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自我总结范文

时间:2022-10-13 21:05:2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职教自我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职教自我总结

篇1

“支教”工作是我市教体局为贯彻国家、省、市关于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精神,选派城镇中小学在职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任教,促进教育人才资源合理配置,改善农村偏远学校师资力量不足和教学质量不高,为推动教育全面、持续、均衡发展,为实现教育公平,构建和谐教育所做出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灵宝市的一名“名师”和 “学科带头人”,支教成了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在支教期间,本人忠于党,热爱人民,热爱党的教育事业,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宗旨,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

二、工作方面

我并没有因为自己是一位支教教师就有了什么“光环”。自从我踏进寺河中心校园那一刻起,就把自己当成一个真正的“寺河人”以高度负责的主人翁精神,在每一个平凡的支教日子里挥汗泼墨,辛勤付出。

篇2

长期坚持授后教学自我总结,可以获得如下几个方面的益处:

第一: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自身教学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主导作用的发挥程度,制约着教学效果。任何教师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而教学业务素质就是在教学实践中逐步积累和不断提高的。其中,善做授后教学自我总结的有心人.是提高自身教学素质,加速自己成熟的有效途径。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通过授后教学自我总结,进行自我反省,注意积累成功的教学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及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弥补不足。这样,日积月累,可以增强自己的教材处理能力和应变能力,提高自己的教学素质,促进自己的业务水平。

第二.有利于教学的“长善救失”,提高教学质量。一个成功的政治教师,不仅具有较高的教学艺术,更在于他的敬业精神,善于“长善救失”,遵循教学的科学性。教学实践中,每一个教师既会有融教学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佳作,也难免出现有失水准的拙课。通过授后教学自我总结,检查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并加以实事求是的分析,正确对待教学的成功方面和不足之处,成功经验继承发扬,欠缺甚至严重不足方面,及时查找原因,寻求补救对策,“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久而久之,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同时,教师的“长善救失”的教风和敬业精神,还能启迪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第三.有利于复习借鉴,起到事半功倍之实效。政治学科的课程设置及考核的特点,决定了高三年级复习时间紧、知识容量大,能力考核要求高,时政性和思想性强;既要精讲精练,又不能猜题押题。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借鉴平时笔录的授后教学自我总结,从中可以判断出哪些方面的知识、能力、觉悟平时授课中落实很好,学生掌握得扎实;哪些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欠缺,学生掌握得也不够理想。通过对照分析,复习辅导时做到了心中有数、查漏补缺,有的放矢;同时还可以有较多的课时抓重点、搞热点,有较多的精力从事“培优、提中、补差”,以达到提高成绩之目的。所以.借鉴授后教学自我总结,既可以节省复习时间,又可以提高复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之实效。

一个虚心好学的青年教师,应当把授后教学自我总结视为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经常性地开展此项工作,不断地反省,不断地总结,扬长避短,自我鞭达,尽力追求教学的完善。我在实践中认识到,要做好授后教学自我总结,应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

(l)必须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必须符合客观。授后教学自我总结毕竟属于主观的东西,要使授后教学自我总结有实用价值,必须如实地反映教学的客观性。这里所说的教学的客观性,是指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等。授后教学自我总结必须忠实地记录教学实践中的成功方而和不足方面,切忌随心所欲,随意夸大成功经验,或只记成功之处,不足方面竭力遮盖;要克服露短揭丑心理。只有这样,得出的结论才能符合教学实际,从而使授后教学自我总结具有实效和生命力。

篇3

自我总结,就是在完成某一工作之后自己对工作的过程、最后的结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取长补漏以备今后借鉴。俗语说“有钱难买回头望”,这是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的真理,他形象的说明了总结的重要性。古今中外那些著名的科学家无一不是在多次总结的基础上才取得一个个重大发明或发现,政治教学也是如此。要想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政治老师,除了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良好的教学基本功外,还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尤其在当前,教学观念日新月异,教育改革已成为时代潮流,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学问不断百花齐放,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我们必须不断改革和总结,改变陈腐的教育教学观念,以变的方法应不变的内容,以变的观念应变的潮流。那么如何进行总结呢?在教学实践中,我觉得应做到以下几点:

1.因班而异,边讲边总结评估,不课课雷同

中学政治老师大多是给同一年级若干班级上课,而多数教师往往是一备多教。每个班都是同样的语言、程序、同一种教学手段,这样,即使你对同一内容讲了好几遍,但对你个人而言,也不会有多少实际能力的提高。教一班有一班的得失,随时总结经验,克服不足,才能提高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比如在甲班上课,你可能因时间安排不妥,导致没有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只要及时进行了总结,教乙班时大概不会出现类似的情况了;但乙班可能隐匿忽视了学生而只顾自己滔滔不绝的讲,导致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主体作用不能发挥。那么总结之后,丙班你会处理好师生的双边活动;到了丁班,教学就得心应手了。如此不断总结下去,你的课就成了高质量的课了。再比如,你在某班上课之后,发现你所确定的教学难点并非是真正的难点,相反,学生易于掌握的知识却成了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面对这种情况,在后面的教学中,应及时调整教学设计。

学生是不尽相同的,而且各班可能有个班的特点,因此,在这班用的教法不一定适用其他班。

我再给高一讲述完某课后,根据不同班级的情况,作出如下总结:

“教学中没有因材施教,各班学生差异较大。一班学生不太好学,上课爱打瞌睡;二班学生好学善思;三班学生老气横秋,上课缺乏朝气;四班学生心不在也思想易抛锚。诸如此类问题,教学时应当注意。”

这样进行总结,在教学中,因班而异因材施教。方法灵活多变,手段常有不同,学生学习效果自然较好。

2.课后进行自我评价,逐步提高专业素质

同一内容在不同班级都分别讲完,下一环节就是教师自我评价,主要是撰写教学后记。总结得失,积累灵感,有利于积累经验和改进 教学。写教学后记的内容大体包括以下几点:

2.1 所交知识点是否正确或有疏漏、模糊之处;

2.2 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是否听懂、学会、掌握、运用;

2.3 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

2.4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2.5 课堂气氛是否活跃;

2.6 偶发事件是否处理恰当;

2.7 信息反馈结果等等。

如何获取教学后记的内容呢?首先静下心来,回顾教学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体味其中的成功和不足;其次,可以从课堂讨论,提问和批改作业中,分析自己的教学效果,而后进行总结评价;再次,通过与学生交谈,虚心听取学生的教学意见,发现自己教学中的缺点,以便及时纠正。坚持就是胜利,坚持就是成功。多年来我坚持不懈的写好每一个教学后记,并实践于新的教学实践,它使我不断的进步,并指引我走向成功。

3.搞好试卷分析,满怀热情勉励差生

学期末了,要进行考试。分数揭晓,悬殊甚大,怎么办?好多教师新学期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公布成绩,评讲试卷,以分数论英雄。我认为,这种办法不一定好。其一,相隔时间较长,学生对题目大多已忘却或记忆模糊,凭一节课45分钟时间,究竟能激发起他们多少记忆?其二,在新的学期里,大多数所谓的“差生”都有重打锣鼓重唱戏,彻底改头换面之心志,如果第一节课就因分数低而被你泼了一头的凉水,他还哪有心思再去奋发努力,或许还破罐子破摔。如此做法,不论是对学生,还是对你整个学期的教学,都将带来很不利的影响。

去年期末考试结束后,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我做了如下分析:

“本次考试题较难,难度大约在60%左右。从学生答题情况分析,两级分化严重,悬殊较大:最高分92分,最低分21分,学生失分主要在选择题上,材料及问题相对较好。今后应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对事件学会比较能力,让学生充分看书,从中进行归纳比较,使学生对知识更加牢固的记忆、掌握”。这学期第一节课上,我没有对试卷进行讲评,只是点名表扬了一些考得比较好的同学;为不打击其他学生。,我特别强调指出了本次成绩低的原因:一是教师可能没讲清楚;二是学生可能没认真学习;三是有些学生复习时间有所偏离;四是复习不得法。最后我对学生讲,过去的就让它成为历史,让我们把这节课作为新阶段的起点。这样无论哪个班,我觉得同学们信心十足,而且在以后的教学中,学生态度积极,课堂气氛热烈,教学效果极好。

4.多积累学生的意见,尝试建立问题小库

学生是教学对象,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往往能给我们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意见,对于这些意见,我们就当注意积累。分类整理后,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改进,久而久之,这些意见就成了我们最好的老师。高中学生的求知欲强,知识面也宽,往往会提出一些教师无法解答的问题。对于这些,我认为,教师切记为了面子给学生搪塞甚至错误回答。应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把这些问题先记下,课后应尽可能的多翻一些资料,直至自己完全理解后再讲给学生听,这样不仅不会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相反还可能更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这时,你把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积累起来,建立一个学生问题小库,以后再出现类似问题,就能给学生一个满意的答案。这些问题,也会成为你教学中的最大的财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不少学生,他们对感兴趣的问题总会刨根问底,比如,学习“当代国家政体”内容时,他们渴望了解中国与其他国家政体的优缺点;学习“企业经的经营者”,他们想知道怎样搞好企业?……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也应该收集起来,在日后的教学中,可以作为调节课堂气氛的佐料加进去,既满足了学生的欲望,又充实了自己,何乐而不为呢?教,然后知不足,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逐步提高,让总结贯穿在我们整个活动中,与我们的教学生涯共存。把总结作为磨练我们教学的砺石,教然后总结,总结再教,反复砥砺,不断地在边教边学边总结的实践中,感悟教有规律而教无定法的真谛,从而逐步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教学能手。

参考文献

篇4

我恪守一名人民教师的职责和本分,光明磊落为人,兢兢业业工作,不计得失,脚踏实地,锐意进取,廉洁从教,亦教亦学,教学相长,政治素质不断加强,道德修养不断提高。在实践中,我刻意完善自我形象,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束缚自己,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十不准”》和《师德行为建设十条禁令》,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二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使我深深意识到:教育的过程是集创造性和挑战性的过程。只懂教书不会育人,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我谨记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二、教育教学方面

1、勤勉教学,成绩突出。作为一名教师,我始终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己任,把成为学者型、教研型的教师作为自己的目标,孜孜追求。任现职以来,我要求自己不断增强业务素养,深入钻研教材,认真进行教学研究,坚持系统性、启发式、研究性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我坚决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兴趣、特长,其理解、分析、体验、感悟的能力也各有千秋。在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实施上,不强求“齐头并进”,而是根据学生实际,追求“差异发展”。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我突出落实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每一节课都要设计学生参与的问题,来引导和训练学生,起了很好的导向作用并取得了理想的成绩。在任现职期间,我所任班的数学成绩均名列第一。

篇5

跨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以来,中国教育事业在前所未有的基础上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迎来了全民教育普及化的新时代,高等教育也逐步成为国民素质教育的一部分,真正迎来了全面发展的春天。作为高等教育分支的高职教育以其职业化、专业技能化得到全社会的普遍认可,受到了众多学子和用工单位的青睐,可以说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为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也对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提到高职教育的发展,首先要着眼于高职教师队伍建设。是否有一支高素质的高职教师队伍成为关系到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也是适应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师数量不断增加。高职青年教师来源较为单一,大多为刚走出校门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他们工作有积极性、文化层次高,成为高职教师队伍的生力军,但由于其参与实践的机会有限,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他们工作热情高,急于攻破教学难题,往往不能合理安排工作和学习任务,缺少自主的专业学习方向;繁杂的日常工作和紧张的日程安排使其学术研讨空间有限,教师间缺少交流、沟通价值的认识,彼此不能达成共识,无法形成整体全面的教学团队,一定层面上阻碍了高职教育的正常发展,成为高职教育工作中的绊脚石。

针对高职青年教师队伍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笔者经过研究、总结得出如下几点培养途径:

一、强化职业道德教育,转变工作观念

作为高职教育的培训摇篮,首先,高职院校要经常组织青年教师尤其是新进教师学习职业教育思想,了解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探讨职业教育思想的内涵;组织青年教师学习和理解职业教育政策,认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明确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改变传统的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育人模式,从学生的基本素质教育入手,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其次,培养青年教师科学的教育观,转变以应试教育为中心的教育教学观,把对学生终身教育发展负责的精神贯穿于教育的始终。第三,针对教与学的矛盾,努力做到教与学统一,教师的主要职责由“教”变“导”,变“多”讲为“精”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让”学为“要”学。

二、狠抓专业技能的培养

高职教师的知识结构应由三方面构成: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本体性知识,即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职业知识,教师的职业知识首先应是精通自己所教的学科知识;实践性知识,即课堂情景及相关知识,属于教师的专业技能;条件性知识,即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属于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教师职业不可替代的关键内容。有了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做基础,作为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还应更多的注重实践性知识的提高。

作为一名高职青年教师应全面掌握教育学科基本知识和理论,具备完整、系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教学能力。不仅要掌握所教学科的知识,也要熟悉国内外本专业的先进技术理论,了解本专业的学术前沿动态;此外青年教师还应该能胜任本专业中的多门课程教学工作,带好本专业的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论文撰写等,成为教学工作多面手,真正的一专多能人才。

通过多年的教育工作,我们不难发现现代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已经不再局限于过去那种“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而应是在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上,具备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高职青年教师应善于接受新信息、新知识和新观念,分析新情况、新现象,解决新问题,不断提高自己业务水平,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

三、努力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高职教育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这一培养目标的关键是打造“应用型人才”,即对理论水平有一定要求,同时对实践应用能力有较高要求,这需要较长时期科学、系统的培养。作为高职教育这样一个新生的教育门类,对于教师的要求不同于普通高校教师,要求成为一名“双师型”教师,即既能从事理论教育教学活动,又能从事行业、职业实践活动,并能将行业职业知识及能力和态度融于教育教学过程中,这已成为高职青年教师必须适应的发展之路。

高职青年教师应通过不断学习,树立新的市场竞争理念,向“双师型”教师过渡。因此,新进青年教师应根据专业实际情况度过1~2年的实习期,包括课堂教学实习和生产一线企业实习。课堂教学实习主要是向资深教师或学院树立的模范“双师型”教师学习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组织教学的方法。青年教师到企业或是生产一线实践,一是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二是熟悉相关岗位职责,管理制度等;三是学习所教专业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四是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和用人标准,不断完善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通过一定的实习,使其基本拥有行业职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具备把行业职业知识及实践能力融于教育教学过程的能力,再进行独立执教。

四、反思应具备的理念

1.做一名终身学习者。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专门职业化人才,即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高职教育要面向未来,培养出的人才要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的需要。因此作为高职青年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更应该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对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进行更新和优化,更新自己的专业化理论体系,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

2.注重自我总结。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在于不断地总结和反思,从而得到经验和教训。时下,自我总结已成为教师专业成长模式的重要环节,它被看作是推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核心动力。必要的自我总结可以推动高职青年教师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专业化的成长过程中,往往有利于青年教师及时改正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偏差,更好的发挥自身长处,完善自身的教学体系。

3.敢于打破常规,探索创新。一个民族的发展关键在于其开拓创新能力,墨守成规,终将被时代淘汰。作为高职教育一线的工作人员可以不断总结经验,推陈出新大胆实践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比如改变过去以语言为中介的典型的学问知识传授模式,把实践中的典型案例、实物演示、创新制作、情境式教学等带进课堂,融入抽象的理论教学,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一个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

总之,高职教师职业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创造性劳动,高职青年教师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教育专业人员,就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与探索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最终让高职教育遍地开花,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的要求,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职业化人才。

篇6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华东师大兼职教授赵才欣说过:教师职业发展分为5个阶段。1-3年为生存与发现期,重点是入职培训、重新认识教育工作和自我定位;4-6年为稳定期,增强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职能;7-18年为尝试期与自疑期,利用革新机会,积极创新、进行反思和自我更新;19-30年为宁和期和保守期,重点是课堂与教学领导、自我总结与理论提升,重唤事业激情;31年以上为游离悠闲期,重点是唤醒专业兴趣与热情。尤其是1-5年教龄的新入职教师的培养最为关键,这段时间是新入职教师教学习惯和教学行为的定型期。

学校环境对一个新入职教师成长至关重要,教育理念先进、文化底蕴深厚、管理科学规范、教育成果丰硕的学校,能使新入职教师尽快尽早成长起来,养成终身受益的好习惯,能轻松地成为未来的骨干教师和区域名师;反之,较差的学校则是给新入职教师养成终身难以改掉的不良教学行为、习惯,更为可怕的是形成终身难以改变的错误认识和错误观念。因而同一大学、同一专业毕业的教师,在不同学校会形成不同的工作作风、会有不同的发展,甚至差距很大。所以,一个学校的校风对一个新入职教师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敬业爱生

清华附小的教师誓词是:“我是清华人,努力用敬业、博爱、儒雅成就每一个学生,把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当作我们的最高荣誉。”敬业是一个很传统的话题,但作为社会人而言,不管是哪个行业,这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爱生,就是对待学生要全心悦纳、真诚投入、舍得精力、乐于付出,这是教师崇高的职业操守。只有敬业爱生精神的教师,才能专心致志于其事业,献身教育,心系学生;才会严以律己,为人师表;才会严谨治学,诲人不倦;才会终身学习,追求进步;才会成就自己,成就学生。

吴正宪老师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市崇文区锦绣街小学,那个暑假她一天没歇,找来小学1-12册数学教材,全面通读一遍,亲自做了一遍例题、思考题和有代表性的练习题,正是凭着这种敬业精神,她成功地完成了“小学数学归纳组合法”教学实验,她的课堂教学艺术在全国引起了轰动效应。《人民教育》杂志的一位记者给她这样的评价:“一个教师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的教学执著于自己的学科,又超越于自己的学科,从而进入到关联着灵魂的教育境界。”钱梦龙老师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自己一天“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2014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仲威平,在小兴安岭南麓一个教学点里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坚信“教育需要执着的坚守”,展现小教学点里的大爱情怀。

三、成就课堂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说:“上好课是教师最崇高的师德。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往往取决于教师学养的深厚程度。一名教师,可以有自己的个性甚至缺点,但不能墨守成规,更要杜绝 ‘不学无术’与轻慢课堂。”

新入职教师要解决在课堂教学中常见的8个问题:照本宣科、缺乏创新,重难点处理不当,教学目标不符合要求、脱离学生实际;教学过程设计不合理、时间安排不恰当,内容空、难度过大或过小、节奏不协调;教态严肃呆板、语调平缓、缺乏激情不能感染和吸引学生,语言逻辑混乱或口齿不清;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教案或自己的思路上,只顾自己唱主角,让学生为配合自己服务,不敢撇开教案、走下讲台授课;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情绪低落,学生注意力分散,课堂秩序混乱;师生配合不够,讨论的问题内容属浅层次、低水平,合作讨论不充分,只追求表面形式,而无视实际效果;学生举手答题效率低,学生很少有发表见解的机会,学生自主独立思考的时间很少;学生学习态度很被动或紧张,缺乏上进心、自信心,不积极参与思考或分析问题思路狭窄、不灵活。

篇7

关键词 :信息化教学 教学资源库 教学改革

课题:湖南省教育厅教研教改项目(项目编号:ZJC2012030)资助。

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注重信息技术与高职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提高高职教育质量,推动高职教育理念变革,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

一、高职信息化教学的现状

目前高职教师对信息化教学有一定了解,但不全面。信息技术正在走近课堂,但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滞后于社会;信息技术应用模式依然单一,存在“教室被设备绑架、教师被软件绑架”的现象;信息技术辅助教得多,辅助学得少,没有根本改变教与学的方式,与当代学生喜用的获取知识的方式不匹配;信息化基础建设和信息化资源建设还跟不上信息化发展的脚步。

二、提高高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能力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为了提高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能力,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掌握信息技术,熟练运用信息化设备,在教学中获取、应用优质信息化教学资源,突出教学重点、破解教学难点。第二,将信息技术与设备的应用与教育教学过程深度融合,选择最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适应高职教学“教学做”一体化的需求。第三,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教师提供丰富有效的信息化资源支持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实现翻转式教学模式。

三、共享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2006〕16号)关于高职教育的重要文件中提出,高职教育要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加快数字校园建设,提高教学、管理、服务、技术应用和文化建设的信息化水平,实现专业教学资源库、精品课程等优质教育资源的集成共享。以重点专业及核心课程建设为基础,构建共享型教学资源系统。以课程标准、网络课程、虚拟仿真、教学课件、专业技术资料和标准库、考证培训模块、职业资格技能鉴定、远程教育和培训等教学资源为主要共享内容;通过共享资源管理更新机制及时更新内容,保证教学资源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四、信息化教学的实施

以高职机电类课程电力拖动为例,实施信息化教学改革。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以任务驱动为主线,以信息化资源为纽带,将教学环节分为:任务确定、创设情境、任务实施、任务评价、提高拓展共5个环节。

1.任务确定

课前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下达任务书,学生根据任务书,利用互联网、资源库等预习相关内容。这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检索的方法,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运用网络自主学习的能力。

2.创设情境

播放工厂各种机床的工作视频。视频来自生产现场,形象生动,让学生身临其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3.任务实施

(1)原理分析:让学生进入虚拟平台,点击交互式动画,自己分析工作原理,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工作原理。

(2)虚拟仿真:传统的教学设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而虚拟仿真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可过程纠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虚拟布局、接线、排除故障,真正体现了“做中学、做种教”。

(3)实训操作:播放网络资源库里的示范操作视频,让学生了解实训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接着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协作完成实操任务,在教师的指导下通电试车,通过实训操作学生能把理论知识有效地转化成实践技能。

4.任务评价

主要采用自评、互评、师评三位一体的过程性评价方式。学生根据任务评价表进行自评、互评,教师则根据学生课程表现情况、任务完成情况等综合评定。为了实现与企业零距离,特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为实训指导教师,全程参与实训考核。任务评价是自我总结和相互学习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

5.提高拓展

教师布置拓展任务,学生利用网络查阅相关知识,进入空间交流群参与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持续学习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自主创新意识。

篇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a)-0182-01

职教无机化学课程教学现状就是无机化学作为职教院校化工、医药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许多专业学生所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必修课和基础课,因此,对无机化学课程的改革和教学至关重要。但是,无机化学由于很多知识点比较零星,没办法实行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因此,笔者结合无机化学课程的教学现状,根据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理念,提出了实验引领教学模式,希望对职教无机化学课程的运用和改革,提高相应的借鉴和思考。

1 无机化学教学现状

当下的职教无机化学课程进行了许多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尝试,但是根据目前的教学课程和理论实践来看,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时,仍然是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无法实现理论知识对实验的指导作用。教师在进行无机化学课程的理论教授时,因限于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实验技能动手能力指导不足,理论学习的内容也相对枯燥乏味,难以获得实验所需的学生实验数据,过去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规模扩大化,中职录取时零门槛入学,导致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参差不齐,抽象和形象能力较差。传统的授课模式,容易导致学生上课效率低下,动手能力差,在实验教学时缺乏相应理论指导,不利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此外,由于职教化工类等专业的毕业生最后毕业的服务对象是工厂生产工作的第一线,但是部分学校仍然偏向对理论知识的教授,缺失对实物、实验操作的良性认知,导致在生产企业出现重新培训,浪费社会资源。这样导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校、学生立足于社会的能力。

2 实验引领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改革围绕以下几步骤展开

实验引领教学模式通过实验巩固化学基本知识,过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是建立一个无机化学的新模式,使无机化学实验具有教学内容前瞻性、教学方法创新性、教学手段现代性的特点,积极促进无机化学实验课教学质量的提高。上课过程围绕下面几个步骤展开:领取实验任务―编制实验计划―实施与反思―总结评价。

2.1 领取实验任务―― 明确实验课教学的目的

领取实验任务明确实验课教学的目的,要介绍无机化学工作页的重要地位。无机化学工作也使我们在上课前由教师根据所学内容制定,提前发给学生的做的作业。在工作里也包括领取实验任务,实验计划和实施,实验反思以及实验总结四大部分。学生只要在课前根据相关内容完成实验前的准备这部分即可。比如: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实验前的准备”包括几个问题:(1)粗盐的组成有哪些;(2)粗盐提纯的步骤;(3)过滤中的二低三靠是指什么内容等。学生在完成“实验前的准备”同时,不仅要翻课本,还要查一些相关的实验资料,更重要的是明确了我们实验的目的。并且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力。

2.2 强调编制工作计划

编制工作计划是实验成功的基础,许多同学在进入实验室前,对要做的实验一无所知,教师只好花很多时间去讲原理、步骤、注意事项、数据处理等,即使这样,在做实验时,还是问题很多,导致实验紊乱、拖堂、误差大等;针对这一现象,必需要求学生课前编制工作计划,并完成工作也中的“计划的制定”通过预习使同学们熟悉了实验流程,需要的药品仪器,实验注意事项等问题,老师只要简单讲解要点,同学就能自己操作。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学生需要在实验前完成表1中的第一、第二列,这样一来学生可以使整个实验过程有条不紊,此举可以减少实验差错,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做完实验有成就感,同时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在编制计划的过程,我们也是分组讨论完成的,所以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2.3 实验前的准备

实验前的准备是很锻炼学生的一个重要环节,计划制定了之后,需要的仪器药品,学生得准备好,需要的溶液,学生也要独立配制,这就不断巩固学生配制溶液的技能。在粗盐提存里,教师需要讲解重要的环节,过滤操作,什么是一贴二低三靠,是重要的技能要领。所以实验前的准备室完成实验的保证。

2.4 实验的实施与反思

实验实施的过程可以把表1中的实验现象填写完成,实验完成后,要求学生进行反思。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对结果好不好进行反思。对于粗盐提存实验中,有的同学会完成得很快,有的同学完成的很慢,那是蒸发的过程使用的时间不同。教师设计一个问题,加水量多少有何影响?学生只要回答了,答案就很清楚了。所以,在实验反思这一块,需要老师设计一些画龙点睛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的明白整个实验,并且在做不好的地方进行分析,得到提高。

实验总结就是对整个过程,整个原理的一个复习。整个实施过程教师只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学生在完成工作页的同时,就完成了整个实验,并且学会了相关的理论知识,所以上课前,教师要根据所学内容编制合理的工作页就很重要,另外对实验项目的选择也是一个关键。

3 精选实验内容,更新实验课教学体系

传统的无机化学实验内容中,形式机械,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兴趣和大学化学实验教育的新鲜感;在讲到过氧化钠的性质实验室,我们设计了滴水成火,吹气着火等趣味实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元素化学实验的改革,不是简单摒弃元素化学实验内容,而是在内容上选择有益于学生自我总结规律性的反应,少而精,不拘泥于课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而是摒弃以往元素化学实验为主的教材编写方式。在无机化学整本书中,对中职学生来说,一上来就接触物质的量等内容,会感觉很吃力,我们不妨从元素开始学习,在后面的学习中在渗透物质的的量的内容。将理论知识分解到实验教学中,从而实现理论到实践的螺旋性上升。

4 结论

综上所述,在进行实验引领教学模式中,既要体现理论和实践紧密联系,也要充分的体现无机化学课程的特点。因此,在职教无机化学的教学中应该结合教学实际,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实现职教化工专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并促进教学改革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二、巧用课文,激发豪情壮志

语文课本中也有很多课文是激情豪迈的,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可以引领我们去激发学生的豪情壮志。在教学中,巧妙的渗透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并让学生通过学习、朗诵等方式,感受其中的情感,尽可能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重新找到自己内心深处的激情,让这种激情再次震撼他们的心灵,刺激他们每一根神经,让他们重新找到人生的目标。如在学习课文《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时候,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在词中感受到古战场的雄奇景观,更要体验作者赞一代儒将周瑜的丰功伟绩,抒发作者个人的贬谪失意、功业无成的感慨,最终要让学生通过视频感化、朗诵渲染等,真正体验到“人生如梦”使作者迅速从惆怅失意中排解出来,表达作者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激励学生不要因为自己上职校前的学习成绩不够理想而失去学习奋斗的信心,让苏轼的豪迈激情激励学生。其实书本中有很多这样的文章,关键是要我们教师善于利用教材,并将可以开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课堂中渗透和升华,让学生收获更多有利于激发自己豪情壮志的情感收获。

篇10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7-0064-01

21世纪,是一个奔跑的世纪,社会如此,教育也如此,因此“应试教育”盛行,在这种状况下,身为副科目之一的体育,也被排挤到了一边,逐年来,就造成了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下降,而在弘扬“素质教育”的近年,本文就来浅析一下如何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学实践。

一、学校重新重视体育教学课程,建设完备的体育器材和用地

近年来,造成中小学体育教学实践质量低下的原因主要分为客观和主观的原因,先从客观来说,主要是学校和资金的问题。

1.学校重新重视体育教学课程

学校受到社会“应试教育”氛围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因此片面地加大主课目的课程,同时缩减或者删除副科目的课程,导致主副科目课程量的失衡,再加上体育课堂本身带有强烈的实践性,缺乏实践时间的体育课程,导致教学质量的严重降低。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学校应该行动起来,纠正“应试教育”的理念,重新树立“教育育人”的观点,更将“应试教育”的观念改变为“素质教育”的理念,合理平衡地分配好每一门科目的课程量,从客观上保证体育课程量的充足,保证体育教学任务的开展。

2.建设完备的体育器材和用地

解决了学校教学原因后,回归到实际的现实问题上,根据国家教育局公布的全国中小学校平均体育器材量和投入资金量地对比数据,我们清晰地发现,我国中小学的体育器材大部分呈现缺乏状态,特别是农村地区,导致这个问题的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资金与场地的问题,在城市中,大部分中小学都资金充足,但城市的土地资源比较紧张,因此导致体育用地的缺乏,体育是一门非常强调实践的课程,缺乏实践锻炼,学生们锻炼不足,反过来又会导致体育教学质量的下降,在农村地区,体育教学用地十分充足,但是农村地区却缺乏资金来配置体育教学器材,因此,大多数农村的学生只能在空地上进行简单的体育训练,为了改变这个状态,国家要加大体育教学资金的投入,特别是农村地区,同时合理规划好城市用地,让城市中的中小学都有充足的体育教学用地,以提高体育教学的实践性。

二、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实践水平

经过分析中小学体育教学课堂实践性低下的客观原因后,发现主观原因对体育实践课的影响也很大,其中体育教师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1.加强对体育教师职业教学的再培养,再培训

在教学课堂上,教师是一个知识的引导者和传授者,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课堂质量,在体育课堂上也是如此,而体育课堂实践性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低下,因此要加强对体育教师教学质量的培训,主要可以通过教学研讨会、教师交流会、在职教师培训计划活动和教师资格年度考核与评比等等方式来加强教师的培训,让教师在各种交流、培训和活动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更好地带动体育教学课堂的实践高效化。

2.加强体育教师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总结

在上面说道,加强体育教师的职业教学水平培训活动中的“教师资格年度考核与评比”活动,是一个非常好的活动,这个活动不仅能使教师客观地接受教学水平再培训,更加可以使教师主动地对自己的教学质量和水平进行自我反省和自我总结,因为在这个活动中,主要通过评比来考核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一旦教学评比中考核不通过,不仅意味着对这个老师的教学否定,更是对这个教师的一种心理冲击,从而使教师自我反省和自我总结自己在教学中的缺点和不足,加以改正。

三、结合地方特色,开展特色体育教学训练

每一间中小学、每一座城市和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加强中小学体育课堂的实践性,必须从实际出发,将课堂与地方、学校特色结合在一起。

1.开展地方特色体育运动

体育是一门实践性非常高的科目,从实际出发,寻找与本校或者本地运动特色相配合的运动项目,不仅使学生更有认同感,而且学生在平时接触中更多,训练中更加熟悉,如以梅州地区为例,众所周知,广东梅州是客都,是足球的故乡,所以在梅州的中小学体育课程中,都可以加大足球的学习,并且与时代结合,加入足球技巧的训练,如守门员的守门技巧、顶球技巧和跑步抢球的技巧等,让学生会学得更好,更加有兴趣,有动力,才能更好地提高体育实践课。

2.开展大型的地方体育特色2+1活动

所谓的体育“2+1”活动,就是将体育锻炼与健康教育和比赛游戏相结合,体育教学不仅仅是进行体育锻炼,体育教学的宗旨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健康的体格,也就是“健康体育”的概念,学校可以每一年定期地举行一些大型的体育赛事,而这里主要推荐举办“2+1”体育活动,以篮球为例,可以举办一年一度的篮球竞赛杯,而且在举办期间,在篮球比赛场外的一角,加入篮球比赛的相关知识的介绍,如篮球特有的热身运动、锻炼技巧、投篮技巧、后卫技巧和抢球技巧等等。

四、完善体育教学的相应措施和制度

中小学体育教学课堂上,除了教师和学生的努力外,相应的客观的外在的措施和制度也十分必要,在课堂上除了练习一般的伸展运动,防止伤害外,还有制定其他相应的规则,如在练习足球时,除了按照国级标准的时间来比赛外,对学生各种动作和姿势规范化。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实践性不容易,而且中小学体育本身也存在着多种的问题,在客观上,主要是外部的社会、资金和地区原因,主观上,主要是内在的教师和学生的原因,合理适度地处理好各种主客观原因,才能最终解决好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实践性问题。

参考文献:

[1]江宇,周兵. 对我国体育课程评价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课程・教材・教法. 2010(07)

篇11

(一)重实践、轻理论的传统教学模式

大部分中职院校都只是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而对于非应用型的知识不是很重视。第一是由于学校的生源越来越不足,学校招生困难。为完成招生计划,学校就会以就业率为亮点吸引生源,其教学目标关注点也就相对集中。学校重视学生有没有掌握一门实践技术,能不能找到好工作,为将来招生做基础,从而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如此,导致招生就业的双重困难的不良循环。第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大部分流于形式。根据国家制定的中职教育的教学大纲,思想政治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但实际情况是思政课成了学生休息或打发时间的去处。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并没有尽到自己的义务,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往往敷衍了事。且教师的收入水平较低,除了教授课程安排的知识外,不愿过多投入到学生的思想建设上。第三是学生构成的特殊性、复杂性,使得学校对他们入学后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心无力。中职学校的学生入学门槛低,生源素质较差,一般都是初、高中学习不好的学生,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中职教育的生源在根源上的素质教育就没有受到重视,大部分中职生只想着能学好一门技能,以后去社会上能赚钱的思想。这就导致学校很难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种种原因促使学校不得不将重心放在实践教学上,而对思想政治等思想上的教育不够重视。

(二)中职院校的管理模式僵化,缺乏对思想教育工作的活力

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需要学校、教师、家长共同合作管理。现在的情况是学校承担了大部分任务和责任。另外在思想政治教育开展过程中,学校、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不到位,学生的思想教育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第一,各中职院校的管理机构一般都很正规,等级分明,制度严格。但管理机构设置过多、规章制度过严,学生更容易问题,学生管理中出现的漏洞就更多。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管理者在不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下下达任务,往往行政管理手段过于僵硬,造成执行者的反感。而对这些行政命令,教师和学生不痛不痒的执行,效果并不明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这样,上级指派,下级执行,上级追求政绩,至于学生是否在思想政治教育上有所进步,管理者却很少关注。第二,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中职教育的特殊性要求中职教师既要懂得理论知识,又要熟练掌握技能培训。但近年来中职教育的快速发展,涌入了大量的青年教师。他们有过硬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但在实际工作中,缺乏教育和管理经验。面对一些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时,应变能力较差,无法做好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工作。而学校繁冗的管理程序,不能及时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和指导。第三,学校部门设置目的不明确。例如某学校实行责任制,班主任是第一责任人。虽然学校设有学生处、心理咨询室,但学生一旦发生不良事情,学校和家长都会找班主任负责。学生和家长鲜有从学生自身的心理或者学校的制度上入手去找原因。这些部门也没有积极主动的履行自己的职责,去配合事情的解决。所以,只靠单纯的课堂教育和班主任一人负责制度,很难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第四,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够重视。不同的学生,天赋、个性不同,习惯、爱好也有差异。客观事实对人才的需求需要多层次性,多差别性。而大部分院校都是统一制式,流水线式的培养方式。这种重复的教学模式严重磨灭了学生的活跃思想,“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在思想政治教学上很难得到创新和优化”[1]。

(三)中职院校学生价值观的差异

我国中职院校的学生大多都未成年,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他们的思维活跃、思想敏感,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第一,受家庭成长环境的影响。据调查,某中职院校中有40%的学生家庭是单亲家庭或无双亲家庭。因为家庭的特殊环境,孩子的心理较脆弱,有的极度自卑,有的容易冲动、焦躁、目中无人,其情绪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一旦学生之间发生冲突,家长有的强管,有的不管,对孩子的教育未能正确引导。所以,即使学校加大力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很难因材施教的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做出有效的实践教育。第二,受社会影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学生的价值观受到严重冲击。他们有的受到物质利益诱惑,产生拜金主义情绪,在追求人生目标过程中,迷失自我;有的深受网络的危害,崇尚暴力,盲目自大。加之法律意识淡薄,分不清网络信息的真假,容易成为不法分子引诱犯罪的对象。

二、针对中职教育中的思想政治现状所提出的解决办法

解决中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需要学校、教师、家长的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同时,学生自身也应该加强自我教育,以改变这种不协调状况。在日新月异的社会,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思想修养,成为更有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

(一)建立一套自上而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首先,学校应加大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投入。“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使学校成为和谐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窗口”[2]。学校不但要整合自己的资源做好宣传工作,更要积极探索运用社会上的合理资源,全方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教育工作者和学生进行科学管理并实施奖惩制度,充分调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线的教师要加强自身的政治素质。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只有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才能寓教于乐,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融汇到其他科目的教学实践中去。教育工作者还应定期参加政治培训或研讨会,实时了解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总结归纳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心理状况。最后,学生应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修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从步入校门开始,就要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了解更多国家政策和社会信息,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政治课程和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把自己所学融会贯通,提升自己的技能知识和政治素养。

(二)破除单一的教学思维方式

首先,改变以往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认知。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照本宣科,学生作为主体,只是被动的接受。这种授课方式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应该把老师也作为教育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和老师都是学习知识的主体。把老师摆到与学生对等的位置中,且重点加强学生的主导地位,激发起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并充分投入到课程的学习当中。其次,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全面自由发展。政治理论课不仅要求老师教授知识,更需要他们在教学中投入自己的情感。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及个性差异,有重点有针对的进行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要求学校不可能实行统一的教学标准,对教育目标因材施教,根据实际情况,实行人文教育。有效的实施实践教育,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和政治修养。最后,积极运用网络教学方法。网络的普及是一把双刃剑,既要看到网络带给学生的危害,也要看到网络的便捷和实用。青少年普遍接受并喜爱这种动态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对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老师不必单纯依赖课本对着学生上课,且网络的便捷也可以随时找到更新的数据和实际的范例。动静结合的方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也更有助于进行学生的心理和思想上的指导。

篇12

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必须符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要搞好教育教学工作,中心环节是上好课。为此,就必须先备好课。备课是深化学校教学改革的基本任务,也是课程改革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备课,是教师对本职工作责任感的表现。备课,也是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已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的过程。备好课,也就是对教学进行精心的设计,这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实现教学目标的保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在一定意义上,教师每上一堂课,好比带领学生攻占一个知识高地。打仗不能打无准备之仗,要带领学生攻占知识高地,教师就应充分备课。此外,教师要把自已懂的知识教懂学生,还有一个怎样教的问题,必须考虑教学步骤和方法,做好精心的、周密的教学程序的设计,这就得认真备好课。因此,如何备好课是每一名合格的高职院校教师必须学会的基本功。怎样的课才是一堂高效率的课?一堂好的职教课的评价标准是什么?要备好课还有哪些要求?

1分清高等职业教育与学术型高等本科教育的区别

(1)人才培养目标的区别:前者是培养生产与社会实践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后者是培养学术型,工程型专业人才。

(2)课程类型与结构区别:前者是职业性,理论、实践一体化,专业课比重相对大,岗位技能训练课比重也很大,基础理论课以够用,必须为度,尤其表现为教、学、做一体化课程;后者是学术性,系统化,纯理论,或理论与实践割裂化,基础课比重大,强调基础扎实和理论的系统性。

(3)评价学生学业重点的区别:前者是突出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注意相关知识的应用;后者是学术标准,强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4)教师标准的区别:前者是专业与实践课的教师是教学与职业实践并重的教师,达到双师型标准( 既有一定的企业一线工作经验,又是一名合格的教师);后者强调高学位,教学科研并重。

2掌握一堂好的职教课主要评价标准

课堂效果的评价:以学生为主体,不是以教师为主体。不是看教师表演,而是学生必须行动起来。即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表演的是否精彩。

课堂上应突出“ 能力目标”,这一点是涉及职业教育的根本方向问题。职业院校的学生不是来泛泛的接受知识、积累知识,而是来学习实用就业能力的,是要在未来职业岗位上解决实际问题的。这是职教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能否用恰当的任务进行能力训练,这是课堂能力目标的直接结论。因此,一门好的职教课程必定有明确的任务。教师引导学生兴高采烈地完成这些任务,练出办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练出“自学的能力”,学到“相关知识”,获得实际成果,产生由衷的成就感和自信。

3备好一堂高效课堂的要求

要备好一堂课,必须做到六备:备内容、备学生、备教法和学法、备教具、备习题,并做好集体备课。

3.1备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和重点

备内容,就是教师要熟悉和掌握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内容。并根据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另外,还应有科学方法(包括科学研究方法和学法)培养的目标,能力培养的目标和非智力素质培养的目标。

钻研教材,就应从全局到局部。熟练掌握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每个章节的具体教学要求( 重点、难点、关键等)、本课程在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与作用(核心技能课,还是为实现核心技能课目标打基础的或起辅助作用的课)。掌握教材,就必须深刻理解教材,通过教师的分析、理解、归纳、整合,掌握住关键,抓住教材中的注意点。教师是“教课”而不是“教书”,教师一定要研究大纲、教材,要认真反复的熟读,狠抠教材,“读书得间”。能不能挖掘出问题,就看水平,看责任心。当然,并不是说教师可以丢开课本,另搞一套,而是要分析课本,参照课本内容来讲,还要指导学生阅读课本。能否准确地指出教材中的注意点,是体现教师对教材掌握的深刻的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评价一堂课的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

还必须指出,教学大纲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教学中必须达到的要求。教学的过程是教师“用教科书教”的过程,而不是“教教科书”的过程。

3.2备学生:明确教学难点、深广度和容量

教学工作是教和学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的共同活动。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师的教学效果,最后都要落实到学生身上。所谓备学生,即深入了解学生实际,因材施教,是备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了解学生实际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可以通过历年教学经验的积累,以及批改作业,与学生交谈辅导,测验考试,课堂提问等,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这些都是有效的方法。要了解学生的兴奋点,认知水平,引导学生的兴趣,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大力宣传职教的新观念:多元智能观、多元人才观、多元成功观、构建学习观等。按照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认知规律来设计课程,安排教学,以实现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强调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学习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教学目标尽可能定的具体、适宜,以素质为核心,突出能力目标、知识以实用为主,体现出高职教育的特点,也就是你所传授的知识、能力与就业岗位需求零距离。考虑建立“自我学习、终身学习”的现代学习观,注意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训练,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能否根据学生的实际,确定教学的深、广度和容量,是评定一堂课的教学水平的又一标准。

3.3备教学方法

落实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活动性,开放性和创造性。教学方法是指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为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实现每课的教学目的,使其教学效果最佳。

首先要把握教学目的和任务,要选择和运用与教学目的和任务相适应的能够实现教学目的和任务的教学方法。例如:传授新知识时,要充分发挥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的效用;培养技能技巧时,则要选用练习法、实验法等。

其次,教学方法的选择还要把握好不同教学内容的不同的性质和特点,把握好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例如:重在概念理论性总结的知识内容多采用讲授法,而重在过程探索性的知识内容则采用实验、演示与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各种教学方法都是在一定的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都是为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服务的,因而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局限性。因此,教师应从教材的需要出发,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组合,灵活地设计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创造性。

最后,教学最重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学会怎样学习和怎样思考。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有根据地怀疑,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和发展学生的求同和求异思维。因此,是否突出学法指导,是评价一堂课的又一重要标准。

3.4备教具:做好多种教学媒体的有效组合运用

教具是教学工作的一种重要手段。要使学生深刻理解和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单凭教师一张嘴巴、一根粉笔,往往达不到目的,而必须借助教具。常用的传统教具包括黑板、实物、模型、仪器、挂图、图表等。随着近代科技的发展,出现了各种现代的教学手段,如投影机、收录机、多媒体电脑,还有我院已建成的高标准的校园网等。应充分利用这些教具,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这一前所未有优越条件,认真做好准备,熟悉它们的原理和操作,考虑如何引导学生进观察、思考、分析和操作。

3.5备习题:进行精选、归类和配套

习题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链条,习题设计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它起着监控、巩固、反馈的作用。解习题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必经途径,也是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起点。所以,备习题是教师备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对例题的讲解要规范,着重分析题意,步骤要清楚,书写和作图要工整,对学生起示范作用。具体就是要目的明确,必须服务于教学目标,必须与教学内容相关,数量要适当,难易适度,要有变化性、多样性,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对课本外的补充作业,也要进行精选、归类和配套。对批改课外作业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记下加以分析,及时在课堂上给予讲评和纠正。

3.6备自己

新课程强调教师的自我反思,要求在对待自己的问题上要充分认识自己。教师在教学前的教学设计中反思和设计自己。教师通过自我反思和认识过程,使自己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优势得到充分体现,使自己的弱点和错误减少到最低点,以最佳的心态和形象投入到教学氛围中,全面提高教学效益和质量。要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技术,根据学科内容、课程特点、教学环境等因素,创设声情并茂的教学情境,有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3.7备反思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