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25 19:18:5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英语专业开题报告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开题报告是作者将自己初步选定的题目之内容、思想等,以书面形式向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的导师和听众作一书面汇报和简要说明。
写开题报告目的:一是作者能将所选课题的内容框架、研究现状、选题意义、重难点和创新点、文化结构、主要引征材料及参考书目作一总体思路的勾划,作者对该选题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进行有序的组合清理,为撰写毕业论文作好充分准备。二是作者能广泛听取他人的宝贵意见,并在此基础上重新理顺论文思路,使其结构更趋完整,内容更趋翔实。
开题报告的基本组成部分
1、毕业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用中英文撰写,汉语在前,英语在后。目的是限定毕业论文的大致范围和方向,即论题。应力求简明扼要,引人注目。一般不超过15—20字。必要时可使用副标题。
2、本选题的研究目的
以中学英语教学法方向为例,则须说明要解决英语教与学,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应是在教学实践中比较突出又难以解决的问题;或是前人从未解决的,并且能填补某一领域的空白的问题。
3、本选题在国内外同行业中的研究现状
国内外学者对该选题曾作过哪些方面的相关研究,本课题在国内外研究中处于何等地位?是属于未开拓的领域,还是在前人已经研究过的基础上作深层次的研究?国内外有哪些论文、论著涉及到本选题的内容?
4、研究本选题的动机及意义
提出本选题的根据是什么?为什么提出这个选题?本选题的研究有什么意义?从理论的角度看,本选题有哪些方面的突破,其价值取向是什么?本选题与相关领域之间的关系如何?对英语教学会起什么作用?从实践的角度看,本选题是否有助于英语教师和学生把握教与学的动向,使人们在英语教与学的过程中少走弯路,是否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5、本选题研究的主要观点、内容、重点和难点
本选题研究有哪几个重要观点,其特点是什么?研究的重点在哪几个方面?研究的难点在何处?怎样从理论与实践出发,对英语教学进行更深入的理论探讨?如何结合英语教学实际对改进英语教学作对策思考?本选题有哪几个新观点?是否填补了国内外同行业研究中的空白?
6、本选题的撰写框架
框架可用提纲形式表述,一般构成如下:
引言:提出问题、摆明观点。
论点:分析问题与阐明自己的观点。大致包括:问题的原因及危害性;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理论上来论证问题的解决方法,并联系教学实际阐述解决问题的策略与做法。另外,利用实际数据作为论据,证明方法的有效性。
结论: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论证,其结果如何?对人们在英语教与学中有何指导意义?有哪些方面需要继续研究的?它还有什么不足之处?
参考书目:参考书目一般是英文参考书在前,中文参考书在后,以字母拼音顺序排列。
7、研究基础
作者在选择该题之前作过哪些方面的学习、研究或写过什么文章?说明能如期完成毕业论文撰写的理由。
8、研究方法
常见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调查、描述、实验、实证、文献、个案研究、比较研究、经验总结、实践反思、测量、量化、行动研究、表列、图示、内容分析等方法。例如:实验的方法就是对英语教学班级进行实验对比;调查的方法就是通过调查表、询问、问答等形式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个课题根据具体情况可能需要一种或多种研究方法。
9、撰写步骤及阶段任务
包括:选题及开题报告初稿、正式开题报告及提纲、完成初稿、二稿、三稿、定稿等、何时论文答辩等。
开题报告中文范例
标题: 英语隐喻汉译
(On Translating English Metaphors into Chinese)
1)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对隐喻的研究在国外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其中以Lakoff & Johnson (1987)的研究最具有代表性,而对于其汉译的研究却凤毛麟角。国内对于隐喻的研究主要受Lakoff & Johnson理论的影响,其中以胡壮麟、朱永生为主要代表。在隐喻翻译的研究方面,李国南(1990),胡文仲(1994)对于英汉成语或谚语中的习用性比喻的喻体进行过比较,并探讨了其翻译的途经。在近期出版的刊物中有对队喻翻译研究方面的文章,其中以徐莉娜的《隐喻的翻译》为主要代表。但其研究的范围也只是局限于文学、修辞用语的隐喻翻译。
2)本选题的意义、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意义:本选题突破了历来将隐喻的汉译局限在诗学、修辞学、文学等范畴。由于“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陈宏薇:1996),翻译对各民族之间文化的传播起着非常重要贡献的作用。我们对日常用语中隐喻的汉译研究应与英语语言文化背景的研究结合起来。
重点:本选题重在研究隐喻在英语日常用语中存在的普遍性、可译性及其翻译的方法。
难点:怎样从文化交际的角度对日常用语中的隐喻的汉译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
创新点:研究英语日常用语中的隐喻的汉译理论及其方法。
3)论文的结构及简要说明
1. 引言
2. 英语日常用语中隐喻存在的普遍性
2.1 隐喻的定义
2.2 关于隐喻研究的常用书语
2.3 英语日常用语中的隐喻
3. 英语日常用语中隐喻的特点
3.1 日常用语中隐喻的分类
3.1.1 习用语
3.1.2 新生隐喻
3.2 英语隐喻与汉语隐喻
3.3 英语日常用语中隐喻的可译性
4. 英语日常用语中的隐译汉译
4.1 翻译的标准
4.2 日常用语中隐喻汉译的难点
4.3 日常用语中隐语汉译的过程
4.4 日常用语中隐喻汉译的基本方法及原则
5. 日常用语中隐喻汉译的方法与技巧
5.1 直译法
5.2 意译法
5.3 转译法
5.4 直译和意译结合法
4) 参考书目
Brodkey, Linda. Review: The Language in Metaphors. ( College English Jan, v50 pp 89-94), 1988.
Jin Di & Eugene, A. Nida. On Translation. Beijing: China Translation Publishing Company, 1984.
Lakoff, G. &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Nida, Eugene A. & William, Reyburn. Meaning Across Cultures, Maryknoll of N.Y. Orbis Book, 1981.
…
陈宏薇 《新实用汉译英教程》,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陈文伯 《英语成语和汉语成语》,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0。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张培基等《英汉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
1.问题的提出
目前,我国大学英语专业教学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只是被动的学习,学生的个性、能力不能得到有效发挥。为了深化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将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课题从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出发,通过实验对照法,在综合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使大学一年级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
2.国内外研究现状合作学习理论
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有研究表明,合作学习有利于增强学习者的策略意识;有助于消除自我中心,促进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发展;体现了教学活动的社会性,使班级成为真正的集体;同学间的交往活动,能使学生理解社会角色规范,有效地培养规范意识、任务意识、合作意识、责任感及团队合作精神。美国、加拿大及许多国家从小学到大学普遍采用合作学习。20世纪80年代后,合作学习越来越多地受到众多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其中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正逐步地开始推广,取得了良好效果,如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王笃勤1在大学英语阅读、词汇和写作教学中运用了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合作学习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增强学习的策略性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北京师范大学祝珣2也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推行合作学习的理念;济南大学张法科,赵婷3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了合作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具体对高等院校大学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的合作学习研究较为少见。
3.课题研究的意义
第一,本课题研究有助于大学一年级英语专业课新教学模式的建构。大学一年级是衔接中学和大学的一个特殊阶段。如何在大学英语一年级专业课中使学生完成从中学的依赖型顺利地向合作、自主型转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第二,本课题体现了人文主义关怀。从中学到大学,思想观念、学习方法、生活模式都将产生很大改变,这些变化使刚踏入大学之门的新生在从依赖走向独立的过程中产生了诸多不适。合作学习的意义在于增强新生心理、学习适应能力、缩减新生适应周期,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减少焦虑感,增强信心,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第三,本课题研究将促进师范院校英语专业课题改革。本课题的研究不但能使师范院校英语教师改进课堂教学,而且还对开辟第二课堂具有指导意义;本课题的研究不仅仅为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教师及中学英语教师提供可行性方法与途径,还可供其它专业的教师参考和借鉴。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
依据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王坦,2001)4合作学习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信息互动的过程。合作学习理论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以改革教学内部的人际关系为突破口,着力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
三、课题目标
把合作学习运用到大学英语专业一年级综合英语课中,为学生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口语、阅读水平;学习策略)和非认知能力(性格;自信心;创新、合作精神;社会交往能力),优化教学效果。
四、研究方法
1.实验对照法。本课题在实验班使用合作学习模式,在对照班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实验后采用问卷进行对比分析。2.教育观察法。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实行两种课堂观察法:参与者观察与旁观者观察。3.教育调查法。在实验结束后,要分两次用问卷调查合作学习效果。在此之前,要设计好问卷,并请专家、教授论证,再随机抽取学生进行预实验,最后发放、收集、统计。
五、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研究对象:地方高等院校本科一年级新生。课题研究以河北邯郸学院外语系2005级英语本科1、2班为样本,人数各为40人。实验课程为大学英语专业一年级综合英语课。2006级英语本科1班为对照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2班为实验班,实施合作学习,这两个班由同一位教师担任。2.实验时间:2006年10月~2007年月。3.组建小组:采用“组内异质、组同质”的原则,按照学习成绩、性格及别组建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均为4人。长由教师、班委和学生共同选出。4.在综合英语课中的合作学习的具操作:综合英语课使用邹为诚主编的《合英语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该课每单元主要有三部分组成:功能对话,文,练习。功能对话和课文教学采用合学习。功能对话教学:此部分一般有两双人对话和一个独白。教师让学生通过下小组活动把双人对话和独白变成四人情景对话,自编自演,形式不限,但要小组每个成员都要参与,而且情景对话容必须与本课的功能有关。上课时在精对话的重点难点之后,教师直接让各小展示汇报,并进行小组互评、教师点评。报时,要求注意语音、语调、语言表达、音、体态语、表情等,下课前评出最佳创奖,最佳合作奖,最佳男女演员等,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5.课文教学:上课前,教师要求每学生要做好课前预习,在课堂教学中,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可采用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等方式。样学生可以学会怎样倾听他人意见,学怎样表达不同意见,怎样与别人达到致,学会归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笃勤《小组合作学习行动研究》,国外语教学,2004,(1):14-19
论文的格式是什么?
计算机中的进?33? 二进制表示?3第二? 计算机文化基?.6 其中:“章”部分使? 宋粗体四? 字;“节”部分采? 宋?5? 字引言(或序言)(宋?5号譩55排版)? 内容为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该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唬门类很全?4、论文帝国 门类较全。 二、 教育类 1、教研论文交流中心 以中小学教育为主,基础教育、英语教学文章居多。 2、教育教学 以教育论文为主,包含:语文论文 美术论文 物理论文 化学论文 英语论文 历史论文 德育论文 教学论文 数学论文 .论文的格式是什么毕业论文的格式是什么样子的?论文的格式是什么,还有写论文要注意什么啊,有那种专业写论文的吗?日语小论文的格式是什么一般论文的格式是什么样的啊我们要写论文,好像还要参赛!拜托各位,那是我最喜欢的老师,帮帮偶亚论文的格式是什么?老师要我们从身边选题.
(一)毕业设计前期准备阶段本阶段工作是毕业设计工作进行的第一步,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步。毕业设计各实施主体均参与其中,各行其责。学校教务处下发毕业设计管理的有关文件,要求各院系安排相关人员和学生学习文件,了解毕业设计工作进度安排;院(系)级毕业设计指导委员会及教研室对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实行监督职责,检查指导老师的指导资格,控制每个指导老师指导的学生人数,核查指导老师提出的课题安排表,组织师生双向选择,确定每个学生毕业设计课题及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根据“一人一题”选题要求提出毕业设计课题,根据本组学生情况分配课题。
(二)毕业设计开题阶段本阶段学生主要任务为完成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撰写、开题报告答辩及外文文献翻译工作。在开题报告阶段,非英语专业学生应完成与毕业设计课题内容相关不少于2000汉字的外文文献翻译任务。外文文献翻译原文有指导老师指定,内容应与毕业设计课题相关。该工作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加强学生查阅外文文献能力和英语翻译能力,通过查阅外文文献,使学生接触本专业最前沿的技术资讯,了解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尽量将这些前沿技术应用到毕业设计当中,促进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指导老师应指导学生完成本项工作,并对每一位学生的外文翻译进行详细的批阅。开题报告是在毕业设计具体工作开始之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学生在开题阶段应熟悉指定的课题任务,查阅资料了解本课题的意义及国内外该领域的发展情况,有针对性的对设计任务提出至少三个实施方案,根据课题要求进行方案比选,并提出最优方案,作为下一阶段毕业设计的设计依据。好的开题可以使毕业设计工作事半功倍。为保证开题阶段完成的质量,院系毕业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复杂组织毕业设计开题答辩工作。开题答辩一方面对学生在该阶段的工作效果进行考核,另一方面及时纠正学生对课题设计的错误之处,保证下一阶段的顺利进行。
(三)毕业设计中期阶段本阶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中制定的课题实施方案,在理论分析、总体方案设计、结构计算、等相关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经常督促、检查学生毕业设计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毕业设计工作中遇到的相关问题。院系毕业设计领导小组应结合专业特点,适当实施考勤制度,对学生的设计进度进行检查,为考研、实习、求职的学生提供相关咨询和帮助。
(四)毕业设计撰写阶段本阶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的撰写、修改和定稿工作。毕业设计工作全环节结束前四周,学生向其指导教师提交毕业设计初稿;指导教师完成对学生撰写的毕业设计初稿批改,学生根据指导教师提出的意见对毕业设计进行修改,于毕业设计工作全环节结束前二周完成毕业设计的定稿工作。
(五)毕业设计答辩与成绩评定阶段本阶段完成学生毕业设计答辩的资格审查、指导教师评分、组成毕业设计答辩小组、组织学生毕业设计答辩和毕业设计成绩评定等工作。毕业答辩采用公开方式进行,毕业答辩由答辩小组组长主持,学生在回答答辩小组成员的提问时,答辩秘书应做好答辩记录,供评定成绩和考核检查工作时参考。学生的毕业设计成绩由指导教师评分和毕业答辩成绩两部分组成。指导教师评分占总成绩的60%,毕业答辩成绩占总成绩的40%,采用“优”(90-100分)“、良”(80-89分)、“中”(70-79分)、“及格”(60-69分)和“不及格”(60分以下)五级制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