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2 11:23:5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垃圾分类工作方案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建立保障机制,确保工作落实
根据通知要求,学校成立以袁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年级领导及分管宣传工作的支委李春香、团支部书记董超为组员,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学校研究决定用专项经费保障宣传物资到位。
二、研究宣传途径,保证入脑入心
在疫情当前的情况下,学校研究决定,启用三条宣传途径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一、指导思想。
高效推进和规范镇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工作,完善生活垃圾分类统筹管理、宣传发动、收运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机制,经研究,决定在全镇社区范围内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工作。
二、工作目标。
全力推进镇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实现垃圾分类管理主体责任全覆盖、垃圾分类类别全覆盖、垃圾分类投放收运处理系统全覆盖,确保年内示范片区达到社区全覆盖、居民小区“双X”的工作目标(开展垃圾分类居民小区数量占比不少于X%、开展分类居民户数占比不少于X%)。
三、组织架构。
为切实加强镇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经研究决定,成立镇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镇分类办)设在镇创建物业办,具体负责示范片区创建工作的日常管理、监督与指导。
各社区、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应安排专人负责,按照年度工作目标,制定具体的创建、志愿计划,有序推进小区相关工作,定期向镇分类办报送工作进展情况、宣传信息等。
四、重点任务。
(一)建立健全镇级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统筹推进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
X.制度制订。制定出台创建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年度建设目标、主要任务、宣传方案、推进措施、保障机制,建立考评、奖惩等制度。各社区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基层党建工作,社区党员干部带头实施垃圾分类。
X.队伍建设。各社区建立组织管理网络,配备专职人员落实日常管理、协调和统筹工作。各社区志愿服务队、镇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组织志愿者参与垃圾分类工作,明确责任分工。各小区物业服务企业配备垃圾分类督导员。
X.调查摸底。汇总编制创建示范片区居民小区和负责人花名册、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人员花名册、各社区志愿服务队人员花名册、各小区物业服务企业督导员花名册。
X.组织宣传。各社区制定培训、宣传方案。在小区显著位置设置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栏和公示牌,介绍垃圾分类知识,公示管理信息;利用报纸、电视、微信群、微信公众号、自媒体等各类媒体持续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全年对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社区、物业等人员进行专项培训不少于X次;各社区常态化开展进小区的宣传活动,结合主题党日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各社区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进小区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各创建示范片区小区常态化开展垃圾分类督导工作。
X.经费保障。设垃圾分类专项经费,创建示范片区小区总数X个,总户数X户,镇机关X个。小区通过市级考核验收合格后,奖励小区物业服务企业基础建设费用,验收未通过的小区不予奖励,奖励标准另行制定。
X.考评监督。X月起,镇分类办每月至少组织X次管理考评,及时整改完善考评中发现的问题,督促各社区垃圾分类责任主体认真落实整改,各志愿服务队落实垃圾分类志愿服务。
(二)强化示范片区区域内垃圾分类设施配置,确保基本全覆盖。
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为分类类别开展垃圾分类,根据最新国家标准,在镇级党政机关、居民小区及公共区域等根据人流量及使用量设置分类容器并做好后期清洁、维护和消杀工作。
(三)完善垃圾分类收运处置体系,确保基本全覆盖。
X.推行可回收物有效回收利用。可回收物由居民自行卖给回收机构,或由再生资源回收企业采用固定、流动或预约方式进行回收,最大限度方便居民交售可回收资源。
X.规范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处置。采用直收直运或送往指定中转站集中转运方式,送指定处置场所集中处置。
X.执行有害垃圾源头单独分类收集。根据《市生活垃圾分类过程中有害垃圾监督管理实施办法》(环土〔X〕X号)文件要求,有害垃圾进入指定垃圾中转点,由处置单位进行收运。
X.及时处置装潢垃圾、大件垃圾。小区设置规范临时点,对建筑装潢垃圾、大件垃圾暂存,及时送到辖区内指定的场所进行处置,不可长时间堆放在绿地、人行道等公共区域。
五、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X月)。落实专项工作经费,全面开展调查摸底,梳理各社区居民小区、各志愿服务队名单,明确各分类责任主体。
(二)宣传发动(X月)制定示范片区创建工作方案,根据《镇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居民小区明细表》明确工作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同时召开动员会,全面宣传,并进行指导培训。
(三)全面实施(X月)全面启动创建示范片区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工作,分两批次推进示范片区单位、居民小区分类工作。
各社区第一批创建垃圾分类居民小区数量原则上不得少于X个,并于X月X日启动垃圾分类。已开展创建的小区,由镇各文明志实践志愿服务队、社区志愿服务队分别安排志愿者每天上午X:X-X:X进入小区开展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工作,每个小区分别安排X-X名志愿者;镇机关、各创建小区物业同时排人员开展垃圾分类督导工作。
(四)分步推进(X月至X月)第二批小区启动原则上不得迟于X月X日,确保X月份达到单位全覆盖、居民小区“双X”(开展垃圾分类居民小区数量占比不少于X%、开展分类居民户数占比不少于X%)工作目标。
(五)自评初审(X月)各社区对照创建标准开展自查自纠,由镇分类办将对照《镇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验收评分表》检查验收并上报县分类办。
县分类办将对小区创建情况进行考评验收和初审,对考评X分以上,达到创建要求的在县纸质媒体或网站进行为期X天的公示。
(六)达标验收、通过公示后,由县分类办将申报材料和审核意见正式行文,报送市分类办申请达标验收。
市分类办采取考评工作组综合验收和第三方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和现场检查方式,对申报的示范片区组织达标验收,对考评X分以上,达到创建标准的镇公示X个月,公示期内若发现弄虚作假、严重质量倒退的,由市分类办进行除名。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生活垃圾分类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重要工作举措,是镇生活垃圾分类年度重点工作,各社区、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精心组织实施,制定详细计划,逐项予以落实,确保创建工作取得预期,顺利通过市级考核验收。
(二)督查考核。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和五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市委八届十三次全会、区委一届八次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省、市、区决策部署及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党建引领,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为建设美丽幸福作出贡献。
二、工作目标
垃圾分类收集与处理是有利于减少垃圾的产生,有益于环境保护,同时也有利于资源回收与再利用的城市绿色工程。通过对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清运处理,增强居民环保意识,减少垃圾终端处理量,进一步实现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目标。积极发挥局机关事业单位带头作用,全力做好局机关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力争实现干部职工办公区域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全覆盖的工作目标。
三、领导小组
为确保垃圾分类工作取得实效,结合实际,特成立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组长:党组书记、副局长
局长
副组长:党组成员、副局长
党组成员、副局长
党组成员、医保中心主任
成员:各股室负责人
办公室工作人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局办公室,由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同志负责具体日常工作,局班子成员负责分管领域垃圾分类工作的指导,各股室负责人对本股室垃圾分类工作负责。
四、生活垃圾分类及处置
生活垃圾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不同属性、处理方式分为下列类别:
(一)可回收物:指纸类、塑料器具、金属、玻璃、织物等可资源化利用的废弃物;
(二)有害垃圾:指含汞灯管,家用化学品,含铅、汞、镉电池等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
(三)厨余垃圾:指菜帮、菜叶、瓜果皮壳、剩菜剩饭、肉碎骨、水产品、畜禽内脏等易腐烂、含有机质的废弃物,并根据厨余垃圾产生在家庭、餐饮服务、农贸市场等场所的不同,分为家庭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和其他厨余垃圾;
(四)其他垃圾:指前三项之外的废弃物,包括大骨头、餐巾纸、卫生间用纸、纸尿裤、塑料袋、花盆、陶瓷等。
家具、家用电器等整体性强、体积超过生活垃圾收集容器的废弃物,称为大件垃圾。单位报废的旧家具、旧电器等大件垃圾,应按照固定资产管理规定履行完报废手续后交由再生资源企业回收处置。
五、工作任务
(一)广泛宣传,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
在全体干部职工中传达市、区相关文件、会议精神,组织学习《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线下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实施垃圾分类,成立党员志愿小分队,组织志愿者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并到社区、街道、联系村参与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通过宣传栏、组织培训、在投放点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指南等方式普及分类知识。线上通过公众号、网络办公平台等方式,养成主动分类、正确分类投放的行为习惯。
(二)建立制度,落实生活垃圾分类要求
根据《市区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2021-2025年)》文件要求,建立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明确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宣传、处置、考核等具体措施。
(三)完善设施,实现分类收集容器配备全覆盖
合理设置分类垃圾桶:办公区室内公共区域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两分类垃圾桶;每间办公室设置小型“可回收物”、“其他垃圾”两分类垃圾桶、办公室配备碎纸机;清洁室设置茶水处理桶,用于收集厨余垃圾;根据单位有害垃圾产生量设置“有害垃圾”投放桶。
六、保障措施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党的精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关于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升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水平为目标,动员卫健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积极行动起来,实现单位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做到人人自觉分类投放垃圾,实现投放、收集、交运全面符合生活垃圾分类要求。
(二)工作原则
落实单位主体责任,明确责任分工,广泛宣传动员,保障资金投入,强化广大干部职工示范带头作用,引导群众逐步养成主动分类的习惯,提高群众认知度、参与度。
(三)工作目标
各医疗卫健单位要建立完善生活垃圾的分类标准、设施配备、教育培训、工作运行与管理机制,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覆盖,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逐步细化,不断提高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群众知晓率、参与率,生活垃圾准确率持续提升。
(四)组织领导
区卫健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各股室及各医疗卫健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卫健系统垃圾分类工作的总体研究、部署,统一领导全区卫健系统垃圾分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区卫健局爱促股。
由爱促股负责卫健系统垃圾分类工作的部署、协调、督导、考核等工作。各医疗卫健单位应建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
二、分类要求
各医疗卫健单位的生活垃圾分类,以“三分法”为基本要求,即将“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三类垃圾作为强制分类对象;单位有食堂的,必须对“餐厨垃圾”进行源头单独分类收集;医疗废弃物严格按照医疗规范要求处置,单独存放,单独管理,单独运输。建筑(装潢)垃圾、大件垃圾,原则上与生活垃圾分开,单独分流处理。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在达到基本分类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分类。
三、分类方式
按照有害垃圾(红色容器)、餐厨垃圾(绿色容器)、可回收物(蓝色容器)、其他垃圾(灰色容器)进行设置。
(一)有害垃圾投放
垃圾产生单位按照便利、安全、快捷原则设置专门容器。单独储存,并在醒目位置设置有害垃圾容器并标识。
(二)餐厨垃圾投放
单位及食堂产生的餐厨垃圾、蔬菜瓜果等易腐废弃物,对应投放餐厨垃圾容器。
(三)可回收物投放
因地制宜设置可回收物投放容器。
(四)其他垃圾投放
上述三类之外的生活垃圾投入到其他容器。
(五)医疗废弃物投放
严格按照医疗废弃物处置标准单独存放、处置。
四、重点工作任务
(一)制订方案
各医疗卫健单位要根据省市区的文件精神,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制订本单位的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明确工作内容,规范工作程序,切实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落到实处。
(二)组织培训
各医疗卫健单位要根据《市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置标准(试行)》及垃圾分类知识在本单位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培训工作。各单位培训指导广大干部职工明确垃圾分类的目的、意义,认识垃圾分类工作的紧迫性、重要性,普及垃圾分类怎么分、如何分。
(三)广泛宣传
各医疗卫健单位要树立垃圾分类、人人有责的环保理念,积极开展多种形式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宣传栏、电子显示屏、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群、宣传单或宣传折页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垃圾分类工作。坚持每月开展一次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提升广大干部职工垃圾分类和资源环境保护意识,培育全员参与的“行为自觉”,持续营造生活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活动,明确分类标准,掌握正确分类投放方法,提高分类知晓率和投放正确率,引导广大干部职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养成勤俭节约、自觉分类、绿色环保的工作生活习惯。从源头实现生活垃圾的分类和减量,并将垃圾分类的文明习惯带进家庭、带入小区。
(四)配置设施
各医疗卫健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配置分类垃圾收集容器,收集容器容积可根据服务区域大小及人流量多少选择相应的规格和数量。公共区域垃圾收集器摆放在显著位置并张贴垃圾分类标识图。
1.每个办公室内配置不少于1个双桶式分类垃圾收集容器(可回收物、其他垃圾)。
2.各楼层过道每间隔100m设置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收集容器不少于1组,医疗卫生机构各楼层过道尽头处设置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收集容器。住院部各楼层设置至少1处餐厨垃圾收容器。
3.单位主要出入口、大厅、办公区域的每层楼梯处、电梯口等公共区域设置不少于1组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收集容器。
4.食堂、配餐间等提供餐饮服务的区域,设置餐厨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收集容器,其中餐厨垃圾收集容器数量按需配备。
5.室外道路边、每栋楼至少应配备一组含有害垃圾收容器的四分类组,有害垃圾收集点应设置在有人监管的区域。
(五)收集转运
各医疗卫健单位要严格按照规定分类投放生活垃圾,不得随意抛洒、倾倒或者堆放。餐厨垃圾和其他垃圾要做到日产日清,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清运时间根际实际需要确定。各医疗卫健单位要严格按照《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要求,严格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暂时贮存、集中处理等,杜绝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混合处理的情况发生。
五、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落实责任
垃圾分类工作将是政府目标考核、生态文明建设、环保督察整改、文明单位创建、节能减排等各类考核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各医疗卫健单位主要领导要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亲自筹划部署,建立责任分工,把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各项任务分解到人,切实将垃圾分类工作做细做实做优。
(二)建立机制,规范管理
各医疗卫健单位要建立本单位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及管理制度,建立台帐,记录工作开展情况,同时做好工作信息收集。建立信息报送制度,每月向爱促股报送垃圾分类工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