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7 03:40:3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肉牛养殖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1.1确定养殖模式:(1)半舍饲半放牧养殖模式:适宜于山区和半山区。该地区由于受地理环境条件的限制,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大多数农户经济基础较薄弱,但居住分散,荒山草坡多,适宜采取半舍饲半放牧方式养殖(即季节性放牧与补饲相结合)。以饲养基础能繁母牛,推广人工授精冻配改良技术,培育杂交育肥牛源生产为主。养殖成本低,牛体格强壮,母牛繁殖高,发病死亡率低。饲养规模一般为能繁母牛3~10头/户,牛舍按3~5m2/头计。每年4—11月利用山区天然草山草坡,有计划轮牧,晚上补喂部分草料;12月至次年1—3月利用农作物秸秆及副产品舍饲饲养。(2)标准化规模养殖模式(全草型饲喂与精料短期育肥):适宜于地势较平缓田坝地区。该地区交通方便,信息较灵通,经济较发达,农户经济基础也较好,土壤水肥条件适宜种植高产优质牧草,建立饲草料生产基地。农作物秸秆资源也丰富,适宜于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根据养殖户经济条件、流转土地及技术水平,建立适度规模的标准化肉牛养殖场。以饲养优质杂交牛和育肥牛为主。一般分4种类型:家庭牧场式(年出栏30~50头)、小型牧场(年出栏50~100头)、中型牧场(年出栏100~500头)、大中型牧场(年出栏500~1000头)。既挖掘饲草料资源和肉生长性能,保证育肥效果,改善牛肉品质,又降低了饲养成本和管理成本,可促进产业转向生态效益型和质量效益型。
1.1.2繁殖与育肥分离,选好优质仔牛:繁殖与育肥分离,是提高肉牛产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山区和半山区人口居住分散,荒山草坡多,水草茂盛,粗饲料丰富,农户负责母牛饲养、配种、犊牛饲养,以放牧为主,补饲精饲料,犊牛饲养成本较低,且母牛、犊牛经常活动,体质较好,母牛繁殖率高和犊牛长势好。肉牛育肥选择在农区,精料较充足,市场信息灵通,交通便利,养殖设施设备配套,饲养管理技术精湛,饲养精细化、规模化经营,可使生产规模与当地经济水平相适应,容易形成产业化。
1.1.3利用杂交优势,提高肉牛生产水平:虽然我州盘江黄牛肉质鲜美、味美醇香、营养价质高,但生长缓慢,产肉率低。需引进外地快大型优良肉牛品种进行杂交改良,提高其生长性能和产肉性能。推广应用西门达尔与本地牛二元杂交,西本杂与安格斯或利木赞三元杂交,二元轮回与“终端”杂交,三元轮回与“终端”杂交相结合,培育优质杂交牛源,提高生产水平。二元杂交一般可提高犊牛出生重15%,三元杂交可提高19%,二元轮回与“终端”公牛杂交相结合可提高21%,三元轮回与“终端”公牛杂交相结合可提高24%。
1.1.4种植高产优质牧草,保障四季牧草均衡供给:一是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选择与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牧草种群,建立四季常青的高产优质牧草地。二是采取林草结合、果草结合、粮草结合、分带轮作(间作)等方式,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建立高产牧草地。如多年生黑麦草与高羊茅、红白三叶草混播草场,玉米与紫花苜蓿套种,一年生黑麦草与水稻、玉米地轮作。三是选择养殖场四周土地种植高产优质牧草,如皇竹草、乐食高丹草等。根据牧草生理特点和当地气候条件,合理安排牧草节茬,保障牧草四季不断青,营养平衡。
1.1.5充分利用青贮饲料、微贮饲料和农副产品养牛:喀斯特山区地多田少,有丰富的旱地资源,适宜种植青贮玉米和其它粗饲料,农作物副产品丰富,可以采用机械、生物发酵、氨化、碱化等加工处理技术,提高饲料转化利用率,降低饲养成本。
1.1.6改造养殖设施设备,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降低疫病风险:改深坑湿圈为向阳干平圈,改单一放牧为季节性放牧与舍饲补饲相结合,改喂本地牛为杂交牛,改喂单一粗料为精粗混合全价料,改喂老牛育肥为喂杂交架子牛育肥,改商品牛散养为集中育肥。粪污集中无害生物有机发酵综合利用处理,建立规范的卫生防疫消毒制度和养殖生产档案,科学化饲养,降低疫病风险。在条件具备的养殖场,推广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标准化建舍,规范化饲养,制度化管理,集约化经营。从饲料生产、加工、饲喂、饮水、配种、产犊、育肥、卫生防疫消毒、粪污处理等生产环节全部实行制度化规范管理,把动物育种、营养、生产、机械、电子科学等最新成果集成有机地结合,创造出肉牛养殖最佳经济效益。
1.2技术措施做大牛群规模,培育优质育肥牛源。建立高产优质牧草基地和生物技术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改造养殖设施设备,规范卫生防疫措施,标准化饲养管理,粪污无害化综合处理利用。
2推广应用
2007—2014年,安龙县通过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扶持,推广示范“喀斯特山区高效肉牛养殖技术”,发展肉牛养殖示范户34537户,户均养牛2.53头,建成年出栏100头以上规模肉牛场79个,扶持能繁母牛养殖示范村3个。建立牛品种改良点67个,年输配母牛7800头以上,产杂交牛6000余头。改造牛舍59500m2,种草980hm2,建干粪棚39个3120m2,中型沼气池3个,规范养殖场档案管理65个。全县肉牛存栏达10.53万头,出栏达1.89万头,创产值2.3亿元。农户繁殖杂交犊牛实现头均盈利3800元以上,规模养殖场育肥杂交牛出栏实现头均盈利1500元以上。
3取得的成效
3.1制定了符合县情的《喀斯特山区肉牛高效养殖技术技术规程(试行)》,产生了较好的养殖效益。
3.2牛人工授精杂交改良技术有新的提高。受胎率由75.6%提高到81.5%,提高5.9个百分点;受胎产犊率由83.2%提高到96%,提高12.8个百分点;育成率由89%提高到97.3%,提高8.3个百分点。
3.3杂交优势明显,示范作用强。用西门达尔和安格斯杂交改良本地黄牛表现出较好杂种优势,西本杂和安本杂交犊牛初生重比本地牛高15%以上。且个体大,生长速度快,6月龄体重可达110kg以上,比本地牛高40%以上。18月龄体重达350kg以上,日增重可达0.65kg以上,养殖效益较好。
记者身边的张丽君却向前走了一步,伸出手,温和地摸着牛头。那牛顺势摆了摆头,似乎很舒服,噗一声又喷了一下气,算是和张丽君打招呼。“没有事,它们都很温和的。”张丽君笑着对记者说。这位留着波浪长发、穿着雪白隔离服的科研女性已经和牛打了20多年交道,看见它们如同朋友会面一般自然。
眼前这个牛舍虽然宽敞干净,但10多头牛共处一舍,仍有一股刺鼻的味道。张丽君丝毫不以为意,挨个看每头牛耳朵上的耳标,向记者介绍每头牛的情况。
“这头就是辽育白牛的种牛,你看它的头型方正、体形壮硕……”张丽君兴致勃勃地讲着。作为辽宁畜牧业经济管理站现代育种与畜牧科技管理科科长、教授研究员级高级畜牧师,张丽君是辽宁省牛科技创新团队首席专家、辽宁省“十三”五畜牧科技发展规划主要编写人、“辽育白牛育种”项目主要完成人,和她的团队成员成功培育出我国第三个自主肉牛新品种,取得了辽宁省,乃至国家牛育种史的重大成果。
“在畜牧业、尤其是大牲畜的现场科研领域,像张丽君这样吃苦耐劳的女性科研工作者非常难能可贵,她取得的成绩让很多同行业的男性深感钦佩。”业内人士如此评价。
和很多科研领域主要在实验室完成工作不同,大型牲畜的育种科研工作多数是在牲畜的养殖现场进行数据采集、分析研究。因此这个领域的科研工作脏、累、苦,甚至带有一定危险(例如被牛顶伤踢伤、人畜患病感染)。2002年,张丽君由沈阳市畜牧科学研究所调入辽宁畜牧业经济管理站时,整个管理站的一线科研团队里,只有她一位女性。
刚刚调过来,张丽君就和她的同事承接了“辽育白牛育种”的项目。
这项目听起来不好理解,实际上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国原本只有役用牛(用来耕地),没有专门的肉用牛品种。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从国外引进肉种牛,人工采精后为养殖户的母牛人工授精,改良我们的本地牛种,这样才让市场上牛肉供应量增长起来。
从国家战略的角度考量,我们国家必须培育属于自己的肉牛品种,否则一切都受制于人。这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项目,辽宁畜牧业经济管理站从2000年开始研究通过杂交牛来培育新的肉牛品种。张丽君到管理站时,选育新品种牛的工作落在了她和她的同事们身上。
“简单说,就是去各地养殖场,找符合我们设计条件的牛,然后进行选配,经过四代繁衍之后,培育出最优良的种牛。”张丽君说。
事情并不像说的那么简单,例如去各地养殖场找符合条件的牛,说起来只是一句话,做起来就是千万里的路程和数不尽的艰辛。当时,辽宁省内符合条件的优秀母牛主要集中在昌图、黑山、喀左等一带的养牛户中。从2002年开始,张丽君和她的同事长期深入这些地方的村户,通过当地的畜牧科技推广站,拿着配种员近些年的配种记录,带着一个五六百斤重的地秤(带护栏、用来给牛称重),挨家去敲门,向牛主人讲明来意,得到对方同意后,再进院到牛棚里,从众多牛里寻找配种记录上的那一头。然后核对这头牛的族谱,确定品种,测量体重,分析体型、外貌,诊断健康情况……折腾一大圈,一头牛的测量和登记工作才算完成。然后拖着地秤,在乡村的土道上磕磕绊绊地走到下一家,再敲门……就这样日复一日,一年当中大半年要在外出差,去的时候农村地里的苞米才一[[乍
扎] [乍
扎]]高,结束的时候已经是冬天,积雪覆盖了割倒在地里的玉米秆。休整一阵,刚一开春又出发了。
当时项目经费不足,吃穿住行都要尽可能将就,农村、县城里的生活条件艰苦,很多在省城里司空见惯的公共设施在这里根本找不到。张丽君过去虽是个学生出身,没有受过多少苦的城市女性,但也是毫不介意地入乡随俗。
“其实当时没觉得苦,因为这样的肉牛育种项目在我省没做过,现实与书本和国外情况差距很大,几乎没有成型的可借鉴的经验,很多技术和作法都要靠查资料和自身研究。所以在选育阶段,真恨不得每一家农户都走到,根本没时间想别的。”张丽君笑着说,别人说她干工作比老爷们都强,她也是哈哈一笑。只是有一次在外出差,恰逢女儿升中学,自己又赶不回去,只好通电话鼓励孩子――这些年的频繁出差已经让她亏欠女儿太多,母女俩长时间不见面产生不少隔阂。其实当天女儿在电话里只是半开玩笑地说了一句:“我是你亲生的吗?”电话这端,平日里精明强干的张丽君听了哑然无语,随后就流下了泪。
两年时间的奔波,第一轮登记共统计了1万多头牛的族谱、体型等信息。张丽君和她的同事们从近万头牛中进行筛选,选择符合条件的牛进行横向,随后又进入二代繁衍,数据采集等一系列工作,在总结分析性能测定结果时,由于没有先例可借鉴,张丽君通过查询资料、自己研究,找出一套数据统计方法……苦和累伴随着年复一年的科研工作从未消褪,张丽君和她的同事们始终做好每个环节,对任何瑕疵都不惜推倒重来。
直到2009年,第四代N牛终于育成,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进行现场审定,“辽育白牛种牛”正式宣告成功。
张丽君一战成名,她并没有利用这次机会脱离艰苦的现场科研,反而更加关注一线的工作。
“我愿意去现场,自己亲手做的事托底。常和牛打交道不觉得苦,脏也不算什么,习惯了。”张丽君说话总让人觉得既温和又开朗,“不过有一回也给我弄够戗。2013年冬天有一回,我们去养牛场测牛的背膘,那时候大冬天,牛棚里为保持温度挺长时间没开门,我们一进去,那氨气的味儿那个浓……这么说吧,这么多年我都挺不住,辣得眼睛都睁不开。那也得测啊,我们在牛群里挤来挤去,拿着设备挨个牛测量,又要保护仪器不被牛撞坏。结果刚做到一半,牛棚的棚顶还漏了,连冰带雪全都掼到我们身上了,从头到脚,那些牛一乱在你身边蹭来蹭去,你就想吧,那什么感受。说起来,我们这个团队,也确实挺能战斗。”张丽君在接受采访时,反复强调成绩是整个团队共同取得的,她只是其中一员。
科研工作者是值得尊敬的,长期在一线做现场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尤其值得敬佩。15年来,张丽君经历了无数田间地头的严寒酷暑;无数次连续十几个小时在实验室或牛舍里进行胚胎移植操作;去屠宰车间测定牛内脏、肉质、肉重,加班到深夜赶写项目材料;坚持定期为基层技术人员和养牛户授课……仅从2011年以来,张丽君承担了国家或省级科技项目(课题)8项,研制地方标准5项,发表、出版学术论文(论著)7篇,科技成果获省部级奖励2项,省畜牧行业奖项4项,被辽宁省科技厅评聘为辽宁省牛科技创新团队首席专家。
除了科研之外,张丽君还参加辽育白牛产业开发工作,取得了新的产业经济发展理念,创建适应辽育白牛品种资源特点和辽宁省产业实际的辽育白牛全产业链开发模式的新成绩。另外在“沿江牛保种”、 辽宁省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等工作项目中发挥重要作用,申请实施了多项对产业发展有重要支撑作用的科研和推广项目,推动了辽宁省牛业科技进步。
2015年,张丽君所在的科室接到编写辽宁省“十三五”畜牧科技发展规划的任务。编制5年行业发展规划意义重大,而“十三五”科技规划又是在国家政治和经济新常态下提出的,闹醒氲降胤降闹厥映潭瓤涨埃在编制上对规划的可操作性、准确性上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张丽君与领导和同事凭借多年科研积累,以及对国际、国内及辽宁畜牧业科技的了解,通过调研、查阅大量资料、讨论分析、征求意见、起草、修改等工作环节,和团队成员一起,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的编写任务,上报材料字数3.4万字。编制工作得到了辽宁省科技厅和大农业组专家的一致好评,被辽宁畜牧兽医局和科技厅采用。
在采访中,张丽君和记者聊了一些家庭的琐事,说起某一项工作时话题就不知不觉绕到她的女儿和丈夫身上。张丽君总是说自己亏欠家里人太多,好在丈夫和她是大学同学,了解她的工作性质,始终支持她,女儿长大后也愈发懂事,让她没有后顾之忧。如今女儿已经长大,工作时似乎遗传了她“女汉子”的工作作风,让她不免有些心疼。
(一)主要成效
——畜牧生产发展态势强劲,存出栏保持快速增长。2009年,全市预计实现肉类总产23.2万吨,畜牧业产值3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8%和10%。生猪存栏216.57万头,肉猪出栏225.38万头、猪肉产量19.0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94%;、 7.4%和11.78%。牛存栏60.08万头,牛出栏14.05万头,牛肉产量1.9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75%、8.16%和16.57%;羊存栏40.63万只,羊出栏23.86万只、羊肉产量0.54万吨,存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出栏和肉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0.62%和12.5%。家禽存栏539.62万只、家禽出栏760万只、禽肉产量1.69万吨,禽蛋产量9727.8吨,同比分别增长5.49%、10.8%、8.3%和2.42%。畜牧业已成为我市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的主导产业之一。
——产业基础得到夯实,发展后劲增强。2009年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已发展到25家;民营种畜禽场18家,新增12家;规模化养殖场(大户)快速发展到78户;养殖示范村、养殖小区建设稳步发展,示范村165个,标准化规模养猪小区11个,养牛小区9个。XX年-2009年,中央财政投资的1310万元,扶持78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拉动社会投资近6000万元;全市72个乡镇883个行政村动物防疫配备了冷藏设备。随着产业基础的不断夯实,我市畜禽良种繁育体系、防疫冷链体系初步得到了健全,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有了明显增强,为加快全市现代化畜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畜禽养殖模式有创新,现代化畜牧业发展步伐加快。在畜牧部门的协调下,农村信用社通过“找路子、出点子、送票子”支持尹家坝养殖小区以“信用社+养猪协会+农户”养殖模式发展生猪生产取得成功。信贷支持规模养殖新模式得到了省委白恩培书记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腾冲县推行“正大畜禽一条龙”养殖模式,2009年3户养鸡示范户实现销售收入210万元,纯收达12.3万元。按照省农业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扶贫办出台的《关于加强与泰国正大集团合作加快全省现代化畜牧业发展意见》的要求,市县(区)畜牧局正在寻求与正大集团更大范围的合作。
——挖掘培育了全国唯一的河流型水牛品种,扩大了**猪的选育,为畜牧业发展提供宝贵的种质资源。2009年,我市加强了与省农大的技术合作,以市种猪场为载体,以遗传资源保种场项目建设为支撑,扩大了**猪的选育。目前该场已选育纯种**猪408头(能繁母猪386头、公猪22头),共九个家系;已向社会提供纯种**猪216头,优质二元杂母猪1217头。同时加强了奶水牛业基地建设,通过选育扩繁及相关试验研究等工作,“槟榔江水牛”于2009年8月25日通过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认定公告,结束了我国无河流型水牛的历史。目前在腾冲县建立了500头以上的养殖场2个,200头以上的养殖场(小区)2个,100头以上的养殖示范村6个,水牛奶产量2009年有望突破XX吨。通过挖掘培育全国唯一的河流型水牛“腾冲槟榔江水牛”品种,扩大地方优质猪种“**猪”的选育,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种质资源。
——全面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部门服务职能增强。按照《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和省、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的要求,我局积极推进基层兽医体制改革。五县区的兽医体制改革工作年底前可全部结束,基本建立了畜牧兽医行政管理、技术支持、执法监督三大服务支撑体系,进一步加强了畜牧兽医队伍建设,为全方位搞好服务提供了保障。
(二)完成的主要工作
1、抓好扶持政策的落实,促进了全市畜牧业发展。一是落实兑现能繁母猪补贴强农惠农政策。2009年能繁母猪补贴(按100元/头的标准)已下达各县区,可望在11月底以前兑现结束。二是XX年年完成母猪保险19.55万头,参保率达90%以上,2009年度的母猪保险工作正在有序的开展中。三是落实生猪良种补贴政策。指导施甸县按照省厅的要求,组织实施了160万元的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四是落实了腾冲、昌宁两县奶水牛良种补贴项目。五是落实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扶持政策,XX年—2009年度投入1310万元。通过落实兑现中央、省、市等一系列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强农惠农政策,促进了山区畜牧业的发展。
2、抓项目的申报和实施,推进了全市畜牧产业化进程。截至11月底共争取到中央、省畜牧兽医专项扶持资金3402.32万元。其中:①省级畜禽商品基地、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和畜禽品种资源保护项目资金215万元。②2009年施甸县实施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生猪产业项目资金300万元;③2009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510万元,目前实施方案已批复;④2009—2009年中央扶持奶牛规模化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250万元;⑤中央财政扶持低温冰雪灾害恢复畜牧业生产资金100万元; ⑥省级动物疫病防治、畜产品安全监管专项经费91万元;⑦中央财政支持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补助经费195.32万元;⑧中央省市2009年度能繁母猪补贴1741万元。通过上述畜牧兽医建设项目的实施,以及与国际小母牛组织、正大集团等的合作,有力地推进了畜牧产业化进程。共3页,当前第1页1
3、抓好畜牧科技术推广,提高了畜牧科技含量。为规范全市生猪标准化规模养猪场(小区)的选址、规划、猪舍建设、饲养管理、疫病防治、污物处理等建设标准,组织有关技术人员编制并下发了《**市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规范及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结合“科技帮扶”工程的实施,采取结对帮扶、驻点指导等形式,重点开展了以生猪标准化养殖、奶牛科学饲养、饲草饲料开发利用、牛的冻精改良、猪的人工授精等畜牧实用技术的推广和培训,提高了畜牧科技含量和养殖效益。据统计,2009年全市共引进推广良种猪21545头(其中:良种母猪20925头,良种公猪620头); 开展牛冻精改良30681窝(其中:黄牛改良10527窝、水牛改良19344窝、奶牛810窝);开展生猪改良43.56万窝,其中人工授精改良28.3万窝;完成农田种草11.08万亩;推广青贮饲料49.72万吨,氨化饲料11.66万吨;辖区饲料企业生产配合饲料7500吨,推广配合饲料18.52万吨;派出科技人员200名,重点挂钩帮扶30个新建科学养畜示范村,500户养畜专业户,20户龙头企业。
4、抓好疫病防控工作,保证畜牧业健康发展。一是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兽医工作方针,抓好以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为重点的畜禽强制免疫工作,为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据统计,全市春秋防期间累计免疫猪瘟1350.58万头、猪蓝耳病293.5万头、猪牛羊口蹄疫免疫472.15万头只、禽流感599.82万只。平均免疫密度达85.85%、71.86%、78.93%、67.29%。二是认真对基层春秋动物防疫工作情况进行调研,督促检查落实保政办发[2009]64号文件精神,层层签了防疫责任状。三是根据市政府对动物疫情测报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分别在五县区建立了周边动物疫情测报网点,适时掌握市外疫情动态,变被动防治为主动防堵。今年获取重大疫情信息四起,收到了提前防范的明显效果。四是认真组织开展动物疫病免疫效果监测,2009年共完成疫情检测3089份,完成免疫效果检测4144份,完成病原学监测采样送检527份,完成专项病监测采样送检172份。五是配合市人大农环委到五县区对贯彻实施《动物防疫法》的情况进行了检查。通过采取综合防制措施,自去年9月以来,已连续15个月全市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
5、抓市场监管工作,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进一步加强动物检疫监管。今年全市共开展畜禽产地检疫149.38万头只羽,检出病畜308头;畜禽屠宰检疫45.67万头只羽,交通运输监督检查生猪5225车次、20.51万头,牛1220车次、1.21万头。二是切实加大饲料、兽药安全使用等畜产品安全监管力度。今年,全市共组织出动执法人员1184人次,对32个生猪定点屠宰加工厂、82个肉类销售市场、72个畜牧业生产资料市场进行检查,共检查兽药、饲料经营户562户,整顿市场297个次。三是组织开展了兽药饲料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2009年共完成兽药质量抽检120批,检验120批,合格66批,合格率为55%;完成饲料产品抽样送检80批,检测120批(含德宏州送检40批);对23户养殖大户、重点户使用的饲料进行库房内抽取饲料样品,进行违禁药物抽样送检30批;动物性饲料产品抽检5批;饲料标签抽查109个,猪尿中盐酸克伦特罗及莱克多巴胺检测200份,圆满完成了全年的目标任务。四是及时开展生鲜牛奶生产、鲜奶收购加工、饲料生产为重点的专项整治行动。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按照市人民政府和省农业厅的部署要求,我局高度重视,迅速反应,全力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检查面达到100%,取得了专项整治工作的阶段性成果,保证了全市生鲜牛奶和奶制品的安全,保障了牛奶市场的平稳供应和奶业生产的健康发展。五是加大监督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今年全市共查处各类畜产品流通经营违法案件52起,罚款123738元。通过加大违法案件的查处,对畜禽贩运户起到教育和震慑作用,保障了畜产品交易顺畅流通。
6、抓其它工作,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保障。一是积极协助省农业厅、省奶协会在腾冲召开“云南奶水牛发展战略研讨会”,在研讨会上我市向大会提供交流论文5篇,展现了中国唯一的河流型水牛资源;协助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在腾冲召开“槟榔江水牛现场审定会议”。6月14日腾冲槟榔江水牛遗传资源顺利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的初审,7月11日正式通过国家审定。二是围绕“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构建社会和谐”这一主题,在系统内认真组织开展了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认真贯彻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三是以推进机关“三力”建设为切入点,严格建立了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行政问责“四项制度”;使机关作风有了明显好转。四是认真抓了党风廉政建设和献爱心活动。今年四川汶川5.12大地震后,局党组及时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发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解囊相助,踊跃捐款,全局系统共筹得救灾款和特殊党费63392元,为灾区的灾后重建尽了一份力。11月份又组织干部职工开展了献爱心送温暖活动,及时将2050元善款送到扶贫点的贫困户手中。共3页,当前第2页2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年来,全市畜牧业虽然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态势,呈现出一些亮点,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一是畜禽养殖方式总体上落后,畜禽养殖仍是一家一户散养为主,科学饲养水平偏低;二是畜禽品种多乱杂,畜禽产品与市场需求不对路,效益差;三是动物防疫基础设施从总体上讲还比较薄弱,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四是投入不足,投资渠道单一,加之畜牧养殖用地难解决,以致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速度缓慢;五是市内现有的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辐射带动力弱、 产品档次低、缺乏市场竞争力,畜产品仍然以活畜外销为主,畜牧产业化经营程度低。
二、2009年畜牧业发展思路、目标和工作重点
(一)发展思路
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新农村建设为主线,以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为目标,围绕“十一五畜牧产业发展规划”的区域布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走以加工带养殖、以龙头连基地、以品牌拓市场的发展路子。以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为发展模式,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着力培育优质肉猪、肉牛、肉羊、奶水牛四个商品基地;突出抓好动物防疫、畜禽良种、畜产品加工、畜产品安全和饲草饲料资源开发利用五大工程,认真落实各级政府发展生猪和奶牛生产的各项扶持政策,实现畜牧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
2009年力争畜牧业产值(当年价)达到32.5亿元,肉类总产量25万吨,比2009年预计数分别增长8.3%和8%;出栏肉猪245万头,出栏率达109%,猪肉产量达20.35万吨,增长8%,农民人均出栏肉猪1头以上;牛存栏60万头,出栏16.8万头,增10%;羊存栏42万只,增长5%,出栏26.5万只,增长11.8%;禽存栏570万只,出栏750万只,增长10.3%;牛、羊、禽肉产量4.65万吨,增13.4%。抓好科技措施的落实,抽派科技人员185人,挂钩帮扶450户专业大户、20户龙头企业,建设猪牛羊养殖示范村30个,建设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25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20个、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5个),新组建养殖专业合作社20个,努力完成肉牛冻精改良配种3万头,生猪杂交改良33万窝,推广青贮饲料50万吨,农田种草10万亩。突出抓好重大动物疫病的防制工作,确保生猪蓝耳病、猪瘟、口蹄疫免疫率、以及上市动物检疫率、屠宰检疫率均达到100%,使猪、牛、羊、禽死亡率分别控制在3.0%、1.5%、2%和6%以内。
(三)工作重点
围绕上述目标的实现,2009年着力抓好五项重点工作,推动畜牧业科学发展。
1、坚持不懈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保障畜牧业安全健康发展。对重大动物疫病依法实施强制免疫、计划免疫、程序免疫。一是严防麻痹松劲思想,坚持采取疫情监测、市场监控、依法监管、签订防疫责任制等综合措施,确保防控工作取得新成效。二是全面落实市二届人大十七次常委会对动物防疫工作提出的四点意见。加强领导,加大对《动物防疫法》的宣传;加大投入,完善冷链体;健全动物免疫反应死亡赔偿机制;增加村防检员补贴,稳定基层队伍。三是抓好春秋两季集中免疫,特别对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实行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注射,重点防范,确保防疫密度达100%。
2、继续抓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推动畜牧业发展方式取得新突破。一是抓好2009年度中央立项扶持的39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项目建设验收。二是督促指导隆阳、腾冲、昌宁实施好中央预算内投资150万元扶持的奶牛养殖小区项目建设以及中央财政扶持施甸县300万元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生猪产业项目建设。三是加大“正大畜禽一条龙”养殖模式推广力度,争取2-3个基地县。四是抓住腾冲槟榔江水牛进入国家保种名录和通过国家品种审定的机遇,努力把我市建成全国奶水牛供种基地。
本试验旨在研究大豆甙元对生长期锦江黄牛生产性能、抗氧化能力及免疫性能的影响。选取20头健康状况良好、体重为(140±5)kg的生长期锦江黄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5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精粗比为4∶6),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了100、200和400mg/kg大豆甙元的试验饲粮。限饲各组的干物质采食量均为3.98kg/d。预试期为10d,正试期为60d。结果表明:1)各试验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00mg/kg组较对照组高126.6g/d。2)各试验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各试验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相比于对照组均有升高的趋势(0.05≤P≤0.10);各试验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4)各试验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M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400mg/kg组显著高于100mg/kg组(P<0.05);各试验组的血清IgG含量相比于对照组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由上述结果可见,饲粮中添加适量的大豆甙元可以提高生长期锦江黄牛养分消化率,促进犊牛的生长,同时提高免疫及抗氧化性能。
关键词:
肉牛;大豆甙元;生产性能;免疫性能;抗氧化性能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民众的膳食结构在不断地发生改变,而牛肉因其脂肪含量低、富含蛋白质的特点受到人们的喜爱。从肉牛养殖实践可知,犊牛的培育是肉牛养殖的关键环节,因为这一阶段是牛只损失的危险期;并且,犊牛发育的好坏严重影响到后续的生产性能。因此,在犊牛饲养阶段,不仅要确保犊牛能够获取生长所必需的各种营养,还要提高犊牛的免疫力,保证犊牛的健康成长,从而在保证养殖户的经济收益同时,也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的牛肉。大豆甙元(daidzein,DA),别名大豆黄酮、大豆素,又名葛根黄豆苷元[1],是大豆异黄酮类化合物中主要的游离甙元之一。大豆甙元的分子式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C15H10O4和254.24。一般情况下,大豆甙元呈白色粉末状,无味、无毒,不溶于水,但易溶解于醇和酮类溶剂,极易溶于二甲基亚砜。大豆甙元首次于1931年从大豆中分离提取。大豆甙元的结构与哺乳动物雌激素的结构相似[2],从而促使其具有弱雌激素活性的生物学效应[3]。此外,Kaldas等[4]的研究表明,大豆甙元还具有抗雌激素样的作用。大豆甙元是一种雌激素样的天然活性物质,它能够调节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影响机体的激素分泌水平,从而提高肉公鸡以及去势仔公猪饲料利用率[5-6],增强肉公鸡、去势仔公猪以及东北细毛羊的日增重效果[5-8],但对肉母鸡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5],甚至对雌性去势仔母猪的生长起到抑制的效果[5-7],提高断奶仔猪饲粮的养分消化率[9]。研究表明,大豆黄酮具有显著的抗氧化能力[10]。畜牧生产实践证明,饲粮中添加大豆黄酮可以显著提高小尾寒羊、老龄蛋鸡、肥育猪、奶牛的抗氧化能力[11-14]。以往的研究表明,大豆黄酮可显著提高新生仔猪的血清中母源抗体水平和T淋巴细胞CD8+、CD4+亚群比例,提高母猪乳腺局部及整体的体液免疫功能[13,15],提高奶牛血浆中的乳及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A、IgG含量[16-17],增强雏公鸡淋巴细胞对植物血凝素的反应性,显著增加其免疫器官的相对重量[18]。大豆甙元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蛋鸡、奶牛、猪肉鸡等动物,研究在动物不同生长时期饲粮中添加大豆甙元对其性能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期为降低畜牧业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依据。前人大量研究表明,通过在动物饲粮中添加大豆甙元可以提高动物抗氧化能力及免疫性能,从而促进动物的生长。因此,本试验拟通过在生长期锦江黄牛饲粮中添加大豆甙元,研究其对生产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性能的影响,为大豆甙元在肉牛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试验时间与地点
大豆甙元(陕西慈缘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纯度>98%。本试验于2015年4月25日至2015年7月3日在江西高安裕丰农牧有限公司牛场进行。预试期为10d,正试期为60d,试验为期70d。
1.2试验设计及饲粮
选取20头健康状况良好、体重为(140±5)kg的6月龄锦江黄牛公犊,随机分为4组,每组5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了100、200和400mg/kg大豆甙元(风干基础)的试验饲粮。基础饲粮精粗比为4∶6,由于限饲各组的干物质(DM)采食量均为3.98kg/d。正试期生长期锦江黄牛饲粮营养水平按照我国《肉牛饲养标准》(NY/T815—2004)要求进行配制。精料由玉米、豆粕、小苏打、食盐、预混料组成,粗料为稻草。基础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
1.3指标测定及方法
1.3.1生产性能测定
在正试期第1天和第60天的08:30,对犊牛进行空腹称重,以记录每头牛试验初始重和末重,计算各组犊牛试验期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增重(g/d)=(末重-始重)/试验天数。
1.3.2粪样采集、常规营养成分测定及消化率计算
消化试验采用内源指示剂法,试验结束前3天进行消化试验,每组选取体重相近的3头牛,每天定时随机抽取新鲜粪样,每天收集3次并于18:00将每组收集的粪样进行混匀并称重。采用四分法称取2份500g的新鲜粪样作为分析样品,其中一份加入20mL10%的稀硫酸,以防止氨氮的损失,4℃冷藏保存。试验结束后将每个重复连续3d的样品进行混匀,置于65℃烘箱中烘干。烘干后用密封式样品粉碎机进行粉碎,粉碎后样品过40目筛,保存于自封袋中备用。加稀硫酸的粪样用于分析粪中含氮量,另一份用于测定营养物质含量。饲粮及粪样的营养物质含量测定:干物质、粗蛋白质(CP)、有机物(OM)、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的测定参照《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19]进行。饲粮及粪便中的酸不溶灰分(AIA)含量根据4mol/L⁃HCl不溶灰分法测定。养分表观消化率(%)=1-bc/ad。式中:a为饲粮样中某养分的含量(%);b为粪样中该养分的含量(%);c为饲粮样中指示剂酸不溶灰分的含量(%);d为粪样中指示剂酸不溶灰分的含量(%)。
1.3.3抗氧化能力及免疫性能测定
在正试期的第60天的08:30,用真空采血管对每头犊牛进行颈静脉采血。用无抗凝采血管采集15mL血液,倾斜静置30min后,以3500r/min转速离心10min,吸取离心后的上清液,制备血清,放置于-20℃冷冻保存。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的测定参照试剂盒说明书的步骤进行,试剂盒均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采用免疫比浊法对血清样品中IgA、IgM、IgG含量进行测定。
1.4数据处理及分析
采用Excel2003对所有试验数据进行初步整理,使用SPSS17.0中的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当存在显著差异时用Duncan氏法进行组间的多重比较。P<0.05表示差异显著;0.05≤P≤0.10表示存在差异显著的趋势。
2结果
2.1饲粮中添加大豆甙元对生长期锦江黄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由表2可知,各试验组平均日增重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100、200、400mg/kg组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19.05%、21.05%和29.19%,400mg/kg组显著高于100mg/kg组(P<0.05),而200mg/kg组与其他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2.2饲粮中添加大豆甙元对生长期锦江黄牛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由表3可知,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大豆甙元显著提高生长期锦江黄牛对饲粮中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P<0.05),100mg/kg组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4.79%,200mg/kg组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5.52%,400mg/kg组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5.11%,但各试验组间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试验组的有机物、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
2.3饲粮中添加大豆甙元对生长期锦江黄牛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由表4可知,试验组锦江黄牛的血清MDA含量相比于对照组有一定的程度的降低,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饲粮中大豆甙元添加水平的增加,生长期锦江黄牛血清中T⁃SOD活性也在持续的升高,且各试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以400mg/kg组活性最高。各试验组血清GSH⁃Px活性相比于对照组均有升高的趋势(0.05≤P≤0.10)。
2.4饲粮中添加大豆甙元对生长期锦江黄牛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由表5可知,与对照组相比,100、200、400mg/kg组生长期锦江黄牛血清IgG含量分别升高了8.60%、6.38%和16.43%,但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00和400mg/kg组生长期锦江黄牛血清IgM含量分别为2.67和2.82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这2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100mg/kg组生长期锦江黄牛血清IgM含量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生长期锦江黄牛血清Ig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3讨论
3.1饲粮中添加大豆甙元对生长期锦江黄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大量试验研究表明,大豆甙元能促进雄性动物的生长,但对雌性动物和去势动物的促生长效果不一致。郭晓红等[5]在1日龄艾维茵肉鸡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5、10和15mg/kg大豆黄酮,研究对公、母鸡的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大豆黄酮可显著增加肉公鸡的平均体增重、饲料利用率及平均日采食量,而对肉母鸡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郭慧君等[6]用添加有5mg/kg大豆黄酮基础饲粮饲喂断奶仔猪(公、母均去势),连续饲喂30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增重存在明显性别差异,雄性去势仔猪增重提高59.15%,但雌性去势仔猪低26.39%。本试验研究结果与前人基本一致,在饲粮中添加大豆甙元各试验组犊公牛的平均日增重均显著提高。有关大豆甙元促进雄性动物生长的作用机理韩正庚[20]做了系统的研究,大豆甙元具有弱的雌激素活性能与下丘脑、垂体等雌二醇受体结合,影响动物神经内分泌的性腺轴及生长轴,从而促进雄性动物睾酮的分泌,同时使垂体的生长激素生成和释放增加,刺激肝脏生长激素受体发育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生成,从而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
3.2饲粮中添加大豆甙元对生长期锦江黄牛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李方方等[9]在大白断奶仔猪饲粮中分别添加0(对照)、5、10和15mg/kg大豆异黄酮,研究其对仔猪养分表观消化率影响,结果得出,各试验组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均高于对照组,且10mg/kg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本试验得出基本一致的结果,在生长期锦江黄牛基础饲粮中添加大豆甙元可以显著提高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有研究报道,大豆异黄酮具有提高动物血清胰岛素含量、降低血清葡萄糖含量的作用,因此促进了机体对饲料中的营养物质进行分解,为机体提供了所需能量,从而提高了饲粮蛋白质和脂肪利用率[19]。刘春龙等[21]发现,在奶牛的基础饲粮中添加200mg/d大豆黄酮,可以显著提高奶牛瘤胃内木聚糖酶、羧甲基纤维素酶、水杨苷酶和微晶纤维素酶的活性,由此表明大豆黄酮在适宜添加水平下有促进饲料纤维性物质降解的作用。而本试验研究结果与其不一致,100mg/kg组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相比于对照组有降低的趋势,因此作者推测可能是该添加水平下瘤胃相关纤维降解菌的丰度降低,导致了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的降低。
3.3饲粮中添加大豆甙元对生长期锦江黄牛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正常生理状态下的动物机体,体内自由基的产生与清除保持着动态平衡,从而使自由基的含量处于较适宜的水平[22]。该防御体系主要由酶促和非酶促2个系统组成。酶促反应系统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酶组成;维生素E、维生素C、β-胡萝卜素、金属蛋白和半胱氨酸等组成非酶促反应系统。一般认为,机体内高的CAT、SOD、GSH⁃Px活性,以及低的MDA含量暗示机体具备良好的抗氧化能力[23]。谢棒祥等[24]报道大豆产品具有抗氧化、清除过氧化氢和超氧离子的作用,并认为是大豆黄酮在起作用。刘德义等[11]在奶牛基础饲粮中添加大豆黄酮,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奶牛的血清CAT、SOD及GSH⁃Px活性均显著增加,血清MDA含量显著的降低。程忠刚等[13]发现,大豆黄酮可以显著降低肥育猪血清MDA含量,显著提高血清SOD、GSH⁃Px的活性。本试验研究结果得出,在生长期锦江黄牛饲粮中添加大豆甙元可以显著升高血清T⁃SOD活性,同时各试验组的GSH⁃Px活性相比于对照组有升高的趋势,且各试验组的血清MDA含量均低于对照组。说明在畜禽饲粮中添加一定水平的大豆甙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3.4饲粮中添加大豆甙元对生长期锦江黄牛免疫性能的影响
大豆甙元属于植物源免疫调节剂,可以作用于靶组织或者靶细胞上的雌激素受体,因此往往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调节免疫器官或细胞上的雌激素受体进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25-26]。在动物饲粮中添加适量的大豆甙元可以促淋巴细胞的增殖,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但过量的添加会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进而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27]。郑立等[16]、杨建英等[17]发现,大豆黄酮能提高奶牛血浆及乳中IgG、IgA含量。Liu等[28]研究表明,在热应激奶牛的泌乳后期饲粮中添加300、400mg/d的大豆黄酮,奶牛血液中IgG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及200mg/d组。本试验结果显示,饲粮中添加大豆甙元显著提高生长期锦江黄牛血清IgM含量,同时各试验组的血清IgG含量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但对血清IgA含量无显著影响。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大豆甙元具有提高犊牛免疫性能的作用。
4结论
①饲粮中添加大豆甙元可以显著提高生长期锦江黄牛平均日增重,其中以饲粮中添加400mg/kg促增长效果最佳。
②饲粮中添加大豆甙元可以显著提高生长期锦江黄牛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
③饲粮中添加大豆甙元可以改善生长期锦江黄牛血清抗氧化能力。
④饲粮中添加大豆甙元可以提高生长期锦江黄牛免疫性能,当添加水平为200和400mg/kg时,犊牛血清IgM含量显著升高。
参考文献:
[1]方起程,林茂,孙庆民,等.葛根黄酮的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1974,54(5):271-274.[J].
[5]郭晓红,赵恒寿.大豆黄酮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J].兽药与饲料添加剂,2004,9(1):1-3.
[6]郭慧君,韩正康,王国杰.日粮添加大豆黄酮对去势仔猪生长性能及有关内分泌的影响[J].中国畜牧杂志,2002,38(2):17-18.
[7]王国杰,韩正康,陈杰,等.大豆黄酮对肉鸡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1994,19(3):4-6,23.
[8]任道平.半胱胺和大豆黄酮对东北细毛羊生产性能及IGF⁃ⅠmRNA表达量的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大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09.
[9]李方方,朱涛涛,朱宇旌,等.大豆异黄酮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免疫性能、养分消化率和粪中微生物菌群的影响[J].养猪,2015(5):25-29.
[11]刘德义,顾有方,陈会良,等.大豆黄酮对奶牛血清钙、磷及葡萄糖水平的影响[J].中国饲料,2005(4):20-21,24.
[12]朱新建,韩正康,王国杰.日粮中添加大豆黄酮对蛋鸡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畜牧与兽医,2004,36(9):6-7.
[13]程忠刚,林映才,周桂莲,等.大豆黄酮对仔猪生产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农学版,2003,23(4):44-48.
[14]任皓威,刘皙洁.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大豆黄酮对小尾寒羊血清中SOD和MDA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38(2):202-205.
[15]张荣庆,韩正康,陈杰,等.大豆黄酮的对母猪免疫功能和血清及初乳中GH、PRL、SS水平的影响[J].动物学报,1995,41(2):201-206.
[16]郑立,邓红雨,李晓翠,等.大豆黄酮对犊牛生长性能及免疫机能的影响[J].中国奶牛,2011(14):50-51.
[17]杨建英,王艳玲,郭永国,等.大豆黄酮对奶牛免疫功能和血清及乳中激素水平的影响[J].中国畜牧杂志,2006,42(7):15-17.
[18]高峰,周光宏,韩正康.大豆黄酮对雏公鸡生产性能和机体免疫的影响[J].中国家禽,2000,22(10):8-9.
[19]张丽英.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M].2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2003:45-100.
[20]韩正庚.异黄酮植物雌激素———大豆黄酮对雄性动物生长及其有关内分泌的研究[J].畜牧与兽医,1999,31(1):1-2.
[20]刘春龙,李忠秋,张帆,等.大豆黄酮和染料木素对奶牛瘤胃液内主要养分相关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畜牧杂志,2009,45(5):39-41.
[22]范石军.热应激对产蛋鸡体组织的过氧化损伤及抗氧化微营养素的协同保护效应[D].博士学位论文.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