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2-08-14 23:50:3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政府工作计划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篇1

围绕上述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在今年的工作中,我们要以“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为主线,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主动作为,攻坚克难,敢打硬仗,勇于争先,努力保持经济社会跨跃式发展的良好势头。我们将全力办好十件惠民实事,做好七项主要工作,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好地由全乡人民共享。

今年,将为民办的十件惠民实事是:

一是林业生态建设项目。完成荒山绿化1000亩,通道绿化30公里,村庄绿化6个村,完善乡址生态园建设工程,努力建设生态乡镇。

二是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实施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70户,基本实现全乡无危房。

三是“组组通”公路项目。完成20公里新农村通组入户道路建设工程。并配合县交通局、公路局完成北环路正村段建设工程及运煤专线建设及绿化工程。

四是农村沼气建设项目。新建农用沼气800座,并进一步完善沼气服务网点建设,实现沼气服务网点全覆盖。

五是农村安全饮用水项目。争取实施乡址深井项目和城镇供水扩建工程,并辐射解决许洼、石泉、北沟、西沟等4村的吃水问题。争取实施上坡村深井项目王庄吃水项目和白墙村管网延伸项目。

六是农村便民超市项目。新建农村便民超市6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3个。

篇2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乡村居民最低生活保证制度是指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证规范的市区居民实行差额救助的社会救济制度。

第三条建立乡村居民最低生活保证制度。

㈠保证乡村居民基本生活;

㈡保证规范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㈢最低生活保证与法定赡养、抚养、扶养相结合;

㈣促使保证对象自食其力。

第四条持有非农业户口的乡村居民。

第五条最低生活保证规范确定的依据是基本生活必需品的物价指数、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和市、区财政收入等实际情况。最低生活保证规范由民政部门会同财政、物价、统计等部门。报市人民政府批准,由市民政局负责公布。

第二章保障对象

第六条凡具有市区非农常住户口。主要有以下三类人员:

㈠无生活来源、无劳动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居民;

㈡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失业救济期满仍未重新就业。

㈢在职人员和下岗人员在领取工资或最低工资、基本生活费后以及退休人员领取退休金后。

第七条申请对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予保证:

㈠虽然能计算到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证规范。

㈡家庭有非生活必需的高档消费品的

㈢家庭月人均收入虽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证规范。

㈣其他情况。

第三章保证对象家庭收入的计算

第八条确认家庭成员。

㈠未成年的子女。

㈡无生活来源的父母、子女亡故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㈢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㈣父母双亡或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弟、妹和年龄虽已逾越十六周岁的由于患有严重残疾。无法就业的兄、弟、姐、妹;

㈤经法定手续确立赡养、抚养关系的人员。

第九条保证对象家庭收入总和:

㈠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各类工资、奖金、津贴和退休金及其他隐性收入;包括单位拖欠的工资、退休金、基本生活费等收入。

㈡在大中专院校就读或当艺徒的助学金、生活津贴及勤工俭学等收入;

㈢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接受亲属的所有赡养、抚养金收入;

㈣社会救济对象和失业职工领取的各种救济金;

㈤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通过各种方式获得的所有收入。

除要计算本办法所列的各种收入外,确认保证对象收入时。还要核实其实际生活水平。但优抚对象的抚恤金和定期定量补助费不计入家庭收入。单人户在最低生活保证线基础上月人均增加15元。

第四章保障资金

第十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月人均实际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证规范的差额局部由市、区财政补足。计发公式为:

实发救济金=最低生活保证规范×家庭人口数-家庭月总收入。

第十一条凡是非在职人员的家庭由市、区政府共同负责保证。分担比例为市60%区40%区属单位在职人员的家庭由区政府负责保证,保证资金由区财政列入预算。中央、省驻市企业和市属单位在职人员的家庭由市政府负责保证,保证资金由市财政列入预算;一个家庭中的职人员既有区属单位的又有市属单位的其家庭最低生活保证按男性一方确定。

民政对象原享受的救济规范及资金渠道坚持不变。

第十二条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鼓励他自食其力。

第五章发放程序

第十三条凡是非在职人员家庭月人均实际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证规范的由户主向所在居委会领取并如实填写《市乡村居民最低生活保证补助申请表》一式四份。签署补助金额报城关办事处审查复核,由区民政局审批,报市民政局备案,发给《市乡村居民最低生活保证证》保证对象每月凭此证到城关办事处所属居委会领取补助金。

第十四条凡是职人员的家庭月人均实际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证规范的由在职人员向所在单位领取并如实填写《市乡村居民最低生活保证补助申请表》一式三份交单位。签署补助金额,市属企业报主管部门,中央、省属企业报厂工会审查复核,市属、区属保证对象分别报市、区民政局审批,区民政局将区属保证对象报市民政局备案,发给《市乡村居民最低生活保证证》保证对象每月凭证到所在单位领取补助金。

第十五条最低生活保证对象在保证期间获得新收入。

第六章管理监督

第十六条乡村居民最低生活保证制度实行动态管理。对象公开,补助金额公开,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第十七条享受最低生活保证待遇的乡村居民。共同搞好最低生活保证审核发放工作。对在享受最低生活保证待遇期间,家庭收入情况好转,不按规定告知管理审批机关而继续享受待遇的以及采取虚报、隐瞒、伪造等手段,骗取最低生活保证待遇的由民政部门追回其冒领的款物,给予批评教育??或者警告;对情节恶劣的处以冒领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第十八条乡村居民对县级以上民政部门作出的不批准其享受最低生活保证待遇和减发、停发最低生活保证款的决定。

第十九条保证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专帐管理。每年年底前由市、区民政部门提出下一年的用款计划。按季(月)拨付到同级民政部门,民政部门根据需要安排使用,及时编制决算,送同级财政部门审批。

第二十条市区民政部门和各有关单位。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检查和监督。

第二十一条从事最低生活保证制度工作人员和相关单位的有关人员。并造成不良后果的由其所在部门、单位或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送交司法机关处置:

篇3

结合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活动,完善工作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积极探索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新路子,打造雷厉风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重激励,硬约束、严考核,全面推行集目标决策、执行责任、督查考核、奖惩激励于一体的目标绩效管理新机制,做到人人肩上有担子、人人头上有指标、人人心里有压力,努力营造争先创优、不甘落后、加快发展、争创一流的良好氛围。

二、坚持以突出特色、龙头带动、增效富民为重点,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

继续以三项产业为重点,围绕“一村一品”建设,着力打造五大产业片区。

1、依托新绿洲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发展黑小米种植3500亩。并积极推广黑花生、黑绿豆、黑玉米、黑红薯等黑色有机富硒系列产品,打造黑小米为主的杂粮产业片区。

2、在顶村至双峰八个村重点发展西瓜、蔬菜、食用菌等种植,使明地瓜菜种植达到2500亩,设施蔬菜新增300亩,打造瓜菜产业片区。

3、以顶村西崖底为中心,发展优质核桃5000亩,打造干果经济林产业片区。

4、依托长青苗木花卉专业合作社,新发展乡土树种及观赏树种育苗500亩、竹柳育苗1000亩,打造种苗产业片区。

5、按照“增鸡、扩猪、稳牛羊”的发展思路,以小规模、大范围为主新增笨鸡4万只。

要注重农业产业链条的拉长、延伸及优化升级,从种植、养殖、加工、销售、服务,甚至是农业观光等众多方面入手,以科技投入为核心,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走“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培育特色农业,走现代农业强农之路。在扩规的同时,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加快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和示范区建设,加快发展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通过标准化生产,力争使黑花生、黑玉米、黑绿豆、西瓜、蔬菜、菌类、笨蛋等均取得品牌认证,全力打造“”品牌。

三、坚持以规划管理、加大投入、提升水平为重点,稳步推进城镇特色化

篇4

实施扩张增效工程,做大做强主导产业。要抓大带小,引导郑州金龙、宇昇陶瓷、新郑市正耐锅炉,农大兽药等企业在“创新、扩张、升级”上做文章,鼓励众天面业、冠亚泡沫、华兴玻钢等企业依托自身优势,搞好企业内部的资源整合,促进企业产品的上档升级。

积极融入煤电循环产业园,牢固树立“抓发展就是抓机遇”的观念。围绕国投河南新能开发有限公司王行庄风井口建设项目,把工业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煤电项目和税源性项目上,做好煤炭产业园区建设。做好储备项目的跟踪落户,特别是生物柴油新能源项目和led冷光灯项目的沟通洽谈,力争项目早签约早落地。

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积极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加大影响投资环境的违法违纪行为的打击力度,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并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为项目业主排忧解难。同时安排专人负责已签约项目报批手续办理,做到签约项目早报批,报批项目早开工。

二、实施畜牧富民战略,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进程

大力推进畜牧业发展,着力打造畜牧养殖园。依托优势,整合畜牧养殖资源,重点扶持养殖大户,努力培育龙头企业,在全镇形成以重点养殖基地为支撑,以河南天宇集团大型屠宰加工项目为依托,集养殖、防疫、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畜牧养殖园。同时通过“育龙头、建基地”的方式,引导养殖户向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主要在唐庄村、菜王村、英李村、姚张村、沟冯村、十里铺村、前河刘村、南场村等加大养殖产业支持力度。20__年计划新建4家专业养殖合作社,下大力气用先进技术条件装备和改造农业企业,鼓励专业合作社联合发展农村畜产品的深加工,进一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稳步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结合我镇种植业的规模和现状,要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引进和推广先进技术,引导农民发展新项目和发展新品种。同时加强农业技术服务和病虫害防治的指导培训,在种植管理技术上,确保农民丰产丰收。20__年计划发展优质小麦种植3万亩,在王行庄、姚张等村发展日光温室蔬菜种植150亩,充分利用反季节蔬菜种植提高农民收益。稳步推进生态家园建设,继续实施村容村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和农村沼气池建设工程,改善农村居住环境。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大投入,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完善配套设施建设,确保农村建设规范有序。积极支持各村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集中力量搞好灌溉配套工程,同时鼓励村集体联合建设小型水利设施,购置灌溉工具,形成镇、村、组多级兴办水利的良好局面。继续推进安全饮水工程,重点解决菜王等村安全饮用水建设,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充分利用建好的文化室和文化大院等公共文化设施,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文化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实施商贸活镇战略,促进第三产业繁荣发展

按照“规划先行,建管并重,协调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我镇地处新郑西南,连接禹州、长葛的区位交通优势,推进商贸物流园区建设,把商贸物流业作为全镇一项长期战略性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加强商贸区结构调整,建成规模较大的市场区,逐步形成门类齐全、批发零售、集日、常日不间断的各类商品交易基地。我们更要以南水北调主干渠的开工将把观音寺镇同市区分割开为契机,借助这种独特的区位优势,建立辐射新郑西南、禹州、长葛的商贸物流中心,促进镇区人流物流聚集。另外“南水北调”在我镇范围内达10余公里,紧紧抓住市委市政府将“南水北调”沿线建成生态独特、工程景观突出的生态景观功能区的机遇,积极做好生态游,农家乐,提升第三产业服务能力。

依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家电下乡”工程,加快发展商贸服务业。围绕服务农业产业化,完善农业生产配套服务体系,加快“农资超市”建设,大力发展农资供应、农技推广、农产品营销等农村服务业。

四、实施改善民生战略,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以科学规划为重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全

镇总体规划,强化镇区的核心作用,建立现代化的镇村体系格局。形成西起杨庄、南场、鲁姑店,东至南水北调干渠,北起新郑市七中,南至沂水河,面积为7.8平方公里的镇区布局。建立万人新型社区,按照人口向城市集中,呈规模化、规范化新型社区的建设要求,在南场村北部建设占地约300亩的万人新型社区,引导镇域内王行庄、太清、前河刘和位于伏牛山山区的石固堆、岳口的群众向镇区集中。加强电力配套建设,搞好镇区绿化及镇村道路建设,建垃圾中转站1个,解决镇区垃圾处理问题,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使全镇参合群众达到96%以上,逐步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认真做好五保供养和农村居民低保工作,关注残疾人弱势群体。严格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家电下乡补贴等惠农政策。

继续抓好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加大人口和计划生育的管理力度,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继续落实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