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2-12-12 13:59:1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经济地理学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经济地理学论文

篇1

二、两种方法论对几个关键性问题的解释对比

(一)抽象

地理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关键步骤是抽象。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历史唯物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抽象的方式有趋同之处。抽象和具体、单面与多面的统一等观念深深植根于批判现实主义。例如,人类首先按性别划分,然后按阶级等等。同类型的层次化也存在于历史唯物主义中,并且可能是其方法的最主要方面。例如,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不断穿梭于历史无关的和历史主义之间、一般劳动过程和特定的资本主义劳动过程之间、阶级社会和资本主义阶级社会之间等等。然而,仔细考察,两者的差异确实存在。抽象可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类是经验主义的抽象,这是批判现实主义的主要方式。第二类是实质的、本质的或系统的抽象,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方式。经验主义的抽象是从具体或多面抽象为单面。它沿着较少的实在、更纯粹的概念的方向远离现实。当然,任何将世界划分为对象的研究都需要概念,即使研究者没有意识到,从具体到概念的抽象法,在批判现实主义看来就是形成无内容方式的一种抽象。AndrewSayer认为批判现实主义主要是对形式或形式上相似的关系的抽象,而正确的方法应该是理性的抽象。这要求在所研究事物之间的本质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抽象。不能以形式的相似性,如人们的贫困,来区分人,而要以其与他人的丰富的关系来区分,例如,作为国家、雇主或家庭的人。从某个角度来看,马克思也运用了这种形式的抽象,例如,将中世纪以前的古代、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视为阶级社会的具体形式。不过,此处马克思只是部分分析。此后,他更深入地指出,一切社会形态由再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生产方式所规定。这为理解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之间的区别,以及扩大再生产的特定历史形式的积累过程指明了方向。马克思诉诸经验主义抽象形式的主要目的是批判,即反对把资本主义简约为历史虚无或自然形态的做法。资本主义是一种社会形态,因此是历史的创造,它所产生的核心矛盾——剥削行为,绝不能被解释为世界的法则,或某种自然的、不可避免的过程。历史唯物主义的主导抽象方式是历史的、系统的或本质的,是通过实践而进行的抽象。它与实践的社会历史的具体形式,与现实以及更具体的、多样的、整体的历史阶段相符合。例如,对资本抽象后发现,资本不是一种物,而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地理政治经济学中“区位”这一概念非常重要,它离不开人类生活的具体社会形态。封建社会中自给自足的区位观念,要早于资本主义初期商品贸易所依赖的区位概念。区位成为生产中重要的考虑因素,如房地产对优越地段的追求,是在最近才产生的,也许不早于有多个区位可选择的企业的出现。抽象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抽象层次。经验主义抽象方式的结果是产生了不同的“水平”,它与越来越多的抽象概念的层次相符,趋向具体的层次与趋向其他方向的层次相对立。因此,可以通过整合较抽象的概念与其他概念再现具体:从顶端开始的一系列嵌套的先决条件。地理政治经济学者的研究已经吸收了这种抽象层次的概念,认为解决问题的方法取决于抽象的层次以及在理论概念上与历史特异性的相符程度,例如,福特主义和后福特主义呈现了资本主义社会更具体的形式。历史唯物主义的抽象中固有的一种方式是注重概念的逻辑与历史的一致性:本质的一个必要前提是本质。例如,国家不能独立于使之成为国家的物质条件。生产关系在各个时期各不相同,具体的国家处在较低的抽象层次上,在阐明特定时期的国家形式时,要首先阐明生产关系的历史。这意味着,国家从来都不仅是作为经验主义抽象的国家,而是特定历史的奴隶制的、封建制的、资本主义的或任何其他具体形式。再如,要研究资本,必须首先抽象出剩余价值,然后抽象剩余价值的不同表示形式及其在生产上能够被占有的具体形式——租金,利息和企业利润,而它们处在较低的抽象层次上。

(二)内部和外部关系

批判现实主义在抽象问题上的方法核心是一种内部和外部关系的概念。抽象的目的是要确定一种结构,在这些结构中,通过定义使对象成为由该结构所决定的运动模式的内部关系的产物。外部或偶然关系只影响运动模式的表述,而不影响模式本身。历史唯物主义的内部关系是主体与其存在的客观条件之间的关系:即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并被进一步看作财产关系。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形态中就被这样理解。“劳动者把自己劳动的客观条件看作自己的财产,这就是劳动同劳动的物质前提的天然统一。因此,劳动者不依赖劳动就拥有客观的存在。个人把自己看作所有者,看作自己现实条件的主人”。并且“个人把劳动的客观条件简单地看作是自己的东西,看作是自己的主体得到自我实现的无机自然。……直接要以个人作为某一公社成员的自然形成的、或多或少历史地发展了的和变化了的存在,要以他作为部落等等成员的自然形成的存在为媒介”。换句话说,这种财产关系,成为一些社会组织形式(例如家庭)扩大成为部落和公社的先决条件。个人只有作为这个共同体的成员才能拥有生产的物质条件。资本主义消除了这些关系,使个人自我生产和再生产的社会和物质的客观条件表现为与其自身无关:不是作为他存在的前提,而是既定的、物化的、外在于人的、并作为必要的决定因素被占有,这就是外部关系。物质生产的客观条件似乎独立于任何主观性,而主体显得独立于既存的任何客观条件。生产手段、劳动对象和工具如今表现为资本的社会形式,作为与劳动者无关的事物,它们雇用了缺乏客观性的劳动者(没有与土地等相似的客观存在的形式)。主体和客体在此被主体和客体的逆转所分离。现在,以资本为形式的客体在实现自己的过程中雇用了主体。资本似乎成为主体而工人成为以抽象劳动力为形式的客体。如果现在以劳动对象和工具的形式出现的客观条件外在于个人、物化于资本形式并因此缺乏前提,那么人们参与其中而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也是如此。例如,工资关系现在表现为马克思所说的“外在必然性”:从个人的角度来看是必然的,但从工资工作能否被找到来看是偶然的。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关系表现为自然的、继承的、个人无论是作为部落成员或在奴性的关系中与生俱来的东西。在资本主义关系中,一方面,个人从被认为从自然和不可避免的关系中解放出来,并通过劳动力市场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另一方面,社会关系表现出物化的、个人必须适应的东西。因此,虽然个人可以选择他的工资工作的方向,但不能拒绝这种选择。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个人的客观条件在当代社会表现为外在于主体的外部关系。如果与主体有关,则是自给自足的、没有必要前提条件的,因此没有历史的或非地理政治经济学的。无对象的主体和客体似乎独立于任何主观性:只以超出任何主观控制的资本的逻辑而存在,因而产生了矛盾,例如,没有买者的卖者和没有卖者的买者、未投资的资本、无力支付的债务、没有原材料的工厂等。简言之,资本的限制必然产生,如果生产要继续发展,就必须缓和这种限制。历史唯物主义是典型的历史主义主张:人及其存在的客观条件之间的内部关系只有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才“表现为”那种没有历史前提的事物之间的外部关系。批判现实主义则是历史无关的,具有自然主义(科学主义)的性质,它主张内部和外部可以直接应用而与主体和客体无关。

(三)整体性和多样性

历史唯物主义从整体上来认识世界,整体的组成部分凭借其与整体的关系才成其为部分。整体性就是应对处于变动中的“离心力”关系的问题,即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张力不断重复出现。因此,通过一个整体的整合的力来缓解离心力,整体以其自身具体的形式而不是以其组成部分的形式而变化。批判现实主义对世界的看法是本质上的多元论,也可表示为分化的或多样性的:由众多关系的结构所组成,每种结构都反映组成它的要素之间独特的因果特征,并且这些关系可能包括偶然关系。例如,将劳动分工视为具有因果联系的独立结构,并有别于资本分工。在历史唯物主义中探讨整体性有两个限定性条件。第一点,这并不意味着对世界的决定论的理解。未来仍然是开放的也是无法预测的,不同的部分可以并能够以相对独立的方式发展,但仅是“相对地”。整体化的冲动,一致的必要性,或称之为“社会秩序”,起源于生产,一切都开始并归结于生产,并且生产始终是社会的生产。在资本中,产生的必要性表现为积累的必要性。整体性的不同部分都是生产的条件或关系。同时,整体性不是静态的,而总是在整体化的过程中不断变化。发展的自主性产生了矛盾,这些矛盾又可能产生新的机会。第二点,这是一个集合的整体,不仅是与生产有关的整体性,而且是关于生产参与者的具体活动的整体性。生产的参与者带来了整体的连贯性并重塑整体性,同时整体性又重塑了参与者。例如,人们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同时这也是人们仅仅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都要进行的一种历史活动,即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这种生产方式不仅应当从它是个人肉体存在的再生产这方面来加以考察。它在更大程度上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表现他们生活的一定形式和一定的生活方式。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人们生产了自己的世界:不仅包括他们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这些生活资料的手段,也包括他们的社会关系、文化、政治等等。将世界当作一个整体是把生产及其客观条件、物质和社会、政治、话语权、空间等都看作是生产的瞬间,如同马克思所指明的,并不是说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同一的东西,而是说,它们构成一个总体的各个环节、一个统一体内部的差别。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些条件都被视为独立的、物化的、有着自身的逻辑,以自己的方式发展。

(四)矛盾和变化

批判现实主义认可变化的世界。没有变化,它的系统开放性的概念,它对人性的批判,都将变得毫无意义。然而,它无法解释变化产生的原因。历史唯物主义则认为矛盾产生变化,矛盾的概念在空间经济研究中也很突出。历史唯物主义中矛盾概念的核心是对立统一:生产性的个人,或社会意义上的、不能简化掉社会关系的个体与生产条件的对立统一。生产条件可能促进、破坏或抑制生产活动,通过生产条件(制度,技术等)的变化来缓解矛盾,使生产进一步发展,但是,新的生产障碍会不断产生。例如,社会劳动分工的发展、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国家形式的出现,都是以剩余产品的生产为前提并促进了剩余的扩张。但是,社会劳动分工的不同部分逐渐产生独立的运动形式,可以抑制甚至破坏生产。资本主义中的直接生产者将货币工资作为其生产的必要条件,且是外在的条件,或“外部必然性”。这种外在性有一个历史过程,即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形态中的“自然统一”,在那里劳动者将他的客观条件看成属于他的,作为他的“无机的身体”,这些关系的瓦解让位于资本和劳动的对立统一:劳动力和生产手段被生产关系用货币财富联结起来。劳动通过工资工作有效地实现了自身的再生产。然而,资本也自我驱动去再生产自身,随后产生工资下行压力以及机器对工人的替代,工人自我生产的能力被削弱。在历史上,这是劳工运动的发展、抵抗工资削减和推动建立福利国家的原因,即矛盾的产生与缓解。与此同时,资本再生产的必要条件是劳动力。如果将劳动力逐出劳动过程,也就排除了能够产生比成本更多的价值因而能够产生资本家的利润的生产条件之一。这反过来,迫使资本需要缓和由其优势(包括其向任何空间的扩展)所造成的矛盾。“缓和”但不能克服,“不能因为资本把每一个这样的界限都当作限制,因而在观念上超越它,所以就得出结论说,资本已在实际上克服了它,并且,因为每一个这样的限制都是同资本的使命相矛盾的,所以资本主义生产是在矛盾中运动的,这些矛盾不断地被克服,但又不断地产生出来”。批判现实主义承认变化,但没有矛盾的概念。它是在二元论下的对立统一,如个人与社会、文化和经济、经济和政治等,其目标是弥合它们的差异并探索、定义、阐述它们组成二元论的两部分之间的互相依赖关系。用批判现实主义的术语来讲,就是探讨它们是如何内在联系起来的:在脱离独立的因果力量的条件下,它们如何能够被归入单一的结构。“文化与经济的辩证法”的研究就是一例。然而,它缺乏对这种二元论的历史、先决条件的考察。

(五)因果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的因果关系概念非常相似。它们反对原子论式的因果概念,即原因定量地影响结果而不改变对象或结果的性质,都坚持因果关系的行为理论,即变化因人们的行为而发生。两者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批判现实主义的因果关系中,根本的真实性和经验世界被区分开来,它从关系结构及其运行的偶然环境中来阐明经验现实。应该指出,这完全符合上述批判现实主义所阐释的内部和外部关系之间的区别。历史唯物主义也认为世界具有层次性,但不是经验和实在之间的区别,而是形式和内容或马克思多次描述的表象和实在、形式和本质、表象和本质以及表现形式和隐含联系之间的区别。虽然表象和实在可能让人联想到批判现实主义的经验和实在之间的区别,但是马克思说的却是完全不同。他的“表象”是指意识形态的形式,与批判现实主义的“经验”的形式不同,是根植于占主导地位的、历史的、社会的生产关系,它们是“实在”的形式,虽然有时是虚幻的形式。如果表象颠倒了我们生活的世界,这仅仅是因为起作用的社会关系本身已经颠倒。例如,工资形式掩盖了劳动者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之间的矛盾。联系到内部和外部关系,那么,外部关系是表象,是内部关系这个实在的历史发展结果。这种表象被理解为生产的社会条件和所有生产关系的物化自然。事物有自己的历史轨迹,因此,正如马克思敏锐指出的,成为彼此矛盾的一部分,这种矛盾导致人们不断重申生产的中心性,在资本主义的情况下,就是以积累为中心。表象还包括国家、家庭、空间、文化和劳动分工等,它们通过前面提到的批判现实主义的经验主义的抽象得以再现。批判现实主义将低层次的抽象而产生的表象作为关系的构建物。批判现实主义对因果关系的解释遵循如下思路:首先,揭示以社会关系的结构为形式的实在,这种实在需要特定的因果关系性质,并且是经验世界的必要条件;然后指出它与偶然条件的结合是如何作为观察事物的起点。例如,DoreenMassey对企业的新的劳动空间分工及其特定的地理表现之间关系的分析。换句话说,人们需要运用前面所述的经验主义抽象方式,抽象出关系结构,以便从表象返回到实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认为,确实可能从一些经验的形式开始,如同在批判现实主义中一样,例如对地域发展不平衡或城市形式变化的研究。但是,这必须被置于资本和它的生产关系的矛盾发展中来考虑。批判现实主义分析中被认为是偶然的条件现在表现为构成一个矛盾整体的条件,这个矛盾将要被调动起来、再利用和改造,以便消除积累过程中的障碍。看似偶然的条件得到改造和重新组合成新的关系,以便能够使单个资本或资本整体来应付它们所面临的挑战。

篇2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两大基本分支学科之一,在教育部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中,人文地理学是三个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中国科协从2009年开始开展学科发展研究,在地理学学科发展研究中,地理学家指出“明确人文-经济地理学学科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人文―经济地理学的科学地位得以进一步明确和巩固,这既体现了地理学学科结构的客观要求,也充分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但是,目前高等院校特别是高师院校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实践环节、教学观念等方面并未真正凸显人文―经济地理学的核心地位。因此,高师地理科学(师范)专业面对中学新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现实,加强高师人文地理学课程建设显得尤为迫切。

一、高校地理学类专业人文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与中学地理课程体系脱节

目前高校特别是高师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中,重自然轻人文―经济,与中学课程内容脱节严重。(1)自然地理课程,所占课时偏多,人文地理课程比重偏低;(2)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课程截然分开,忽视了地理学的统一性、区域性特征,如中国自然地理、中国经济地理等;(3)部分自然地理过于专业化,如地质、水文、土壤、植物以及气象等教材的内容过多过深,许多内容与中学教学内容关联度很低;(4)在中学地理新课程内容体系中,人文地理所占比重已超过60%,除传统的农业、工业、交通、贸易等内容外,人口地理、城市地理、城乡规划、文化地理、休闲地理等内容增加,而目前高校人文地理课程开设过少,明显薄弱,如重庆两所有地理科学专业的高校,西南大学专业必修课程801课时中人文地理类占22%,专业选修课程设计692课时,人文地理类占13%;重庆师范大学专业课程中自然地理类课程课时占专业课总课时的70%以上。

2.人文地理系列课程及内容体系不适应基础地理教学改革的需要

当前,高师人文地理类课程内容在时代性、实践应用性与基础地理教学内容的契合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缺陷,教学内容的“陈旧、混杂、空洞、盲从”比较突出,导致与中学教学内容脱节,不能很好满足中学地理教学改革的需要。(1)内容、资料相对陈旧,反映当今科学发展和实践的最新成果不足,缺乏时代感,这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密切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极不适应;(2)大学教材内容与中学教学内容分裂,如经济地理学内容与区域经济学无异,而中学新课程改革涉及的必修内容主要是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地理环境与人类(经济)活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等;(3)教材内容盲目追逐国际热点,机械照搬国外课程内容,抽象深奥理论的翻译与缺乏实际应用价值的内容太多,而轻视我国数十年人文―经济地理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这必然削弱其实践性;(4)人文地理学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结合关系,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应贯彻始终,但一些大学教材内容多是诸多内容的混合杂糅而不是有机综合,或“分支拼盘”,或人地关系中心论题不显,以致于学科特色尽失,从而导致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无所适从”,出现“人文地理学到底是不是地理学”的疑问也就很自然了,同时还导致人文地理学与其后续区域地理内容体系脱节,其理论基础课程的作用也被削弱。

3.人文―经济地理实践课偏少,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人文―经济地理类课程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的特点,实践性课程理应成为高校地理科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中,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高师院校的现行课程体系,基本上仍然属于重理论知识传授,轻能力的培养;重必修课,轻选修课;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设置,表现为理论课程偏多而实践课程薄弱,缺乏能力训练。部分学校由于多种原因,不开设野外实习课,大部分高师院校更没有设置独立的人文地理实习课程,致使学生学到的知识仅是一些死教条、死知识;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没有学深、学透,很难适应中学常规教学以及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需要。如西南大学地理科学专业新培养方案中仅有自然地理类课程和综合实习而没有人文地理实习。

4.人文地理课程实施观念和教学方法改革滞后

地理科学专业人文地理系列课程设置中,培养实际需要的理论知识和能力训练的课程太少,甚至某些培养中学教师必备能力的课程根本没有。有些课程设置,如选修课不是从学生需要或培养目标考虑,而是从教师的研究方向或研究成果来设置课程,整个课程缺乏务实的内容,学生缺乏足够的能力训练。人文地理学教学中,重接受学习轻发现学习,即重视教师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重视学生存储知识和积累信息的能力,教学方法则过多地采用单一传递、讲授、灌输的方式,多元启发式教学应用缺乏,因而,导致学生探究与发现能力以及实践与创新能力不足。

二、高师地理科学专业人文地理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优化

1.修订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科学架构人文地理学课程体系

修订高师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真正确立人文地理学作为地理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地位。首先,将人文地理学通论、经济地理学作为主干专业必修课程;其次,为了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围绕中学新课程标准对应开设人口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乡村地理学、旅游地理学、区域分析与规划、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课程;同时,应将人文地理系列课程教学分为理论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以突出课程的实践教学地位,鉴于课时及经费等实际情况,人文地理系列课程可以联合进行实习,并在培养方案中体现“人文地理系列课程实习”课程设置。

2.改革优化理论教学内容,创新人文地理学通论内容体系

针对目前地理科学专业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应坚持经典与现代结合、基础与前沿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国际与国内结合、教学效果与学习收益兼顾、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对接等原则进行课程理论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人文地理学研究以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为主线已成共识,因此,人文地理学课程内容改革应该围绕以下主题:人地关系概述(理论、内涵、地理学研究重心)、各种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研究(经济、人口、聚落、文化、旅游、政治等),从四个方面展开:①地理环境对各种人类活动的作用规律分析,突出地理环境的基础性作用,②地理环境作用下的各种人类活动空间分异规律,③各类具体人类活动区位规律,④各种人类活动空间变化趋势等,各种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冲突与协调。

其中,人文地理学中的经济地理学内容体系可架构为:(1)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结合关系即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布局体系或经济活动的区位与空间组织是其研究对象;(2)经济活动区位因素分析(自然、技术、社会条件、经济基础、文化背景等);(3)企业区位规律;(4)经济部门区位规律:经济部门差异与区位因素时空变化的交互作用分析,包括农业区位、工业区位、服务业区位;(5)经济活动空间结构:产业部门差异与区位因素时空差异及其动态演变必然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包括区域空间结构模式、区域空间结构演变规律等;(6)经济区域与区域协调发展:经济活动区域的分异必然导致区域分工及经济区域形成发展,包括经济区域划分、区域分工,区域协调发展等内容;(7)经济活动全球化发展:全球化使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空间扩大,经济全球化基本特征及其区域影响是地理学的关注点;(8)经济地理学的方法论。

3.构建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强化人文地理实践能力培养

人文地理学的实践应用性非常强,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是课程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基于人文地理实践教学薄弱与经费紧缺的客观现实,从专业培养目标需求出发进行人文地理学实践教学体系重建,遵循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需要与可能结合等思路设计形成验证性与综合性、研究性相结合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其内涵是:(1)课堂内实践性问题-探究等;(2)实践性作业,包括人类生活活动区位评价、论文写作、数据分析处理等;(3)短程野外实习,包含人文地理学各分支学科或人文地理综合短程野外实习;(4)综合野外实习,与自然地理和区域地理等课程联合组织综合实习(沿线开展经济、旅游、聚落、人口、文化、民族、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内容的实习);(5)参与各种课外科技活动;(6)围绕人文地理内容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4.注重课程教材选择与建设,提高人文地理学教学效率

目前人文地理学通论教材主要有: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人文地理学》、“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人文地理学》和高等学校教材《人文地理学》(陆琳主编)。主要教材各有特点,地理科学专业可以选择一种主教材,但同时应依据人才培养目标,经典与现代结合、国际与国内人文地理研究实践结合,与基础教育衔接的要求优化更新教学内容。分支学科教材发展参差不齐,经济地理、城市地理、人口地理、工业地理等教材建设较好,其他分支学科的教材急需建设,同时已有的经济地理、人口地理等教材也应不断完善优化内容体系,如经济地理学目前没有针对师范专业的教材,高教社《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导论》(修订四版)都不能很好地满足师范专业教学需要,《人口地理学》内容和资料也需更新,因此地理科学专业人文地理类教材建设尚显急迫。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唯教材是从,必须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充分突出科学性、理论性、系统性的前提下创造性地利用和开发教材,教师力求人文地理学教学内容体系实现经典与现代、理论与实践、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国际与国内相结合,从而发挥教材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中的科学高效的引领作用。

三、高师人文地理系列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1.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有机融合

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重点、难点内容上,采取教师主讲的教学方式,如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但同时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利于培养学生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创造性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我们对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将启发式、讨论式、问题―探究式、角色参与、实践性作业、课程论文等方法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这些方法有利于“主导”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如经济地理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经济区位的现实或热点,将课程内容与经济区位实际相联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讨现实问题、寻求理论解释,从而使其掌握原理知识,再应用于实践。这么做能增加教学的广度与深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与加强实践教学相结合

丰富的现代信息网络资源为丰富人文地理教学提供了平台。受课时限制,人文地理课堂教学应精细化,但其综合性、交叉性要求学生吸收广博知识和多种人文社科研究方法。教师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及精品课程网等,可开发多种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过程的全程网络化,方便学生学习研究。人文地理的实践应用性决定了教学中重视知识原理与经济发展实践结合的必然性,一方面,教师精选国家、地方以及教师科研实践中有关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或者围绕某人文地理问题让学生收集多种地理信息资源并提供案例,师生共同分析,这有利于学生应用知识能力和学习兴趣的提高;另一方面,完善人文地理实践教学环节,将实践教学融入整个教学过程(包括课堂内),设计形成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以此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

3.完善学习管理制度与课程考核多元化相结合

加强课堂管理,同时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实行结构成绩制:(1)课程考核成绩结构化。如,作业、问题-探究问答、课程论文写作与交流、网络学习、期末考试等。(2)考核方法多样化。平时考评考核包括作业、课堂讨论、课堂问答等,课程论文评价包括选题价值、写作水平、团队合作精神、工作开展情况等,期末考试包括题型、内容、难易、综合程度全面考虑。(3)考核内容的多元化。既考核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综合运用能力,也重视学生学习态度与学习主动性、创新性考核,一般通过笔试、口试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通过作业、讨论交流、课程论文写作考核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课程论文写作及交流、课堂问答、出勤、科研成果等情况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学风与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

4.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相结合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信息容量大(特别是地图)、清晰性强、交互方便、信息获取快捷等优势,人文地理教学应在继承与创新传统教学手段的同时,积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使用。其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并使用内容和案例丰富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课件内容精炼准确、重点突出。交互性好,黑板效果和挂图效果优秀的课件,更利于人文地理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其二,通过网络与学生实现互动交流,及时为学生提供学习服务,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改进。其三,课程建设的基本过程、内容、所有教学文档上网,给学习者提供较好的平台。

教学方法多元化,一方面,推动教师钻研教学,提高教师“主导”能力。多元化教学法要求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有机结合,教师“主导”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多元教学法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同时还要有很强的实际观察分析能力,必须多方面多角度地深入研究教材与学生、理论与实际等诸多问题,因此,多元化教学法有利于促进教师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多元化教学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多元化教学法要求学生自己或教师与学生共同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理论与实践结合,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活跃、积极参与,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梁育填.提升人文-经济地理学科地位,服务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J].经济地理,2010,(3):357-361.

[2] 陆大道,陈汉欣.继承传统 开拓创新[J].经济地理,2006,(1):1-2.

[3] 范牡丹,肖自明.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师教育提出的新课题[J].改革与战略,2007,(2):139-141.

[4] 周尚哲,李吉均,王恩涌.地理科学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若干问题[J].高等理科教育,2000,(3):39-42.

[5] 李俊峰,刘学梅.新课改背景下高师地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构[J].中国地质教育,2008,(2):102-105.

[6] 田建文.高师地理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J].当代教育论坛,2007,(9):123-124.

篇3

地理学是研究人地关系的学科,其中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十分关键。经济地理学主要研究经济活动的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是地理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学好经济地理学对于地理类专业的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现有经济地理学教学中存在缺乏创新思维训练;学习内容太多,重点不突出;实践少且以认知性为主;缺少创新实践;学习评估方法单一等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又称“发现法”[1]。近年来,相关学者对探究式教学的特点[2-3]、类型[4]和模式[5-6]等进行了一些探索,并在高等学校的地理课程教学中进行了实践[7-8]。李小建主编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经济地理学》[9],注重与国际接轨,突出理论构建,在全国高校中广泛使用。该教材的理论框架比较适用于探究式教学。自2007年开始,课题组以该教材的内容体系为基础,构建经济地理学探究式教学模式。该模式包括思维方式的培育、主要理论点的课堂教学和相关的辅助教学及激励三个层面(图1)。其中,基本思维理念贯穿始终,体现在各个环节。主要理论观点是课程的主干,通过理论点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全课程的主要理论并可以运用理论解释一些实际问题;课外阅读、认知探索、专题研究及评估考试等辅助手段进一步加强基本理论的贯彻,加深对重要理论的理解。

一、贯穿经济地理学的科学思维理念

经济地理学研究中,整体论、还原论、系统论对其理论的形成都有重要作用。但经济地理学中的经典理论,多数与还原论有关。还原论的基本原理,是把复杂的事物简化,把高层次的现象用低层次的规律概括,把整体的问题分解为基本元素,从而发现事物间关系的最基本原理[10]。比如,区位论所形成的基本思维逻辑就是把研究的问题进行简化假设,从而推出基本理论。再逐渐放宽假设,逐步接近现实世界,把原理论进行修正。得出较好的解释客观世界的理论。与之比较,整体论强调世间各事物之间的联系。系统论强调事物联系的系统特征。这很符合地理学中的许多客观事实。这些思维方式对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均十分重要。但由于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与相关地理条件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为了培养学生形成批判性、创造性的学习习惯,我们在“经济地理学”教学中,引入一种基本思维方法。即“前人观点――相关条件――现实条件――新的观点”思维方法(图2)。通过该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根据中国国情,探索相关的适应理论的能力。与思维方法相关联,我们还在“经济地理学”课程的探究式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文献收集能力,提出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成果展示能力。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进行人格培养,包括求真务实的态度、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着重课堂教学的基本理论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在经济地理学探究式课堂教学中可采用“定理―例证法”。所谓“定理―例证法”就是指在精选出经济地理学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的案例和数据对其进行例证,以加深学生对经济地理学基本理论点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李小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经济地理学》(第二版),挑选出15个经济地理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理论点(各理论点在教材内容体系中的位置,见图3),并针对各具体理论点,提出例证的思路。

(1)经济地理学的定位。要点:研究对象、学科发展以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例证:比较经济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经济学的区别。

(2)杜能农业区位论。基本观点:空间距离影响农业生产类型和结构。例证:村庄周围土地利用类型,城市周围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异,技术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3)韦伯工业区位论。基本观点:工业活动趋向于费用最低的区位。例证:以不同行业(或部门)为例,分析运费、劳动力、土地、优惠政策等方面产生的费用对区位选址的影响以及区位效果。

(4)中心地理论。基本观点:中心地职能越高,服务半径越大,数量越少。例证:居民点的规模与数量关系、商业网点等级与数量的关系。

(5)史密斯的收益性空间界限。基本观点:企业在一定收益性空间界限内布局,纯收益最大是最佳区位。例证:收益性空间界限和工业区位模型的关系,企业家经营能力和水平与区位模型的关系,政府政策对区位模型的影响。

(6)普雷德的行为区位矩阵。基本观点:区位选择的合理性取决于决策者的信息量和信息利用能力。例证:微软的选址,外资在华投资的选址。

(7)区位论新论。基本观点:新产业区位呈现新特点、新因素对产业区位具有新影响。例证:金融业区位、创意产业区位、住宅区位,技术、外部性等因素的影响。

(8)企业空间扩张规律。基本观点:企业空间扩张呈现接触扩张(近邻效应和距离衰减)、等级扩张(市场规模)和通道扩张。例证:3种类型的企业的空间扩张。

(9)跨国公司区位。基本观点:合理布局各组分的区位使公司整体利益最大化。例证:世界大型公司的分布,外资在中国的区位变化。

(10)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理论。基本观点:区域产业结构逐步向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演变。例证:某区域产业的纵向发展,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间比较。

(11)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基本观点:空间结构演变表现为低水平均衡――非均衡――高水平均衡,点――线――网络的变化特征。例证:一个区域空间结构的时间演变,不同发展水平的区域间比较;叶大年的对称分布规律,陆大道点轴理论。

(12)区域经济增长机制。基本观点:区域优势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前提,偶然因素启动区域增长,路径依赖锁定区域发展模式,收益递增加快区域增长。例证:美国的道尔顿地毯产业集群,中国南庄村钢卷尺产业集群。

(13)区域经济差异。基本原理:区域经济差异与收入水平呈倒“U”字形关系。例证:发达国家例证,中国例证。

(14)区域间关系。基本观点:区域间因发展梯度不同,技术和产业由高梯度区域向低梯度区域的推移;发达区域依赖欠发达区域的资源、劳动力和市场,欠发达区域依赖发达区域的技术、资本、信息。例证:国家间的产业转移,中国的产业转移。

(15)贸易与区位。基本观点:区域间因比较优势不同带来区域间的分工;规模收益递增也带来区域间经济活动差异。例证:中美之间的贸易,美日汽车贸易。

三、相关的辅助教学及激励

1.拓展学生的课前阅读

课前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阅读文献的过程中,学生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新问题,加上知识基础的千差万别,因此需要教师把好第一关“合理设计阅读材料和阅读提示”,让学生带着提示去阅读,做到有的放矢。在文献选取方面,我们遵循以下原则:(1)选择与前面15个理论点相关的经典文献;(2)列出学生阅读文献时所必须弄清的主要问题;(3)每个理论点列出文献5篇左右;(4)以中文文献为主,侧重中国案例文献。学生可以在独立阅读的基础上,分小组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

2.加强学生的认知探究

经济地理学的实践教学包括认知性实习(感性)、学理层面实习(理论验证)和探究层面实习(反思,发现)三个不同层次的体验与训练。认知实践可将google earth的观察、室内模拟、实地考察等多种方法相结合,其中实地考察是认知探究最重要的途径。根据课程重点内容可包括企业区位、企业与区域发展关系、区域之间关系、全球化等方面。鉴于经济地理学现象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各地可根据区域特点,有不同的侧重(如东部地区院校可侧重跨国公司投资区位、跨国公司空间组织和全球―地方关系;中西部地区院校可侧重新型城市增长、城郊农业、专业村和农区空间结构重构(村镇合并);东北地区院校可侧重国有企业的区位、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河南大学和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为例,两校开展了以考察中部经济发展为主的实践教学,主要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农村工业集聚区和农区(城郊农业、专业村)等。同时考虑到生源地(主要来自河南以及中部其他省份)和教学的整体性,也选择了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较快的青岛市、日照市作为实践教学基地,着重跨国公司投资区位、全球―地方关系等方面的认知与探究。

3.引入相关专题研究

专题研究作为基本理论掌握和知识应用能力的整合平台,在经济地理探究式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在教师指导下,以课题小组为单位开展相关专题研究。课题小组通过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进行理论分析,最后形成调研报告或论文。这样,既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又能够使其系统地整合所学的经济地理学理论知识,提高知识应用能力。专题研究的选题可以遵循热点问题和理论问题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地调查相结合、普遍性与地域性相结合以及科学性和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就研究内容而言,各个地区的高等院校,应该结合区域的经济地理现象,选择合适的课题。比如,在城市经济地理研究方面,可开展商业网点、大型零售业区位、城市交通、房地产等方面的研究;在农区经济地理研究方面,可从农户、农户群等微观角度,选择典型农区,开展劳动力转移、土地流转、粮食生产等问题的研究,以及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变化研究。

4.改革评估考试

传统的考试模式、评价体系是以考查学生学业成绩为主的纸笔考试形式,只能在认知方面考查学生学习到的书本知识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书面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分析解决实际经济地理问题的能力,缺乏对人的多元化、人性化和动态化的评价。探究式教学要求对传统的评估考试方面进行改革,建立一种“全程式-多元化”考核模式。我们在建立新的评价体系时考虑以下原则:(1)强调能力,主要考核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认识与分析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的能力、成果展示的能力。(2)强调创新,考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散性思维;(3)强调新思路、新观点、新方法。具体操作层面就是从学生课前阅读、课堂讨论、认知与探究、专题研究和卷面考试等多个环节开展全过程、多元化、发展性评估。比如,学生总成绩中课前阅读占10%,课堂讨论占10%,认知与探究占10%,专题研究占20%,卷面考试占50%。

四、结论与启示

探究式教学在中国尚处于探索阶段,理论上的研究成果、尤其是高等教育中的理论研究成果还比较薄弱。在教学实践中也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深入研究。我们围绕特定的《经济地理学》教材,进行了相关方面的一些探索,力图在以下四个方面有所创新:(1)在理念上,引入了科学思维训练的教学理念,训练学生形成经济地理学科学思维定式:“了解前人观点――观点形成背景条件――现在经济地理条件――可能得出的新观点”。(2)在内容上,基于教材的知识结构,精炼教学内容,突出各部分的理论要点,构建了立体化的教学框架,使教学内容清晰明了。(3)形成了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体系,即课堂内的“理论―例证法”、与课堂外的“认知―探究逐步递进法”和“热点追踪―理性分析法”。通过这些教学方法,一方面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另一方面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素养。(4)在考试评估上,从学生课前阅读、课堂讨论、认知与探究、专题研究、评估考试等多个环节开展了全过程、多元化、发展性评估,突出对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考察。

对河南大学和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实践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思维方式,并促使师生关系进入良性互动状态。学生的相关创新成果获得了国家级的大学生创新奖励。相关高校可根据自己的特殊性,不断探求,改善经济地理的教学方法,拓展地理类专业教育的改革思路,优化地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徐学福. 探究学习的内涵辨析[J]. 教育科学,2002, 18(2):33-36.

[2] . 试论探究式教学的特点及教师的作用[J].学科教育,1998(10):20-23.

[3] “科学探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课题组. 探究式学习: 含义、特征及核心要素[J].教育研究,2001, (12): 52-56.

[4] 李森,于泽元. 对探究教学几个理论问题的认识[J].教育研究,2002(2):83-88.

[5] 郑渊方,廖伯琴,王姗. 探究式教学的模型建构探讨[J]. 学科教育,2001(5):1-4.

[6] 张军海,李仁杰,孙铁柱等.高师地理实施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2(2):257-262.

[7] 王国梁.高校人文地理学探究式教学模式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0(7):51-54.

[8] 李刚,吴元芳. 高校人文地理学教学方法改革新思路[J].福建地理,2004,19(2):42-44.

篇4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3)07—015—07

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创建是基于工业革命后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的国际考察,而当今国际社会出现许多新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在此前提下,利用国际价值理论研究和解释当代资本主义的新经济现象,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国际分工的纵深发展,国际贸易呈空前发展的态势。以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以及赫克歇尔一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为代表的传统西方国际贸易理论,较好地解释了资源差异较大的那些国家之间基于比较优势而发生的贸易现象和原因。但近年来,一方面,执行比较优势战略的发展中国家出现了贸易条件恶化和贫困化的“比较优势陷阱”现象;另一方面,大量的国际贸易行为突破了在要素禀赋差异较大的产业间进行的定律,呈现出要素禀赋基本一致的产业与国家间进行贸易的新特征。传统的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对这些现象的解释显得乏力。在围绕解释产业内分工及其贸易现象的基础上,诞生了以保罗·克鲁格曼等学者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进而解释了当今出现的一系列新的贸易现象。

国际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理论解释国际商品交换现象的理论基石,新经济地理学也是围绕解释国际贸易现象而诞生的西方经济理论。显然,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都可以用来解释国际贸易问题。但是,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与新经济地理学是不同的理论体系,这也就决定了它们解释国际贸易新现象的深度和层次是不同的。同时,能否解读国际贸易新现象也将直接检验马克思经济学的现实解释力。

一、世界市场形成:国际价值理论与新经济地理学的不同解读

1.新经济地理学对世界市场形成的解读

首先,新经济地理学认为,分工是世界市场得以形成的前提条件;“历史某种偶然性”使得某一区域获得专业化分工得以强化、劳动生产率得以提升的先发优势,这一优势使得大量生产要素在这一区域得以集聚。由于集聚又使得这一区域获得通过大规模生产、大量节省运输成本和贸易成本的好处,从而生产要素又会进一步集聚,形成核心区;同时,核心区的市场需求远大于区,大规模生产的经济性有助于核心区在满足本地需求的同时又能大量输出商品,而运输成本和贸易成本的节省又能促成核心区具有相对于区拥有成本低廉的优势。各种生产投入品和生活消费品具有成本低廉的优势将成为吸引生产(者)和消费(者)以及各类非农经济活动进一步集聚的动力,而人口的集聚带来人力资本的集中也有利于核心区的技术进步,促进生产、运输、贸易和生活方面的成本降低,这就进一步促进经济集聚。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这种“自我强化效应”和“累积效应”使全球范围内的生产要素在核心区集中,并成为国际商品交易的场所。由此可见,新经济地理学认为,资源和要素跨越国界在一核心区域的局部空间集聚从而形成世界市场。

其次,新经济地理学利用规模经济与分工带来的运输成本,分析了世界市场规模的决定。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中,运输成本和规模经济之间的权衡是决定经济活动空间结构的关键因素,当运输成本较低时,规模经济效应使得生产在空间中发生聚集;当运输成本较高时,规模经济效应将受到较大的甚至是超越规模经济效应的成本效应的反向制约,厂商进一步集聚的动力将被削弱,厂商的经济活动空间将会分散在两个地区。这意味着当厂商率先在一个地区获得规模经济时,随着运输成本的提高,聚集动力将会逐渐被稀释,直到成本效应达到超过规模经济效应的临界值时,经济活动空间就会发生由聚集变为分散的“瞬间突变”,从而呈现“跳跃性”特征。克鲁格曼于1979年发表的“报酬递增、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一文中指出:规模经济是国家进行专业化生产的结果,这也验证了分工的规模与深度成为决定世界市场规模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框架中,一个区域的世界市场是在规模经济不断扩大、运输成本不断上升的过程中得以均衡而呈现。因此,新经济地理学对世界市场规模的分析是建立在社会制度是一成不变的静态分析基础上,通过企业的微观行为来研究国际资源的配置问题,而对资本主义制度自身的演化规律缺乏分析。

最后,新经济地理学围绕企业发展的主线探讨了世界市场形成的最根本原因。西方经济学认为,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获得的利润为零。企业作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组织,必然有谋求获得一定垄断势力的内在动力,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则是以企业获得垄断利润作为国际贸易研究的出发点。在“一个相互倾销的国际贸易模型”的论文中,克鲁格曼和布兰德把不完全竞争和获取垄断利润作为国际生产要素流动和贸易产生的原因。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中,中心区由于国际分工而降低成本获得一定规模经济优势,这种规模经济优势有助于获得垄断势力,从而达到获得垄断利润的目的。这种追求垄断利润的动机,在新经济地理学中逐渐演化为基于国家竞争优势的战略性贸易理论。因此,在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脉络中,企业的行为仍然是研究主线,企业追求垄断利润的内在动机是推动国际分工深化和国际贸易范围扩大的最根本原因。

2.马克思经济学对世界市场形成的解释

首先,马克思认为“世界市场不仅是同存在于国内市场以外的一切外国市场相联系的国内市场,而且同时也是作为本国市场的构成部分的一切外国市场的国内市场。”“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既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前提,又是它的结果。”在这里,马克思把世界市场看作是国际流通过程的一个因素,看作是国内市场向国外的延伸,是在各国国内市场基础上形成的各国国内市场的有机整体,是商品交换关系突破国家界限扩充到世界范围的结果,是国际交换关系的总和。当一国商品向世界市场出售时,在国内市场上形成的价值转化为国别价值或国民价值。因此,世界市场成为国际价值实现的基础和平台,一国生产劳动所创造的商品价值能否实现,将是国别价值能否在世界市场得到承认的过程。

其次,马克思经济学认为,国际分工是世界市场形成的基础和条件。马克思曾对集聚与分工做过如下论述:“分工的基础前提同扩大资本的基本前提一样,是协作,是工人在同一地方的密集,而这种密集一般来说只有在人口密度达到一定程度的地方才可能”。“人口和人口的增长是分工的主要基础”,“随着工人人数的增长,社会生产力由于分工和知识的增加而同工人人数的增长成复比例地增长。”因此,马克思的分析把分工与工人的集聚紧密联系在一起。一方面,分工的扩大需要大量工人,另一方面,人口的密集又会带来知识的增长,推动分工的深化。分工的深化和工人的集聚是在生产中相互推动并形成自我强化的过程,这一自我强化的过程在某一地区不断深化时,将形成中心区并逐渐成为世界市场。由分工的产生到世界市场的演变过程,马克思经济学给出清晰的思路: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使产业内每单位商品的国别价值量降低,而分工所带来的产业集聚引起的生产成本的节约,又能更进一步降低区域内每单位商品的国别价值量,从而使该区域商品在参与国际竞争时,以全球生产该单位产品的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卖出,获得超额利润。另一方面,专业化生产促进本地市场产品的差异化并产生本地市场效应,形成一定的垄断地位,这不仅降低了区域市场的交易成本,而且有利于延伸产业价值链,发挥区位规模经济的正外部性作用和促使区位优势的自我强化,进而降低区域内商品的国别价值量,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有利地位,中心区将在这一地区得以确立,而分工一中心区一世界市场的演变轨迹也逐步得以显现。

再次,在对世界市场扩大的内在动因上,新经济地理学和马克思经济学也有相似之处。在马克思看来,世界市场“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而是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的“结果”,它是以近代地理大发现为历史契机、以生产力发展和资本的扩张为基本动力而逐渐形成的。而资本的本性就是最大限度地攫取剩余价值,有着一种超越民族、国家和地域去占有更多剩余价值的冲动和欲望,资本的逐利本性使世界市场范围不断扩张。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中,国际生产要素流动和贸易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企业获取垄断利润的内在动机所推动。在马克思经济学的分析中,垄断利润和超额剩余价值是同一东西,只是由于阶级立场的差异而呈现出的不同表达方式而已,从本质上来看,新经济地理学和马克思经济学都认识到资本家追逐利润的本性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最根本推动作用。

最后,马克思经济学对世界市场规模的认识是建立在动态分析基础上的。马克思经济学对世界市场规模是一种动态的考察,这一考察将国际分工体系的产生、发展和深入的过程和与之相伴随的生产力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分工的扩大使得每一国家无法在世界中独立生存,各国家间基于商业贸易上的交往与联系不断扩大,世界市场随之形成。同时,从历史发展脉络来看,分工的扩大加速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机器大工业生产等方面的先进生产方式应运而生,生产资料的大量需求和更广阔的商品销售市场与传统封闭的封建社会显得不相协调,人类更加开放的社会制度成为时展的必需,也成为扩大世界市场外延的强有力的“剂”。因此,相对于新经济地理学以社会制度一成不变的静态分析世界市场规模,马克思经济学则是在基于社会制度变迁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世界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趋势,从而更具科学性和客观性。

二、劳动力集聚:动态均衡的不同解读

1.新经济地理学对劳动力集聚的分析

克鲁格曼在其经典论文“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和贸易模式”一文中指出:当存在关税或运输成本等阻碍贸易的因素时,就会产生要素流动以替代商品贸易。在此过程中,劳动力会流向已经具有较大规模劳动力市场的国家和地区以获得更高的实际工资和消费品种类,最终的均衡就是所有劳动力集中在一个中心地区。新经济地理学的这一思想意味着,劳动力这种要素的跨国流动是劳动者追求高工资的必然结果,因而其逻辑结果是:这一进程是有利于劳动者和资本家双赢的合理现象。但新经济地理学并没有探讨在这一过程中劳动者和资本家的利益分配状况。

同时,新经济地理学并不认为劳动力集聚是一个持续深化的发散行为,劳动力的集聚将在垄断竞争厂商不断加入和跨地区(跨国)的劳动力流动中实现动态均衡。克鲁格曼在“递增收益与经济地理”一文中同样是借助于中心一模型来分析这一过程。在该模型中,跨国劳动力可以大量进人,而垄断竞争企业为了获得垄断利润也会不断进入,这一动态过程将在劳动力进入和垄断竞争厂商大量进入直至垄断利润消失而趋向均衡。在中心一模型中,垄断竞争厂商根据其在不同区位的获利能力决定生产区位,而其生产区位的决定将产生三种不同的经济效应。一是市场准入效应,即垄断厂商将其生产安排在大市场中以便获得规模经济优势,同时由于成本优势,通过向较小市场出口获得垄断利润;二是生活成本效应,即大量厂商和劳动力的集聚产生较大的规模效应,厂商和劳动力获得较低的生活成本,从而会吸引大量的劳动力和厂商的进一步集聚;三是市场挤出效应,即在不存在完全垄断的条件下,垄断竞争厂商为了避开竞争对手的冲击,会选择向竞争厂商相对较少的地区移动。前两种效应利于厂商和劳动者在地理上的集中,并且在相互促进中产生一个不断自我强化的循环累积聚集过程;后一种效应则形成离心力,促使厂商在地理空间上的扩散。当本地区市场准入效应和生活成本效应累积所产生的向心力大于市场挤出效应所产生的离心力时,经济活动趋向于在本地区集聚,由于集聚,厂商进一步被吸引到本地区,从而这一地区演变和发展成富裕的中心地区,而其他地区发展成贫穷的地区。当本地区市场准入效应和生活成本效应所产生的向心力小于市场挤出效应所产生的离心力时,经济活动趋向于扩散,各地形成类似的生产空间结构,呈现出多个中心区。因此,在新经济地理学中,劳动力的集聚与厂商的集聚是一相互对应和同步的过程,只是在这一过程中,劳动力的集聚是由厂商集聚所推动,劳动力的集聚与扩散归结于中心区所具有的规模经济与垄断竞争之间的平衡。

2.马克思经济学对劳动力集聚的分析

首先,劳动力集聚的实现是一动态过程,是劳动者与资本家利益分配动态协调的过程。马克思经济学认为:劳动力集聚的动力来源于中心区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中心区较高的分工水平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中心区能获得相对于区的较高的绝对工资水平。大量劳动力的集聚,一方面,由于获得较高的工资使得自身状况得以改善,另一方面,也使得生产得以延续,资本家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因此,在这一过程中,资本家和劳动力的状况均得以改善,但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并未出现缩小的趋势,相反呈现出不断拉大的趋势,两者利益的改善和分配并不是同步和均等的。一方面,由于分工的扩大,技术水平得以提升,中心区具有了相对于区相对较高的资本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带来劳动力相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延长,资本家获得较多的相对剩余价值,表现在价值的分配中资本家获得的相对份额的增加。另一方面,大量劳动力的集聚(甚至国外劳动力的涌入),容易出现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在劳动力市场处于完全竞争而资本市场存在一定垄断势力的情况下(因为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假设是厂商在生产中面对的是垄断竞争的市场环境),劳动力价格被压到劳动力价值水平之下,大量超额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所获得。总之,这种非均衡的发展存在不断扩大的趋势。

但这种非均衡的发展又存在反向的制约因素,最终资本家和劳动者的利益分配不均衡的态势将趋向一个稳态水平。按照马克思经济学的分析思路,这是资本家利润平均化的一个必然结果。因为中心区的形成和扩大是厂商的集聚与劳动力集聚同步进行的过程,厂商的集聚会加剧竞争,使得超额剩余价值(在新经济地理学中将超额剩余价值称作为垄断利润)在竞争的环境逐渐消失,中心区厂商获得稳态水平收益,从而抑制厂商的进一步集聚。因此,劳动力的集聚使得资本家能获得相对较高的剩余价值,而资本家间的竞争会使得资本家间的超额利润逐渐消失,这两种反向力量将会使得劳动者和资本家呈现出不同利益分配格局。当劳动力集聚的力量强于资本竞争力量时,资本家将会在分配格局中占据更加有利地位;相反,如果资本家间的竞争力量强于劳动力集聚的力量时,资本家与劳动者间的利益分配格局将趋于稳态化。

其次,将新经济地理学中的核心区与区关系扩展到富裕国和贫穷国的宏观层面,将会得到不同的分析结论。在存在劳动力国际流动的环境下,由于更加廉价的贫穷国劳动力的流入,资本家变相获得了生活成本效应,富裕国作为中心区的集聚过程得以内在强化。而在国际劳动力无法跨界流动时,本国劳动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富裕国通过对贫穷国的直接投资,将会在贫穷国利用廉价劳动力获得新的巨大的生活成本效应,从而使得这一集聚过程在贫穷国得以延续。因此,不管是跨国问的劳动力流动还是资本跨国间的投资,新经济地理学始终站在资本家的立场上关注如何让资本在国际环境中增殖,而工人在这一增殖过程中的作用被忽略。在新经济地理学的逻辑主线中,是资本家在中心区(富裕国)的集聚才使得工人获得比其他地区(贫穷国)较高的工资,因此,资本家应是改变工人贫穷面貌的内在推动力,这也验证了工人依附于资本的现实。然而,劳动力依附资本并不能改变工人的贫困。因为阶级立场的差异,新经济地理学完全掩盖了资本家剥削工人这一客观事实。被中心区吸引的劳动者的绝对工资可能高于其地区——这正是其吸引工人的动力,但其相对工资却远远低于本地工人,并且可能拉低本地工人的工资水平,而这正是中心区资本获得超额剩余价值的来源。按照马克思经济学的解释,中心区(富裕国)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其国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低于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这一区域性世界市场,劳动力将会获得更高的工资,从而进一步掩盖了资本家的剥削。而在新经济地理学中,把国(地区)的贫困解释为因没有获得规模经济的好处。按照规模经济与分工能提高效率的逻辑来看,存在一定合理性,但却掩盖了富裕国对贫穷国劳动力的国际剥削是导致国际间南北差距的重要原因的事实。

在当今社会,劳动力的跨国流动以及资本跨国流动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劳动力的跨国流动使得工人工资在“中心区”与“区”之间逐渐趋于一致;而资本的跨国流动则会在新的国家形成新的“中心区”。因此,不管是劳动力的跨国流动还是资本的跨国流动,随着资本家追逐国际超额剩余价值的活动的扩张以及大量相互竞争的厂商的加入,世界市场的范围也将得以延伸与扩大。世界市场的扩大,使得劳动力价值通过跨越国界方式得以实现或者依附于外国资本在本国范围得以实现。总之,传统生产要素——资本、劳动力等集中在一国范围内生产的传统模式在国际开放的环境中逐渐被替代,剥削劳动力的资本家日益国际化,劳动力价值的实现范围不断在更广的空间内得以表现出来。

三、国际贫富差距:中心一模型与商品价值实现

在关于国际交换与国际贫富差距的分析方面,新经济地理学较之传统的主流经济学有所进步。它通过中心-模型得出了与马克思经济理论类似的结论,显示出与马克思经济理论一定的共性。在马克思经济理论中,价值的实现要通过商品的交换来完成。而商品的交换则是商品拥有者之间的使用价值量按照一定比例交换的过程。同理,国际价值的实现也是通过交换来实现。在当今国际社会,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本身都能成为商品,而资本主义生产则是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组合的过程,因此,国际价值的实现则是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各自实现其自身价值的过程。在国际价值的实现过程中,国际间的贫富差距是如何形成的呢?新经济地理学针对这个问题给出了答案。

首先,新经济地理学探讨了国际间差距拉大的客观趋势。克鲁格曼的研究认为,某国由于偶然因素能够率先获得规模经济效应,某种比较优势将会被塑造出来。具体而言,先进国家之间由于初始获得经济空间的集聚,将会获得越来越多的资本积累,资本积累又有利于促进分工、改进技术、提升经济效率,从而使得发达国家在发展中获得有利位置,中心国与国间的差距呈现所谓“得到的将永远得到,失去的将永远失去”的发展态势,这种“路径依赖”对后进国家的发展是致命的,形成所谓的“发展的陷阱”,而对发达国家而言,比较优势将因获得“路径依赖”的惯性而进一步拉大同不发达国家间的差距。因此,新经济地理学的观点承认了国际间的贫富差距呈现出不断拉大的客观趋势。

这一过程在马克思的分析框架下将会得到更为明晰的解释。由于中心国自身规模经济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然使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低于国际必要劳动力时间,在价值规律优胜劣汰和不平等交换机制的作用下,区(贫穷国)脆弱的经济决定了同中心区(富裕国)的资本扩张难以进行有效的竞争,从而限制了区(贫穷国)对积累过程和发展机会的掌握能力。因而,中心区(富裕国)在国际交换中获得大量超额利润,使得中心区和区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其次,新经济地理学认为,一国能否成为富国在于能否率先获得规模经济。捷足先登的国家可以获得规模经济效应。由于中心区拥有规模经济优势,国际生产要素有由区(贫穷国)向中心区(富裕国)流动的趋势,从而区(贫穷国)的劳动力价值将通过价值交换在中心区(富裕国)以货币外在形式——价格表现出来,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跨国界流动使得中心国获得的规模经济优势得以强化。但为什么这些国家能“捷足先登”而另外一些国家却不能呢?克鲁格曼的答案是:存在“历史某种偶然性”使某些国家具有这一优势。显然,某一行为的发生具有其内在的必然性,新经济地理学用“历史偶然性”来解释这一客观行为,不具说服力。

利用马克思经济学理论则能解释新经济地理学无法解释的“历史偶然性”。马克思遵循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来分析国际问题。在马克思的分析思路中,一些西方国家之所以能成为发达国家,并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互调整的必然反应。具体而言,一部分国家通过社会制度的调整使得社会生产力得以解放,从而使得这些国家获得一定集聚和规模经济的先发优势,并成为发达国家。再从历史的脉络来看,西方发达国家早期的发展是建立在血腥的殖民掠夺的基础上,不发达国家的大量财富为发达国家所占有并沦为发达国家的附庸,不发达国家获得“捷足先登”优势的机会大为降低。而在当今,血腥的殖民掠夺极为少见,但广大不发达国家率先获得规模经济优势的仍然很少。按照列宁的观点来看,在广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在当今科学技术、投资、生产、销售、金融、贸易、服务等方面牢牢占住统治地位的情况下,国际社会呈现出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态势,发达国家对不发达国家的剥削和控制显得更加隐蔽。具体而言,在中心一模型中,由于商品在本国内部出售,跨国流动的劳动力获得了其价值的货币化实现形式(即工资),而本国资本家则获得由劳动力创造的大量的剩余价值,这一过程即是本国资本对国际劳动力的剥削。在新经济地理学的自由资本模型中,由于资本的国际流动而劳动在本国范围选择,国际资本在某国范围获得了大量的剩余价值,这一过程则表现为国际资本对本国劳动力的剥削。正因为存在这些国际剥削,那些国不管是输出劳动力还是国际资本的输入,国的经济发展命脉都被发达国家牢牢控制,国与中心国间的差距必然呈现不断拉大的趋势。

再次,从国际间差距形成的外在表现形式来看,产业内分工进一步掩盖国际间剥削的现实。克鲁格曼在“产业内分工与从贸易中获利”一文中分析了要素禀赋相似程度与贸易类型之间的关系,认为国家之间禀赋越相似,两国间的贸易就越具有产业内贸易的特征,相反则产业间贸易形式将占主导地位。由于中心国间的产业内贸易能进一步促进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因此,这种国际间的产业内分工将形成国输出劳动力,中心国掌握核心技术和资本的格局。

马克思认为:“分工使工人的劳动力片面化,使他只具有操纵局部工具的特定技能。”同理,可以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也像工人在企业中的分工一样,成了发达国家的整个全球产业链上的一颗“螺丝钉”、固定部位的“工具”,陷入“产品内分工的陷阱”。从当今实际情况来看,在新的国际分工体系中,产品价值链的各个环节被分解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的本土企业成为跨国公司的制造基地,主要的技术、关键的零部件甚至销售渠道都被发达国家所掌握,发展中国家始终处于国际贸易“微笑曲线”的下方,发达国家既掌握着前端的产品研发,又掌握后端的营销,使得广大发展中国家只有可观的经济增长速度,但却没有核心的产业竞争力,从而许多国家陷入丧失自主发展、愈加贫困的恶性循环的境地。

四、结论与启示

尽管新经济地理学与马克思经济学在国际价值的实现问题等方面存在分析视角、研究手段等方面的差异,但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也突破了一些新古典理论的教条,承认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导致国际贫富分化,其在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分析较马克思的分析也更加细致,具有一些可以借鉴的地方。因此,新经济地理学与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在分析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其理论和分析方法仍对我国当今的发展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