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文化论丛》杂志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保持优势,敢于争先,是一本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刊物。它为跨学科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涵盖了语言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学等多个领域。内容广泛而深入,既包括理论探讨也包括实证研究。因此,在语言教学与习得板块,可以看到许多关于双语教育、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研究报告,这些内容对于推动国际教育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丰富学术讨论,也会定期邀请知名学者撰写综述或专题评论,分享他们对当前热点问题的看法。比如,针对数字化时代下新媒体语言的特点及其对传统文化传播方式的挑战等话题展开讨论,这不仅拓宽了读者视野,也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方向。
在理论方面,语言与文化论丛关注语言如何塑造文化认同,以及文化背景怎样影响语言的发展和使用。例如,关于语言多样性、语言政策和规划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全球化背景下语言保护的重要性;同时,对于语言变迁、语用学及话语分析的文章则揭示了人们在日常交流中如何运用语言表达文化价值观和社会规范。杂志还特别强调文化差异对语言教育的影响,提倡采用更加包容和多元的教学方法,以适应不同文化背景学习者的需求。
[1]一般每篇文章可选3-5个关键词,用全称。关键词为反映文章最主要内容、对文献检索有重要作用的术语,多个关键词之间以“;”隔开。
[2]本刊有权在尊重作者观点的前提下对来稿进行文字上的修改、删节。作者不同意编辑部自行删改的,请在来稿时声明。
[3]计量单位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
[4]注释请置于正文内(加圆括号);参考文献请按本刊格式要求进行标注,不要采取脚注、尾注形式,直接按序列于文末即可。
[5]正文标题一般分三级:一级标题用“一、”“二、”“三、”标示;二级标题用“1.”“2.”“3.”标示;三级标题用“(1)”“(2)”“(3)”标示。
[6]参考文献为标注具体出处(页码、时间等)的实引,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示顺序置于文末。
[7]来稿若有基金项目或其他资金资助项目,请详细列出基金或其他资金项目类型、名称及编号,每篇来稿的基金项目或其他资金资助项目原则上不超过3个。
[8]作者姓名在题名下按序排列,排序应由全体作者共同讨论确定,稿件受理后不应再作改动。确需改动时,必须出示单位证明以及所有作者亲笔签名表明对署名改动无异议的书面证明。
[9]文题应恰当简明地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要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选定关键词等所遵循的原则,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字。
[10]本刊拒绝一稿多投,且稿件主要观点或基本内容,不得先于本刊在其他公开出版物(包括期刊、报纸、专著、论文集、网站及自媒体等)上发表。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上海市闵行区号景路159弄B座,邮编: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