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牍学与出土文献研究》杂志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保持优势,敢于争先,是一本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刊物。旨在为全球的学者、研究人员以及对古代文献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个交流平台,以促进简牍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对新发现或已有出土文献(如竹简、木牍、帛书等)进行详细解读,揭示其背后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针对特定主题或重大发现设立专刊或专栏,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撰写文章,深入讨论某一类文献或某个时期的资料。
通过对比不同地区或不同时期的出土文献,探索古代文化交流、语言演变等问题。讨论现代科学技术在简牍及其他出土文献保护中的应用,如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保存和展示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杂志秉持“推动学术进步,传承文化遗产”的办刊理念,强调学术性与原创性的结合。简牍学与出土文献研究不仅关注基础理论的研究,也非常重视实际操作层面的问题解决。杂志不仅是简牍学及出土文献研究领域内的一个重要学术交流平台,也为保护和传承中国古代文化遗产做出了重要贡献。它促进了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了简牍学及相关领域的不断发展。
[1]正文一级标题为宋体,四号,加粗,居中,段前段后0行,固定值18磅。正文二级标题为宋体,小四,加粗,两端对齐,首行缩进2字符,固定值18磅。正文三级标题按正文内容排版,仅加粗,不单独成行。
[2]摘要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个部分,其中中文摘要约300字,英文摘要约600-800字,关键词2至5个(中英文)。
[3]注释:凡对文章篇名、作者及文内某一特定内容所作的必要的解释或说明为注释。用“①、②、③、④……”编号,置于正文之后。
[4]标题的层次:一般不超过3级,各层次的标题应简短明确,同一层次的标题的词组结构应尽可能相同;文内接排的序号可用“⑴”。
[5]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管理、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人文学科、政治教育、心理健康、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
[6]参考文献:限为作者亲自阅读、公开发表过的文献,只选主要的列入,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按其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列于文末,并依次将各编号外加方括号置于文中引用处的右上角。
[7]论文如果是基金项目、国家、省部级教育教学科研立项课题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或上述立项的成果,需在文章标题右上角插入脚注,并在脚注中注明项目名称及编号。
[8]图、表、照片图应清晰,线条图用黑色笔在空白纸上准确绘出,另起一行附图说明(文字要准确精练),并在文中插入位置写明“见图×”。
[9]本刊刊登一定比例的校外稿,欢迎投稿。所刊用文章必须是作者的原创性研究成果,文责自负,不代表编辑部观点,不接受一稿数投。本刊有权压缩删改文章,作者如不同意删改请在来稿末声明。
[10]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一般为导师)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份、性别、所获学位、职称、目前主要从事的工作或研究方向、电子邮箱),并请在文稿的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属何基金项目(编号)资助。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王府井大街36号,邮编:1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