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教育研究》杂志是省级期刊,创办于2022年,发行周期是半年刊。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主办,西南大学主管。主要栏目有栏目1 未来教育理论、栏目2 未来学校发展、栏目3 未来教学与评价、栏目4 未来教育技术等。
主管单位:西南大学
ISSN:暂无
主办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
CN:暂无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创刊时间:2022
全年订价: ¥ 212.00
发行周期:半年刊
《未来教育研究》杂志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保持优势,敢于争先,是一本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刊物。探讨未来教育的基本概念、原则及其可能的发展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理念等。介绍新兴技术对未来教育的支持作用,包括AI辅助教学系统、区块链技术在教育认证中的应用等。杂志鼓励国际化的研究视角,既关注国内教育发展的独特性,也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技术,促进中外教育界的交流与合作。
正式创刊以来,未来教育研究便迅速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它强调以跨学科视野和综合性的研究方法来聚焦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并致力于发表该领域内的前沿学术成果。杂志不仅关注传统教育模式的革新,还特别重视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尤其是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教育现代化。旨在构建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引领未来教育领域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变革。无论是对于希望深入了解未来教育理论的研究人员,还是正在寻求提升自身业务能力的教育工作者来说,未来教育研究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知识来源。它不仅记录了未来教育的发展历程,也为未来的教育创新提供了宝贵的智力支持。
[1]量的符号与量单位的符号: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100~3102-93量与单位》的规定,正确使用量的符号与量单位的符号。
[2]作者简介(出生年份、性别、学历、所属单位、职务职称、当前研究课题及研究方向等)以及详细通讯方式(包括邮政编码、通讯地址及联系电话、传真电话及E-mail)。
[3]来稿请附第一作者的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份、身份证号码、性别、籍贯、民族(汉族免)、学位、职称、工作单位、主要研究方向;并注明通讯地址、电话、电子邮箱及邮政编码。
[4]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摘要采用第三人称撰写。英文摘要还应包括文题、文中所有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其后加列国名。
[5]注释:页下注,采用Word脚注功能注加在页面底端。脚注编号:①、②、③……基本格式:[国籍]作者:《书名》,出版社和出版年,页码。(中国国籍不用加注);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EB/OL].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6]为了方便编辑部与作者取得联系,投稿时请附作者信息,包括第一作者的姓名、单位、详细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和邮箱,以及其他作者的单位。
[7]文字必须干净、灵性,拒绝平铺直叙,反对概念化和古板的构架。投稿请用宋体、题目小二号、正文小四号,附作者简介、地址、电话,或所载刊物名、网址。
[8]本刊稿件从发表之日起,如无电子版、网络版、有声版等方面特殊说明,即视作投稿者同意授权本刊电子版、网络版、有声版等的复制权、汇编权、发行权、翻译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及其转授权等专著权。
[9]论文题目宜简炼、准确,必要时可加副标题。主副标题要各有侧重,主标题尽量传递核心论点、学术创新点,副标题应限定研究范围、学科范围,廓清研究对象,标识文章性质。题目用华文中宋小二号字,居中。
[10]引文超过150 字换行另起;上下各空一行;第一行缩进4 格,以下各行缩进2 格。夹注置于最后一个标点符号之后。引诗超过8 行换行另起,规则同上。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邮编:40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