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4 19:48:3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新建工程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
新建住宅区工程 绿化建设费起收标准 新建住宅建筑面积 m2 8
小区公园建设费 规划确定的公园绿地面积 m2 40
由于教师对研究性科研项目的具体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重点难点心中有数,可以让学生承担研究性课题中的应用性部分并将其作为毕业设计题目,这样教师指导学生时可以做到有的放矢。面向企业的科研课题可以为本科生毕业设计提供丰富的选题来源,将与企业签订的横向项目进行分解,遴选相应的子项目让学生积极参与,并作为毕业设计课题加以指导。本科生作为助手协助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毕业设计课题来源于科研课题,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主进行承担的子课题调研和文献检索,以及方案设计和实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将会有很大提高。在利用现有科研资源的基础上,需要加强“产学研”合作,扩大项目总量,为学生找到更多的结合企业实际的有价值的选题。创造增量——以教师深入企业为载体催生本科毕业设计课题积极鼓励青年教师或企业经验不足的教师到企业锻炼,体验应用性人才的内涵,了解企业实际需要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去对口企业集中实践的时间可以安排二、三个月或半年,充分利用假期。在这期间,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的生产和科研实践,与设计部门和生产车间的技术人员充分交流,缩短产学研之间的距离,积累宝贵的工程经验。对大多数无法有集中完整的一段时间到企业学习的教师,可以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的形式走访企业,在生产现场“采风”,“捕捉”合适的工程案例,积累毕业设计素材。将素材进行整理与提炼,提出工程化毕业设计课题,指导学生进行研究。
激发能量——以学生的创新活动为动力孕育本科毕业设计课题从学生心理出发,按照引导学生“想创新”、“能创新”和“乐创新”的步骤开展工作。(1)舆论宣传引导。一是将参观创新实验平台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一课;二是利用校园网络媒体及时宣传学科竞赛获奖学生的消息;三是利用学生科技节充分展示学生科技创新作品,组织学生以身边先进典型作为学习样板。(2)技术学业引导。首先,经常邀请企业专家到学校做讲座,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激发学生创新实践的欲望;其次,精心设计实践教学体系,搭建学生创新实践的阶梯,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学分认可通道。(3)学生自我管理。实验平台开放运行,鼓励学生在实验平台通过建立兴趣小组进行自我管理,在课余时间参加开放式实验教学、科研和各类创新实践活动。(4)重视学科竞赛对学生开展创新活动的外向牵引作用。一方面在校内组织举办各类学科竞赛,另一方面投入资金鼓励和支持广大学生参加全国、省市各类科技创新竞赛活动。(5)建立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与毕业设计的有效联系。如学生开展的实验设备利用开发项目、大学生创新计划训练项目和学科竞赛活动等,教师可引导学生将其进一步提炼升华为毕业设计课题。
利用余量——以校企多方合作为平台产生本科毕业设计课题企业和社会中蕴含的丰富实践资源有待挖掘,通过校友、教师的社会关系以及合作企业,可以获得工程化的毕业设计课题。(1)聘请往届毕业生指导本科毕业设计。通过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研,聘请在企业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往届毕业生担任毕业设计的企业导师。结合他们现有的工程资源,设计出相应的毕业设计课题,利用他们丰富的技术知识和工程实践经验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训练学生从事工程设计研究的初步能力。此外,在帮带的过程中,往届毕业生向学弟学妹传授经验,并以自己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严谨求实和勇于实践的工作作风感染学生。(2)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服务本科毕业设计工作。发动教师充分利用社会关系,例如成教学生、短训班学员、教师同学等,他们有的具有企业工程项目研发经验,通过他们工作上的优势和条件,获取有利的工程资源,设计学生毕业设计课题。同时,组织学生在就业签约企业开展毕业设计,可使学生提前上岗,学以致用,得到实际工作的锻炼,这能有效地缓解学生毕业设计和就业实习的矛盾。(3)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引入企业技术资源和创新文化。企业对工科专业的发展方向和前沿技术非常敏感,对人才知识和能力的需求把握准确。因此需要千方百计使合作形式走向深入,及时跟踪科技发展,向学生提供动态信息。通常选择在行业内有影响的大型企业作为校企合作教育伙伴,如果学校所处区域缺乏在行业内有影响力的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很多,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联系多家科技含量高、对人才培养有社会公益心和责任感的企业,共同组建校企合作教育联盟。校企合作的具体形式有: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展课程建设,共建实验平台,开展技术讲座,以及共同指导学生毕业设计。与合作企业技术人员联合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可以采取两种形式:一是在有深度合作的企业开展“3+1”培养模式,学生累计一年在企业开展课程学习、现场实习和毕业设计;二是按“双导师”形式直接安排学生在合作单位进行毕业设计,学生在最后一个学期进入企业,教师与企业技术骨干协商拟定毕业设计课题,学生在完成企业实际课题的过程中,校内导师负责指导和审核学生撰写的技术文件,企业导师负责指导学生在现场进行设计、安装和调试。
应用技术型工科学生的毕业设计教学客观上需要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课题内容应来自于生产实际,这样做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对毕业设计任务有真情实感,从而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本文立足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新建工科专业,力求以系统化的方法,建立全方位的毕业设计课题类型工程化实现体系。因此从教师和学生、学校和企业等多个视角全面集成资源,包括教师科研、青年教师至企业锻炼、学生创新活动和校企合作等,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新设想,如教师像作家深入生活一样深入企业“采风”,寻找毕业设计素材,以及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服务本科毕业设计工作。只要准确把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定位,坚持不懈地多方探索和勇于实践,新建地方型本科院校的新建工科专业一定能够化解资源不足的困扰,找到适合自己的毕业设计课题类型实现工程化的途径,使毕业设计工作在选题这一起点上首先创造良好的开端。
作者:李智超
1 路线概况
路线包含主线和支线,全长29.87km,均为三级公路,设计速度40km/h(局部困难路段限速20km/h).主线起点位于沽源县小厂镇省道宝平线与县道白四线交点处,桩号K0+000,终点位于沽源县、赤城县两县交界处冰山梁梁顶,桩号K21+050,长21.05km.主要控制点县道白四线、马神庙、阳坡村、盘道沟、三道林村、冰山梁.支线起点位于盘道沟村与主线平交处,桩号K0+000-K13+136.293
;终点位于赤城县火石嘴村与该村境内一旅游路平交,桩号TK8+820.长8.82km.主要控制点盘道沟、东栅子村、赤城县火石嘴村、赤城县旅游路.本项目路线起点至K14+500路段为改建工程,其余路段及支线为新建工程.
2 路线勘察后设计方案情况
现场详细调查、勘测后,根据实际地形情况,并与相关单位部门沟通,结合县交通运输局意见,对局部线位做出适当调整.
主线K5+660处,初勘方案路线经白四线采用小半径右转,与马神庙村前砂石路顺接.详勘后认为该方案线形较差,转弯处超高大,不利于与弯道后白四线现状路顺接,也不利于白四线西行方向车辆驶入冰山梁.现阶段将该转弯改为T字平面交叉,加铺转角并设置相应渠化,以改善行车舒适性、安全性.
主线K10+900至K13+200路段,初勘方案采用设计速度40km/h对应的纵断面线形指标设计.详勘后认为该方案将产生较大挖方且边坡防护工程量巨大,不利于山体稳定并对旅游区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今与交通运输局沟通并达成一致,将该路段纵断面线形参照设计速度20km/h的指标进行设计以减少山体开挖,最大限度的保护旅游区环境.考虑到该路段较大纵坡对车辆行驶将产生安全隐患,现对该路段进行详细的安全设施设计及交通管制:在K10+850、K10+900、K10+950处分别设立禁令、警示标志,对过往车辆进行速度限制以及提醒车辆注意连续下坡和路面结冰,并对该路段路面进行防滑处理、设置减速垄,提高路面粗糙度;在冬季路面积雪时节,由县交通运输局及相应公路养护部门对该路段进行交通管制和路面冰雪处理,在K5+663、和K13+136两路口处设置临时交通标识,禁止车辆驶入该路段,待养护部门清除路面冰雪后方可通行,该时段车辆可通过支线进出冰山梁旅游景区.
支线起点处,初勘方案支线于主线13km处右转.综合考虑区域路网结构,并结合有关管理部门意见,现阶段将支线起点设置于主线K13+136.293处并与主线该处转角形成T字平面交叉,以改善路网结构,有利于支线东行车辆驶入冰山梁方向.
3 平、纵面设计
3.1 平、纵设计原则
线形设计中,个技术指标应分别符合平面、纵断面规定,还应考虑横断面对线形组合与行驶安全的影响;平面、纵断面的各相对独立技术指标应均衡、连续;条件受限时,应考虑前后地形、技术指标运用等对实际行驶速度的影响;线形设计应注意同公路外部沿线自然景观的适应和地质条件等的配合.
3.2 平面定线
主线K0+000至K5+660段,利用县道白四线5.66km,设计中线与既有道路中线基本一致,充分运用原有工程;路线途径村庄时,在符合技术标准前提下以“尽量少拆或不拆”为前提;经过田地时,以“少占或不占”耕地为原则;沿线伴有砂石路及土路的路段,平面线形走向与既有道路走向大致相同,局部裁弯取直以改善线形;遇山谷地形,路线沿一侧山脚布设,拟合现状地形,减少工程量.
3.3 平面要素设置
主线共设弯道51处,最大偏角82.709°,平均每公里交点2.423个;最小半径100m/1处;平曲线长9.948km,占路线长度44.5%.支线共设弯道30处,最大偏角41.845°,平均每公里交点3.401个;最小半径150m/1处;平曲线长5.676km,占路线长度64.3%.缓和曲线均满足超高缓和段所需的长度需要,并以5为倍数取整.
3.4 纵断面定线
路线利用既有县道白四线段落,纵断面趋势与既有道路保持一致,在现状高程基础上统一抬高新建路面结构厚度;主线K10+900至K13+200段,设计速度采用20km/h,纵断面设计指标较低、纵坡较大且存在较大挖方,设计时严格按照规范纵坡与坡长控制并插入缓坡段;纵断面设计高程为道路中心线高程,高程控制由桥涵设计水位高程、过水路面控制标高、路基最小填土高度、既有道路路基高度计算所得;充分考虑纵断整体填挖平衡,土方就近利用;结合平面线形进行纵断拉坡,尽量实现平、纵协调搭配.
3.5 纵断面要素设置
主线最大纵坡5.828%/1处,最小坡长120m/5处;最小凸曲线半径1300m/1处,最小凹曲线半径2000m/1处(K10+900至K13+200限速20km/h路段,最大纵坡-9.8%/2处,最小坡长60m/6处;最小凸曲线半径882.353m/2处,最小凹曲线半径882.353m/2处);竖曲线长7905.856m,占路线长度37.558%.支线最大纵坡-5.133%/1处,最小坡长120m/1处;最小凸曲线半径1300m/1处,最小凹曲线半径1800m/1处;竖曲线长3485.206m,占路线长度39.515%.变坡点桩号均以5为倍数取整.
4 交通安全设施设计
4.1 标志、标线
标志、标线严格按照《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 D20-2009)及《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2009)等规范执行,力求标志、标线齐全、功能完整,意思表达准确、到位.标志分类、颜色、形状、字符、图形应按照规范要求准确设计;同类标志应采用同一类标志版面,设置相同支撑结构形式;标志不得侵入公路建筑限界以内,标志下边缘距路面的高度不得小于120cm;连续设置的纵向标线,应根据需要每隔10-15m设置排水缝,宽度在3-5cm;设置于路面道路交通标线应使用抗滑材料,标线表面的抗滑性能不宜低于所在路段路面抗滑性能;K10+900至K13+200连续陡坡路段设置减速垄、限速等标志,遇到雨雪天气,路面有积雪冰冻现象时,需要当地部门设置临时的禁止通行路障及相应的警告标志,以保证行车安全;等级道路平交口,根据交通量情况,应设置相应渠化标线,导向箭头长度为3m,导向应清晰明确,根据需要给予重复设置.
4.2 护栏
在高填方等其他车辆可能驶出路外的危险路段,应设置相应等级护栏.护栏安装在土质路段时,立柱直接打入土中;当护栏安装在桥涵、通道等构造物时,护栏立柱安装在构造物预埋法兰盘上;波形梁护栏端头迎车面,采用外展地锚式端头,另外一端采用圆头式端头;波形梁的连接处至少应有一个防盗螺栓;钢护栏立柱所采用的钢管应完整连续,不得有横向焊缝.
5 施工注意事项
各变坡点位置应严格控制,不得随意变更;在施工放样中小桥涵以先放中桩,然后沿路线方向量取其构造尺寸,大中桥梁放样中应始终置仪器于距桥梁较近控制点;施工应严格按照安全设施基础尺寸浇筑并掌握基础预埋螺栓位置;交通标志安装时,标志板面法线应与公路中心线平行或成一定角度;K10+900至K13+200连续陡坡路段,除需设置减速垄、限速等标志外,遇到雨雪天气时,还应设置临时的禁止通行路障及相应的警告标志,确保行车安全;
6 建议及结论
本项目沿线村镇分布较为密集,建议施工期间要做好施工及交通组织工作,尽量减小施工影响;本项目牵涉范围广,影响面宽,希望水利、电力、通讯等相关部门在下一阶段工作中给予大力支持确保本项目顺利实施;施工期间交通问题,本项目为旧路改建工程,最大限度的利用原有路基,施工断交期间施工车辆均绕行或走施工便道,施工过程中要合理规划绕行路线和便道修建,以免影响施工正常作业.本项目沿线生态旅游资源较多,下阶段注意生态环境保护和合理利用.通过对沽源县冰山梁旅游路新建工程设计进行分析指导施工,施工中出现一些不合理问题及时进行沟通修改设计方案,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张雨化.道路勘测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2]孙家驷.道路设计资料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3]JTJ001-9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第一条为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促进农村公路健康、持续发展,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依据交通部《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和**省、**市有关农村公路建设方面的政策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乡(镇、区)和有关部门投资的农村公路新建、改建或扩建工程的建设管理。
第三条农村公路建设工程法人为地方人民政府。其中,县道由市人民政府负责建设;乡道由所在乡(镇)人民政府(工业区管委会)负责建设;村道在乡(镇)人民政府(工业区管委会)的指导下,由村民委员会按照村民自愿、民主决策,一事一议的方式组织建设。
第四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应当依据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和分阶段建设重点,按照国家规定的建设程序组织建设。
第五条市交通局及县乡公路管理处依据职责负责全市农村公路建设市场的行业管理,并对建设质量进行监管。
第二章标准与设计
第六条县道和乡道一般应当按照三级以上(含三级)公路标准建设;村道的建设标准除个别特殊情况外,应符合四级以上公路标准。
第七条农村公路建设的技术指标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对于工程艰巨、地质复杂的路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平纵指标可适当降低,路基宽度可适当减窄。
第八条农村公路建设应充分利用现有道路进行改建或扩建;应当重视排水和防护工程质量,提高公路抗灾能力。
第九条三级以上(含三级)农村公路工程,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一阶段施工图设计。三级以下农村公路由市县乡公路管理处组织技术人员勘测设计。
第十条农村公路建设的工程设计应当按有关规定报**市交通局审批。
第三章计划管理
第十一条农村公路年度项目计划由市交通局负责编制,经市人民政府审核后,报**市发改委、**市交通局备案。
第十二条申报的农村公路建设计划,各建设单位要依据**省农村公路中长期建设规划写出书面材料(主要包括项目位置、工程概况、拟建规模、路面结构、项目投资等情况),报市交通局,由市交通局组织专业人员实地调研。
第十三条三级以上(含三级)农村公路项目,要编制简易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十四条编制年度项目计划时,应当充分考虑当地群众的积极性、资金配套能力等因素,以保证计划的履行能力。
第四章建设组织与管理
第十五条农村公路建设用地依法应当列入农用地范围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符合法定招标条件和财政资金投资建设项目的,应当依法进行招标,同一乡(镇、区)范围内多个项目可一并招标。
第十七条县道建设项目的招标由市交通局负责组织,**市交通局进行监督;乡道、村道建设招标要在市交通局指导、监督下由乡(镇、区)组织。
第十八条市县乡公路管理处应当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监督检查、业务及技术指导。
第十九条农村公路工程监理可以由市县乡公路管理处以乡(镇、区)为单位组建一个或几个监理组,必要时可通过招标委托社会监理机构对工程实施监理。
农村公路工程监理工作应当注重技术服务和指导,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和检测人员,加强现场质量抽检,确保质量,避免返工。
第五章质量管理
第二十条农村公路建设单位对工程质量负管理责任。施工单位对施工质量负直接责任。
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要依据各自职责,建立质量保证体系,落实质量责任追究制,加强质量与技术管理。
第二十一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应当建立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项目主管单位责任人、直接责任人、施工单位负责人要对质量终身负责,发生质量问题,坚决依纪依法追究。
第二十二条农村公路施工现场应当设立工程质量主要控制措施的公示牌,标明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名称及监督举报电话,接受当地群众监督。
第二十三条市县乡公路管理处应当加强对工程关键部位和重要工序的监控。施工单位每分项工程完工,需经市县乡公路管理处抽验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个分项工程。
第六章资金使用管理
第二十四条为了更好地管好、用好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建设单位应设立专用资金帐户,专项管理,严禁截留、挤占、挪用和超范围使用。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使用应当接受审计、财政和上级财务部门审计检查。
第二十五条资金支付流程。
计划下达及资金到位后,建设单位向市县乡公路管理处报送付款申请、计量支付证书、工程进度报表;市县乡公路管理处根据施工协议、合同及工程进度初审后报送市交通局计管科,然后由计管科审核后报市财政局、审计局进行复审,并据此填写拨款申请,报市财政局拨付工程款。市财政局按照资金申请程序和施工进度,将资金拨付至实施单位。工程竣工后,由市审计部门进行决算审计。
工程预付款的拨付:市县乡公路管理处在计划下达后或招投标开始后,按照上级补助资金的15—30%(村道按15%,桥梁、县道、乡道按30%)向市交通局提出预付款申请;市交通局计管科审核后向市财政局申请工程预付款,由市财政局根据市交通局计管科提供的建设计划、施工许可批复(施工图批复、招投标资料、质量监督手续等)按资金拨付流程予以拨付。以后每次拨款时,预付款按有关规定从计量拨款中逐步扣回。
实施单位要依据项目的前期手续、施工图设计批复、施工资料、计量支付等事项建立一整套档案资料,分别报送市交通、财政、审计等部门备查。
第二十六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可缓拨或停拨建设资金:
(一)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财政制度的;
(二)属计划外工程的;新晨
(三)擅自改变建设工程项目和建设标准的;
(四)工程质量不合格的;
(五)手续不完备,支付审批程序不规范的。
第七章工程验收
该楼平面形式呈矩形,东西向布置,长45.6m,宽18.6m,为6层框架结构建筑,1层为商铺,层高为4.5m,2层为辅助办公用房,层高为4.5m,3层~5层为办公用房,层高均为3.6m,6层为设备用房,层高为5.1m,室外地坪标高-0.300,建筑总高度为24.9m;该楼基底面积为901.82m2,1层面积为901.82m2,2层面积为916.82m2,3层、4层面积均为909.32m2,5层面积为894.32m2,6层面积为718.56m2,建筑总面积为5250.16m2。该楼于2012年10月份开工,2013年11月份主体完工。根据设计图纸显示:该建筑工程类别为三类公共建筑,结构的正常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地下及屋面防水等级均为Ⅱ级,建筑结构安全性等级为二级,场地类别为Ⅲ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本工程室内地坪±0.000相当于绝对高程809.70m。该楼地基处理方式采用3∶7灰土换填垫层法,以第①层粉质粘土层为持力层,换土深度为素混凝土垫层底向下1.5m,外扩基础外缘2.0m;基础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基底标高-2.000,基础高800mm,底宽2500mm,下部为厚100mm的素混凝土垫层。该楼未设置变形缝,上部结构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楼屋面为混凝土现浇板,板厚100mm,现浇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基础垫层C10,基础及1层、2层柱、梁、板均为C30,3层~6层柱、梁、板均为C25,1层~6层过梁、圈梁、构造柱及楼梯均为C25;现浇混凝土浇筑方式均采用商混泵送,钢筋采用HPB235,HRB335和HRB400级钢,钢板采用Q235-B和Q345-B级钢,钢筋保护层厚度基础为40mm,梁为25mm,板为20mm;±0.000以下填充墙采用MU10非粘土烧结实心砖砌M10水泥砂浆,±0.000以上填充墙采用MU3.5加气混凝土砌块砌M5混合砂浆,加气混凝土砌块容重不大于7kN/m3。
1.2检测环境
现场条件:晴,室外温度:8℃,室内温度:12℃,相对湿度:24%,气压1000.5hPa。试验室条件:20℃,相对湿度:45%,气压1001.9hPa。1.3工作目的通过对受检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现场检测,以确定该楼施工质量能否满足设计图纸及现行验收规范的要求。
2检测内容及结果
2.1结构构件外观质量检查
依据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0版)第8.2条规定,经对该楼1层~6层主体结构承重系统构造及结构整体性详细勘查后,未发现各构件间的连接处存在明显松动、变形和其他残损情况,混凝土梁、板、柱、墙外观质量不存在露筋、蜂窝、孔洞、夹渣、疏松、裂缝、连接部位缺陷、外形缺陷、外表缺陷等现象。
2.2混凝土结构构件尺寸偏差检查
依据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0版)第5.5.2条及第8.3.2条规定,该楼1层~6层应按楼层划分检验批,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件,根据本工程的现场实际检测条件,采用随机均布抽样检测的原则,对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梁柱轴线位置及截面尺寸、楼板厚度、柱垂直度、层高、表面平整度、钢筋数量及间距等进行了实测,本次所检混凝土各结构构件的尺寸偏差的合格率均大于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版)第3.0.6条所规定的合格点率为80%的要求,实测评定结果均为合格。
2.3楼板挠度检测
依据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3.4.3条规定,采用随机均布的原则,在该楼1层~6层每层分别选择了10块顶板,共计60块楼板底面进行了现场挠度检测,结果均可满足要求。
2.4楼体倾斜观测
依据JGJ8—2007建筑变形测量规范,采用TDJ2E型光学经纬仪对该建筑物的外墙体作了倾斜观测,观测点A,B,C,D全部选在外墙角的最高顶点处,倾斜值(水平位移值)为观测点偏离其所在外墙外边线的最大值,检测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该楼西北角C点倾斜值及变形量最大,最大倾斜值为向东6mm,根据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0版)中表8.3.2规定垂直度(倾斜量)为楼高的1/1000且不大于30mm,该楼限定的顶点位移不超过25mm,现阶段该楼上部承重结构的侧向位移均远小于此限定值,故受检建筑物顶点垂直度(侧向位移)均符合规范要求。
2.5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本次所检该楼钢筋保护层厚度:梁为25mm,板为20mm。依据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0版)中10.1条和附录E的规定,采用随机均布的原则,对该楼梁、板类构件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进行抽检,梁、板类构件分别抽取总量的2%且不少于5个,对选定的梁类构件检验其全部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对选定的板类构件抽取7根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所检钢筋在其有代表性部位测量1点,本次检验采用非破损方法,所用仪器为DJGW-1A型钢筋位置测定仪,检测误差小于1mm,其中梁类钢筋保护层规范规定允许偏差为+10mm,-7mm,板类钢筋保护层规范规定允许偏差为+8mm,-5mm,当全部钢筋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检测结果判定为合格,详细测试结果均合格。
2.6混凝土强度实体检测
本次所检该楼现浇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基础及1层、2层柱、梁、板均为C30,3层~6层柱、梁、板均为C25,现浇混凝土构件施工方式均为商混泵送。由于本次混凝土构件的检测条件与规程JGJ/T23—2011中的第6.2.1条和第6.2.2条的适用条件不存在较大的差异,当地质监站又无明确表示应采用钻芯法进行修正,所以本次的检测方法采用单一回弹的方式,仪器采用ZC3-A型混凝土回弹仪,依据JGJ/T23—201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中的规定,采用随机均布的原则对受检区混凝土构件进行了随机抽样检测,抽检数量不少于同批构件总量的30%且不少于10件,每个构件平均分布10个测区,测区面积不大于0.04m2,每个测区16个测点,受检各构件碳化深度根据JGJ/T23—2011中4.3.1条和4.3.2条的规定,进行多点测量,取其平均值为该构件的碳化深度值。本次回弹点基础及梁、柱位于其侧面,水平方向进行,板位于其下表面,向上90°进行,依据JGJ/T23—2011中的5.0.1~5.0.4附录B进行强度换算,用7.0.2,7.0.3,7.0.4条进行推定,评定结果见表2,实测结果均满足设计要求。
中图分类号:TM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36-0025-02
抚州发电厂2×1000MW超超临界机组新建工程位于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和南城县境内青泥镇周家村,电厂规划容量4×1000MW,一期工程建设2×1000MW机组,计划2015年底投产发电。
本工程为新建工程的建设提供了有力保证,根据机械设备配置情况,估算施工用电高峰负荷约为8000kW,按功率因数0.8计算,相对变压器容量为10000kVA。考虑到电厂500kV升压站建成受电以及厂用电受电等时间因素,施工电源除提供施工用电需求外,同时具备厂用6kV电机单体试运条件,因此本工程施工电源变压器容量增加为12500kVA。工程采用永临结合的方式,设计委托当地电力设计院完成,变电设备及建筑安装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完成。
1 设计方案简介
施工电源设计分三部分:(1)电网110kV腾桥变电站与抚州电厂配套35kV接入间隔工程;(2)腾桥变至抚州电厂施工变电站35kV输电线路工程;(3)抚州电厂35kV施工变电站新建工程。
腾桥变电站增加35kV电厂出线间隔一个,35kV线路开关柜KYN61-40.5-07(G)一套。
线路全长约8km,出腾桥变上塔电缆(YJV-35kV 3×185)约3×110m,架空导线采用LGJ-150/25型钢芯铝绞线,地线配GJ-35(1×7)镀锌钢绞线。输电杆塔共37基,其中铁塔2基、耐张砼杆9基、直线砼杆26基。根据抚州临川地区污染、自然灾害等因素,35kV架空线路采用全程避雷线、D级绝缘瓷瓶,能满足线路安全需要。
35kV施工变电站电气主接线:35kV进线1回,采用线-变压器接线方式,油浸式主变容量12000kVA。6kV出线5回,采用单母线接线,1组2000kVAR并联电容器组,选用户外布置的6.3kV成套组合式电容器。站内用电设置一台容量为30kVA的变压器,接至6.3kV母线上开关柜内。35kV中性点采用不接地方式,6.3kV采用不接地方式。
35kV施工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平面布置图如图1所示:
图1
2 设计方案优化
(1)腾桥变电厂35kV接入间隔配置与站内一致。系统通信设计利用原有站内光端机,增加一套PCM设备扩展电路板,完成相关的远传通讯。优化方案后共降低投资20
万元。
(2)考虑每年单回35kV线路停止供电的时间有限,且为计划性,在施工现场提前采取措施的情况下,不会对施工现场造成直接影响。因此抚州电厂施工电源采用腾桥变至电厂施工变采用单回输电线路供电。减少原设计从35kV东毛线T接一回线路作备用以及供电局提出的35东毛线保留的维护费用。
(3)35kV施工变电站原设计采用两台容量6300kVA的油浸主变,优化为一台12000kVA的主变。因站内设置2000kVAR的无功补偿装置,变压器调压方式由有载改为无载调压方式,采用线-变压器接线方式,取消软母线,优化方案后共降低投资150万元。
(4)施工用电为单一大负荷工业用电,可以电话通知停送电,且接入点具备电能质量监督和远传功能,取消35kV输电线路同步架设复合光纤,优化方案后共降低投资40万元。
(5)设备及建筑安装采用自主招标方式,降低投资100万元。
3 施工电源工程管理
表1 抚州发电厂2×1000MW机组新建工程施工电源管理
施工电源工程虽小,但其为主体工程的建设提供了有力保证,是“三通一平”的重要环节之一。作为施工电源工程负责人,总结项目顺利竣工投产的管理流程及经验
如表1所示。
4 工程应注意的问题
(1)施工电源的系统接入点的论证和优化,是项目安全可靠的关键。
(2)输电线路路径的勘查,尽量减少跨公路、民宅以及穿其他输电线路,线路之间无大型建筑和重点企业,大多数线路都在小型丘陵或田间,线路障碍较少,路径
畅通。
(3)本工程周边电源点少,采用单条35kV输电线路,施工电源变的可靠性相对不足,因此为了保证基建施工、混凝土浇筑等安全可靠,施工方需要自备柴油发电机组。
(4)做好工程竣工资料收集和当地供电公司购电合同的洽谈工作。
5 施工电源的再利用
我厂启备变接自厂内500kV升压站,通过两回500kV线路接入电网。两回出线共铁塔,塔出问题可能导致全厂停电发生。建议施工电源工程在两台机组建成投产后暂不拆除,保留原设计中作为主体工程电机单体试运一路电源、作为厂用6kV系统的事故保安电源用,同时在设计上做好防止可能的非同期并列。这样做的好处:(1)临时工程的再利用;(2)防止厂用柴油发电机故障或启动不了时,能保证机组安全停运;(3)为今后多种经营留有电源布局空间,产生可观经济效益。
Abstract: the Buddha open highway expansion third standard K15 + 200 ~ + 700 K15 right picture new subgrad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take the soft soil foundation settlement observation techniques, grasps basically in embankment load deformation law of ground settlement, and provide the basis for subgrade unloading and time, so in soft soil area highway construction process, filling the road embankment settlement on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and high quality has th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words: highways; and Expansion; Subgrade; Settlement observation
中图分类号:U213.1+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佛开高速改扩建谢边K0+138至三堡段K46+600,路线全长46.6km,按八车道标准扩建,并对原路面和桥梁进行必要的改造。本项目存在大量的深厚软基地段,软土性质主要为淤泥、淤泥质粘土及淤泥质细砂,厚度6~7m,局部达30m,在拓宽时必须充分考虑软土地基的影响。新增路堤对老路的影响、新老路的沉降差异和稳定问题是本项目实施必须非常重视的问题。因此在软土地区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 ,进行沉降监测对路基的稳定及卸载时机的掌握都非常有意义。
1、路基软土工程地质特征
软土是本项目的特殊性岩土,包括淤泥、淤泥质粉质粘土及淤泥质砂粉砂、细砂夹淤泥质土。沿线软土长约23.410km,平原区软土沿线广泛分布且巨厚,局部缺失,多呈灰色、深灰色,含腐殖质、贝壳及夹粉细砂薄层,沿线软土分布缺乏规律性,平原区发育两层软土,尤其以第一层为主,厚度变化较大,其厚度范围0.8~25.05m,第一层软土顶部的覆盖层主要有人工填土、亚粘土等,下卧层多为亚粘土、砂性土,及岩石风化层。第二层软土埋藏较深,厚度变化较大,其厚度范围0.9~15.1m。
软土的初始孔隙比从0.967到1.74;天然含水量低者为33.1%,高者达84%,变化较大;直接快剪指标最小为:c=2.3kPa,φ=3.4°,最大为c=12.6kPa、φ=21°,相差较大。
2、沉降观测点的布置
2. 1 布置原则
根据路线经过的工程地质条件、路基填方高度、周边环境等情况,结合设计图纸监测要求,监测断面主要设置于以下部位:
(1)软土路基桥头路段;
(2)软土路基箱涵、管涵路段。
(3)软土路基的一般路段,100~200m一个断面。
2. 2 断面设置
佛开高速公路扩建第三标K15+200~K15+700右幅共设置了两处监测断面,均为软基深厚路段,断面桩号为K15+250右幅,K15+650右幅。沉降监测点埋设于新建路基路肩位置,监测横断面示意图如下:
监测横断面示意图
2. 3 监测成果分析与应用
根据勘察资料,K15+250右幅新路基地基软土主要为粉砂夹淤泥及细砂混淤泥,软土厚度约为8米,设计处理措施为搅拌桩;K15+650右幅新路基地基软土主要为淤泥及粉砂夹淤泥,软土厚度约为10米,设计处理措施为搅拌桩。
根据设计资料,填筑期及卸载时沉降控制标准如下:(1)填筑控制标准:加宽路堤的表面沉降速率宜控制在2mm/d(复合地基处治区)以内;(2)卸载标准:用沉降观测资料推算剩余沉降,如果剩余沉降小于规定的允许工后沉降值或满足连续3个月沉降小于1mm/月时(新建路堤为5mm/月),方可进行卸载。
2. 3.1 监测成果分析
K15+250右幅新路基及K15+650右幅新路基均与2009年11月初完成地基处理,并月同年11月8日开始进行填筑,K15+250于2010年3月23日完成填筑进入预压期,填土高度为3.4米;K15+650也于2010年3月23日完成填筑进入预压期,填土高度为3.0米。K15+250右幅新路基在填筑期沉降速率均在2mm/d内,在进入预压期初期,K15+250右幅新路基沉降速率于2010年3月24日和25日超过了2mm/d,达到2.15mm/d、2.09mm/d,随后跟踪观测显示沉降速率收敛于2mm/d内;K15+650右幅新路基在填筑期2010年1月15日由于单次填土过高(达到1.11米),监测到地表沉降速率于2010年1月15日、16日及17日超过了2mm/d,分别达到3.45mm/d、2.97mm/d及2.74mm/d,随后观测显示沉降速率收敛于2mm/d内,进入预压期后速率一直未超过控制标准。并且此两处断面沉降标准于2010年12月均达到了设计给出的卸载标准。截止到2010年12月31号此段两处监测点沉降资料及图表见下表图:
断面新路基沉降
根据两处监测点的沉降资料,可运用双曲线法推算地基的最终沉降量,并由此可算出工后沉降量及预压前和预压后地基固结情况。
双曲线法是假定下沉平均速率以双曲线形式减少的经验推导法。从填土开始到任意时间t的沉降量St可用下式求得。
(1)
式中:――初期沉降量(t=0);
――t时的沉降量;
t――经过的时间;
――从实测值求得的系数
变换上式得:从而可以得到和t的直线关系图。继而求出,将代入公式1即可求得任意时间测下沉量。当t=时,最终沉降量
根据K15+250右幅新路基的沉降资料,取2010年3月23日(及开始预压时间)为t=0,=20.36mm,相关系数为0.9927,由和t的直线关系图(如图所示):
可得=0.7904,=0.0261。由此可计算出=58.67mm,则2010年12月31号后剩余沉降量为=3.61mm,预压前固结度35%,预压9个月后固结度为94%。
根据K15+650右幅新路基的沉降资料,取2010年3月23日(及开始预压时间)为t=0,=20.36mm,相关系数为0.9927,由和t的直线关系图(如图所示):
可得=1.7172,=0.0173。由此可计算出=102.53mm,则2010年12月31号后剩余沉降量为=16.30mm,预压前固结度为43%,预压9个月后固结度为84%。
由计算结果可得,目前K15+250右幅新路基及K15+650右幅新路基沉降均已稳定,剩余沉降量均很小;两处断面在预压后地基固结明显增加,地基处理效果明显,说明复合地基在软基处理上效果还是很明显可靠的。同时也可发现,同一段由于地质条件的差异、预压填土高度不同、地基处理质量差异等原因也可造成软土地基沉降量的明显差别。
2. 3.2 监测成果应用
1、在填筑期,通过对K15+250右幅新路基及K15+650右幅新路基的沉降监测,合理控制填筑速率,严格按照薄层轮加法进行填筑。其中K15+650右幅新路基在填筑期2010年1月15日由于单次填土过高而沉降速率超过控制标准,由于及时得到准确的沉降信息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保证该段路基在填筑过程中的稳定安全。
2、在预压期,通过对K15+250右幅新路基及K15+650右幅新路基的沉降监测,及时掌握预压期新路基的沉降情况。一方面保证路基预压过程中的稳定,另一方面于2010年12月提出了卸载时机(2010年12月该两处断面沉降均达卸载标准)。
3、准确预算出工后沉降量,不仅可为卸载提供依据,还能为工后沉降提供可靠的数据信息。
3、结论与建议
1)通过扩建路基地面沉降观测 ,基本掌握了在路堤荷载作用下地基沉降变形的规律 ,通过绘制沉降~填土高度~时间关系曲线及沉降速率~填土高度~时间关系曲线 ,说明地基变形和路堤加载的关系。
2)通过扩建路基地面沉降观测,揭示K15+200~K15+700右幅新建路基变形过程 ,分析了该路段路基变形的主要原因为填筑及预压过程中深层软土压缩变形。
3)通过对K15+200~K15+700右幅扩建路基两个断面的沉降观测,由两个点的沉降资料准确为该段整体路基卸载提供的可靠的监测资料及时间。
4)通过扩建路基地面沉降观测,揭示K15+200~K15+700右幅新建路基在填筑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K15+650右幅新路基在填筑期2010年1月15日单次填土过高而引发地基沉降剧增,因此建议在路基填筑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薄层轮加法来进行填土施工。
参考文献 :
[ 1 ]陈冠雄等.广东省高速公路软基处理实用技术.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6
[ 2 ]王晓谋等.高等级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10
【分类号】:TU855
一、 概况
某煤矸石电厂2×300WM机组新建工程项目,锅炉为循环流化床锅炉,燃料为矸石、中煤、煤泥、劣质煤按一定比例混合,再掺烧一定量的石灰石,原初步设计除尘器采用双室五电场电除尘器,除尘器后面设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
二、 燃煤电厂主要除尘技术及比较
1、电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原理及技术特点
1)电除尘器
电除尘器是利用粉尘在电场中荷电,并在电场力作用下向极板运动而实现烟气净化的。其主要分为气体的电离与电晕、粉尘粒子的荷电、荷电粒子向电极运动和荷电粒子沉集在电极上四个过程。它具有除尘效率高、处理烟气温度高、阻力小、维护费用低、系统适应性强和连续性好等优点,系统不用设烟气超温保护及旁路。
其缺点如下:
(1)受除尘机理的限制,除尘效率是随总集尘面积按指数变化。第一电场除尘效率可达70-80%,后级电场(第2-5电场)对收尘量贡献率低,设备利用率极低,即用80%设备费用仅仅收集20-30%的粉尘;
(2)电除尘器受所燃煤质、粉尘的理化性质、烟气的性质(温度、湿度、组成等)以及除尘器本体结构和锅炉负荷变化影响较大,除尘器效率不稳定;
(3)对气溶胶粒子捕集效率不高;烟尘的排放浓度时常超标,很难保证出口含尘浓度小于50mg/Nm3;
(4)电除尘器的初期投资大,耗电量大,占地面积大。
目前电厂使用的煤种很难满足设计煤质的要求,“来什么煤烧什么煤”已是很普遍的情况,这些煤灰分高,飞灰的驱进速度低,为了达到
为了降低电除尘器的投资,有人指望除尘器后面湿法脱硫装置承担除尘作用。实际上,烟气经过五电场的电除尘器净化后出来的颗粒绝大部分为微细颗粒,粒径大部分是PM2.5以下,这些微细颗粒通过湿法是很难捕集的,湿法脱硫装置固然能起到一定的除尘作用,但60-70%的微细颗粒还是要排放到外面。所以除尘不能过分依赖后面的湿法脱硫,过分依赖必将影响脱硫系统的正常运行,这在许多电厂已经有过沉痛的教训。
2)布袋除尘器
布袋除尘器利用滤料将含尘气体中的粉尘过滤从而使粉尘和气体分离的设备。其除尘机理主要是含尘气体中的粉尘与滤料纤维的惯性碰撞、扩散、拦截等作用被捕集,初期的除尘效率一般不高;但随着粉尘初层的形成,会达到很高的除尘效率,一旦粉尘初尘形成,则主要靠这个粉尘初层和以后逐渐堆积起来的粉尘层起除尘作用。其主要有脉冲布袋除尘器和反吹风布袋除尘器两种,目前脉冲布袋除尘器在国内外使用最成功、应用最广泛,其清灰方式采用脉冲清灰,分为固定行喷吹和低压旋转喷吹两种形式。
其优点是:
(1)只要滤料选择合适,除尘效率非常高,对微细颗粒,特别是对0.01~1.0μm的气溶胶粒子都能达到很高的捕集效率;
(2)除尘效率可达99.9%以上;除尘器效率稳定,不受所燃煤质和粉尘的性质和系统工况的影响,烟气的排放浓度
(3)设备投资少,控制简单,耗电量小,占地面积小,运行费用低;
(4)设备可实现不停机检修;
(5)可适用于高浓度粉尘工况条件,如应用于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除尘工艺;
(6)具有一定的脱硫作用。
但是脉冲布袋除尘器也存在缺陷,如受到滤料使用温度的制约,其使用范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温度过高容易烧袋,温度过低容易冷凝结露而糊袋,同时存在设备的阻力较大、风机电耗高、滤袋需要定期更换、维护费用较高等。尤其是当滤袋冷凝结露堵塞滤袋时,阻力急剧升高,影响主机正常运行。
布袋除尘器的核心部件是滤袋,应用燃煤电厂的滤料采用的是高温滤料,目前国、内外开发的滤料如PPS等,无论从耐温、耐酸碱、耐水解、耐磨等性能都能满足使用要求,使用寿命一般能达到4年,甚至更长,其价格适中,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布袋除尘器与常规的电除尘器在技术性能方面相比,具有除尘效率高,运行稳定可靠,操作简单,维修方便,能保证出口优于新的国家排放标准。在经济方面,布袋除尘器比五电场静电除尘器的总投资费用与年运行和维护费用要低。因此,采用布袋除尘器比采用电除尘器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3)电厂电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技术经济比较
(1)五电场电除尘器
A、除尘效率:比较高,在99.7%左右,在风量不变,含尘浓度增加时,排放浓度会改变,除尘效率会降低,可能超标,除尘效率会随风量的大或降低有非常明显的变化,对备阻力影响不大。
B、对烟气温度变化的适应性:温度太低,结露会引起壳体腐蚀或高压爬电,影响电除尘器的使用操作;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对电除尘本体不会产生影响,但温度的变化会影响粉尘的比电阻,从而直接影响除尘效率
C、对煤质和烟气成份的适应性:对煤质和烟气的成分的变化适应性较差,飞灰中的金属氧化物、硫氧化物会直接影响除尘器的除尘效率;SiO2+Al2O3的含量高于85%,烟气不调质,除尘效率不能到设计指标。
D、环保效果:不能够满足目前最新的环保排放标准
(2)布袋除尘器:
A、除尘效率:很高(>99.9%),在风量不变,含尘浓度增加时,排放浓度不变,除尘效率不受影响。在含尘浓度不变,风量增大变化时,过滤风速会提高,设备阻力加大,除尘效率不受影响。
B、对烟气温度变化的适应性:在滤料允许的温度范围内(一般为
C、对煤质和烟气成份的适应性:对煤质和烟气的成分的变化适应性较强,烟气和飞灰的化学成分对除尘器的效率没有影响,但烟气中的化学成分会影响滤料的使用寿命,滤料对氮氧化物、氧含量较敏感。
D、环保效果:能够保证排放浓度稳定在30mg/m3以下,优于最新的国家排放标准;并且能够大大地减少对人体危害大的重金属及PM2.5粉尘的排放;可起到一定的脱硫作用(10%)
另外:五电场电除尘器年排放粉尘多,约为布袋的3倍,且设备总投资约为布袋的1.3倍。
针对本项目,将所选用的两种除尘器的技术经济指标列表对比如下:通过技术性能和经济指标对比,无论从设备的技术性能还是设备的投资、运行维护费用、占地面积等经济指标,布袋除尘器与电除尘器相比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宁波市鄞州第二医院新建工程位于宁波市鄞州新城区,东临前河路,北临贸城路,西临锦寓路,前河路东侧为40米宽的河道,直接引入医院内的河流,创造出一个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的花园式现代医院。总投资3.2亿元,该地块总用地面积3.92公顷,四周均为城市道路,为鄞州新城区中心地块,交通便捷。本工程建设规模总床位500张,其中VIP特需病房50张,停车位285个。医院建成后,极大的改善了鄞州新城区及周边地区的基本医疗服务和高水准医疗服务的需求。满足了多元化的居民健康及保健的服务需求。
在总体规划上,一切以人为本,充分体现珍惜生命、尊重生命,以病人为中心的设计原则,所有设计都以患者及家属至上,为患者及家属提供舒适的、人性化的空间。该基地由南北两部分组成,中间为河流。医院主入口设在东侧道路,北侧设急诊入口,西南侧设污物出口,机动车停车场设于东北侧入口处,以保证主广场上车流的上下车、停车、出车流线顺畅,东南侧另设住院探视入口,各出入口流线互不交叉,真正做到医患分流、洁污分流、避免交叉感染。医院医疗区的平面布局为“工”字形设计,门诊综合楼位于北侧,病房综合楼位于南侧,二个建筑单体通过医疗主街和架空联廊形成半集中式建筑群体,内部设置庭院绿化,既能使各功能科室联系方便,又能使各房间的自然通风采光良好,尽量减少了暗房间,以节约能源。建筑物各部分体量均含有相同元素构图,使建筑群体体量形成积聚感。
门诊综合楼位于医院主入口,为五层、六层建筑,分别设门诊、急诊、传染科出入口,各出入口相互独立,又互不干扰。门诊综合楼内部功能区围绕着入口大厅展开,为贯通三层的共享大厅,形成入口和大厅的空间特色。大厅中布置了自动扶梯及电梯等竖向交通核心,左右各伸展出五个盲端空间,布置门急诊各科室。门诊为端部候诊布置,候诊空间与医疗主街连通,在方便病人的前提下,为病人创造一个宁静的就诊环境。急诊用房位于门诊楼的东北侧,与医技和输液厅相互之间形成便捷的三角形的联系流线。急诊人流和急救车可以方便地由北面车流入口进入急诊大厅,与门诊人流互不干扰。急诊布置有宽敞的大厅,由通道直达抢救室、手术室和各诊室,且设置了大量的观察室。整个急诊部分的设计体现现代急救概念。传染科由西侧通路单独出入,避免与其余人流路线交叉。为更好地适应疫病防治,特别是非典防治工作的需要,按合理设计,不合理使用的原则,设置永久性的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传染病发生时,能独立运作,平时可作一般医疗用房。
病房综合楼位于院区南侧,主楼十五层,裙房三~四层,地下室一层。其中一层设大厅、出入院、中心供应、中心实验、病区药房和静脉配置中心。二层设一个护理单元40床血透。三层设手术中心,共设十二间手术室,手术中心按三通道要求进行设计。三层上设技术层,以放置手术净化设备和管道转换,另设ICU监护中心。四层设产房及母婴同室。五~十四层为病房,每层设一个护理单元,每层均设45床,病房均为朝南和朝东,均带独立卫生间,标准层为单复廊结合形式,以满足病人流线和医护流线的设置需求。十五、十六层设特需病房,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总床位为500张。
立面造型,结合医院的平面功能布置在造型设计上强调医疗建筑清新明快的建筑风格,富有现代气息,同时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通过整体体块分割的变化,以充满人情味的细部处理将大体量、长面宽划分为亲切近人的尺度。通过虚与实,横向与竖向的转换对比,使建筑物面貌清新,造型流畅。入口大厅的玻璃顶不但提供了丰富的室内空间效果,也提供了丰富的立面效果。整个体形分割以突出轻巧挺拔为原则。结合总体构图,形成舒展大方的建筑风格。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一、工程概况
惠平路蕴藻浜主桥新建工程位于云翔大型居住社区西部,为规划南北向城市次干路Ι级,蕴藻浜规划为三级航道,现状河道宽约62m,线路与河道交角23.66°,蕴藻浜主桥采用跨径为(35m+35m)+158m+40m的独塔针形斜拉桥一跨过河,斜桥正做,桥塔布置在3.5m宽的中分带内,桥面总宽35.5m,引桥边跨主梁搁置在主桥主梁牛腿上。桥桩基采用Φ1000和Φ1500钻孔灌注桩,主墩采用钢筋混凝土墙式墩,边墩、辅助墩采用柱式墩。主塔总高111米,塔墩铰结。其桥型布置见1.1“桥型布置图”。
主塔布置于中分带内,向主跨倾斜180,主塔总高111米,分为三段:
下塔柱为钢铸构件+厚钢板焊接件,高17.875米。约重241t,上部为厚钢板焊接件,截面为等边三角形,截面尺寸自上而下递减。为满足造型要求,外包装饰板。底部为实心铸钢件,与竖转承压块整体浇筑。底部开槽口,与铰支座顶部共同形成铰接构造。
中塔柱为格构柱,高76mm,约重750t,断面呈等边三角形,由三根外径为1300mm、壁厚50mm的钢管组成,钢管内设置竖向加劲肋和环向加劲肋,竖向加劲肋高200mm、厚50mm,按圆周均匀布置8道,环向加劲肋厚50mm,竖向间距2m。钢管弯曲呈圆弧线,钢管间设置横平联,竖向间距6m。为造型美观及检修方便,设置装饰钢管及爬梯。
上塔柱为装饰结构,采用无缝钢管拼接而成,外包装饰皮,高度为18m,重13t。
图1.1 桥型布置图
图1.2 桥梁效果图
本桥主塔在工厂分段加工制作,现场组拼,拼装初始状态的水平夹角为10°,主塔分七次吊装:下塔柱(含2m中塔柱)――中塔柱第一节段――中塔柱第二节段――中塔柱第三节段――中塔柱第四节段――中塔柱第五节段――中塔柱第六节段(含上塔柱)。
各节段详细参数详见下表:
表1.1 塔柱节段参数表
注:1、各节段宽度、高度均按最大尺寸考虑。
2、各节段重量按设计图纸统计,实际重量(净重)小于表格中统计重量。
二、方案编制依据
1.云翔大型居住社区市政配套惠平路蕴藻浜主桥新建工程施工设计图;
2.云翔大型居住社区市政配套惠平路蕴藻浜主桥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中石化《大型设备吊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SH/T3515-2003;
4.中石化《石油化工工程起重施工规范》SH/T3536-2002;
5.《化工工程起重施工及验收规范》HGJ211-83;
6.QUY350 型350t履带式起重机性能表;
7. 简明施工计算手册(第三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三、施工准备
1.塔柱安装前应对垫座的坐标、尺寸、方位、标高及外观进行校核、复查,并办理好中间交接。
2.塔柱支架及垫座符合设计要求,垫座表面不允许有油污或疏松层。应按要求测定安装基准线,并作出基础标记。
3.塔柱、节段吊装前应对架空的线路、以及有碍吊装作业的障碍物事先要进行清理干净。
4.履带吊通道及站位处地基挖深1000mm,夯实素土层后,铺设500mm厚片石层,并用碎石塞缝,最上面铺设一层100mm碎石,夯实、碾压、找平后做地基承载力试验,地基承载力大于140KPa。并在履带吊走行及站位处铺设6m×2m×0.25m路基箱。
5.吊装施工方案已按有关规定的程序审批完毕。
6.参加吊装施工的有关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合格,吊装责任工程师已向全体人员进行了吊装技术交底,安全责任人员负责向所有参加吊装施工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7.吊装前塔柱各节段须验收合格。
8.各项检测仪器、工具按规定位置架设妥当,吊装的安全质量保证体系人员各就各位。
9.现场平面布置
(1)所有吊装节段已按吊装平面布置图所规定的位置摆放到位。
(2)履带吊已按吊装平面布置图的位置布置完毕。
10.机具准备
(1)钢丝绳、绳扣、卸扣已按规定检查合格。
(2)吊车的桅杆已组对安装完,配重已安装完。
(3)主辅吊车均经过检查,确认性能状况良好。
(4)设备吊耳焊接及捆绑形式已按设计文件或吊装方案规定核算并经检验合格。
11.吊装时的天气预报信息已掌握,确认已无问题的情况下,方可下达吊装命令。
12.吊装施工现场应急措施及物资准备到位。
13. 各项安全措施得到落实,符合有关安全文件的规定。
四、塔柱吊装工艺
1.下塔柱吊装
(1)履带吊工况
下塔柱为主塔最重节段,重约240t。卸船及吊装就位均采用两台350t履带吊配合。
350履带吊在主臂长60m、超起桅杆长27m、超起配重200t、作业半径24m时工况如下:
表4.1 履带吊起重性能表
图4.1 起重特性图
由上图表可知在作业半径24m时两台履带吊起重能力为:
165.6×2×0.8=264.9t241t 安全。
(2)下塔柱卸船上岸
采用两台350t履带式起重机吊装上岸,要求履带吊距离防汛墙位置不小于5m。采用四点起吊。
专职指挥人员指挥两台QUY350型履带式起重机,在临时处理好的地基上站好位,履带下方垫设好路基厢,将主吊臂接至60m,挂设好200t配重和30t车身压重,并且挂设好超级提升装置。选用(4根)φ90mm钢丝绳吊索(受力计算详见计算书附件),每根配置承载力85t级的卡环,及85t级的吊耳,卡环卡锁在塔柱节段板式吊耳上。
指挥两台350t起重机同时缓慢起吊,当下塔柱设吊离船舱基础约100mm 时,停止,检查:350t起重机的受力是否良好;履带是否下沉;钢丝绳吊索、卸扣的受力是否完好,正常。如正常,则试吊完成。指挥350t起重机继续缓慢起吊,直至将下塔柱吊离船舱。两台履带吊配合缓慢后退将下塔柱吊装至安装位置,稳住塔柱,对准方位,安装就位。下塔柱吊装详见: 附图二“下塔柱吊装平面图”,附图三“下塔柱吊装立面图”。
图4.2下塔柱吊装就位图
2.中塔柱吊装
(1)履带吊工况
中塔柱共六节段,最不利吊装工况为ZT6(含上塔柱)节段,节段重136t,吊装半径为30m。以ZT6节段进行工况分析,其他节段不单独列出。详见:附图四“ZT6节段吊装平面图”,附图五“ZT6节段吊装立面图”。
350履带吊在主臂长60m、超起桅杆长27m、超起配重200t时、作业半径30m工况如下:
表4.2 起重性能表
由上表可知在作业半径30m时两台履带吊起重能力为:
128.3×2×0.8=205.8t136t 安全。
2.吊装流程
中塔柱节段吊装上岸后,吊装至翻身平台,采用两台履带吊配合翻身。翻身及吊装就位流程见下表:
表4.3 中塔柱节段翻身及吊装流程表
五、吊装机具、劳动力安排
1.吊装主要机具设备
2.吊装主要劳动力安排
六、安全技术措施
1.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吊装现场设置警戒区,派专职安全人员监督、警戒,非作业人员严禁入内;
2.吊装前检查
(1)施工准备工作完成后,应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首先要确认各机具的规格、型号及布置与工艺要求是否一致。
(2)设备吊装前的安装、检查、试验等工作是否全部完成,吊装条件是否具备。
(3)节段设计位置处支架、垫座位置是否符合要求。
(4)吊装指挥及参加吊装的施工人员是否已熟悉本岗位的工作内容和方案要求;
(5)吊车的性能必须与方案中的性能表参数相符。
3. 起重机进场后,向起重机司机详细介绍吊装方案,明确统一指挥信号;吊装前向所有参加施工作业人员进行详细技术交底,务必使作业人员明白作业要领、程序和要求;
4.起重机站位作业和行走路线,应按方案的要求进行,起重机履带要垫设路基厢板,吊装作业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起重机履带沉降情况;
5. 吊装指挥人员应把信号向全体吊装人员交待清楚,尤其是吊车司机,应进行予演。哨声必须准确、响亮,旗语应清楚。操作人员如对信号不明确时应立即询问,严禁凭估计猜测进行操作;
6.正式吊装前应进行试吊,试吊中检查全部机索具受力情况。发现问题应先将设备放回地面,故障排除后重新试吊,确认一切正常方可正式吊装。
7.吊装时,吊车的起钩、回钩必须缓慢。转杆时,严禁所吊设备与其它物件相触。吊装过程中,吊车司机应随时向吊装指挥报告吊车的承载变化。尤其是承载变化较大时,应立即向指挥报告。
8.吊装作业时,任何人员不得在工件下面,受力索具附近及其它危险地带停留。
9.设备就位后,不得使吊索松得太多,以不脱离吊耳为限,配合对设备找正。
9.吊装过程中,如发生突然情况或因故停电,施工人员不得慌乱,应听从指挥,及时采取安全措施并加强现场警戒,迅速排除故障,不得使吊件长期处于悬吊装态。
10.风力在5级及以上时,雷、雨、雾天严禁吊装作业;
11.进入吊装作业现场的施工 人员必须严格执行现场安全规章制度,按规定穿戴好劳保服装,戴系好安全帽;
七、吊装应急措施
1.预案适用于本工程施工现场范围内人员落水、吊装时人员遭受高空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交通等意外伤害事故后的报告和紧急处理。
吊装应急领导小组及联系电话
组长:李文广(项目经理)
副组长:宋佳杰(项目副经理)
组员:刘建华(技术负责人)
杨鹏程(安全员)
马应崎(质检员)
项目经理部配备10-15人的常备应急救援抢险队伍,救援队伍包括救援所需的所有工种,包括:一般救援人员、电气焊工、吊机操作工、电工、汽车驾驶员、医护人员等,对救援人员组织学习、演练各种应急处置预案,如遇紧急状况能随时上岗待命,按安全预定方案进行救援处置。
八、塔柱吊装计算书
1.中塔柱吊耳受力计算:
注:吊耳材质为Q345B,板厚t为三块板厚度
2.下塔柱吊耳受力计算:
注:①板采用Q345B Z-15材质,其余采用Q345B材质。板厚t为三块板厚度
2.钢丝绳计算
下塔柱为最重节段,按下塔柱重量241t进行计算,采用φ90mm,8×61+FC,抗拉强度1670Mpa钢丝绳。计算如下:
查表φ90mm,8×61+FC,抗拉强度1670Mpa,钢丝绳破断拉力为:4600KN。
钢丝绳破断力:Sb=4600×0.80(折减系数)=3680KN
安全系数: K=6
钢丝绳容许拉力:S=3680÷6=613KN
四根钢丝绳受力:613KN×4=2452KN≈245t>241t(下塔柱重量)
钢丝绳安全
3.350t履带吊通道地基计算
履带吊通道及站位处地基挖深1000mm,夯实素土层后,铺设500mm厚片石层,并用碎石塞缝,最上面铺设一层100mm碎石,夯实、碾压、找平后铺设路基箱。履带吊通道断面见下图:
图8.1履带吊通道断面图
350t 履带式起重机在主吊臂长:60m 时,主吊臂自重为:41.8t;
超级提升装置动臂自重为:23.2t;
履带走道板自重为:34t×2(条)=68t;
主机自重为:63.5t;
车身压重为:30t;
车身配重为:85t;
使用300t吊钩自重为:7.2t;
φ90mm 吊索、卸扣自重为:1.6t;
超级提升配重为:200t;
一台履带吊起吊最大设备重为:136t
上述合计为:
41.8t+23.2t+68t+63.5t+30t+85t+7.2t+1.6t+200t+136t=629.3t
350t 履带式起重机的履带下使用四块(每条履带下使用二块)路基厢板:
6000mm×2000mm×4(块)=48000000mm2=48m2
815.5t÷48m2=13.11t/m2=131.1KPa
要求通道处理后做地基承载力试验,承载力大于140KPa即可。
九、附图
附图一主塔节段存放场地平面布置图
附图二下塔柱吊装平面图
附图三下塔柱吊装立面图
1、供热参数的确定
1.1 热网供回水温度的确定
本期工程采用一级加热方式。供水温度的确定应考虑到电厂、热网的综合经济效益。选用130/70℃的供回水温度比采用120/70℃或110/70℃的供回水温度管径要小。由于管道敷设在建设投资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节约投资十分明显。且热网运行费用低。由于高温水温差大,降低了流量、流速和水的阻力,选择的水泵流量小、扬程小。减少了热网循环水泵的能耗,大大节约电能。
1.2 加热蒸气参数的确定
热电厂的抽汽为过热蒸汽,在换热器中对传热起主导作用的是饱和蒸汽。加热蒸气的饱和温度是能否完成汽水换热的关键。汽水换热器的饱和蒸汽的温度应比供水温度高10℃左右,本期工程采用0.4MPa,261℃蒸汽作为加热热源,饱和温度为143.6℃,满足供水温度130℃要求。
2、供热系统的确定
2.1 加热蒸汽系统
本期工程新建2×300MW级供热机组,汽侧采用单元制布置方式。1台机组对应2台汽水热交换器。疏水系统也采用单元制布置方式。1台机组对应3台疏水泵,疏水泵2台运行1台备用。运行泵采用变频控制,根据室外温度变化进行工况调节。
2.2 高温水系统
本期工程高温水采用母管制系统,选用四台循环水泵运行,不设备用,当一台事故时,减负荷运行。满足75%热负荷要求。
3、热网首站设备选型
3.1 汽水换热器选型
3.1.1 汽水换热器的传热过程及强化
传热过程的强化有以下几条途径:
a增大传热面积 :可以提高换热器的传热速率。
b增大平均温度差 :可以提高换热器的传热效率。
c增大总传热系数 :可以提高换热器的传热效率。
3.1.2 汽水换热器的选型
近年来出现的波纹管换热器, 是在原管壳式换热器的基础上, 采用强化传热原理而研制开发的一种新型传热设备, 它继承了管壳式换热器的优点, 克服了其缺点, 因而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更为广泛的应用领域。
与传统管壳式换热器相比,波纹管式换热器具有以下优点:
1)传热效率高
2)不污、不堵、不结垢
3)防泄漏能力强
4)节能
5)维修方便
6)价格合理
本期工程选用4台2000m2卧式汽水波节管换热器,2台换热器对应1台供热机组。
3.2 热网循环水泵选型
3.2.1 循环水泵的选择
3.2.1.1 选择的原则
循环水泵选择时应具体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1)满足系统中所需的最大流量和扬程,同时要使循环水泵的最佳工况点,尽可能接近系统实际的工作点,且能长期在高效区运行,以提高循环水泵长期运行的经济性;
2)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
3)运行安全可靠、平稳、振动小、噪音低、抗汽蚀性能好;
4)适用于流量变化大而扬程变化不大的水泵,即G—H特性曲线趋于平坦的水泵。
3.2.1.2 循环水泵的参数
1)流量:根据设计热负荷计算流量;按电厂最大供热能力和设定的高温水供回水温差来计算流量。要考虑10%富裕量。
2)扬程:
a)确定热源设备系统或换热设备系统的阻力:首站系统应控制在0.15MPa以内。
b)热力管网的最不利环路阻力,主干线按经济比摩阻30-70Pa/m进行计算,局部阻力可考虑1.2—1.3倍的附加。
c)热力站系统的阻力:一般为0.1—0.15MPa。
d)系统富裕压力一般为10%。
3)热水供暖系统的介质温度和工作压力,应根据设计计算而定。
3.2.1.3 选择方法
选择步骤:
1)原有计算的流量和扬程可不再进行附加。
2)在已定的水泵系列表中找某一型号的泵,查找的流量和扬程与“水泵性能表”列出的代表性的流量和扬程一致。如果有两种以上型号的泵都能满足要求,那就要权衡分析,通常应选其中比转速(ns)较高的、结构尺寸小、重量轻的泵。
3)具体选定了泵的型号后,要检查泵在该系统中运行时的工作情况,观察它的流量和扬程变化范围,是否处在高效区内工作。如果运行工况点偏离高效区很远,则说明泵在该系统中工作经济性差,最好另行选择。
3.2.1.4 循环水泵特性与热网特性的匹配
循环水泵的工作特性曲线能否与热网特性曲线相交在设计点上是很重要的,实践中,常出现热网特性曲线右移,表现在泵出口端的阀门不能全开,促使出口端的阀门长期处在节流状态,水流不断冲刷阀芯,一旦阀芯被冲刷变形,轻者失去关断功能,重者会失去节流作用,致使电机被过流烧坏,酿成事故。再说,水泵出口端的阀门主要作用是关闭,不允许长期节流使用。
3.2.1.5 几点建议
1)设有二台(含二台)以上循环水泵的供暖系统可不设备用泵,目前水泵连续运行时数均在10000h以上,且安全可靠。
2)热网循环水泵一般选用为卧式、单级双吸、水平中开、双蜗壳压水室结构泵。吸入及吐出管与下半泵体铸造在一起,不需拆卸管路及电机就能检查泵的转子部件。
3)选用机械密封水泵,因为机械密封比填料密封的密封性能好,泄漏量少,轴与轴套不易损坏。
4)循环水泵的扬程必须认真计算,决不是越大越好,扬程偏高不仅轴功率急剧增加,浪费电能,重要的是泵的特性曲线与热网特性曲线不能匹配,严重影响供暖效果,但这种现象在行业中时有发生,望引以为戒。
3.2.2 循环水泵参数选择
本期工程选4台同型号热网循环水泵,并联运行不设备用。扬程1.45MPa流量2360m3/h,功率1400kW ,电压等级6000V。
由于电厂供热量随室外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本工程采用质量并调运行方式,每台循环水泵配液力耦合器,用来调节系统流量变化。
3.3 热网疏水泵选型
本期工程疏水系统采用单元制布置方式,1台机组对应3台同型号疏水泵,2台并联运行1台备用。疏水泵扬程1.89MPa,流量255m3/h,功率185kW,电压等级380V。2台疏水泵采用变频控制。
4、结论
由于波节管型汽水热交换器具有传热系数高、不易结垢、设备体积小、节能、便于维修等特点。因此本期工程选用卧式汽水波节管型换热器。
中图分类号:D41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32(C)-0143-02
当前,对新建企业而言,新建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挑战是企业从零起步,面临着全新的形势和更高的建设要求。与此同时,新建也是机遇,新建企业可以摆脱老企业多年沉积的负累,采用全新的管理模式,建立更为高效、科学的运行机制,从而获得企业的效益。新建企业的工会,同样也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要赢得挑战,工会工作必须找准工作立足点、工作结合点、工作着力点,坚持以人为本,全力筑造贴心工程,集结全体职工的力量和智慧,打造工会工作的新的广阔天地,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
《工会法》要求,工会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必须密切联系职工,听取和反映职工的意见和要求,关心职工的生活,帮助职工解决困难,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服务职工群众就是要帮助职工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做好职工的“贴心人”。笔者通过工作实践,总结了筑造贴心工程的四条策略。
策略一:一片冰心。工会要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强化职工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全力营造职工群众积极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良好氛围,使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愿望得到尊重,使职工的创造得到发挥,使职工的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发挥职代会职能。工会的职代会是实现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基本平台,是实施工会民主管理的最有效的形式。结合企业的实际,凡属企业重大决策和劳动用工、工资分配、生活福利、劳动保护、社会保险等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提交职代会审议、通过或决定外,还要把业务执行费使用情况、企业干部执行“五不准”规定、廉洁自律情况纳入审议建议权的内容;把企业改革方案、基建招投标方案、集体合同草案、工资实施办法等纳入审查同意或否决权的内容;把保障职工生活实施办法、企业职工医疗制度方案纳入审议决定权内容。同时,还要积极配合党委加强民主评议干部工作,并将评议结果作为奖惩、任免干部的重要依据。工会要健全完善职工代表团长联席会议制度,逐渐推行重大问题无记名投票表决方式,消除职工代表顾虑,保证职工代表正确行使民利,体现职工群众意愿,以提高职代会的民主化程度。
推进民主公开。民主公开不仅是工会维权、凝聚职工的有效手段,也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理念,能为企业管理者所接受。工会要当好“第一知情人”,大力推进民主公开制度,实现决策内容公开,工作程序公开,实施步骤公开,工作结果公开,确保公开、公平、公正,最大限度地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及时向职工亮实情,交实底,讲实话,增强职工的忧患意识,使职工自觉与企业同舟共济,患难与共;给职工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使职工的民利落到实处;在架起领导和职工之间的“连心桥”,拆掉“隔心墙”,拉近党群、干群之间的距离,增进相互间的沟通和理解。通过民主公开提高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工作干劲和服务观念,在企业上下呈现出争先奉献的新面貌,推进企业和谐、带动企业和谐、建设企业和谐。
尊重职工建议。工会工作要注重调动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尊重职工的建议权,为职工进言广开渠道,让职工建议件件“有说法”。常态化开展职工合理化建议活动,引导广大职工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安全生产、基础管理、队伍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焦点问题,以节能降耗、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为主攻方向创新创效。认真收集职代会职工代表提案,对职工代表实施承诺制、考核制、激励制管理以提高提案的数量和质量。对提案执行规范的流程管理,提案落实情况及时向职工代表反馈,以职工满意率衡量工作的成效。
策略二:慧眼识心。工会要把工作做到职工的心坎上,就必须了解职工最关心、最关注的问题,对症下药。人才是新建企业快速发展的迫切需求,成才也是职工实践自我价值,获得最大满意感的目标。职工迫切需要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水平,实现企业利益与个人价值的双赢。工会要在引导职工认清严峻形势的同时,发挥“大学校”的作用,着力加强职工素质教育,进一步启发其在岗尽责、爱岗敬业、在岗学习、在岗奉献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培育“一流职业素养、一流业务技能、一流工作作风、一流岗位业绩”的职工队伍,为企业科学发展上水平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教育培养――铺设人才成长道路。工会要充分发挥职工的主人翁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为职工搭建施展才能、献计献策的平台,让职工群众真正感受到“企业就是我的家”、“我就是企业的主人”。工会要强化“实践是最好的培养”观念,鼓励职工人才注重实践、崇尚实践、勇于实践、善于实践。主动帮助年轻人才把准方向、授需解惑,主动为业务骨干扩大跨岗位代职、跨行业任职、跨地域交流培养的渠道,主动向人才“问计”、“要点子”,倾听人才的意见建议,和人才一起“去伪存真”,提高职工人才队伍驾驭全局、科学谋划的能力。
劳动竞赛――搭建人才展示舞台。工会要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独特优势开展具有行业特点的劳动竞赛。拓宽劳动竞赛领域,跳出以往计划经济模式的旧框框,以基础管理,安全文明生产、提高经济效益、提升职工业务素质、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为目的,使劳动竞赛实现由体力型向智能型、生产型向效益型、传统型向创新型的转化。同时要将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方法同劳动竞赛紧密结合起来,创造出生机勃勃的竞赛形式,使劳动竞赛更具有时代特点,更富有生机和活力。既要为职工搭建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平台,又要为企业的和谐发展起到推进作用。
激励尊重――拓宽技能成才之路。工会要努力营造“人人都能成才、人人争当人才”的良好氛围,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环境。配合人资部门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评价、选拔、使用、流动和激励相互衔接、相互配套的工作机制。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建立高技能人才业务进修和培训制度,开展技能提升和岗位培训,完善名师带徒的措施,广泛开展技术练兵、观摩、研讨、攻关等活动,为高技能人才拓宽成才之路。对贡献突出的人才进行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使他们在企业里受到应有的尊重和爱护。
策略三:将心比心。保持与广大职工的密切联系是工会工作的生命线。工会要有“妈妈心,婆婆嘴,闲不住的两条腿”的精神,真诚倾听职工呼声,真实反映职工意愿,真情关心职工疾苦,将心比心,才能赢得广大职工的理解、支持和信赖,工会工作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坦诚相见。工会要做职工的贴心人,就必须增进工会与员工的沟通,了解员工的工作状况、生活状态、思想动态,只有做到心中有数,工作起来才能有针对性。工会要常与职工“通气”,及时宣传贯彻上级精神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工会的工作思路。工会要常向职工“交底”,企业遇到的难事、难题要主动与职工沟通。工会要常与职工“谈心”,注重个体交流,注重丰富渠道,注重价值引导,尊重、信任、关心、爱护每一位职工,达到相识满天下,到处是知已的境界。
诲人不倦。教育是工会组织的四项职能之一。工会组织要做群众的倾听者,但不能仅仅是倾听者,更要做引导者、开导者和心理医生。要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占领职工思想文化阵地。在被动的倾听中发现问题,说服、教育、帮助职工正确认识问题,处理问题。要在主动的倾听中反馈工会组织的宣传教育职能是否发挥到位。特别是对于新建企业,职工的思想难免停留在旧观念上,总与过去相比较,畏难、抵触的情绪时有出现。这时就需要工会组织先人一步,将思想政治工作做在事先,为企业决策打好思想基础;这时就需要靠工会人员的个人魅力去影响和感染大家,用谆谆话语解除思想的障碍。
事无巨细。工会是职工之家。凡是涉及员工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工会也要全力去办,再繁―工会也要全力快办,再难―工会也要全力办好。工会工作必须坚持服务于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实际利益问题的解决。注重从职工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小事抓起,尊重职工主体地位,保障职工各项权益,真心实意为职工解难题,办实事。对于职工的正当利益、合理要求,要尽量予以满足;对于职工的不合理要求,则应加以引导,使职工群众能正确地对待个人需要;总之,凡涉及职工的根本利益,都必须认真研究,加以解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企业与职工的关系。
策略四:别具匠心。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也是推动工会工作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新企业,新风貌,新形象。新建企业的工会工作要立足高起点、高标准彻底摆脱旧的工作模式,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开展工作,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工会工作要“有彩头”。工会在企业中有为才有位。工会在研究部署工建工作时,首先着眼于企业生产经营的重点是什么、考虑工会如何围绕中心服务于党建,进而策划工建工作载体和活动主题,坚持做到企业重大决策主动参与、生产经营主动配合、行政管理主动支持、热点难点问题主动解决,把工建工作渗透到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确保在企业各项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中,有工会组织的声音,有工会组织的活动,有工会组织的形象,有工会组织的作用。
工会工作要“有看头”。工会工作要有亲和力、凝聚力,赢得职工的欢迎和信赖,必须有丰富的工作载体,满足职工的精神需求。工会要在理论教育入脑入耳,形象教育打动人心上下功夫,要善于经常组织开展小型多样、职工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将企业文化贯穿于活动之中,让职工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接受企业文化的理念,寓教于乐,陶冶情操。
工会工作要“有奔头”。思想决定行动,新建企业工会要弘扬“激情似火,拼搏奉献”的工会工作精神,树立“争不到第一就意味着差距”的争先理念,坚持用宽广的眼界看世界,用前瞻的思维想未来,用辩证的观点迎挑战,用发展的眼光抓机遇,用创新的精神解难题。认清形势,明确定位敢作为。加强对上级政策文件的超前研究,企业形势的超前分析,难点工作的超前预测,重点工作的超前试行,带领广大职工昂首阔步、信心满怀的建设全新的企业。
新企业,新形势,工会组织面临新的挑战。继承和发扬工会组织的优良传统,保持工会组织惠民贴心的“娘家人”的形象,与时俱进,不断增强工会工作的自觉性,找准切入点,创新思维,主动作为,维护好企业的整体利益和职工的合法权益,以有为赢得有位,在新的征程中取得新的成绩。
作者单位:大唐清苑热电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陈谨,女,硕士学历,现年38岁,大唐清苑热电有限公司总经部主任助理,负责工会工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