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3 08:59:0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黄山奇松教学设计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2. 黄山可是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看“誉”字由哪两个字组成?(“兴”和“言”)对啊,“誉”就是高兴地说,去夸赞,有称赞、赞美的意思。谁来再赞美赞美?
3. (引读)黄山的“奇”就奇在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情有独钟”是什么意思?(“钟”专注、集中;一,“情有独钟”感情专一,特别偏爱)
二、 自主学习,交流感受
1. 作者为何单对黄山松“情有独钟”?它究竟“奇”在哪里?翻开课本,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你感受到“奇”了吗?找出一句给大家读一读。你觉得“奇”在哪里?(位置、形态、精神)
三、 合作探究,感悟文本
1. 让我们一起前往黄山最好的观松处,在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看看吧。在玉屏楼前可以看到哪些奇松呢?四人小组合作读读第2自然段,想想如何分工读更合理。
2. (出图)考考你们,你能否用慧眼分辨出谁是谁?对照课文,仔细观察。
3. 让我们再去看看玉屏楼前迎接我们的第一棵松。这棵迎客松有什么特点?(姿态优美,枝干遒劲,一丛枝干斜伸)
4. 这句话用了什么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同学们,请伸出你的手臂,比划比划,此时这棵迎客松会对游客说些什么呢?你们的想象可真丰富啊。
5. “遒劲”是什么意思?(雄健有力)可是,据资料称,这棵苍劲有力迎客松已经有1300多岁了,请你想象一下,这棵千年松曾经历过哪些磨难呢?(骄阳把松树烤干,凛冽的寒风要把松树吹倒,厚厚的积雪压在迎客松的身上,电闪雷鸣、山洪暴发)看来这棵黄山松真是饱经风霜,可它仍然枝干遒劲,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6. 看到这样一棵令人称奇的松,你想对它说什么?(它的生命力是多么顽强啊!)带着赞美的语气读读这段话。
7. 读陪客松。这两棵松虽然很像,但作者用词不同,去发现细微差别,找一找哪棵松更贴近作者的描绘。
8. “绿色的巨人”说明这棵松怎么样?(高大挺拔,苍翠茂盛)
9. 它好像陪伴我们观景,给我们做讲解呢!指导朗读。
10. 读送客松。向山下伸出“手臂”,挥手告别,欢迎游人下次再来。
11. 盆景是园丁精心制作的装饰品,而制作送客松这棵“天然盆景”的园丁又是谁呢?(大自然)
12. 迎客松,枝干遒劲,如同好客的主人;陪客松屹立山顶,如同巨人;送客松枝干蟠曲,如同“天然盆景”。让我们再次领略以下黄山松树的神奇吧!(配乐朗读第2段自然)
13. 同学们,在玉屏楼上其实除了看到这最具有代表性的三棵松外,还能看到许多姿态不一的奇松。瞧它们向我们走来了。(播放图片)指名读第3自然段。
14. 请选自己喜欢的一棵松,充分发挥你的想象,给它起一个名字,试着用两三句话描绘它的姿态。(双子松、伞松、蘑菇松、飞天松、卧龙松、探海松、父子松)
15. 小结:同学观察认真,讲得到位,听得仔细,让我们把对黄山松的赞美,把它们的千姿百态读出来。(齐读第3自然段)
四、 总结全文,作业拓展
1. 黄山奇松,破石而生,苍劲挺拔。那姿态美得奇而奇得绝,真是让我们大饱眼福。难怪徐霞客会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叹!
2. 用你手中的画笔绘出你最喜欢的黄山奇松的样子,并向好朋友介绍介绍。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4-096-1
一、借助网络,实现课内知识的课外延伸
网络如同海洋,学生们则如同未经时世的鱼儿,鱼儿们融入大海,在无助的状况下自然会迷失方向。网络环境下的阅读应该是在教师、学生和信息资源三者积极互动的状况下实现的。此时教师尽管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拥有者、传播者”,但也不应该成为不闻不问的旁观者。网络环境下的教师应给予学生适度的调空和必要的帮助。如:提供能动的搜索,筛选相关的信息,下挂有价值的资料,建立科学的操作平台。教师要从学习者差异出发,适度信息,适度辅导,既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的困难,又预留能力发展的空间,从而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
二、利用网络,提升语文学习的探究性
1.制作网络教材,创设问题情境
在教学《黄山奇松》时,与课文有关的黄山资料用网页的形式制作成为网络教材,把课文内容与黄山的资料进行连接,如“天下第一奇山”、“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迎客松”、“送客松”等,只需在这些词语上轻轻一点,就进入集文字、图片、影片于一体的丰富的网页中。学生通过阅读网络教材,在脑海中再现黄山的真实场景,通过网络技术,把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而创造出足以让学生提出问题的情境。
2.结合资料初读,提出探究问题
在《黄山奇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网络教材初读课文,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网络资料对课文的题目和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及时给予肯定,并从中筛选一些有价值的供学生在课堂上研究。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可引导学生课后进一步研究。
3.自主合作学习,深入探究问题
学生有了问题,教师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而是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资料,引导学生自己去解决。在《黄山奇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围绕自己研究的问题去朗读课文,利用网络教材提供的图片、影片、文字资料,自己去解决这些问题。
4.精读品味课文,交流点拨提高
学生通过“超媒体”阅读,对自己研究的问题已经有了初步的结果,心中已经有了丰富的语言和情感的积淀。这时,我们组织学生围绕自己研究的问题,进行精读品味。在精读品味中,注意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并及时点拨。如学生在汇报“为什么说迎客松是黄山奇松的代表,是整个黄山的象征?”这个问题时,我们首先让学生把有关课文内容读出来,接着通过观察网络教材中提供的图片、影片,引导学生说出迎客松“奇”在哪儿。这样通过图文对照,让学生体会到语言的生动传神,对学生进行语言的熏陶。然后,通过网络教材提供的资料,学生很容易地读懂了这个问题。最后我们还充分利用网络教材进行激情渲染。此时,学生通过品味、朗读,把自己对迎客松的理解、感悟感情,尽情地表达出来。
5.虚拟生活空间,架设展示平台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是信息时代语文教学的核心。我们在《黄山奇松》网络教材中,设置了“创造天地”这个栏目。教学中,先通过“创造天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意向:“通过网络教材《黄山奇松》学习,你是否已被这丰富的内容、精美图片、生动的影片、秀美的文字打动了呢?你是否已深深地陶醉在这秀丽的景色之中了呢?我们的家乡也有很多著名的景点,请你学习《黄山奇松》一文的写法,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景点,把自己的亲身体验与网络提供的资料结合起来,先向别人介绍一下这个景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再把它写下来,并在网络上发表,让世界各地的朋友了解我们的家乡。”请你根据“创造天地”的提示,去研究,去完成。如此通过信息技术虚拟的生活空间提出研究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非常新鲜的事情,能激发起学生去探究、去完成的激情。
三、依托网络,增强语文学习的情感性
案例 《悲壮的一幕》教学设计
1.走近文本,走进科马洛夫
A.上网查找1969年这个背景下,当时苏联航天事业发展的情况,了解科马洛夫殉难这个事件的背景,从整体上感悟民族英雄的壮举,让学生从心底产生对科马洛夫的敬佩之情。
B.查找关于科马洛夫的个人资料,让科马洛夫这个人物形象立体化。
2.感悟智慧,思考现实
A.透过这悲壮的一幕,我们中国孩子感受到了什么?从科马洛夫殉难这个事件中,你又感悟到了什么?
B.科马洛夫的故事又使你想到了哪些类似的科学家的故事?读了这一类故事,你的心灵是否为之一震?它们对你的成长有怎样的作用?
3.展示作品,显示才华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新课改的重要课题,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举措。教学质量被视为教师的生命,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立足新课标,优化教学策略,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呢?
1.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教学是师生信息、情感交流的过程,师生围绕着教学课题进行互动。假如学生在课堂上内心感到很紧张,就会思维僵化,缺少学习的主动性,那么,课堂教学效率就不高。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总是担心学生不认真听讲,怕他们学习不认真,总是压着他们听课、做笔记,使学生像接受知识的容器,坐在课堂上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得很被动,不能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也不会自主学习。根据新课改精神,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学生学会的作用远不如教他们会学习,只有让学生掌握了学习,才能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形成终身再学习的能力。因此,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亲近学生,与学生平等地相处,有了问题就一起探索,一起讨论,做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与合作者,引导他们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平时要放下架子,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做学生的好朋友,这样,学生会更加爱戴老师,有什么问题就会主动地与老师交流,愿意听老师的话,从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事实表明,学习是一项思维性很强的活动,学生的思维也只有在轻松的环境里才能活起来,那种严肃过度的课堂,学生的思维常常被束缚,思考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学效率很难提高。
2.培养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后,学生才有积极性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才有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从而促进了学习效率的提高。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后,就不会把学习当成苦差事,而是把学习当做一件快乐的事去做。因此,要想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就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
学习兴趣的激发,要重视课堂的导入。良好的开端等于是成功的一半,假如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开始阶段就感兴趣,那么,这一节课的教学效果会明显的好。因此,在进行教学导入的时候,要重视学习兴趣的激发。比如,在进行《黄山奇松》的教学时,可以这样设计导语:“你们去过黄山吗?黄山上的奇松、怪石是什么样子的呢?”接着,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黄山风景的视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就被激发了,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了。
3.备课要关注学生
备课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在传统的教学中,主要是进行文本的设计,真正关注学生发展的不多。有时候,老师也会针对学生备课,但很少真正地关注学生的成长,主要是分析学生的学情,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将知识、技能灌输给学生。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成长,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还要考虑如何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使他们的学习能力与素质得到同步的提高。比如,在进行《草船借箭》教学备课时,要关注学生的发展,设计阅读环节,让学生通过阅读感知课文中人物的性格。备课的时候,要设计好问题,利用问题做导向来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如,文中是怎样说明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逐渐理解全文,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4.教学要体现师生合作
教师要改变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做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与合作者,这样能更好地体现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比如,在进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时,要把学生的默读、朗读以及多媒体视频有机地结合起来,因为这篇课文不仅讲述了德国的风景与民俗,还蕴含了生活的哲理,只有让学生通过阅读才能慢慢地体会出来。假如教师包办学生的学习,利用讲解的方法,是无法让学生得到真情感受的。
总之,要想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立足新课标,在新课改精神的引领下,优化教学设计,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抓好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踏踏实实地做好课堂教学的各项工作。
参考文献:
小学生心理成长有自身规律,由于家庭教育环境、学力基础、学习悟性存在差异性,课堂学习表现呈现个性差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需要先做好学情调查,为课堂教学提供重要参数。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成为课堂教学重要追求。教师只有探清学生心理需求,才能给出针对性设计,以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教师生动讲解、故事导入、情境再现、情感诵读、课堂演绎,以及多媒体展示等,都是可以选择的激趣手段,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接受实际展开选择。《金蝉脱壳》详细介绍了金蝉脱壳的经过,描写极为准确,为引发学生阅读热情,教师这样设计导语:金蝉脱壳是成语,说的是脱身之计,在人不知鬼不觉中完成脱身行动。真正的金蝉脱壳到底是什么样子呢?我们对金蝉都不陌生,有些人还吃过金蝉。自主阅读课文,说说金蝉是如何脱壳的。学生快速行动起来,课堂学习气氛渐浓。教师利用个性介绍激活学生学习认知,学生大多有相关生活认知,对金蝉有一定了解,教师引导很容易接轨学生思维。学生生活认知被激活,自然有了主动探索欲望。教师发动学生讲述金蝉脱壳过程,引发学生主动表达热情。从学生讲述情况可以看出,学生对金蝉脱壳内容有探索兴趣。
二、营造教中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课堂学习环境是外部学习因素,小学生受外界因素影响较为明显,教师创设良好学习环境,对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也有重要促进作用。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播放音乐、展开游戏、引入竞赛等,都可以有效启动学生学习思维。小学生喜欢参与实践性学习活动,如果教师能够对合作学习形式进行多重优化,自然能够极大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小组辩论、小组操作、小组演绎、小组竞赛、小组调查、信息搜集等,都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学习形式,教师要适时发动,及时调整。《黄山奇松》学习时,教师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组图片,让学生认真观察,很多学生都认出,这是黄山风景图片。教师让去过黄山的学生介绍游览经历。学生踊跃发言。教师发动去过黄山的学生讲述游览经历,学生参与热情非常高,虽然没有对课文进行阅读学习,但学生从个性讨论中,已经对黄山有了更多感知体验。学生学习热情已经被点燃,下一步教学发动将会更为顺畅。
“心中有数”是指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既要立足教材,又要超越教材;既要把握好教材的价值取向,又要开掘教材蕴藏的资源,使教学内容丰富起来。我在教学《找秋天》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课前让孩子走出教室,到广阔的生活背景中寻找秋天;课堂上引导孩子通过目睹、耳闻、鼻嗅、口尝去感受秋天;利用多媒体手段,引领孩子走进自然,走进生活,欣赏田野的秋天。孩子感悟到秋是美丽的、甜蜜的、芳香的、丰收的……这样把握教材,上起课来才能挥洒自如。
“目中有人”是指教师要从孩子的“学”出发。在《找秋天》的教学设计中,我更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习,思考孩子想学到什么,会怎么学,学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怎样帮助他们解决。课堂留下足够的空间,把不可预测的新生成资源作为课堂进一步展开的契机,让课堂成为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成为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沉睡潜能的时空,成为探索未知的旅程。
二、创设情境。生感
叶圣陶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孩子读课文,入境才能情真意切。教师要善于把握课文内在的思想感情,由景入情,以情观景,启发想象,步入情境。一节好的语文课,总离不开一个“情”字,“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我在教学《雨点》时,通过多媒体手段创设课文情境,启发孩子想象:“多么平静的小池塘啊!小雨点睡得多香呀,它正做着一个甜蜜的梦呢!它梦到了什么?”这样来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积淀,激感。“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教师要充分利用文章优美的语句、精彩的片段,让孩子充分地感受,全身心地诵读,让语言所抒发的情感溢出纸面。如何让孩子进入“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的境界呢?教师要调动孩子全身的感觉器官,让孩子进入角色。在精美的动画中,在优美的音乐中,孩子情不自禁地站起来,跳起来,眉飞色舞,欢呼雀跃,仿佛觉得自己就是小雨点,在池塘里甜甜地睡觉,在小溪里愉快地散步,在江河里兴奋地奔跑,在海洋里尽情地跳跃。
三、熟读精思,涵泳体悟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必须引领孩子经历与课文“对话”的过程。首先,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在这个环节中要认真指导孩子读准课文,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孩子课文不读好,教师决不开讲。
其次,熟读精思,领悟话题。“总其言而求作者之意。”引领孩子步步深入,由表及里,求其精微,选择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精彩语段等有价值的话题作为对话主题。孔子曰:“诵诗读书,与古人居;读书诵诗,与古人谋。”与古人怎么朝夕相处,情感交流呢?当然是“设身处地”地品读体验,切己体察,含英咀华,自主领悟话题的外延和内涵,产生个性化的感悟。在这个过程中,把孩子置于课文中“涵泳”,“涵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禾。雨之润花,过小则难透,过大则离枝,适中则涵濡而滋液。清渠之溉禾,过小则枯槁,过多则伤涝,适中则涵浡兴。泳者,如鱼之游水,如众人之濯足”。视书为水,全身心地投入,却不能过急过快,须“润”“溉”适中。
再次,研读探究,多元解读。语文教学的本体价值就是促进孩子言与意的积极感悟、内化、转换,进而运用个性的言语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进入“于是读之而喜,拍案叫绝,起舞旋走;读之而悲,涔涔泪落,脉脉欲诉。斯时不知古人为我,我为古人”的境地,达到“我在课文,课文也在我心中”的境界。
四、因课设练。拓展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8-0047-02
作者简介:潘大敏(1983―),女,江海人,本科学历,小学一级教师,江海县张湾小学教师。 研究方向:小学语文生态课堂研究。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材则是生活和课堂的桥梁。提高习作水平必然离不开阅读,阅读中的读写训练才是促进作文指导有效性的主要策略。
一、从词句入手
对于语文老师来说,在教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肯定会同时关注课文里面的关键词句,让学生由此受到表情达意训练。这种品读不仅能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更能指导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的写法,领会其意图,进而学会迁移运用。同时,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品词品句,也是为写作积累丰富的词汇。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教师只有坚持不懈地带领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积极推敲词句,才可以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创造性进展。例如在《黄山奇松》的教学片段中,老师可在一般教学的基础上做这样的改进:
师(深情地):800年来,迎客松一直屹立于高高的悬崖上。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它曾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我们的眼前仿佛看到这样一组组感人的画面――
(出示)烈日下(风雨中……),迎客松――
(学生想象说话)
师:从你们激情的话语中,我用心感受到了迎客松的“饱经风霜”,但它却依然姿态优美,枝干遒劲,从中你还能感受到什么?
生1:感受到迎客松蓬勃的生命力。
生2:感受到迎客松微笑着、坚强地面对炎炎烈日、狂风暴雨。
……
(指导学生朗读)
师:大家感受到了吧:“饱经风霜”这个词,能够形容黄山松这样的植物,也能够形容和黄山松有一样特点的人!你在生活中见过饱经风霜的人吗?怎样从外貌上看出他是一个饱经风霜的人呢?
(学生交流。)
师:一幅幅饱经风霜的画面镌刻在我脑海中。你们想把刚才说的写下来吗?
(学生动笔写话。)
评析:“读进去,想开来”,这就是潜心会文的过程,这位教师巧妙地发掘文本中的读写元素,并融会贯通,巧而无痕,得意得言。教师的切入非常到位,在创设情境中找准落脚点,让学生想象练说、迁移运用,学生兴致盎然,畅所欲言。读写两者相辅相成,学生随文练笔亦水到渠成。
二、从标点入手
耐人寻味的某一件事或者某一个情节往往在阅读教学中扣人心弦,不仅调动起学生浓厚兴趣,而且也似鱼钩,勾起学生的记忆链,从而使其展开想象。如四年级《桂花雨》一课,琦君在回忆童年摇桂花时有这样一段话:“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在教学这一重点语句时,笔者就关注了三个感叹号。
师:大家方才从“纷纷”“喊”“满头满身”等词语里面感受到了摇桂花时作者心中的快乐。再找一找,你还能从哪儿感受到作者的快乐?
生(很激动):三个感叹号!
师:你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正是这样,字词能够让我们更加方便地理解课文,标点也可以帮助我们说清心里的想法。作者连用三个感叹号,可以想象作者的心情是多么快乐!
(指导朗读。)
师:我们生活中也有过这样快乐、激动的时刻,谁来说一说?
生:过年放烟花、收到生日礼物、考一百分、拔河比赛得冠军等。
师:那我们就拿出笔,选择一个你最激动的精彩瞬间写一写,注意用上感叹号。
(学生动笔写话,全班交流。)
自评:《课标》在第一学段“阅读”板块中就向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而在接下来的习作板块中则再一次强调:“以表达需要为出发点,合理运用引号、冒号等标点。”由此,对于标点符号,不能仅仅放在作文课上教学。阅读课上,学生结合语句、语境,体会作者及作品的情感态度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这样的标点符号教学显得更高效。
三、从典型段落入手
(一)具体生动表达的写
结合文章特点的迁移性仿写,教材中有一些,但更需要教师自己去发掘和设计。笔者前不久听过一节五年级《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选取的读写结合点,可谓耳目一新。
在简要回顾课文内容后,这位老师问道:“这篇课文的语言很有特点,看起来很嗦,也很有趣,是哪一节?”学生马上来了兴致,找到了第十三节。第一个学生找出了“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很快发现作者的语言像诗一样美,还发现了“反复”的写作手法。就这样,学生接着在十三节中找,在全文中找,以多种形式品读、感悟,不仅体会到了作者内心的自由与快乐,更学会了作者的表达方式。
(二)仿照例文结构的写
结构的仿写可以是段落结构仿写,也可以是文章结构仿写。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经常接触的结构也就是总分式、总分总式等。我们可以相机引导学生进行结构仿写。如三年级《庐山的云雾》一课,全文按“总―分―总”的结构安排材料,二、三两小节又是按“总―分”的结构具体写出了云雾的特点――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仿照这样的结构写傍晚天空的云。
(三)指向深化文本内容理解的写
像《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这篇课文,便能够在深化文本内容上下功夫,实现理解创造性练习。授完本课后,可以让学生转换视角,试着以儿子的口吻给高尔基写一封回信。这样学生就会结合上下文展开想象,合情合理地进行练写,在这样的情境练写下学生的表达内容不仅是文本语言的升华,更是情感的推进,同时,更利于突破重难点,更深层次地理解高尔基的思想精华“给,永远比拿愉快”。学生与文中高尔基的儿子同龄,语言“最近发展区”的作用也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样“意言兼得”,何乐而不为!
四、从结尾入手
有幸参加了一个青年教师赛课活动。赛课的题目分别是《九寨沟》《黄山奇松》,都是写景的文章。两位青年教师在教学中都使用了课件。为了营造气氛,创设情境,课件中都展示了大量风景图片。这个现象引起了我的思考:如果用大量的时间欣赏图像,那又怎样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呢?
一、“图像热”的原因及对阅读教学的冲击
图像凭借强大的视听冲击,极大地满足了人们追求、即时体验的心理,再加上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更加关心物质层面的东西,更加讲求实际,不再为形式上的价值和意义而劳神,因此“读图时代”悄然而至,电视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孩子们是在电视机屏幕前长大的。我们的老师本身也受到了这种影响,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课件中使用了大量图像。
由于图像不需要进行逻辑判断,只需要审美判断,这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逐渐地会使学生淡化文字阅读,不再深切体会语言文字蕴含的美,而是停留在一种对表层图像的追求上,从文字到图像的转化过程中,文字的深刻内涵也会而变得浅薄。
其实,熟知汉字历史的人都知道,汉字本身来源于图像,最早的文字是象形字,就是对事物进行了概括的图像。但是文字并不是图像,随着文字的发展,她与图像越来越远,变得越来越抽象,有了其自身特有的魅力。作为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时更应该引导学生去体会语言文字的美,而为了做到这一点,往往需要运用图像的魅力。这就不由得使我思考这样的问题:怎么做才能达到图像与文字的平衡呢?
二、达到文字与图像的平衡
在《九寨沟》一课第三自然段教学中,赛课的教师首先让学生阅读课文,在文中标注出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然后在交流时展示多媒体课件,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击相应按钮,出示雪峰、湖泊、森林的画面,播放了瀑布的视频。学生不由得连连惊叹,被美丽的画面深深吸引。教师再让学生说说感受,读读课文,这个教学环节就结束了。
与会听课的老师都觉得这样的教学设计有点“浮”,没有真正让学生领略语言文字的美。在课后评议中,与会老师提出了这样的教学设计: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品读描写湖泊的句子,在读中生疑,一般湖水都是绿色的,为什么九寨沟的湖泊中会有这么多颜色呢?引导学生品读课文中的描写,在阅读中发现湖底的石头、湖边的山沟、湖水中倒映的景物都有不同的颜色,再激发学生展开想象。这时再展示优美的画面,同时让一位同学朗读课文,大家欣赏画面,最后自由朗读课文。
通过两种不同的教学思路,我们可以看出,在第一种教学设计中,教师的教法让学生把注意力放在了图像上,虽然课堂气氛活跃,但是学生的认识是肤浅的,学生的学习停留在表象上,缺乏对语言文字的品味。第二种教学设计,从语言文字出发,在读中产生疑问,又带着疑问去阅读,在阅读中展开想象,由想象构建自己脑海中九寨沟的美景。最后,学生会把自己头脑中的图像与老师提供的图像进行比较,从而产生审美的愉悦,这样的感受令人难忘!
三、文字与图像平衡的策略
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帮助、指导学生将课文的文字在头脑中变成图像,感受到中国语言的魅力。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确实,好的开头是成功课堂教学的一半。简洁生动的导语配合相应导入新课的方法,像巨大的磁石,使学生倍受吸引,让学生开启思维的大门,使他们获得首次深刻的感知。课前导入的目的是把“教”的目标最终转化为“学”的目标。这种定向的中介作用在教与学中有着激情引趣,促进和谐发展的功效。
一、创设真实情境的有效导入
(一)创造情境放松学生心态导入。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够使学生的心态自由、放松。学生的心态状况对学习有着极大的影响作用。自由开放的心态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投入和积极思维,更容易使学生将精力集中到学习上。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在课堂上往往很难达到心态的放松,此时,教师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心态达到放松就显得极为重要。放松学生的心态可以借助多种手段创设情境,特别是在授课过程中,在学生学习略显紧张或遇到阻力的时候,可以借助教学情境放松学生的心态,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创造情境激发学生动机导入。
学习动机对学习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心理学研究证明,虽然人们的许多学习是在没有任何动机的情况下实现的,但是长期的、有意义的、主动的学习将必然受到学习动机的影响,特别是学生的学习,更需要动机的推动。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情境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因此,课堂教学导入的一个重要层面便是“激发动机”。利用情境激发动机一方面在于设置有利于调动学生兴趣的情境;另一方面在于设置良好的问题情境,引发学习动机。
(三)创造情境引导学生生活发现导入。
语文教学应当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是学生生命活动的组成部分,从另一方面来说,生活即课堂,课堂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领域,包括学生的生活环境、生活状态以及生活经验。课堂的导入是否能够唤起学生的生活情感是至关重要的。然而,课堂教学毕竟不等同于生活,他们之间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只有实现了生活加工的教学情境,才是遵循学生生命主体的,才能够在课堂教学导入中发挥其功能。
二、组织精准的语言陈述导入
(一)直接导入法。
直接采用谈话叙述导入是语言陈述导入的一种常用形式,直述导入的优势在于能够明确地向学生交代学习内容、学习要点,阐明学习任务或者学习方法,从而有效地组织好教学活动的过程。
教师的开场白就直接点题,用精准的语言,主动地提出一堂课的教学内容,给学生一个整体入微的感觉。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少文章的课题直接或间接地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或点明文章的中心。在教学这类课文时,为了使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以充分表现,教师就要抓住有利时机设计简短、精彩的导语直接揭示学习的内容。如:在教学《庐山的云雾》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我们的祖国是美丽的。她有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有壮阔秀美的江河湖泊,还有一望无际的良田沃野。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庐山,去领略庐山云雾的美好风光。”教师言简意赅,简洁明快的导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调动了学生学习新课文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帮助学生把握学习方向。
(二)设置问题导入法。
小学生特别具有好奇心,他们阅读课文,往往会对故事发展或人物命运产生一种十分关注的心情,根据学生学习这种心理去设置一些悬念的问题,往往能引起学生学习新课的浓厚兴趣。在教学《黄山奇松》时,我们可以这样导入:“黄山有四绝,但这四绝中又以奇松堪称首位,那么黄山的这些松树到底奇特在哪呢?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去感受黄山松树的奇特吧!”
由于悬念的诱惑,学生立即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种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们主动认真地读书、思考。值得注意的是,制造悬念要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如果故弄玄虚,那就失去了悬念的意义,有的甚至会把学生弄糊涂。
(三)故事导入法。
小学生一般都喜欢听故事,以故事的方式导入新课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可以带给学生启发、激励,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例如:在教《老师,您好!》时,我就给自己的学生讲了发生在四川汶川大地震时,不同的老师所表现出的不同行为,让学生自己先去感悟教师这一职业的崇高。通过故事,可以一下子把学生带到教学所需要的思维情境之中,此时,教师适当地提出问题:“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从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大大提高。
(四)前后知识联系法。
“前后知识联系法”就是指在已学过的旧知识的基础上导入新学知识,从已知的领域转入未知的领域,这种方法的使用关键在教师,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找出新旧知识的衔接点,过渡要自然连贯,既起到调整学生思维方向,又为新课学习创设良好环境的作用;既让学生感到新知识不陌生,又让学生顺利地掌握新知识。“温故”只是手段,而“知新”才是目的。
如:苏教版第七册《秋天》一文,都是描写秋天的景色,为了更好地使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内容,我先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有关描写秋天的课文或诗歌。学生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想起了《望洞庭》、《峨眉山月歌》等古诗和《秋姑娘的信》、《秋游》等课文,有的学生还能一口气把诗和课文都背诵了下来。我因势利导,表扬好的,鼓励差的,向学生提出新的要求,使学生充满活力地进入新课的学习。
(五)渲染情境导入法。
语文课教学应重视对学生情感状态的把握,因此,情境功能重要的一点应当是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渲染课堂的情感氛围,以此来实现教学目标。众所周知,情感的渲染具有突出重要的作用,强调入情入境是课堂教学导入的指导思想,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并且渲染这种感情可以有许多方法,重点在于结合教学内容及教学环境进行灵活掌握,注重其实效性。
如教学课文《最后的姿势》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还记得2008年5月12日那一天吗?在我国四川省汶川发生了强烈地震,许多人在这场地震中丧失了生命,但是恰恰在此时,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这节课我们继续回到2008年5月12日那天,去共同关注发生在那天感人的故事,共同去认识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老师,共同去感受谭老师那定格在生命最后一刻的姿势……这段感人至深的导语,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六)歌词、歌曲导入。
播放一首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歌曲,唤起学生的想象,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记得有一位教师在教《草原》这篇课文时,播放《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第一段歌词:“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白鸟齐飞翔。”接着用抒发感情的格调描述了内蒙古辽阔的大草原美丽的景象:“那儿的草原一碧千里,空气清新,天空明朗,牧草茂盛,牛肥马壮,繁花似锦,白鸟歌唱……现在就让我们跟着老舍爷爷一起去风景如画的内蒙古大草原浏览一番……”这样的导入,使学生神往于内蒙古大草原的景物,唤起他们丰富的想象,从而对学习这篇文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导入
借助多媒体手段辅助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导入经常使用的方法,其功能自然是多元的。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导入的特点在于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听觉材料,以鲜活的形式为学生的直观感受以及情感调动提供帮助,应当说,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课堂教学导入具有重要的作用。
当然,多媒体手段辅助导入新课最多的时候是用来带给学生直观的感受,让学生通过图像、声音感受教学资料。下面来看《雾凇》的教学设计:
师:同学们好,老师想问大家几个问题,你们喜欢出去玩吗?平常爸爸妈妈都带你们到哪儿去呢?
生:学生发言。
师:同学们去过这么多好玩的地方,今天老师也要带大家去一个地方,想知道是哪吗?
1.多媒体课件欣赏。(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特景观之一的吉林雾凇)
师:下面我就要带大家去吉林雾凇看看。大家在看的过程中,想想,你觉得吉林雾凇奇特在哪里?我们比比,谁看得最仔细。请大家做好准备,好,开始。
2.引导学生交流。
师:同学们真棒!发现了许多雾凇的许多奇特之处,可是,这些雾凇是如何形成的呢?你可以结合刚才看到的,或从课文中去找找答案?
(学生讨论)
师:谁想把你发现的变化跟大家说一说?
教师要扩展创造思维,从而达到让学生发挥创造力、摆脱课堂束缚,教师想学生所想,与学生互换角色,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评价,把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所学的课程中去,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学习业绩。基于英特尔互动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既可以进行个别化教学,又可以进行协作型教学,是一种全新的网络互动教学模式,在实践操作中它显现出以下优势。
一、 网络性
借助网页浏览、文件下载、信息、教学课件等多种手段,发挥现代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优势,建立网上虚拟学习环境、网上题库、网上测试等。使计算机网络功能与教学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教育教学服务。
记得在学习新课程语文第三册《黄山奇石》时,有学生发问:“‘猴子观海’、‘金鸡叫天都’和‘仙桃石’到底逼真在哪?真想亲眼看一看。”针对这一生成资源,我立即打开搜索网站,与学生一起进入Internet……不仅目睹了形状奇特的黄山怪石,而且还搜索到黄山的“四绝”――怪石、云海、温泉、奇松。英特尔环境下的信息资源是永远开放的、跨越时空的。
二、互动性
英特尔互动教学模式还可以通过网络虚拟教室与学生实现多种形式的对话。班级网站上“心灵小屋”是我与学生个别交流情感的窗口,只要键入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每个学生都会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以心交心、以情传情的英特尔互动教学模式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又充分发挥了学生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平等发展的机会、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三、自主性
给学生充分发挥和想象的自由空间,淡化强制与约束,给予更多的启发和引导,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是该教学模式的关键要求。利用网络交互功能,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同时,提供可选择的学习方法、学习资源和知识检测练习,由学生自主选择,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教学是我主要采用英特尔未来教育的核心理念――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进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与信息技术学科、综合实践学科有机整合,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层次性
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基于英特尔互动教学模式的语文作业呈现出了“自主选择、分层提高”的特点,给学生独立的思维空间,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这也是“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全面提高”的教学原则的充分体现。
五、民主性
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而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服务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更喜爱鲜活的教材,网络世界一日千变万化,这鲜活的教材可来自于网络。语文课上,指导学生当“小老师”或自主合作学习课文、编演小型课本剧。电脑课上,巧妙渗透网络德育。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感受从“听众”变“讲师”的快乐……
六、合作性
师生、生生合作贯穿于整个互动教学模式,利用群体的智慧,实现优势互补,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结合网上评论、网上答疑等形式,建立起师生、生生之间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联系,实现知识的共融。
七、及时性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新时代呼唤家庭教育的新视角,“英特尔”成为我与家长之间交流、沟通的主阵地。每位家长通过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上班级网站查询家庭作业、学校情况、班级活动等,同时在“英特尔”上与老师、家长进行意见的交换、合作的探讨,最终实现思想的碰撞、理念的融合。
八、创造性
超越课堂的藩篱,拓展教师创造力疆界。在网络互动教学中,更能体现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通过网络为学生适时提供图文音像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界面,提供符合孩子联想记忆特点的大规模知识库与信息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推陈出新。
语文学科既应该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学科,又应该是培养情感的学科。语文教育要培养人的素质和情感,这和诗歌的陶冶精神是一致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滋润学生心田的正是诗中的真、诗中的善、诗中的美。
一、诗意的积累——为学生奠定诗意人生
悠长的历史长河中,诗一直是占有绝对地位和优势的文学式样,是其他文学不可比肩的。早在春秋时期,诗歌是正统文学的代表。孔子说过:“不学诗,无以言。”的确,“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能吟。”“厚积薄发”,积累是创作的基础。不背诵则谈不上积累,背诵的方法有很多。
1.分类背诵法:教会学生进行古诗词分类整理的方法。例如按季节分类;按情感分类;按自然景物分类等。接着,可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与综合性活动来帮助学生进行积累,不断拓宽学生积累的途径。最后,让学生学以致用,融会贯通,可引导学生在写作中恰当地引用古诗词,既复习了古诗词,也可使文章增色不少。
2.拓展背诵法: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拓展延伸。如学了《黄山奇松》后背诵描写黄山的诗句,描写其他山的诗句;学了《夕阳真美》背诵描写日出、日落的诗句……这样的拓展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深化,也是学生古诗积累的良好途径。
3.每周一诗:教师每周推荐一首名诗,让学生背诵。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经常开展一些活动,不断保持学生积累古诗的热情。
当然,我们教师也应该背诵积累大量的诗词,积累丰厚的文化知识,养成深厚的文学素养,让学生心服口服,才能指导好学生。
二、诗意的语言——让学生感受语文之美
著名特级教师、语文教育专家于漪曾说:“语文本身有它独特的魅力,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的确,语文姹紫嫣红,春色无限。多彩的语言,丰厚的人文,绵绵的情思,深邃的哲理,对学生而言,能启心智、长见识、陶冶性情,诱发不尽的遐想,更重要的是,独具魅力、富有诗意的语言在使学生获得美感的同时,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丰富了自己的语言积累,营造了浓浓的文学氛围。
教学《台湾的蝴蝶谷》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感受蝴蝶谷中黄蝴蝶的美,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在树木花草间,山石溪水畔,黄蝴蝶一只挨着一只,一片连着一片,浩浩荡荡,金光灿灿。真是‘蝴蝶泉头蝴蝶树,蝴蝶飞来万千数’,这里是山谷,更是蝴蝶的天堂,多么金碧辉煌呀!”感受了彩蝶的美后,我又设计了这样的小结语:“这些蝴蝶的颜色各异,姿态万千,在柔柔的春风里,像五颜六色的花瓣一样飞来飞去,真是‘阳光翻飞/张开的双翼/装点三月的风景’,多美呀!”……教师的语言已经成了优美的诗,诗一般的语言使语文课堂充满了浓厚的文学气息,为学生创设了课文所描绘的美好意境。
三、诗意的拓展——让学生感受意境之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意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的确,语文教育的过程应该是诗一般审美创造的心灵感应和情绪感染的过程。
在学习《美丽的丹顶鹤》一文时,在感受“一群群美丽的丹顶鹤唱着嘹亮的歌从北方飞来”后,我们吟诵“远集长江静,高翔众鸟稀”“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在感受丹顶鹤洁白的羽毛以及众鹤各种姿态后,我们吟诵“羽毛似雪无瑕点,顾影秋池舞白云”“惊身蓬集,矫翅雪飞。”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意境。学习《夕阳真美》后,我们吟诵“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复习了旧的知识,学到了新的知识,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加深了对课文思想内容、意境的理解,而且,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也从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心理的满足,让他们感受到积累的古诗并非无用。
四、诗意的创生——让学生感受文本之美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语文课堂应是情趣的梦幻栖息地,是学习的快乐大本营。但我们的课堂过于严肃,过于模式化,忽视了儿童的情感需要,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忽视了孩子喜欢新奇多变的心理特点。我们是否可以卸下“应试”的枷锁,大胆地“玩语文”“玩教学”,追求那一份我心飞翔、乐趣无限的境界呢?
教育不仅是为了传授知识,培育能力及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得到整体提高。换句话来说学生不仅要有知识技能,而且要有更好的身体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心里素质和人文素质。要全面发展学生的各种潜能,就不能丢弃培养学生良好审美素质的任务,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离不开美育。审美素质是现代人的素质结构中基础性的要素之一,它具有相对独立性,又能对道德、心里、人文等素质要素的提高产生影响。所以,没有美育的素质教育是不完整,不全面的。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是人的一种天性,审美趣味就是这一天性的具体体现。但是。由于各种后天因素的影响,比如,家庭环境,人际交往,社会风尚等。故此,审美趣味不仅因人因时因地而异,而且还存在高雅低俗之分。人在青少年时期,趣味是最浓的,若不将他们引导到高尙趣味的路上,他们就可能流入低俗趣味的污道。因此,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十分重要。那么,如何去做呢?现在就以我这十来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浅谈几点看法,与同仁们商榷。
1 用形象生动的审美材料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美育活动中来
生物学科恰好具备了这方面的优点,生物课程里的生动形象的审美素材随处可见。比如,植物的花和果实以及根、茎、叶几乎毫无例外地受到人们的欢迎,尤其是植物的花朵更是令人赏心悦目。不仅如此,生物学还包含了可以用数学表达的形式美。例如蜜蜂所造的巢穴和燕子搭的窝都蕴含着数学美。蜂房不仅是完美的,而且是科学的设计:它的正面由正六边形组成,不仅美观整齐,而且使用面积最大;其底部由三个全等棱形频接起来,而且每个棱形的钝角都是109度28分,另外的锐角是它的补角,为70度32分。那么,在生物教学中我们如何巧妙地利用他们呢?比如,在讲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这点知识时,我是这样做的:先让同学们下去认真预习,通过预习让他们列举出生活中常见的昆虫有哪些?并对他们的生活习性、发育情况和所筑巢穴进行了解,在上课时我先按教学大纲将书本知识以师生互动的形式讲完,然后我就抓住适当时机对同学们进行美育教育: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家蚕、蝗虫、蜜蜂、苍蝇、蚊子等昆虫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你们对蜂的巢穴了解有多深呢?这时,同学们争先恐后的回答:了解,它们是由许多许多的小孔连在一起而形成的。我接着追问:那你们知道这些小孔是一个什么样的几何外形呢?这时就有大部分的同学回答不知道。我急忙抓住同学们这种强烈的求知欲望给他们详细地讲解蜂房的构成:它的正面由六边形组成,不仅美观整齐,而且使用面积最大;它的底部由三个全等棱形拼接起来,而且每个棱形的钝角都为109度28分,另外的锐角是它的补角,为70度32分。同学们一听不由得发出“哇!”的一声惊叹。同学们的惊叹声刚落我就说:这只是你们对蜂房的一个了解,生物学乃至大自然中有许多许多奇妙的东西,只要你们用心观察,用心体会,有待于你们发现的问题还很多呢!这样一来,不但引发了学生的想象,而且还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审美意识。
2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以美引真”,不要一味追求所谓的“美”而歪曲“事实”
生物是一门自然学科,生物学的教育尤其要强化客观性。一个合格的自然科学工作者不能以个人 的喜好影响他们的理性判断,简单来说,一个搞植物学的人不能因为喜欢花儿讨厌给花带来养分的粪便。就拿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的一句话“鲜花插在牛粪上”来说吧!这句话常常用来比喻某个漂亮的女子找到了一位不如意的郎君。但 换个角度来看,鲜花也只有插在牛粪上才能够茁壮成长。没有牛粪的无私奉献,哪来鲜花的娇艳呢?所以说自然科学工作者个人的主观意志要服从于客观规律。故而生物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美育教学时这点是万万不能忽视的。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一文中提到:先生给我改作业,发现我画错了小臂的血管,是因为我为追求美观而忽视了实际存在的客观事实。《藤野先生》给我的启示是:在自然科学领域里,即使是为了审美的目的,也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就拿显微镜下看到的洋葱表皮来说,由于每个学生选择的观察范围不一样,画出来的图像就不一样,这时我们老师就要给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同学们,你们视野内看到的洋葱表皮细胞是什么样子就把它描绘下来。切记,不能照课本的图形画,也不能照着其他同学的图形画。如果你在显微镜下什么也没有看到,就请举手让老师帮你解决。这样同学们就会认真地去完成实验,并把自己的所见如实的描绘出来。但是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有许多老师不能做到这点,他们把自然科学教育的艺术性理解为是在讲授过程和课堂组织才会有所体现的教学技巧,而没有花力气去挖掘教材的审美特质。如理论及推导,实验方法等所具有的审美价值,甚至有些老师还认为自然科学教育与美育是水火不相容的,这种看法是违背素质教育规律的,所以“引美为真”的做法应当提倡。
一、关注文体特征,上好单元导学课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当然得教,而且尤致于‘导’。导者,各方设法,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导学,这里是指在学习方法上的导引、指导,它既包括对已有学习方法的回忆,也包括对未知学习方法的探究。与传统的单篇教学相比,“类课文”单元教学主张将一个“类课文”单元作为一个整体分析单位,从文体这一维度加以审视,去探寻几篇课文的一般特征或者独特之处。因为,在教学前,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基本了解单元内课文的大致内容,只是对具体课文的学习方法还比较模糊。因此,单元导学课的主要任务应着眼于让学生在了解“学什么”的基础上探究“如何学”。单元导学课的主要学习方式应在教师的引导下交流所得、质疑问难,以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材为例,在前期的教材梳理中,笔者认为《黄山奇松》《黄果树瀑布》《莫高窟》属于写景状物类记叙文,于是将原本不在同一个单元的三篇课文组成了一个写景状物类单元。对文中的生字新词,学生通过查找工具书基本能够解决;对黄山奇松、黄果树瀑布、莫高窟这些景(物)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景物特点等常识性知识,课文或者课外拓展资料上早已写得清清楚楚,学生也可以很轻松地解决。单元导学课上的主要任务应该重点引导学生如何学习单元内容。比如,对三种景(物)是否要通过搜集典型的图片或者相关的文字资料来帮助学生理解?对这些优美的语言如何去品读?又怎样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是通过朗读、背诵,还是小组讨论?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这些景(物)的,是移步换景,还是按照景(物)的形成过程?作者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这些课文与已经学过的课文又有哪些相同之处,曾经掌握的学习方法是否能够迁移到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来?这些问题,有的可以通过讨论轻松解决;有的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学生归纳提升;有的需要教师追问,以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
单元导读课只有紧紧扣住某一类课文的文体特征,探寻学习这一类课文的学习方法,才能达到“导学”的目的,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与探究的欲望。
二、关注文体特征,上好单元推进课
单元推进课即对单元内具体课文的课堂教学。如果说单元导读课上关注“类课文”的文体特征,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初步掌握学习的方法,那么单元内具体课文的教学就更应该是学习方法的学习、运用以及围绕学习方法进行语言训练。以写人类记叙文为例,该类文体多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心理活动、动作等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品质。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写人类的课文有《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祁黄羊》《永远的白衣战士》三篇。《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一文运用了动作描写、外貌描写以及语言描写刻画了爱因斯坦的人物形象,如 “放射”“看了看”“一摊”“一耸”“做了一个鬼脸”这一连串的动作描写就让他平易近人的特点跃然纸上。又如,文中的外貌描写:“老人蓄着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一双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长着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这将爱因斯坦在小姑娘心目中“邋里邋遢”的形象暴露无遗,为后文人物外貌的变化做下铺垫。语言描写:“我可不会对付(穿戴)这类玩意儿。”“小教授,但愿你能教教我。”这些描写让爱因斯坦和蔼可亲的形象再次通过声音深入学生的心中。《祁黄羊》一文主要通过人物语言描写,即祁黄羊与主公之间的对话塑造了“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人物形象。《永远的白衣战士》一文中,“这里危险,让我来!”护士长叶欣那铿锵有力的话语将同伴们挡在安全的区域,也震撼了读者的心灵;在处置危重病人时,叶欣“插管”“检测心率”“放低床位”等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又让一个技艺高超、临危不惧的白衣天使形象立体化了。了解写人类记叙文这一文体特征之后,学生在阅读同一类课文时,就显得从容了许多,学习的效率就自然提高了。
此外,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同一类课文在不同年段的要求自然是不一样的。学生之前学过的方法同样可以迁移到同类课文的阅读学习中来。仍以写人类记叙文为例,这一类课文往往通过一件或者多件典型的事例反映人物的品质。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材中的《海伦·凯勒》《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三篇本不属于这类课文。根据文体特征,笔者将其整合入写人类记叙文单元。《海伦·凯勒》写了海伦在遭遇不幸后触摸盲文、练说话等,表现了主人公不屈不挠的意志品质。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写人类单元中的《郑成功》一文,通过郑成功、建设台湾两件事歌颂他作为民族英雄的丰功伟绩。就选择典型事件突出人物品质这一点来说,有了学习《海伦·凯勒》的方法,学生学习《郑成功》就显得得心应手了。“类课文”单元教学让学生既得到了“鱼”,更得到了“渔”。
三、关注文体特征,上好单元整理课
单元整理课,又称为单元小结课,就是在某一类课文单元学习结束后进行的归类课、小结课。一方面,单元整理课应当将某一类课文单元的学习方法加以总结、提升,帮助学生将学习方法作为经验固化,为下一次阅读同类课好铺垫。以苏教版说明文类单元教学为例,经过五年级上册《秦兵马俑》《埃及的金字塔》《音乐之都维也纳》三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基本明白了为了更好地将一件事物说清楚,除了可以用常见的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外,还可以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比如,《埃及的金字塔》一文,在介绍埃及大大小小的70多座金字塔时,作者只以最具典型的胡夫金字塔为例,让读者直观地感受到埃及金字塔外形的巍峨以及工程的浩大,更深切地领悟到了古代埃及人民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