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报与期刊的区别
学术期刊和流行杂志通常都是连续出版物,都可以称作期刊。学报与杂志有相同之处,都有固定的刊物名称、每期版式基本相同、定期发行等,用卷、期或年、月顺序编号出版。但学报与杂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学报是学术方面的,学报的特点是:学术性、理论性、专业性、创新性和诚信原则。杂志是工作和生活方面的,杂志的特点是:宣传性、科普性、通俗性、广泛性和娱乐性。
字数上:从投稿字符来讲,学报字数要多于期刊,一般都是2个版面4000字符左右起发。从这一点来说,足以见得学报对于文章质量的重视,因为一个版面最多只能排到2500-3000字符,这对于一篇很好的文章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很多期刊基本都是一个版面都可以刊发的。
权威上:在投稿的时候都收到过学校的文件,明确了学报的评分要比期刊高。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作者需要投稿学报的原因,学校这样的规定也并不是没有理由的,学报一般都是学校单位主办的,学校更是学术研究一个比较重要的领域。很多学术领域比较知名的学者基本都有在学校任教和指导,分量可想而知。
价格上:学报的价格可能稍微要比期刊贵。因为期刊是一个版面的价格起步,而期刊是两个版面起步,价格基本是要乘以二。
学报对应的英文词是Journal,主要是刊载科学研究发现或发明的成果,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科技论文,这类论文较长,有研究深度,要有大量的参考文献来支撑论文的观点。学报发表论文的评审比较严格,一般要经过同行评审,评审过程需要3-6个月。学报论文的书写格式及语言要求比较严格,要符合约定的学术规范,学报的读者都是本领域的研究人员。刊物名称中一般冠以“学报”等字样,容易辨认,譬如大学学报(如:某某大学学报)、专业学报(如:力学学报、物理学报、化学学报)等等。严肃的人文社科类学报与自然科学类学报的特点和要求基本相同。
学报的主要功能是学术交流,其组织形式一般是附设在大学或研究机构的学报编辑部(国际上是学术出版集团)。学报的存在形式面临信息技术的挑战,论文交流载体的形式不断发生变化。从最早的同行书信交流到不定期出刊;纸张和印刷技术的普及,才形成了现代的学报形式;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融合,使学术交流载体发生了替代性的变化,也使得学术发现的表达和交流方式向着多元化发展,而且不可逆转。
杂志对应的英文词是Magazine,刊载内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体育或影视明星,生活、娱乐、故事等。部分杂志用来发表对时事政策或新闻的学术观点,或个人观点,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评论性或宣传类文章,只要你能自圆其说,不一定要求有参考文献。杂志的文章则没有严格的评审过程,一般有记者采访编写,只要编辑认为合适,经主编同意就可以发表,1-2个星期可能就知道评审结果。杂志适合大众阅读,杂志上刊登的文章一般不长,杂志文章的书写格式没有严格限制,语言比较通俗。
杂志的主要功能是宣传和娱乐,其组织形式一般是由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杂志社经营,杂志社内设立编辑部,负责文稿组织。杂志的种类和形式繁多,就其内容分,有专业性杂志和综合性杂志;按读者对象分,有老年、青年、妇女、儿童等杂志;按表现形式分,有以文字为主的杂志和以图片为主的画报等。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多媒体等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媒体等多种新媒体形式的出现,杂志将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二、什么是学报
学报有两种,一种是学术刊物,一种是学校官方介绍学校方方面面报道的报纸,简称学报。
三、什么是杂志
杂志(Magazine),有固定刊名,以期、卷、号或年、月为序,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的印刷读物。它根据一定的编辑方针,将众多作者的作品汇集成册出版,定期出版的,又称期刊。“杂志”的形成来源于罢工、罢课或战争中的宣传小册子。这种类似于注重时效的报纸的手册,兼顾了更加详尽的评论,一种新的媒体也就因这样特殊的原因而产生了。最早出版的一本杂志是于1665年1月在阿姆斯特丹由法国人萨罗出版的《学者杂志》。我国最早的中医杂志——《吴医汇讲》,创刊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停刊于清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前后历时10年,共刊出11卷,每卷均合订为一本,是类似年刊性质的中医杂志。它的稿件是当时江南一带的名医所供给的,故名《吴医汇讲》。任何一种杂志以自己的“ISSN"(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进行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