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08 13:42:1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中国传统节日习俗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3、清明节,每年的公历4月5号前后,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是中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风俗是祭祖和扫墓,以表示对先人的思念。
4、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大约起于西周初期,后来为纪念诗人屈原。风俗是吃粽子、赛龙舟,农村都有挂菖蒲、蒿草、艾叶等。
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岁”。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都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贴窗花、贴福字。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
2、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习俗:春节一般以吃年糕、饺子、汤圆、大肉丸、全鱼、美酒、苹果、花生、瓜子、糖果等为主;放鞭炮、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送年礼、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一家人吃团圆饭,一起看春节晚会。
3、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习俗:看灯、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4、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
习俗:起火烧饭、吃冷食
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在这段无火的时间里,人们必须准备足够的熟食以冷食度日,即为“寒食”,故而得名“寒食节”。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5、 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
习俗:扫墓、踏青。
春风拂煦清明节,踏青祭祖念先人。清明扫墓祭祀,缅怀先人寄托哀思,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庭共同记忆,促进家庭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6、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习俗:吃粽子、赛龙舟。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夏五、重五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这一天的活动现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带五色线,做香囊,门上插艾。
7、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
习俗: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礼拜七姐、女红
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
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
8、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
习俗:放河灯、祭祖、祀亡魂、焚纸锭等
意义:俗称鬼节,祭祀先人、放水灯等。
中元节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拜祖先。
传说中元节当天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按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成为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
9、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习俗:赏月、吃月饼
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轻松的欢娱。“民间拜月”则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10、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习俗:登高、插茱萸。
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本文以中国传统端午节日为例,结合“天中佳景”中餐宴会设计作品,浅淡节日文化元素在中餐主题宴会设计中的应用。
一、传统节日文化构成元素
传统节日的文化元素大概分这几点:节期、礼仪、禁忌、节日色彩、习俗活动、节日传说、饮食文化,而这些都可以成为设计创作的元素。例如就传统节日中的饮食文化而言,它的内容是多元化的,涉及到多方面的设计,以食表意、以物传情是中国一种特有的文化内涵。
端午节日文化元素主要包括:1、节日传说;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女娲说等。2、节日习俗;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等。3、节日饮食;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二、端午节日元素在宴会设计中的应用
“天中佳景”是通过端午节日文化元素来展现中华民族,如何感念祖先的伟大、如何感念神灵的庇佑、如何感念生活的美好,来唤起人们对国家、对生活、对自己的珍视和爱,回归本我的至纯、至真、至善。一席端午家宴,道出的是端午节饮食的丰富多彩;体现的是人们对爱国诗人屈原的缅怀;表达的是现代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诠释的是端午节日文化的深刻内涵。
(一)节日文化在宴会主题构思中的应用
宴会主题的本质是文化,不单是饮食文化的高度凝结,还要将中国有代表性的特色文化元素融入到饮食主题文化中,有效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结合起来。
“天中佳景”主题构思源于元代画作“天中佳景”。有元朝人画作题云“天中佳景”,“天中”即端午节的别称。画中花瓶插蜀葵、石榴、菖蒲等五月花卉,枝梢并系有精致香囊。盘中则摆设粽子、荔枝、石榴等。因椋在中国古代农历五月以后,天气渐渐炎热,因此蚊虫苍蝇孳生,传染病很容易发生,对人类健康、尤其是儿童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所以古人称五月为“恶月”或“百毒月”。而到了端午节时阳光最为炽热,百毒齐出,古人就用天中五瑞--五种植物: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山丹来去除各种毒害,可以说端午节是中国古代的卫生节。此外,画作上方,怒目仗剑的钟馗和四道诡异的灵符并列一起,悬于蜀葵、石榴、菖蒲等五月花卉之上,表明这位可敬的神明正保佑着人们的平安。
(二)节日饮食在宴会菜品设计中的应用
菜点设计是菜单设计的核心,要充分结合宴会主题、宴会档次、宴会接待对象、宾客或当地的饮食习惯等各方面因素进行考虑。
“天中佳景”菜品以时令节气应景的菜肴为主,菜式营养丰富,搭配合理,其中点心以棕子为主,是中国千百年来盛行不衰的端午饮食习俗。酒水为雄黄酒,即烘托节日气氛又能杀百毒、辟百邪。精致的菜品和吉祥的菜名,烘托了热烈的节日气氛,如龙舟竞渡黄、 鳝嬉汨罗、龙头献宝、五福喜临门等菜品。实物菜单采用竹简刻字设计,古色古香,寓示端午节的历史传承与文化底蕴,与整体风格相协调。
(三)节日习俗在餐桌器具设计中的应用
主题宴会设计是针对宴会主题,运用心理学和美学知识,采用现代技术和手段将文化核心表现元素完美和谐地组建在一起。“天中佳景”将蕴涵独特民族精神和丰富文化内涵的节日习俗运用到餐桌器具设计中,通过设计元素构建与组合来表达宴会主题。
台面中心装饰物设计以还原“天中佳景”所描绘的节日氛围为主,造景元素包括戏婴图花瓶,果盘,香炉,五彩丝线香囊,钟馗像和两块辟邪祛毒符牌。这些元素体现了端午节气的习俗和传承。戏婴图花瓶让台面生动活泼,因为在端午传统中要给孩子身上挂荷包,以雄黄在小儿额头画“王”祛毒镇邪,因此端午节也被称为“孩子节”、“娃娃节”,让孩子感受到节日的欢乐气氛,是传承文化的一个重要环节。
台面布草的色彩搭配以米色、咖啡色为主,凸现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这一特点,二者的搭配,展示传统和现代的融合。餐具的选择上,采用了印有花鸟图案的餐具,既展现了进入五月后大自然万物生机勃发的态势,又能与台面风格协调一致。
三、结论
人们对待传统节日,也往往采取快速消费的敷衍态度,显然不利于传承其文化涵义。“天中佳景”端午家宴作品设计,不但实现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元素的文化功能和价值,还激发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对传承中国优秀传统节日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对于幼儿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在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时,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文化教育环境,促进幼儿更好地感知节日信息,从而有更强的学习欲望。例如:在学习中国传统佳节——春节这一节日时,教师与幼儿一起动手创设教育环境,让幼儿徜徉在节日的欢乐氛围中。在教室区域,教师与幼儿一起贴对联、贴倒福、剪窗花、贴窗花、挂红灯笼、置办年货(以礼物盒代替)、贴门神等,把教室打扮得像过春节一样。孩子们通过参与环境打造,对春节的习俗开始有一定的了解。在上课时,教师再利用多媒体播放新年快乐歌,再逐一介绍墙上的窗花、对联、门神,让幼儿直观感知这些文化内容。当然,教师面对的群体是一群缺乏生活经历的幼儿,在介绍春节时,教师要以简洁、易于幼儿听懂的语言进行阐述,让幼儿“乐”学,吸收文化知识。如:春节都有拜年、长辈给压岁钱的习俗,教师可以先告诉幼儿,然后让他们模仿“拜年”“发压岁钱”的情景,让幼儿在“演一演”中深入体验节日习俗。又如:中国很多地方在春节时都有舞狮子的习俗,教师先播放舞狮子的视频,再让幼儿观察、模仿舞狮子,从而体会春节活动。环境对于幼儿而言至关重要,幼儿喜欢五彩斑斓的世界,喜欢在形形的环境中完成知识的学习。为此,教师要注意教育环境的创设,以环境感染幼儿,以环境带动幼儿学习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提高渗透效果。
二、设计讨论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在传授传统文化知识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定的讨论活动,将幼儿的兴趣带动起来。但是,讨论活动比较适合大班幼儿,因为大班幼儿的语言能力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并且能够比较流利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设计讨论话题时,教师要注意迎合幼儿的兴趣需求,并利用一定的激励方法,让更多的幼儿参与到讨论活动中,从而吸收传统文化知识。例如:在学习“中秋节”这一传统节日时,教师设计了讨论活动,吸引幼儿参与讨论,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先利用多媒体出示各种各样的月饼图片,让幼儿看图片,竞猜节日名称。幼儿看到这些月饼图片时,各个眼睛睁得大大的,并且表现出很强的“吃”的欲望。由于大班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历,因而很快猜出“中秋节”。紧接着,教师再问幼儿中秋节是哪一天,从而引出“农历八月十五就是我们中国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最后,教师设计话题,让幼儿讨论:你知道有关中秋节的哪些信息呢?经过一番讨论,有些幼儿说“十五的月亮最圆,最漂亮,我妈妈告诉我的”,教师立即评价:哇,你真棒。不过也有一种说法“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哦(拓展知识);有些幼儿说“中秋节要吃月饼,我们一家人还一起到楼顶去赏月”,教师立即评价:能够说出中秋节的习俗——吃月饼、赏月亮,太棒了。其他幼儿还有更多的知识分享吗?……讨论活动能够让幼儿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即时评价也让更多的幼儿有兴趣参与其中。针对幼儿提出的观点,教师有必要利用语言重复一下,因为很多幼儿学得快,忘得也快,需要教师不断重复,以促进吸收,也让讨论活动走向精彩。
一、开发“过中国节・育民族情”校本课程,
认识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学校编排了系列教材和活动,所涉及的中国传统节日主要包括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通过开展一些有趣的节日活动,让学生逐渐深入了解这些传统节日,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
1.民族体育课程,张扬中华斗志
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蕴涵深远,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学校以让学生“过中国节・育民族情”为契机,把弘扬优秀传统节日文化,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抓手,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如开展了一些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学校利用多种形式详细介绍了清明、端午、重阳、中秋、春节这几个中国传统节日的活动,比如赛龙舟、蹴鞠、放风筝等,让学生了解这些传统体育活动的由来以及参与方式,了解这些活动背后的文化内涵。又如,学校利用微课向学生讲解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抖空竹,帮助学生认识这项活动,并教会学生抖空竹的方法,让学生通过体验这些节日活动,既了解节日文化,又激发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民族文学课程,抒发中华情怀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传统节日的风俗、文化和内涵,课程中加入了有关节日诗词的内容,这些内容包括了对不同节日、以及反映同一个节日的不同描写,让学生通过诵读古诗词,加深对节日的认识,比如清明节的古诗词诵读中就涉及了有关祭扫、踏青、传统体育活动、寒食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更全面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如学校根据清明节习俗将清明诗歌进行分类,编印了《清明诗单》。
3.民族音乐课程,表达中华情感
在音乐方面的课程中也融入了节日的文化特点。比如在低年级让学生学习《赛船》,通过学习和表演唱,让学生感受端午节赛龙舟的场面;中年级通过学习祭英烈的歌曲,学习前辈的英雄事迹;高年级学习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歌,体会各地春节的喜庆气氛。另外,还让学生欣赏和学习一些体现节日特色的歌曲,如《花好月圆》《八月十五月儿明》等,进一步了解节日文化,加入一些节日的民族舞蹈的欣赏和学习,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节日的氛围。
4.民族民俗课程,体味中华底蕴
针对学生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不多或不全面的情况,学校利用校本课程向学生诠释节日文化。比如,详细介绍了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赏灯习俗始于汉代。又如介绍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又称为“双九节”“老人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还会介绍有关节日的饮食文化,比如为什么在端午节包粽子等,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5.民族美术课程,表现中华风采
学校开发了节日绘画系列课程,让学生动手画出节日的画面,从色彩、形态方面直观认识节日的场面和气氛。比如画敬老爱老图、画龙舟、制作小挂件等,还给一些古诗进行了诗配画的活动,融合了语文学科的学习理解,让学生在学习和认识节日文化后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落实“过中国节・育民族情”校本课程,
深化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成效
中华传统节日分别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审美情趣等多方面的历史文化,日坛小学的“中国节日培育学生民族情结”的教育内容中涉及了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是中国五个传统节日,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特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体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1.彰显中国民族文化特点
在课程内容的设置方面,所有的节日内容均为中华民族所独有的,比如,讲节日的来历,让学生了解节日的内涵;让学生吟诵节日的古诗,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节日在古代中国人心中的意义;介绍人们在节日中的所作所为,让学生体会节日的气氛;讲解节日活动,指导学生如何过这些节日。比如介绍春节时,就详细介绍了从腊八节的腊八粥和腊八蒜、小年的祭灶吃糖瓜和饺子、三十守岁、逛庙会、“破五”的饺子,一直到元宵节的元宵和花灯,让学生认识完整的春节活动和文化。
2.强化学生民族文化行为
“人文奥运”理念的内涵非常丰富,目前,各奥运场馆所在城市,更多的是在具体行为规范上提出要求。我觉得这样还远远不够,要真正落实在中国办一届具有“人文奥运”理念的奥运会,就必须将几千年中华民族深厚浓重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奥运理念紧紧结合起来。
近年来,我曾首先在北京市政协以及许多场合呼吁:为了有效利用北京2008年奥运会这一百年难遇的时机,展现中华民族深厚悠远的历史底蕴,我们应把握住奥运前的筹备时间,结合北京“人文奥运”理念,在2008年开展一系列围绕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的大型主题活动。
节日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的精华,保留了人文民族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面。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
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腊八等,它们都曾是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上一个个耀眼的文化符号,是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通过恢复这些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深厚内涵的传统节日,并在奥运举办前夕恢复,这样就给中国举办一届最有特色的人文奥运找到一个强有力的落脚点。
这边是对圣诞节的狂热,那边却是对传统节日的冷漠。前段时间的中秋节正好是周六,伍女士早早地做好了一桌菜,希望全家可以吃个团圆饭。没想到,儿子一个电话打回家,说和同学一起玩了。对于伍女士说的“中秋要团圆”的说法,儿子不以为然,他表示同学里面很少有过中秋节的,老土的节日没什么好过。
不仅如此,像情人节之类成人味颇浓的洋节,在学生中间也成为新的追捧对象。而万圣节、愚人节之类西方特有的节日,也成为很多学生热衷庆祝的对象。愚人节中,往同学的书包内偷偷地塞个假蟑螂、假蛇之类的,不仅被视作时尚,更是孩子们之间一种拉近彼此间关系的手段。
一位老师告诉记者,有一名韩国留学生曾经到上海,想看看传统的端午节究竟是什么样子的,结果却大失所望,发觉中国的端午节气氛甚至比不上韩国国内。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民俗教育”应运而生。
节庆教育有助直观了解传统节日内涵
华夏文明泱泱五千年,各种各样的节日也多不胜数。如何将所有节日的内涵铭记在心,确实不是件易事。长宁区北新泾三小先将传统节日像过沙子一样地过一遍,挑选出值得学习的节日,然后根据传统节日的特点不同,将这些节日划分为亲情类节日、爱心类节日、文化类节日和纪念类节日四大类,并且在日常的教学中,将这种节庆教育贯彻始终。
李凌雯校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利用节日展开节庆教育,更有利于孩子直观地了解传统节日的内涵。今年中秋节,学校不仅告诉孩子们中秋节的来源、习俗,还邀来了敬老院的老人家。此外,学校的60多名同学还一起扮演天空中的星象,让人彷佛置身在茫茫宇宙之中。从各个方面对中秋的内涵作了深刻阐述,同时也让同学们在这种气氛中对中秋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而威宁小学刘天舒副校长告诉记者,该校将《中华传统礼仪》的校本课程列为所有学生的必读科目。从一年级开始,学校根据节日习俗、民族风俗、历史遗迹等分类,将中国传统礼仪分成五个不同的等级。同时,为了让书中故事更贴近学生生活,老师们还将我国古代优秀的寓言故事、历史故事进行归类,按照学生的不同年龄层次分为“孝敬父母篇”、“文明礼仪篇”、“名人轶事篇”等。
学生将从一年级开始接触“闻鸡起舞、雪中送炭”等历史典故,由浅入深逐渐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五年级的学生还将学习到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故事。整个二年级的上半学期,学生将学习到包括春节、端午节、七夕节等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及特点。
如,元宵节是合家团圆的节日人所共知,可是元宵节为什么要燃放烟花和鞭炮呢?《中华传统礼仪》会告诉你答案。通过这一个个的故事,学生们不仅很容易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和内涵,还通过和节日密切相关的一些活动,亲自感受这种种节日的不同。
民间技艺、民间游戏引进课程
[中图分类号]K8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2-0092-01
一、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人们对春节的认知不深刻
在调查中发现,大众普遍表示对春节及其习俗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具体深入的内涵都不怎么清楚。同时,随着外来文化的入侵,洋节的流行使得春节传统文化发展和传承遇到了瓶颈。因而,提高大家过春节的积极性,或者说使春节变得有意义、有意思是关键的一步。
(二)春节习俗的继承有待改善
在回收的387份有效问卷中,有300人以上至今仍然保留着大扫除、祭祀祖先等传统习俗,然而,诸如贴春联、守岁等传统习俗的保留程度较低,同时,对于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央视春晚的关注度也不容乐观。
伴随着我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以春节为代表的传统的节日文化也一直处于变迁之中。随着经济的发展、网络的冲击,电话拜年、短信拜年以及电子邮件拜年逐渐被人们接受。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地春节民俗中的宗教迷信成分不断减少,出于安全考虑,在越来越多的城市中,鸣放鞭炮也日益受到限制或者被取缔[1],春节传统习俗中传统文化韵味越来越淡了。
(三)春节传统习俗的重要性分析
解析本次调研数据得出,虽然现在春节传统习俗有所削弱,但是在潜意识中,多数人认为春节传统习俗的继承和发展是必要的。大家都表示,春节的传统习俗是我们的财富,是不可替代的。然而,春节传统习俗的变迁无疑在很大程度上也考量着人们对春节传统文化的一个坚持。此外,也有人担心,随着社会的发展,东西方交流的日益密切,西方文化的入侵会不断动摇着春节的地位。然而,在本次调研中发现,中国传统节日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以绝对的优势战胜了西方节日。
二、分析建议
(一)搭建文化桥梁,发扬春节文化
春节传统节日的存在是继承和发展春节传统习俗的载体,但要想使春节焕发勃勃生机,还需要文化学者、文化部门以及我们自己的不懈努力,研究和探讨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搭建一座有机延续的文化桥梁,在保留传统文化要素的同时,为传统节日注入新鲜血液,使之充分适应于时代,赢得时代的青睐。同时,也借助各种方式来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使得更多的人参与到传承传统文化的进程中来。
(二)调整相关政策,保护传统民俗
燃放烟花爆竹在春节习俗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应该重新认识烟花爆竹的文化功能。为了安全起见,城市中禁放烟花爆竹的政策已越来越紧。在这一现实状况下,有关部门应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在保证安全的同时,设置部分的烟花爆竹燃放点,让普通大众到指定的地点燃放烟花爆竹,体验春节氛围。这不仅保证了大众的安全,也使得春节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得到新的传承。
此外,也可组织学术界加强对于全国各族人民春节民俗的全面调查,总结春节民俗在民族认同、价值观培养和美学方面的意义。[2]
(三)开展文化教育,推动文化发展
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应该对在校学生广泛地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比如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的选修课程;举办有关春节等传统文化的讲座等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化成每位大学生的基本素养,从而使他们真正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精英,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同时,在现代化通讯工具不断发展的今天,也可通过各种媒体,来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弘扬。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中国传统文化深入人们心中。
三、结束语
春节传统节日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标识,是大家共有的精神家园。总结本次调研,普通大众对春节传统习俗的继承情况较好,但是人们对于春节传统习俗的认识不够深刻。大众应自主加强对春节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该适时地对大众进行春节传统习俗等方面知识的普及,促进春节传统习俗的推广和春节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需要每一个中国人的努力。因为这是集体的精神财富,只有每一个人都意识到春节传统习俗的重要性,开始承担起中华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重任,中华文化才能在新时代勃发生机。
随着世界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以及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的发展越来越迅速,西方的文化逐渐传入中国,中国的文化也逐渐传向世界,由于每一个国家的文化都是不同的,因此外来的文化会同本国的文化产生碰撞,我们不能单纯的说这样的现象好或者不好,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对西方文化的依附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很多的影响,尤其是对民族性的文化,也产生了较多的影响。民族性的文化是一直延续至今,能体现我们的民族性的文化,但不一定每一个民族性的文化都是好的,而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我们需要用一种辩证的眼光去看待这个问题,吸取对我们有利的文化的同时,也不要让外来的文化对我们文化的传承造成不好的影响。
我认为文化依附对中国民族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第一,是思想层面。例如,中国人一直十分在意集体意识,集体意识也是中国人最为显著的民族特性之一。在中国,我们经常会说:“你的行为代表了……”的话语,然而在西方国家,人的地位是最高的,西方人重视自身,这样的话语你几乎不会听到从外国人的嘴里面说出来,因此,在这一点上,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完全相反,但是现在,这一现象便不再向过去一样明显,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吸收这种文化,提倡“个人”,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对你说:“你的行为代表了……”,虽然这种观念在中国仍然不像在外国那样占据主流地位,但是这样的观念还是或多或少的影响到了中国人的思想。
再者,在中国,我们十分重视等级关系,君臣,父子的等级划分十分森严,然而在西方,长辈与晚辈的地位平等,完全没有高低之分,外国的小孩甚至都会直接称呼爸爸妈妈的名字,在中国,这一点几乎是不可能的,在大多数中国人的眼里,如果孩子这样做了,小到是对长辈不尊重,更严重的是不孝。但是在今天,虽然这一观念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却远没有以前那么森严,这样的变化不可不说是由于对西方文化的依附所产生的结果,这样的结果在一些人看来或许是不好的,但是辩证的看,没有了森严的等级划分,身份地位平等,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因此,对于文化依附对民族性所带来的影响问题,我们应该秉承一种客观的态度,接纳有利的,抛弃不利的。
不仅是思想层面,在习俗方面,西方文化也对民族性带来了影响。如果说在思想层面,文化的依附还没有带给中国文化什么实质性的改变的话,那么在习俗方面,文化的冲击可就不止是改变了,应该说甚至是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谈到习俗方面,最大的影响也是不可不提的一个方面就是西方节日对中国民族性节日的影响了,比较典型的一个就是中国的七夕节和西方的情人节,七夕节可谓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牛郎织女的故事也是中国人都知道的故事,但是自从情人节引入之后,越来越多的情侣选择过情人节,情人节也成为现在情侣必过的节日之一,鲜花和巧克力也慢慢变成情人之间很有象征性的礼物,这种现象现如今十分严重,甚至很多情侣都不会过七夕节。这种西方文化的冲击对我们本土文化的影响可谓是十分大的,而且是不太好的。还有一些中国的传统节日,不会像七夕节一样受到完全严重的冲击,但也多多少少受到了一些影响,比如最传统也是中国最盛大的春节,传统春节习俗需要做的有扫尘,守岁,拜年,贴春联,贴窗花,贴福,放爆竹与观看春节联欢晚会等等,在这么多项传统习俗里,守岁和放炮竹如今已经被简化很多了,而有些人家也不会再像从前一样一到过年便贴春联和窗花,尽管“春节”仍然是中国最传统的节日之一,但是过节的气氛却远没有原来那么浓了。节日受到文化冲击的现象几乎在很多节日上都有体现,现如今中国年轻的一代人有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重阳节等中国的传统节日,但是却对国外的万圣节和圣诞节等节日十分了解,也有很多人虽然知道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但是却对外国节日的习俗更感兴趣,如今在西方圣诞节的那一天,各大商场甚至都会像过春节一样售卖各种关于圣诞节的相关礼品和配饰,可见圣诞节等西方节日已经收到了中国很多人的喜爱,尤其是年轻的一代。近期,我对我身边的同学做了一项问卷调查,调查的对象包括在北京、南京、山西、南昌、天津、黑龙江等多地的在校大学生,问卷中的一道题目是:“您更乐于参加‘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活动,还是‘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洋节日活动?”,当时做这个问题调查的目的便是希望可以了解现今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以及西方节日哪个更加偏爱,最后问题结果的汇总为48%左右的大学生更乐于参加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洋节日,而33%左右的大学生更加乐于参加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中国的传统节日,剩下的19%左右的大学生则认为差不多。从问卷的结果可以看出,较多的学生还是更加乐于参加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洋节日的,可见对西方文化的依附确实是对民族性的传统节日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在我看来,较小的影响未必是不好的,但是如今西方节日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影响已经较大了,这样的现象再往下发展下去一定是不好的,因为我们的传统节日是我们的民族特色,我们可以过外国的节日,但同时也不能让自己传统节日的传承受到影响,因此在习俗这一方面的问题上,我认为是应该改进的。
中国现如今已经越来越国际化,全球化也逐渐深入到中国,带来不可避免的文化冲击问题,面对文化依附对民族性影响的问题,我们应该努力做到在吸收对我们有利文化的同时不能让其他国家的文化对民族性的继承产生影响。我们也应该学会用辩证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最终让我们自己的文化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永晨,《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1
[2]彭世勇,《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建议》,《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
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内涵。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和发展,传统节日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步形成了今天人们庆祝的模式。但是,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步发展,当西方节日与传统节日相互碰撞时,很多在校大学生感到茫然,更多地热衷于庆祝西方节日,而忽视了传统节日的重要地位。①
针对在校大学生对待传统节日态度的现状,笔者通过互联网及腾讯QQ等媒介随机选择在校大学生填写调查问卷,调查对象填写完成后提交收回。本次调查收到调查问卷207份,其中有效问卷207份,有效率为100%。
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随机选取了来自句容市的部分在校大学生,共计207 人,其中生于1990~1994年的有40人,生于1995~2000年的有167人。
2、调查工具
自编网上调查问卷,共13题。第1题了解调查对象的年龄信息,第2~4题了解调查对象对传统节日的了解情况及方式,第5~6题了解调查对象对传统节日的参与度,第7~13题了解调查对象对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的不同态度。
3、调查结果
3.1 对传统节日的了解情况
3.2 对传统节日的参与度
3.3 对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的态度
4、结果分析
4.1 对传统节日的了解情况
图2数据显示,有过半的在校大学生对传统节日比较了解,然而只有不到10%的大学生对传统节日十分了解,甚至有极少部分对传统节日并不了解。
图3反映了在校大学生对政府相关政策的了解情况,结果显示近九成的大学生对于政府出台的政策不是很了解,这说明当今的大学生对于社会的关注度存在明显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觉得社会离自己还太远,所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所以用不着去管它;二是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去关注,想要全面、系统地关注社会问题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而很多大学生只注意积累专业知识,其他方面并未涉足,因此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去关注,继而也就失去了兴趣;三是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去管它,即使自己关注了,也没有能力改变现实,自然没有必要去关注,以避免出现所谓"吃力不讨好"的局面。
图4反映了大学生了解传统习俗的方式,数据显示:超过七成的大学生通过长辈了解传统习俗,两成左右通过网络报刊了解,只有不到一成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了解,更有甚者对传统习俗一无所知。部分在校大学生不了解传统节日及其习俗,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1)社会原因
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缩影和标志性文化现象,理应得到广泛宣传和大力弘扬。但遗憾的是,社会各界缺少足够的宣传力度,没有把传统节日及其习俗的意义和作用渗透到每一个大学生的血液中去,致使不少大学生对此一知半解,甚至是一无所知。
(2)个人原因
当今社会,不少在校大学生对传统节日及其习俗的意义和作用不甚了解,因此对于传统节日缺乏兴趣,继而没有深入了解传统节日的欲望,因此仅仅只是通过长辈来了解传统节日,缺少主动探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2 对传统节日的参与度
图5反映了大学生庆祝传统节日的积极程度,数据显示:只有大约一半的大学生通过参与传统节日的活动来度过传统节日,而对庆祝传统节日的低参与度直接导致了他们对于传统节日的理解不够深刻。令人欣慰的是,大多数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对传统节日仍然充满兴趣,仍然希望在传统节日中体验那些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特色传统习俗。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希望学校可以多组织一些有关节日文化的专题讲座及选修课程,同时举办一些相关活动拓展他们了解传统节日的渠道。
4.3 对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的态度
图6的数据显示,中国传统节日对大学生有着较大的影响。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缩影和标志性文化现象,凝聚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信仰、价值取向、心理特征和思维方式,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情感传承的重要载体。②
5、结束语
现在许多大学生对于西方节日充满了热情,而对于传统节日却不是很感冒。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正确处理好中国传统节日与"洋节"的关系,即不是一味的排外,也不是一味的崇洋,两者应该兼顾,即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学习,要深刻认识到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缩影和标志性文化现象的重要地位,同时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吸收西方节日浪漫、开放的元素,与传统节日互相取长补短。每一种事物都有其独具特色之处,对于西方文化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不断完善自己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很有内涵,西方文化很有新奇,只要二者兼顾,就可以度过一个快乐、美好的人生。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中形成的文化瑰宝,又是植根于民族民间土壤中的活态文化,其文化内涵及习俗事象都是随着社会文化的演进而变迁的。中国传统节日之所以能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就是因其具有万古常新的文化精神和与时俱进的传承活力。中国传统节日所具有的活态流变性,决定了我们对它的研究不能仅仅固守于对其源流和古老节庆习俗的考据,更要关注它在当代社会生活和文化语境下的呈现状态,关注广大民众对传统节日的心理诉求和过节方式。所以,关于传统节日新形式、新载体情况的调研及对策研究非常重要,有助于我们较全面地了解和把握传统节俗在当代的演变、发展情况,了解和认识当代民众的节庆文化需求,进而更好地引导广大民众以他们喜爱的方式过好传统节日,并使传统节日在与时俱进的传承发展中,永葆其丰厚的文化内涵和引人参与的魅力。
当代中国,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的迅猛推进,传统的农业社会逐步让位于都市化社会。在这个过程中,传统节日中的一些农事节庆习俗已经悄然退出节庆文化舞台,一些古老的节庆事象、仪式活动、节日符号,已魅力不再。然而,在周而复始的传统节日中,人们在传承传统节日文化时,又能巧妙地利用新载体,不断地创造出了一些过节的新形式和新习俗,使传统节日具有了新的时代内涵和生命活力。
围绕本课题,我们对一些民众进行了访谈,同时查阅了大量的有关传统节日的书籍、论文和相关报道。但发现有关本课题的材料不多,民众对一些问题的回答也比较简单。基于我们掌握的情况,对于传统节日新形式、新载体的调研进行如下综述、评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我国传统节庆活动中出现的新形式、新载体
中国的传统节日众多,不可能全面顾及,只能用解剖麻雀的方式,以调研春节为主,兼顾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现将这四大节日呈现出的过节新形式、新载体的情况,做一简要的综述。
(一)当代民众中流行的过节新形式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的今天,传统节庆活动的方式与农耕时代已有了越来越多的不同。人们在继承传统节庆文化时,不断地创造出一些与现代生活相交融的文化元素和新的过节方式。最显著的变化是传统节日的过节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化、个性化了。
春节,人们不再以满足物质享受为期盼,而更多的是追求一种精神或文化的盛宴。因此,对于吃喝穿戴的欲求已不是春节的时尚了,追求身心放松、精神享受成了过年的主要目的。近些年,每逢春节前夕,许多单位都要组织团拜活动,大家欢聚一堂,畅叙友情,喜迎新春。在除夕阖家团聚时,人们除了包饺子、吃年饭、游戏聊天外,又多了一项“除夕团坐看春晚”的新风尚。自从1983年诞生了“春节联欢晚会”后,“央视春晚”便成了年年除夕之夜必不可少的一道精神盛宴。时至今日,收看“央视春晚”几乎成为中国唯一一个大型的、收视率极高的集体性过节的形式。2010年央视广告部公布的数据显示:“CCTV—1、4、7、9频道,以及湖南卫视等23个上星频道同步直播了2010年春节联欢晚会。中国网络电视台、CCTV手机电视和IP电视直播,中国电视长城平台转播了晚会实况。中国网络电视台还通过台海宽频、CCTV手机电视与台湾网、台湾移动运营商合作,成功在台湾落地,覆盖台湾网民及400万手机用户进行春晚直播。”①2011年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又创新高。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对1705人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今年央视春晚的收视率为86.1%,地方卫视春晚为33.3%,网络春晚为28.7%。在评论2011年中国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时,《纽约时报》称,中国这台长达5个小时的豪华演出,其观众人数轻而易举地超过美国收视冠军“超级碗”橄榄球赛,甚至能与2010年世界杯决赛一较高低,堪称真正的“超级晚”。 ②
【关键词】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文化;影响
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中国人过春节已经超过了四千多年的历史,一直传承至今。经过几千年的风云变幻这一节庆可以一直延续下来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春节所具备的文化精神。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中国人民的爱国精神一直是被世人赞叹、敬仰的。中国传统节日体现出其强大的文化生命力,使得节日中的一些风俗习惯经过几千年的历程仍被保存、遵守着。
春季是一年四季之首,常言道:“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这一季大致为农历正月至三月,此时春暖花开,春意盎然,也是农忙时节,人们用辛勤的劳动和满怀的热情来迎接美好的春天。这一时节也创造了许多节日,如春节、人胜节、立春、元宵节、中和节、上巳节和清明节。这一季节的节日是一年之中最多的一季,人们身着最喜庆的服饰,将最丰盛的食物搬到节日活动中来,人们祈求平安多福,人类繁衍,人丁兴旺,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强烈愿望。
春节是中国最大最传统的节日,但春节不仅是一天,而是若干时日,一般到初五,有的地方要过到十五,甚至到月底,节日喜庆气氛要持续一个月。
顾名思义,春节代表的是春天的节日。春节流行多样民俗活动,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庆祝春节方式也是各色各样的,但主要以拜年和祭祀为主。节日前,每家每户都要在门上贴上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福”字必须要倒贴,路人一路念着“福倒了”,也就代表着“福到了”。如今,春节不仅扎根于中国人民的心中,而且逐渐深入了外国人心。外国人同中国人一样重家庭、重亲情。在一些华人居住的国家和地区,外国人也同中国人一样过春节。人与人之间的互敬互爱,必然会促进各国文化的渗透、普及。
春节首先是个亲人的节日、家庭的节日,中国人最看重的是家庭和睦,因此希望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睦睦过春节。每到春节,不管是在外务工人员还是已迁到海外发展的人员,四处飘离的人们在除夕这天一定要回到自己真正的家乡,同家人一同享受丰富、温馨的年夜饭、团圆饭。饺子是美味佳肴中最不能缺少的,是中国人民喜爱的传统特色食品,也是每年春节比吃的年节食品。饺子的做法较为简单,需要先将面做成饺子皮,用皮包上陷。饺子馅也并非是单一的,各种肉、蛋、时令蔬菜和海鲜都可以用作饺子馅,再用清水煮饺,将醋、蒜末、香油调成佐料蘸饺子吃。因为饺子的形状类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
饺子,不单单是一种美食,同时它蕴涵着中华民族诸多文化,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诉求。芹菜陷饺子是对源源不断的物质财富的祈福,更是对勤劳、务实的祝福。韭菜馅饺子有久财之意,故为久财饺,是祈福长久的物质财富,更是对天长地久的祈福,但愿人长久——健康、快乐可、幸福、和睦。白菜陷饺子有百财之意,是对百样之财的祈福,或是对新婚燕尔白头偕老的美好祝愿。鱼肉馅饺子有余财之意,“余”是多出来的意思,也就是祝福您年年有余。一年中华付出的是辛劳,得到的就是财富,而余留下来的就是健康。
春节也可称为过年。传说年是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形貌恐怖,生性凶残,人们谈“年”色变。后来人们发现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所以每到年末,各家各户都会贴红对联,挂红灯笼,热热闹闹敲锣打鼓、燃放鞭炮以此来驱走年兽,于是春节便有了贴对联,放鞭炮的习俗。
节日作为各个民族在特定季节中举行的盛大纪念和欢庆活动,是人们调节自身生活内容和节奏的一种具有综合性、群体性和阶段性的典型生活模式。节日的意义深远,它能从多方面满足人们生理、心理和社会的需要。
春节是一个团圆的日子,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无论外出务工、还是读书、做生意,不管路途多么遥远,除夕这一天人们都要回到家里与家人相聚,丰盛的饭菜里蕴含着父母的爱心、子女的孝心,老人享受天伦之乐,这是人生最为幸福的事情。同时,在饭前还要祭祖以缅怀祖先,并且给双亲中逝去的老人摆一双碗筷。除夕夜的团圆饭深藏着中华民族对家庭的尊重。因此,快乐与严肃相伴的春节里,亲情、友情得到尽情释放,文化得到传承。
中国的春节最不能省去的便是“拜年”,拜年也代表着人们彼此之间的祝福,祝福人们新年行大运,新的一年更加红红火火,一家人团团圆圆。而压岁钱便是拜年习俗的产物。传说送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而“岁”与“祟”谐音,习惯上是晚辈先给长辈拜年,然后长辈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赠给晚辈,以此来保佑晚辈们新的一年家庭和和睦睦,平平安安。年对于孩子来说可谓是丰收的,家长会用红纸为孩子包好压岁钱,当孩子给家长拜年时便会得到这一丰硕的“果实”。有时候家长在除夕夜提前将红包放在孩子的枕头下,当春节当天到来时孩子会得到意外的惊喜。这种方式至今依然存在并流行着。
中国传统的习俗是在除夕夜守岁,守岁由来已久也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夜主要是全家团聚的夜晚,父亲、母亲、兄弟姐妹各位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看春晚、唠家常,等待着辞旧迎新的时刻。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四千年沉淀而来的春节是中国人民全年度过的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每逢春节来临,每家每户都要将居所的各个角落打扫干净,食用餐具、窗帘被褥、衣服等也要清洗干净,这也就意味着过去一年不好的事情都被清除掉,所有的坏运气都被扫走了,干干净净、轻轻松松的迎接新的一年,迎接新的希望。按民间的说法:新春扫尘有“除尘布新”的涵义,“尘”与“陈”谐音,将过去一年的一切晦气、穷运等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辞旧迎新的祈求和破旧立新的愿望。
过春节还有另一个习俗流行于民间,即在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之际,各家各户开门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也就是“开门爆竹”,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的特产,它的起源较早,至今已经拥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也可称为“爆仗”、“炮仗”、“鞭炮‘等。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
在城市化进程加剧及物质生活和生活方式发生巨大转变的今天,传统节日不能丢,我们要尽量为保存传统节日习俗提供条件,尤其是学校,要尽量为学生提供开展传统节日习俗的条件,以便让学生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传统节日,更深层次地理解民族文化的内涵,在过中国传统节日的同时,应注重教育引导,进行亲情伦理教育,进行和谐人际关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