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山》杂志(CN:32-1073/I)1978年创刊至今一如既如地沿着原初确立的方针在前行,在与时代相融和的同时,依然保持着它的风骨与气度,让读者在轻松阅读的同时进一步巩固知识。多年来,《钟山》首发的作品先后获得茅盾文学奖、国家图书奖,小说“百花奖”等近百项文学大奖,在文学界赢得了崇高的盛誉。
《钟山》主要栏目:长篇散文、中篇小说、诗与诗人、泥丸小记、栏杆拍遍、政学之间。
作为一本文化杂志,编发的文章,不仅注重思想性,更注重可读性、感染力和渗透力,追求高品位、高质量文章,以其丰富性及多样性的形式呈现。将正确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崇高的理想、生活的哲理,巧妙地融入精美的文章当中,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大学当然不是考的,当时已没有高考,叫“保送”。吴诘那时正在农村插队。他父亲是一个食品商店管库的,那一年的夏天就弄了辆车,拉了满满一后备箱的烟酒和食品到他插队的地方去了一趟。
初二第二学期快要结束前,潘家和没有被评上三好学生。这事说起来实在有些稀奇.按说这潘家和的成绩,放在整个年级里都是数一数二的,更何况他还是校学生会副主席、班长,平时积极参加各类活动,热心帮助同学。
总之,无论从哪方面看,他都没有不被评上的理由。那个公园基本没有变,还和以前一模一样,除了那艘年久失修的飞船,里面堆满垃圾和枯树叶。他们曾经在相似的黄昏坐在里面,体验过温柔的天旋地转。
此时此刻,周明从桥上经过,看见几个学生模样的人在湖面上溜冰,他们穿着很厚的衣服,但脸和手仍旧被冻得通红。刘沁在微信给梁阅正发信息,说过些日子要回省城来。梁阅正很快回了一个欢迎的表情,并回信息,说知道她一定有正事要忙的,但请一定空个时间,让他来请一次客,为她接风。
刘沁出国三十年了,已经在欧洲定居,也曾回过国,但那是工作需要,都在北上广深匆匆来去。我要向你讲述的事,发生在1992年春天的一个下晚。是的,下晚,那时候的我还不习惯用傍晚、黄昏、日暮来形容一天中这段比较模糊的时刻。