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17 08:59:4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隧道施工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实习地点:
实习者:
一、公司简介
监理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1996年1月的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建设监理分公司,1998年11月完成股份制改革。9月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设立了董事会和监事会。公司机关驻北京市区40号。新建高速铁路-4:dk174+800--dk291+427路基长24660米;桥梁46座20795延米;隧道39座73416米,其中控制工程逻皓隧道长7426米,那国隧道3895米,坡录元隧道长11925米;南昆线六塘站改造;包括百色、阳圩2个车站,设田阳梁场。
二、实习目的通过实习,对高速铁路隧道工程建筑整个施工过程有较深刻的了解;
2、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深入理解已学的理论知识(如测量、建筑材料、建筑学、建筑结构、建筑施工等);
3、通过亲身参加施工实践,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为独立参加工作打下基础;
4、通过工作和劳动,了解隧道工程施工的基本生产工艺过程(土石方、钢筋混凝土、等)中的生产技术技能;
5、了解目前我国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管理的实际水平,联系专业培养目标,树立献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我国建筑施工水平的远大志向;
6、与工人和基层生产人员密切接触,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和先进事迹。
三、实习要求认真按时完成实习指导人员和指导教师布置的实习和调研工作;
2、每天写好实习日记,记录施工情况、心得体会、革新建议等;
3、对组织的专业参观、专业报告都要详细记录并加以整理;
4、实习结束前写好实习报告,对政治思想和业务收获进行全面总结;
5、对实习指导人员和指导教师布置的“专题作业”要及时完成并写出报告;
中图分类号: U4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概述
隧道浅埋段及下穿建筑物、设施等施工时主要有台阶法、双侧壁导坑法、盾构法等。本文主要针对台阶法和双侧壁导坑法进行介绍。
2.施工工艺及方法
2.1台阶法
主要用于Ⅲ级围岩及深埋洞Ⅳ、Ⅴ级围岩的施工,其施工工序如下:
第1步:上半断面高度7米,采用钻爆台车钻孔支护,光面爆破,挖机和装载机同时挖渣,自卸运渣。开挖上半断面后及时进行上台阶喷、锚、网系统支护,架设钢架并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形成较稳定的承载拱。
第2步:在滞后上半断面30~50m后开挖下部右侧(左侧),并进行下部右侧(左侧)初期支护。
第3步:下部右侧(左侧)掘进10~15米改移道路进行下部左侧(右侧)开挖,并进行初期支护。
第4步:施作仰拱混凝土、填充混凝土,及早封闭成环。
第5步:根据围岩量测结果,及时施作二次衬砌。
1)爆破设计
爆破设计见图1~2:
图2 台阶法钻爆设计图
台阶法开挖光面爆破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
表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2)施工要点
(1)IV级围岩区段的施工贯彻稳步推进的原则,切实搞好初期支护(或临时支护)和施工监测。
(2)采用微震动控制爆破技术,以减轻对围岩的扰动。
(3)初期支护或临时支护紧跟开挖工作面及时施作。支护未完成,不得进行下一循环的开挖作业。
①喷射混凝土采用先进的湿喷法作业。出碴前必须进行初喷。每次喷射厚度为5~7cm,喷射混凝土的品质须严格控制。
②系统锚杆分反循环中空注浆锚杆和砂浆锚杆两种,其间距、孔深符合设计要求,并尽量垂直岩层层理,垫板紧贴岩面,灌浆饱满,锚固可靠。
③挂网在初喷混凝土及施作锚杆后进行。钢筋网在洞外预制电焊成网片后安设,挂网时,钢筋网紧贴岩面,网片间搭接不小于连个网格,并与邻近锚杆联接牢固。
④局部围岩松散、破碎地段,加强临时支护或初期支护,或采用超前支护(超前小导管注浆、超前锚杆、超前小钢管等),并加强施工监测,防止坍方、支护失稳、衬砌病害等的发生。
2.2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方法
1)爆破参数确定
根据围岩情况并结合前期隧道开挖爆破情况及综合安全因素,在按照 “先探测、管超前、严注浆、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的原则下施工,确定循环进尺为1.2 米,炮眼利用率90%,掏槽形式采用V形掏槽。炸药选用1号乳化炸药,药卷直径为Ф27,周边眼采用直径Ф27 的药卷不藕合间隔装药。引爆方式采用非电毫秒雷管。爆破参数计算如下:
A.炮眼数量:N=qs/ar
标准直径的炮眼:(炮眼直径35mm,药包直径32mm)
N=qs/ar式中: N—炮眼数目(个)
q—单位炸药消耗量(kg/m3),本隧取0.5kg/m3
s—开挖断面面积(m2),本隧为170 m2
a—爆破振动衰减系数
r—炸药的线装药密度(kg/m)
根据选用断面尺寸得:S=170m2
查经验数据已知:a=0.45 r=0.75kg/m q=0.5kg/m3
N=(0.5×170)/(0.45×0.75)=252(个) 取251 个
拱部采用光面爆破,周边眼间距取45㎝,掏槽眼采用12 个,
B、掏槽眼深度:取b=40cma=50cm α=60°(b为炮孔排距,a为炮孔间距,α为炮孔倾角)
L=0.8/sin60°≈0.9m
C、每一循环装药量:Q=0.5×0.9×170=76.5kg
Φ32 卷长20㎝ 净重150g
D、炮眼的装填系数:掏槽眼80%,辅助眼70%,顶眼60%,求出各炮眼装药量。
钻孔作业采用YT-28手风钻,自制钻爆作业平台辅助作业,钻孔作业中要求“准、齐、平、直、顺”,参考预加固支护位置或画定开挖轮廓线及眼位,准确按要求位置施工,眼底落于同一平面上,边眼外斜保持0.04~0.05,两炮衔接台阶小于10cm,装药必须堵塞,周边眼采用间隔装药,使用导爆索,竹片和电工胶布加工,确保良好效果。
2)爆破设计
双侧壁导坑法开挖爆破设计详见“双侧壁导坑法开挖炮眼布置图”
图3 双侧壁导坑法开挖炮眼布置图
表2Ⅳ级围岩双侧壁开挖爆破参数表
3)施工工序
(1) 进行测量放线确定开挖边线,按爆破设计布置孔位用油漆画点标注。
(2) 开挖①部,人工配合整修。导坑周边初喷4cm厚混凝土封闭岩面,施作洞身锚杆,挂钢筋网,安装型钢钢架和临时钢架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3) 在滞后于①部15米以上后,开挖②部,人工配合整修。导坑周边初喷4cm厚混凝土封闭岩面,施作洞身锚杆,挂钢筋网,安装型钢钢架和临时钢架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4) 利用上一循环架立的钢架施作隧道拱部Ф108长管棚超前支护。开挖③部,人工配合整修。拱部初喷4cm厚混凝土封闭岩面,施作拱部洞身锚杆,挂钢筋网,架立拱部型钢钢架,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5) 在滞后于③部一段6~8米后,开挖④部。
(6) 在滞后于④部一段6~8米后,开挖⑤部。隧底部分初喷4cm厚混凝土,接长底部型钢钢架,使钢架闭合成环,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7) 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分析,待初期支护收敛稳定后,拆除中部临时型钢钢架。
4) 施工注意事项
a.严格按设计尺寸和设计要求工艺施工。
b.爆破严格按爆破设计施工,严格控制炮眼深度、角度及装药量。
c.钢架分节段连接处设置锁脚锚杆,以确保钢架基础稳定。
d.钢架之间纵向连接钢筋连接按设计要求设置,及时施工并连接牢固。
e.临时钢架的拆除应等洞身主体结构初期支护施工完毕并受力稳定后进行。
2.3超前小导管施工
超前小导管适用于Ⅳ加强支护、Ⅴ级及Ⅴ级加强支护。
1)制作钢花管
小导管前端做成尖锥形,尾部焊接φ8mm钢筋加劲箍,管壁上每隔15cm梅花型钻眼,眼孔直径为6~8mm,尾部长度不小于30cm作为不钻孔的止浆段。
2)小导管安装
中图分类号U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8-0172-03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Weak Surrounding Rock Tunnels from the Tunnel Construction Work
WU Chong
Shenhua Xinzhun Railway Co., Ltd. Inner Mongolia, Ordos 017000
Abstract In the condition of weak surrounding rocks, safety and quality accidents will probably happen during the tunnel construction work, such as the great deformation and side fall roof caving. Based on the weak surrounding rock tunnel collapse treatment experience, this essay systematically analysis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hat the weak surrounding rock tunnel construction usually takes. Further, a proposal can be raised that the basic construction rules should obey and the advanced detection technology should import in the weak surrounding rock tunnel construction work.
Keywords Weak Surrounding Rock Tunnel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Detection Technology
1 工程概况
大准铁路南坪支线肖家沙隧道,是点岱沟至南坪工业广场铁路运煤专用支线全线开通的关键控制工程,隧道进口里程为DK8+520,出口里程为改DK9+765,全长1 245m。隧道进口至DK8+528.11位于半径为800m的曲线上,DK8+528.11至改DK9+039.80位于直线上,自改DK9+039.80至隧道出口位于半径为800m的曲线上。隧道内纵坡自隧道进口至DK8+950为10.5‰的上坡,DK8+950至改DK9+750为7‰的上坡,改DK9+750至隧道出口为1‰的下坡。
1.1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该隧道位于剥蚀低山区,地形起伏很大,山顶地表大部分辟为耕地,局部为荒地。隧道进口地势较缓,但进口左侧冲沟下切较深;出口地形较陡,线路左侧有一陡洞,深约3m。隧道顶植被稀少,表覆第四系上更新统冲风积层()湿陷性新黄土,湿陷系数 0.015~0.070;洞身地层主要为二叠系上统()泥岩及砂岩,节理发育,呈全风化(W4)~弱风化(W2),岩层产状,其中泥岩属膨胀岩;隧道进出口洞顶地层为新黄土夹粉细沙薄层。
本隧道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地下水水量不大,主要含水层为节理裂隙发育的砂岩风化层,受大气降水补给,对混凝土不具侵蚀性,渗透系数新黄土及砂岩为K=0.5,泥岩为K=0.001~0.005。
1.2 设计参数(改DK9+010~590段)
隧道改DK9+010~590段,原设计为Ⅳ级围岩,采用短台阶或超短台阶法施工,初期支护及二次衬砌为喷锚施工复合式衬砌(详见图1),参数见表1。
1.2.1 超前支护
隧道拱部140°范围内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支护,小导管采用42热轧钢管,长3.5m。环向每米3根布置,纵向每2榀格栅打一环,施工外插角为10°~15°。注浆材料选用水泥浆,灰水重量比采用1:1,注浆压力0.8MPa。
1.2.2 初期支护
初期支护以喷混凝土、钢筋网、格栅钢架及锚杆组成,支护紧随开挖并封闭成环。其中喷射混凝土采用碳塑加强筋纤维喷射混凝土新工艺,以提高喷射混凝土的质量和增强抗裂性,并减少回弹量;钢筋网拱墙设置,钢筋直径采用8,网格尺寸为25×25cm;Ⅳ级围岩段格栅钢架(详见图2)按局部设计,工程数量按2m/榀,实际施工时在需要设置的段落集中架设,间距按1.2m考虑,格栅纵向连接筋为22钢筋,环向间距1.0m,单排布置;锚杆拱墙设置,在拱部120°范围内采用带排气管的新型CD组合式中空注浆锚杆,边墙采用砂浆锚杆,锚杆长2.5m,环、纵间距1.2m,呈梅花状布置。
1.3 二次衬砌
拱墙及仰拱为C25混凝土,厚度分别为30cm和40cm,仰拱填充为C20混凝土。仰拱超前封闭,二次模筑衬砌按先墙后拱顺序全断面一次整体灌注。
1.4 防排水措施
隧道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于拱墙设置新型HDPE防水排水板,衬砌背后设环向盲沟,间距按12m一道,在墙脚处设纵向软管透水盲沟;衬砌施工缝按8m一道,施工缝设膨润土止水条。
2 塌方事故处理
2.1 事故概况
2006年12月5日,结合本隧道复杂地形、地质及前期施工情况,为确保隧道结构永久性质量安全,本着动态施工的管理理念,兼考虑隧道总体施工进度等因素,就改DK9+010~590原Ⅳ级围岩段设计,曾提出如下变更:
1)于仰拱增设砂浆锚杆及钢筋网片,格栅钢架由原设计的局部设置调整为1榀/m设置,全断面封闭成环;
2)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厚度调整为22cm,二次衬砌厚度按45cm施作,隧道净空断面尺寸不变;
3)其余施工参数维持原设计,变更后的复合式衬砌结构图详见图3。
但由于该段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围岩属未固结软弱泥岩夹砂岩,且风化严重,自支护能力较差,开挖后由于其自重应力及构造应力的释放,变形较大,给施工的动态管理造成相当困难。2007年7月23日上午11时,在进行隧道出口改DK9+440~443段左侧边墙初期支护马口开挖时发生突然坍塌,塌方沿临空面迅速扩展,致使改DK9+420~460段左侧初期支护从拱顶至边墙连同格栅一起全部垮塌,围岩发生大面积坍塌,塌方数量约为400多方。从洞内的坍体表面观察来看,该段地质为强风化泥岩夹砂岩,节理发育,基岩裂隙水受雨季降水补给下渗,致使泥岩浸水呈现出中等崩解性、膨胀性及抗剪强度降低等特点,围岩结构十分松散,主要依靠层间粘结力结合,整体稳定性极差。
2.2 处理措施――管棚工法
第一步:对改DK9+460~470段用工字钢做卡口梁,加强锁脚和径向锚杆等加固处理,并尽快施作改DK9+460~476段仰拱及矮边墙,每循环施作4m。仰拱施作完成后拆除卡口梁,及时浇注此段二次衬砌。
第二步:从洞外运土对塌方段右侧进行填筑,用于稳定坍体及施作系统锚杆的平台,同时对右侧没有变形的拱架增加锁脚及径向锚杆。
第三步:在改DK9+461处架设2榀I22型钢护拱,作为管棚施作支撑,护拱间距10cm并采用22钢筋与原有拱架进行连接,同时做好管棚顶进钻孔(施工外插角5°)及推进基地。
第四步:在塌方范围内顶进89mm、长L=6m的钢管,环向间距30cm,纵向每循环搭接长度为2m,注浆压力1.5MPa(管棚布置图详见图4)。
图4塌方段管棚及小导管布置图
第五步:待管棚成形后,拆除已垮塌拱架部分,重新进行喷锚挂网,并就塌方范围初期支护采取如下技术措施:
1)边墙增设径向小导管,长度3.5m,环纵间距1.5m,梅花型布置,注浆压力1.5MPa;
2)将CD组合式中空注浆锚杆及砂浆锚杆,由原设计的长2.5m变更为3m,环、纵间距由原设计的1.2m变更为1m,梅花状布置;
3)喷射混凝土厚度由变更后的22cm调整为28cm。
第六步:及时跟进仰拱及二次衬砌,并采用喷浆机对衬砌背后空洞进行填充注浆处理。
3 技术效果分析
3.1 管棚、小导管及锚杆作用分析
3.1.1 管棚工法
管棚工法是沿隧道开挖断面外轮廓以一定间隔与隧道平行钻孔后插入钢管,再从插入的钢管内压注充填水泥浆或砂浆,来增加钢管岩的抗剪切强度,并使钢管与围岩形成一体,构成棚架体系。在软弱围岩条件下的隧道施工,管棚工法能有效防止围岩的松弛变形,同时其梁式结构对防止围岩的松弛崩塌也是十分有利的。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围岩地质条件、周边环境、隧道开挖断面、埋深以及隧道的施工方法等,来决定管棚的配置、形状、施工范围、管棚间隔及断面等。
3.1.2 小导管注浆
1)超前小导管
超前小导管注浆是向掌子面附近的围岩压注水泥、砂浆及水玻璃等压注材料,以改善围岩状况并使掌子面达到稳定的方法。由于掌子面斜上方的围岩状况对隧道的稳定性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改善该部分的围岩状况对提高隧道的稳定性是极为重要的。同时作为超前支护,超前小导管以低角度打设的方式沿隧道外轮廓平行打入掌子面前方围岩,可有效约束围岩的松弛变形,防止崩落掉块。
超前支护基本是借助构件的抗弯刚度发挥作用,因此采用抗弯刚度大的构件是有利的,对于单管超前支护,一般采用34mm~48mm的钢管,以30cm~60cm的间隔和5°~30°的仰角打入,打入长度一般为掘进进尺的2倍~3倍。
2)径向小导管
小导管注浆不仅是掌子面稳定的对策,还可充分运用于改善隧道周边围岩的稳定性。对于径向小导管注浆,是在隧道开挖后径向打入隧道拱部及边墙,并向周边围岩压注注浆材料,其设计、施工、原理及效用与超前小导管基本相同。
3.1.3 锚杆
锚杆是隧道施工过程中维护围岩稳定,保证施工安全的重要支护手段之一,施工完成后,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作为永久支护结构的一部分发挥作用。对于软弱围岩中的隧道施工,锚杆能有效限制约束围岩变形,制止围岩强度的恶化,其加固作用,可使围岩中松动区的节理裂隙及破裂面等得以联结,使锚固区围岩形成整体加固带,大幅提高围岩强度,同时锚杆群可有效提高层状围岩的层间结合力,以提高隧道的整体稳定性。
锚杆施工中,要合理确定锚杆参数,充分发挥群锚作用,避免不配置垫板、布置不合理、砂浆充填不密实及长锚短打等现象发生。
3.2 塌方处理效果
本次塌方处理从7月24日开始,至9月底处理完毕,整个处理过程历时2个多月,实际注浆量224.0m3。注浆完毕后,开挖情况显示,坍体泥岩破碎体及土石松散体相当于凝结成一个低标号的混凝土整体,隧道拱部也具备了自稳能力,经量测资料分析,坍体处于稳定状态,从开挖支护到二次衬砌,塌方段再没有发生变形和下沉等安全质量事故,完全达到了塌方处理的预期目的,这同时也说明了处理方案选择的正确与合理性。
4 结论
在隧道施工的整个工程中,一旦发生灾害性事故,不仅延误工期、大幅度提高工程费用,同时如处理不当,还会遗留工程质量后患,甚至出现人生伤害,但由于隧道施工地质条件的不断变化,当一些不能预计到的突发现象发生时,应采取各种应变措施,按照安全、优质、高效、投资节约的总原则对事故进行处理,这就是动态施工管理的本质含义。
在软弱围岩中的隧道施工,导致塌方的原因虽然是多种多样的,但如果在施工管理和技术上加以认真地改善,遵循“先预探、管超前、预注浆、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快反馈、紧衬砌”的施工原则,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信息反馈,及时调整设计参数,就会使塌方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因此要更多地从施工方面去分析塌方的原因,如由于抢工期心切而忽略地质因素;片面追求进尺而不及时封闭断面或不及时跟进衬砌;在出现塌方迹象时不采取或被动采取辅助措施;破碎岩层中不设超前支护或支护不到位等,都是造成塌方或是塌方扩大的原因。
参考文献
[1]关宝树,杨其新.地下工程概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能:积极参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工作”,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教育改革思想。抓住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围绕现代化教学手段如何应用于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评价体系;认真贯彻执行教学计划,每学期开学前,按照学校的布置认真学习、研究,按照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要求统一辅导内容、进度,并做好教学进度表,强化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学进程;围绕如何提高专业课、文化课的课堂教学效益,如何加强文字教材和网络教材的内在统一,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提高教学效果;加强班级管理,建立健全小组学习制度,并对小组学习进行跟踪;做好学生的考风考纪教育工作,强调加强考风考纪的作用和认真对待考试对完成课程学习的意义。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已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促进教学质量、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勤:勤勤恳恳开展处室工作,我毫无怨言;热情帮助同事做好工作,我乐在其中。全年出满勤,不迟到早退,班主任工作忙碌又烦琐,必需经常加班加点为学生服务。
绩:一年中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履行好了全市教育管理专业责任教师职责,完成了全市教育管理专业实践性环节教学指导工作,参加了全市教育管理专业本科论文答辩;
2、上半年开设了“入学教育”、“机械设计”、“机电设备一体化”课程,下半年开设了“入学教育” 课程,指导学生完成了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
3、带领处室同志完成处室日常工作和学校布置的迎接省校教学检查、帮助招办清理核对招生信息、搞卫生等临时性工作;
4、完成理工文法部课表编排、报考统卷、资料信息上传下达工作;
5、亲手指导新生进行网上注册和选课,经常给学生传授网上学习方法,所带班级在读生注册率为100%; 6、督促学生在网上学习,并经常与他们进行交互、交流,督促学生平时抓紧学习,按时完成作业,对学生的学习全过程进行全面考核,收集学生的作业交任课教师批改; 7、打印开学报到程序单和课程表,聘请面授课辅导教师,组织面授辅导课教学; 8、每学期完成手工、电脑课程注册各2次,核对、修改课程注册信息3次;
9、每学期完成手工、电脑报考各3次,核对、修改报 考信息3次;
10、每学期核对考试安排单,调整重考科目考试时间,及时将考试安排单发放到每一位学员手中;
11、每学期3次核对学生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2次手工、电脑填报成绩核对表,本学 期追踪工作近3个月,为20多名学生修订了30多名课程的成绩;
12、完成本学期教材、辅导资料和作业的领取、发放、费用结算工作以及下学期的教材征订工作,因系统未理顺,效率低下,此项工作整个学期都在做;
13、组织7个班40多名学员到校拍摄毕业证用照片。为这些学员填涂了照相信息卡,督促每一位学员认真核对照相信息并签名,多次通知、提醒学员按时到校照相。为2个外省学员寄去照相信息卡,远程指导他们在当地摄相,并接收、存放好他们寄来的相片、光盘;
14、上学期完成5个班57名学员、本学期完成3个班42名学员的毕业生成绩审核、上报工作。每学期3次上报、核对并修改学员办证信息,及时理顺、呈送办证用照片,本学期追踪工作2个月为2名未通过审核的学员提供详细的学习成绩证明材料,使他们顺利通过了毕业审核,最终按时圆满地完成了毕业生办证工作;
15、毕业证办证时间长,到得晚,为此多次回复并耐心向学生解释,取得了学生的谅解。毕业证领到后,24小时内通知全部学生,因系统原因,学习成绩单不能随毕业证同时到达,毕业生档案我只能利用考试监考空隙清理、密封,目前正在发放中。
16、向补考学员逐个收取补考费,协助总务处清查学员缴费情况,确定下学期学生缴费金额,拟定下学期开学报到通知,并将通知发放给每一位学员;
17、按照学校要求多次统计上报新、老生报到缴费情况,与学生一道确定每学期开课科目;
18、正在完成本科班网考课程的网上报考工作;
19、主动承担04春、05秋录取的各1个刚来校就读的学生的班主任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