,基本是按“德”、“勤”、“能”、“绩”四方面指标综合量化进行考核评价的。这种“指标量化”评价模式并不能全面揭示教师评价的目标,且可操作性也较差。首先,从评价标准来看,这种体系所采用的定性语言,对不同程度的标准区分度不够大,诸如“坚持”、“认真”、“积极”、“努力”等弹性语言由于表述上的含糊和不具体,极易导致参评人员对其内涵或外延理解和把握的不一致,因而难以保证价值判断的客观性和评价结论的准确性。其次,从计分标准看,这一评价模式有强行量化的倾向。尽管定量评价能够大大降低评价标准的模糊性,增大评价结果的区分度,但是并非所有的因素都可以进行量化,在教师的实际工作中,存在着大量不能量化或不易量化的因素。例如,对于“师德”这一评价指标,应该怎样设计具体合理的量化指标呢?指标的绝对量化并不意味着评价活动的科学性,要知道,离开对事物质的把握而单纯追求可操作的量,恰恰违背了科学的基本精神。另外,尽管这一评价体系包含了“德、勤、能、绩”四方面的评价指标,但并未涵盖教师在培养学生过程中所承担的大量隐性工作。且在“升学率”指挥棒的控制下,教师评价的终极标准还是落在“绩”,即“教学成绩”上。当前中小学教师评价实质上仍然是一种单项评价,其惟一标准就是学生的“分数”,其它指标都是软指标。事实上,不少学校都把升学率作为硬指标,如果该教师所教科目成绩高,对其综合评价就高;反之,对其综合评价就低。可想而知,依据这样的评价指标体系,不能保证教师评价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三)评价方法不能确保结论的科学有效

应试教育观下教师评价主要以“他评”为主要方法,如领导评价、专家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等,一般以领导评价最为普遍。近几年,由于对学生主体性的强调,学生评价又受到普遍关注,不少学校已将其视为考核评价教师的最具说服力的方式。不能否认,“他评”作为教师评价不可缺少的手段,是体现民主评价的一种主要形式,但能否做到客观、公正、全面,则是保证其评价结果正确性的前提。当前的中小学教师评价,由于对“他评”的过分依赖,难免产生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评价实践中,很多领导不注意对信息的掌握,常常是道听途说,主观臆断,多凭个人印象行事;违背评价的公平性原则,对评价对象不能一视同仁。同行评价也存在着敷衍、走过场,或由于感情因素而产生的负面影响。较常用的学生评价,也是考核教师教学态度、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但笔者认为,这种评价方式更有其适用范围的限制,在高等院校的学生中尚可进行,但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来说,往往会由于对衡量教师优劣的标准掌握不当,而出现凭个人喜好随意评价的做法,甚至有些学生会以此作为取悦或报复某位教师的手段,因此也难以保证评价的可靠性。另外,由于“他评”更多地依据对教师工作结果的考察而忽视教师的工作过程,更注意教师的显性工作而忽略教师的隐性工作,很难对教师的实际工作做出恰当、公正的判断,结果必然打击被评价者的积极性,产生一系列的消极影响。

因此,为提高教师评价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师评价模式,探索新的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践价值的教师评价方案。

二、构建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评价体系的思路

(一)实现评价目的观的“发展性”转变

素质教育突破传统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弊端,将个体素质的充分发展作为价值判断的最终标准,可以说这是一种着眼于“发展”的教育。相应地,这种教育观指导下的教师评价也不应是“鉴定”、“分等”的工具,而应着眼于教师素质的发展,为他们提供必要的信息反馈,使其及时发现问题,总结成绩,不断改进、优化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也就是说,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教师评价,应成为促进教师发展、提高其自身素质的有效手段。

鉴于此,中小学教师评价应坚持发展性原则,实行对教师工作的动态评价,将平时考核与定期评价结合起来,并要加强平时性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其发展过程中的一次形成性评价和过程评价看待,彻底摒弃那种单纯依据考核结果对教师优劣进行总结的静态评价。从而为素质教育机制的建立定标导向。

(二)突出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备性和可测性

构建新的指标体系应注意以下两点:

1.处理好显性工作和隐性工作的关系,兼顾指标的全面性。从教师的劳动特点和任务出发,全面评价教师,不仅要考核他们在“德”、“勤”、“能”、“绩”诸方面的显性表现,还应该从“使学生获得发展”的角度,对教师的隐性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例如,教学是否只面对几个“尖子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是否忽略了学生智力、能力、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的发展;是否注意与学生的交往和沟通,并经常以自身的表率作用带给学生一些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等。教师在培养学生过程中,为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所做的隐性工作,同样是评价教师的重要因素。为此,学校应考虑如何使教师的平时考核制度化、规范化。

2.处理好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关系,增强指标的可测性。由于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要求教师评价既要有定性指标,又要有适当的量化体系。具体说来,在确定评价标准时,对于很难用简单数量来表示的因素,如奉献精神、思想观念等应使用定性的语言描述分析,而且要使用操作性语言来表述,并尽量避免语言的随意性和模糊性,力求使每项指标都具备较大的区分度。由于定性分析具有不够明确、缺少可比性的缺点,对于容易进行数量化处理的教师行为,如工作量、出勤量、批改作业量等应尽量以数据形式做出评价,以便于对评价结果进行数量比较。但必须注意到,定量评价的适用范围较窄,定性评价应居于主导地位,只有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恰当地结合起来,制定的评价标准才能增强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增强评价的可测性与可操作性。

(三)强调“自我评价”为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法

素质教育尊重人的主体性,强调个人的素质的主动发展。素质教育观下的教师评价亦应突出被评价者的主体地位。反映在评价实践中,教师应该既是评价的客体,更是评价的主体。因此,教师评价应该强调以“自我评价”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评价方法。

所谓自我评价,是指教师按照一定的评价目的和评价标准,对自身工作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通过自我评价,评价对象由被动接受评价变为主动参评,这有利于发挥其主体作用,形成自律机制和激励机制。因此,中小学校应将教师的自我评价作为其自我认识、自我改进、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重要环节和手段。积极采取自我评价,一方面能增强教师的自我激励作用;另一方面,也能大大提高评价的民主性,增进评价内容的客观真实性。绝大多数教师会因为受到尊重和信任而客观、公正地评价和分析自己的工作。当然,自我评价难免有时也会出现自我夸大的现象,因而有必要和“他评”结合起来综合分析。进行“他评”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评价者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即评价者要坚持综合性评价原则,把教师评价作为一个整体,在各项指标逐项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彻底摒弃“惟教学能力和教学成绩是取”的价值观念。

2.评价者要有较高的专业素质。教师评价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复杂工作,要求评价者不但要懂得本门学科的知识,而且还要懂得教育学、心理学以及评价学方面的知识,并且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1](P27)。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由于主观因素造成的评价误差。

3.评价者要有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立场。评价过程是否客观、公正,直接关系着评价结果的正确性。这就要求评价者对被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时,要核实情况,尽可能多地收集第一手信息资料,切忌主观臆断。必须坚持公正的立场,不徇私情,不带偏见,对每位被评价教师都要做到一视同仁。

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机制,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调控和改进功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和重要保证。只有突破“应试教育”观念的羁绊,对传统的教师评价模式进行彻底的反思和改革,才能真正发挥素质教育下教师评价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5

校企合作主要利用学校和企业这良种不同的教育环境与资源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并将课堂教学与工作生活相结合,为国家、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而校企合作中的综合的主要产学是双向介入中的基本内涵,是创新教育与自主创业的主要途径,对于校园的发展来说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校企合作还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与专业知识技能,让学生更好的与社会接轨,减轻学生在未来的就业压力。

二、我国职业教育院校校企合作现状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我国经济水平逐渐提高,各个领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对于职业院校学生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对学生的就业来说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而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在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这可以有效的为学生提就业机会,让学生积累更多的就业经验,让学生更好的与社会接轨。

为了保证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可以顺利的进行下去,就应该加大当地政府对校企合作的支持大力支持,为校企合作的各方面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保障基础。在过去的几年来,我国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活动已经取得了良好结果,但是与一些发展国家相比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不统一、学生对该课程不重视、没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培养环境不理想、培养制度不完善等。

三、德国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

(一)合作主体不同

在德國的职业教育中,职业院校所开展的校企合作的主体是社会中的企业,而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于职业院校人才的选择、教学大纲的编辑、制定等当面来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企业还是职业院校人才考核、培训的主导者。然而,我国职业院校在开展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时,由于适龄的劳动人口数量较多,基本能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导致企业在与学校合作时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足,久而久之使学生成为整个校企合作的主导者。

(二)教师队伍来源不同

德国职业院校在发展过程中所开展的校企合作中的聘用的教师团队主要根据双元制教育体系进行筛选,并以企业教师为主。根据德国法律体系规定,要想保证校企合作模式的真正价值可以更好的发挥出来,就应该挑选出具有较高业务水平、专业能力、综合素质水平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并严格遵守教师资格体系进行考核,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校企合作中的教师队伍可以更好的满足职业院校发展的需求,帮助学生掌握科学、合理的实践理论知识,为学生在以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基础并将校企合作的真正价值体现出来。然而,我国职业院校在发展过程中所开展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主要以职业院校教师为主进行指导、教学,这些教师的随意性较大,在实际教学期间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因素,教师在对学生指导过程中只能向学生传输课本知识,对于社会对人才的使用需求不了解。另外,职业院校的教师师资力量较低,企业教师在整个教师队伍中所占据的比例较小。

(三)合作体制不同

德国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对于职业院校的各方面职能与权力有着非常明确的规定,而德国的教育联邦部门对各个地区的教育领域进行统一、规范管理,保证职业院校在开展校企合作模式时,企业与学校可以各尽其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校企合作模式可以顺利进行下去。然而,我国职业院校在发展过程中主要由当地的教育部门负责,虽然说我国对职业院校的经营发展制定出了明确的法律法规,但是在任何进一步推进企业与职业院校之间的合作、交流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缺少对二者统一管理的有效机制。

(四)行业协会参与度不同

德国职业院校在发展过程中,行业协会对其的发展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行业协会主要负责职业院校中各项职业资格考试、规章制度考核等,同时还肩负着对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全过程监管的主要责任。我国职业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对应的行业协会数量较多,在校企合作模式实际进行期间起到了一定的决定性作用。然而,在服务职业院校方面中所起到教学模式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很难对职业院校的经营发展提供全方面的的服务。

四、我国职业教育院校深化校企合作的路径思考

(一)政府在校企合作中必须要发挥主导作用

校企合作的主要对象就是企业与学校,而如何培养双方在合作过程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已经成为了校企合作在实际进行期间所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对此,当地政府应该根据职业院校与企业的经营发展现状制定出一项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加强对校企合作的扶持与帮助,通过多种手段来促进校合作的顺利进行。

(二)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

篇6

丰富多彩的课外教育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在延伸课堂教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新形势下有效凝聚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方式之一。课外活动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和隐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途径。然而,就大部分高校的课外活动来看由于某些原因,开展的活动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分析成因,主要还是未建立起课外教育活动的激励机制。

一、医学生课外教育活动的内涵及作用

课堂教育是指在专业培养计划和教育计划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开展学科知识学习、基本技能培训而进行的教学活动。主要让学生掌握陈述知识和思维的方法,强调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连续性。而课外教育活动指在规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之外,由大学生自愿选择参加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总称。它将课内教育平台(包括基础理论和实践教学等)进行拓展和延伸,它不受教学计划限制,灵活、多样,学生可自愿选择参加,在内容的选择上是以学生的学习兴趣、文化生活、社会生活、跨学科的综合知识为基础,主要让学生掌握程序性知识,强调学科间的联系、知识综合运用及综合能力的培养,注重参与意识、个性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

在学习型社会和倡导终身教育的背景下.当前大学生的学习已呈现学习目标全面化、学习内容丰富化、学习途径多元化、学习方式多样化、学习取向精神化即简称“六化”的趋向。然而.单靠传统的“教师—课堂—课本”的“千人一面”的既统一又单一的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变化和膨胀的学习需要;另外,单靠传统的“学校一教室一教本”的学习场所设置也已不能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相较于其它专业而言。临床实践是医学专业的一大特点。实践能力的培养绝非朝夕之功,需长期积累方能逐渐形成。而课堂教学有限的容量、单一的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课外教育活动的灵活性、丰富性能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例如宁养义工服务、暑期三下乡、未来学术之星等有益的课外活动皆能让医学生们早接触临床、早接触社会实践、早接触社会,对于提升医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丰富社会经验,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医学生课外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

1、形式单一,有娱乐化倾向

大学生课外教育活动的类型应是丰富多样的。包括科技型、文体型、学习型、实践型等等。但近年来,高校在组织各类课外活动时,常常混淆活动类型或是不能很好地把控其间的实质性界限,造成管理模式单一,学生参与模式简单,活动设计单调。课外教育活动渐有娱乐化趋向,突出表现为以文体型活动为主,学习科技型活动为辅。诸如模特比赛、十大歌手赛等文娱活动已然成为了校园活动的主流。再加上参与者和组织者自身水平的不足.举办的活动不能体现时代性和创造性。

缺乏应有的特色,导致活动的层次和质量不高。长此以往,这些活动演变成一种低水平的重复,学生参与面狭窄,来来去去看到的只是几张熟面孔.课外活动演变为少部分活跃学生的乐园,还背负占用学生学习时间之名,而其最重要的延伸课堂教育的功能则未能体现。

2、缺乏教师的指导

教育的目的在于挖掘出教育对象的潜能.但目前仍有许多学生参加课外教育活动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心理和认知准备不足导致盲目选择活动。致使无法通过活动使人得到更一步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对不同个性心理特征、不同认知发展水平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正确指导工作,鼓励学生发扬个性进行自主的学习,当学生遇到问题时要给予及时帮助,使学生在课外教育活动中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此外。科研学习类的课外活动未取得实效,未能服务于教学的一大要因是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原因有三方面。其一:教师对课外活动的认识出现偏差,他们普遍把课外活动等同于文娱活动,认为其与课堂教学无直接关系.而课外活动对专业学习也未能起到促进作用,甚至两者在时间上相互冲突:其二: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承担了繁重的临床和教学任务,时间与精力有限,再加上学校未出台合理的教师参与课外活动的评价激励机制,无法调动教师的参与热情;其三:在教师们的固有观念里课外教育活动理应由学工团委等部门负责组织实施。但医学是专业性很强的一门科学,相较于专业课教师而言。学工、团委教师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在指导诸科技活动等学习型课外教育活动时难免力不从心。因此,笔者认为高校课外教育活动要取得实效应建设一支以专业教师、学工团委等思政教师、教务处教学管理者为主体的课外教育活动指导队伍。

3、管理制度仍待完善

高校的课外活动还存在着管理不完善的问题。活动开展有较大的随意性,活动前没有必要的管理制度或是制度落实不完善;在活动中又没有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和相应的评价激励措施。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评价及激励制度的不完善。对开展的活动没有科学的评价,导致活动良莠不齐,没有评价和总结就没有提高;师生参与课外活动积极与否、取得效果如何皆没有科学的反馈与评价,不利与调动师生参与的热情。要想真正提高师生参与课外活动的积极性。必须要使他们具有良好的参与动机,动机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和内部动力。动机的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第一有一种内驱力、即推动个体为恢复机体内部平衡的内部心理状态;第二外界提供一定的对象即诱因使内部状态有一定的指向动机形成,心理分析告诉我们,通过奖励及评价进行适当的外部刺激能增强师生参与课外活动的自我提高内驱力,提高参与的兴趣和主动性。

三、医学生参与课外活动长效激励机制的建立

1、激励机制在医学生课外活动中的作用

如前所述。之所以课外活动在“育人工程”中的作用未能充分体现,关键是在针对激励大学生参与方面所包涵的诸如活动的开展环境、活动的领导者、活动绩效评价、参与活动的学生个体等方面缺乏相应的管理及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指在组织系统中,激励主体系统运用多种激励手段并使之规范化和相对固定化,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结构、方式、关系及演变规律的总和。正确把握激励主客体的辨证关系,不断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外活动的创新性。建立和完善好相应的激励机制,不但可以大大提高课外活动开展的绩效,还对高校教育质量、人才培养、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2、建立大学生参与课外教育活动的激励机制

(1)管理制度的完善,提供专业化指导服务

近年来,高校课外活动可谓花样百出,类型繁多,但往往是热闹过后未能达到预设的目的,实效欠佳。因此应加强管理,要加强管理,制度必须先行,可在校团委下设立专门的课外活动管理处,成立大学生课外活动指导委员会.遵从党的领导,上对团委负责,下对大学生负责,直接针对大学生各种具体的课外活动提供专业化的指导和服务。大学生课外活动指导委员会的成立将规范课外教育活动的管理。它是学校开展。课外教育活动的评价与监督机构,主要负责开展教育观念讨论、修订管理制度、进行质量监控等,保证课外教育活动的正常运作与发展;它明确各课外教育活动的目的、要求及实施标准、评价方式等进行质量监控,指导学校教师及学生开展课外教育活动,同时加强学生课外教育的规定及各项教育活动项目实施细则,建立科学合理的课外教育管理制度,为经常性开展课外教育活动提供指导,通过不断成熟,不断完善的制度规范课外教育活动的管理,减少活动的随意性,让活动目标导向更明确。针对医学生课业负担较重的特点,课外活动应围绕专业学习走精品发展之路。通过合理科学的评价方式.严格把控不同类型课外活动的比例,把受学生欢迎、活动成效好的活动确立为品牌与特色,继续做大做强。

(2)师生参与课外活动评价机制的确立

篇7

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教学督导也赋予了新的内涵。现代教学督导目的是要求学校根据自身的办学规模和发展规划,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本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活动是否合理,帮助学校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内在潜能,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调动教师、教学管理者和学生的积极性,为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打下坚实基础。总之,目前评估与指导教学工作是督导的重心。教学督导包含了督教、督学、督管、导教、导学、导管等几个方面的工作。

二、创新教学督导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近年来在创建教学督导机制方面努力的进行了机构改革,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建立了规范化的督导信息采集与反馈制度

江西应用科技本文由收集整理学院为了提高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学校建立了规范化的督导信息采集与反馈制度。例如制定了《督导工作指导方针》,指出了教学督导的目的、任务,工作权限、职责;以及督导的师资队伍、待遇等;根据督导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制定了例会制度和例会章程;制定了《督导信息联络员守则》和《督导信息反馈意见制度》,保证在做好督导信息采集工作的同时,也能够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和解决方案。制定了《教师教学管理条例》、《教师教学考核方案》、《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表》等章程,毕业论文设计、课程考核、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标准,做到有章可循。

(二)督导工作检查常态化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督导坚持三个工作相结合。

第一,坚持常规检查与专项检查双向展开。督导开展常规检查的方式是:开展随堂听课,期中教学检查,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学生实验实训报告等常规教学检查。督导开展专项检查的方式是:开展双语课程、精品课程、多媒体教学、网络课程等教学评估、检查,使督导工作更具有专业化;督导开展专项调研的方式较多:如可以对学院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研室制度建设、教师评价等方面进行专题调研,还可以通过询问、调查问卷等方式,搜集教学相关信息,分别归纳、整理以形成专题报告供领导审阅。

第二,坚持重点督导与一般督导相结合。督导在检查工作时,更应该注重问题的重点关键所在。在教学督导过程中发现的突出问题,通过集体调研、深入了解和分析,提出指导意见。督导每年都对实验实训设备的安全隐患进行重点检查,一旦发现有安全隐患,则立即排除。

第三,坚持传统工作方式与创新工作方式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切实做到督导工作常态化和制度化。学校每学期举行不同层次的教学督导会议,开展教学部署,根据日常教学效果和讨论改进措施,最终形成教学总结。督导不定期地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在校内向领导以及各个职能部门、院(系)反映学校的教学动态,教学督导的评教、评管、评學的短文,对省级教改课题予以提供教学指导和建议。

(三)确定以人为本的教学督导为中心,以民主协商为策略,提高督导的服务意识

第一,教学督导是一种教学管理工作,管理就是服务。督导关注教学,就是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江西应用科技学院督导人员树立了管理就是服务的督导理念,实行民主协商式督导,用包容和博大的情怀来对教学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对教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和改进措施,推动高校人才的培养。例如,督导通过课题立项、修改撰写论文来开展教学专题研究,从理论上探讨督导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经验,创新督导工作新思路。

第二,学校督导充分树立以人为本的监督理念,督导指导教师,像教师的良师益友一样关怀教师。督导主动关注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素质和成长,将目光放在青年教师的教书育人的理念和思想观念的更新上,使青年教师的教学跟上时代的步伐。督导从被督导者的角度出发,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以鼓励、指导、帮助为主,将自身的优良作风、技能、经验和方法传授给青年教师,推动学校更好的培养创新人才。

(四)充分运用反馈控制理论

教学督导理论基础之一是反馈控制理论。反馈控制理论是将学校的教学计划和目标传达给相关部门,同时,由相关部门收集反馈意见并反馈给指导部门,以便监督和及时了解信息。

学校在各专业学生中挑选出一批学生代表来担当督导信息联络员,定期向督导反映问题。并时时召开联络员之间的座谈会,以便能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真正做到督导工作的创新性和时效性。督导与师生建立起和谐、平等、宽容、信任的关系,通过督导的督查、倡导和示范,建立一种健康的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让教学督导机制产生良好的效果。

(五)建立了三督督教、督学、督管的教学督导评价机制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的教学督导不再仅仅局限于督导检查这个环节,而要把督、学、管三个方面有机地联系起来。建立了三督督教、督学、督管的教学督导评价机制。

三、高校教学督导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督导管理体系不健全,责任不明确,难以发挥监督作用

虽然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已经建立了教学督导信息收集和反馈制度,但总体上还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这些制度还有待完善。

(二)教学督导的工作内容比较浅化

虽然已经将三督(督教、督学、督管)作为督导工作的内容,但是从实施来看,仍然围绕督教展开,督管和督学难以开展;难免出现督而不导、重督轻导的现象;存在重督轻导的观念和做法,只督不导的现象。在进行教学督导工作的过程中,学校虽然开展了督导的专项调研,但是常规检查较多,专题督导开展得较少。

(三)督导的教学评价仍然是关注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甚少

督导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朝着创新创业教育方向上发展。目前虽然江西应用科技学院挑选出一批学生代表来担当督导信息联络员,定期向督导反映问题,但是督导的教学评价标准从本质上仍然体现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主要是针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包括评价教师的粉笔字、多媒体课件、板书等教学基本功,以及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态度、教学效果等, 对学生的学习的关注程度主要集中在出勤率,以及是否违反课堂纪律等方面,是否真正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予以掌握则关注甚少。缺乏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状态、效果的深入理解和分析,因此,學校处于被动推进教学的状态。

四、高校教学督导机制有效性提升的策略

(一)建立健全各级督导组织体系

省、市教育部门应设立专门督导机构,制定各级教学督导职责和权限,建立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教学督导沟通平台。同时,各高校也应当成立校级、院级、系级督导组织部门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建立一系列的监管制度,督导人员的资格制度、聘任制度、培训制度。对督导人员的职责权限、监督方式、监督范围进行详细规范,形成高效民主的创新教学督导体系。

(二)加强教学督导队伍的建设,打造高素质的教学督导团队

高校督导员应当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及时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要具有较强的学术水平,能够对学校的发展提出独特的见解与思路。只有具备了上述能力,才能发挥督导的指导作用,保证教学督导的权威和质量。高校应制定专门的选聘督导的制度,选拔优秀的督导员。要对督导员的专业水平进行考核,优化督导教学结构,让督导队伍专业化,使教学督导能够更好的促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为了拥有高素质的督导队伍,高校应定期开展人才培养的监督工作,以便于教育督导了解最新进展,提高督导人员的整体素质。

(三)改进教学督导的内容,使教学督导跟上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督导、教学常规检查是传统教学督导的工作内容之一。而近年来,随着各高校教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的改革,教学形式也不断变化,如多媒体教学、实验实训教学、网络教学等逐渐用于课堂,教学督导的内涵和功能得到拓展,教学督导的内容也应随之改变,才能够对教学真正起到督促的作用。因此,新的教学督导还包含了督教、督学、督管、导教、导学、导管等几个方面的工作。

(四)要建立健全高校教学督导的激励和制约机制

高校要建立督导的激励机制。要为督导人员提供良好的办公条件、工作待遇,这样可以促进外部环境建设与自身建设同步发展,发挥教学督导作用,激发督导员的工作积极性。要允许督导主管参与学校教学成果评价当中。使督导工作真正融入到教师的教学工作当中。

篇8

2.按年级建立纵向安全教育与管理机制

一年级,如上所述,学院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防范意识,加强深度辅导和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自助与助人能力。二、三年级,则侧重在学业、职业规划指导过程中,加强社会实践的科学指导和安全教育。此阶段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学校的一些规章制度,具有了一定的法律常识。对于这阶段的学生,学院在定期开展排查性和实践性的安全教育工作基础上,重点解决其专业与职业认知迷茫的问题,不断帮助学生重新规划其职业生涯。该阶段,社会实践的科学指导和安全教育及监控尤为重要。因此对于大二、大三年级的学生要通过深度辅导、科学指导和有效监督等方式,加强对学生实践活动的安全教育和管理,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四年级,学院侧重于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加强毕业班纪律管理。一是毕业班学生面临就业,更多的困惑在于如何找到与自身匹配的工作,学院对其加强就业指导以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二是毕业班学生经常会组织毕业旅行等活动,为了让大家安全愉悦地进行毕业留念,辅导员在严格请假制度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出行安全教育。针对不同年级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纵向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不仅可以让学生在不同的阶段学习到不同的安全知识和技能,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篇9

网络教育的开办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略具规模的网络院校中,仅硬件成本就需要花费上千万元,并且还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员,但是由于人员素质以及组织方式不尽合理使得资源开发的质量并不高。对于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教育资金的投入严重不足,使得教育资源投入受到着极大的影响。而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各方面投入充足,教育资源建设效果优良。这种现象导致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无法实现资源上的共享。同时,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主要是高校自己进行。建设比较分散,区域内的院校之间组织协调不到位,合作交流不畅通,资源建设的时间、成本消耗比较高[1],存在着资源重复建设的现象。

同时,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缺乏统一的标准,使得高校网络教育资源无法实现共享。由于高校教学资源的建设标准不到位,操作的可行性不强,使得教育资源管理不规范,资源库之间无法实现相互兼容[2],使得教育资源的共享性比较差,教育网络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当前高校网络教育主要是针对本科生和研究生,将学校与电信部门联合,依靠一家网络企业,通过网络信息技术以及设备,将信息通过远程教育网络等进行传输,这种模式比较单一,不能实现教育资源的开放性和规模化发展。

二、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构建的策略

1、树立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建设的理念

要促进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建立,需要有完善的法律保障,但是目前我国的政策文件中只有全国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会议,[3]现有的法律法规建设比较匮乏,目前而言没有见到各级地方政府及更高一级的立法部门实际的立法立项,没有法律武器的保护就没有政策红线的预警,政策的落实从而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不利于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建设,教育共享机制缺乏科学的支持与保障。要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是十分重要的途径与方法,因此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完善相关的法律保障,保证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顺利建设,促进其共享功能的发挥与建设,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2、完善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制度

当前,各高校对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建设还没有明确的认识,依旧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各个高校内部网络建设的非常不错,网络平台搭建的很好,极大的便利了广大师生充分的共享各自高校内部的公共资源。但合作联盟建立后如果还沿用老一套的管理模式来运行巨大的教育网络空间估计这一系统无法得以顺利的运行,长此以往,各高校的共享资源的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其实各高校的合作与联盟是为了保证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机制作用的发挥,因此根据当前高校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能够实现统一管理的制度。强化制度调节,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保证网络教育资源能够实现共享。多种管理部门能够保障网络教育管理工作的具体化推进,为资源共享打下坚实的基础。科学合理的联盟制度能够使各高校建设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积极性得到提升,促进高校网络教育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3、健全资源建设管理机构

要建立教育主管部门引导各高校以及院校内的各级管理部门、教育部门与学校管理部门共同建设网络教育资源,明确相关的教育资源共享政策,完善网络教育资源专家组织,按照合作、共享、协作的原则实现高校之间以及校内资源的共享、合作,实现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建立。高校内部建设的资源,需要由学校的职能部门带头,加强各院系之间的教育资源合作共享,强化全局的意识和理念,按照不同院系的优势特长,加强各院系之间的协调与发展,实现网络教育资源的自主研究与开发,将资源开发的任务下发到各院校,给予一定的技术支持,实现教育资源的多渠道建设,实现网络教育资源的高水平建设,避免出现资源建设独立、分散等问题。

4、强化高校教育资源的整合

篇10

二、网络教学系统的应用建设

(一)因特网教育资源

资源是整个社会正常有序运转的必需,是构成各种系统的必要条件。教育资源作为构成教育系统的基本因素,是指教育系统中支持整个教育过程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实现一定的教育和教学功能的各种资源。从广义上来讲,教育资源通常包括物质资源(即教育系统中运用的各种设备、媒体、器材、工具等),人力资源(即教育系统中的教学科研人员、教学管理人员、教学支持人员及学生等),信息资源(是指在教育系统中传递的各种信息,主要包括教学内容及伴随教学内容产生的其他信息)。用技术主义的观点来看,任何教育活动都是信息传递活动,教育的过程就是信息交互的过程。因此信息资源是教育系统的最根本的资源。

随着网络的兴起,尤其是Internet(因特网)的迅猛发展和应用普及,基于网络的教育成为人们越来越关心的话题,因特网教育资源(Internet教育资源)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一般而言,我们将网络资源中与教育相关的部分都称为网络教育资源。网络教育资源包括网络环境资源、网络信息资源、网络人力资源。不同于以往以书籍、报刊、磁带、磁盘、胶片、广播、电视等为物质载体的传统的教育信息资源,网络教育信息资源是一种以网络为承载、传输媒介的新型的信息资源,这种信息资源主要是在Internet上获取的,所以也将基于网络的教育信息资源称为Internet教育资源。Internet教育资源是网络的必然产物。

(二)获取因特网教育资源的方式

Internet是将全球数百万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的一组网络。用户若要访问网上的各种信息资源必须通过浏览器来实现。目前用于浏览网上信息资源的浏览器有很多,而所使用的浏览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网络浏览的效果。好的浏览器应具有如下特点:(1)能阅读超媒体文件;(2)具有字符格式化功能;(3)支持多种形式的Internet信息服务形式,如:WWW,Gopher,FTP,Telnet,WAIS等;(4)能访问历史记录;(5)具有书签功能;(6)能发送E-mal];(7)能阅读新闻,发表文章;(8)具有安全保密功能。

在众多浏览器中,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和NetscapeNavigator这两种浏览器使用较广泛。这两种浏览器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浏览效果,支持多种HTMI.格式和丰富的网络文件类型,并且具有高度的集成性,可支持FTP,Gopher,E-mail,Usenet等多種服务形式。

(三)因特网教育资源的分布

Internet上丰富的教育资源为教育领域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条件。教育信息是对教育系统中各种活动的运动属性、状况、特征与功能的客观描述。教育信息是对教育的本质和规律的真实反映。Internet教育信息是指Internet上可用于教育过程的、在教育系统中传递的信息。其中既包括为学习者提供的能够形成新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习惯、行为的学习内容,也包括在传递学习内容中生成的其他信息,如相关教育的理论信息、经验信息以及控制信息、反馈信息、管理信息等,也包括世界各国及不同地区开展教育活动的各种消息以及指导、保障教育系统顺利进行的各种政策、法规,还包括与教育、教学等有关的娱乐、商业信息内容。因此教育科研工作者、各层次的学习者和教育者、各级政府部门决策人员均可以通过Internet便捷地获取各类丰富的教学内容、教学经验、教育理论、教育动态、教育指导、教育统计资料等教育信息。

由于教育系统涉及多领域内容,因此与教育相关的学术、科研、政府及各种组织机构的信息都可以归纳为Internet教育资源。Internet教育资源分布非常广泛,主要分布在世界各国的教育科研网上,涵盖了以.edu为域名类的所有资源,并在.com,.gov中也有分布。Internet作为遍及世界186个国家,连接13多万个计算机网络、1600多万台计算机主机、600多个大型图书馆、400个学术文献库、100多万个信息源的信息网络,其信息资源的地理分布异常广泛,Internet教育资源也涉及到世界各地的与Internet相联的主机,但就其分布而言主要是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这一方面是由于这些国家作为发达国家,网络环境优越,而且在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办学条件、教学资源等方面发展得比较充分,另一方面也与这些国家是以英语为母语的特点有关,这就避免了像其他非英语国家网上信息时的双语种或多语种版本的多重建设。有数据表明,截止到2000年1月,全球已注册的.com,.org,.net和.edu的域名已达10008475个,还有3344305个以国家或地区为最高域名(如.cn,.hk,.uk,.au,.ca等)。在这约13350000个域名中,按地域划分美国占50%德国占8.6%,英国占8.5%,加拿大、韩国、法国、荷兰、日本、澳大利亚和中国目前为国际域名分布的前10位。

我国的网络建设与开发正在兴起阶段,目前我国上网的计算机为350万台,其中专线上网的计算机为4l万台,拨号上网的计算机为309万台。我国WWW站点约15153个。我国已建立了包括负责所有大学联网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域名.edu.cn),中国科学院负责的各科研机构联网(域名.ac,cn)在内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完成了教育科研网络信息的初建阶段。我国国际线路的总容量为351H,连接的国家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其分布情况为:中国科技网(CSTNET)IOM、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291M、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8H、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22M、中国联通互联网(UNIVET)20M。

三、高校应用的共享机制建设

(一)网络环境建设

教育城域网的网络环境按其应用功能可分为四类:一是用于办公,如教师备课、文件上传下达等;二是用于通讯,以网站为代表,融合了BLDG等技术;三是用于資源管理,现实情况是地方高校建设时,往往买了资源库,却没有本地资源进入,只能靠所购买资源库一年一两次更新,无法与教学形成互动;四是用于视频教学,真实记录课堂教学全过程,并对此进行录播、直播和刻录输出,实现资源共享,教学评估,教师培训。其中的视频教学网络环境又细分为三大类:一是公开课视频会议;二飞精品课程录播;三是远程教学评估。

(二)教学平台建设

什么是教学平台?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手段已无法适应当前大信息量的教学内容需求,虽然各地方高校纷纷建立多媒体教室,但是独立的多媒体教室,并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仍然不能摆脱以教师讲课为主的学习模式。为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高素质创造型人才的需要,必须创造一个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式学习的环境。

地方高校可利用传媒与通信技术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网络教学活动。主要有开路电视远程教育系统,Internet教育系统,以卫星传输为主、互联网传输为辅的教育系统,双向HFC有线电视网络现代远程教育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等多种形式。

(三)教学资源库建设

教学资源,是指支持教学的相关资源,大致分为教材、支持系统和环境,甚至涵盖一切有助于教学活动的任何事物。教学资源库通常具有下图所示的结构。其中,教学资源数据库是教学资源库的核心。它分为三个层次:最底层是媒体素材库及索引库,在此基础上,还有积件库、课件库、题库、案例库及相应的索引库,最上层是网络课程库和索引库。

(四)网络课件开发

网络课件的质量,不仅取决于制作课件的技术水平,还取决于教学内容的质量、学习内容的表现形式、学习方法的合理运用、学习策略的具体实施等因素。同时,开发网络课件需要运用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美学和各专业学科等多方面的知识。因此,最好进行合作开发,以提高开发速度和开发质量。

(五)多媒体课件开发

目前,教育正在走向信息化、现代化。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已经为越来越多的学校所采用,成为教育教学的支撑技术。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正在改变着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势必带来教学内容、教学观念的更新,教育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对于教育教学改革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在多媒体课件中,教学内容是用多媒体信息来表达的。各种媒体信息都必须是为了表现某一个知识点的内容,为达到某一层次的教学目标而设计、选择的。各个知识点之间应建立一定的联系,以形成具有学科特色的知识结构体系。

篇11

1 增强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向导作用

1.1 建立对大学生创业有利的社会环境

我国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都是自古以来的优秀品质,对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积极作用。但仍有一些传统的安于现状的保守观念也在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以及大学生的择业问题。所以,应加强社会创新力度,并将其与大学生的就业联系在一起,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创业教育。另,还应提倡建立竞争机制,让大学生能在竞争中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不断改进自己,进而实现真正的成功。

1.2 发挥民间创业教育组织的作用

民间创业教育组织可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创业信息,并通过开发与高校间的创业教育工作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优质的教育和机会,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来自社会的有力保障。我国应在结合国情的基础,以各种专业性学会、协会、基金会等组织,形成相互协调的创业教育推进机制,从而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民间创业教育组织,并加强其与高校的合作和联合,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创业指导能力,为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提供更好的作用。

1.3 健全并加强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有利于让学生深入到生产第一线,亲自体验生产实践活动。既锻炼学生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又增强他们的岗位意识、组织纪律性、协作精神和敬业精神。并且学校借助企业的生产设备,弥补学校教学设备的不足,以企业生产模式、生产管理、生产条件弥补学校管理方式、培养模式的缺陷。将企业的人、财、物纳入学校综合利用计划,并选择企业乐于接受的方式将其利用。这样既拓宽办学空间、质量又使学生熟悉本专业的基本流程和主要仪器设备,提高解决实际问题和现场技能操作能力,从而毕业即可熟练地参加生产实践,成为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技术骨干。

2 提高学校创业教育水平

2.1 建立健全的高校创业体系

部分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时只经一些教学部门及学生的就业部门进行创业教育,造成在开展创业教育过程中无合理的协调机制,未能将教育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固高校应建立健全的创业教育体系,为学生的创业教育提供有力保障首先,可成立专门负责学校创业教育的领导小负责制定及实施关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政策;其次,建立大学生创业教育活动的管理和监督小组,对学校实行的创业教育进行指导和监督;最后,学校可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及实践能力。

2.2 提高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

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创业教育方面的授课教师基本上是无实际创业经验的教师,未发挥创业教育的真正意义。学校提高创业教师的师资力量可这几点入手:一,加强对专业教师的培养力度。学校可优先选择具有创业实践经验的教师,并提高其专业水平,建立一支专业水平较高的教师团队;二,加强教师的创业培训。学校可经常性组织一些创业教师参加创业教育培训班,加强教师们对当前社会创业形势的理解和掌握,也要鼓励创业教师到有关的创业企业去工作,以增强教师们的创业经验;三,加强创业教师团队多元化建设。学校可聘请拥有经验的人员以创业导师的形式投入到创业教师团队,完善教师队伍结构,提高创业教育教学水平。

2.3 完善创业教育课程

篇12

(一)生源竞争

生源是教育发展的命脉,直接关乎一个学校的生死存亡。技工教育与职业教育间的竞争最突出表现为生源竞争。作为管理部门的人社系统和教育系统千方百计的采取措施推进各自学校的招生工作。一些地方的教育部门会将招生任务分配到中学,做为学校的考核指标之一;将技工学校排斥在中学之外;不将技工学校纳入招生平台中,或者限制其招生。一些地方人社部门则利用分布广泛的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平台,发动工作人员进村入户招生,从根源上抓生源。在学校层面,许多学校将招生任务分摊到每一位教师身上,并配备相应的奖惩制度。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专门的招生,帮助学校招生并收取费。由于归属两个系统,技工院校与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质量、师资水平、办学实力等各方面缺乏横向比较,一些学校在招生宣传中对不同系统的学校甚至恶意中伤。同地区的技工院校和职业院校更是由于生源压力,原本应该组成职业教育同盟,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但现实中却经常出现势同水火的局面。

(二)经费竞争

技工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经费来源渠道不同,除少数地方外,教育费附加用于技工教育的政策在绝大部分地区还没有得到落实。以广东为例,2003年广东有技工学校186所,全省总的财政投入是3.73亿元,而中专共有170多所,财政拨款达到8.08亿元。技工学校生均财政拨款1559元,中专学校生均财政拨款3579元,差距悬殊[4]。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曾经对职业教育做过一个专题调研并在报告中指出,由教委主管的学校可以得到国家的教育经费,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和提高教师的待遇;而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主管的学校很少或没有这种拨款[5]。在经费分配不均的情况下,人社部门和教育部门展开激烈搏弈,尽可能争取到更多的财政经费投入。

(三)政策竞争

技工教育与职业教育虽然同属于“大职业教育”范畴,但二者却享有不同的政策待遇。技工教育因属于人社系统管理,很早就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纳入技工学校学生培养中,技工学校毕业生大多可以获得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双证书”。但是,技工学校的毕业生无法升入高等职业学校,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的学生无法直接晋升本科院校,也享受不到诸如在报考国家公务员、工资评定、职称晋升、考核定级等方面的与大专学历人员同等的政策待遇。与职业院校教师不同,技工学校教师至今仍不能评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二、走向:并流或统一

技工教育与职业教育在历史上有分有合,在当下的关系中也承受了巨大的张力。从整体来看其未来的关系走向,无非一种是依然维持双方分头管理现状或者适度变革,姑且称之为并流;还有一种是打破现有的管理体制,双方统一起来。

(一)并流

“并流”是指技工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维系现状,或是在现状的基础上加以统筹协调。“并流”的支持者所持的基本观点是适度竞争有利于保持技工学校和职业学校的危机感,有利于保持职业教育整体的活力。长期从事技工教育研究的黄景容先生在其论文《职业教育的路向之争》中也认为,技工教育一以贯之的“培养职业技术工人”的培养目标定位更贴近于职业教育本质,也有利于扫除弥漫于职业教育中的“学历化”倾向。随着技工教育与职业教育竞争的加剧,完全维系已有的双雄并立的生存格局已经十分困难,并且这种教育生态所衍生出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因此,在维持两种教育体系独立的基础上,统筹两者的关系,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成为更加妥当的道路,实现技工教育与职业教育两条腿走路,双轮驱动的战略目的。如广东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该《纲要》的核心内容为“五个统一”,即统一发展规划、统一招生平台、统一经费投入、统一资源配置、统一培养标准。《纲要》的主要目的是统筹技工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政策环境,促进双方的公平竞争,协同发展。

(二)统一

“统一”派坚持的最基本的观点是技工教育与职业教育并流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在国际上也没有先例,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遗留的产物,必须予以革除。但是对于合并的路径和统一的形式又各不相同,可以简单归为三类:技工学校划归教育部门;职业学校划归人社部门;双方独立出来组建新部门。

1.技工学校划归教育部门“技工学校划归教育部门”是三种声音中呼声最高的,其最主要的支撑观点一是有利于实现教育管理的专业化,有利于理顺教育体系。教育管理是一项专业化水平高的社会活动,与其他领域的管理存在本质不同。人社部门作为技工教育的主管行政部门,其主要的职能在于人力资源的调配和社会保障,因此把技工教育移交给教育部门更符合教育专业化的要求。长期以来,教育系统内部壁垒分明,条块分立一直被人诟病。经过一段时间改革,教育系统内部体系已经逐渐理顺,中高职衔接逐渐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间的立交桥已经初步搭建。因此,把技工学校划归教育部门从而理顺教育体系已经顺理成章,并且在一些省市已经开始了初步探索。2009年,山东省曾经试图把技工学校全部纳入教育部门管理,实现普通职业教育与技工职业教育的融合和一体化。尽管最后没有完全实施,改革中途停滞,但也成为一种勇敢尝试,为以后的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