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国际交流》杂志是部级期刊,创办于2023年,发行周期是双月刊。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主要栏目有名家有约、高端访谈、高教研究、职教发展、基教探索、合作办学、一带一路、域外视点、前沿观察、卷首语、特稿、本期关注、中国故事、文化交流、趋势动态_教育资讯等。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ISSN:2097-2377
主办单位: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
CN:10-1836/G4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创刊时间:2023
全年订价: ¥ 256.00
发行周期:双月刊
《教育国际交流》杂志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保持优势,敢于争先,是一本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刊物。旨在为全球教育界的学者、政策制定者、教育管理者以及所有对国际教育交流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个深度探讨和分享经验的平台。探讨跨国教育项目的实施情况及其面临的挑战,如学生流动、教师交换计划、联合学位项目等。强调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通过教育促进跨文化理解和尊重,减少文化冲突。报道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成果,鼓励更多跨国界的科研合作,共同解决全球性教育问题。
为了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教育国际交流设置了多个特色栏目,以“搭建桥梁,促进共享”为办刊宗旨,致力于成为连接东西方教育资源的重要纽带。杂志不仅关注发达国家的先进教育经验,也非常重视发展中国家在教育改革中的探索与成就,希望通过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全球教育事业的进步。凭借其权威性和前瞻性,教育国际交流已经成为国际教育领域内的重要学术期刊之一。无论是对于希望深入了解国际教育动态的研究人员,还是正在寻求国际合作机会的教育机构来说,它都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支持。
[1]题目:要求简洁、精炼,能够完整、准确地概括全文内容,并能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不宜以阿拉伯数字开头,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
[2]稿件署名作者应为合法著作权人,文责自负,文章内容无违法违规、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文稿中摘编或引用他人作品,务请按《著作权法》有关规定在注释资料中标明原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及其来源等。
[3]注释是对文章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或说明,其序号为①②③……,注释文字与标点应与正文一致,注释置于文尾,参考文献之前。
[4]请特别注意:著录参考文献出处时,期刊引文须注明的是引文所在具体页码,而非该文献在期刊中的起讫页码;报纸引文必须在日期之后注明文献所在的版次。
[5]来稿请提供作者筒介,注明姓名,出生年份,性别,籍贯,学位(或在读学历),技术职称,联系电话及通讯地址、邮编。
[6]通常中文摘要以不超过400字为宜。应以第3人称的语气书写。不要使用“本人'’、‘作者’、“我们”等作为陈述的主语。
[7]作者可以对初审意见进行理性回应,在进行修改、达到通过初审的要求后,编辑委员会将对稿件进行复审。来稿请遵守学术规范,切勿一稿多投。
[8]结果要真实、准确地表达研究所获得的数据。所有数据必须经过统计学处理。表达形式可用文字、图和表,但三者内容不能重复。不要引证他人资料,不展开论证。
[9]科研基金资助的课题原则上著录国家或省、部级以上的课题,需注明科研基金机构全称和自主好,中、英文双语著录,分别置于中英文摘要关键词下方,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
[10]正文统一使用Word文档、通栏、宋体、五号字著录。正文内出现的阿拉伯数字、英文(及其它西方文字)与英文参考文献,全部使用Times New Roman字体;中文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不空格。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160号逸夫会议中心,邮编:1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