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春秋》杂志(CN:11-2817/K)1991年创刊至今一如既如地沿着原初确立的方针在前行,在与时代相融和的同时,依然保持着它的风骨与气度,让读者在轻松阅读的同时进一步巩固知识。盛行树典型、树楷模,写作时道德评判和抒情叙事相当流行,要突出“感动人”、“教育人”功用,文学和纪实作品之间界线模糊,市场化运作与时代局限、理想主义奇妙融合为一体。
将正确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崇高的理想、生活的哲理,巧妙地融入精美的文章当中,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作为一本文学文摘文化杂志,编发的文章,不仅注重思想性,更注重可读性、感染力和渗透力,追求高品位、高质量文章,以其丰富性及多样性的形式呈现。
茨威格、罗曼·罗兰和纪德的莫斯科行,茨威格、罗曼·罗兰和纪德分别在1928、1935和1936年到苏联访问,回来后写了或简或详的访问记,有的当时未公开发表,有的当时就公开发表。今天边读他们当年的闻见观感,一边回想这半个多世纪的潮起潮落、风雨苍黄,使人不胜今昔之慨;他们的态度、意见和观点,引人深思,发人深省。1928年夏,茨威格收到-封邀请信要他作为奥地利作家代表团的成员到莫斯科参加列夫托尔斯泰诞辰100周年的纪念活动。
周扬一张照片引起的回忆。今年第3期《炎黄春秋》刊有《异化问题的讲座和周扬的遭遇》一文,追叙了周扬同志晚年的一些遭遇,读了令人感慨万千。文中插了一张照片,文字说明是“1983年4月8日周扬与人民日报同志交谈”。
我初看时有点诧异。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我在报社文艺部工作,除十年动乱时期外,同周扬同志常有接触。多次听到他在大会小会上的报告和讲话,报纸文艺宣传计划和重要的文艺评论请他审阅,在他晚年也有不少接触。
日本负罪感一议,读罢《炎黄春秋》2015年第12期何方先生的《我看日本与中日关系》,感慨颇多。我很认同该文对日本对外侵略是“民族犯罪”的观点。众所周知,早在中国明末,日本统治集团就开始向国民灌输“日本国土狭小、资源贫乏、必须开拓生存空间”的观念。
《炎黄春秋》杂志(CN:11-2817/K)1991年创刊至今一如既如地沿着原初确立的方针在前行,在与时代相融和的同时,依然保持着它的风骨与气度,让读者在轻松阅读的同时进一步巩固知识。盛行树典型、树楷模,写作时道德评判和抒情叙事相当流行,要突出“感动人”、“教育人”功用,文学和纪实作品之间界线模糊,市场化运作与时代局限、理想主义奇妙融合为一体。
订单配送时间以起刊时间为准,如需修改起刊时间请务必联系客服。本站提供机打全额增值税专用、普通发票,支付成功后可单独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