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6 20:24:1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文化课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2高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分析
2.1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高校要改变之前只将传统文化课作为现行专业课程体系的补充模式,要将传统文化课程提升到整个课程体系的基础性地位。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仅开设以“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为主的理论课程,并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选择其中某些内容深入讲授,开设更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内容。西北大学在传统文化课程建设中就形成了一套自己成熟的体系: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哲学精神、中国历史精神、中国思想文化、中国宗教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传统文化课程是民族性教育的直接体现。哈佛大学通过一系列的道德推理和社会分析课程来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俄罗斯也将祖国史、俄语与言语文化作为大学的必修课程,这表明俄罗斯大学对本国传统文化的重视。传统文化课在我国一直没有得到重视原因就是“重科技轻人文”的影响,认为只有理工课程才能生产实际效益,人文课程没有实用价值。但是,我们发现,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精神与现代科技相融合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因此,我们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
2.2高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建设
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主要由两种结构模式构成:一是以基础课与专业课为主的“实质构成”;二是以必修课与选修课为主的“形式构成”。本文主要从专业课程体系的“形式构成”进行分析与探讨。高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是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优化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结构,可以设置专业必修课与公共选修课课程。高职大学生具有思想活跃等特点,但是缺乏一定的学习积极性与耐力,因此,结合高职教育对象等特点,可以设置形式多样、种类丰富的公共选修课,增强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本文在参考现有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建立以中国传统文化必修课为主,以特色鲜明的选修课为辅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其中,依据高职教育特色,应重点关注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
2.2.1专业必修课为主。
专业必修课是教育人才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的保证,可以满足学生共性发展的要求。比如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学生应该能够基本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及发展历程,儒、佛、道家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国古代宗教、文化、艺术、科学技术,中国民俗文化等内容。无论是高等本科教育还是高等职业教育,都必须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基础理论知识。尤其针对高职学生缺乏自学能力的特点,更要制定详实、系统的教学计划,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与新颖的教学方法增强高职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内容的兴趣。
2.2.2重视公共选修课建设。
公共选修课是为满足学生个人兴趣与爱好,促进学生个性需求发展而自主选择的课程。提高公共选修课的比重,是实现中国传统文化课课程改革与优化的趋势。选修课是围绕专业必修课进行的有效延伸,可以扩展知识面,使学生深入掌握专业技能。开设中国传统文化公共选修课课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面对高职学生兴趣广泛的特点,建设中国传统文化公共选修课课程体系尤为重要。本文认为高职院校应该重点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公共选修课课程体系建设。虽然选修课起着对专业课程的辅助作用,但是并不能随意设置,不能只追求课程的热点与新奇。高职院校学生容易对传统文化课程理论知识感到枯燥,发展特色鲜明的公共选修课尤为必要。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设置符合本校特色的公共选修课课程内容。由此,高职院校设置中国传统文化公共选修课要求如下:①强调选修课与必修课的内在联系。公共选修课的设置要符合专业教学总体目标,使学生能够在专业理论基础上,通过拓展新的知识内容,完善巩固专业知识。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在打造以“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为主的基础上,开设了《文学欣赏》、《美学与艺术鉴赏》及《古代文学专题》等课程,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理论文学知识内涵与表现形式的融合。②选修课设置可以结合地方特色。地域是孕育传统文化的摇篮,不同的地域延续着不一样的文化传统。赣南师范学院结合当地地域特点,开设了“中央苏区文艺研究”“、客家音乐”及“客家民俗研究”等课程,实现了地方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传承。③选修课设置应该注重专业背景。高职院校一般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强调专业技能。比如工科类高职院校学生普遍欠缺人文素养,针对这一现状,可以通过设置具有人文特色的公共选修课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针对本院工科背景,开设了《中西方文化比较》、《茶与茶文化》及《诗词之美》等课程。
一、企业文化教学探讨价值之当下定位
1.满足社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大学教育为社会培养高层次人才,著名管理学大师程思危曾指出:“中国经济的发展不是缺少资金和技术,而是缺少管理,缺少现代企业管理。”当今世界正在实现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转变,与工业时代经济增长边际递减效应相比照,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对经济增长呈现几何递增现象,因而注重管理中人的因素成为一种趋势和抉择,成功的企业无不是在此方面有自己独特的智慧,企业文化管理也应运而生。企业文化管理克服了传统管理中重视物的因素,而注重管理中人的因素,是一种发散人的思维、激发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管理,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日本二战后的发展奇迹中可见一斑。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也曾指出:“国家的富强靠经济,经济的富强靠企业,企业的发展靠企业文化。”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备受国际资本和市场煎熬的同时,也正在利用全球化的浪潮,全力以赴地以后发展国家的优势来发展自己,成为全球制造大国已是不争的事实。中国的企业要强大,实现管理的“跨越式”发展,在全面推进科学管理的同时,文化管理是不可或缺的。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承担着为社会培养管理人才的责任,对高校企业文化课教学模式的思考,有利于促进高校为社会培养合格的管理人才。
2.满足大学生就业的需求。目前的大学教育模式是传统式教育占主导,往往既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不能满足大众教育模式下大学卿顶利就业的需求,其主要原因正如保罗·罗莫所认为的那样,“我们的大学体系没有培养私有企业所需要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我有卫见在培养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模式仍然是学术模式,科学家和工程师仅仅是他们的教授的复制品。”一方面是社会急需大量的人才,一方面是大批大学毕业生找不着工作,处于待业和半待业状态。出现这种就业和需求两难境地,原因很多,在这里不作理性的梳理,但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大学的教学理念、知识结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需要改革。企业文化作为一门管理专业的课程,对其教学进行理性思考,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有机结合,提升大学生的素质,保证顺利就业。
3.满足大学教学改革的需求。教学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涨,企业文化虽是纷繁复杂的大学课程中的一门,但作为一种对现代教学模式的一种探讨,是共性与个性相连接的。对其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的思考和凝炼,对其他课程乃至推动高校的教学改革,实施“再现型”教育向“发现型”教育的转变,实现教育从“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的提升,有较大的借鉴和推动意义。
二、企业文化教学之当下困境
1.主体实践基础缺乏。受我国高考招生制度的影响,大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基本上是在校园里度过的,所谓“十年寒窗”,作为接受知识的主体,缺乏企业的工作经历和感性知识,有些人连企业最起码的印象和概念也未具备,给企业管理类课程教学增添了难度。教师是传授知识的主体,现代教育教师角色将“从知识的供应者转换成学习活动的组织调停者”,企业文化是实践性和社会性极强的学科,教师丰富的实践知识是不可缺少的,但大部分高校教师,没有在企业的工作经历,平时可利用的企业“资源”也很少,只能实现从书本到书本的往复,理论和实践脱节,苍白无力。
2.课程体系和教学环境成熟度不高。企业文化是个新兴学科,十几年前才引进中国,要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理论完备的体系还需要时日,有很多尚待探索和解决的问题。首先,可供实习的单位较少。在目前的中国,特别在内陆地区,企业文化做得好的企业很少,原则上企业文化教学实习单位可以随机选择,但要真正把握企业文化的塑造真谛,到优秀企业进行文化实习是最好的选择。其次,可供教学选择的国内案例较少。国外虽有不少优秀的案例,但总的来说,“他山之石”味道较浓。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健全,一些优秀企业企业文化的发展也同样不成熟,今天是企业明星,明天就可能陨落,如三九文化与赵新宪等,给企业文化教学经常带来尴尬和无奈。特别是企业文化还没有被普遍接受和认可,很多企业还是建设真空。
这些困境和传统应试教育理念交织在一起,迫切要求我们打开思路,规避误区,抉择出一条有效的教学路径,此乃本文立论之根本所在。
三、企业文化教学之当下对策
对企业文化教学对策进行探讨,不仅在于对探讨价值和当下困境的解读,同时也建立在对企业文化两个基本特点的认识之上。其一,企业文化的人文性和艺术性。 “一半科学、一半艺术”,这是对管理学的真实写照。管理面对的是纷繁复杂的企业运作,牵涉到环境和人两个方面,而环境和人都是变化的,形成解决问题途径的不唯一性,这也就是管理的艺术性。企业文化作为管理学与文化学的结合,在强调科学与人文并重的同时,其艺术性更强,个人的创新思维和人格魅力更突出。其二,企业文化的实践性。企业文化教学提供的不是现成的答案,而是一种思维范式,强调的是培养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突发和多变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鲜明的实践性。 当我们把关于企业文化的这些认识和感悟,放到现代教学理念的背景下来思考,也就是定格在学习能力和持续的创新能力时,那么教学改革方略便很清晰了,“企业文化课的受训目标应放在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上,重在创造性思维与实际相结合,并将人文素质的提升与审美艺术的引导渗透其中”,为此,应将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教学、多媒体技术和科学考核融为一体,构建多维立体化教学平台。
1.艺术化课堂讲授。每门课都有自身的知识结构和体系,运用讲授法能够使传授知识系统化,在较短的时间内教给学生全面系统的知识。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深厚底蕴,在给企业文化课讲授者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和饱满激情的同时,也增添了驾驭难度。讲授中要把握要领和技巧,做到繁简得当,方式多样,抓住问题链,层层深人。有些章节以口头激情表述为主,以增强学生的兴趣,体现企业文化的特点,如企业文化的功能、企业文化的体系等。有些章节要增加信息量,以多媒体课件展示为主,如企业使命、企业价值观的讲解,企业CI的设计等。有些章节枯燥无味,没有提炼价值,为避免引起学生听课的厌烦,可采取学生自主探讨式。
2.经常化案例教学。管理实践的无限性和管理者接触实践的有限性是一个很难协调的矛盾,作为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案例教学诞生了。案例教学起源于哈佛大学,我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使用。案例教学可改变课堂呆板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是被德国心理学家称为“顿悟”和“发生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和内化知识、独立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解决Hills教授所阐述的NIH现象,即书本知识的时滞性。企业文化强烈的主体艺术性和实践性决定了在教学中要经常性地开展案例教学,把随堂开展和专堂进行相结合。案例要具有新颖性,难度要适中,篇幅要适宜,答案要有启发性,不求唯一解。案例的选择要宽方位,做到国际(如丰田、IBM、微软)和国内(如海尔、联想)案例相结合,成功和失败案例(如“太阳神”的陨落、“巨人”的败北等)相比照,经典案例和人为设计案例相补充。
3.多样化实戏环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教学是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引导学生把外在的社会认识变为内在的社会经验的过程。企业文化教学的实践性环节应多样化,主要应采取两种形式。其一,请有经验的企业管理者开展讲座,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比如我们在教学中就聘请江淮汽车公司有关人员来校开展“学习型”组织建设讲座,效果较好。其二,抓好教学实习这一关。针对目前学生实习时间短,实习经费较少的这一现状,某些学校采取的“分散实习—相互交流—总结提高”的实习模式很有借鉴价值,可广泛利用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在教学中,可把这种形式与重点实习基地建设、模拟实验室建设结合起来,做到分散实习与集中实习相结合,现场实习与虚拟实习相补充,构建立体化的实习模式和效果。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大家庭。我们既强调中华民族的一体化,又承认各民族间存在的差异性。而现实是“面对全球化趋势和大文化冲突,当前我国大学体育课教育,缺乏主动应对多元文化的观念。我们的学生既缺乏对世界文化的判断、选择和认同,又缺乏对民族文化的理解、接纳,还缺乏对丰富文化资源进行选择的能力和跨文化的交流能力”。
1.多元文化教育的内涵
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看,多元文化教育追求的是教育公正和平等;从教育哲学的角度看,它体现了对学习者主体性的尊重;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它符合人们对知识和学习的新认识。多元文化教育既反映了教育平等理念,又体现了对学习者主体性和自主性的尊重,还符合了新的知识观和学习观。
2.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我国大学体育课课程状况
2.1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缺失。
我国学校长期课程管理权集中,采用全国材,忽视民族差异,无视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心理,课程内容极少反映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及其对国家的贡献。学校课程这一最有效的文化传承工具因主流文化的强势,将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边缘化。教育行政主管人员、学校领导、普通教师对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标、理念了解非常有限,对学校课程所承担的多元文化教育的责任认识不足。国家对各个少数民族的特殊性关注太少,对学校多元文化教育和多元文化课程、民族地区课程、校本课程、达成各种文化的平等化课程的研究不够。
2.2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学校课程中的失语现象。
我国大学体育课程主要以汉文化为中心,以汉族的价值观为主导,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在课程中被忽视,因此部分少数民族文化在学校课程中处于一种失语状态。大学体育课程中民族体育文化的缺失,导致无法满足少数民族学生民族依附的基本需要,民族学生对本民族体育文化及其他少数民族文化价值的认识不足,难以产生民族认同和自豪、自尊的民族情感。事实上,这种单一的学校体育课程文化,也剥夺了学生对文化选择的权利和机会。
2.3传统的课程管理制度成为多元文化教育课程改革的羁绊。
高度集中的课程管理模式,使学校的课程管理自极为有限,使学校多元文化课程改革遭遇制度上的障碍。课程设置的统一要求,无法突出多元文化的特点与要求,不利于照顾各民族学生的文化心理差异、满足不同民族学生的兴趣爱好,也使得多元文化教育课程缺乏成长空间。学校和教师受专业自的限制,校本课程开发的意识薄弱,能力十分有限,各民族地区极为丰富的民族体育文化课程资源闲置浪费。
2.4缺乏学校多元文化教育课程体系。
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的多元文化教育课程从目标到内容、实施要求、评价标准都没有完整的体系。学校课程内容的选择以汉族文化为中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及其价值在学校课程中得不到反映,各少数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情感在学校课程中没能充分体现;教材的编写少有考虑少数民族学生特有的文化背景和地区自然生态环境,致使学生存在对教材内容的陌生感,影响少数民族学生的智力开发和学业成就;课程的实施与评价都没有为学生提供体现多元文化教育特点和需要的模式和方法。
3.大学体育课多元文化教育课程改革要点
3.1转变单一的学校课程文化,树立多元文化教育理念。
多民族共存与多元文化的发展,既是我们的国情,又是国家的财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民族发展的重要内容,各民族的体育价值观念和体育文化习俗带给全国人民丰富的精神生活、更加多样的思维方式及更为色彩斑澜的社会文化。通过将多元文化共存的理念渗入到国家课程、民族地区课程、校本课程,达成各种文化的平等沟通、理解尊重。同时,也要培养、生成教育行政人员、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理念,这样才能保证我国文化多样性在大学体育教育过程中得以体现。
3.2把握新课程赋予学校、教师的专业自,研发校本多元文化课程资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年)》明确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体育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新课程赋予学校和教师更大的专业自,使学校和教师能切实参与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各学校都应该自主进行课程开发,充分发挥学校和教师在多元文化课程改革中决策、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的自主性和创造力,做实校本多元文化课程。
3.3重新认识学校的课程功能,满足多元文化教育课程实施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就是课程功能的转变。因此,多元文化课程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价值观与情感的培养,是跨文化运作能力的培养。它不仅是一种知识课程,而且更是一种体验课程。情感上的认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在深入体验的基础上才可能对体育文化作出意义解释和构建生成。这样多元文化课程的实施需要学生更多地走出校门,在真实的民族体育文化环境中,在文化活动实践中去感受、体验、发现和建构。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对本民族体育文化及异族体育文化的真正理解、尊重。
3.4加强学校课程管理,建构多元一体的课程体系。
多元文化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建构并不是要废弃原有的课程,而是在原有课程基础上解构重组。多元是指课程设置既包括主体民族体育文化又包括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学习内容,一体是指多元文化教育课程设置要在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指导下进行,这样能使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教育课程编制既符合国情,又符合各民族的实际特点,还把各民族体育文化融为一体反映到课程内容中去。
参考文献:
[1]邹文.浅谈美国多元文化教育实践.历史教育问题,2003,(2):51.
所谓课堂文化,是指在长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形成,并为师生所自觉遵循和奉行的共同的课堂精神、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课堂文化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内核,它包括支撑着教学活动的根本理念、价值诉求,展开教学活动的基本思维方式,以及维系师生交往活动的人际氛围和精神氛围等。可以说,课堂文化是现代学校文化的最高境界。而课堂文化建设,以科学的发展观为前提,以课堂为主要空间,以行为实践为主要形式,促使学生逐步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形成民主平等、合作探究、张扬生命的文化意识形态。课堂文化并不是课堂教学本身,它是课堂教学的“土壤”,是课堂教学存在、运行和发展的“元气”,是课堂教学的活力之根和动力之源。课堂文化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生成的,但课堂文化一旦形成,反过来就会对课堂教学具有根本的制约和导向作用。因此,当先进的课堂文化成为课堂主流时,和谐课堂的构建才不会走向形式化、随意化。
二.传统课堂文化的缺陷
第一,课堂文化的专断现象。课堂文化的专断主要表现在教师对文化的表达和阐释的控制上。在传统课堂中,教师作为“真理的拥有者”、“知识的代言人”,拥有绝对的话语权。本应丰富多变的教学过程被窄化为简单的授、受过程。这种教学方式使知识远离了学习,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慧的内在联系,“师生在校的生存方式在不同程度上都呈现了被规定的特征,他们面对过去,面向人类已知的领域,而不是面向未来,面向需要发明和创造、探索的领域”。 这种专断的课堂文化剥夺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丧失了与教师平等的文化主体地位。
第二,课堂文化的随意现象。课堂文化的随意主要表现在教师教学行为的散漫和自由化上。虽说和谐的课堂没有一定的模式,但是教师一味地追求所谓的个性或者过分地看重自身的情绪感受,导致课堂的随意和松散,应该说是违背和谐课堂的要旨的。例如课堂中牵强生硬的齐声鼓掌,对学生发言的敷衍模糊的点评,偏离教学内容目标不明的发挥,不能营造活泼生动、情趣盎然的文化氛围,使得课堂缺少一种为师生自觉遵循和奉行的共同的课堂精神、教学理念和民主平等的意识形态。
第三,课堂文化的背离现象。课堂文化的背离现象表现在课堂教学背离了“以人为本”这一根本出发点和终极目标,忽略了教育要为每个学生提供全面发展、预制人生这一宗旨,使得教育目的出现极大的偏差。在这种课堂教学文化的主导下,师生关系发生异化,本应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遭到破坏。教学已不是师生的共同活动,而成为教师对学生的异己控制,封闭、灌输、异化的教学方式也就大行其道,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受到压抑,学生的自由思考精神受到禁锢,从而造成学生产生严重的知识缺陷乃至人格缺陷,导致了教育的不和谐。
最后,课堂文化的单调现象。课堂文化是一种聚合化的文化,丰富多彩是其重要的特征,但现时课堂的单调乏味已成顽疾。主要表现有:一、教师形象的单调。远离生活、学术化的话语系统,严肃加严厉的动作、表情,教师总是有意识地将教室中的自己和生活中的自己分裂开来,戴着一副神圣的面孔走上讲台,以传教士的心态站在学生面前,无疑拉大了学生与教师的心理距离。二是课堂活动的单调。课堂文化是在活动中萌发和形成的,但现时的课堂脱离学生的生活世界,课内活动的单调和枯燥与课外活动的生动、鲜活形成鲜明的对比。
三.先进课堂文化的形态
(一)民主的对话型课堂文化
构建平等民主的课堂文化,首先要在教学的着眼点与着力点上面对全体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每一个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人,并没有主次之分,和谐课堂更加追求教育的全民性和公平性。其次,要实现教师自身角色的根本转换。教师要改变话语权的掌控者的角色。泰戈尔曾经说过,“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约会的关系”,是基于情感的认同,而不是基于任何霸权。教师要彻底改变原有的权威式和灌输式角色特征,而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建构的促进者,从知识权威转变为创新性思维的启迪者,从“独奏者”转变为“伴奏者”,从领导者转变为“平等者中的首席”,从文化知识的“代言人”转变为意义的“对话者”。
对话型课堂文化强调了课堂的民主性。所谓对话就是指“主体间以语言符号系统为中介进行的交往,它的基本特征就是主体间的在场相遇,平等交流”。对话以师生平等和教学民主为基本前提,它要求教师将师生关系转换为“你——我”关系,营造一种主体间的平等互换的对话语境,以平等的态度在与学生经验共享的过程中进行相互造就。对话型课堂文化需要营造一种“公共话语空间”和人文情境,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言说的主体,拥有应答、质疑、选择、表达自我的话语空间。
(二)智慧的探究型课堂文化
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的内容和教材实际上只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剧本”,是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对于这些“剧本”和“案例”,由于教师以及每个学生的经历、体验和解读方式不同,得出的结论和观点也有可能不同。所以课堂教学不应该视教材为“圣经”和“金科玉律”,不应该停留在对教材本身所传达的文字信息上,而要关注“案例之后”的更为本质的东西,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鼓励学生奇思妙想,允许学生对“文本”进行不同的解读,对“问题”进行不同的解答,大力倡导“创读”、“创解”。
更为重要的是,构建自主探究型的课堂文化,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不仅从原有的“权威——服从”关系转变成了“价值引导——自主探究和发现”的关系,而且学生通过这种自主探究和发现知识的过程,学会了思考,启迪了智慧,获得了一种成功的体验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一旦这种自主探究和意义创造的课堂文化构建起来,学生就具有知识发现和能力生成的后续力,就会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达到改善学生生活质量、提升学生生命价值和意义的目标。
(三)绿色的生命型课堂文化
构建绿色的生命型课堂文化,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价值世界”“体验世界”,注重课堂的生命意义和生活价值。强调从学生生活实际和未来发展出发,观照与学生相关的活生生的经验,让学生体验过程,习得某种经验和体验,使学习成为学生生命经历中的一部分。
生命型课堂需要体现如下要点:一是赋予学生生命成长必备的共享的核心价值观。生命型的课堂要增加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文化意蕴,淡化对分数、升学的功利性期望,在一种文化的分享和创造中丰富学生的生命,形成基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二是赋予学生生命的关怀与尊重。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发展需要,尊重学生的发展潜能,赋予学生生命的关怀,是生命型课堂的基本诉求。三是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开辟更加广阔与生动的教学空间,使课堂教学活动富有强烈的生命色彩。
(四)互动的合作型课堂文化
合作指的是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自愿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间的配合和协调而实现共同目标,最终使个人利益也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合作型课堂学习有利于倾听各种意见,不断完善已有的文化,其重要价值还在于把学习者置身于社会背景中、置身于交流的环境中,从而将学习过程与发展过程进一步协调起来。
教师对开发课程资源的理解仅局限于开发几门实用课程。像钢琴、声乐、和声、视唱练耳等,未能认识到音乐教师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在职教师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和技术从哪里来?我们不能期望或者说等待教师在繁重的教学中自然的产生,教师课程理论基础薄弱必然造成在开发课程资源过程中的无所适从。在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政府与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与指导是关键。音乐教师则是开发的主体。作为音乐教师教育主阵地的高等师范院校应率先设置和开发课程资源,从而形成未来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理论和技术。长期以来,广大教师形成了上级发号施令、下级照章办事的依赖心理。究其缘由。教师的这种“惰性”是由国家教育机制、教育政策造成的。要真正调动教师开发资源的积极性。挖掘其内在潜力。惟有给教师赋权,使其从旧有教育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更加理性地结合教育学院的性质和生源现状从事教学活动。凡是对学生发展有价值、有影响的东西,均有可能开发成为课程。
在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今天,建立适应教育要求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体系提上日程。在音乐教师职前教育中对师范生进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教育和示范,就显得尤为迫切和有价值。
(二)音乐课程资源内容单一,建构音乐教育课程的多元文化视角
出于教育的不同目的,形成用于培养专门化人才(专业音乐教育)的课程和用于培养非专门化人才(普通音乐教育)的课程两种课程形式。这两类课程知识都是专业知识其性质是相同的,并非用于培养“专门化人才”的知识不同于用于培养“非专门化人才”的知识,它们只是两类学科课程,而不是两种学科知识,其中的差别仅在于课程知识的组织结构和课程知识的处理方式而也,差别的根源在于其教育学背景(即培养目标与教育设计等)。学前教育学院中的音乐教育体现了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师范性”,不能沿用专业音乐院校的方法。在内容上不能只强调音乐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内容过于单一。《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称“新课标”)的研制和出台,顺应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潮流。为普通音乐教育的改革提供了一种思路和前景。“新课标”新增了音乐与相关文化这一学习领域。这无疑是对学习的提升,学前教育学院的学生虽然音乐底子薄,但高考文化分数录取较高,一般在500分左右,而音乐专业学生文化较低,普遍在200多分左右,高考文化课分数的高低标志着是否具有深厚的文化知识基础,这是作为教师最基本的素质。学前教育学院的学生不要仅局限于音乐内部(音乐感受和音乐技能)的学习,在学习音乐上宜多一些音乐欣赏,少一些说教,帮助学生提高鉴赏和分析作品的能力,不必太注重较深的音乐专业知识和理论。学习音乐与相关文化:包括音乐与社会生活;音乐与姊妹艺术;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发展把其他音乐文化纳入音乐课程的能力。将多元文化方法纳入音乐教育课程可解除对学生学习的限制。音乐方面的课程包括作品曲目和音乐要素等,学校可以建立与作品曲目相关联的部分课程提纲,将使学生有机会从各种文化出发,通过个人、结构和社会文化角度去学习理解音乐,把音乐作为该文化的一种表达方式。从多种过去和现在的社会和文化视角“研究音乐”。把音乐定位在一个特殊的时期、地方或文化中来区分音乐的特性(诸如曲调或节奏特点),掌握特定文化或历史背景下所创作音乐的理解方法。在高等教育中加入外来音乐将提高听的能力,独特的音调和节奏结构被认为是一种新的类型。在人口稠密的地区,一个班级的学生可能来自几个不同的民族,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要应付不同文化和音乐表现,不得不寻找处理这些情况的方法,虽然教师仍需根据提纲讲授。但感兴趣的教师也向学生学习,通过欣赏学生最擅长的音乐,让他们在课堂上演示不同文化的歌舞,收集研讨会资料,阅读论文并且走出各自的领地寻找那些对教学有帮助的文化持有者,这一系列的办法收集材料在课堂上使用。
(三)课程资源开发缺乏地方特色。建立以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为中心的音乐课程体系
从音乐与文化的关系来,音乐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音乐是文化系统中最能体现一个民族本质和文化特征的文化形象,无论是声乐还是器乐,无论是其曲式、配器还是旋律、节奏等,总是呈现出母语文化的特征,无不反映母语文化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审美心理。母语是音乐的“国界”。我们常说中国音乐要以“中华文化为母语”,就是指中国音乐的创作、演奏、表演、教育等应体现出它固有的中华文化的特征和取向。我国新出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也强调要“弘扬民族文化。理解多元文化”。“新课标”在标准地列举了民间或民俗音乐的内容,如:3-6年级标准中有“主动参加社区或乡村音乐活动并能同他人进行音乐交流”,“乐于听音乐会或观看当地民俗活动中的音乐表演”;7-9年级标准中有“在出席音乐会及参与社区音乐活动过程中,能够观察和了解音乐家或民间艺人的活动,并作出自己的评价”。应该说这是很好的想法,但如何真正地贯彻实施,并在这些学习内容中考虑音乐民族学家的观点,仍是当前的音乐教育需要作出回答的翻。
摘 要:体育课堂文化具有中间性、外显性、情境性、聚合性等特点,构建体育课堂文化要充分利用教学基础设施,注重竞技文化的培养,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 关键词:体育课;课堂文化;体育教学 一、体育课堂文化的界定
体育课堂是指以学生身体练习为主要学习形式,以身体健康知识获得、运动技术技能传授、心理健康水平增进为主要学习内容,为增强学生身体健康和运动能力而进行的师生多边互动的教学活动。鉴于体育课堂本身是具体的微观社会系统,其所蕴含的文化也只是社会文化的一小部分,根据格尔茨主张的文化的定义,应当在具体的研究领域中对文化做狭义、特殊的理解,在理论探讨上更具力度。本文将体育课堂文化定义为“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观念和行为”。 二、体育课堂文化的特征 1.中间性。学校体育是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之间的第三种体育。因此,体育课堂文化也是处于两者之间的第三种文化,原因在于,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一方面由于育人目标及其时空条件的限制,我们反对将运动训练搬进课堂,反对把体育教学过程等同于运动训练过程;另一方面,由于课堂又是一个相对严肃的传递社会文化的专门场所,我们也反对把它等同于学生随意玩耍嬉戏的场所。 2.外显性。从体育课堂文化的主体――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表现来看,体育课堂文化具有显而易见的外显性。在体育课堂中,像在文化课堂上那种教师“动口不动手”“学生动脑不动身”的主体行为是不被期望的。因为体育知识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操作性知识,这种知识的获得与展现都必须通过外显的身体动作来完成。尽管失去外显的身体动作,仅依靠内隐的头脑认知也可以“懂”得某种体育动作,但我们可能根本就不“会”该种体育动作。追求对体育知识的“懂”与“会”,是体育课堂教学中对学生主体的目标希求。 3.情境性。体育课堂文化主要发生在教室这个特定的空间和一节课这个特定的时间里,因此,它必然受一定的时空影响。而且,体育教室还有一个与文化课教室明显不同的特征,那就是随着教学内容的不同,体育教室的空间特征也在不停地发生变化,这不仅发生在一节课的时间里,而且发生在一个教学单元、一个学段的时间里。例如:中小学体育课会安排两个以上的内容进行学习,一节课的前半部分时间可能是在田径场,后半部分时间可能是在排球场;从一个学段的时间来看,体育课堂的这种空间变换更是明显。 三、体育课堂文化的类型 1.规范文化与非规范文化。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规范文化是指体育课堂教学中所具有的与社会统治阶层价值取向相吻合的规范、价值、信仰和表意象征符号的复合体。它是社会对体育课堂文化正式要求的体现,表明了体育课堂作为一种传递社会体育文化之场所的严肃性。体育课堂教学中的非规范文化是指体育课堂文化中那些在社会价值取向期待之外的部分。这种文化既可能含有与社会价值取向并不完全相抵触的成分,也可能含有价值取向的成分。非规范文化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存在,表明了体育课堂虽然是一个严肃的传递社会体育文化的场所,但如果“操作”不当,仍然可能被不良文化“入侵”而变得不那么纯洁。 2.竞技性文化与娱乐性文化。体育离不开竞技,“竞技体育在当今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的模范”。正是由于竞技体育在体育文化系统中的独特地位,使得它不可避免地与和它有着亲缘关系的学校体育课堂教学发生着种种联系,进而使体育课堂教学在文化特质上显现出较强的竞技性。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娱乐性文化是指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带有明显娱乐性特征(即与娱乐体育文化的观念和行为相吻合)的文化形态。 3.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性别文化。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性别文化是指存在于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关于不同性别群体的体育观念和行为的复合体。体育课堂性别文化主要表现在性别差异和性别偏见。性别差异主要有练习内容的差异、师生互动方式的差异、队列位置的差异等,性别偏见主要是指体育委员的任命对象、体育器材安排的人选、技术示范的人选等主要为男性。 四、体育课堂文化的构建 1.充分利用教学基础设施。体育教育的基础设施是体育文化的物质基础。在体育教育中构建体育文化,应加大对体育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对学校体育教育中基础建筑、场地、器材等的配备的完善,为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提供物质上的保障,也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进行体育文化的熏陶。 2.注重竞技文化的培养。课堂中有效融入竞技体育元素,突出竞技体育文化,是构建体育课堂文化的有效措施。体育教学中,体育课以学生的学习和锻炼为中心,但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仅要求课堂中教师通过短短的教学时间来实现对体育文化的构建是远远不够的,要培养学生体育行为和竞技意识,使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从而在课外也能从事体育运动,课外体育运动更是体育课堂文化的一种拓展。 3.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以竞技性、趣味性、多元化为基础,以广大学生为对象,多种形式的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是构建体育课堂文化的保证。具体来说,体育课堂中应体现各种多元的体育文化,一线教师可以积极开展校本课程开发,挖掘体育课堂教材,丰富课堂内容,同时也可以开展多样化体育比赛或体育知识竞赛、体育图片展等活动,以展示体育的魅力。
参考文献:[1]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2]刘耀明.课堂文化的诠释与重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2):56-59.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本质含义
当今,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现状的日趋严峻;随着高科技被广泛应用,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综合化程度越来越高,由此引发发达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升学要求越来越高;就业学生转换岗位和职业的频率也越来越大。劳动者一辈子从事一种职业的可能性几乎是微乎其微的,显示出劳动者在接受教育的时候,不能仅仅是为了培养某一个岗位能力而接受某一种单一的知识、能力的训练,否则当学生在需要继续深造或转岗时只能面临被淘汰的结局。所以我们提出的以就业为导向实际上是一种广义的含义,是从学生的全局发展、终身发展出发,是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的前提之下提出的。
二、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在中等职业学校课程建设中的地位
中职文化基础课课程主要是指德育、语文、数学、外语、计算机应用、体育六门必修课和其他不同专业相关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课程。
中等职业学校作为我国国民教育序列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肩负着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输送大量合格的高素质劳动者的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在教育部教职成司《关于实施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掌握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学习和终身学习所必须的文化基础知识,都要求中等职业教育要高度重视文化基础课的学习。把握时代脉搏,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与时俱进地搞好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只有搞好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才能保证其它课程的建设得以顺利地进行;只有搞好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按照时代需要更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真正提高科学文化素养,打好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的知识基础;只有搞好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才能让学生拥有较好的文化理论功底,使接受继续教育或更高一级的学历教育成为可能。因此,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是其它课程建设的前提,在中等职业学校课程建设中处于基础性地位。
三、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与其它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
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与其它课程之间是相辅相承的关系。文化基础课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对文化基础课的建设提出具体要求。文化基础课教学内容选择合理就能保证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得以顺利进行;专业知识的发展又为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知识更新指明了方向。在我们进行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和开发时,必须重视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保证课程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开展,才能发挥好文化基础课教学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服务的作用。
四、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文化基础课课程改革的现状概括
鉴于现状,所以中等职业教育必须加强基础理论教学,通过区域课程开发满足学生今后在本区域经济和社会生活中顺利发展的需要,通过校本课程开发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协同专业结合区域、学校的特点和社会需求进行课程改革与开发,以达到真正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质量和实际效果的目的。充分满足本区域学生、家长和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特别是对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的需求,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过程中,既要满足后续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对文化基础知识的需要,又要满足所有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所以我们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对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的课程进行必要地改革与尝试。同时在苏州大学数学学院副院长朱汉林教授、吴茂庆教授和苏州市教科所殷堰工书记的指导与帮助下、联合兄弟院校进行关于中职文化基础课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尝试,目前课程改革正处在第一阶段的测试与评价阶段。通过在2006级中职新生中使用我校自编开发的新教材,一个学期以来的效果是极其明显的,学生学习文化课的兴趣明显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较为明显地提高。同时我们也看到新编中职文化教材在我校的使用与推广,有助于推动我校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学校文化基础课校本课程的开发正好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在这次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力求彻底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五、调查与分析
为了检验我校进行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际效果,我分别在我校2005级中专生和2006级中专生中各抽取1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而两个年级的各100名学生分别是各班随机抽取的学生,而且尽量保证每班在各分数段的学生都能有所抽到,尽量控制实验的无关变量对实验数据的影响,以期能真实地反映实验效果。另外为什么会把这两个年级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呢,因为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新教材是从2006级新生中开始试行的,而50级还是沿用原来的老教材,由此两个年级正好作为实验的对照组。同时也对全校的文化基础课教师进行调查分析。
(一)面向学生的问卷题目分别是:
1.你认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文化基础课在后续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学习中的作用如何,
A.重要B.不重要C.其他
2.你认为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学习难度如何,
A大.B.不大C.其他
3.你的文化基础课考试有没有不及格科目,
A.有B.没有
4.你认为影响文化基础课学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教师水平不高B人学水平低C.教材、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
5.你毕业后准备如何发展,
A.就业B.继续升学C.自己创业D还没考虑好
6.简答:你认为哪门文化基础课或哪个知识点给你印象最深,为什么,
7.你觉得文化基础课最应该学什么,也就是什么内容对你最有用,
另外,还让学生描述了心目中理想的教学模式和最希望学到的知识等内容。通过调查我们看到学生认可中等职业学校的文化基础课对后续的学习有作用,也就是想学好文化基础课。但是普遍认为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没有做到结合学生初中学习基础,做到深入浅出,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致使接近一半的学生有不及格科目出现。学生认为改革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教材是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质量的重要环节。学生继续升学比例的提高也要求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内容和高职接轨。
(二)面向教师的调查问卷:
1.您认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文化基础课在学生今后学习和发展中的作用如何,
A.重要B.重要C.其他
2.当前使用的教材是哪种版本,
A.国家教材B.省市自编教材C.学校自编讲义
3.您认为影响文化基础课教学质量的主要原因是,
A.学生人学水平问题B.课程建设问题C.其它问题
4.您认为当前文化基础课课程是否符合学生今后学习、升学、就业需要,
A.符合B.不符合C.还可以
5.您认为当前文化基础课教材适用性如何,
A.很好了B一般C.不适用
6.您认为当前文化基础课教材是否反映了新的科学发展成就,
A.是B.还可以C.不是
7您认为当前文化基础课课程是否渗透了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的要求,
A.是B.还可以C.不是
8.您认为自己学校是否有能力自编教材,
A.有B.没有
9.请您谈谈对自己所教课程、所用教材的总体看法。
10.请您谈谈你对今后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的设想。
另外还对教师是否愿意以及如何参与课程开发、现用教材的适用性、如何处理专业课学习和升学考试对文化基础课要求不统一等问题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可以看到,教师对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在学生今后学习和发展中的作用更加看中。认为影响文化基础课教学质量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人学水平问题与课程建设问题二者并重。对当前文化基础课课程是否符合学生今后学习、升学、就业需要产生了明显的分歧,这对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开发发出了明显的需求信号。而且很多教师表示了乐于参加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开发的意愿,并提出了不少很好的建议。
本学期在试用我校开发的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文化基础课课程改革前提的新教材后,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们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对新教材的体会之下,我们将进行第二轮的校本课程的修改与完善。
六、本次校本课程开发中应遵循的原则
我们在开展这个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应充分遵循以下原则:
(1)以校为本的原则。贯彻学校的教育哲学思想和办学宗旨,弥补国家课程的单一性,以满足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多样性与差异性的缺陷,反映出本学校的特点和条件,从而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2)学生优先的原则。考虑学生差异,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的差异性,将他们的兴趣、爱好和要求融人到学校的课程计划之中,从而把学习和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他们的能力和个性得到更充分、自由和生动活泼地发展。
一、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
探究性学习是当今培养学生创新素质较为先进的学习方式之一,它的学习效果是通过需要探究的问题来呈现的。中学各科大量的学习内容,均可在教师的指导、启发下,以产生问题的形式,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来使学生获得知识,增长才力。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所以,教师能否恰到好处地设置有价值的问题,学生能否在质疑中提出有挑战性和吸引性的问题,是探究性课堂学习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大量成功实验的事实证明,以问题为核心的探究性学习方法完全适合中学生的学习需要。从思维发展的特点来看,中学生的思维已具有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的特点,他们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事物加以分析和批判。运用探究性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合作讨论、相互交往与师生互动中开发潜能,从而增强时代要求的各项素质。从现代心理学角度来说,人是万物之灵,探究、体验、欣赏等需要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学生的这些需要,为提倡运用探究性学习方式提供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依据。再从哲学的范畴来认识,一切创新都是从问题开始。问题就是矛盾,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要引导学生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善“导”的教师,总会在课之始、课之中和课之尾不断引出发人深省的问题;成功的课堂教学,也总是能够创造问题情境,让课堂充满问题。
二、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和兴趣的动因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说:“科学家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提出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创新的起点是问题。只有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有目的的、有步骤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出相应的结论。所以说问题的提出是创造过程中的第一阶段,没有问题就迈不出第一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也就无从谈起。纵观人类社会,认识的发展、技术的创新以及科学的发明无一不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熟透了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这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可是牛顿从这一平凡的想象中发现了问题,提出了问题,并最终得出“万有引力”这一伟大的科学定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当然也要从问题开始。
再者,问题最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感到有兴趣,学起来就积极主动,满腔热情。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创新精神的前提是兴趣,而兴趣的动因却是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即是问题,是引起思考的动因,是激起学生学习欲望和探究精神的最积极因素。课堂教学调查表明:教师采用描述、讲解的方法,时间一久,学生的兴趣便呈逐步下降趋势,学生兴趣率最高达到85%;而设置问题让学生探究,学生的兴趣却呈逐步上升趋势,兴趣率平均高达95%-100%。问题是兴趣的“启发剂”,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充满问题的探究性学习方式最受学生的欢迎。
三、问题要有价值,有意义,充满思考
当然,让课堂充满问题并非意味着一堂课提出的问题越多越好。如果过去那种启发式教学变成了“满堂问”,便是走了极端。课堂教学固然要以问题为线索,但问题应有主次与轻重之分,科学与庸俗之别,难易与适度之标。一句话,问题必须紧扣教材,紧扣学科特点。
问题设置要有价值,有意义,还要有层次。课程中的问题一般来自于三方面,一是教师设疑,二是学生质疑提出问题,三是课文后习题上的问题。教师设疑是学生质疑、解疑的重要前提,直接影响学生解题的兴趣和能力。所以教师在备课中要精心把握设疑的尺标,根据学生知识能力的实际水平,以坚持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的原则来设置问题。教师设疑可安排在课之初,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教学,使问题起到纲举目张、高屋建瓴的作用;也可在课之中,当学生提不出什么问题时,教师的设疑如同一石投向平静的水面,会荡出层层涟漪;也可在课之尾设疑,让学生感到时已尽而意无穷,拓展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学生质疑,是探究性学习的重中之重。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提出问题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要使学生能够提出一些有价值、有意义、有思考性的问题,就需要教师的指导、点拨,这样才会逐步提高学生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更新观念,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现代教学观念认为:不会提出问题的学生,不算是学习好的学生。课堂教学要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创新能力作为探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可是,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多数学生往往缺乏问题意识,提不出问题,也不会提问题。造成这种沉闷现象的根本原因是:长期受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习惯了滔滔不绝的“满堂灌”,学生则养成了以静听代学习的习惯,“好学而无疑”成为普遍现象。
我们在开展探究性学习实验之始,曾作了一次“问题意识”的专项调查,结果表明:60%左右的学生认为,上学就是跟老师学,老师教什么,我就学什么,学会就行;因为老师滔滔不绝地讲,我们不需要提什么问题,也没时间提问题。大约10%的学生是受传统教法影响养成思维的惰性,只愿听老师讲,懒于动脑去思考;20%的学生是课堂上有问题,也有自己的看法,但不愿提出问题或不敢提问题,因为老师喜欢听话的孩子,喜欢上课专心致志听讲的学生,有问题也只好等待从老师的讲解中得到解决;只有10%的学生认为:我们喜欢提问题,与老师交流问题,课堂应给我们提问、讨论的机会,但有的老师允许,有的老师不喜欢这样做。
以上调查可以看出,传统灌输式的教学,虽然已被批判了半个世纪,但是陈旧的教育思想还笼罩在一些教师心头。所以,为了贯彻新纲要精神,真正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更新观念、改进教法,学生也要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学法,这样我们才能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
它可以有许多种表达方式以及写作技巧。科普文学包括科普小说、科普散文、科普诗、科普戏剧,除此以外还应包涵科普童话、科普寓言、科学家传记、科普游记、科普文学通讯、科普民间故事等体裁。基于科普文学尤其是科普童话和科普小说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具有较强的科学性、艺术性和趣味性,且形式活泼、内容丰富,因而为公众所喜闻乐见,符合广大少儿的兴趣,迎合游客的娱乐心理,能够丰富老年人的生活,因而不乏进入市场的优势。科普文学的发展可有效带动科普文化产业的发展。科普文学与特色资源相结合,尤其是与地方文化及旅游资源相结合,形成产业链,既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又有很好的经济效益,是提升河北文化软实力和经济硬实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发展科普文化产业是一项创新工程。基于原创科普文学作品的影视制作、动漫制作、科普展教、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和生产等都属于创新。发展科普文化产业也是一项环保工程。科普文化产业属于非污染性产业。由于河北的空气污染问题严重,原创科普文学作品应突出环境保护主题。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河北科普文化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河北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提升。创建“河北科普文学创作与产品研发示范基地”是发展河北科普文化产业的首要环节。依托基地可以培养一批科普创作与产品研发骨干,提升其在科普创作与产品研发等方面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发挥其在科普事业和科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基地可由河北各级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科学技术协会、作家协会、科技文化类型的杂志社和出版社、科普创作协会等部门联合组建。基地可每季度举办一次科普文学征文大赛,并着力支持获奖作品的刊登和出版,继而支持企业界把获奖作品开发成科普文化产品。获奖作品的创作素材应取自河北丰富的自然资源、历史资源、地理资源和文化资源,获奖作品应凸显作家发现美、感悟美、表现美的能力,应从河北传统文化的精髓中汲取向上向善的精神营养,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强调,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要做到落细、落小、落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科普文学,是实现“三落”的实招。在创建示范基地方面,“绵阳市仙海科普创新基地”可被视为“他山之石”。它是四川绵阳市首家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业务主管部门为绵阳市科技局。它是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为特色的科普创新基地,有绵阳科学小说和科普创作博物馆、绵阳科学传播研究院、科技开发部、科普影视中心、保健咨询服务中心等。基地受托协助组织编辑出版《中国少儿科学小说选》系列丛书,并积极推动基于科普文学的广播影视、动漫、口袋书等多种科学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基地创办了国内首家“科学小说网”,是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科普联盟成员,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二)加强政策支持
发展科普文化产业离不开政策的鼓励、支持和引导。总的来说,政策导向应坚持公益性科普和经营性科普相结合,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以各种形式进入科普文化产业领域,既重视经济效益又重视社会效益,既重视政府引导又不轻视市场推动,既重视自主创新又不忽视引智引资,既重视培育龙头企业又不忽视扶持小微企业。各级政府应该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园区、基地、产业群与产业链建设为重点,引导企业在内容和形式上加大科普文化产业的创新力度,鼓励广大从业人员创作开发承载河北优秀文化、展示当代河北形象、面向国际市场的科普文化产品,大力支持与科普文化产业直接相关的文学创作、艺术创作、出版、翻译、设计、编导、配音和市场推广,等等。支持入驻河北的科普文化企业参加境内外重要国际性文化展会。鼓励科普文化企业借助电子商务等新型交易模式拓展国际业务。支持科普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鼓励科普文化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加大科普文化产品的研发投入,保护企业及个人的知识产权,支持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或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在资源和政策方面对省内科普文化企业跨省、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和上市融资给予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逐步提高科普投入水平,保障科普工作顺利开展。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科普工作。”河北省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整合河北省科普和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引导投入,对科普文化产业实行政策倾斜,扩大扶持范围。不仅注重“见绩奖励”的扶持方式,还要注重“见业帮培”的扶持方式,注重项目补贴、贷款贴息、奖励配套、减租减税等多种扶持方式。
(三)重视引才育才
全国科普先进工作者赵致真认为,从历史上讲,中国缺乏崇尚科学的传统;从现实看,人们片面追求“商业化”,科普领域缺乏吸引人才的机制。所以,河北省人力资源部门应结合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大力引进、培育发展科普文化产业急需的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具体地说,要发展科普文化创意产业,必须大力引进和培养相关领域的高端人才。相关领域包括科普文学创作领域,科普影视、动漫制作领域,科普网络游戏开发领域,科普信息服务领域,大众科普广告及教学片制作领域,科普教育培训领域,科普文艺节目的编导及演出领域,等等。从海外引进人才可以促进河北科普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增强河北科普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美、日、韩等国的科普文化创意产业都比较发达。要积极从这些国家引进人才。引进海外人才可借助海外华人协会、国内各海智组织、各高校校友会的资源,开展河北的引才政策宣传。引进海外人才还可通过本省举办的或者通过其他省份(如江、浙、粤、川)举办的大型引智会议进行政策宣传、机遇宣传和项目引进等活动,增强河北在海内外引才的吸引力。河北政府应加强与企业、作协、科协和京津冀各高校的合作,充分调动河北具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的作家、企业家和教授引才荐才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引荐海外相关项目在河北落户。总之,要积极发挥河北临近京津的地理位置优势、整合各类资源,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不仅要大力引进人才,还要重用和优待人才。各级政府应大力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创造良好条件,提供优质服务。可以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建造专门的创业园区和生活园区,使之产生人才集聚效应,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河北政府部门应注重选派省内专家去国外考察调研,围绕美、日、韩等文化强国的科学文化传播、公众参与科学、科学教育开展、科普文化产业开发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考察和交流,并与国外高校及科研院所进行科普文化开发项目的合作。
(四)整合资源、创新载体
《河北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各种报纸、刊物应当开辟科普宣传专栏、专版;电台、电视台应当开设科普专题节目;影视生产、发行、放映单位应当加强科普影视作品的制作、发行和放映。各出版单位应当多出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少年儿童科普读物及音像制品。这里强调的是整合资源、共同关注。同时,文化行政部门管理的演出业、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网络文化业、文物和艺术品业以及艺术培训业等领域的各类所有制的文化企业,还有教育厅管理的各类学校,都可以关注科普,助推河北省科普文化产业的发展。
1.组建科普艺术团。文化部门及学校应积极组建科普艺术团,定期派科普艺术团服务城镇、乡村和学校。政府应鼓励科普艺术团通过“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等形式,把科普文化产品直接送到受众家门口,方便广大群众通过这种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方式学习科普知识,提高文化素养。科普艺术团应把科普话剧、科普小品和科普相声作为重点演出内容。
2.成立科普文化产业促进会。河北省科技、文化、科协部门应联合成立科普文化产业促进会。科普文化产业促进会可以在机关、院校、企事业单位、文艺团体、学会等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之间搭建起协调、沟通、合作的平台,有利于推进河北省科普事业和科普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科普文化产业促进会可以聚集科技界、文学界、艺术界、商界、政界的智力资源,为科普大众化、多元化、艺术化、产业化提供智力、资金和信息支持,并组织开展科普文艺作品的征集活动,负责科普文化研究项目的管理工作。
3.建设河北科普文化传媒网。河北文化部门应着力建设河北科普文化传媒网,以发挥新媒体在科普传播中的作用,推动科普文化产业进入“数字化”发展的快车道。河北科普文化传媒网的最大板块应是“科普文学”。通过“科普文学”网络平台可以鼓励民众创作与当地文化特色、科普资源和旅游资源相关的科普文学作品,为进而开发具有河北特色的科普旅游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科普文化产业打下基础。通过科普文化传媒网,还可以推介中外优秀的科普文化创意作品,如科普图书、科普动漫、科普影视、科普文艺演出等活动。
4.创办特色杂志。科协部门应主办并主管以河北科普文化产业为主题的特色杂志。此特色杂志应以提升读者的科学精神、弘扬河北的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河北的科普文化企业、介绍国内外发展科普文化产业的经验为宗旨。此杂志不仅要重视自然科学的普及,还要适当关注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普及。
2科技与文化产业融合的现实路径
2.1传统产业升级和转移的路径
随着经济发展,一方面开发成本逐步的提高,土地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城市的产业结构要不断的调整。在调整的过程中,有一些传统的工业,由于成本上升产生转移的需求。从产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产业是垂直逐步升级的过程,横向转移的例子就如同传统制造业从日本转到韩国,再转到我国沿海的地区,再转到中部和西部地区的过程,产业转移的进程中也带来了地方的发展。制造业的生产转移将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客观上给城市的整体升级带了了机会,同时由于产业升级的影响,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形态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机遇,也进一步压迫劳动力密集、高污染、高消耗的制造业逐渐退出经济主导地位,让文化产业成为地区的主导产业提供了机会。文化创意产业的成长通常意味着老式产业的更新换代,在传统产业的衰落或者转移下,其产业原来的资源将得到分化,或者被整合到新型产业内部,或者成为上游的设计,下游的有效策划和品牌建设,在科技对产业升级的推动下,形成附加值高,知识密集型的新型产业。另一方面,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新兴技术得到了最好的推动和发展,由于原有的产业生态体系被推倒重建,新技术的发展使用得到了全新的推广,而文化创意产业通常是对新型科技接纳最高的行业,在推动技术进步方面有着天然优势,也在推动产业升级上发挥着卓越的贡献。在创意产业的发展汇总,还需要人才全新升级的相应的支持,在科技力量带动下,新生的产业不再依靠粗放式经营的工业生产模式,而是通过智力集聚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采用这种方式也同时带动了整个产业的创新升级。随着当前各个产业发展的交集日益增多,创意产业也不断展现和生产行业、服务行业相互融合的现象,这也体现了创意文化产业最为核心的特点,它所蕴含的推动企业创意可以为相关产业提升自身的产业链地位,在技术的更新换代之外进一步提升行业创造的利润价值。
2.2“秀”和“聚”开启文化全新演绎形式
在当前,文化产业要更好的诠释自身的地位,需要采用全新的演绎形式。由于时代的进步和科技水平的提升,文化的载体日益增多,在当前受众面对的各种内容资源极大丰富的时代,一些传统的文化产业的应用资源会发生变化。在文化转型的过程中,随着科技资源的发展,文化的载体也要随之而改变。借用当前多维的展现方式,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得以最大程度的展现在受众面前,例如历史、民俗、地方文化等等,都可以运用最新的媒介或者载体让这些文化表现形式更为丰富,在当前国际交往增多,民族文化国际影响日益增大的时代背景下,运用全新的表现形式来承载本国的文化符号和文化语言,可以达到全新的展现效果。在历史文化积淀的利用上,欧洲国家有一些非常典型的例子。比如哥德堡号帆船文化的开发运用,它作为瑞典航海时代文化的象征,有着厚重的历史韵味。瑞典通过仿制这艘古帆船,再以环球巡游的方式来进行展示,一方面对本国文化进行了宣扬,同时也推广了相关产业。“秀”作为对文化效果展现的一种说法,即是说运用科技手法,结合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全新演绎,特别是将这种表现手法运用在旅游业、展览业、表演行业等行业当中,而这些“秀”的表现形式,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又实现了创新,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应之外,同时还可以对创新文化进行发扬。“聚”是指将多种文化展现形式融合在一个项目当中,对受众进行集中表现,在目前文化创意产业中,有主题公园、中央文化区、文化艺术节等各种“聚”的内容,而多种模式的展现,也给文化的展现增添了很多新的内容,模式也可以称为一种文化。
2.3文化旗舰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文化旗舰项目是指一个地区最能体现该地方文化特点,展现地区文化核心特征的建设项目,它以都市文化的凝聚力为发展先导,同时促进多个产业协调发展,提供文化工作者工作机会,连带促进其他消费产业的提升。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借助旗舰项目的带动力量,以多个文化设施的建立,以及文化活动建设和开展,带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文化旗舰项目的功能是将文化活动和不动产计划、商业功能整合在一起,促进市场的交互作用,打造成功的市场效益。在时代创新技术发展推动下,文化创意产业以其富于吸引力的表现形式带来全新的文化展示形式,与众多产业产生交集,当前以文化创意为主导建设动漫和创意文化产业园等热潮在众多地区兴起,但是如果能确实理解文化产业融合的内涵,打造文化旗舰,可以在更高层次展现地方文化的魅力,在推动产业集聚上也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科技与创意的融合发展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向
2文化旗舰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文化旗舰项目是指一个地区最能体现该地方文化特点,展现地区文化核心特征的建设项目,它以都市文化的凝聚力为发展先导,同时促进多个产业协调发展,提供文化工作者工作机会,连带促进其他消费产业的提升。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借助旗舰项目的带动力量,以多个文化设施的建立,以及文化活动建设和开展,带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文化旗舰项目的功能是将文化活动和不动产计划、商业功能整合在一起,促进市场的交互作用,打造成功的市场效益。在时代创新技术发展推动下,文化创意产业以其富于吸引力的表现形式带来全新的文化展示形式,与众多产业产生交集,当前以文化创意为主导建设动漫和创意文化产业园等热潮在众多地区兴起,但是如果能确实理解文化产业融合的内涵,打造文化旗舰,可以在更高层次展现地方文化的魅力,在推动产业集聚上也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科技与创意的融合发展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向
(二)校园文化在定位上,缺乏鲜明特色校园文化定位应该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及专业设置等方面来确定其自身发展方向。学校的办学定位是校园文化定位的前提和基础,校园文化定位又决定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校园文化建设既有共性的一面,也因各个学校自身实际情况的差异,而各具特色。然而,目前我国多数新建本科院校在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上趋于相似,无法凸显自身特色。其主要原因是办学定位不清,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等办学核心理念尚未形成特色。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的特点,全国本科院校可分为三种类型: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而我国新建本科院校从来源上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高职高专直接升格的本科院校;另一类是由几所办学力量不强的学校合并后升格的本科院校。从办学实力上看,这些学校无论是师资力量、教学硬件设施,还是办学经验、文化底蕴都尚未达到研究型大学或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要求。从地理位置上看,这些学校多数建于地方,并与地方政府和企业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应该是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办学方向,以地方产业结构为专业支撑点,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体的教学型本科院校。新建本科院校只有准确把握自身定位,才能挖掘亮点,凸显特色,从而构建高品位的特色校园文化。
(三)校园文化在传承上缺乏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道德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阵地,肩负着传承优秀文化的重要使命。校园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继承和发扬优秀校园文化并不断创新是高等教育育人的内在要求。新建本科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牢牢把握人才培养规律,积极传承和创新校园文化。然而多数新建本科院校在校园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往往只重视传承而缺乏创新,在人才培养上依然沿用专科层次的培养模式;在专业创新上由于师资设备匮乏,往往形改神不改;在教育理念上依然无法摆脱传统模式;在教学管理上,缺乏实质性创新。继承传统无可非议,但缺乏创新就不能更好地培养全面发展的本科人才。校园文化内涵是学校内涵建设的外在体现。因此,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把握本科人才培养规律,不断创新,积极构建符合本科人才培养规律的特色校园文化。
二、构建新建本科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对策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全面发展高校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阵地,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对学校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有着深远的影响。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状况直接关系到学校发展、人才培养、办学理念等目标的顺利实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将其内化为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价值观念,引领校园文化主流价值观,为特色校园文化营造核心价值氛围。另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注重四个结合: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与校园文化实践相结合;校园文化资源的开发与整合相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引领与校园文化特色创建相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宏观指导与特色校园文化创建的具体流程相结合。只有坚持赋物质文化以精神价值,赋精神文化以物质载体,赋制度文化以正确价值导向的校园文化建设基本原则,才能创建新建本科院校特色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