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0 11:19:2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人与自然的和谐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然而,随着人类的发展,白鸽没了,树林没了,歌声没了,也没了那爽朗的笑声。多少年来,我们都把危害抛给了她——大自然。肮脏的大地,尘土弥漫的天空,倒下的大树……没了整洁的公路;没了蔚蓝的天空,也没了茂盛树林。换成了无数高楼大厦来主宰这个世界。
1 引言
21世纪是人类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注重自身的生活环境。在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的今天,身心疲惫的现代人在工作之余更加渴望回归自然,亲近自然,以释放自身的压力,因此,在购房时,人们不仅仅对住宅的房型、面积、采光有要求,也更加注重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环境。能够居住在景观环境优美、绿色生态的住宅小区成为所有人的梦想。因此,现今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应本着“以人为本、回归自然”的设计理念,充分利用小区内的有限空间,实施植物绿化、水景、环境设施相融合,力求营造出更具人性、更具未来感的家居生活方式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型居家环境。
2 住宅小区景观设计中存在的不足
2.1 绿化设计中忽略以人为本
住宅小区的建设最主要的并不在于选用顶级的建材,最好的配套设备,最时尚的设计风格,而在于它能否给人们提供一个很方便的居住环境,能否给居民一个彻底放松,完全舒适的家,能否提供让住户感到舒畅的人性空间。
2.2 软质景观与硬质景观有所失衡
各类园林植物是园林绿化中有生命的主要造园和造景要素,它们以其特有的色、香、姿、韵和多姿多彩的布置形式,不但改善了生态环境,装点着人们的生活,而且提高了人们美化环境的意识,不但取得最佳的环境效益和视觉效果,而且获得不错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但在实际中,许多园林工作者或决策人员的园林植物造景意识不强,在相对狭窄和零碎的绿化空间里,不是以植物造景为主,而是硬生生的加上亭台楼阁,假山叠石等无生命的景观,使原本不平衡的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的比例更加失衡。他们没有从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的角度对植物进行合理的配置和造景设计,没有考虑城市绿色空间应具有的多样化功能而只是注重美观和造价,以求较高的取费标准,注重硬质景观在图纸上的丰富表现,以求迎合房地产商的求快、求新、求超越的心态。片面追求硬质景观,使人们所期望的自然环境和宁静惬意的住宅小区氛围不能得到充分体现,这样是不能创造出令人满意的园林景观的,应该加以注意。
2.3 缺乏合适的园林树种和花卉品种选择的能力
住宅小区绿化要适地适树,尽量选用有观赏价值的乡土树种和花卉。不但可以降低绿化费用,而且还有利于管理养护。由于住宅小区内居住楼的数量、高低、方位、空间大小等不同而造成不同的局部环境,且造园植物又各有其特有的生长环境,因此植物的种植和艺术配植要依据植物的特性和特殊的生态环境来进行。住宅小区植物配置应注重乔、灌、草复层结构植物群落的建成,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的绿量,发挥生态效益和功能,增加生态作用。住宅小区绿化不仅要强调平面布局的同时,还要在垂直空间上注重乔灌木与地被植物及草的分层结构搭配,这样既有利于植物的抗逆性,又达到了多样化的生态效应,在总体布局中应与整个大范围空间环境取得一致,形成以小见大的生态系统平衡特性。多采用藤本植物和各式花卉进行墙面、阳台的绿化、彩化,并且充分利用花卉的各种造景形式来点缀,丰富住宅小区内空间景观,营造舒适怡人、自然和谐的生活空间。
2.4 运用园林雕塑小品还应加强
园林雕塑小品的使用在住宅小区内很普遍,在小区绿化中,如果合理地设置一些园林雕塑小品,往往能起到点缀和组织空间,烘托主题、意境的作用。但是在一些住宅小区内经常看到园林小品使用不当,或者排成一行似展览会,没有主次节奏或者与环境格调不一致,造成人们心理上的割裂感,或者粗制滥造,没有观赏价值的意境美。我们在设计小品时,一定要从题材、质感、质量、姿态、摆放位置等方面推敲,尤其在园林雕塑小品的取意上要下功夫。
3 提高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措施
3.1 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
让园林绿化的主体舒适和惬意。绿地是为了休闲、运动和交流,园林绿化所创造的环境氛围应充满生活气息,做到景为人用,以人为本,富有人情味。住宅区绿地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上注意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的搭配。炎热的夏天能乘凉,寒冷的冬天能晒太阳,居民能在树荫下乘凉、聊天、散步,让住户体现到绿地亲切感。因此在住宅入口,直到分户入口,都要进行绿化。
3.2 统一规划与布置绿化景观
住宅区绿地种类多,规模不一,功能各异。在进行绿化景观设计时,应在统一考虑小区整体风貌的前提下,根据使用功能要求,科学协调布置绿化景观,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绿化景观系统。设计尽量做到人性化,步移景异,建设富有观赏性和实用性的住宅小区园林绿化景观。
3.3 合理地选择植物品种及配植
设计时,应充分了解各种植物的特性之后再进行品种选择和搭配。品种选择要考虑植物色彩、花果期及时序,常绿树、落叶树,乔木、灌木,速生、慢生等因素。植物配植要有层次感,乔、灌、草的配植要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和住宅小区布局要求,合理配植高、中、低植物,宜将修剪整洁的植物配植在边际或,以构成多层次种植结构。另外,乡土树种有着很强的生命力,抗病虫害能力强,养护成本低,因此在选择上应优先考虑。通过配植,能够达到较好的景观效果,创造出春花、夏荫、秋实、冬青的四季景观。
3.4 注重景观的尺度和造型的布置
在景观设计上应该尽量地采用使人感觉亲切的尺度与造型,比如步道,绿地轮廓,景观小品等采用自然曲线,忌用直线、尖角的景物,以免造成届住者心理上的不适。还有,应当采用适宜的尺度,比如除了车道外,其他道路不应过宽,以增加邻居之间的接触机会,促进社区关系的和谐与发展,另外,还要注重细节方面的设计,缺少细节刻画的景物容易让人觉得简单化,缺少激情。
3.5 体现景观的情趣性和实用性
好的景观应是非常具有情绪化的,其有较强的趣昧性和参与性,而现在风景园林的许多设中却不能达到这个设计要求,不如人意。比如很多住宅小区拥有大面积的草坪,绿化率上看来很是达标了,但是,虽然面积很大,即不能进去观赏与游玩。而且品种单一,也无法具有情趣化的景观,单调乏味,实在难以称得上是人性化的设计。再如很多住宅小区建造了罗马式 柱走道,看起来很豪华气派,但是这样一来既不能挡风遮雨,二来不能坐下休息,徒有其表,实际上却无大用处,缺乏实用性。而中国传统同林就很注重人与景的交融,山可登,石可坐,水可赏,园林道路更是曲折有效,趣味无穷。
3.6 强调人文精神,体现景与情的结合
尊重民俗传统,承接历史文脉。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地方的人都有其独特的生长环境和文化背景,具有一定的民俗习俗和审美观念。如果住宅小区景观能够挖掘当地的历史文脉,重视视觉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也就是说在美感之中增加一些人文精神方面的设计。这样会使观内涵与居住者的思想感情同时发生共鸣,才能达到“情与景”的相遇,情越深,越能达到景与情相结合的越怡人的效果,令人愉悦目心,韵昧无穷。
4 结语
总之,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它能反映出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特点。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需要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去研究探索这门学问。现今住宅小区通过建设具有较高水平的园林景观环境,以达到改善城市生态质量和人居环境的目的,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条件下,开拓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休憩生活境域,使久居闹市的居民获得重返自然的身心享受,这是人们共同追求的理想,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生态文明,一个闪亮新鲜的词汇,首次出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震聋发聩,举世关注。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这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大创新,表明了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文明形态,它与我们长期提倡的环境保护、污染防治、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等概念相比,具有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人民日报》评论称生态文明是文明的整合与超越,是对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超越,是对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重塑。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么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
我们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是因为我们已经切身感受到了生态危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之初与大自然的距离为零,但社会不断发展之后,人类逐渐从畏惧自然、崇拜自然、顺从自然、依靠自然,到利用自然、开发自然,最后力图征服自然、驾驭自然、主宰自然。我们居住的星球,早已不是纯粹的自然生态,处处都有人为化的痕迹。当人类陶醉于自身的征服能力时,接踵而至的却是大自然的报复与惩罚。短短200多年的工业大发展,破坏了自然界几百万年来的生态平衡,这种牺牲环境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只换来少数资本掠夺者的幸福,却形成了全球12亿的贫困人口和8亿食不果腹的饥民,饥民人数超出了农业文明晚期(1700年)的全球总人口。
0.前言
进入2l世纪,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巨大进步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但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人们总体的体质状况和健康水平却日益下降,“现代文明病”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与每一个人“亲密接触”。为了“防患于未然”和提高生活质量,人们逐渐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专家们预言,2l世纪是以自我保健为主的世纪。”“自我保健可以说是传统养生的现代说法,是我国传统养生理论与时俱进的结果。我国历代传统养生学家们提出了许多独特而有东方特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深受世人所推崇。然而,“在学术界,存在着重养生著述的医学专门研究,轻养生价值的多学科综合探讨的问题;在体育界,存在着重养生术势套路的传习演练,轻养生观念理论的深人分析的问题。”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传统养生与体育始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是提法众说不一。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了绿色养生,并认为绿色养生是新时代的呼唤,是人与自然的一种内在和谐。
1.绿色养生概念的提出
绿色是大自然的主色涮。象征着蓬勃的生机、旺盛的活力、绵延的生命,象征着理解、宽容、善意、友爱、和平和美好。它已经从像花、草、树木一样的自然绿色内涵,转向人类生活世界更深层次的生态语境。绿色是和F、纯洁、健康的代名词,含有无公害、纯洁、公正、科学、进步和发展之意,是生命旺盛而富有生机的体现。绿色代表人们的渴望和对更高水平的期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许多以绿色为标志的产品和服务先后被推向了大众,打开了广阔的销售市场。事实已经证明:这些绿色产品和服务迎合并满足了大众的需求。在学术界也掀起了一场绿色革命,绿色奥运、绿色体育、绿色理论等已经被人们所接受并逐渐推广。
养生,又称摄生,是各种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缓衰老、增加寿命等措施的总称。中国传统养生文化源远流长,早在西汉时期就出现了导引、五禽戏这类养生功法。“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养生的定义是:以调阴阳、和气血、保精神为原则,运用调神、导引、吐纳、四时调摄、食养、药养、节欲等手段,以期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养生既要顺应自然,又应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做到内外齐养、形神兼修、动静结合、劳逸结合、把握中和之道等,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防患于未然”。常见的传统养生方法主要有静神、运动、食养、药补四种。
体育作为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一种有效手段,本质上与养生血脉相承。但目前国内体育界对养生一词的叫法却是五花八门,有直接叫“养生术的,有叫“传统养生”的,有叫“养生功法”的,也有叫“体育养生”的。暂且不说这些说法的是否符合基本的逻辑学规则,笔者认为这些说法更能说明目前人们对养生知识了解的不够全面、深入。当然,在我国古代养生术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其与当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存在一个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不断成熟完善的历程;其与不同历史时期的意识形态相适应,存在一个或强或弱的迷信神灵、崇拜上天的过程。纵观我国传统养生的发展历程和整体轮廓,应该说体育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是人们从事养生的一种手段。
近年来,关于体育与养生的文献逐年增多,但说法不一,有“养生体育”、“体育养生”、“运动养生”、“传统养生体育”等。本文不是对这些说法发表看法,而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生活的需要提出一种新的说法—一绿色养生。绿色养生是指按照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原则,参与者通过体育活动达到养心、养神、养形的一种保健方法。绿色养生是体育和养生的结合,是我国传统养生的下位概念,是我国传统养生理论与时俱进的结果。养生与绿色养生是一般与个别、整体与个体的关系。
2.绿色养生的特点
2.1适用范围广。绿色养生主要是通过体育活动来达到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它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适合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年龄层次。按照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变化,不同人群可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方式:男性的运动量可适当大些气而女性的运动量应小一些,特别是女性在月经期一定要避免剧烈运动。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及少年时期正是机体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其运动对促进生长发育和增强体质有重要意义,所以运动方式主要是每目的‘两操“(即早操和课问操)和1小时的休育活动;青年时期正是机体生长发育的高峰时期,机体各系统迅速成熟,青春活力最旺盛的时期,可选择一些运动量较大运动;中老年人各系统器官的功能逐渐衰退,宜选择较轻柔的运动。
2.2可操作性强。绿色养生是我国传统养生的下位概念,所包含的体育运动项目在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上可以有一定的灵活性,主要是一些对器械要求不太高或者是徒手活动的项目。所以,它有很强的操作性,运动量可自如控制,特别符合当前国际流行的中、小强度运动健身原则;活动场所也不受限,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且能有效地达到健身养生,祛病延年的效果。
2.3经济性高。太极拳、太极剑、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等传统的武术项目及散步、慢跑等具有投入少、习练简易,不会因为场地、设施、天气等其它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受到影响。换言之,可以随时、随地、随意愿进行练习,能以较小的投入达到较大的收益,不仅能有效地达到健身养生,而且还可以收到祛除疾病、延年益寿的效果,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有效途径。
3.绿色养生的原则
3.1个体差异原则。有一种传统的观点认为:养生是老年人的事情。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认识越来越不合时宜,事实证明:养生应该从青少年做起。一些专家还呼吁:在童年期就应该培养孩子们的保健意识,促进他们良好健身行为和生活习惯的形成。绿色养生提倡个体差异原则,就是指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即要根据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身体状况来选择不同的运动形式和运动量。
3.2身心协调原则。养生,从整体上来说,即撮养身心以保健延年的思想和方法。体育的终极追求也就是通过科学的身体运动进而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以达到人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绿色养生坚持身心协调原则,特别是在当前强调“健康第一”的大环境和背景中,富有积极的时代意义。如果增进健康只侧重于运动而偏废日常生活中的养生(包括心理状态的调整等),或者忽视运动而过于强调其它方面的调节,则势必会造成整体健康的不协调、身心发展的分离,也会导致中国古代养生思想的丢失。、
3.3动静结合原则。动静结合是现代健康活动的基本特色,足绿色养生应该坚持的核心原则。动,指运动形体,i骂过身体活动完成;静,指清静心神,经由静养实现。动是生命的特征.也是生命存在的条件。动式如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武术、舞蹈、慢跑、散步等,对形体锻炼大有裨益。静可以安定心神,调节精神.各种器官生理活动和谐。有利于祛病、健身和延年。相对于身体的运动来说,养生可谓是以静为主的健康活动,其中导引、吐纳虽是运动.但也是绵缓轻柔之运动动静结合且有度协调更有利于身体健康的和谐发展。
一、人产生于自然。人类虽然已有几千年的文明史,但人类的产生历史更长。那么人是怎样产生的呢?带有宗教色彩的描述是上帝创造了人,有夏娃之说。事实上从进化的角度揭示人的起源。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有机物到海洋生物,从生物到海中动物,从海中动物到水路两栖动物,到陆上动物,于是又出现了森林古猿。森林古猿通过长期的进化又分化为黑猩猩、大猩猩,进化到猿人。从人的演化历史看,没有地球这个大自然就没有人。人的进化过程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一个明确的现实就是先有自然后有人。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他的高级思维能力。大约在300万年前完成了由猿到人的进化历史,从猿人、古人到近代人,他们的思维在发展,他们的知识在扩大。今天的人能制造飞机、火车、电脑。对于一千年前的人类来讲,这就是神话。人的思维能力为什么得到不断发展,这是自然环境的作用。原始人为了防止野兽的袭击,全心全意居于树上、崖下。为了生存他们学会用树枝、石块作武器。在人的进化中有了语言,会了算术,开始养植、耕作,逐渐地牧业与农业分工、农业与手工业分工,手工业与机器工业分工。总之是环境的作用,使人类有了进化的可能。人为了生存需要劳动,而劳动是人类利用自然进行能动的创造。劳动使人直立行走,带动产生手的分化。劳动发展了语言和意识。如果离开地球这个自然环境,就不会有今天的人。自然产生人,并为人的发展进化提供了条件。
二、人依赖于自然。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生存依靠自然界,没有自然界,人类就没有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的生存需要吃、穿、住,这些都要依赖于自然条件。大气层的存在使人类得到了合适的光和热。一年四季,水汽上升与凝结下降,给人类创造了农业生产条件。人类所依赖的自然界,包括土壤、水、空气、光等这些动物和植物等生物自然资源。人类的生存就是紧紧依赖自然环境。设想一下,没有空气,那将是多么可怕。人的生存靠劳动,劳动是在一定环境下进行的。如果农业没有自然界的土壤、水分、空气、阳光等,庄稼是不能生长的,工业劳动也是与自然界分不开的。化工工业使人眼花缭乱,它给人带入现代化生活之中。从石油能生产塑料、化纤、油料等产品。从塑料制成电视机、汽车、乐器、房屋等,化纤制成漂亮的服装,化肥用于增产粮食,油料是运输工具的“粮食”。在这一系列发展过程都贯穿着劳动。这些劳动的第一环节是取自自然界的原油。更进一步讲,取原油需要有钻塔、钻杆、钻头等打井设备。这些设备大都来自自然界的金属。人类的劳动就是与自然界紧密相联。我们说,大庆石油工人、鸡西煤矿工人、大兴安岭林业工人……这些工人的称号,都以当地自然资源为特征。桂林山水、黄山奇景、西湖美景,使它们成为旅游区。总之,人的生存依赖于大自然。
三、人改造自然。人依赖自然又反作用于自然。首先,人的产生和发展不是自然界发展的消极产物。人类为改造自然条件,为使生活更美好,他们对自身进行了发展。从语言、文字、数字到天文、地理,人类从木器发展到石器时代,又到金属时代。古时就有大禹治水的传说。在与自然的抗争中,人的脑力更加发达,智慧更大。其次,人类能动地改造自然,牛顿从苹果在树上成熟落到地上这一自然现象中,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它为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卡特从暖水瓶盖从瓶口崩出,发明了蒸汽机,为大工业奠定了基础。旱年有水利工程,涝年有防洪排涝系统。荒山坡被改造成梯田,改进种子,提高产量。这是人类对自然的改造。中国人建起了南京长江大桥,治理了黄河,修通了天津运河,建起了宏伟的三峡工程。人们在生活中、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地了解自然、改造自然。人类发展了仿生学,从蝙蝠的生态原理制造了雷达,从鸟的飞行制造了飞机。美丽的城市、高大楼房、公路、立交桥、公园、人造假山,人工湖等给人的闲瑕带来欢乐。人们按照自己的意志和愿望,改变自然界的天然面貌,使自然界能够适应自己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类依靠自然,人类也需要保护自然。如何建立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呢?首先要正确认识自然,合理地开发自然。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有粗放性、盲目性,所以,在为人类增加大量物质财富,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同时,也极大地破坏了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物存在的环境,使生物圈的状况急剧恶化,造成资源短缺,环境污染。这种对自然生态平衡破坏的行为必须改变。对自然要采取改造与保护并重的方法。其次,要依靠科学技术改造自然。环境污染是指人为地排放的有害物质在环境中,达到一定程度,持续一定时间,造成了环境中原来下沉的成分和结构变化,影响了人类的健康和动植物的正常生长,恶化了人类生存环境。现代科学技术为调节生物圈的动态平衡提供了必须的手段。要制定新的技术发展战略,使工业过程,自然过程相互适应。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实现物质和能量合理循环,使人类树立环境意识。在大树砍伐后要栽上小树苗,在重工业投入生产前要配套环保设备。总之人类必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动态平衡,保持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作者单位:大庆石化公司炼油厂)
世界人口无节制地增长、工业化程度不断加速、人类消费水平无约束地提高,带来了森林大量砍伐、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大气CO2浓度不断提高、不少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等等恶果。因此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变化,以及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际关注的三个热点。
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对于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
直接使用价值:自古至今,野生动植物都是人类重要的药物来源,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生物多样性具有科学研究价值,在基因工程迅速发展的今天就更加重要。生物多样性还有美学价值,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生活,激发人的文学艺术创作灵感。
间接使用价值:是指生物多样性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无论哪一种生态系统,野生生物都是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系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野生生物一旦减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要遭到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就要受到影响。
潜在使用价值:野生生物种类繁多,人类对它们已经做过比较充分研究的只是极少数,大量野生生物的实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具有巨大的潜在使用价值。
2.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
我国生物物种资源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是世界上生物物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有高等植物3万多种,居世界第三。据初步统计,中国的植物种数占世界总数的11%,哺乳类、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动物的拥有量也占世界总量的10%以上。同时,我国生物物种资源的特有程度高,在3万多种种子植物中,中国特有属就有246个,特有种约1.7万种;在600余种栽培作物中,起源于中国或在中国种植1000年以上的就有289种。我国的生物种类正在加速减少和消亡。我国濒危或接近濒危的高等植物达4000―5000种,占高等植物总数的15―20%。联合国《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出的740种世界性濒危物种中,我国占189种,为总数的1/4。据估计,目前我国的野生生物物种正以每天消失一个的速度走向濒危甚至导致物种灭绝,农作物栽培品种数量正以每年15%的速度递减,还有大量生物物种通过各种途径流失海外。
3.生物多样性危机产生的原因
(1)生态环境的变化。大面积森林的乱砍滥伐,围湖造田,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等,破坏和改变了生物生存的生态环境,降低生态多样性。水库、高速公路、铁路的建造隔离了原有整个大面积的生境,造成片断化,从而造成某些生物的生殖隔离,降低遗传多样性。
(2)生物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滥捕乱猎和乱采滥伐。猕猴在50年代因过度捕捉出口,造成种群数量剧减,迄今尚未得到恢复。我国淡水鱼资源由于不断加大捕捞强度和不控制时间,产量急剧下降,种群数量也很难回升。许多传统的中药和经济植物由于长期过量采挖和开发利用,致使种群数量急剧缩减,等等。经统计,在濒临灭绝的脊椎动物中,有37%的物种受到过度开发的威胁。
(3)环境污染。环境污染也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下降的原因之一。根据联合国有关组织的全世界大气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中我国占有7席,其中北京居第三位。我国每天排放的污水每年以8%的速度递增。有机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积聚于生物体内,破坏了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使物种濒危或灭绝。我国渤海、黄海和东海的赤潮频率呈现上升趋势,爆发间隔越来越短,范围越来越广,损失也越来越大,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无可估计。
(4)外来物种侵入。40年代,我国引入一种叫“水花生”(喜旱莲子草)植物,由最先的饲料作物变成苏甫地区的一种恶性杂草,遍及农田、水沟和池塘中。还有“大米草”,过去作为海滩护堤和牧草植物引入国内,现在在江苏、福建等省的沿海海滩蔓延,严重影响贝类等水产品的生产。水葫芦是外来物种,由最先的净化污水变成可导致水生生物灭绝的杀手。
(5)人口膨胀。人与野生动植物争夺生活空间,加大了对生物资源的需求,自1950年以来谷物、鱼类和木材的人均需求量分别增加了40%100%和33%,而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加上过去没有意识到生物多样性的潜在危机,对生物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造成了目前的危机。
(6)全球影响。地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一方面,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酸雨等全球性气候变化造成中国气候的改变,引起一些物种生存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世界其他国家对我国资源的掠夺,比如日本用做卫生筷的木材70%以上来自我国的东北,我国大面积的森林被盲目采伐以换取经济价值,造成生态的恶化,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4.保护生物多样性,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
保护生物多样性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人类与自然依存关系的认识,从而有效保护珍贵的物种资源,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一、引言
《白鲸》被誉为美国海洋小说的先驱。作品以19世纪捕鲸业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亚哈船长遭逢一头绰号“莫比・迪克”的凶猛白鲸时被咬掉了一条腿,从此性情大变,认定它是自己一生为之追逐的仇敌。为了实现他的目标,亚哈不顾大自然的一次次警告和船员们的反对,搜遍了全球最蛮荒的海域,终于和他的宿敌劈面相逢,最后同归于尽。
有别于宗教、哲学、种族以及伦理道德等不同角度,生态批评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英美文学思潮,通过文学文本考察文明与自然的关系。“它不仅要解救作为人的生存环境的大自然,而且还要还人性以自然,从而解决人的异化问题。它的终极关怀是重建新型的人与自然合一的精神家园和物质家园,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1]在生态批评视角下,《白鲸》表现了麦尔维尔对生态问题的前瞻性眼光,对海洋与海洋生物的无限关怀,以及对人类种种行为的反思。这对解决当今情势下的生态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人类必须在深刻反省中寻找解决之道,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和谐共生的伟大目标。
二、亚哈的人类中心主义
亚哈船长刚毅勇敢,他不是神却近乎神,让人敬畏。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他又是一个人类中心主义极度膨胀的人,拥有狂热的偏执的征服欲。他把自然界看做是一个供人任意索取的原料仓库,全然不顾自然界中其他生物存在的意义。在一次与莫比・迪克的正面冲突中,亚哈惨败并为此失去了一条腿,至此走上了不可挽救的复仇之路。“他被自己消灭白鲸的意念迷住了,他的头脑里满是疯狂的报复念头,几乎成了病态。”[2]141在他看来至高无上的人类被自然界其他生物伤害是莫大的侮辱,只有战胜莫比・迪克才是亚哈剩余生命的意义。
然而他忘了一切祸端的开始是他妄想捕捉莫比・迪克开始的,任何矛盾的产生都需要契机。可以想象,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莫比・迪克高高的雪白无比的背峰像一个金字塔一样在浪里隐现,耀眼地闪着,鼻孔不时向天空发射着喷泉,一切是那样惬意且无害。只有当亚哈的标枪扎向它时,它才变得凶残而暴躁,这是生物在面临危险时一种下意识的攻击。人类害怕大鲸的血盆大口,同样对大鲸来说,人类也是陌生的侵入者。可是亚哈已经陷入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怪圈,甚至为他个人的仇恨拖上了无辜者的性命。在追逐莫比・迪克的过程中,亚哈不断丢弃毁坏船上的物品,难以抑制内心的狂躁,甚至无情地拒绝了同乡人“拉吉号”船长的乞求。这时的亚哈已经丢掉了心中残存的一点与人情有关的东西,他的生活只剩下了与莫比・迪克的决战。这样穷凶极恶的举动是亚哈一切悲剧的导火索。
亚哈和莫比・迪克之间的矛盾即为人与自然的激烈冲突。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人类发展的过程就是与自然相互依赖、相互抗争的过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因此亚哈的执迷不悟招致的是与莫比・迪克的同归于尽。从生态批评视角看,暴君般的亚哈一味的索取、盲目的报复映射了人类野蛮的开发与掠夺。在不断与自然抗争的过程中,人类看似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却忽视了对生态整体性的统筹,忽略了对自然开发的宏观分析。
三、以实玛利的自然和谐主义
以实玛利既是全文的叙述者,又是麦尔维尔的代言人。我们从以实玛利的视角,目睹了大海的波澜壮阔,目睹了“裴廓德号”起航到几乎全军覆没的悲剧,目睹了以实玛利作为生态探索者的成长轨迹。
初遇魁魁格,以实玛利主观地认为这是一个恐怖的奇怪的食人土著,是一个“卖人头的紫色怪物”。但是在相处过程中,以实玛利看到了魁魁格质朴的灵魂、崇高的人格,“像是一位野化了的华盛顿”。以实玛利愿意了解魁魁格的,愿意在魁魁格挂鲸鱼时为他分担危险。魁魁格可以说是具象化的自然,他单纯未开化,却以包容的姿态接纳善待他的人。以实玛利与魁魁格的和谐共处,暗含了麦尔维尔希望人与自然相互依靠、紧密联系的美好愿望。
文中以实玛利详细介绍了鲸鱼的种类、构造和生理特征。以实玛利说“鲸身上的谜是无尽的,每一个谜都是一个奇迹。”“在赞美鲸的同时,我发现了自己的渺小,人类的渺小。我越来越发觉自己和大鲸相比,竟是那么孱弱和无能。可无能的人类正在残杀着伟大的鲸类。”[3] 259-230以实玛利作为一位年轻的生态探索者,他的思想已然发生改变。他发现大肆捕杀大鲸这样可爱的生灵是愚蠢的行为。大鲸有超越人类的本领,即一个多钟头不呼吸,这得益于它体内一种杰出的装置或者说构造。如果人类能加以利用,解决吸氧的问题,人类就可以向许多不能涉足的领域挑战了。从海洋生态的角度看,大鲸的锐减必然引起海洋生态的失衡,打破生物存在的内在目的性。当然最终的恶果也必然会反噬到人类身上。
以实玛利初登捕鲸船,满怀期待,无所畏惧。但是经过三年的航海生活,他清楚地知道海洋本性阴险,人类的慢怠无疑是对它的挑衅。“海洋是个六亲不认的家伙,除了它自己以外,没有任何什么可以控制和支配它,所有这种思想的人都会是它的手下败将”[4] 204正是有了这种思想的改变,所以以实玛利始终对海洋保持虔诚的心。在最后人鲸大战的时候,以实玛利得以最终幸存下来。
从生态批评视角看,以实玛利通过对自然的不断探索以寻求人与自然的平衡之道与亚哈盲目的人类中心主义相比,凸显了后者狭隘的不成熟的生态观。麦尔维尔希望通过讲述以实玛利的改变,警醒人类不要再破坏性地开发自然。其实人类要想摆脱生态困境,就要关注自然,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四、生途
麦尔维尔早在19世纪便察觉到人类肆无忌惮的掠夺必将受到自然的惩罚,并由此引发了担忧。麦尔维尔借用以实玛利的嘴巴向人们传达了生态环保的重要性,隐含了人类摆脱生态危机的途径。
小说第87章中写到“裴廓德号”在捕鲸过程中遇到了一群老弱病残的鲸,并惊奇地看到了母鲸哺育幼鲸的情景。“这些小家伙儿,一边是吸收着母体的滋润,一边享受着天伦般的温情。”[5] 298这样温暖的情景抚慰了这群被利益驱使的捕鲸工,使得他们的心也变得柔软了。“魁魁格指着不远处问:‘谁一下子拴住了两条鲸呀,一大一小。’‘是呀,这是谁干的?’斯巴达克也叫了起来。”[6] 299在这场你死我活的斗争中,斯巴达克等捕鲸工以其内在的人性放过了这些幼小的生命。麦尔维尔多么远见卓识,他早早地为人类的未来指出了正确的道路。这与我们当今奉行的禁渔期、休渔期有异曲同工之妙。试问,如果人类连幼小的生命都不放过,不给予海洋生物休养生息的机会,资源何在?我们在向自然索取的同时,必定不能忘了保护自然。这既是自然长存的生途,也是人类得以继续发展的生途。
麦尔维尔除了关注生物的生存问题,还注意到了环境保护对生态的重要影响。由于捕鲸者将鲸脂带会岸上进行炼油,污浊了空气,对环境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在最初,捕鲸业的名声确实不是太好。但是,“现在,所有的捕鲸船都是现捕现炼,从不拖延。”[7] 321在割解完大鲸后,捕鲸工还会为大鲸送葬,将它送回海洋。暂且不论这是否为人类的惺惺作态,单从生态批评视角看,这种自然分解的方式避免了对环境的二次污染,一定程度上做到了生态保护。生态环境是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一旦受到人类的外力作用,必然会影响其自然规律,而人类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却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生态问题愈演愈烈的今天,人们必须开始寻求应对之策,减缓生态恶化的脚步。比如树立正确的自然生态意识;建立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实行绿色经济,提倡绿色消费。
五、结语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扎根于人类历史进程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认知问题。当今社会下,人类必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重新定义人与自然界其他生物的关系问题。纵观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很微妙,即斗争与依附并存。要想回归人与自然的和谐,帮助人类走出困境,必须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
阿尔・戈尔说:“我忍受不了这样的想法:我们将把一个破烂的地球和一个令人沮气的未来留给我们的孩子。”[8]要想改变当前面临的生态窘境,我们必须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偏见,树立平等的生态观。若是把自然比喻为爱人,人与自然相识、相知直至相爱才应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轨迹。所谓“天人合一”,正当如是。之所以反复讨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因为其他生物也是自然的组成部分。法国学者史怀泽是第一个提出生物中心论的人。他说:“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9]人作为最高级的生物,不是为了凌驾于其他生物之上,而是以超凡的人道主义精神关怀其他生物,这样才不失为一个道德的人。任何独立的生命意志都值得被爱护。残杀其他生物来满足人类丑恶的私欲不该再成为当今社会的主题。
生态批评视角下的《白鲸》既有对生态破坏的怜悯,又有对人类野蛮掠夺的反思,因而拥有被重新解读的价值。要想小说中的悲剧不再发生,人类必须经历思想上的转变,将思想转变为行动。幸运的是,人类已经认识到生态危机的严重性,也已经意识到和谐自然的重要性。诚然,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人类已经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人类正在积极弥补从前所犯的错误,但愿,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注释
① 该论文指导老师为何盈.
参考文献
[1] 迟宝明.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生态思想的矛盾性[J].山花(下半月),2014.
[2] 姬旭升.白鲸[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141,289-290,204,298,299,321.
[3] 李双梅.人与自然,谁为胜者――从生态批评视角看《白鲸》中人与自然的对抗和和谐 [J].海外英语.2014.
[4] 苏远芸.大海上的一抹白色――从生态视角解读《白鲸》[J].时代文学,2011(19):143-144.
[5] 吴迪.生态批评视角下的《白鲸》 [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一 人与自然的本质断裂是人与自然不和谐的根源
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一致,内隐着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以及当代人对这种不和谐的深深忧虑。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在创造丰富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制造了人与自然的严重对抗,即人类拼命地掠夺和奴役自然界,大自然也对人类每一次胜利都进行疯狂的报复。生态危机作为人与自然不和谐的标志正在诅咒着人类,威胁着人类的在世生存。因此,构建和谐社会从而营造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解除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正在承受的生态危机苦难,成为时代的呼唤和价值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意味着生物共同体的完整、稳定和美丽,意味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所以人与自然和谐是一种善,甚至是一种最高的善;相反,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由于其隐喻或象征着毁灭,所以它是一种恶,甚至是一种大恶。扬善去恶是人类价值追求的目的之一,因而解除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将生态从危机中拯救出来,便成为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的价值指向。消除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关键是确认产生这种不和谐的根本性原因,以便能够为人类找到拯救生态危机的正确道路。尽管对人与自然不和谐的原因人们有种种猜测和分析,其中也不乏精辟的见解和论道,但笔者认为,人与自然在本质方面的断裂是人与自然不和谐的本源性原因,正是在人性方面人与自然发生本质的对立,才在实践行为方面造成了自然生态环境的灾难性的后果。
在人类早期观念中,人与自然之间并不存在一种价值关系意义上的紧张和分裂,无论是中国的儒教、道教和佛教,还是古希腊的哲学自然观,都以各种不同的理解或解释方式将人与自然纳入一个统一的整体之中,人之为人的人性与自然世界之为自然世界的本性在古人那里总是难解难分地纠缠在一起。中国儒家的“天人合一”、道家的“道法自然”、古希腊人的“小宇宙”与“大宇宙”和谐一致的主张,都表达着人与自然本质同一的看法。古人的这种人与自然一体的人性见识,导致了“万物与我齐一”和“顺应自然而生活”的价值追求,形成了与自然宇宙保持和谐一致,千万不要僭越最伟大灵魂为人类安排的这一必然秩序的行为规范。然而,古人的这种存在维度和意义维度却被现代人所遗忘,西方近生的启蒙运动彻底颠覆了古代人的有机论自然观,自然世界由此变成了一台既没有灵魂、也没有生气,完全由力学支配,进行机械运动的机器。自然概念的含义也由古希腊的“生长”、“涌现”、事物发生的“内在根据”,变为了现代的自然界和自然事物的总和。自然世界从一个活的有机体沦落成为死一般的物质世界,人由此也就从自然宇宙中分裂出来,成为与自然世界对立的存在。笛卡尔首开先河,将人与自然界区分为两个各自独立且平行存在的实体,他们之间互不依赖,互不决定,互不派生。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广延,心灵的根本属性是思维。斯宾诺莎反对笛卡儿的二元对立说,主张在自然宇宙中只存在一个实体,那就是上帝,而心灵和物质仅仅是上帝这一实体的两个属性;两个属性之间并不发生直接联系,它们互不产生、互不限制。结果斯宾诺莎在建立实体一元论的同时,又在事实上造成了一种属性二元论。斯宾诺莎以后,莱布尼茨、康德、黑格尔等人也力图克服机械论自然观的缺陷,消弭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但他们却走向了与古希腊哲人相反的道路,把人看作是自然价值的显现根源。如康德提出“人为自然立法”和“自然向人生成”;黑格尔则把自然世界看作是“绝对精神”的外化,认为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属于“主—奴关系”,即人是主人,自然是奴隶。经过现代形而上学的努力,人从自然宇宙中彻底脱落出来并成为与其对立的存在,人与自然从此分别归属于两个不同的世界,自然存在物属于仅具有广延特征的物质世界和客体世界,人类则属于能够思维的心灵世界和主体世界,“目的王国”和“自然王国”之间从此产生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道德鸿沟。
现代人不再像古人那样,以自然宇宙为背景认识自己与自然的同一性,而是将人与自然的对立、不同作为人之为人的标志。这意味着,启蒙之后人从本质方面与自然发生了彻底的断裂,或者说从人的本质方面与自然世界划清了界限。人不再是自然世界之中的存在,而是收缩到以自身为参照系统并仅仅向自身认同的独立存在。如仅仅向自身的认识能力认同,从而认为人是理性存在物;仅仅向自己的类特征认同,从而认为人是一个社会存在物。启蒙运动将人从自然宇宙一体中独立出来,似乎解放了人类,争取了人的尊严,但事实证明,近现代人的这种自我启蒙和自我解放在给人类带来自由和享乐的同时,也对人自身和自然环境制造了灾难性后果。首先,近现代人解构了人与自然的存在同一性,从而造成了人类自我的迷失,使人类无法准确确认自己在宇宙中的合理位置,误把对自然界的宣战、掠夺和奴役视为人之为人的象征。其次,人不再向自然认同,而成为仅仅向自身认同的存在物,这势必导致自我中心主义价值观的强势运行。如现代人类完全扭曲了生物进化的意义,把大自然恩赐给人类的理性,以及生物进化最为辉煌的一幕——人类的诞生,理解为人优越于自然界和自然物的固有资本。人拥有理性,自在地就具有绝对价值,自在地就是目的,所有自然存在物仅仅是服务于人之目的的工具,成为现代性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不可避免地引发人类对自然的促逼和宰制,并直接造成人与自然的现实不和谐。所以,人与自然在本质方面发生断裂是人与自然最根本和最深刻的分裂和对立,这种断裂直接规定了人类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取向,并为人类占有自然和统治自然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合理而正当的理由。作为人与自然现实不和谐标志的生态危机,正是这种本质断裂的直接逻辑后果。
马克思曾指出:“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在这里,马克思不仅指出了环境通常是由人来改变的一面,而且强调了人的革命实践的特征:即人改变环境和环境改变人的方向应该是一致的。那么,应该如何实现这二者的一致呢?
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二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包括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
与其他自然存在物所不同的是,人是以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为中介实现人是对象性存在物的本质。通过改造自然界的实践,人类将自己的本质对象化给自然界,使自然界成为人的作品和人的现实,同时也把自然界的本质内化为自我意识,受到自然界的本质——自然规律——的设定,也就是说人化自然的同时也被自然化。步入现代文明进程中,由于人类自身认识的发展和制造工具能力的不断提高,人类树立的是单纯肯定人的价值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启蒙运动尤其强调人的自身价值,将自然世界看作供人任意改造、利用的资源或工具。自然世界从一个活的有机体变成为死一般的物质世界,人由此也就从自然宇宙世界中分裂出来,成为与自然世界对立的存在。笛卡尔首开先河,将人与自然区分为两个各自独立且平行存在、互不以来的实体。斯宾诺莎反对这种对立说,但他主张在自然宇宙中只存在一个实体,那就是上帝,而心灵和物质仅是上帝这一实体的两个属性。这之后,康德、黑格尔等人试图努力改变这种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局面,但他们却把人看作是自然价值的显现根源。
人类的理性之光渐渐揭开了自然的神秘面纱,用马克思·韦伯的话说就是“世界祛魅”的过程。在工具——目的的理性主义的导向下,步入现代化的今天,人类面临的是“现代性的危机”。它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正是由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一致性发生了异化,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和异化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和异化,以及社会的不和谐。因为人们为了占有由人与自然关系生化出来的财富,造成了人与人的分裂和人对人的剥削与压迫。这使人处于一个无情冷漠异己的物质世界,造成社会关系的物化,使人的精神在巨大异己的物质世界中处于无家可归的渺小无助、无根流放的异化状态,丧失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这就是人类面临的精神意义失落的危机。另一方面是在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支配下,人类奉行的是经济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价值观,结果是人类对自然界资源进行了近乎竭泽而渔式的掠夺性、粗放性的开发和超负荷的索取,大大超过了自然界的再生增殖能力,人类排入环境的废物大大超过了环境的承受努力,由此导致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和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与生态环境发生着某种联系,因此我们要从多层次多角度方面来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自然观与社会发展观 。
首先,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按照的观点,是一种真正的平等、和谐的统一,即提倡把人类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统一起来的自然观。人类中心主义倡导一切以人为中心,一切以人为尺度,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在工业文明中,长期居主导地位的传统价值观认为,自然财富是无限的,人的物质需求也是无止境的,人类只要不断地征服自然、扩大消费,就能促进经济发展,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在这种旧的价值观支配下,人们片面追求经济数量上的增长,提倡无节制的消费和肆意开发自然资源。正是这种扭曲的价值观导致了生态危机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发达工业社会的一个显著表征,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异化状态。自然不是被当作与人亲和、协调的对象,而是被当作征服、统治的对象。
其次,在社会发展观方面,我们必须确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统一起来。我们不能离开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单纯强调对自然的保护,使保护变成被动的适应,那样就无法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就会使社会进步缓慢乃至倒退。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许多环境问题正是由于科技和经济不发达所造成的,只有积极致力于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才有可能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同时,我们也不能离开对自然的保护来单纯强调对自然的开发,使开发变成对自然的粗暴掠夺和破坏,必须吸取某些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忽视环境保护的历史教训,使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相互协调,把促进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保证未来的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实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以便全面长远地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和提高生活质量。
(2)构建和谐的生态精神文化。
生态文化就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这是人的价值观念根本的转变,这种转变解决了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生态文化重要的特点在于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去观察现实事物,解释现实社会,处理现实问题,运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态学的研究途径和基本观点,建立科学的生态思维理论。
①生态意识。生态意识,是指人民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环境的自觉而清醒的感悟和认识。是人对所处于环境和自身与环境相互关系的能动反应。人与自然和谐,要求人抛弃人统治自然的思想,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要求建设尊重自然的文化,随时从环境的角度,从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方面思考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②能够直接影响人们思想行为的莫过于教育。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教育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以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有效参与能力、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与技能、培养环境保护人才为任务,以教育为手段而展开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过程。
中图分类号:F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2-0084-02
马克思曾指出:“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在这里,马克思不仅指出了环境通常是由人来改变的一面,而且强调了人的革命实践的特征:即人改变环境和环境改变人的方向应该是一致的。那么,应该如何实现这二者的一致呢?
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二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包括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
与其他自然存在物所不同的是,人是以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为中介实现人是对象性存在物的本质。通过改造自然界的实践,人类将自己的本质对象化给自然界,使自然界成为人的作品和人的现实,同时也把自然界的本质内化为自我意识,受到自然界的本质――自然规律――的设定,也就是说人化自然的同时也被自然化。步入现代文明进程中,由于人类自身认识的发展和制造工具能力的不断提高,人类树立的是单纯肯定人的价值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启蒙运动尤其强调人的自身价值,将自然世界看作供人任意改造、利用的资源或工具。自然世界从一个活的有机体变成为死一般的物质世界,人由此也就从自然宇宙世界中分裂出来,成为与自然世界对立的存在。笛卡尔首开先河,将人与自然区分为两个各自独立且平行存在、互不以来的实体。斯宾诺莎反对这种对立说,但他主张在自然宇宙中只存在一个实体,那就是上帝,而心灵和物质仅是上帝这一实体的两个属性。这之后,康德、黑格尔等人试图努力改变这种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局面,但他们却把人看作是自然价值的显现根源。
人类的理性之光渐渐揭开了自然的神秘面纱,用马克思・韦伯的话说就是“世界祛魅”的过程。在工具――目的的理性主义的导向下,步入现代化的今天,人类面临的是“现代性的危机”。它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正是由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一致性发生了异化,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和异化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和异化,以及社会的不和谐。因为人们为了占有由人与自然关系生化出来的财富,造成了人与人的分裂和人对人的剥削与压迫。这使人处于一个无情冷漠异己的物质世界,造成社会关系的物化,使人的精神在巨大异己的物质世界中处于无家可归的渺小无助、无根流放的异化状态,丧失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这就是人类面临的精神意义失落的危机。另一方面是在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支配下,人类奉行的是经济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价值观,结果是人类对自然界资源进行了近乎竭泽而渔式的掠夺性、粗放性的开发和超负荷的索取,大大超过了自然界的再生增殖能力,人类排入环境的废物大大超过了环境的承受努力,由此导致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和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与生态环境发生着某种联系,因此我们要从多层次多角度方面来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自然观与社会发展观 。
首先,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按照的观点,是一种真正的平等、和谐的统一,即提倡把人类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统一起来的自然观。人类中心主义倡导一切以人为中心,一切以人为尺度,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在工业文明中,长期居主导地位的传统价值观认为,自然财富是无限的,人的物质需求也是无止境的,人类只要不断地征服自然、扩大消费,就能促进经济发展,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在这种旧的价值观支配下,人们片面追求经济数量上的增长,提倡无节制的消费和肆意开发自然资源。正是这种扭曲的价值观导致了生态危机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发达工业社会的一个显著表征,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异化状态。自然不是被当作与人亲和、协调的对象,而是被当作征服、统治的对象。
其次,在社会发展观方面,我们必须确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统一起来。我们不能离开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单纯强调对自然的保护,使保护变成被动的适应,那样就无法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就会使社会进步缓慢乃至倒退。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许多环境问题正是由于科技和经济不发达所造成的,只有积极致力于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才有可能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同时,我们也不能离开对自然的保护来单纯强调对自然的开发,使开发变成对自然的粗暴掠夺和破坏,必须吸取某些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忽视环境保护的历史教训,使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相互协调,把促进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保证未来的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实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以便全面长远地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和提高生活质量。
(2)构建和谐的生态精神文化。
生态文化就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这是人的价值观念根本的转变,这种转变解决了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生态文化重要的特点在于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去观察现实事物,解释现实社会,处理现实问题,运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态学的研究途径和基本观点,建立科学的生态思维理论。
①生态意识。生态意识,是指人民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环境的自觉而清醒的感悟和认识。是人对所处于环境和自身与环境相互关系的能动反应。人与自然和谐,要求人抛弃人统治自然的思想,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要求建设尊重自然的文化,随时从环境的角度,从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方面思考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②能够直接影响人们思想行为的莫过于教育。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教育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以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有效参与能力、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与技能、培养环境保护人才为任务,以教育为手段而展开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过程。
(3) 要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具体要加强绿色文明宣传教育,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提倡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要加强绿色生态标志的推广和管理,倡导绿色消费;要推进绿色城镇建设,发展绿色交通;要通过创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生态示范区等活动,增强公众环境意识,倡导生态文明。
社会和谐有赖于人与自然的和谐。无限制的掠夺自然,会造成资源的枯竭,森林的破坏和减少,土地的退化、荒漠化和沙漠化,水资源的减少和污染,最终导致人类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恶化。这不仅实现不了发展的目标,还会使地球变得不再适合人类生存,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也就无从谈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无从谈起。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如果不能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不但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可能引发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是我们总结历史经验、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之后作出的理性选择。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同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统一。当前,需要从以下几方面作出不懈的努力:
一是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观念。人类永远是自然之子,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大自然的恩泽,人类的生存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生态系统。我们必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觉维护大自然的平衡与和谐。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其实也就是尊重和善待我们人类自己。
生态伦理观是现代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和谐过程的重要基石。生态伦理学的研究逐渐由理论上升到现实的高度,这在不同程度上催生了人与自然全面和谐发展的观念。
一、西方生态学主要派别及观点
西方生态主义哲学是当今世界解决环境问题中颇负盛名的研究学派。包括环境伦理学、大地伦理学、深层生态学等具有代表性的伦理学在内,为世界范围内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生态伦理学的流派主要有:开明的人类中心主义,动物解放和权利论,生物平等主义,生态整体主义。自然主义生态伦理观的核心概念是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对自然界的内在价值的确认,是自然主义生态伦理观的价值论基础,自然界固有自然之价值。后三种派别普遍认同以生态伦理学由人的领域扩大到人与自然领域,最终形成道德的共同体。这派别都是西方生态学后现代主义的具体体现。
以霍尔姆斯·罗尔斯顿为代表的环境伦理学派,主要观点是:依靠人性的自我规范和道德关系的进步,可以成功冲破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误区。环境伦理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建立起一种以自然价值为主的生态价值内在价值论。他阐明维护神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是人对环境伦理必须担负的责任。他认为:“原野是产生生命的根源,也是其本身内在价值的显现,历史和生态学方面的价值都是靠其内在价值来实现的”。生态伦理的普遍化就是强调承认物类之间的内在价值,在大自然进化的生态系统之间,人类是期间的一份子,人类在加入之前,其他物种的生态价值就已然各就各位。大自然的客观存在性,使得人的加入并不能完全改观其客观存在的价值性,人类的存在,是要对自然富有义务的存在。
以诺顿为代表的人类中心主义倡导者,主要观点就是环境伦理学,以谨慎理智的思考,协调人类欲望与世界观之间的关系。以伦理道德,将任何破坏自然的行为都视为不道德和必须斥责的行为,不必将内在价值赋予非人类的存在物。另一人物墨迪认为:人类不独有比自然界其他事物更高的价值,肯定了自然界非人类存在物的价值,把更多的价值赋予自然物。
西方后现代生态伦理观,倡导自然界合适些发展,主要以规整和协调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和人类社会对生态环境的适应和协调关系。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人是大自然和宇宙的一份子,对人而言,生态自然体现着某种生态伦理价值。主要观点为:人与世界共同构成一个整体,包含在社会中和自然中。整个生态伦理观世界,就是“人—社会—自然”之间符合系统观点的具体体现。在这个特定的系统之中,包括地球上一切生命在内,都是以生态学的模式以网络状向外延伸。在这一系统之中,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多元尊重。生态环境的建设,始终是人类追寻的最终目标。
二、中国生态伦理学
中国生态学有丰富的人文和系统内涵。古代学问以“天道”和“人道”作为社会制度和伦理规范。“天人合一”生态理论体系,就是在中国古代学说体系中寻求最终支柱的概念性内涵。
(一)传统资源
中国文化的根本的特性就是关注生态。珍惜生命。从东汉时期,许慎以“观鸟兽之迹”解说仓颉造字汉字体系的来源就是生态伦理学。在长期的生态伦理学观察中,汉语生态学基本结构从“阴阳”、“道理”、“乾坤”、“天地”、“国家”、“社稷”的等词汇中,衍生出对生物和环境关系之间的深度内涵。在中国文化的生态艺术之中,甚至还有“师法自然”、“巧夺天工”的等个性艺术,甚至中国传统化的称谓中,以“山水画”的生态景观,都自成中国资源体系构建中风,富有生态哲学的完整系统。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渊源流长在传统资源中,有深刻鲜明的体现。
(二)生态伦理观研究的必要性及其发展趋势和现状
必要性:中国生态学体系的创立,是因为中国生态学的思想爱你个内涵中,包含着特殊的概念和理论,无论是思想方法还是观点,与现代科学之中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现代生态伦理和中国传统伦理尽管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同时也出现了不兼容情形。现代生态研究学者要想循着中国古代的生态学思想和生态学理论的发展轨迹,及必须系统性的对生态学予以直接的了解。生态伦理系统的创立看,需在有具中国化特殊意蕴的生态学向之中产生,将中华文化的生态学发展到一定阶段,还必须对中国古代生态学的思想和理进行批判性继承。这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观时,就能更客观更迎合时展潮流。它是关系到中国生态学发展前途的大事,也是推动现代生态学全面发展的大事。
发展趋势和现状:从中国现存古代文献记载和现代考古成就证实,中国生态伦理学的发展从远古时代就已开始。从墓葬出土的文化遗迹显示,传说中伏羲女娲时代和神农炎帝时代就已经诞生了中国生态学。我国两大河流(长江黄河)流域文明,也见证了文化艺术自然科学技术知识的积累。而在《周礼》记载的科学文化发展中,就已经形成了系统完备的生态理论体系,此后的两千年封建文明时期,国家统一和强大刺激中国生态学的迅捷发展。在江河治理、城市建设、园林和园陵建设方面,“风水”的理论体系就已经初步系统化。中国唐宋诗歌的鼎盛时期,“山水田园”诗派和唐宋时期的“山水画,都使得生态学应用原理与时俱进。清朝的“京剧”舞台艺术之中,也衍生出了优秀的品种,甚至在中国举世闻名的中医疗法理论体系中,环境医学的影响不容小觑。中国提出建立生态学的理论体系研究,已经焕发出时代的魅力。
中国生态学现代系统理论,融合古代的阴阳理论和五行理论,衍生了“气数理论”和“形势理论”,全球生态学模型,中国生态学等中国人类生态学。在理论提出上,有“生态因子对”,假说“生态奇点”和“生命理想常数”,积极从理论和实践上尝试完善和发展中国生态学的理论中国生态伦理学的发展,正在向世界靠拢,以对人类幸福生活贡献力量,尤其是在基本的生命特征面前,中国生态学的观念和内容都在朝着质的方向迈进,以生态伦理为基础的中国生态学科学价值和伦理意义,正在朝着完好的方向发挥它的作用。
(三)争论及主要观点
“敬畏自然之争”有人强调“灾难可能是一种来自上苍的警示,灾难也可能是一种提示人类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预警系统,地震监测网站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对大自然心存敬畏。”这在直接程度上,是在争论的前奏。以自然灾害为契机,界定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这与负面影响渗透融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唯心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之间的关系。这场敬畏自然之争,是两种不同的生态伦理之争,是两种文明理念之争。反敬畏派依然延续工业文明的思路,强调发展,对自然的征服;而敬畏派则已经指向了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渗透伦理学和生命伦理学是现代科学必须予以重视的议题。“克隆人”,转基因,使得生态和生命之间的争论愈加明显,环境污染已经扩散到太空,核污染、化学污染、地球污染,化学污染……长此以往,人类已经再无立足之地,生态伦理学的构建,刻不容缓。
中国在生态学的研究领域,已经形成了成熟的理论体系,这是人类对社会的重要贡献,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支柱,也是日新其德,日益发展的必然结果,人与自然融合的生态学,是和谐的生态学,也是生态伦理学实践的结果
我们在挖掘和整理时,不考虑时间因素的生态学研究是一个“天”大的失误。如鸟类的迁徙、鱼类的洄游,演替现象、冬眠现象和流行性传染病,都必须在完整的时空体系中进行研究。地球生态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基因流、物种流、资金流……都是大的时空体系中的生态学现象,不了解这一基本生态背景,就不能够正确认识任何生态学问题。在争论中西方生态伦理观之间的相关冲突时,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偏坡面,以道德劝说实现改变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成效和价值多大,还需要长期的检验。
在中国生态伦理观点中,内部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除了由生态伦理观的多元复合性质决定外,还因中国多民族的民间生态观念差异和现代社会以“治理”替代“统治”的时期。中国古代经营文化的浸润和现代生态伦理观点的耦合,期间也涵盖着许多相悖的因素。民族之间风俗习惯和道德禁制的不同以及“神论”观点的混杂,使得伦理道德在宗教面前相对淡化了生存的土壤。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时,现代许多国家由单方面统治向以法律法规治理国家的局面,以便于以法制性强制手段,组集中实现社会经济和文化中民间的强制规制。甚至在国家政策之中,民间的生态与资源保护自发的吸纳民间生态保护,共同致力于国家生态文明的建设。
人类文明的高度发达,自以为将自然命运握于手中的错误认识,是生态伦理观中必须考虑的问题。从2003年的“非典”疫情开始,中华民族大道上,产生了破坏性的力量。在自然这股难以挽回且无法把握的毁灭性力量面前,危机的消除不是靠技术能力就能轻易消解的,缺乏必要的伦理意识,不能从根源上杜绝自然带个人类生存生活环境的破坏。
(四)理性研究与反思
仔细商椎自然的内在价值,遵循自然规律,重塑人类在人类道德中的地位,是现实世界中思考生态伦理观中必须关注的问题。认为,自然界都是在任的实践活动之后改造成的自然界,其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与恶化关系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道德伦理观念中,生态主义哲学和人的道德义务整个发展都要归结到生态发展的具体哲学之中。环境伦理学的整个生态系统都是要以纠正“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性而存在的。
在日益激增的人与自然矛盾之中,要想获得生态伦理学的良方,必须遵循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规律增进人的智力。在道德层面上,将自然价值凌驾于自然事实之上,将自然教育渗入到自然生活之中。人类要顺应自然运行,相对意义上改造结合控制自然,以道德诉求来应对自然。
生态伦理学倡导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生活方式”,主张提高生活质量来提升生存质量,这种发展是“持续生存的发展”,是对传统伦理学理论的创新。作为一种面向未来的伦理思想,生态伦理学正在朝着深层次方向发展,在社会范围内要引起广泛的关注。中国的生态伦理学尽管在理论上处于高度发达的状态,但是在现实应用面前,还不能实现同澳大利亚国家一样的状况。构建正确的生态伦理观,是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弊端,寻求人类的和谐创新,进而形成可持续发展赖以实现的道德理论前提的建构。
澳大利亚能以一个高度文明的生态建设,实现国内污染浪费的最低值,最终使苍蝇改变生活习性,成为采蜜造福国民的益虫,这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绝不是一句空话。以坚持节约用水、保护环境为国策的生态伦理建设,实现节约能源、保护水土、保护物种。共创和谐的文明国度。
在关于生态伦理观的激烈争论中,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态度,更折射出对人类文明本身的反思。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只会换来自然肆无忌惮的报复,人类顺应自然,遵循生态伦理观,也相应的得到了自然的馈赠。再度审视人与自然关系,依靠人的先进觉悟和观念提升突破生态伦理建构难题。在生态伦理发展中,必须在以实践和“公正”,实现真正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生态发展观,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却忽视生态建构实践内涵。
三、结语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必须了解世界范围内生态伦理观研究现状,根据具体的情形实施合理化构建。科学实践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营建一个文明高度发达的地球。无论是自然发展,还是人类历史变迁,都要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而后才能更好地发展,无论是对一个国家还是对一个民族而言,都是一件至关重要大事,摒弃“以人为中心”的生态理论,找出发展中的难点和重点,可以更客观的在世界范围内实践科学发展,实践具体的生态伦理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